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4561#
发表于 2009-9-6 01:02:17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想说点什么,憋了很久,也说不出什么。...

我也想说点什么,憋了很久,也说不出什么。既然说不出什么,就不说吧,拿张小凳子坐下来,当个听众也是很快意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2#
发表于 2009-9-6 09:26:15 | 只看该作者

re:给儿子发短信:宝:你晓东阿姨疯了,一...

给儿子发短信:
宝:你晓东阿姨疯了,一口气给你买了两双凉鞋,请你吃了饭,昨天又送过一个瑞士军刀牌子的书包来。(晓东是我朋友的朋友,有一个比石头小5岁的儿子,但我怀疑她有私生女在外面,最近不知怎么迷上石头了,恐怖。)
过了一会,短信回来:
我是你老公。
原来短信发到老公手机上了,算他幽默。
重新给儿子发,儿子回信说:
代我谢谢,但真的不要再给我买东西了,受不了了。

石头有一个很好的特点,不追名牌,不索取礼物。从小到大因为整洁并爱护东西,小学时期用了三个书包,还不是破了,是不够大了。中学用了一个,高中是两个轮流着背。几个书包都非常漂亮,但除了一个舅舅送的是NIKE外,都不是名牌。我知道他同学背的都是名牌包,穿着名牌鞋,小子总是说:没必要。
我问他喜不喜欢瑞士军刀的书包,他说我知道那个包好用,(他姐夫有一个)但是我不需要这么好的,给爸爸吧。
我希望他一直能保持这样的品格,希望他追求的是内在的东西。

真的很感恩,在我们发愁如何提高石头的艺术素养的时候,他的同学刘源竟然是学的设计专业,他会接触这方面的内容,而两个同龄人会更容易沟通。等我过去,我们打算先去看遍澳门的博物馆,我也顺势提高素养,然后和老V一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3#
发表于 2009-9-6 10:34:42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真是个可爱而又懂事的好孩子。...

石头真是个可爱而又懂事的好孩子。

让我们都怀着感恩的心度过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4#
发表于 2009-9-6 10:56:45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不妨先从文艺复兴时期看起,买本达芬奇...

石头不妨先从文艺复兴时期看起,买本达芬奇的圣母画册,先古典再现代,比较容易接受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5#
发表于 2009-9-6 11:34: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6#
发表于 2009-9-6 13:59:27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要了解中国的艺术的总的精神的话,...


如果要了解中国的艺术的总的精神的话,可以看一看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的第一章。里面讲了中国的哲学精神The spirit of Chinese Philosophy和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是受到哲学影响的。
这是70年前,中国的学者在美国讲课的时候,为美国的学生的讲稿。现在发行的书,是中英文对照的。

看过之后,带着对中国艺术总的精神的感觉,再回到一个个个体(比如一系列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和体会(对个体的体会当然是极其重要的)。
然后再挑出局限的个体,进行整体上的反思和体会。
就会在一个“文化史”的框架里,得到很多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7#
发表于 2009-9-6 23:22:34 | 只看该作者

re:不妨就当看着玩玩吧。修为的东西更重要...

  不妨就当看着玩玩吧。修为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兴趣,保持轻松的欣赏心态很重要。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真当做课程了,就没有意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8#
发表于 2009-9-7 07:04:17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两天真是忙于治疗腰了,真和这老腰生气,...

这两天真是忙于治疗腰了,真和这老腰生气,啥都没有做,也啥都做不了。
今天6点就起来烤电,希望能顺利到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9#
发表于 2009-9-7 07:37:02 | 只看该作者

re:这老腰, 确实撒娇了, 还不肯工作.

这老腰, 确实撒娇了, 还不肯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0#
发表于 2009-9-7 08:40: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适彼...

下面引用由[U]适彼乐土[/U]发表的内容:

  不妨就当看着玩玩吧。修为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兴趣,保持轻松的欣赏心态很重要。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真当做课程了,就没有意思了。


上面说得有道理。确实这种事儿就看一个兴趣,有兴趣了,自然会一点点钻进去、扩开来。比如说,我的外甥女和外甥一个大学刚毕业工作、一个刚上大学,他们时常会问我“该看些什么书?”这个问题我就很难回答,因为实在是直接依赖于兴趣的。现在各种形式的资料很多,如果对一个主题有兴趣,看了些相关的材料,然后这个材料中会涉及更多相关的人或事儿,按图索骥又能去追索更多的材料,如果一开始的感兴趣的主题有好多个,那么只要有心、有意,一段时间下来,会发现接触过的材料就形成了一张网,彼此印证、彼此支持,这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里的问题是对于孩子们,我们怎样试图引导他们对某些主题产生“初始的兴趣”。前面我们几个谈的,就是这个技术性的操作问题。


对于艺术类的东西,我的感受是如果作一个简单的划分,可以分作“可言传”和“不可言传”的成分。“可言传”的部分是指可以做具象的描述,比如书法的结体、笔画线条、章法、墨色的浓淡等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言说的;但书法又是和中国传统哲学、文人趣味特别紧密关联的,体现了书家的精神追求和偏好,这些东西可能就不容易言说。画一只下山猛虎、报晓金鸡,或许画家要表达的东西不太会有多义性,就这么回事儿了;但八大山人画一些翻白眼的鸟,他想传达什么情绪,就不那么容易去言说了。

音乐也是如此。直接能感受的东西是旋律线条、节奏、编配这些可言说的东西,除此之外,一段音乐在一个听者心里激起多大的动静,取决于听者以往的经验和积淀。说不定某段旋律、某几句歌词,会怎样地勾连起听者的记忆和情绪,会怎样不经意地触动柔软的心房。当一个艺术作品和欣赏者碰撞的时候,会产生莫可名状的、各色各样的共鸣,这些都是很难言传的。我在隔壁的“偶像”贴中转了一首齐豫的“Tears”,这首歌有着痛彻心扉的忧伤,但当歌者在把这些悲伤一一细数的时候,又显得那么淡然了。这首歌一直在耳边萦绕着,脑子里浮现出的画面,有时好像是三毛在沙漠里躅躅独行,有时又好像格瓦拉骑着摩托横跨美洲大陆,然后这个歌声就在这些画面上飘来飘去、飘来飘去:Solo estoy, solo esto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1#
发表于 2009-9-7 09:28:27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说说我对艺术的理解。视觉艺术...

我也说说我对艺术的理解。

视觉艺术,简单的来看,是造型、色彩、光影。有些人会把光影也归入色彩内。
我们从艺术品中,一可看它讲述的事件,如那是什么人,在哪里等等(4W1H),这些一般通过轮廓造型或者所谓描画来告诉我们。要读出相关的信息,需要了解很多知识背景。二可看作者的情感,一般通过色彩、光影和造型分布上可看出,不需要了解背景也能感觉出来。
美感,最重要的是均衡感,越是经典和古老的艺术品越体现这个原则;其次是独特性,重复性的东西自然会让人审美疲劳,制作技术和造型思维都能形成独特性。计算机能作出均衡感的东西,独特性的东西就不可能。因为,计算机能得到的数据不可能超越人类想法的变化。

听觉艺术我只能感受,说得出的不多。8月份在上海,我同学的孩子,给我上了堂音乐课,有关独特性。他自己在编曲玩,我让他弹一下,他说弹不出来的。我说,你自己编的,怎么会弹不出了。他于是演示了,两只手要么总重叠在一起弹,要么够不着得抬脚丫子上键盘。原来,他疑惑为什么谱上的小蝌蚪总那样,他想来些不一样的,这下发现了,那些很不一样的,还真弹不了,但是,并不妨碍在编曲软件里放出旋律来。他7岁半,普通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2#
发表于 2009-9-7 09:45:11 | 只看该作者

re:发表一点不同看法,我觉得体会艺术要从吃喝...

发表一点不同看法,我觉得体会艺术要从吃喝开始,然后到玩乐,老V就是这样的,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3#
发表于 2009-9-7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re:同意燕原,我觉得对美的最初感受是非常简单...

同意燕原,我觉得对美的最初感受是非常简单和质朴的,从自然界和生活里就可以天天发现美.声音\色彩\韵律\味道,只要有孩子一样单纯的眼睛和安静的心就可以.稍长通过阅读和更多的体验自然进入艺术的世界.那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发现世界更深处的美与辽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4#
发表于 2009-9-7 10:03:4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发表一点不同看法,我觉得体会艺术要从吃喝开始,然后到玩乐,老V就是这样的,对吧。


严重赞同。

艺术是为生活服务的。
为艺术而艺术的,那是艺术家们的事情,我们且拿来享受好了。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经常接受刺激,满怀着愉悦的心情。
那发现美的眼睛、耳朵、大脑就练出来了。

然后忍不住要追本溯源,忍不住要表达,忍不住要让别人共鸣,那就好办了:可以去看更多,可以去做更多,可以去说更多,可以去追求。

其实艺术,我不在行,就现实地说一点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5#
发表于 2009-9-7 10:21:07 | 只看该作者

re:完全不懂艺术,但还是忍不住要严重同意燕原...

完全不懂艺术,但还是忍不住要严重同意燕原何子所见。一切体验从生活最基本开始。老V如此,两棵菜何尝不是如此。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吃不同的食物,结交不一样的人。。。。

然后就如何子所说:忍不住要追本溯源,忍不住要表达,忍不住要让别人共鸣。

拿最原生态的康康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他在韩国的一家酒店,那家酒店是大家公认非常有特色非常美的酒店,他一进屋,立即两眼放光,感慨:宾馆很漂亮,象新家一样(他一直说我们家是新家,其实搬家两年多了)。这就是他的体验,他用眼睛去发现,然后用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6#
发表于 2009-9-7 11:54: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何子...

下面引用由[U]何子[/U]发表的内容:
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经常接受刺激,满怀着愉悦的心情。
那发现美的眼睛、耳朵、大脑就练出来了。

然后忍不住要追本溯源,忍不住要表达,忍不住要让别人共鸣,那就好办了:可以去看更多,可以去做更多,可以去说更多,可以去追求。


喜欢何子姐说的这种状态。

小的时候,对艺术品最集中的感知来自美术课本,很可怜。在大城市上大学后,才有机会看很多画册、泡美术馆、看剧目什么的。
一日晨跑,看着阳光从发黄的梧桐叶中透过,斜斜的树影透过薄雾,树干朝阳的明亮衬着背阴的厚重······这是我第一次把现实生活和画作里的光影联系在一起。此前,生活在阳光过于灿烂的热带,所有东西看起来都比较平面。因此那天,我呆呆地站着好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7#
发表于 2009-9-7 11:57:03 | 只看该作者

re:妈妈们一出场,果然不一样,一下子就把艺术...

妈妈们一出场,果然不一样,一下子就把艺术的感性本质很自然地强调了出来。

燕原的‘吃喝玩乐’论,想说明的欣赏艺术是一种自然的感受,zouwen以康康的例子很好地加以注解;张雁则强调了阅读(知识)和生活体验对于提高艺术欣赏的深度和强度的作用;何子说‘然后忍不住要追本溯源,忍不住要表达,忍不住要让别人共鸣’,这就是一种冲动 - 艺术创造和欣赏的时候都需要的冲动。

我建议艳后考虑一下让石头交一个搞艺术的女朋友,因为女性本身就是重感性的,加上搞艺术的更是如此,这样的话一定会给石头的思维模式增加一个新的dimensions。想当初我也有过这样的尝试,由于本人是个‘唯科学论者’,最终没有‘喜结良缘’,但受益还是大大地。

(以上的建议和本人的experience,纯属为了帮助石头,不得用于任何损害名声等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8#
发表于 2009-9-7 14:38: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9#
发表于 2009-9-7 15:54:40 | 只看该作者

re:这会躺在越越的大床上,看了老V的帖子,忍...

这会躺在越越的大床上,看了老V的帖子,忍不住问:你尝试了多少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0#
发表于 2009-9-7 16:11:2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这会躺在越越的大床上,看了老V的帖子,忍不住问:你尝试了多少回?


方老师:人家老V为了石头,才这么毫无保留地抖搂出来,尤其是这么珍惜名声的“名绅”,容易吗?不容易,绝顶不容易啊!你老姐就不要再进一步扩大这个“轰动”效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30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