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4541#
发表于 2009-9-5 00:57:41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忍不住,我露面了!旧闻楼上大名...

呵呵,忍不住,我露面了!
旧闻楼上大名,今天尝到了厉害。PFPF。

我想表达的“科学”其实和4538楼说的“自然”是一样的。
其实我所谓的“科学规律”只是我我编出来的一个词而已。我更想表示的,是“天人合一”,或者“物我合一”。但是“天”肯定不能翻译成heaven。自然也不是简单的nature,道也不是way。
我无法措辞,只好硬扯了一个“科学”过来。
Vincent说的,就给了我很大启发。

另外,申辩一下我所说的“科学”,并不只是普通的Science
而是指的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的纯科学:物理化学等等,属于我们平时理解的Science,或者说逻各斯——追求真理。比如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就是“程式化”的典型——语言是一套公式,一套系统,一套操作。但这么做的问题是:消灭了人的主体性。

第二个方面,我尤其强调的是东方文明所说的“科学”——强调动态性的,连续性的。这个不同于逻各斯,而是“道”。
(当然,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情形,柏格森的时间关键就有些类似了)


再回到“以自然的心态对待世界”的话题上来。
圣人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因为他的心已经自发地做到了与天地融合与宇宙融合。也就是“天地境界”。所以才有仁者无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2#
发表于 2009-9-5 02:04: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3#
发表于 2009-9-5 08:15:20 | 只看该作者

re:也佩服 ky 哲学性的思考,特别是提出了...

也佩服 ky 哲学性的思考,特别是提出了人的主体性的问题。

我曾经对哲学感过兴趣,但没有系统地深入过,这和我曾经迷过歌剧的经历有点相似。N多年以前,我和一位学哲学的同学同在一校留学,走的比较近,也杂乱地探讨过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那时是非常单一的‘唯科学论者’,有意无意地和他争论,颇为有趣。这位老夫子后来到北大执教,任哲学宗教系主任,可惜的是一直没有机会再和他探讨了。

到艳后的公主屋来谈论这些纯爷们的话题,有些boring。如有冒犯,艳后且宽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4#
发表于 2009-9-5 08:31:44 | 只看该作者

re:让我学习又可以盖楼,太好。

让我学习又可以盖楼,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5#
发表于 2009-9-5 10:16:32 | 只看该作者

re:8点,老公电话没有进来,就给老公打过去,...

8点,老公电话没有进来,就给老公打过去,发嗲说梦见我和他还在谈恋爱,送上门让他取笑我一番。
石头还没有起床,我说让石头睡个够吧,但AS老公觉得睡够8小时了,叫醒了石头。
石头不开心,想多睡一会,所以电话里抱怨爸爸叫醒了他,并上纲上线到爸爸就是不会人际交往,缺乏共情同理,然后定论说:书读多了没用,我小舅舅高中毕业,多会体贴人,多会交往。
这是石头的思维模式,有理有据的。没碰到一件事情,尤其是让他不开心的事情,他一定是首先给他认为冒犯他的对方做个定论,并为这个定论找到理由,而且找到一个反证,再作出一个范围更大高度更高的定论。
其实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发生,有时几乎如出一辙,我有时也会向老公诉苦我每天被折磨的头大。老公说他更难,因为他受不了折磨的时候往往是嗯、啊来回应,这必定引发更大的矛盾。
回到上午的电话来,石头因为爸爸叫醒了他,就给了爸爸一顶大帽子,自己也是气呼呼的。我知道直接说他只会让他更加激动起来,这个时候还是共情同理。
方:你没有睡够是吗?
石:是。这爸真是的,非说我睡够8小时就行了,他怎么回事?
方:你很想在周末的时候多睡一会,是吗?
石:是,希望睡到自然醒。他怎么回事,连这都不懂,非得叫醒我,气人不气人?
方:是不是还想再去睡一会?
石:是,可是他把我叫醒了,气人。
方:今天妈妈7点就起来了。
石:你怎么不多睡会?
方:我最近在调整睡眠,尽量早睡早起,这样有利于健康。
石:哦,你觉得早点起来不要紧?
方:早起反而精神好。
石:可是有人说多睡有利于长高。
方:不是绝对的。
石:也是,就像有人说多运动有利于长高,可是我有个同学体育最利害了,个字也一般。
方:是,运动有利于长高,但不是就等于运动就一定会长高。
谈到这里石头好像情绪稳定下来了,其实......
石:妈妈,我告诉你,我不想多上学了,早点进入社会去。像爸爸那样读了那么多书,也不会处理事,还不如像小舅舅那样,到上社会大学。
方:你是告诉妈妈读书读多了对社会性没有什么帮助,并且书读少的人反而社会性很好是吗?
石:是的。你知道H爸爸也就高中毕业,他事业那么成功,所以读书是没有用的。
方:哦,你确实也是有例子说明读书时没有用的。
石:是,所以我想不用多读书了,我现在掌握的知识也就够了。
方:决定不再在学校读书了,去上社会大学了,是吗?
石:是的。
方:那妈妈可以问你个问题吗?
石:可以。
方:H爸爸这么成功,他应该更知道怎么样走人生道路才能成功吧?
石:那当然,他的交往能力很强的。
方:那我就奇怪,他为什么一定好郝宗乾上大学呢?
石:嗯......
方:我想H爸爸这么成功一定要他儿子上大学;小舅舅没上大学社会性这么好但是也逼泽人弟弟好好读书;赵易叔叔大学毕业也很成功但听说小童不被老师接受伤心欲绝;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样,但他们对孩子的期望竟然是一样的:一定要好好读书,大学是一定要上的。
石:他们还是认为上学很重要。
方:你认为上学重要吗?
石:爸爸读了那么多书也不会说话,还老惹你生气,一点不体贴你,你忘了吗?(杀手锏拿出来)
方:以前爸爸妈妈老吵架,爸爸确实不体贴妈妈,但是我觉得经过RUTH阿姨辅导,爸爸又读了婚姻相关的书后进步很大啊,我很开心,也很知足感恩。难道你没有看到爸爸的进步吗?
石:那倒是,他比以前好多了。
方:不要他他他好吗?他可是我老公,你这样的态度对我老公,我很难过。
石:我是你儿子。
方:没错,如果我老公对我儿子态度不好我也难过,同样我也希望我儿子对我老公态度好,说真话,对我来说老公比儿子重要。
石:你真的这么认为?
方:我以前不这么认为,但我知道这样的次序是圣经要求的,我要顺服主的教导。我和老公的关系式最首位也最重要的。
石:其实我也知道在学校里能学到很多,只是觉得人际交往又不是在学校里可以直接学到的,可能到社会上可以直接学。
方:你说的是有道理的,不过也看你如何把握你在学校的生活,用心了,注意了,就可以学到很多,包括我们今天的谈话。
石:你也要承认,爸爸没有你会说话。
方:所以我是妈妈,他是爸爸。你也要承认,我没有你爸爸会赚钱,我也不会开车。
石:你是要我明白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方:你怎么这么聪明呢?
石:好了,想通了,不生气了。妈妈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6#
发表于 2009-9-5 10:21:08 | 只看该作者

re:哎哟,这会才看到老V的头像,这什么眼,吓...

哎哟,这会才看到老V的头像,这什么眼,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7#
发表于 2009-9-5 10:38:26 | 只看该作者

re:4543楼的表扬,让我很“激动”(其实是...

4543楼的表扬,让我很“激动”(其实是amazing)又很“羞愧”(not worthy of it)啊
其实我也是略知皮毛。
由于对于原点文化(比如希腊文明)了解得太少。所以只能到此为止了。



在石头快进入大学之际
送给他一篇文章:大学和它的功能。

从别的论坛看来的。目前还没有找到中文翻译。
作者是怀特海,是数学家。哲学家。

Universities And Their Function
by  Alfred North Whitehead

    The universities are schools of education, and schools of research: But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ir existence is not to be found either in the mere knowledge conveyed to the students or in the mere opportunities for research afforded to the members of the faculty。
   The justification for a university is that it preserves the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 zest of life, by uniting the young and theold in the imaginative consideration of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imparts information, but it imparts it imaginatively。 At least, this is the function which it should perform for society。 A university which falis in this respect has no reason for existence。 This atmosphere of excitement, arising from imaginative consideration, transforms knowledge。 A fact is no longer a bare fact: it is invested with all its possibilities。 It is no longer a burden on the memory: it is energizing as the poet of our dreams, and as the architect of our purposes。
   Imagination is not to be divorced from the facts: it is a way of illuminating the facts。 It works by eliciting the general principles which apply to the facts, as they exist, and then by an intellectual survey of alternative possibiliti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principles。 It enables men to construct an intellectual vision of a new world, and it preserves the zest of life by the suggestion of satisfying purposes。
    Youth is imaginative, and if the imagination be strengthened by discipline, this energy of imagination can in great measure be preserved through life。 The tragedy of the world is that those who are imaginative have but slight experience, and those who are experienced have feeble imaginations。 Fools act on imagination without knowledge; pedants act on knowledge without imagination。 The task of a university is to weld together imagination and experience。
   These reflections upon the general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 can be at once translated in terms of the particular functions of a business school。 We need not flinch from the assertion that the main function of such a school is to produce men with a greater zest for business。  
   In a simpler world, business relations were simpler, being based on the immediate contact of man with man and on immediate confrontation with all relevant material circumstances。 Today business organization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grasp of the psychologies of populations engaged in differing modes of occupation; of populations scattered through cities, through mountains, through plains; of populations on the ocean, and of populations in mines, and of populations in forests。
   It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grasp of conditions in the tropics, and of conditions in temperate zones。 It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grasp of the interlocking interests of great organizations, and of the reactions of the whole complex to any change in one of its elements。 It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 of laws of political economy,not merely in the abstract, but also with the power to construe them in terms of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of a concrete business。 It requires some knowledge of the habits of government, and of the variations of those habits under diverse conditions。 It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vision of the binding forces of any human organization, a sympathetic vision of the limits of human nature and of the conditions which evoke loyalty of service。 It requires some knowledge of the laws of health, and of the laws of fatigue, and of the conditions for sustained reliability。 It requires an 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effects of the conditions of factories。 It requires a sufficient conception of the role of applied science in modern society。 It requires that discipline of character which can say “yes” and “no” to other men, not by reason of blind obstinacy, but with firmness derived from a conscious evaluation of relevant alternatives。
   The universities have trained the intellectual pioneers of our civilization—the priests, the lawyers, the statesmen, the doctors,the men of science, and the men of letters。 The conduct of business now requires intellectual imagination of the same type as that which in former times has mainly passed into those other occupations。

   There is one great difficulty which hampers all the higher types of human endeavor。 In modern times this difficulty has even increased in its possibilities for evil。 In any large organization the younger men, who are novices, must be set to jobswhich consist in carrying out fixed duties in obedience to orders。 No president of a large corporation meets his youngest employee at his office door with the offer of the most responsible job which the work of that corporation includes。 The young men are set to work at a fixed routine, and only occasionally even see the president as he passes in and out of the building。 Such work is a great discipline。 It imparts knowledge, and it produces reliability of character; also it is the only work for which the young men, in that novice stage, are fit, and it is the work for which they are hired。 There can be no criticism of the custom, but there may be an unfortunate effect-prolonged routine work dulls the imagination。

      The way in which a university should function in the preparation for an intellectual career, such as modern business or one of the older professions, is by promoting the imaginat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various gener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at career。 Its students thus pass into their period of technical apprenticeship with their imaginations already practised in connecting details with general principles。 The routine then receives its meaning,and also illuminates the principles which give it that meaning。 Hence, instead of a drudgery issuing in a blind rule of thumb, the properly trained man has some hope of obtaining an imagination disciplined by detailed facts and by necessary habits。

  Thus the proper function of a university is the imaginativ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part from this importance of the imagination, there is no reason why business men, and other professional men, should not pick up their facts bit by bit as they want them for particular occasions。 A university is imaginative or it is nothing-at least nothing usefu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8#
发表于 2009-9-5 10:45:43 | 只看该作者

re:The justification fo...

The justification for a university is that it preserves theconne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the zest of life, by uniting the young and the old in the imaginative consideration of learning。
这句话,是这篇文章的宗旨。

对于大学的判定标准是:通过用创造性的思维学习方法把年轻人和年长的人联合起来,做到把知识和生活的趣味(宗旨)联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9#
发表于 2009-9-5 11:37: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哎哟,这会才看到老V的头像,这什么眼,吓人?

这是超现实主义画家Rene Magritte的一幅画作。以下的两幅画都是我喜欢的,其中那幅‘Ceci n'est pas une pipe’(《The treachery of images》, 形象的叛逆)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他试图表述的是“世界上没有见到的‘真实’,只有感到的‘真实’,绘画的‘真实’只是一种人眼的幻觉”这么一种观念。

[IMGA=0,absMiddle]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e/e5/Magritte_TheSonOfMan.jpg/200px-Magritte_TheSonOfMan.jpg[/IMGA]

[IMGA=0,absMiddle]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b/b9/MagrittePipe.jpg/200px-MagrittePipe.jpg[/IMG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0#
发表于 2009-9-5 11:51:29 | 只看该作者

re:打从老V提到要石头多关注艺术,我和大石头...

打从老V提到要石头多关注艺术,我和大石头已经绞尽脑汁,可惜我们俩都没有这细胞,也得从头学起。
这次回去准备陪石头关注艺术,该去的地方都在勾勾。
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1#
发表于 2009-9-5 12:23:42 | 只看该作者

re:要让石头跟着老V的眼界去涉猎艺术,那是太...

要让石头跟着老V的眼界去涉猎艺术,那是太难的。我的想法是对于石头这样的孩子,还是应该先从比较具象的、形象的艺术层次去赏析。为什么谈“赏析”呢?因为石头们现在的欣赏方式,需要从“可言说、可言传”的层次去引领,要能“析”给他们听。要让他们现在从“心的领悟”去接近艺术,是比较困难的。

从几个艺术门类来举几个例子吧。

电影:可以用比较优秀的电影作为“教材”,现在网上针对一部好电影的条分缕析的影评,是很多的。有很多粉丝会写出非常多的评论,针对画面、演技、音乐、镜头节奏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多欣赏文章。搜集一下,就可以引导石头去欣赏了。

流行音乐:有很多优秀的歌手,他们的音色、行腔、歌曲处理都有很多特色,也能搜到很多评论文章,用他们的代表作品,结合这些评论,一点点地深入欣赏。

音乐:可以采用旋律轮廓比较鲜明、容易有具象思维的作品,比如古典音乐早期维瓦尔第的作品,都比较容易接受。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中的各乐章各小结,都是可以“言说”出一些内容的。比如“四季”中“冬”的第一乐章,就是很分明的疾风劲草的景象。虽然对于古典音乐欣赏而言,着力去做这种分析是低层次的,但对于初级入门的欣赏者而言,是适合的方式。要让他们一开始就从音乐动机、情绪、色彩、织体等方面去欣赏,当然是困难的。
   中国民族器乐在具象方面比较明显,“十面埋伏”、“金蛇狂舞”、“二泉映月”这些,旋律节奏都比较可感。适合引导、欣赏。

书法:可以用个性鲜明的书法家的作品做对比鉴赏,同样可以采用很多公允评论的材料。比如颜真卿、柳公权、金农、郑板桥、弘一法师(后期)这几位,都是风格迥异的。从对比强烈的书家出发,容易体会各自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2#
发表于 2009-9-5 12:37:05 | 只看该作者

re:对对,还是我老弟了解我们一家的情况,等炉...

对对,还是我老弟了解我们一家的情况,等炉火纯青了再追随老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3#
发表于 2009-9-5 13:11:06 | 只看该作者

re:T版无愧于“百事通”的光荣称号!葱白得~...

T版无愧于“百事通”的光荣称号!葱白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4#
发表于 2009-9-5 15:05:4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8点,老公电话没有进来,就给老公打过去,发嗲说梦见我和他还在谈恋爱,送上门让他取笑我一番。
石头还没有起床,我说让石头睡个够吧,但AS老公觉得睡够8小时了,叫醒了石头。
石头不开心,想多睡一会,所...


厉害,化解纠纷水平绝对首屈一指,难怪我哇哇哭着都能被你几句话搞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5#
发表于 2009-9-5 16:05:37 | 只看该作者

re:好在楼主称呼风波已经平息了哈! ...

  好在楼主称呼风波已经平息了哈!
  鸟悄地上楼来瞧瞧,好生热闹,我这老想闭关的念头就给扔到爪哇国去了!
  在这片长势良好的菜地里,以一个超一流AS的耐心,我翻遍了整个菜地,也没翻出楼主要卖我老婆,再卖孩子的严重警告。不容易,混了半辈子,也就这点念想了,一定要手下留情。。。下雨了,那是俺的眼泪在飞?
  理论多了,所以有了科学;思想多了,所以有了哲学。。。。。
  我还是本本分分做人,听老婆大人的话,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时候,换一个称呼。
  这样的小事好像不涉及名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6#
发表于 2009-9-5 19:33:4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U]vincent[/U]发表的内容:

科学的态度是一种可以程式化的理性方法,但以科学为唯一准则是不合适的。人的心灵不能用程式化的东西来描述和规则,世界上一直有人用政治、宗教、科学或者其它手段来试验甚至于强制‘程式化’人的心灵,但从来不会成功...


———
有道理。科学讲求的是实证,而实证的对象只能是自然现象。人作为一种存在物具有两面性:生理人属于自然,因而可以成为经验观察的对象;心灵人属于社会,是一种本体存在物,因而不应成为实证方法的范围对象。生理人所服从的规则是实然的,而心灵人服从的规则是应然的。前者属于知识领域,后者属于信仰领域。
我们的星儿的疾病现象到底属于哪一块的研究对象?
起先,我是从自然的角度去看的。琢磨了好几年,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两点:1.病因不得而知;2.基本无药可治。这让我看到了人类科学理性的局限。
既然从自然的角度拯救我们的星儿基本无望,而我们不可能不试图去拯救我们的孩子,于是我就不得不尝试超自然的方法。感谢神,我从此不仅得到了心灵的安顿,小孩的病象也有好转。我现在的想法是:悔自己的罪,守天神的道,祈天神的福。最近又意识到了科学训练的必要性(小石头的康复给的启示。但不知他的康复主要是科学训练的结果还是信仰的结果),科学方法可以在这一块起作用。
读圣经时,一直不能理解神最初为何不让人吃知识树上的果。最近有点心得。
神造人时,本来是按照神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男造女。什么是神的样式?应该是神的诸属性。自在永在、自由意志、全知全能。。。。。。但人作为一种被造物,他不可能拥有神的样式的全部。比如说,他不可能是自在的,因为他分明是被造的。但他本可以是长生的。犯罪遭罚以后的亚当和他的子孙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动辄活到8、9百岁。要是不犯罪呢?人的普遍堕落使神将洪水以后的人的寿命限度坐了限制:120岁左右。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一境地。对人寿的限制意味着疾病的播撒。疾病原是神对人的罪恶的刑罚。
从这个意义上说,吃知识果以后的人类得到了什么?
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科学酬躇满志地突飞猛进。一方面,科学的进步的确给人类带来诸多福祉。但另一方面,核武器、化学毒品、环境污染造成的极冰融化。。。。。已经让人类有了末日之感。人类由此得到的将是什么?神灭掉人并不比创造人更难。
知识果已吃下,罪已定。人类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在其实非常逼仄:实然的知识的作用是有限的,走应然的公义的神道吧。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7#
发表于 2009-9-5 22:57:13 | 只看该作者

re:我猜楼上是明翔爸爸吧。谈哲学我就晕,...

我猜楼上是明翔爸爸吧。
谈哲学我就晕,虽然每次哲学成绩优秀。
奇怪大石头怎么不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8#
发表于 2009-9-5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m...

下面引用由[U]smzlsq[/U]发表的内容:

  好在楼主称呼风波已经平息了哈!
  鸟悄地上楼来瞧瞧,好生热闹,我这老想闭关的念头就给扔到爪哇国去了!
  在这片长势良好的菜地里,以一个超一流AS的耐心,我翻遍了整个菜地,也没翻出楼主要...


桥爸真的是冷面笑匠,幽默水平大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9#
发表于 2009-9-6 00:05:34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书法,再接T版的补充几句:古代的...

关于书法,再接T版的补充几句:
古代的,如王羲之、米芾、杨凝式(只看《韭花帖》就好)、王铎;
或者,拿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以及宋四家苏黄米蔡对照亦可,也可以加上宋徽宗的瘦金书;

近现代的,可以选吴昌硕(临石鼓文那部分)、沙孟海、尹瘦石(或者白蕉),以及毛太祖;
或者对照着,看刘炳森和启功和沈鹏--这些是更近的了,虽然比上面那些要差很多,但也算有自己风格的;

不必“看懂”,就是当抽象画看,感受风格,如线条、构图和色彩。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帖,而不是用碑。

买字帖,满大街都是,估计200大元搞定;或者免费的,google图片,用人名来查,很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0#
发表于 2009-9-6 00:16: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我猜楼上是明翔爸爸吧。
谈哲学我就晕,虽然每次哲学成绩优秀。
奇怪大石头怎么不上来?

_____
是的,方老师。我们共用一个I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30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