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刻板到强迫"
这么多年来看着闻森的刻板行为,程式化行为不断地变化着,从一开始非常的简单和功能性,比如说早上穿衣服的严格次序,走路的严格路线,到后来的行为越来越和其心理需求有关,我很清楚这其实就是强迫症的萌芽,总有一天会演变成典型的强迫症的.其实在最近的几年来,我反而不在意那个自闭症了,也不是说自己麻痹懈怠了,而是知道了要改变之需毕生之力,不在于速决,我反而更担心的是三个我认为几乎是和自闭症共生的三个症状:焦虑症,强迫症和冲动行为,(不过现在还得加上一个就是:抽动症了,这个苗头也泛滥上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如果照闻森目前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那么这个自闭症还能最终影响他些什么呢? ---也就是最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罢了,可是在美国生活,人际关系其实是很简单纯粹的,只要我们让他学会了在外面(学校,工作,公共场合)里遵守纪律,听从指令,那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下了班(如果有班上的话),回到了家,他还是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
但是这三个共生症状就不同了,因为那是直接影响到他自己的,就是不管他在家里家外,里里外外的,时时刻刻的,都会纠缠着他,深刻地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而我又很悲哀地从闻森身上看到,他们似乎天生地有焦虑症的情结,强迫症的心理和冲动鲁莽不加思索的行为模式,所以要说这是三个和自闭症"共生"的症状,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不过和一开始自己的悲观感觉不同的,是因为经过这几年来,我们慢慢地把闻森这么一个我称之为"天生负面思维的机器",变成了今天这么一个虽然问题重重,但是总还是轻松快乐的青少年,我觉得这即使是天生的"共生症状",也是可以从很早开始我们去影响他潜移默化他改变他的.
当初刚接触自闭症的那个年代里,"刻板行为"是作为一个令人绝望的自闭症的代名词的,我还记得在早期以琳论坛的一位前辈的文章:"从令人发狂的刻板行为中找到教育的楔机",我们被他们的异常行为搞得发狂,一心以根绝之为目标,但是现在的很多专家和家长们,却越来越多地在谈论作为刻板行为的正面效果,就是确实给了自闭症孩子和成年人以心理安慰,从而帮助他们去排除干扰适应环境.无论是从一位世界著名的自闭症专家学者Attwood的书里,还是从一个象郑敏那样的摄影家的镜头里,都知道那样的程式化的刻板的行为举止,其实都是他们自然的心理调节过程,让他们在面临困惑,面临挑战,面临紧张时,先给自己一个熟悉的可掌控的内容让他们镇定一下,或多或少地在心理上有个缓冲的时间,所以对别人来说是看起来怪异的行为,其实对他们来说是有益的必需的.
对我来说,我坚信的一点就是他们需要从小到大都过着一种有规律的可预见的可掌度的生活,或者称之为"结构化的学习和生活",既然是"结构化",就是说有很多程式的东西,能让他们事先熟悉,这样就必然带来了很多"刻板行为","程式化活动",所以这是我一直心里的纠结:我们必须要让闻森生活在"结构化"里面,同时就非得忍受他种种的刻板和程式,得权衡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比如说,现在无论闻森出多远的门,小到去附近的电影院走十分钟的路,还是去上钢琴课坐十分钟的车,手里都得握一件他的玩具,如果出门旅行,那他的背包里就全是他的玩具和玩偶,他就把自己熟悉的可以自己掌控的那个世界的小小一偶带着去面向那个他不熟悉的世界,或者是那个他也熟悉的但是很难掌控的世界.这就是隐藏在他这个幼稚而特别的刻板行为之心理深处上的原因.我们也曾经想过,这样的行为举止早已不适合于他的年龄特征了,是不是该去限制他呢?至少在路上走着这么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手里不用握着一个恐龙或剑齿虎,我或许是可以软硬兼施地逼着他改过来,但是同时也在心里想:我把他心上的这个拐杖夺下丢掉了,他还能找到什么来依靠呢?这确实是一个从学习到生活,从生理到心理都需要多多少少依靠的大孩子,一个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小那么几岁的不大也不小的孩子.
所以很多时候我就这么地纠结,思前顾后,却拿不定主意,或是被自己否决,有时实在忍不住就施展下威权,比如说现在的闻森也是洗手增多,而且也开始泡澡了,过去总是很快地冲淋一下,现在也学着他妹妹的样子放半池水泡澡了,我想这里面很大的原因不光是他清洁的原因,还是他在观察或触摸自己变化之中的身体,我知道这是合理的也是有益的,所以也默许他这么做,但是有时候也实在忍不住了,去敲门催他出来,因为他影响到家里其他人洗澡了.
同样地对待他的洗手问题,他手脏了一定得洗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让他把非马上洗不可,忍受到了做完作业再洗,而且洗一次就够,他可以用比较多的洗涤剂,可以洗个彻底,但是我来控制他就这么大洗一次,而不是反复地洗多次;同样地饭前便后洗手,这个他妈妈要求严格,我也不反对,所不同的是在擦手上,闻森喜欢用那种大的纸巾,撕一大张,完了一扔了事,但是我有机会就督促他用毛巾而不是用纸巾,这里面有个小小的心理因素闻森说不出来但是我能猜到,那是他之所以不想用毛巾擦手,是因为毛巾是共用的,裸露的,他怕家里其它人的所谓细菌或污垢沾到他手,我得稍微逼着他忍受这样的"不卫生",因为我的理由很充足,他那样做太浪费纸巾,而且家里的毛巾他妈妈洗得勤,绝对不能称为"脏"或"不卫生",这其实是他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小的"洁癖",我们得找些机会小小地压一下那个心魔.
本来这样的洗手,虽然有点过度,但很合理,尤其是符合闻森之理,所以我不加干涉,直到我看到了他临睡前也大洗其手了,这才决定干预,因为前面的洗手:做作业脏手后,吃饭前,大小便后,这些都有"真实"的洗手之理由,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所以是合理的,而他要在睡觉前洗手,却没有一个正当的"物质性"的理由,因为他的手在洗澡后根本不会脏,他临睡前只会是看电视,看书,玩游戏,他确实是会吃些水果,但是他总是用叉子叉着吃,不愿意用手去拿去碰,所以这个临睡前的洗手就是为了洗而洗的,只是把一个刻板的活动延伸,他是为了自己想象中的"清洁"而洗的手,就象是那些典型的强迫症患者使劲地洗手,想把自己想象中的"细菌"全洗光,这样的从"真实性"的理由到了"虚幻性"的理由的过程,就成了我认识中的典型的强迫症的阶段.
尽管读过的很多关于心理治疗的文章和论述,都在说"你不要指望你说说道理就能让一个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翻然醒悟,改变自己"的,但是真到了这个苗头前,除了说理,还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吗?一种是强制,自然对越来越大的孩子们靠打压是压不住的,即使压下去了也是压下了葫芦漂起了瓢,要么就是耍些小手段,可是对一个具有一点的理解能力的大孩子来说,一旦被识破,损失的是父母在他心里的信任感,而对于一个青春期孩子来说,如果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那也就关上了交流的心门.
所以还是得和闻森"讲理",希望他能学习自己来分析自己,他不管做什么事,总有合理的地方,也会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许他的行为标准里比较缺乏那些社会准则或约定俗成之不言之规,但总能找到他能认同的标准的,就象是这次洗手,我们比较了做作业后的洗手,和饭前便后之洗手的合理性,也比较了临睡前洗手的不合理性,我让他自己看到自己行为的荒谬,要求他别再临睡前洗手了,果然这几天没再洗过,今天和精神科医生那里,和他抽了几分钟的空谈了谈,他到没觉得事情到了强迫症的程度,尽管他也看到了闻森的一些刻板或者是强迫的行为,我作为一个朝夕相处的家长,和他只是每两个星期才有一次三十分钟和闻森相处,自然视角不一样,我也希望医生继续和闻森用游戏的方法交流,不想去改变医生的计划,但是有一点我们都谈到,就是象这样的"洗手"之类的事情,现在我们能够和闻森讲理了,他不仅能理解,能接受,还能有意识地改正,这本来我预料之中的青春期是远远比这个波涛汹涌得多的,我也知道本来一个自闭症孩子,从小需要和身边的世界搏斗着,到了青春期,更需要不光和外面的世界斗,还需要和自己骚动不安的身体斗,所以这些"共生"的症状对他们来说是在所难免的,也是他们比其它青春期孩子更困难的地方,可是到了现在,看到闻森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有了这样的心态和我们一起去战斗的时候,内心真感到欣莫大焉,欣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