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意义"
我好象现在才明白,"社交",对于一个普通的七岁的女孩,已经不是仅仅局限于玩过家家,社交已经成为了影响她们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个例子:
莺莺和闻森现在是一起学钢琴的,但是她并不乐意,过去是有点逼着她,因为不学的话,以后可能再也没机会了,后来看她实在不是很乐意,再加上她的课外活动又多,就给她减了一堂课,这样闻森每周三堂钢琴课,莺莺只上一堂,也没去怎么要求她练,就吊在那里好歹也是在学.
最近她学校里在募捐,把学生们的画画装进画框里,家长也就不得不掏腰包买下来,但是说实在我女儿的话,不俗,尽管笔触稚嫩,但是这色彩却搭配得很协调,舒坦,妈妈连声赞叹女儿有点艺术天赋,而且从基因上论证出是来自母方,这点我也同意,所以就去找女儿商量,如果她确实不喜欢钢琴课的话,我现在可以接受她彻底放弃,但是她需要换之以艺术课,绘画课最好.
本来想这不正好对她的胃口了吗?应该会接受的,当下她听了兴致勃勃答应了,但是第二天又凑回来说,她改变主意了,一周一次的钢琴课还是继续.我说让我猜猜你又把主意改回来的理由吧,女儿说,那好,你猜吧,我说你这个小馋猫,肯定是舍不得老师家里吃的,商老师每次都要给他们两个准备些葡萄,她爱人一回家总是赶紧给他们两张罗点吃的,我女儿舍不得这一口,这个理由我猜对了.
但是她伸出另一个指头,说我还有一个理由,那是什么呢?我就摸不着头脑了,女儿揭开迷底,说她的朋友们人人都在学一样乐器,我不学钢琴就没有一样乐器了.我一想,这理由太对了,也太合理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Peer Presure",在闻森那里几乎看不出很多的作用来,在闻莺这里却是一个决定因素.
第二个例子:
那是今天晚餐桌上的故事.
不知是那根筋搭上了,妈妈无意中突然提到了露碧也报了中文学校的夏令营了,我就有点惊奇,问:露碧不是打算今年暑假去上海的吗?我这里话没落地,那边女儿已经在大喊妈妈你别说了!我一头雾水,就朝女儿喊道你这是什么态度.女儿不接我的茬,继续向老妈发威:你怎么跟谁都讲啊!说着,真气了,哭着脸,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我明白这里面有原因,等我老婆自己来坦白,但是我老婆还没摸着头脑,自己跟自己说:我哪里又说错了?过一会,悄悄跟我说,原来是女儿和露碧说悄悄话,女儿把自己上次只身去上海的不快全诉苦给了铁姐们,莺莺对上次回国的印象很差,给蚊子咬的两腿象赤豆棒冰,这么热的天,大街上有人随地吐痰,到处不排队,乱挤,反正说的一无是处,结果露碧听了,坚决打定主意不去上海了,死活也不去,本来是她们姐妹俩一起去的,现在只好她姐姐一人去上海,露碧妈妈还得重新给小女儿安排暑假.
我听了原委,马上就得点拨我这个少了一点点筋的老婆了,你想,人家计划安排了很长时间的机会,突然就给变卦了,如果露碧妈妈知道了是我女儿在背后因"友谊"而搞的鬼,人家心里会不怪吗?毕竟在纽约,孩子的暑假是个麻烦,家长自己要上班,下了班赶紧得去接孩子,还得化不少钱,本来露碧家因为姐姐已经上大学了,姐姐和妈妈可以轮流管,现在姐姐去了上海,就得妈妈一人管了.你女儿就怕这事儿传出去传到了露碧妈妈的耳朵里,所以她怕你到处去跟别人讲,你这么大大咧咧地在家里讲,她能不急吗?
我老婆听了自省,后来主动去给女儿认错,并许以冰淇琳而言和.
所以说,对一个这个年龄的女生,同伴的意见,尤其是铁姐们的"私房话",对她们的思维是有决定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