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诊断历史我写过一篇文章:孤独症诊...
诊断历史我写过一篇文章:
孤独症诊断的历史发展
孤独症是一直伴随人类的疾病,但真正在临床上作为群体来描述,起始于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医生李奥•坎纳(Leo Kanner)和奥地利医生汉斯•阿斯伯格(Hans Asperger)。 他们分别报告了这样一群孩子:聪明漂亮,有高水平的机械记忆力和空间技巧,但是严重缺乏和他人的情感分享和社交能力,坚持刻板固定行为和仪式。他们两人都使用了Autism这个词(阿斯伯格1938年用德文发表,坎纳1943年用英文发表)来描述这类孩子的共同特征。
坎纳和阿斯伯格的早期工作没有受到广泛关注,而且受流行的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在20世纪40-60年代,包括坎纳本人都倾向认为,孤独症是一种儿童精神分裂症,是后天情感性疾病,和父母的抚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冰箱妈妈”理论。
在家长和一些研究人员的努力之下,形式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了转机。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表明,孤独症是独立的发育障碍,和父母抚养方式无关,不是儿童精神病。自此,广大家长在减轻了抚养罪恶感和压力之后,开始主动推动社会对孤独症的关注和理解,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逐渐增多,同时针对孤独症的研究和教育也开始繁荣。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孤独症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因素相关的谱系障碍,很多孩子还伴随智力缺陷。因为国家标准还停留在儿童精神分裂上,不同的孤独症研究小组在甄别孤独症时都采用了自定的诊断标准,这些标准以不同形式强调了某些必要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集中在社会性和语言方面的缺陷。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在1980年的DSM-III中首次将童年孤独症视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PDD),明确了与精神分裂症的不同。 PDD有三类:婴儿孤独症、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不典型广泛发育障碍。前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起病年龄,婴儿孤独症要求在30个月以内。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意识的提高,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急剧增加,后续研究发现了多种形态的孤独症,和发病年龄的关系很模糊,所以在1987年的修改版DSM -Ⅲ-R中,将婴儿孤独症 与儿童起病的广泛发育障碍合二为一,命名为“孤独样障碍”,诊断标准也进一步丰富扩展,描述得更为具体详尽,试图覆盖不同年龄不同形态的临床表现,并首次将临床症状归为三类核心缺陷:社会交互的缺陷、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及假想游戏的缺陷,狭隘重复的活动和兴趣。
1992年修订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将DSM-Ⅲ-R中笼统的“孤独样障碍”进行了亚分类,分为:童年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Rett综合征,其它童年瓦解性障碍,多动障碍伴发精神发育迟滞与刻板动作,阿斯伯格综合征,并且对这些亚分类分别给予诊断描述。在1994年发布的 DSM-Ⅳ和2003年发布的DSM-IV-R中,进一步对孤独症的诊断描述作了修正,目前PDD下包括孤独症,非典型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Rett综合征和其他童年瓦解性障碍 。
从孤独症的诊断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研究和诊断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孤独症的认识在不断变化,从精神类疾病到发育障碍,从行为研究到大脑认知和基因研究,从疾病治疗到训练干预,从偶发疾病到广泛影响到全世界儿童的第一位疾病。孤独症的发病率从一开始的万分之一,提高到1:88(来自美国国家疾病防疫中心(CDC)针对8岁孩子的统计数据,2012)。孤独症传统的依靠行为观察来分类的诊断方法,也被认为过于模糊,所以在2013年即将出版的DSM-V中,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将合并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未来进一步的亚分类要等待针对基因和大脑结构的进一步研究结果。
在中国,孤独症的诊断和研究起步较晚,不过也避免了“冰箱妈妈”时代的错误。1982年,南京脑科医院的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孤独症案例,中国精神类诊断标准CCMD也一直向国际标准看齐。不过在研究方面,还缺乏大规模流行病学的研究和统计,目前国内的孤独症发病率还是一个未知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