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感谢楼上Vivian善意的帖子,很好,希...
感谢楼上Vivian善意的帖子,很好,希望别撤掉,我还担心光我叨叨,怕有误导呢,你的帖子可以平衡一下。
我在这里通报过我家宝宝贝贝的服用药物利培酮的情况,还有使用某治疗仪(中医针灸理论电流刺激)的情况。我本意只在于记录,无意推荐或者让大家仿效。关于服用药物的具体治疗问题,家长还是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如果谨慎的话,可以多听取不同医生的说法。
所以,在阅读本贴中这些方面的内容时,请注意,我记录的只是我家孩子的个案,如果作为某种疗法的疗效观察来看的话,就非常缺乏支撑力了。
而且,文字中也很有可能会带有个人主观意思,包括分析和推测。比如,觉得孩子近期进步了,我愿意相信利培酮的效果,而QMM则更乐意说中医治疗仪好。哈!,如果我俩争执起来,那倒不一定是中西医之争,那可就叫政治了,因为极有可能大升到大是大非问题,关系到以后在家里谁听谁的。虽然,从理科文科专业接近角度来说,我比她更权威些。
一个药物或者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由专业人员通过大量的个案来统计的,而且有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基本要求。比如美国的FDA,就是对这些统计作最高监管的最严格的权威部门。所谓权威,就是可信度高的。
像药物的使用,有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不能被普通人所了解。比如上面那个CBS的报道(其实是去年的一个报道,不是最近的),普通人包括媒体很快就被男孩子长了个女孩子的胸脯的画面给“雷”到,但很少有可能留意细分析案例时也许会涉及很多细节,比如出现这种副作用的比例是多少,是在什么年龄段里,是ADHD呢?还是Autism?是连续服药多少年?等等(我个人比较欣慰的是,我家贝贝服用的剂量是0.3mg/天,这个剂量比毫克级的成人或青春期孩子以及其他适应症的用量要小得多),报道中其实也说了,这些在FDA核准的药物说明书中都有所警告,这种警告的不断更新正是属于FDA的职责。
此外,扯远一些,据我所知,利培酮用于精神疾病的的情绪控制已有些年头了,开始主要是精分和双极障碍,很自然会扩展到Autism上,也早就有小范围的应用,但真正被FDA批准用于孤独症,只是近两年的事情。这里有强生等这类大制药厂经常采用的一种做法,是出于商业的目的的考虑。国外的大药厂,每家手里通常也就只握着几种创新药物,但那却是自己利润最大的拳头产品。(别小看只有几个,他们一个药厂的利润,比全中国那几千家药厂的利润总和还多。FDA每年严格审批上市的新药一般也就是几个,哪里像国内的药监局,会一年批个几百个,绝大多数是中药)。利润来自专利保护,因此每当某个药物的保护期即将到期时,药厂就申报新的适应症,从而保护期获得延长,利培酮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