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笑咪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宝宝与RDI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0:50:48 | 只看该作者

re:目标二:执行活动时将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

目标二:执行活动时将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可以接受的区域.

这是一个家长的目标.其实就是一种技巧,老师们上课常常用到这种技巧,因此家长们也需要掌握.这是RDI与众不同的地方,RDI会把家长的目标也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懒妈妈"而言,更要学习RDI.

将孩子的活动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之内,对现在的李宝宝而言,没舍问题,但对原来的李宝宝而言,几乎不可以想象.其实这个动作大家都在做,个训室,一对一的感统训练,集体课,都要求将孩子的活动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其中的区别与关键,其实是在于用什么方法来将孩子的活动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7-22 11:39:39 | 只看该作者

re:请问罗教授具体在哪里讲课呀,好想听

请问罗教授具体在哪里讲课呀,好想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3:41:00 | 只看该作者

re:而用什么方法来让孩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活动...

而用什么方法来让孩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活动,有很多方法,例如在机构训练前,要进行常规训练,那就是坐好,看老师.而RDI在这里的方法最为简单,当然成效可能也最慢.那就事先划定一个范围,孩子在这个范围内可以不理我们,但他不能离开这个范围,当他要离开的时候,用手将他挡住或拉回来.挡或拉的方式要温柔,一般我们的孩子除非另有十分吸引他的东西,或者这个范围内有他抗拒的东西,否则他都不会反抗.如果真的出现反抗,我们就要把这个东西移除或改变环境.

李宝宝在这个方面不需要太多的担心,因此,我们的注意力是放在另一个方面;那就距离.在执行RDI活动时,有一个十分重的的原则,那就是我们和孩子要保持一个孩子可以正常接收到我们的信息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远近,视孩子的能而定.因此,我们在和李宝宝进行活动时,常会会时而近一点,时而远点,而不是通过语言来让他注意.当他走神时,我们将距离调近.最简单的例子是互相推球.孩子会时不时的走神,我原来的处理方法是发出声音让他注意,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方法是把距离调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7-22 17:30:2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U]笑咪咪[/U]发表的内容:

  

你们在跟RDI目标的时候,有什么成功的活动,欢迎前来分享.

李老师:不知何时我才有机会让你分享霖的进步啊!一直以来都是我在孤军奋战。为此我曾对那昂贵的学费耿耿于怀。但有什么用?天塌下来,我家还是我这矮来顶。这是霖最悲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19:43 | 只看该作者

re:目标三:沟通断线了,孩子知道重新连接,而...

目标三:沟通断线了,孩子知道重新连接,而且也知道如何重连接.

最让我们困惑的是,孩子容易走神,而这个目标是为了改善这个状况.能不能解决,到目前为止,我仍不知道,因为造成走神的原因太多了.但据我的经验,压迫式的教法无法解决李宝宝的走神问题,而诱惑试的教法也不行.当然从表面上看好象走神的情况好了很多,但一旦没有压迫,没有诱惑,孩子还是会走神,我的感觉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动机的问题.孩子不走神的动机是压迫或诱惑,还是试图将断线的沟通连线,这两种不同的动机所缓解的走神问题,对孩子的价值有天壤之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7-23 20:54:37 | 只看该作者

re:听老师说专注和兴趣来自于孩子的成功感,所...

听老师说专注和兴趣来自于孩子的成功感,所以设计时活动考虑不要超出孩子能力,否则容易断线走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7-28 17:02:49 | 只看该作者

re:老头子你听到我说无心看这些帖你就没心写啦...

老头子你听到我说无心看这些帖你就没心写啦?
连续四天跑医院产检和做血糖监测,每天跑七趟,快虚脱了!还好都还正常。
李宝宝我可是毫无精力顾及他。这几天几乎都由老师来接他外出玩耍,有时干脆在老师家吃饭睡觉。小家伙玩心更重了,叫写作业晒衣服画画做手工都懒洋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7-28 23:50:48 | 只看该作者

re:写的太好了,正是我们孩子缺失的

写的太好了,正是我们孩子缺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09:33:19 | 只看该作者

re:李宝宝在活动中出现沟通断了,可以主动连线...

李宝宝在活动中出现沟通断了,可以主动连线的情况,但关键是这个活动不能超过他的能力.例如数数,我和妈妈和宝宝三个人轮流,把握的关键有3点:1.我们都要看着李宝宝数2.制造适当的中断看李宝宝会不会进示我们进行接线.3.给李宝宝以豉励让他体会成功感.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李宝宝能力较强,我们才会加入这三个元素,一对于刚入门的家长或宝宝,目标要保持单一,越简单越好.
结果是按顺序数的时候没问题,但李宝宝不会看我们数,当我们中断时,李宝宝需要一点反应的时间,然后指着我们:"该爸爸了"或"该妈妈了",但整个过程还是有数完了就算数的感觉,没有表现了始终如一的对我们两个人的关注.看来,在"合作"这个项目上,仍要重新进行.对我们的鼓励,他未表现出成功感.这很正常,因为这个活动太简单了.
后来我们提升了难度,即只数一三五,这个时候李宝宝对我们断线后的连线,比刚才反应慢多了,有时还没有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就将其它的两点全部拿掉,重点在李宝宝经过思考后数对肯定与豉励.也就是说在难度上来的时候,重新回到单一的目标之后."成功感"也是目标之一,下次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17:08 | 只看该作者

re:目标四: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

目标四: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

总算回想起密码,可以将这个帖写下去.

李宝宝很难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从开始训练到上小学,走神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去看郭医生的时候,甚至怀疑他有"妥瑞"症.结果到儿童医院去看医生,医生也不知道说什么,就问我想做什么检查,我说那就做一次大脑扫描吧,结果开了核磁共振的单子,800元.

做这个还要预约,结果当天只能预约,第二周再去,医生交待要让孩子疲劳,我们就去了深圳湾,骑了一上午的自行车,然后再去医院.到了医院,开了睡眠的药,那药很苦,但李宝宝还是口就喝下去了,喝下去后还不能喝水......

李宝宝在小床上休息,很配合地闭上眼睡觉,过半小时,结果没睡着,再过半小时,医生下班了,还是没睡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0:44:18 | 只看该作者

re:医生说,这个药对李宝宝不起作用,要去重新...

医生说,这个药对李宝宝不起作用,要去重新预约,要么退费,结果只好退费了.

我举个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自闭症孩子当中,有可能有部分伴有妥瑞症,如果这样的话,可能通过药物来让孩子的注意力变得好一些.不过妥瑞症的发病期是在5到8岁.具体可以上网查一下症状表现.

李宝宝的一些表现确实有妥瑞症的影子.在看郭医生时有两个表现让郭医生产生了怀疑:一是反应慢,医生差不多以为他不会了,他才回答,二是有一些好象是不由自主的小动作.

但李宝宝的注意力在经过训练后,已经达到了可以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的程度,因此,我们也就不再去做检查了,因为李宝宝对那扫描机器感到恐怖.

将注意力放到人的身上,李宝宝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从小开始盘点的话,经历了这样的几个阶段:
1.吃奶不看妈妈
2.抱不住
3.坐不住
4.到处乱跑,不会找大人
5.不听指令
6.不愿意别人到家里来
7.不敢去别人家

还好,以上问题现在都解决了,现在别人来我们家他不会赶别人走,也会到别人家里去,还愿意到老师家里过夜.现在会关注弟弟,弟弟吃米糊,他就吃芝麻糊,弟弟围口水围,他也围上,妈妈喂弟弟,他也找爸爸喂一下.而最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李宝宝可以看我做示范来学习了,而不需要指令和强化物了,甚至连语言也不需要,虽然李宝宝还是学得慢,需要我反复示范,但这种在没有强化物,没有指令的情况也知道该关注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回归主流"

回归主流社会,这是我们对李宝宝最大的期望,而现在,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曲指算来,我们干预李宝宝,已经四年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06:37 | 只看该作者

re:为了能让李宝宝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人上...

为了能让李宝宝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人上,我们经历了很多,也偿试了很多.

刚开始,是让他知道人那里有"强化物"
然后是将强化物去掉,变成"强化",例如肯定孩子的表现,完成了做一下游戏
接下来要让孩子感到他需要与人"交流"才可以实现他的目的,例如当李宝宝还很小的时候玩轮子,我将手压在轮子上,引导李宝宝说出:"把手拿开"后才能继续玩
再下来要让孩子感到大人可以提供帮助,通过这种帮助孩子可以实现自已的目标,例如将东西放在高处,孩子需要求助才可以拿得到
再下来要让孩子喜欢和大人玩游戏,即让孩子感到和大人玩游戏才有趣,一个人玩没意思.例如我们和李宝宝玩的追遂游戏,刚开始时他跟本不想跟我们玩,到后来他总是找我们一起玩,不愿意一个人玩.

但上面这些活动,只能让孩子感受到人的存在,人的作用,让孩子从纯"物"的世界中体会到,除了物之外,还是一个"人"也很重要,也很好玩,也会给他带来乐趣,但还是很难让他"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要让孩子能将注意力放在人的身上,还要推进以下几个步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1:21:40 | 只看该作者

re:1.让孩子负起应负的责任.要做到这点,就...

1.让孩子负起应负的责任.要做到这点,就要能做到"去指令",也就是说不要发指令,而家长要能明确区分,那些责任是家长来负,那些责任应由孩子来负.这里面的区别有些复杂,三言两语讲不清楚,只能举例说明:
例如:组织或发起活动是我们的责任,而参与活动是孩子的责任.例如玩抢玩具,我们将玩具准备好,是我们的责任,但如果我们对孩子发指令:过来玩抢玩具,这时我们就承担了应由孩子承担的责任.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大人准备好玩具后,说:啊,这玩具真好玩,我们要开始了......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个玩具准抢到准玩.......等等,但总之不能直接对孩子说:过来或者是直接把孩子拉过来.但有一个例外,例如这个活动是在个训室里进行,这时如时孩子要跑出个训室,就要将他拉回来,但是要注意,只能是拉回而已,拉他回来的意思是你不能离开这里,参不参加我的活动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能离开.当然比较高级的做法是拿了玩具,直接看着孩子,直到他感觉不对,来参加活动为止.不过这是比较高级的状态,现在李宝宝可以达到.

其它的类推即可,只是根据孩子程度的不同,而需要负责的责任也不同罢了.例如现在,如果我在不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李宝宝就要负起了解爸爸为什么沉默的责任,而上街,如果我说:你在这里等爸爸,那么我就要负起回来找李宝宝的责任,如果一起上街,一起走,李宝宝就要负起跟在大人后面,不能把自已弄丢的责任

2.能用非语言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孩子可以顺从家长的非语方"指令".这里的"指令"用了引号.其实判断一个孩子会不会听父母的话,只要看孩子对父母的眼神是否顺从就行了.当孩子在胡闹的时候,父母盯着他看五秒钟,如果孩子知道收敛,那个这个家长就可以"镇"得孩子了.李宝宝其实对眼神是极不敏感的.我还记得有一次和五六个老师一起吃饭,李宝宝自已呆在一边自闭,我提示老师们停下来,不说话,全部盯着李宝宝看,李宝宝居然一点感觉都没有.过了几分钟,看到他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只好继续,然后吃完饭,李宝宝还是在自已的世界里,我再次提示老师,悄悄地,一个一个离开包厢,结果是老师们全部出来了,他还一个人在里面,我们只好坐在大厅里等他,还好没多久,他发现不对劲,也出来了.在这个例子当中,同样也包含了责任在里面.我们在走的时候没有责任"特别"通知李宝宝,因此,他负有跟出来找我们的责任.这样的活动其实我做了至少五次,有时是我们三个一起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候我使个眼色给妈妈,然后我们停下,不吃饭,也不说话,也不动一下.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可是好几分李宝宝都没任何反应,有时只好放弃.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我都选李宝宝自闭的时候做这样的活动,慢慢地,李宝宝就开始对父母的眼神有感觉了.到现在,李宝宝捣蛋的时候,我可以在五米开外盯着他五秒,他就知道爸爸不高兴了,要收敛了.

除此之外,要能用目光来"指挥"孩子.也就是说大人看看孩子,再看看灯,孩子就知道要去关灯了.昨天妈妈刚给李宝宝买了一双新鞋,李宝宝不会系鞋带,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妈妈看看李宝宝的鞋子,再看看爸爸,李宝宝就明白了,走到爸爸旁边要求爸爸帮。而之前我们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是妈妈对李宝宝说:“叫爸爸帮啊!”当然,从叫“爸爸帮啊”,到只用目光,其中,是经历了很多的,这个有时间再单独说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2-2-2 12:36:37 | 只看该作者

re:继续继续,搬凳子坐下来听

继续继续,搬凳子坐下来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3:02:36 | 只看该作者

re:3.家长要将孩子的"共同调控"能力带领出...

3.家长要将孩子的"共同调控"能力带领出来.但什么是共同调控?这是一个难以说清楚的东西.我跟罗教授上了几个月的课.也说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共同调控.简单的点,共同调控就是两个人之间一来一往的互动能力.两个人都要跟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已,以适应的对方的步调.根据这个概念,我刚开始以为李宝宝是有共同调控能力的啊,例如上课,老师提问,他回答,老师拍一下手,他拍一下手,上感统课的时候,他也会与老师进行配合啊,例如学跳绳,他就要根据老师的动作来调整自已,才可以学会跳绳啊......

其实,这些从表面上来看,确实很象是共同调控,但在实质上,却不是.共同调控是一个正常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要想感受一下什么是共同调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逗一下5\6个月的正常小宝宝,象现在李宝宝的弟弟,一看到人就笑,你一逗他,他就回应你,然后他又会用期待的眼神来等待你的下一个开始.

这就是最纯真\最直接\最简单的共同调控.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期待",小宝宝会期待,而李宝宝只是机械配合,小宝宝在期待中,会试图去阅读大人的"思想",而李宝宝的配合,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了为从中得到刺激或强化或单纯地为了遵守某一个规则.

这才是李宝宝和弟弟最大的区别,而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核心障碍,如何才能让李宝宝愿意阅读别人的思想,会对别人产生期待,而不只是配合而已......

记得有一次,李宝宝在玩滑板车,我跟李宝宝说,让爸爸玩一下吧,李宝宝根本不理我.重复好几次,李宝宝还是不理我.这时李宝宝的感统老师也在场,就对李宝宝说:把滑板车给老师玩一下.结果李宝宝就马上把车给了老师,然后跑到一边去生气.

事后,我和老师进行了交流,把我的想法拿出来,和老师进行探讨.为什么李宝宝这时不理爸爸,而会马上把车给老师?他把车给老师,是不是心甘情愿的?结论是李宝宝只是在配合老师而已,李宝宝不愿意把车给老师,但在他的意识里,他是必须配合老师的,"因为你跟我要,所以我要给你,尽管我不愿意,但是如果我不配合,你可能就要惩罚我"这是李宝宝的心理活动,这样的配合,其实不是我所想要的结果.这个老师的悟性很好,一段时间后,李宝宝和这个老师的配合就有了质的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9:28:08 | 只看该作者

re:4.将孩子共同调控的能力发展为对人的关注...

4.将孩子共同调控的能力发展为对人的关注.
共同控调罗教授给出的最简单的活动为一起走,大人快时孩子快,大人慢时孩子慢,或是拖地,孩子要能根据大人的速度来调整自已,与大人保持相同的频率.要做到不需要语言提示,不需要肢体接触,孩子也可以与大人保持同步.
做到这点后,就可以推进到让孩子对人产生"关注"了,这里面当然也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而要做到一点,我采用的技巧是"限制",这是罗教授根据我的情况给出的建议.
我的第一个活动是"一起洗碗"
准备好用具后,我和李宝宝每个人拿着一个碗,一起洗.这个活动的关键是怎么洗的问题,我要在这个活动中加入限制,让李宝宝能在洗碗的过程当中能将注意力持续地放在我的身上.
刚开始时,李宝宝和我一起洗碗内,由于他对泡泡\火车等有兴趣,因此他很容易将洗碗当成游戏,把洗碗当成开火车,把洗碗布当成火车,把碗壁当成轨道.这个时候,如果不加入限制,孩子会进入到自已的世界里去,而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大人的身上.
于是我在李宝宝不断地洗碗内壁的时候,我将动作调整为洗碗沿.这次我活动我选择了盘子做为教具,而且是分为盘内\盘沿\盘背的那种,因为这样孩子可以明显地区分出不同的部位而更容易明白大人的意图.
在整个洗碗的过程中我没有使用语言,除了叫他来洗碗时用了语言外.
当我将动作调整为洗盘沿时,李宝宝仍在玩他的"火车"游戏,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从也专注的神情可以知道,他又在他的火车世界里了.
于是我放慢了速度,李宝宝没注意,我将速度放得更慢,他还是没注意,我干脆停了下来,一动不动,这时李宝宝注意到我了,他也试着将洗碗布移到了盘沿,于是马上接上,继续洗,李宝宝跟上了.
然后我再以很慢的速度,将盘子翻过来,然后停下,李宝宝这时马上注意到了,也将盘子翻过来,于是我们一起洗盘子的背面.

洗完后过水,这时的活动就变成合作了,我将盘子交给他,李宝宝过完水后将盘子给我,我再将盘子放到架子上.在发现他过水时,又将注意力放到"瀑布"上了,我调整为我来过水,然后由李宝宝将碗放回架子上.

第二个活动是折袜子,这个活动的难度就比洗碗难多了,但方法是一样的,同样加入"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09:50:46 | 只看该作者

re:折袜子的难度要比洗碗难很多,因为我的要求...

折袜子的难度要比洗碗难很多,因为我的要求是先将袜子卷起来,然后将一只袜子子翻过来,将两只袜子全部包在里面,形成一个球状。这个活动对精细的要求很高,而且很难用语言来解释清楚,只能通过让李宝宝认真而持续地看我做,自已领会该怎样做。说实话,活动之前我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0:48:53 | 只看该作者

re:折袜子的活动刚开始的几秒钟李宝宝全完不在...

折袜子的活动刚开始的几秒钟李宝宝全完不在状态,一方面是这个活动难度较大,李宝宝一下子不明白爸爸的意图,因而采用了逃避的手段来对付老爸.另一方面现场干扰过大,电视开着,弟弟在一边唱歌,妈妈拿着手机在录像.我看状况不对,就将电视关了起来,至于弟弟,只能留在旁边唱歌了.一般而言,在孩子能力还不强的时候,环境要尽量简单,移除干扰,原理和个训是一样的.

由于有了前面洗碗的经验,因此当我用很慢的速度去拿袜子的时候,李宝宝明白了,注意,从现在开始,直到活动结束,我是一言不发的.李宝宝也拿了一只,然后我再拿了一只同样的,这时速快了一点,李宝宝能力还可以,也拿了一只同样的,然后两只袜子重叠,将袜子卷起来.李宝宝到这一步时都跟上了,在他没跟上时,我放慢了速度.

难为李宝宝的动作开始了,我将袜子子拿在手上,用慢的速度将一只袜子翻过来,包住,形成了一个球,这下李宝宝傻眼了,他的袜子怎么弄都不能变成一个球.

于是我将我袜子打开,重新示范了一次,这时李宝宝以为我要他做和我一样,也拿着他的袜子,我用手压压他的的袜子,他就明白了,我将袜子拿到胸前,在与李宝视线平行的地方慢慢的卷起袜子,再翻过来,包住,形成一个球.在这个过程中李宝宝又开始了习惯性的走神,在他走神的时候,我停了一来,直到他目光回到袜子子上,我才将动作持续下去.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动作从头再来,而是从刚才中断的地方持续下去.

示范后,就让李宝宝自已做一次,不成功,我再示范,李宝宝再次.前后做了四次,最后一次李宝宝终于也将自已的袜子变成了一个球,我没有再接再励,今天的活动到此为止.

第二天我将洗好的袜子收回来,直接交给李宝宝,结果这次我示范了一次,李宝宝就成功了

第三天,我再次洗好的袜子交给李宝宝,这次李宝宝做成了半球,就交给我,被我退了回去重做,想偷工减料,没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3:36:25 | 只看该作者

re:我现在正在做一个社会适应性评估量表,过几...

我现在正在做一个社会适应性评估量表,过几天应可以完成初稿,不过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在里面.回顾这四年多近五年来的干预历程,大至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李宝宝的自然教法阶段,在这个阶里,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社会适应孩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机构\老师\家长在调整自已,让自已能适应孩子,适应孩子的学习能力,适应孩子的学习特点,包容孩子的不当行为.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训练得好的话,通过社会所提供的一些特殊的便利条件,例如福利工厂\专为自闭症人士开设的超市\专为自闭症人士设计的工作岗位等,应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在这个世界上艰难地生存下了.而现实也是这样,我们的大部分孩子也只能这样了.

而我的最大的心愿则是能让李宝宝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适应社会的阶段,也就是说,我要让李宝宝能不依靠社会所提供的那些特殊条件和便利,也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从李宝宝7岁开始,我和妈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李宝宝往这条路上领,能走多远,一方面要看李宝宝的资质,另一方面还是要看父母的努力.而这方面的评估,一直是空白,没办法,只好自已来做一个,能做到什么程度,尽力而为吧,初稿出来后,如能有相关的专业人士或资深家长一起参与修改,或是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或许能给我们的孩子供一点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09:58:57 | 只看该作者

re:[TABLE][TR][TD...

      
[TR][TD][/TD][TD=4,1]社会适应性家庭自我评估[/TD][/TR][TR][TD] [/TD][TD]项目[/TD][TD=3,1]孩子能力[/TD][/TR][TR][TD]编号[/TD][TD] [/TD][TD]A[/TD][TD]B[/TD][TD]C[/TD][/TR][TR][TD]1[/TD][TD]1.可以用两个手指取物2.可以用手掌抓物3.可以抬起手臂从高处取物4.可以伸手到桌子下取物[/TD][TD]全部做到[/TD][TD]做到一半[/TD][TD]做到一半以下[/TD][/TR][TR][TD]2[/TD][TD]1.当父母说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孩子可以明白并在原地等待2.当孩子在玩最喜欢的玩具时,对孩子说借我玩一下,马上还你,孩子可以借.[/TD][TD]全部做到[/TD][TD]做到一半[/TD][TD]做到一半以下[/TD][/TR][TR][TD]3[/TD][TD]1.啪-啪-啪拍手,孩子可以正确模仿2.啪-啪啪-啪啪拍手,孩子可以正确模仿3.用嘴发出1的节奏,孩子可以正确模仿4.用嘴发出2的节奏,孩子可以正确模仿[/TD][TD]全部做到[/TD][TD]做到一半[/TD][TD]做到一半以下[/TD][/TR][TR][TD]4[/TD][TD]重复第三项,但要求当大人用手时,孩子用声音,大人用声音时,孩子用动作[/TD][TD]全部做到[/TD][TD]做到一半[/TD][TD]做到一半以下[/TD][/TR][TR][TD]5[/TD][TD]重复第三项,但要求孩子做的不能和大人一样[/TD][TD]全部做到[/TD][TD]做到一半[/TD][TD]做到一半以下[/TD][/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9: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