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笑咪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宝宝与RDI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7-16 00:50: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U]笑咪咪[/U]发表的内容:

RDI的活动其实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地方,这点与其它的训练方如ABA\感统\音乐训练不一样.其主要原因是RDI的目标属于隐性目标,没有要分数可打,例如不会有学会跳绳\学会游泳\认识多少个汉字\开口说话\...

有付出就有收获!李爸爸,这话该用到你们身上了!李宝宝的进步给你们带来安慰,也给我们同路家长带来力量!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09:54:5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Ga...

下面引用由[U]Gansir[/U]发表的内容:

其实说到追逐游戏,我很难想像我家宝宝会有这样的时候。因为他的注意力根本不会再我们身上停留太久,如果可以的话,能给一个详细的示例吗?谢谢


其实追逐游戏不需要注意力的持久,特别不需要将注意力停留在我们身上太久.我们看一下正常孩子玩的追逐游戏,一个跑,一个追,更多是用"感觉"在调整自已,不可能盯着追的人来看.

孩子就需要在这种不需要目光对视,但又包含着双方互动的游戏中感受人与人之间是有关联的,但因为不需要目光对视,孩子会感到比较放松,切忌提示孩子看大人.

其实RDI的活动,是以目标为基点展开的,同一个活动可以实现不同的目标,同一个目标也可以有很多活动,只是在初始阶段,我的感觉是先体验一下,这时有没有目标其实是没关系的.

正规的RDI干预,从目标开的,是跟了罗教授的课程之后开始的,这是重点,下文再说.

在初始阶段,我们可以把目标先放一边,只是体验一下RDI的感觉,在这个阶段,以下活动都是可以的:

合作推球:即大人将球推给孩子,孩子将球推回来
踩脚:即大人用脚去踩孩子的脚,孩子躲开,不让踩到
追逐游戏:不用说,看幼儿园小朋友怎样玩就学习行了.
抢东西:数一二三,同时去抢一个东西.

但这些活动,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当孩子走开时,不能去拉他回来
2.当孩子的注意力分散时,不能批评他,也不能强迫他把注意力收回来.
3.当孩子的注意力回来时,我们要抓紧时机开始.
4.当孩子注意分散时,我们可以中断,等到他注意力回来时再开始.

当这些技巧比较熟练后,我们就可以跟着目标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1:54:06 | 只看该作者

re:后来,台湾的罗教授来深圳讲RDI的课程,...

后来,台湾的罗教授来深圳讲RDI的课程,推广他的ALP.我和妈妈都去听了,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课颠覆很多我们原来固有的特教理念及方法,课程的最后是提问:"什么是RDI?"

我的答案是:"生存的技能",罗教授给的标准答案是:获得成功的方法.两个答案基本一至,因为对自闭症孩子而言,生存就是成功.

后来妈妈报名,开始了ALP课程.前面几节课都是妈妈在跟,后来变成主要是我在跟.但带孩子主要是妈妈在带,刚开始还没有太多的感觉,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发现两个人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出现了分歧,或说在配合上出现了不能同步.主要原因是有些理念我听完后,不能及时地跟妈妈交流或解说,时间长了,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配合不能同步的问题.

例如在吃饭时,妈妈会给李宝宝夹菜,这没什么,但李宝宝每次总是端着碗躲开。而我在学习了ALP后,认为不能这样处理,李宝宝之所以端着碗躲,而不是象正常孩子一样用语言来拒绝,最大的原因是大人动作太快,孩子来不及组织语言,只好用动作。因此我批评了妈妈,要求她在做这个动作时,放慢速度,慢到李宝宝可以组织语言来拒绝。结果效果不错,李宝宝每次都可以用“不要”来表达,后来学习他们班的同学,用“我不”来表达。

这个问题如果我一直和妈妈呆在一起,问题还不是太大,但我现在在东莞,每周只回去一次,就需要另外的渠道来交流了,因此,我开了这个帖。

跟了罗教授的课后,就要跟着目标走了。RDI的目标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初级和高级之分,那些目标前面的数字,其实没有意义,因此,我在这个帖里说的目标,没有先后次序之分,没有初级高级之分。

先说第一个目标:

孩子要能从事四种类型的活动。这既是孩子的目标,也是家长的目标,孩子的目标在于他要有能力完成这四个类型的活动,而家长的目标在于,要知道这四种类型的活动是什么,怎么样撑控节奏。
这四种类型的活动要求家长可以背下:
1。同时做同样的事
2。同时做不一样的事
3。轮流做同样的事
4。轮流做不一样的事

刚开始时我也背不下,后来发现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而已,就四个元素:同时,轮流,做同样的事,做不一样的事,用距阵一列就解决了。

这四种活动的实例,下次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09:09:37 | 只看该作者

re:做以上活动时,有一个原则,就是能不用玩具...

做以上活动时,有一个原则,就是能不用玩具就不用玩具,能不用“教具”也不用教具,当然,很多孩子做不到这点,李宝宝也不能完全做到,我们只是尽量而已。

我们常做的活动如下:
同时做一样的事:同时走,同时跳。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实用的活动,其中包含着另一个目标的能力,叫“参照”。我们的做法是将一个豆袋放在房间的一端,我和李宝宝同时走过去,走到豆袋的前面,然后同时跳上去。这个活动对技能没有什么很高的要求,但对“参照”却有着很高的要求。而活动的质量,主要处决于教者对参照的时机、节奏的把握能力。

第一次,我和李宝宝同时走,这时李宝宝不会看我,也就是不会"参照"我,因此,常常会出现我还在后面,但他已经走到前面去了.这时我不会发指令叫他回来,而是直接停下来.因为以李宝宝的能力,他会回意到到的,如果他不看我,我会发出无意义的声音,用手指着我的旁边,他不明白,那就重复做,李宝宝很快就会明白我的意图,退回到我的身边,然后我慢慢地向前迈步,他做不到,但他会等我迈出一步后再跟上.当他会"跟我"的时候,他的"参照"能力就开始发展起来了,但这还不够.这时他还停留在被动参照的水平.

更高的水平是他要能"主动参照",两个一起走的时候,总会有时我快,有时他快,那么他快的时候他会停下来等我,等我赶上他的时候再一起走,而落后的时时,他也会快步跟上,这时,就和正常小朋友在一起走路的状态差不多了.这个水平只是在室内训练是不够的,要到自然环境当中去.例如去欢乐谷,李宝宝很兴奋,一直往前冲,冲到入口处,这时我就故意停下来,看海报,李宝定一个人当然进不去,只要回头来找我,如是几次,他就不会一兴奋就冲到前面去了.那么在有交叉路口的时候,也可以照此办理,在路口时故意让他在前,看他能不能在路口等,或会和大人"确定"一下应往那条路走.(确定也是RDI的目标之一),现在李宝宝一般走到路口,都会在那里等我,等我到我的时候,会说:"走这边",我点头后才过去.

而最高水平应是能做到"自然参照",这点李宝宝的能力仍不明显,但偶尔会出现.记得有一次他去人人乐的游乐场玩,我去叫他回来,然后我们一起下楼,这时我一面走,一面故意在中间停下来看商品,而且没有跟他说,这时他是走在我前面的.当我停下来的时候,他也自然地停下来,等我看完商品后,再一起走.整个过程没有语言,也没有目光对视的交流,但李宝宝还是做到了.这时的参照,就是自然参照,如果这种自然参照可以变成常态,那李宝宝在和别人出去的时候,在这一点上就和正常孩子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7-17 22:56:50 | 只看该作者

re:很关心李宝宝现在的情况,能报一下吗?

很关心李宝宝现在的情况,能报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7-18 00:28: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U]笑咪咪[/U]发表的内容:

后来,台湾的罗教授来深圳讲RDI的课程,推广他的ALP.我和妈妈都去听了,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课颠覆很多我们原来固有的特教理念及方法,课程的最后是提问:"什么是RDI?"

我的答案是:"生存的技能...

李爸爸:
    你的“我现在在东莞,每周只回去一次,就需要另外的渠道来交流了,因此,我开了这个帖”,看到这我大笑起来,大声向霖说了这事。你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的课颠覆很多我们原来固有的特教理念及方法”也正是我的困惑,还因为我的悟性,那困惑常让我不知所措,不知到底如何带教小孩。你一开帖,我相信的困惑会慢慢变少。以后干脆叫您李老师算了。
    听说李老师您现在又黑又瘦,唉!您真是个伟大的父亲!李宝宝进步这么大也是见怪不怪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该休息还是要休息。工作是作不完了。还有一个多月梁火旗出生了,到时有您更忙的,所以现在该好好休息,迎接火旗的到来![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3:11:1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冠飞...

下面引用由[U]冠飞[/U]发表的内容:

很关心李宝宝现在的情况,能报一下吗?


李宝宝啊,喜欢上他们班的一个女同学,弄得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现在在跟着妈妈开的一个小班在上小学,这个班有三个特殊的孩子,六个正常的孩子,学完了小学一年级课程,考试英语100分,不需要辅助,语文不辅助大约可以80分,数学,要用计算器来考试.
因此,今年9月,要让李宝宝重读一次一年级.李宝宝今年8岁,重读一年级也不算晚,只是他可能要失恋了.
现在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学习班里同学的语言,语气,回宜州呆了三天,说话的语气都变得象表哥了.在他的语言当中,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不再是我们教什么他才会什么,现在也会出现一些我们从来没教教过的语言,大约是在和他们班同学相处多了捡来用的.
但仍不愿意找不熟的小朋友玩,放假了,也不愿去找他的女朋友玩,他约女朋友去儿童公园,人家又不去.
他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他,但与他同为特殊孩子其它两个孩子不喜欢他。
有一个很聪明的男同学很喜欢找他玩,下课基本和他在一起。
前几天还学会了游泳,可以游个20来米的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06:57:23 | 只看该作者

re:同时做不一样的事。这个内容很容易让人误会...

同时做不一样的事。这个内容很容易让人误会,以为孩子是可以做到的。没错,我们的孩子常常是他做他的,你做你的,这不就是“同时做不一样的事”吗?其实关建是“一起”,要有两个人一起做的感觉。我常常做的工作是“一起晒衣服”。这个活动有点象“轮流做不一样的事”,其实这两种活动还真有点不好区分。
洗完衣服,我会叫李宝宝和我一起去晒衣服,李宝宝其实是不愿意的,但爸爸的面子总要给,因此尽管不愿,还是去了。我们是在楼顶晒。刚开始没多久,我就发现李宝宝还没有晒衣服的能力,拿着衣服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怎样挂到衣架上。特别是衣服。因此我会把裤子挑出来,让他晒裤子,我晒衣服。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晒了一条裤子就想走了,这时我总是满面笑容地叫他:“还有啊,还没有晒完啊!”李宝宝只好无奈地继续。这个时候,其实仍然是“同时做同样的事”,但“参照”的成份少了许多,而且这种“参照”却在向“自然”方向发展,因为这个活动不需要“参照”才可以完成,这点和一起走,一起跳不一样,一起走,一走跳是必须要有“参照”才可以做好的。
我的感觉是,所有的RDI目标,都需要向“自然”方向发展,让这种“目标”能够成为孩子自然而然的能力。
这个晒衣服的活动,在整个过程中,确实看不到李宝宝明显的“参照”行为。即他不会看我怎样晒,然后照做。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故意放慢速度,并且对“裤子”重点照顾,因为他晒裤子的能力要强于晒衣服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有意无意地“解说”,这样晒,这样挂上来,钩住这个地方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关键是“有意无意”,否则就变成指令了。在进行这种解说的时候,不需要孩子回应,有点象我在自言自语,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孩子不能跑开。李宝宝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不会随意跑开(让孩子呆在与教者有关联的范围之内,也是目标之一),因此我可能比较随意地“自言自语”,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我会帮一下,但不能让孩子转移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因为你去帮了,他就会让你来完下剩下的工作,那是不行的。因此,我在帮李宝宝晒裤子的时候,只能点到为止,一旦发现他有把整个工作交由我来完成的意图,我就会停止这种“帮助”,即使是我不小心接过了他的工作,帮助他把裤子挂到衣架上了,我仍然要让他完成最后一步:把裤子挂到铁线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7-19 11:32:22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李爸爸带来的很多经验和领悟,在看自然...

谢谢李爸爸带来的很多经验和领悟,在看自然教学法,特别是你我他的训练,印象深刻,也在尝试着训练自己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1:50:16 | 只看该作者

re:而直正的同时做不一样的事,是在李宝宝比较...

而直正的同时做不一样的事,是在李宝宝比较熟练地晒裤子后开始的.每次晒衣服,我都会将裤子单独拿出来,并经过适当的整理,然后放在一边,而李宝宝则拿着衣架来晒.这里要加入的关键控制点是我的动作会比较快,也会先于李宝宝完成,即我将一堆裤子放在那里,然后我就下去了,而这时李宝宝能不能意识到虽然爸爸不在了,但我还是应把剩下的活干完.

李宝宝在这块的能力还是不错的,都能将活干完,即使是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但不能让他一个人晒所有的衣服,特别是上衣,对他而言是很困难的,他根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象爸爸妈妈晒的那样整齐,因此他会出现一定的情绪.这时就要降难度了,妈妈试了两次后,就不能再试了.

说到这里,感觉其实RDI不怎么需要"难度",即我们的任何目标,都是在孩子现有技能的范围内来设计活动,重点照顾的是情绪与合作,以及彼此间的关系,在RDI的训练过程中是不宜提高技能的难度的(如不会将拍球20个提高到拍球30个),这点会让很多老师或家长疑惑,甚至会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不过.说实话,我的感觉是,在从事RDI活动的,如果不能将注意力从"提高技能难度"的思维定式当中解脱出来,那么说明我们对RDI的目标就没有完全理解或把握.当然并不是说在RDI的活动当中不能提升难度,而是提升难度不是目的,如果提升难度后,孩子有明显的"我成功了,我很厉害,我要挑战"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那么,恭喜你,你成功,李宝宝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做到这点.例如他已经学会游泳,而且可以游20多米,这是在正常孩子当中也是了不起的事了,但他没有表现出我很厉害的感觉,也没有表现出我现在可以游20米,下一轮我要挑战25米.

这是目前李宝宝存在的最大问题,我正想办法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7-20 13:08:26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中,谢谢分享。(打过李宝宝妈妈的电话...

学习中,谢谢分享。(打过李宝宝妈妈的电话,她太忙了,有时间再请教吧!附:上海来深圳的流动人口,曾请教过你,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7-20 13:15:11 | 只看该作者

re:另:李宝宝妈妈的小班还收学生吗?我们到8...

另:李宝宝妈妈的小班还收学生吗?我们到8月整4岁,不知道是否适合上李宝宝妈妈的班级?还有就是我是做过老师的,十年经验,也有带我儿子的的经验,请问李宝宝妈妈是否需要老师?我想孩子最好能进这样的班级,同时我可以进去协助,望回复,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0:31:5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yu...

下面引用由[U]yufeiyu1976[/U]发表的内容:

另:李宝宝妈妈的小班还收学生吗?我们到8月整4岁,不知道是否适合上李宝宝妈妈的班级?还有就是我是做过老师的,十年经验,也有带我儿子的的经验,请问李宝宝妈妈是否需要老师?我想孩子最好能进这样的班级,同时...


李宝宝妈妈开的可是小学啊,收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你的孩子才四岁,应是上幼儿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20:32:47 | 只看该作者

re:流做同样的事,这个好办,两个人一起搭积木...

流做同样的事,这个好办,两个人一起搭积木,你一块我一块就可以了.只是其中要加入"中断",这也是RDI当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当大人加入"中断"的时候,孩子是否会提示大人"该你啦",还是他自已续继.如果自已续继,表示孩子的这种能未能发展出来.这种提示不一定是语言,可以是动作,例如拍你一下,也可以是眼神,例如抬头看你一下.这种提示大多数的自闭症孩子难以做到,李宝宝刚开始时也不明显,就需要大人将这个"中断"放大,例如妈妈就装睡.而李宝宝刚开始也没察觉,自已往瓶子里放积木,放了好几块以后,才感觉不对,怎么妈妈没放呢?这时才提示说:"妈妈".这个时候,大人就需要立即响应,并给以肯定的眼神或姿态.这种能力不是一两次就可以的,轮到我来和李宝宝玩的时候,他又不再提示我了.后来我们又用另外的一个活动,轮流数数,三个人轮,轮到我的时候,我常常不出声,这时李宝宝就会接着数下去,这时,妈妈就不能接了,整个活动中断,让李宝宝感受到:"出问题了",让李宝宝想问题出在哪里,如果李宝宝较长时间不能反应过来,妈妈就要说:"刚才爸爸没数",如是好几次,李宝宝才会在我不出声时提示我.但这种由妈妈在旁边间接提示的做法还是有违RDI的原则,不过总好过活动中断或进行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最理想的做法妈妈也不出声,发出"噫'的声音,然后看看爸爸,再看看李宝宝,如果李宝宝在这种情况下能领会,然后提示爸爸,则大功告成,但由于李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又不会用其它的沟通方式,妈妈只好进行有限度的提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8:05:45 | 只看该作者

re: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李宝宝能提示妈妈:"到...

当然,如果这个时候李宝宝能提示妈妈:"到你数了",也达到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8:16:51 | 只看该作者

re:轮流做不一样的事.这个活动进行得...

轮流做不一样的事.

这个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我和李宝宝一起剥豆,我完成前半部分,他完成后半部分.这个活动要加入的因素是"调控",因此我剥的速度时快时慢,李宝宝也跟着我时快时慢,而且不会中途跑开,这个活动就通过了.

其它第一个目标中的四个活动,包含了日常生活当中"合作"的四种模式,精熟这四种模式,孩子才可以在与正常孩子的互动当中跟上他们的节奏.正常孩子之间这四种模式的转换非常之快,李宝宝现在只是能适应每一个模式,但四种模式互相随机转换的互动方式,李宝宝能力显然仍不足,因此,他在与两个以上的正常同学互动时困难就出来了,而与那些不会迁就他的小朋友互动时困难也出来了,李宝宝的互动之路,仍然比较长.他现和他们班的一个小朋友可以玩在一起,但我观察,那个小朋友虽然在欺负他,但更多的是迁就他,例如玩着玩着,李宝宝突然跑到一边去,那个小朋友就会调整自已,适应李宝宝的新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7-21 10:51:24 | 只看该作者

re:此小班非彼小班,误会了,不好意思,呵呵

此小班非彼小班,误会了,不好意思,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7-21 13:08:0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笑咪...

下面引用由[U]笑咪咪[/U]发表的内容:

流做同样的事,这个好办,两个人一起搭积木,你一块我一块就可以了.只是其中要加入"中断",这也是RDI当中的一个重要技巧.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当大人加入"中断"的时候,孩子是否会提示大人"该你啦",还是...

李老师:
    分析得真精彩!有理论也有实际操作![EM16]坐下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5:17: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霖妈...

下面引用由[U]霖妈[/U]发表的内容:

  
李老师:
    分析得真精彩!有理论也有实际操作!坐下好好学习。


你们在跟RDI目标的时候,有什么成功的活动,欢迎前来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7-22 00:11:19 | 只看该作者

re:都是好方法,受教了。“重点照顾的是情...

都是好方法,受教了。
“重点照顾的是情绪与合作,以及彼此间的关系。”我没有研究过RDI,但极赞成这句话。是否我不管过程怎样,或结果怎样,发挥他的情绪是我关注的一点。比如,晒衣服,将之变成一种孩子极其喜欢的活动,就像他要去玩或买冰淇淋一样。毕竟,一段时间以来,经常发掘孩子的兴趣点,拓展兴趣,是我常做的事。所以,楼主写的这些内容,觉得给我的做法提供了依据。

如果说,大人讲一句“晒衣服了。”孩子立即雀跃,高呼,跑过来。这是一种兴奋点。后面可以展开各种活动,“中断”就是很有用的。还有,主动性应该也重要。如果孩子主动要求“晒衣服”,就是这种主动表现。是不是使孩子的内心驱动感得以完成,才有利于培养他以后的成功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