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qinhant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复制链接]
601#
发表于 2008-5-29 05:57:52 | 只看该作者

re:先把Adobe Reader安上,再把暴...

先把Adobe Reader安上,再把暴风影音安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发表于 2008-5-29 13:23:50 | 只看该作者

re:贴错了,该去《教育训练》栏目。[EM05...

贴错了,该去《教育训练》栏目。[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发表于 2008-5-29 13:24:52 | 只看该作者

转:199万平米校舍垮塌之谜

按:向努力寻找真相的同仁致敬!


199万平米校舍垮塌之谜(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欢 陈小莹 徐凯

2008-5-28 0:17:00


       大量校舍垮塌导致的学生伤亡,成为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痛的一幕。

      都江堰的向峨乡,在地震中死亡人数为439人,其中向峨中学死亡学生就达327名,占全乡3/4。而在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幼儿园、汉旺小学、东方汽轮机厂附属中学全部垮塌,遇难学生过千人。在东汽中学门口苦苦守候自己孩子遗体的一位家长悲伤而又麻木地说:“一个镇的一代人,就这么没了。”

      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如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等,周围的民房基本没有垮塌,学校却在瞬间震成瓦砾一片。

      本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者1.6万余人,在全四川67000死亡人口中,学生占到7%。

      而来自四川省建设厅的数据显示,在此次大地震中,重灾区学校倒塌面积为199.7228万平米,倒塌房屋总面积为14889.3万平米。倒塌学校面积占总倒塌房舍面积的1.3%。

      中小学校舍出现如此大面积的垮塌,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日前,四川省建设厅已经出具了一份关于5·12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情况的专项分析报告,报告认为,导致此次地震中校舍大面积垮塌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建筑设防标准低,二是地震烈度太大,三是部分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多位接受采访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如果说前两个原因是天灾,第三个原因就是人祸,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建设事权下放,财权上收。

      上世纪末,农村中小学建设由乡镇自筹资金,建成一批“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竣工验收)校舍。这次垮塌的校舍中,相当一批就是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聚源中学两栋教学楼一栋建于1988年,一栋建于1992年,北川中学教学楼建于1995年。

      2001年-2005年,我国启动校舍二期危改工程,此后,2006年-2007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启动了新一轮校舍危房改造工程。但是“有些校舍未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终在5·12地震中酿成惨剧。

      什邡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地区,在此次15所垮塌最为严重的学校中,什邡地区就占了6所。

      省厅下发特急文件

      5月26日晚5点半,什邡市建设局办公室。

      一份标注为“特急”的文件放在桌上,周围围坐着什邡市规划和建设局三位局长、市教育局计审科科长等一众相关官员。

      这份文号为川指【2008】75号的文件由四川省建设厅和教育厅于26日中午紧急下发,内容是关于“开展地震区震害调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对于所有垮塌房屋进行调查,重点是“学校的垮塌和损坏”。

      这份紧急通知的下发意味着,在对房屋垮塌的官方调查中,学校的垮塌正在成为重中之重。地震发生的14点28分,正是下午学校上课或即将上课的时间,在那短短的几十秒到几分钟,教学楼的质量和垮塌速度与学生的生还几率直接相关。

      这份特急文件后的附录中,点名了都江堰等四座城市15所垮塌最为严重的学校名称,其中什邡市涉及最多,包括洛水中学、红白镇小学等在内多达6所。

      记者拿到的一份供什邡市抗震指挥部的资料显示,洛水镇截止23日17点,累计死亡人数为784人,其中学生180人,另有8名学生失踪。该镇受伤人口达到7038人,其中学生887名。该资料未区分重轻伤人数。而截至26日下午,整个什邡市有500多名学生死亡,2000多名学生受伤。

      而就在此前半个小时,由四川省建设厅牵头组织的一组学校垮塌调查组已经到达了什邡市。四川省级调查组兵分两路,第一组前往都江堰和什邡,第二组前往绵竹和平武。

      本次四川省校舍调查组带队者的级别颇高,第一组带队人为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陈泓贵和四川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第二组带队人是四川省建设厅设计处处长冯江和四川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夏鲁川。

      调查组的目的地之一就是位于什邡市洛水镇的洛水中学。

      洛水中学建筑质量疑云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不到,陈玲的妈妈把女儿送到洛水中学门口,目送她走进教学楼。几秒之后,陈玲妈妈亲眼看到整栋四层高的高中教学楼在剧烈摇晃中轰然倒下,“那个楼不到10秒钟内就塌了,我的娃儿根本来不及逃。”

      尽管道路并没有太大的损坏,但由于通讯不通,直到12日当晚9点多钟,才有挖掘机等大型挖掘设备进入,晚上11点左右开工挖掘。

      陈玲的妈妈在洛水镇摆地摊,她只是众多对教学楼建造质量怀有质疑的家长之一,女儿至今失踪,生还希望渺茫。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这栋楼的垮塌一共吞噬了90多个孩子的生命,除两个班级在上体育课以外,其余班级均有学生到教室。

      洛水中学是洛水镇上最主要的学校之一,已有48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占地73亩。在职教师162人,在校学生2600余人,其中住校生1700余人,有50个标准教室。

      “去年在倒塌校舍与未倒塌的办公楼之间已经出现了半尺宽的裂缝,为什么校方要用瓷砖遮掩?而不是采取进一步的加固?”激愤的家长们围住什邡市教育局的相关人士质疑说,他们每个家长在入校时都缴纳了1500元到近万元不等的“建校费”。

      另一名家长陈正德的身份很特殊,他既是洛水中学一名高二学生陈冰的父亲,也是21年前,1986年5月到6月间,洛水中学建造时的一名钢筋工。

      “当时建造的时候,我们就听说因为质量问题停工了一段时间,后来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陈正德对记者回忆说,当时学校和施工队因为质量问题闹得很凶,楼造到两层时就停工了。

      据记者多方了解,当时这栋楼的承包商是德阳建筑公司第六分公司二处,由于80年代中后期刚刚开始试点政企分开,这家承包商直属政府建设部门,负责人名为刘兴平。

      记者找到了当时为该楼建造水磨地板的包工头之一杨吉芝,他向记者证实了陈正德的说法,“吵到后来连什邡市质监站都撤走了,上面还想撤掉二处。”

      彼时杨吉芝刚从西藏回到洛水镇,由于之前曾有做过5-6年的水磨地板经验,随即被刘兴平看中,接到了这个活。

      杨吉芝并没有相关建造资质,也不是这个德阳官方建筑公司的成员。他以每天3块钱工钱的价格揽下了这个活,并雇用了10多个当地农民一起干活。

      质量问题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停工之后,教学楼还是继续盖了下去,并沿用至今。

      地震之后,当年给该教学楼供应预制板厂家洛水镇预制厂的技术负责人龙会权、从事建筑施工20年的洛水镇当地人何小林以及陈正德三人分别查看了现场,从废墟上尚存的钢筋水泥及倒塌墙体中发现了几处建筑隐患。

      何小林称,依照施工的基本经验,学校建筑的基础钢筋必须是30#—32#的螺纹钢,但废墟上的基础钢筋是12#的圆钢。他比喻,基础钢筋就如人的脚,脚无力,自然就站不稳。

      其次,作为基础的混泥土标号应该在300#-350#,但现在估计不到200#。他在现场用手刨出了残留的基础混泥土。他说:“用手都能刨掉,肯定没有300#。”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横梁的问题。按照规定,横梁应用28#螺纹钢,但废墟横梁只用了20#的螺纹钢,且未发现有减力筋。而减力筋的最大作用就在于防震。抬空横梁虽然主筋应用正常,但辅筋应该用16#-18#的螺纹钢,但废墟上发现的却是12#的圆钢。

      在倒塌的砖混构造柱中,三人发现使用水泥标号不够,水泥和鹅卵石是各归各的。“水泥标号够的话,强度和粘度就够大,能混合在其中鹅卵石,在建筑倒塌的时候,会把鹅卵石拉断。”何小林说。

      他们还发现四大角之间没有拉墙筋,“至少应该是砌8轮砖一拉。拉墙筋的作用在于,增强四面砖混墙的稳定性,不至于瞬间倒塌。”此外,他们还在基础钢筋里还发现了烧结筋,就是把两根12#的圆钢通过电焊烧结在一起。这也同样不符合要求。

      对此,教育部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教育部门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一定要配合有关部门,如果最后调查出来,在学校倒塌的房屋工程中,有偷工减料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或者贪污受贿行为的,绝不姑息。”

      截至27日,洛水中学的部分家长已经自发把学校围了起来,等待调查组前来调查。

      体制探因:乡镇自管洛水中学并非孤例。

      在需要调查垮塌原因的学校名单中,还有什邡市红白镇小学、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都江堰向峨中学等10数所学校,且大多数都是乡镇小学。

      “学校垮塌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特大地震的天灾原因,也有部分是管理体制造成的。”26日下午6点,什邡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文光斗对记者表示,在建设系统工作了20年,这次大面积的学校垮塌让他反思颇多。

      1988年,我国颁布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房屋的抗震烈度在7度。而1988年以前校舍建设,没有抗震标准的规定,而此次垮塌的房屋,有大量建筑于1988年以前。

      “此次垮塌的房屋,95%建筑于1995年以前,其中又有50%建筑于上世纪80年代。”教育厅基建处戴姓处长表示。

      即使建造于1988年之后的房屋,由于此次地震的烈度太大,按照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规定,抗震级别为7级烈度,而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达到11级,重灾区烈度全部超过7级,因此,现有校舍无法抵御如此高烈度地震。

      “而且学校校舍有它的特殊性,一般走廊很长,跨度大,且窗户多。这样的建筑抗震性确实比一般房屋差,容易垮塌。”文光斗先从建筑特殊性的角度解释了校舍垮塌较多的原因。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也有很多体制原因导致学校垮塌,尤其是乡镇学校垮塌严重。”

      文光斗所指的制度是指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2003年之前的十多年中,实施“县乡共管、以镇为主”的管理方式,把乡镇学校归给乡镇自管,造成了长期经费不足、管理缺位的问题。

      在那段时期内,县级的建设局和教育局只对县城的建筑和学校负责。在更广袤的乡村城镇,这些专业部门的事权完全下放给乡镇级的政府,使得这些学校被屏蔽在专业部门的监管视线之外。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1985年开始,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乡镇财政,并明确规定,“乡(镇)财政收入由国家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组成”。

      由于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来源有限,且要受上级财政的监督,自筹资金已成为乡镇收入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1986年中国农业财政的预算内收入为44.2亿,乡镇自筹资金为27.3亿元,到1992年,预算内收入为89.6亿元,乡镇自筹资金则高达141.8亿元,远远超出预算内收入。

      在这样的财政体系之下,国家财政对于义务教育的拨款时有缺口,需要各级政府补足缺口。“乡镇政府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自筹又困难,能够提供学校建设的配套资金肯定不足。”文光斗说。

      除此之外,乡镇政府缺乏建设和监管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乡镇政府的说法就是,(学校)我来建,你们拿去用。建完他们就什么都不管了。”什邡市教育局计审科王姓科长说。

      长达10多年的资金和管理失位,使得这些垮塌学校甚至无法找到一些基本资料,如设计图纸等。

      砖混结构:危险的建设标准

      “把事权下放到乡镇,将必然带来降低建设和设计标准的结果。”文光斗说。

      建设厅出具的汶川地震校舍垮塌分析报告中指出,乡镇学校大量采取砖混结构,而且是外廊式的大开间,大窗口,而且房屋建横墙间距较大,楼层盖板多为预制板,因此抗侧移能力较弱。

      据成都地区建筑师刘家琨向记者介绍,他看到灾区校舍主要有四种结构:框架式、框架+预制板的装配式、砖混式、砖木式。但并不是砖混结构的房子一定会塌,关键还是要看具体设计和施工控制情况。

      “相比较而言,砖混结构成本也就是相当于框架结构的2/3。”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副局长林树枝曾在灾后直言不讳。

      北川县某镇小学参与过校舍建设工程招标工作的丘姓老师对记者表示,很多农村中小学校舍采用的普遍是砖混结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和加快建设速度,“学校在向地方的建设规划部门和教育部门立项建设校舍的时候,规划方案考虑的是建筑的规模和质量,才可能从地方的众多项目中获批,这样的项目又一定是要有高成本来支撑的。”

      而批下来的钱和报上去的规划之间的建设成本上就差的比较多。建设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想着办法来节省成本,砖混结构无疑是比较经济的选择。

      “从校园扩建的工程立项到最后地方教育局批准建设,拿到款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则一两年。

      这样学校面对扩张的压力,就促使施工过程提速。采取砖混结构也更为快捷。

      记者获得的建设厅报告中还提出,有些施工质量控制环节的问题,也造成校舍抗震级别降低。“构造柱、圈梁、墙体、拉结墙的位置,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环节可能存在问题。

      “相比起日本等对于地震更有经验的国家,我觉得在这次汶川地震之后,我们应该相应提高校舍的抗震标准,在兼顾学校需要大开间、多玻璃窗的特点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安全。”文光斗建议说,“修订标准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也在地震两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随着技术、经济和测量水平的提高,房屋抗震标准也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相关表态。发言人王旭明介绍,有关部门将制定提高学校校舍建设的标准和抗震标准。制定新的标准基本原则是必须所有新的校舍建设标准必须要高于当地一般民用建筑的建设标准。学校建设是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要优先做好规划。同时今后所有新建学校必须严格按新的标准建设,对没有达到新标准要求的校舍要尽快采取抗震加固的措施。

      “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要求,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要进行排查,重点是灾区和地震易发的地,凡是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属于危房的,要坚决停止使用。”王旭明说。

      关于危房的改建,建设厅出具的汶川地震分析报告中也提及,我国2001年对1989年建筑抗震标准进行了修订,但有些校舍未按现行规范进行加固。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01年-2005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校舍二期危改工程,此后,2006年-2007年,启动了新一轮的校舍危房改造工程。

      到目前为止,整个四川省还有10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危房。而在2006年危改工程启动之前,四川校舍危房的面积也是100多万平方米。四川省教育厅对此的解释是一部分是新增危房,一部分是D级危房,没有改造必要。

      “正常情况下,每年新增危房的面积在2%-3%左右都是正常的,2006、2007年两年,四川连续遭遇特大洪水,尤其是达州地区,因此,新增危房数量比较多。”戴处长表示。

      其次,是D级危房。“校舍危房分四个等级,A/B级校舍可以正常使用,C级校舍要观察使用,D级危房校舍不能使用,现在账面上有大量D级危房,但是据我了解,这些危房几乎已经没有还在使用中的,只是挂在账面上没有核销。”戴处长说。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农村布局调整,一些村小被闲置。

      2006、2007两年,四川校舍危房改造资金约10亿,其中每年中央下发3亿,省财政配套2亿。市州一级没有强制配套资金,根据各个地方的财力自行掌握,比如成都市财政,就有配套资金,而汶川则没有。

      危房改造资金下发的流程是:根据测算办法,在2001-2005年二期改造中已经改造多少危房,一共有多少校舍,还剩下多少危房,由市州自己报,省厅批复。

      “2006年的改造标准是400元/平方米,2008年已经调整到500/平方米。”戴处长表示。

      凡是校舍建筑物鉴定为D级危房的一律停止使用,鉴定为C级危房的,要在加固改造、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危房迹象,也不可能去主动加固,还是需要建设时高标准严要求。”文光斗说。

      五福镇富新二小遇难学生黄青峰的母亲陈玉,也毕业自该小学。据陈玉回忆,这栋三层教学楼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完工,开始上课了。“刚搬进去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不要在楼上蹦跳。”黄青峰曾这样对母亲说。

      体制变革

      事实上,以上问题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变革已经开始。

      从2003年开始,学校建设开始由乡镇上收到县一级,且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开始成为长效机制。

      此后两年,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县城学校作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制度的主体。

      从2006年起,按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标准、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计算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由中央与省按5∶5分担。

      其中,四川省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三个州和民族待遇县由省全部承担,成都市自行解决,攀枝花、德阳、绵阳、宜宾4市按省、市5∶5分担,其余市按省、市8∶2分担。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11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6号)等三份文件,每年初各省财政厅、教育厅会下达项目预算控制数。市(州)根据各县的危房情况,及时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县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实际需求以及市(州)下达的项目预算控制数,编制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年度计划,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审核批复,省财政厅按照批复的项目下达中央和省的专项资金预算。市(州)财政、教育部门据此批复到县并下达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预算。县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批复的年度计划和下达的专项资金预算,具体负责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的实施。年终要将年度项目实施情况,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

      从开始,县级教育部门会同财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定期对辖区内农村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根据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出具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结合本地中小学布局调整等规划,编制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备案。

      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等级由房屋安全鉴定部门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进行鉴定,并出具《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

      要对学校所有建筑都进行有效的监管,杜绝垮塌事故。重点是上世纪后期的 “三无”(无规范设计、无规范施工监理、无规范竣工验收)校舍。

      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校舍检查监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农村中小学校舍中,相当部分属简易用房,标准较低,存在着不少隐患。这些校舍是近年出现问题的主体,也是今后校舍检查监控的重点。

      (本报记者黄磊亦有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发表于 2008-5-29 14:11:30 | 只看该作者

re:对于垮塌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但是在旧的废墟...

对于垮塌的我不想多说什么。但是在旧的废墟还没有清理完毕,当前的临时安置还没有解决之前,新的一轮希望工程捐建工程已经开始筹备,最快的6月初就要动工了(造的还不是临时用房,还是永久性的),是为了9月份开学。在是否要修正原建设和抗震标准还没有下文前,在城市规划还没有做完前,这么快就上马,真是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发表于 2008-5-29 15:05:34 | 只看该作者

转:南周:聚源中学倒塌悲剧调查

南周:聚源中学倒塌悲剧调查
莫之许 @ 2008-5-29 13:38:41 阅读(925) 引用通告 分类: 未归类
建设部专家认定聚源中学是问题建筑——聚源中学倒塌悲剧调查


南方周末记者 傅剑锋 姚忆江 发自四川成都


2008-05-29 08:12:31

建设部专家坦言:“死了那么多孩子,我们的职能部门,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反思。”

“聚源中学在选址、建筑的构造、建筑结构体系、施工和材料方面肯定是有问题的。”建设部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教授陈保胜在勘察了聚源中学废墟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舆论多日来对以聚源中学为代表的倒塌教学楼质量的追问,终于首次有了官方权威专家的明确认定。

聚源中学有两幢教学楼在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瞬间垮塌,278名师生遇难,11人下落不明。温家宝总理也为此悲伤落泪,向死难者三鞠躬志哀。

但聚源中学周边的楼房并未倒塌,严重的也只是成为危房而已。这令家长们难以接受。“为什么单单倒了学校,这说明聚源中学的倒塌不只是天灾的问题!”赵德琴说。她的双胞胎女儿在聚源中学遇难,这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已为此憔悴如老妇。

废墟现场,一些残砖上的水泥可随意敲掉,预制板中的拉丝极细。这曾让前来救援的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队员难抑愤怒:“混凝土里全是铁丝,根本不是什么钢筋!”

不只是聚源中学,死伤惨重的都江堰新建小学也情况相似。新建小学的半幢教学楼在大震中垮塌,死难师生239人。但在垮塌教学楼后面,同一年建的城关幼儿园却安然无恙,墙上甚至很少有裂缝。新建小学外围一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楼均未倒,离新建小学百米之远的北街小学也只是墙体部分受损。

在新建小学废墟现场,南方周末记者看到,有部分折断的水泥预制板里,居然无一根钢筋和铁丝!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都江堰向峨中学。地震发生时,向峨中学教学楼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坍塌,420名学生只逃出了数十名。杨华清家族因此绝后,两个孙子杨亮、杨科,两个外甥李攀、李扬皆殒于此。杨华清同样认为,向峨中学不堪一击的工程质量导致了如此惨重的死伤。

在这次大地震中,四川省倒塌的校舍有北川中学、茅坝小学、茅坝职中、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向峨坝中学、平通镇小学、漩口中学、映秀小学、东汽中学、实古镇小学、蓥华镇小学和中学、八角镇小学、洛水镇小学、红光小学、东湖小学、木鱼中学、汉旺镇一所中学一所技校,红白中学、红白小学,绵竹县富新二小等。截至本月14日,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校舍倒塌6898间(汶川、北川数字未包括)。南方周末记者就校舍倒塌间数和学生死亡人数的最新数字向四川省新闻办主任侯雄飞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新的数据还在统计中。

面对如此悲剧,建设部专家陈保胜坦言:“死了那么多孩子,我们的职能部门,我们的规划师、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都应该反思。”

具体到聚源中学,他认为,首先是选址问题。聚源中学教学楼是南北向,和断裂带大致平行,地震波易把它夷为平地。同样结构形式,实验楼是东西向,与地震带垂直,虽已破坏,但没有倒塌。

他还认为,聚源中学的预制板质量也存在问题。合格的预制板内应该有直径4毫米的预应力钢筋。这样的预制板,下面受拉,上面受压,它就像橡皮筋一样,会弯曲但不会折断,有抗震作用。但现在的预制板却像“几个人用拉丝机拉出来的东西,没有考虑荷载,层层相压,必然导致倒塌”。

陈保胜还测量了倒塌教学楼的立柱内钢筋,直径1.2厘米。他认为钢筋偏细,不合正常要求。

他介绍,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在建筑构造上,是配合结构,抗震性能差。且钢筋没有拉结筋,柱跟墙的连接没有拉结筋。一遇到地震,墙与柱的拉结,梁、板的搁置长度,板与板之间的拉结等处会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强震中,这样的房屋倒塌是正常的,不倒塌才怪。”陈保胜感叹。


匮乏的教育投入

“这实际上是最低水平的运转——只要能把学生装进一个房子就行。”成都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何荣评介。

聚源中校老校长易安成回忆了在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那幢三层教学楼的建造经过。

已年届七十的易安成记得,这幢三层教学楼建于1986年。当时,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金主要由乡镇自己投入,而贫困的乡村常常连民办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更别提校舍建设。直到2002年后,农村中小学教学资金才开始有了县级财政保障。

当时,聚源中学还在使用的教室,是上世纪50年代用泥土、石灰夯起来的,已成危房。易安成就向时任乡(即现在的聚源镇)党委书记马如军申请,想盖一幢教学楼。那时乡里已把一笔万余元的教学经费给了聚源小学盖教学楼。“马如军看到我的报告后,认为中学的教学楼比小学重要,就把一万多元收回,给我们盖楼。”易安成回忆。

易安成又给教育局科长李云森打报告。都江堰市教育局规划科规划,建一座三层、共12个教室的教学楼,每间60平方米。质量监督也由教育局负责。为了节省成本,教育局的工程师王良平直接借了附近的崇义中学的图纸,改了个名就变成聚源中学的。“办妥前面手续,出资方——聚源乡政府就把工程发包给聚源一位姓刘的包工头。”易安成回忆。

当时,乡政府只有这一万多元教学经费,“教学楼的建筑成本被压缩到极低,建筑商还要在这么低的价格里赚笔钱,所以质量就可想而知。”

后任校长林明富曾在1998年向都江堰市教育局打过一个危房报告,称1986年建的这幢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当时教育局答复,让林明富在三楼顶楼用几根钢条撑住快要塌下来的屋檐,而未加固主体。这几根铁棒一直撑到地震把这幢教学楼震塌。

聚源中学还倒塌了一栋建于1996年的四层教学楼。据林明富回忆,这是聚源中学为迎接“普九”达标而建的。

所谓“普九”,就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达标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要有标准的教学楼。林明富回忆:“普九,上面有这个要求,镇领导就得作承诺。”按“普九”要求,聚源中学需再建一幢教学楼。聚源镇政府尽管财力不足,也得硬上。

林明富记得,图纸由都江堰教育局的工程师王良平牵头设计。承包该工程的聚源镇三坝村村支书祝朝洪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回忆,当时镇政府可能是为了省钱,图纸上设计的教学楼主梁钢筋只有正常直径的三分之二甚至三分之一。“当时我有疑问,钢筋太细了!会不会影响工程质量?”祝朝洪说。

在祝朝洪的记忆里,他承包的建筑价格在400到500元/平方米。但他不愿透露当时造这幢教学楼的总价格,但这一总造价显然对镇政府造成了很大的财政压力。林明富记得,镇政府因为造了这幢教学楼,“(债务)好几年没翻过身来”。

这种向建筑商、信用社等欠债搞“普九”,低价建校舍的情况,在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均不鲜见。四川省从1992年到1996年完成“普九”,但都江堰一直到去年底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在强调化解“普九”债务的问题。四川省一直到2005年底,尚有“普九”债务81亿元,至2007年底,还有约40亿“普九”债务。

这似乎是普遍现象,“普九”阶段,不少工程资金拖欠额度在工程总量的50%以上。有的地方学校到现在都没有全部兑现完工程尾款。因为资金严重短缺,建筑商只好向原材料供应商“赊”原料,“能够‘赊’到就是莫大的面子,无法保证建筑原材料质量”。另一个专揽学校工程的建筑商说。“这实际上是最低水平的运转——只要能把学生装进一个房子就行。”成都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何荣评介。他介绍,当时乡镇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没有严格的标准,有时连建设图纸也不完备,招个工程队就建了”。

完成“普九”后,成都市教育局也意识到“普九”时期的建设可能存在隐患,在1997年又搞了一次包括都江堰在内的“普九巩固提高”活动。但乡镇教育资金匮乏的状况一日未变,就一日难奏效。

2002年后,以县为主的教育投资主体设立后,教学楼建设的资金才有较好保障。何荣分析,正因为这样,在这次地震中,震区在2002年后建设的学校倒塌较少。以都江堰为例,都江堰新建小学在地震中倒塌的教学楼建于1993年,1994年投入使用,恰好是在“普九”时期;并且,新建小学长期是残疾人特殊教育与低收入者子女的城区边缘校,当时争取建设资金的困难可想而知。

向峨中学倒塌的教学楼也建于“普九”时期。当地村民反映,1995年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被停建,1996年董家祥任乡党委书记后,为完成“普九”任务,重新开建,村上不少人还被要求捐了钱。

大地震让这三所学校震回原形,惨重的伤亡曾让在现场向局领导汇报的何荣,说到一半时就泣不成声。

事后何荣认为:“其实,当时如果能有一千万元,这几幢教学楼就会建得很好,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

何荣介绍,四川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在使用“普九”时期匆忙建设的校舍,国内其他不发达省份在“普九”时期建的村镇校舍也有相似隐患。他建议,“国家应对‘普九’时期建在地震带上的教学楼作一次全国范围的普查和维修”。

“对‘豆腐渣’绝不姑息”


“那时基本上没有工程监理。”

但也有反例表明,紧张的资金预算并不必然建成像聚源中学这样的问题建筑。

网上广为流传的最牛希望小学——北川县刘汉希望小学,其建筑造价也只有400元/平方米,且是1998年建造的;而1996年由祝朝洪建造的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祝朝洪承认造价在400-500元/平方米。如果把两年间物价上涨因素计算入内,祝朝洪建造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的平均造价明显高出了刘汉希望小学。

刘汉希望小学是如何在低廉的资金预算中建出抗震好学校的?

据知情者李承鹏介绍,刘汉希望小学的承建者在施工时严格监理,如发现沙子含泥量高,都会要求施工方冲干净。当有关方面想卡拿部分捐助款、施工方拿不到钱时,承建者不惜与那些人撕破脸,追回捐助款给施工方。施工方及时拿到钱,就会用心地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一位长期承建校舍的包工头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称,在上世纪90年代“普九”阶段,对教学楼发包、质量监管等相当混乱。修建教学楼等学校建筑主要由县教育局、或乡镇(区)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基本上不开展招投标。不少县教育局都有自己的建筑队或建筑公司,部分工程就由他们来做。“干部可根据自己的关系,将教学楼修建等工程给予和自己关系好的人来修建,哪怕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涉及建筑业!”这位包工头说。只要找到一个具有三级以上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每年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取得(行话叫“借用”)该建筑公司的建筑资质,然后聘请几个懂行的专业人员,在周围农村招聘几十个民工,就可以开工建设了。

“那时基本上没有工程监理。”原教室拆除后,众多学生都等着进新教室上课,建筑进度都催得很紧,“建成后只要无明显隐患,建设部门想不通过验收都会面临巨大的各方压力”。

聚源中学四层教学楼的施工方祝朝洪否认有这种行为。他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他之所以能拿到聚源中学的工程,是因为他的公司是聚源镇上唯一具备建筑资质的都江堰市聚兴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他介绍,2000年后,聚源镇上的各中小学校舍都是他的公司建的。为什么聚源中学的倒了其他的校舍都没有倒?祝朝洪的解释是:“这说明不是我施工的问题,而是图纸问题。2000年后,聚源镇各学校用的设计图纸都是都江堰设计院设计的,而聚源中学1996年那幢楼是都江堰古建设计院院长张中山设计的。”

“所以,请你们先去查图纸有没有问题。如果图纸没有问题,就是我施工的问题。如果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会承担法律责任!”祝朝洪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说。

之前一天,祝朝洪回避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记者去镇政府找他时,他悄然与记者擦肩而过。当记者回过神来去追他时,他已无踪影。

据了解,他在聚源中学建教学楼时,公司名称为“聚兴建筑工程公司”。有知情者称,该公司早在2000年宣布破产,之后该公司改头换面成立了“聚兴建筑安装公司”,继续承接建筑项目。该知情者称,在这次地震中倒塌的都江堰市中医院部分建筑也由该公司建造的。居民们反映,平日祝朝洪喜欢开着奔驰车四处逛,但聚源中学惨剧发生后,他变得行踪飘忽起来。

曾审批过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和向峨中学教学楼建设的都江堰市教育局前科长李云森,也在答应与记者见面后的十五分钟内反悔,此后不见踪影,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都江堰市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周泽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在教学楼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政府一定会追究。”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在5月26日表示:“作为教育部门,在灾区倒塌学校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一定会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如果其中有偷工减料的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特别是对‘豆腐渣’工程或者有贪污受贿行为的,绝不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发表于 2008-5-29 15:07:42 | 只看该作者

re:现在真应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了.

现在真应该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发表于 2008-5-29 18:54:16 | 只看该作者

re: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口...

哼,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口号不是骗人嘛?骗不过地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发表于 2008-5-30 05:32:13 | 只看该作者

re:梁晓声忆温家宝往事:一个真诚的地质局长...

梁晓声忆温家宝往事:一个真诚的地质局长

http://www.usqiaobao.com  2008-05-29 00:00:12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二十五六年前,我曾改写过一部上下两集的电视剧本《荒原》,内容反映的是两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艰苦的野外工作--它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直接组稿,形成初稿以后,请我再给“影视化”一下。导演叫黄群学,我的一位后来在广告拍摄业很有成就的朋友。而女主角,则是当年因主演电视连续剧《外来妹》而深受电视观众喜爱的陈小艺。

  《荒原》是在甘肃省境内拍摄的。

  剧名既然叫《荒原》,所选当然是很荒凉的外景地。它的拍摄,受到了从地质部到甘肃省地质局的热情支持。

  地质局长专程从某驻扎野外的地质队赶回兰州接见了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就把地质局当成自己的家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地质局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义不容辞。不能直接帮助你们解决的,我们一定替你们尽力协调,争取顺利和方便。

  这位地质局的局长,亦或副局长,给摄制组的主创人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导演黄群学在长途电话里向我大谈他们的好印象,而我忍不住问:“简短点儿,概括一下,那局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导演说:“真诚。一个真诚的人!还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的人。”

  我在电话这一端笑了,说你的话像剧本台词啊!一个人真诚不真诚,不能仅凭初步印象得出结论;一个人是否特别注意细节,那也要由具体的例子来证明。

  导演在电话那一端说:他们将需要向地质局租借的东西列了一份清单。那位局长当着他们的面让秘书立刻找出来,亲自过目。清单上所列的东西中,包括一台发报机、一套野外炊具、几身地质工作服、一盏马灯、地质劳动工具和一顶帐篷等。

  局长边看边说:“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地质局有的,完全可以无偿提供给同志们。省下点儿钱用在保证艺术质量方面,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只列了一盏马灯呢?玻璃罩子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容易碰坏。一旦坏了,那不就得派人驱车赶回兰州来再取一盏吗?耽误时间、分散精力、浪费汽油,还会影响你们的拍摄情绪,是不是呢,同志们?有备无患,我们为你们提供两盏马灯吧。再为你们无偿提供柴油。你们只不过是拍电影,不是真正的野外驻扎,无须多少柴油燃料,对吧?至于发报机,就不必借用一台真正能用的了吧?我们为你们提供一台报废的行不行?反正你们也不是真的用来发报,是吧同志们?能用的万一搞得不能用了,不是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了吗?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西部地区的野外很寒冷了。你们还要在野外的夜间拍摄,一顶单帐篷不行。帐篷也可以无偿借给你们,但应该改为一顶棉帐篷。你们在野外拍摄时冷了,可以在棉帐篷里暖和暖和嘛……”

于是那位地质局的局长,亲自动笔,将他认为应该无偿提供的东西,都一概批为无偿提供了。

  一位在场的处长低声对局长说:后勤仓库里只剩一顶帐篷了,而且是崭新的,还没用过的--那样子,分明是有点儿舍不得。

  局长沉吟片刻,以决定的口吻说:“崭新的帐篷那也要有人来开始用它。就让摄制组的同志们成为开始用它的人吧!” ……

  听了导演在电话那一端告诉的情况,我对甘肃省地质局的局长,也顿时心生出一片感激了。

  之后,在整个野外拍摄过程中,那一顶由地质局长特批的崭新的棉帐篷,在西部地区的野外,确确实实起到了为摄制组遮挡寒冷保障温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正是因为那一顶崭新的棉帐篷,导演黄群学受到了甘肃省地质局长的批评。而我,是间接受教育的人--剧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情节,就是帐篷失火了,在夜里被烧成了一堆灰烬。制片人员的拍摄计划表考虑得很合理,安排那一场戏在最后一天夜里拍摄。拍毕,全组当夜返回兰州。

  拍摄顺利,导演兴奋,全组愉快。

  导演忍不住给局长拨通电话,预报讯息。

  不料局长一听就急了,在电话里断然地说:“那一顶帐篷绝对不允许烧掉!我想一定还有另外的办法可以避免一顶只不过才用了半个多月的帐篷被一把火烧掉。”

  导演说那是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可想的事。因为帐篷失火那一场戏,如果不拍,全剧在情节上就没法成立了。

  导演还说:“我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一顶棉帐篷的损失。”

局长却说:“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是另外的办法究竟想过没想过的问题。”

  最后,局长紧急约见导演。

  导演赶回兰州前,又与在北京的我通了一次电话,发愁地说:“如果就是不允许烧帐篷,那可怎么办?那可怎么办?”

  我说:“我也没办法啊!那么现在你对这个人有何感想了呀?”

  导演说:“难以理解。说不定我此一去,就会因一顶帐篷和他闹僵了。反正帐篷是必须烧的,这一点我是没法不坚持到底的。”

  然而,导演并没有和局长闹僵,他反而又一次被局长感动了。

  局长对导演的态度依然真诚又亲切。

  在局长简陋的办公室里,局长说出了如下一番话:“我相信你们已经预留了一笔资金,足够补偿地质局的一顶新帐篷被一把火烧掉的损失。此前我没看过剧本,替剧组预先考虑得不周到,使你们的拍摄遇到难题了,我向你们道歉。但是和你通话以后,我将剧本读了一遍。烧帐篷的情节不是发生在夜晚吗?既然是在夜晚,那么烧掉的究竟是一顶什么样的帐篷,其实从电视里是看不出来的。为什么不可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一顶新帐篷呢?”

  导演嘟哝:“看不出来是看不出来,用一顶旧帐篷代替一顶新帐篷当然可以。但,临时上哪儿去找到一顶烧了也不至于令您心疼的旧帐篷呢?找到它需要多少天呢?我们剧组不能在野外干等着啊!……”

  局长说:“放下你们的剧本,我就开始亲自打电话联系。现在,一顶一把火烧了也不至于让人心疼的旧帐篷已经找到了,就在离你们的外景地不远的一支地质队的仓库里。我嘱咐他们:将破了的地方尽快修补好,及时给你们摄制组送过去,保证不会耽误你们拍摄今天夜里的戏……”

  这是导演没有料到的,他怔怔地望着地质局长,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局长又说出一番话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不是物质产品的直接生产者。我们在野外工作时,所用一切东西,无一不是别人生产出来的。他们保障了我们从事野外工作的必备条件,直接改善了我们所经常面临的艰苦环境,这就使我们对于一切物质产品养成了特别珍惜的习惯。你们也可以想象,在野外,有时一根火柴,一节电池,一双鞋垫都是宝贵的。何况,我们是身在西部的地质工作者,西部的老百姓,太穷,太苦了啊!你们若烧掉一顶好端端的帐篷,跟直接烧钱有什么两样呢?那笔钱,等于是一户贫穷的西部人家一年的生活费还绰绰有余。这笔钱由你们节省下来了,不是可以在别的一方面的社会经济中,起到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作用吗?我们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我们中国人应该长期树立这样的一种意识--物质之物一旦成为了生产品,那就一定要物尽其用。不要轻易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而我们中国人做事情,尤其是做文化之事的时候,能省一笔钱那就一定要省一笔钱。中国的文化之事,理应启示我们中国人- -对于中国,物质的浪费现象是罪过的……

  当导演后来在电话里将地质局长的话复述给我听时,远在北京的我,握着话筒,心生出种种感慨。

  感慨之一那就是——中国委实需要一大批像那位地质局长一样的人民公仆。

  而那一位当年的地质局长,便是我们中国现在的国家总理,温家宝。(文/梁晓声 著名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发表于 2008-5-30 06:53:53 | 只看该作者

re:即使排除直接引语中可能存在的“过度回忆”...

即使排除直接引语中可能存在的“过度回忆”因素,温总理的这些话、这些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委实是令人尊敬的。

中国啊,就是缺少这样从“操作”层面做到细腻妥帖的精神和习惯。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治理国家的大略方针,有中央政府、各级部委,最多各省政府同谋共划就可以了。往下的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学点日本人的认真、德国人的严谨,这些都是中国人最最缺乏的。

现在是“虚事实做”太普遍。动不动就是很宏大的主题。一谈创新,上上下下都谈创新。我倒觉得大部分岗位老老实实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且别折腾过于宏大的。花在“虚事”上的精力和金钱,不知道有多少!

这样一个官场文化,好似铁板一块。胡温再怎么英明,能多大程度上去改变?说句完全是出于臆测的话:政治局中,假设胡温是英明的、为名着想的,其他委员中,有几成是这样同心同德的? 再往下、继续往下,这样的英明,估计辐射一、两层,就消弭在这个腐败的官场层级中了。

我们自然不能否认高层领导人的垂范效应。但是,这种垂范效应有多大、影响的范围和深度有多少,我的估计是悲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发表于 2008-5-30 10:21:2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thankstoyilin发表的内容:
中国啊,就是缺少这样从“操作”层面做到细腻妥帖的精神和习惯。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我觉得治理国家的大略方针,有中央政府、各级部委,最多各省政府同谋共划就可以了。往下的各级政府和部门单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学点日本人的认真、德国人的严谨,这些都是中国人最最缺乏的。 ...

T版,说得好,支持支持,还有一条,少关心点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发表于 2008-5-30 10:25: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发表于 2008-5-30 12:12:37 | 只看该作者

好政策为什么会杀人

我曾经聆听过朱前总理做报告,他也是一位难得的清廉正直、作风果断、学识广博、有人格魅力的总理。当年的“普九”——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也是当作支持基础教育的措施由他强力推广的。但在分税制造成地方财力空虚的背景下,执行部门又把普及义务教育细化成强行要求达标的种种量化标准,而又没有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导致下面一片混乱——在这次地震中有些楼房还是农民集过资的,相当于他们花钱给孩子们买了棺材。十年以后,当年的面子工程成了孩子们的活死人墓!朱总有知的话,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样惨痛的事实。他好心好意地想让农村的孩子有学上,但是却是这样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发表于 2008-5-30 14:27:43 | 只看该作者

re:地震后遗症 一、原来打招呼问:“...

地震后遗症

一、原来打招呼问:“吃了没?去哪儿?”,现在逢人就招呼:“今晚上睡哪儿?”;

二、原来关心别人住哪儿,现在关心别人住几楼;

三、每次余震过后就拿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房子有没有裂缝;

四、觉得二楼很高;

五、超级讨厌有抖腿的习惯的人;

六、见不得哪个把手机开成震动;

七、偶然自己抖哈腿都会遭吓倒;

八、房子晃的时候紧张得要死,希望它再也不要晃了。等它不晃了又紧张得要死,不晓得大地是不是在积蓄能量,是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反正晃或者不晃都紧张得要死;

九、移动用户决定以后不做移动用户,联通用户也决定以后不做联通用户;

十、空闲时候计算从自己楼上的家火速飞奔到空地上到底需要好嗝耄?

十一、背起一个自认为装有重要物品的包包随身携带,并且睡觉都不离身,或者最多不离身一米;

十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不停向别个求证:“刚才是不是晃了一伙哇?”

十三、每隔5分钟必定要关注桌子上装着水的杯子;

十四、每天同事见面的第一个话题:“昨天遭摇醒没?”;

十五、对地理知识突然很感兴趣;

十六、对求生知识突然很感兴趣

十七、穿得周五正王的切睡觉,心头盘算:“鞋子脱不脱勒?”

十八、养成了看新闻的的好习惯,而且一看就哭。

灾后,"含泪的幽默"是如此可贵,这几个很有意思:

一个非洲黑娃儿到成都旅游,入住一家宾馆,这时地震发生使宾馆着火,黑娃儿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空旷的平地,这时救火的消防队员很惊讶的说到“日。。,没见过被烧焦了还跑得这么快的”..........

有个成都女孩和朋友一路出去,走到烧烤摊前说的,"先吃点烧烤,不然遭埋起了咋撑100多个小时哇……"

有人5月12日当天在天府广场骑车,突然看到毛主席像跟他挥手,他吓惨了,后来才晓得是地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发表于 2008-6-4 09:15:49 | 只看该作者

re:早上收到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给捐助者的信息...

早上收到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给捐助者的信息通报(Donor update),告知已经给中国募捐了330万澳元,说这笔钱将主要用于给灾区的人民购买帐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发表于 2008-6-4 09:21:36 | 只看该作者

re:史上最牛食品厂,提前三天生产抗震罐头:山...

史上最牛食品厂,提前三天生产抗震罐头:山东临沂市旺多多食品公司生产的抗震专用罐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6#
发表于 2008-6-5 11:21:23 | 只看该作者

re:向中国运送救灾物资的巴基斯坦飞机为了多装...

向中国运送救灾物资的巴基斯坦飞机为了多装救援物资,把座椅都拆了,医疗救援队员们在来中国的路上就这么席地而坐。
如此深情厚谊,怎么看不到有几家媒体报道?

巴基斯坦动用全部战备运输机,全力支援中国救灾。
新华网伊斯兰堡5月27日电 巴基斯坦对中国地震灾区的援助仍在继续。27日,一支由28名医务人员组成的巴基斯坦医疗队飞赴中国甘肃地震灾区。为此,巴方专门动用了最后两架战备运输机。

巴基斯坦共有4架运输机,其中两架用于日常飞行,另外两架作为紧急备用。目前有两架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仍在中国,巴政府经过紧急磋商后决定:动用剩下的两架备用飞机。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之后,巴基斯坦政府已在第一时间将逾10吨救灾物资运往中国地震灾区。在获悉地震灾区帐篷紧缺后,巴政府又先后捐赠了22260顶帐篷。回顾巴方对中国地震灾区的援助行动,有很多故事值得铭记。

“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对于巴基斯坦的首批医疗队赴甘肃地震灾区进行救援,中国有关接待部门非常重视,也希望能为他们做好生活方面的安排。为此,国内专门向中国驻巴使馆询问巴基斯坦医疗队的饮食安排问题。

巴外交部东亚司司长马钉汗告诉中国驻巴使馆政务参赞姚敬,巴基斯坦医疗队自己会带一些简单的食品,尽量不给灾区增加麻烦和负担。

“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马钉汗说。

“不要谈钱”

急灾区之所急。巴基斯坦在中国地震发生后共提供了两万多顶帐篷。中国驻巴使馆非常清楚,这些帐篷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巴基斯坦来说是笔很大的开销,所以希望以中方购买的方式送给灾区。但是经过几次询问,巴基斯坦国家减灾局主席法鲁克和其他巴方官员都拒绝透露帐篷的价格。

“这些帐篷是救灾用的,是我们心意的表达,”法鲁克说。

“巴方说:‘这些援助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吗?’听到这里我眼泪都出来了,”一位使馆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姚敬介绍说,根据市面价格,一顶帐篷一般约在200美元左右。光是帐篷一项,巴基斯坦的捐赠价值就达到了400多万美元。
搬光战备帐篷

巴基斯坦是全球向中国灾区捐赠帐篷最多的国家之一。两万多顶帐篷不是个小数目。

巴政府在提出捐赠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而是把救灾放在了第一位,举全国之力为中国地震灾区抽调帐篷。这些承载着巴基斯坦人民深情厚谊的帐篷源源不断地从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等城市运往中国灾区。

在伊斯兰堡装运帐篷时,竟然把战略储备仓库里的帐篷全部搬光了。

喀喇昆仑公路上的爱心传递

巴基斯坦提供救灾帐篷后,运输又成为了问题。毕竟,巴方运输机每架次只能运送不过二三百顶帐篷。为此,使馆和巴方经过协商决定,大部分帐篷通过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友谊公路运输。

喀喇昆仑公路平均海拔高,路况复杂。5月21日,16辆集装箱卡车从伊斯兰堡启运。由于在巴方境内距红其拉甫口岸50公里处的冰川融化,中巴友谊公路被冲毁,淹没路段达一公里,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车无法通行。

经过中国新疆路桥公司和巴方工程人员的连夜紧急抢修,道路最终恢复了通车。历时4天跋涉,这支车队终于抵达中国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大雪中和等候在那里的中方人员举行了交接仪式。

截至记者发稿时,还有巴方运送帐篷的车队行进在泥石流多发的中巴友谊公路上,进行着千里爱心传递。
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持

在巴基斯坦奉献爱心、体现友谊的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来自当地的华侨华人、中资公司、留学生和巴民众等各方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为了将大批帐篷尽快运往灾区,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分公司、华为巴基斯坦分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自愿提出要求,共同出资,从中国上海一家公司包了5架次飞机,协助运送帐篷。当地的运输公司纳兹姆接到运送帐篷的请求后,没有考虑任何困难,立即答应以成本价负责运输。在帐篷启运的前一天夜里,纳兹姆彻夜不眠,现场指挥装车,连妻子住院都没有时间去探望。

在巴基斯坦援助中国地震灾区的行动中,最常听到巴基斯坦官员或民众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希望能为中国兄弟做些什么。看了感动的想哭,巴国兄弟:“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发表于 2008-6-5 11:46:24 | 只看该作者

re:顶一下楼上的。[IMG]http...

顶一下楼上的。


为了多装救援物资。巴基斯坦的医疗救援队把座椅拆了,医疗救援队都是蹲在飞机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8#
发表于 2008-6-5 11:52:25 | 只看该作者

re:不仅是善举,还是兄弟情谊.

不仅是善举,还是兄弟情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发表于 2008-6-6 15:38:54 | 只看该作者

re:转 【缘起】 左手拿去的,右手必...



【缘起】 左手拿去的,右手必会还给我们。在大灾难、大恐怖、大毁灭中,势必降生大无畏、大慈悲、大秩序。

    因为你,我得以重新打量生命。
    你在失去棱角的山峰间沉睡;你在废墟中紧抱孩子的书包落泪;你写下歪曲的粉笔字“妈妈不要伤心,我们会找回爸爸”。
    物换星移,也许是我在废墟中长眠,而你在为我拭去发间尘土。
    你是我已逝去和仍幸存的兄弟姐妹。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
    劫难降临人间。我们在深渊中匍匐潜行,寻找光明的启示。

    很多故事开始在世上流传。
    丈夫把妻子绑在背后,用摩托车送她去太平间,给予她最后尊严;母亲用身体保护孩子,在手机上留下爱的遗言;深埋废墟中的少年获救,第一句话是:请给我一杯冰冻可乐。
    我们颤抖,同感切肤之痛。
    我们喟叹,领悟卑微生命的无限珍贵。
    我们恍然如大彻大悟,紧紧拥抱身边至爱之人,感谢他们还在。

    人们自发地前往灾区救援,国旗首次为普通人而降。
    国人爆发出来的责任与担当,让世界刮目,令个体震动。

    人性,亦可称之为“爱”,在灾难的瞬间得以升华。
    这升华的爱,如潮水一般涌向人间,引发规模空前的集体性感动和激奋。

    但是,潮水退去之后,余下的是什么?
    大地震的数年、乃至数月之后,人们会不会忘记那最初的感受?
    如果在可预见的时日之内,升华的人性就开始黯淡,柔软的心灵就渐回刚硬,日常生活再度被物欲层层遮蔽,在沉潜中继续沉潜,那我们就并没有从劫难中获得真正的救赎。

    不。我们期待,“5·12”之后的世界,能够真的和以往有所不同。

    生是一种偶然,人类只是自然界不经意的一件创造。如果经此劫难,埋首凡尘的我们,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同时生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并窥得由“动物本能”升华至“人性”的路途,那我们就没有辜负命运的良苦用心。

    我们不死,我们幸存,当有所作为。
    我们必须学会感知个体的真实存在,学会在广袤的虚空中,为“人”找出一个清晰的坐标。我们要学会爱,并把它紧紧握在手心,作为对抗虚无与沉沦的武器,永不放手。
   
    爱是对地震孤儿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关心,不仅援助他们当下的衣食,而且参与一代人的心灵重建;爱是对国民的施予意识和施予能力的培养巩固,并使其成为常态,而不是陷入“大灾大爱,无灾无爱”的庸碌循环;爱是把灾后重建当成政府和民众重塑亲合关系的契机,让彼此的善意促进沟通,使“以人为本”理念在社会凸显;爱是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牢牢记得守望相助那一刻的温暖,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实体感、责任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霎那的泪泗奔流,停留在一霎那的自我道德满足。

    爱是劫后余生的个体觉醒。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发表于 2008-6-6 15:48:53 | 只看该作者

re:转个帖,叹息啊本周一看到这条新闻...

转个帖,叹息啊

本周一看到这条新闻,到周五来看,真是被验证了。

北京要求媒体控制报道校舍倒塌”


英国《金融时报》汤姆•米切尔(Tom Mitchell)都江堰报道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据知情的记者向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中国政府指示国内媒体控制对上月四川地震中校舍倒塌的报道。

在出现大量关于学校倒塌造成数以千计学生遇难的报道之后,上周末中国各媒体接到了这份通知。学生的家长如果没有把校舍倒塌归咎于政府官员腐败的话——尤其是在那些只是学校楼房发生灾难性垮塌的地区,他们则把校舍倒塌归咎于不合标准的建筑和政府疏忽。

中国《南方周末》上周对学校倒塌事件进行了报道,其中包括一篇对四川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的专访。林强表示,地震不是学校倒塌的唯一原因。

“我们在撰写批评其它地方政府的报道通常要容易些,”一名被派往地震灾区的广东记者表示。他从编辑部获悉政府的通知。由于此事的敏感性,他和其他记者要求不要透露他们或报纸的名字。

对媒体的指示通常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通过省市党委向下传达。省市党委控制着多数大型报纸。

对学校倒塌、劣质建筑和家长抗议的报道,开始与对政府救灾反应的称赞观点有所不同。此前,中国媒体广泛报道了包括在国内外均得到好评的政府救援努力,以及模范“先锋”党员干部、士兵、救援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无私服务。

过去一周,中国媒体的大量注意力聚焦于争分夺秒对绵阳市附近一个堰塞湖泄洪导流的工程部队。唐家山堰塞湖是山体滑坡截断河道形成的。一旦其天然堤坝溃堤,将迫使下游100多万民众撤离。昨天已完成开挖一条导流渠。

然而,校舍倒塌的问题不会消失。数百名家长、祖父母和兄弟姐妹昨天聚集在震中附近都江堰市的新建小学,哀悼估计因学校一主建筑倒塌而遇难的239名师生。

译者/何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