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DI零阶段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10-12 12:41:24 | 只看该作者

re:你们的RDI书是如何买到的?多谢!!

你们的RDI书是如何买到的?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2 19:40:15 | 只看该作者

re:看6楼

看6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7-10-13 00:29:13 | 只看该作者

re:在以琳听了杨教授的课,当时感触非常深,并...

在以琳听了杨教授的课,当时感触非常深,并作了大量笔记。可惜,在最后一天,笔记不见了,很多感触都跟着丢了。
回到家尝试过很多次作RDI,但始终作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
儿子和我的感情一直很好,我也一直喜欢和他疯玩。每次疯的时候,他的眼睛都是一直看我的,并彼此哈哈大笑。在我们疯的时候,在我们的汽车后座上,在秋千上,我们的对视可以持续很长。现在在幼儿园,如果是活泼老师的课,半个小时下来,他基本上可以跟着老师;但仍然改变不了他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遇到他不感兴趣的课或老师,他一秒钟也坐不住,我全陪着他,常常因为要满场抓他而疲倦。所以,听可杨教授的课,听了30个小时RID零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实在让我心动不已。
可是,在零阶段的训练中,仍然是他感兴趣的会看我,没兴趣了就跑走了。训练了几天,我渐渐失去信心,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可有解决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re:失去信心是不对的,因为方法本身并没有错。...

失去信心是不对的,因为方法本身并没有错。

孩子这样,其实很确定,他有他的好恶,给孩子下个套想让他钻,那是注定要失败的,你要知道孩子当前喜欢做什么,然后你来主导这个活动,在活动中牢记你的目标,加入相应的元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7-10-14 21:26:1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Yo...

下面引用由YouYoubaby发表的内容:

在以琳听了杨教授的课,当时感触非常深,并作了大量笔记。可惜,在最后一天,笔记不见了,很多感触都跟着丢了。
回到家尝试过很多次作RDI,但始终作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
儿子和我的感情一直很好,我也一...


我们和你遇到的问题一样,也是做了一些就做不下去了。主要问题是,对于大部分自闭症孩子,他们已经找到了自我刺激的方式,时刻都能沉浸其中,对游戏很难有兴趣。他们的兴趣狭窄,我们很难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很难令他们快乐地参与进来。这也是有人对RDI质疑的原因。

但是我们并没有就此放弃,做RDI的目的本来就是让他们具有社会性。这样不行,我们可以试试那样。现在我们的活动从RDI改为“社会性活动+RDI”,也就是在社会性场景设计中加入RDI训练,或人们所说的RDI生活化。人为的设计还是有一些,但是活动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感觉很有帮助。

单纯的RDI我们也坚持做一些,基本上是“社会参照”方面的游戏,并非从零阶段一直往上走。而且,游戏过程中经常用ABA辅助,如果老Justin看到我们怎么做RDI,非气死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07:37:55 | 只看该作者

re:经过将近两个月对零阶段的补充,孩子的进步...

经过将近两个月对零阶段的补充,孩子的进步很明显,昨晚和孩子妈妈讨论了一下孩子的情况,我得出的结论是:0、1、2阶段的能力孩子都已经发展出来了,但是远没达到熟练的程度。

在日常的生活中进行这些游戏,或者在日常活动中加入rdi的元素,是目前需要动脑筋花大力气做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10-20 08:01:41 | 只看该作者

re:关注中......

关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10-20 21:25:30 | 只看该作者

re:顶一下,

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10-20 21:39:11 | 只看该作者

re:小天使爸爸,你的小天使现在在机构吗?

小天使爸爸,你的小天使现在在机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10-20 23:05:57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刚刚确诊,很希望得到关于RDI的资料。—无助的妈妈

看到大家在这里议论得惹火朝天,我却一头雾水,孩子刚刚诊断,目前的心情不知道如何形容,多少个夜里以泪洗面,心情悲伤难以自拔,但是母亲得责任让我在夜里浏览这里得帖子,直觉是RDI或许是我目前可以采用得方法,但网上知道资料获取方法很破碎,我特别希望各位前辈能将你们得资料给我一份,让我好好研究研究,谢谢了我的mail是zhtn@hxb.com.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10-21 11:01:23 | 只看该作者

re:小天使爸爸,太谢谢你啦!我一直没看懂RD...

小天使爸爸,太谢谢你啦!我一直没看懂RDI的书,看了你的贴子,我开始入门啦,我会按你的建议找飞飞爸的帖子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5:34:08 | 只看该作者

re:lwhghg :孩子目前没在机构,下个月...

lwhghg :孩子目前没在机构,下个月会去一个当地的机构。

lishan0926 :这些资料确实支离破碎,但即使有人把这些资料整理好了,你理解起来也不一定能够有多大帮助,在论坛上慢慢找,慢慢学,支离破碎中可以看到很多前辈家长们的心得体会,我觉得更好。下边是thankstoyilin整理的rdi帖子,挨个看吧。

(2)关于RDI
RDI导论: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3&ID=8617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5&ID=182963
RDI训练录像片断: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3&ID=8699&E=1&EID=19
RDI资料购买: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43&ID=8570&E=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10-23 15:26:5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回眸...

下面引用由回眸发表的内容:

我也来二个:
   1.在确定孩子在注视你的时候鼓起你的面颊用手拍拍腮帮子发出"仆仆"的声音孩子一定会很开心,等孩子熟悉规律后你鼓起面颊停下来等孩子看着你或要求你继续时再拍脸.
  2.让孩子坐在...

这个游戏我儿子很喜欢玩,现在他能模仿我鼓腮帮了,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3:27:47 | 只看该作者

re:[b]孩子主动要求游戏[/b]其实这...

孩子主动要求游戏
其实这个现象早就出现了,但是以前出现的少,现在小天使每天都会要求我给她玩她喜欢的游戏!希望各位低功能的家长们不要灰心,因为我的孩子也不是高功能的,一年下来孩子从看到喜欢吃的东西知道要,到看不见东西的时候主动要,到现在的要求玩游戏,孩子的生活质量肯定提高了很多。通过游戏让孩子明白互动的益处,逐渐互动就成了自然。

蹦蹦跳跳真可爱
这个需要有弹簧的床。孩子站在床上,大人在床下,扶着孩子,让孩子蹦着向前,孩子玩来劲了,停下来,要求孩子用眼神+语言要求继续游戏。简单又不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11-1 20:46:56 | 只看该作者

re:连着看完了这好几页,受益非浅,好多游戏都...

连着看完了这好几页,受益非浅,好多游戏都没试过,先学习了,呵呵
过两天周末把我平时做的小游戏也整理一下发上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06:25:04 | 只看该作者

re:[b]进步[/b]经过两个多月零...

进步

经过两个多月零阶段游戏的训练,孩子在游戏中对目光和语言的掌握已经算是达到要求了,就是按照80%这个标准来衡量。孩子对“我没看见你说话”这句提示从最初的仿说到现在的理解,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和鼓励真是十分的受用!

下一步对孩子这方面的训练要全面泛化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掌握了,才算真的掌握了。

上帝不好当

人的所有能力都是非常神奇而需要敬畏的,而上帝是如何把这些能力赋予我们的,我们在训练孩子的时候将会体会上帝的伟大和不可超越。因此想通过几次游戏就把孩子的这些缺陷弥补起来的想法是过于浮躁的,但是这些游戏坚持下去,并且游戏符合孩子的发展阶段,几个月后你将收获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11-19 07:57:45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帖早就值得加精了.抱歉,晚了.

这个帖早就值得加精了.抱歉,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11-19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re:06年初翻译整理过一篇现在看起来就是在讲...

06年初翻译整理过一篇现在看起来就是在讲零阶段的文章放在读书笔记那个帖里,自己温习了一下,再拿过来贴在这里,应该比较合适,供大家参考:
---------------------------------------------------------------------------------------------------

The 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 Cycle
“常规——失去常规——重新组织”循环
By Sherri L. Miller, MS, CCC-SLP


在生命最初的三个月,通过与照料他们的人在一起,典型发育的(NT,NeuroTypical )婴孩发展出一种识别简单的“规则——打破规则——重新组织(RDR,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模式的惊人的能力。规则的、规律的(Regulation),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对于有节奏的互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抛动小孩的游戏,大人一前一后一前一后地反复抛动,孩子渐渐知道这种互动有一定的模式(Pattern),这对于父子(母子)关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感受到这种模式,孩子开始信任父母会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感,当孩子通过哭闹、惊异或者转移他们的视线以向大人表达他们的不适的时候,通常父母会马上停止或简化活动的模式来降低刺激。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去重新组织和准备一个机会去掌握这个模式或者更简化一点的模式。

同样是抛动孩子的游戏,然而却不是一成不便的,有时候快一点,有时会慢一点,抛动的力度、位置也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父母总是主导活动的开始、结束和变化。这种RDR循环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师徒”关系的开始。

有时候,这个模式会被一些原因所中断。可能是妈妈需要调整一下位置、可能是电话铃响了她要去接一下电话,典型发育的孩子渴望这种类型的变化和“动态”。这种在原有模式中引入轻微变化而成的新的互动模式的过程,我们称为“重组”。典型发育的孩子通过重组很好地接受了变化,通过带领孩子对变化进行重组,又进一步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师徒”关系。

但是对很多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们没有掌握RDR循环中重组的能力,结果,他们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关系也没有稳固地建立起来,当引入轻微变化的时候,孩子变得不适,他们变得消极(跑开、转过脸、白日梦、沉迷于视频或物件、表现得极度愚蠢等)或具攻击性(发脾气、打击等),在“变化”出现以后模式没有得到重组,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是从(他们觉得安全的)重复的静态模式进入到(他们觉得完全无法控制的)混乱状态再回到他们觉得安全的静态模式的过程,他们从来没有开始很好地去接受变化。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信任感,首先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可接受、可预期和舒适的规则模式,当孩子掌握熟悉了这个规则模式后,我们引入轻微的变化来让孩子进行重组,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逐渐信任并期待父母引入的更多的变化。

通过归纳和简化,在RDI中这些步骤是:

1.通过明显地“停止当前活动”来开始。在发起模式前和小孩一起坐一会儿,这能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模式的开始;

2.从一个简单的规则模式开始(例如,用有节奏地前后前后的模式来擦拭物体的表面)。注意保持这个模式不要过分刺激,另外请记得你的向导角色。

3.确认模式对于孩子而言是可接受和有节奏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一个可信任的向导,并相信父母会维持适当的紧张度,这是让孩子不会对他们父母觉得不适、建立对父母信任感的最初步骤;

4.如果孩子显示出任何不适的信号,就要简化或者停止模式的进行。注意,孩子并不一定会通过面部凝视来表达不适,视线和注意力的转移很可能也是刺激过渡的信号。一旦停止或简化,孩子会做好重新接受这个模式或一个更简单模式的准备,注意,关键的是要再引入变化前让孩子感受到模式的规则,否则孩子只会觉得一切都是混乱。

注意,很多情况下,在进入5-8步骤前,孩子可能要保持这种规则模式几分钟(或者几天间隔地重现)以便感受到其规则性,事实上这就是孩子跟随其父母在任何动态系统里感受到的最初的成功体验,请记住,建立孩子信任父母的动机是RDR的主要目标。有时候,忍住不要过急地引入变化是实现这一点的最有效方法。

5.提供变化,或中断。这通常是一个停顿再加上一个轻微的“脱离平衡状态”的感觉,停顿让孩子有时间去感知和考虑他所遇到的变化。刻意突出变化有时候会有助于制造悬念和期待感。然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变化的突出程度应该尽可能小以免过度刺激。

6.等待孩子开始修正遇到的变化。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二个步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重组和克服遇到的变化,接着,孩子也建立了成功修复遇到的变化的能力感,注意,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等待”孩子的发起。

7.协助完成修正,并且在保留引入的变化元素的基础上修改原有模式。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三个步骤,让孩子开始相信并期待父母会安全地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规则模式。

8.保持刚建立的模式直到确信孩子已经接受,然后重复3-7步以引入更多的变化。


例如,一个前后前后擦东西的模式,可以通过“暂停”,待小孩感觉到他遇到一个变化时,由父母带领进入一个“圆型擦拭”的模式


没有规则模式为基础的变化是一场混乱,规则感在RDI各个阶段的交互中都得到强调。在最初的治疗阶段,RDR通过上述的步骤被引入;然后当孩子沿着RDI阶段不断提高时,规则性变成为孩子掌握更多变化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规则模式,可以作为最初训练之用:
摆动 擦拭 画画 旋转 走路 跳跃 浇铸 讼唱 推物 拉物 给物 受物 转弯 搅拌

----------------------------------------------------------------------------------------------
翻译得有点烂就请大家见谅,不过大致意思应该还清楚,当时没有能力做归纳啦,现在让我总结的话,我认为零阶段的要点是:
1,建立常规;
2,制造意外;
3,等待反应;
4,必要时提供恰到好处(足够但仍维持必要的难度)的协助;

有些事情总是要兜兜转转,经历一些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机缘巧合才能到达顿悟的一刻。
零阶段的说法很早就接触到了,可是一直没有真正的明白其含义;
零阶段的操作方法原来很早就知道了,可是一直没有和零阶段联系起来;
直到7月份杨教授的课上,才打通任督二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很庆幸很早就知道这个做法,很遗憾没有更早地认识到其重要意义。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34:25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由于好多事情,给孩子干预得少了,马上...

最近由于好多事情,给孩子干预得少了,马上出现退步,“不怕短,就怕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12-3 22:29:39 | 只看该作者

re:1。吹手心。将孩子的手拉到嘴前,吹一...

1。吹手心。
将孩子的手拉到嘴前,吹一下手心,看看孩子,等待他的一点继续的小小表示。
通常孩子开始的时候会只是推一下手凑近你的嘴巴,立即满足他,逐渐提高,慢慢等孩子眼睛看过来才继续。
注:为增强孩子的感觉,可以将孩子的手心擦湿再吹。
2。拍脚丫。
孩子仰面躺在床上,脚底朝上,大人站在边上,数“1-2-3”拍其脚丫。暂停,等孩子目光过来,再继续。
这个通常比较容易有目光对视。
注:孤独症孩子通常喜欢比较大力的拍。这也很好,可以刺激触觉。
3。左右歪头。
与孩子面对面,将孩子的脸捧在两手中,让其在两手中左右歪来歪去。
通常孩子在享受的时候会自然的将笑眯眯的眼睛看向你。
注:不喜欢别人触摸的孩子可能不行。
4。吹泡泡。
喜欢吹泡泡的孩子可以做。大人拿着瓶子吹泡泡,孩子通常会自然抬头看。吹一个。暂停。孩子一直看泡泡破了后,会转头再看过来。这时候再继续。
5。抱起旋转。
把孩子横抱起,旋转,一会放下。孩子如果喜欢,会再追过来拉大人的手继续。有时孩子在被抱时,也会自然的看着大人的脸。
注:感统失调的孩子被抱起可能会感到害怕大哭,不能强求。
6。擀擀皮
拉过孩子的小手,摊开“擀擀皮(大人食指滑过小手),和弄和弄馅(大人五指撮起抓抓小手心),捏捏饺子(大人捏捏小手指),砸砸蒜(大人拳头举起捶小手)”边说儿歌边坐动作。孩子熟悉一点之后,在“砸砸蒜”举起拳头时停住,等待孩子看过来,立刻砸下。
7。磨额头
这是个亲昵的小动作。大人与孩子面对面,逐渐靠近孩子,直到额头碰在一起,磨一磨。
也可以在磨得时候说“宝宝,我爱你”之类的肉麻话。
通常孩子也会没有要求也看着你。
注意:个别孩子可能会大头“嘭”得砸过来撞你个头晕目眩,要小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4-19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