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katela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BA实战,期待高人指点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3-10 18:23:53 | 只看该作者

re:确切的说,这个训练是receptive...

确切的说,这个训练是receptive label. 针对这个训练而言的语言接受能力,就是指口头语言的接受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3:29:25 | 只看该作者

jinglenn老师的短消息也很实用,贴出来大家一起学习

Receptive language 是所有训练中最先开始的。因为如果孩子不能够接受指令,不能够认识生活中的东西,那么其它的认知也就无从教起了。

一般最初的训练包括:Receptive identification of pictures, receptive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s (认图片和实物)。同时可以训练的是图片配对和归类(配对是完全一样的两张图片,归类是同一类的图片,如全部都是猫、狗、房子、外套、袜子,但单样东西之间略有区别)。同时,非常重要的训练是one step instruction(一步指令), one step imitation(一步模仿)。一步指令是指简单如“挥手”,“点头”,“指东西”等类似的指令,一步模仿简单如拿起积木扔在地上,拿棍子击打桌子,孩子可以照做。

以上这些都是其它训练的基础,如果孩子没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那么其它的训练就好象是空中楼阁,训练起来辛苦,即使少量地学了,也掌握不牢。

我不知道您的孩子具体到了哪个水平,您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我或许可以再多给一点参考意见。

Receptive identification of picture (认图片)

切记:不要从实用的东西开始。往往训练不成功并不是因为孩子不能认东西,而是孩子不知道你想要他做什么(因为她的接受语言的能力还很弱)。

找孩子最感兴趣的东西,简单地拍成照片。一组东西之间一定要在大小、色彩、形状等特别上区别分明,以有助于孩子成功地指认与区分。

我自己教过一个孩子,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从实用的东西开始教的,整个月教下来都没有进展。后来发现孩子对卡通人物特别感兴趣,就从网上下载了他喜欢的几个卡通人物,第一组三个人物花了不到一个星期孩子就认会了,自那之后,所有的图片都教得很训练,现在已经进展到教家里的东西,进展也很顺利。

Receptive identification of object (认东西)

与上题一样,找孩子喜欢的东西(如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孩子最喜欢的玩具等等),同样,一组东西之间一定要在大小,色彩、形状等特别上区别分明。同样是上面这个孩子为例子。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是从家里实用的东西开始教的,没有进展。后来改教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一个星期就掌握了第一组,持续了几个星期教孩子喜欢吃的东西,大概教了十几样,现在已经开始教家里实用的东西,孩子掌握的速度也很快。

以上只是举例,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别的孩子的经历只能是做参考,不能说一定。

至于玩玩具的训练,用我老师的话讲,对于功能还不够高的自闭症孩子,所有的玩具、游戏对他们来讲都是任务,所以个人观点,不急着去教。孩子有特别喜欢的玩具,可以和他一起玩,看看是否能引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在做训练的时候,也会陪孩子玩,一般动作类的会多一点,因为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感观方面的爱好,可以从这个方向去寻找。例如:触觉(玩水,橡皮呢,沙子,肥皂泡,等等)、动感(转圈,蹦床、摇椅)、听觉(音乐、各种动物的声音、或者其它声音)、视觉(变化色彩的灯——在黑房子里打在屋顶上,最简单的手电筒——前面可以换图形的那种,等等)。当发现孩子这些爱好之后,既可以用它们当成强化物用,也可以借此训练孩子的manding,既孩子主动向大人提要求的能力。

因为不了解您孩子的具体情况,所以只能先写这么多。您如果有更具体的信息或问题,我们再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3:53: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不会听时,他要能用眼睛“识别”他们。配对分类练习是否做得好会影响receptive language训练。
“真正考验的是指令轮换时,他会拿错,说明他还是不认识这个物品”----并不一定是这样。这和孩子的物品识别能力有关,和孩子的听指令有关,和孩子的语言接受能力有关,即使这三点都做到了,还特别和孩子的“区分学习能力”discriminate learning有关。
...


配对,筱筱做的很好,分类练习,我们从来没做过,也许筱筱正缺少打这个基础,这方面我要想办法补上,还望多指教。

物品识别能力,筱筱具备,本身就是视觉型的孩子。
听指令能力,这个欠缺,毕竟他能听懂指令也是三岁后,目前这方面正在长进。
接受语言能力,可以说非常欠缺,这方面难道只能依赖于自身发育吗?

最重要的一点,“区分学习能力”discriminate learning,在听指令这方面他是很欠缺的,表现在指令轮换时错误很多,但模仿时就不会这样,但反应时间还是比较长,有时要自个儿调整好几个动作才能做对,可能这方面的练习也是最基础的,昨天翻看了六院培训的“ABA家庭训练参考书项目的选择与介绍”,其中“物品识别和命名”项目的训练基础就要求必备条件“”同一物体配对,遵从一步指令”,如果考虑区分学习能力,甚至单从正确率上看来,筱筱的遵从一步指令是不过关的,也是症结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06:4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i...

下面引用由jinglenn发表的内容:

看了上面的讨论,提几个我觉得在训练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吧:

第一,孩子达到了90%的正确率,就是孩子掌握了,所以不要再高强度的训练这组东西,而是应该介绍新的东西进行训练,把原来训练过的东西放到“温习...



jinglenn老师的这个讲解,可以说正中要害,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操作中的一些误区:

第一,要求正确率太高,或一个项目同一时间反复练习次数太多,每次几乎都想精益求精,非练到孩子不拿或发脾气时再发个简单指令如“指鼻子”下台,或者不停考孩子,来回换位、极尽诱惑之能事考验孩子,一旦孩子做错,大人怒、小孩怨,久而久之,孩子很抵触这类桌面学习,这点在今后训练中一定要把握好,指令不求多但求精,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在新鲜感还没过去时做些别的项目,让孩子在多次正确反应中顺其自然的认识物品,要帮助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呵呵,不知这个理解是否正确。

第二,您提出的辅助和强化物,可能也是我们最终导致孩子迷茫的原因,对于孩子不同的反应“正确、错误、无反应、辅助后正确、辅助后错误”,我心中没有明确的强化等级,有时孩子反应出来了,我还得愣一秒考虑该不该强化,甚至包括无原则的强化,ABA中有塑造法,也包括强化的等级,退步了的项目就不应该大强化,可能这点我做的也不到位,您写的这条我看着特别清楚,一点也不晕哦,不过实践中我还得打印出来,多练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14:18:2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ka...

下面引用由katelam发表的内容:

Receptive language 是所有训练中最先开始的。因为如果孩子不能够接受指令,不能够认识生活中的东西,那么其它的认知也就无从教起了。

一般最初的训练包括:Receptive iden...



训练指认图片和指认实物,哪个在前呢?按照六院的参考手册,指认图片要求的基础是“卡片配对,遵从一步指令,能指认物体,命名物体”,按照要求,还有命名物体,这个难度似乎很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23:20:40 | 只看该作者

考拉娘给出的no, no, prompt的区分强化的方法,可操作性也很强,不知是否可以和jing老师方法的结合使用

另,jing老师在孩子有错误反应前需要block一下,辅助完成正确反应,不知考拉娘的no是不是有辅助后no,还是一定要等孩子做错后no?


感谢嘟嘟妈妈和katelam的讨论,让我们也回顾和注意训练中的问题。顺便更正一下,那天少打了几个字母,区别学习能力的英文是discrimination learning。

下面引用由katelam发表的内容:
最早开始训练识别物品,筱筱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比如“苹果、香蕉”,只做一个物品识别时,比如“拿苹果”,无论怎么换位,他不会拿错,接着只做“拿香蕉”,也是没有问题,可指令一轮换,就开始乱抓;...

感觉是不是基础还没有打得特别牢?培养区别学习的能力,首先是掌握单个的动作,用mass trial的方法,就是每次连续和重复一个动作(少则3个,多则50个),同时用区别对待的强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对的鼓励,错的忽视,然后再加以身体辅助,再继续,直到连续10个动作至少掌握8个才算掌握。其次,在以此方法掌握另外一个动作之后,采用随机变换(random rotation)的办法,交替让孩子做这两个动作。如果出了错误,有不同的处理办法。Lovaas手册中给了一个办法,但我们参加的项目给的是另外的no, no,prompt的办法,就是说,做错了一个,中性地说no,不给强化物,再重复一遍,第三次加入身体辅助。如果连续两次使用了no,no,prompt的方法以后(6个动作了),就得让孩子重新回到mass trial去重新掌握原来的动作。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有时侯,宁愿慢一些,最好把基础打牢,这样长远的进步会快一些。

下面引用由katelam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这样的训练对孩子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好处,对于今后孩子面对更复杂信息时的应变能力有好处。这些机会如果从孩子小时就有意识的多制造一些,能更多的观察到孩子,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的长项和不足。如果孩子一开始接受这样的训练,以后很多情况下也是不用教就会了。不知王子妈妈和考拉妈是否同意。...

这段话总结的非常好,何止是同意,你可以写书了。给你抄一段师傅是怎么说的吧:“Discrimination learning forms a basic teaching process that helps the student attend to (discriminate), and therefore learn about, all the subtle and complex stimuli to which human beings must respond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在Lovaas手册中,他强调关于Discrimination Learning一章是最重要的一章,在其他章节里时不时提醒读者要回去重读这一章(The payoff will facilitate th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all the programs presented in this manu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1 23:24:1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一天的帖子,学习的我脑袋都疼,信息量...

今天一天的帖子,学习的我脑袋都疼,信息量太大了,还得好好领会精神啊,集合到这儿就是为了方便我学习,否则都在各家自留地里,太埋没人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3-12 07:58:59 | 只看该作者

re:小王子妈妈:no,no,prompt的n...

小王子妈妈:no,no,prompt的no是在孩子自己做错后,很平静地说一声no(不要让他觉得你在骂他)。原因是,这个动作在单个的mass trial里已经掌握了,所以你期望他会独立完成。如果经过两轮no,no,prompt还出错,那就证明他还没掌握,得回炉重造。[Lovaas手册上的方法更复杂一些]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还没有开始receptive label(拿碗,拿笔)的训练,...

个人感觉,是不是用“给”的指令比“拿”要好一些。设想一下,你让孩子拿碗,即使你辅助他,他拿到手里,可能未必明白啥意思。而反过来,你让他给的同时,可以给他期待的眼神,甚至可以伸出手去迎(以后再消退),接了以后再予以奖励,戏剧化的效果是不是强一些?当初,给儿子做这个训练,似乎没什么问题,enjoy得很,而且我们是动作模仿,物体模仿和配对同时进行。这些都没问题,最关键是他的服从问题,10天的临床训练期间,一半时间在斗争,剩下的时间好好干活的时候,质量就很好。

此外,配对是不是先从实物开始,掌握了以后再以实物陪图片(可以把实物拍成照片),掌握了以后再图片配图片。尽管孩子们的视觉能力很强,要是他们不能首先建立实物与图片的连接,是不是进度会慢一些?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3-12 09:06:39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我说的辨别物体(receptive...

关于我说的辨别物体(receptive lable)和配对(matching)训练的做法,可以参考在星星雨网站上登载的翻译的Catherine Maurice(Let Me Hear Your Voice一书的作者)她儿子的训练方案:
5.【比较】(应该是配对,matching)
   实物与实物、图片与实物、图片与图片、颜色与颜色、字与字、数与数。
8.【物体辨别】(这个是receptive label)
   把东西放在桌子上,说“请给我×××”「球」、「杯子」、「鞋」等等(逐渐增加桌子上所放物体的数量)。

网络链结:http://www.guduzh.org.cn/tabid/120/ctl/Detail/mid/503/Id/147/Default.as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3-12 15:35:16 | 只看该作者

re:Lovaas的最新做法是,probe的时...

Lovaas的最新做法是,probe的时候即使孩子有指错的倾向,也不要block,不要阻止孩子的错误。孩子指错了之后,不说no,而是要说ok.
估计katelam要头大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8-3-12 15:40:34 | 只看该作者

re:既不说拿碗,也不说给碗,就是“碗”。这个...

既不说拿碗,也不说给碗,就是“碗”。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做的只是辨别和指认物体,太多的口语信息反而让他不知所措,让他记不住这个词,他在这个阶段需要知道的就是“碗”这个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8-3-12 17:35: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Lovaas的最新做法是,probe的时候即使孩子有指错的倾向,也不要block,不要阻止孩子的错误。孩子指错了之后,不说no,而是要说ok.


相比原来明确的否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只是缓和些,给他体会的机会?减少挫败感吗?
原来的轻声否定,和这个ok(升调吧?),适用细节上有什么讲吗?

愿闻其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3-12 17:43:0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Lovaas的最新做法是,probe的时候即使孩子有指错的倾向,也不要block,不要阻止孩子的错误。孩子指错了之后,不说no,而是要说ok.


我习惯性的操作是:孩子拿错的时候(比如拿“红色”的),不阻止孩子的错误,也不说“错了”,而是等他拿错以后,把错的那个拿出来,在他的注视下放回去,然后把着他的手,一边发指令一边拿一次对的,这次发的指令有强调的语气。后面的再让他自己接着拿,孩子一般错两三回以后,就不再错了,挺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3-12 19:19:2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在前贴说过,Lovaas手册上给的是一...

我在前贴说过,Lovaas手册上给的是一种做法,no,no,prompt是我们的项目采用的。在Lovaas的做法中,采用extinction的做法,即忽视加扣住强化物,与做对了即奖励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在他的随机变换的方案中,把两个动作穿插安排,连续达20次。个人感觉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个人感觉,随机变换(random rotation)可能与probe有点区别,因为这是对两个已经掌握的行为进行回顾,以加强掌握。欢迎继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8-3-12 20:00:52 | 只看该作者

re:我想我做的应该是偏向于“忽视加扣住强化物...

我想我做的应该是偏向于“忽视加扣住强化物”。为什么我不说“错了”或“不对”呢?这是在训练我儿子的过程中养成的习惯。凯文最喜欢听“错了”或“不对”,每次听到说他错了,他就欣喜万分,两眼放光,然后非得再做错几次,让你说他。所以久而久之,我就习惯性地只做,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8-3-12 20:08:25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判作业,最早的时候,他做错了我都不敢...

还有判作业,最早的时候,他做错了我都不敢给他打叉,只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然后让他改过来,我再给他打个勾。如果一开始做错了就打叉,他会故意做错,觉得打叉好玩儿。所以我一直打勾到他养成习惯,一定要打勾才舒服的时候,再给他打叉,那时他就很着急,赶紧把错改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3-12 21:03:4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秋爸爸发表的内容:


相比原来明确的否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只是缓和些,给他体会的机会?减少挫败感吗?
原来的轻声否定,和这个ok(升调吧?),适用细节上有什么讲吗?

愿闻其详。


秋爸爸你够厉害的,升调也猜得出。
且慢,我不知道现在大家讨论的是不是一个问题。我刚又回过头去看一遍,似乎考拉妈说的是对已经掌握的项目的温习。39楼提到的probe是“初介绍训练的时候”,不知和我说的probe是不是同一回事。

解释一下我们的PROBE是什么意思。比如,在给我孩子引进图片分类的时候,虽然这是个新项目,经过几个回合,我们知道她已经有能力将不同样子的汽车归一类,不同样子的鸟归一类。。。不用每一样每一样去教去做大量回合。那么怎样知道她究竟已经掌握了多少,我们还需要教多少?这时可以找一些不同类别的图片做PROBE.

这个PROBE是一个摸底测试,既不是mass trial,更不是random rotation。如果秋爸爸和wenwenma理解的也是这个意思,咱们才没说拧。

这时才用我说过的“即使孩子有指错的倾向,也不要block,不要阻止孩子的错误。孩子指错了之后,不说no,而是要说ok”。

这个PROBE有三个回合,“NO”的含义是明确的告诉孩子“错了”,“OK”意味着不表态,不更正,下回再看,这才是真正的测试。这三个回合不是一下子做的,是分在三次的训练中。如果孩子在三次测试中做对了两次,这个单项就没有再做mass trial的必要。如果前两次都做对了,第三次测试也不用再做了。通过这样的PROBE,我们知道了接下来哪些图片分类需要巩固,哪些分类是完全不必要再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3-12 21:18:39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怪我,我没仔细阅读前面的各段文...

谢谢。
怪我,我没仔细阅读前面的各段文字,没有注意到是在做新项目的“摸底试探”,我眼神不好,特别是见到e文就爱眨眼。
但楼上讲的非常好,很清楚。
我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8-3-13 00:05:43 | 只看该作者

re:抱歉,更正一下,PROBE不是在新的训练...

抱歉,更正一下,PROBE不是在新的训练项目正式引进之前,是在引进之后,当孩子已经掌握了几个单项时做的。刚才写了一些都不见了,只好把57楼重新编辑了一下。希望不影响大家的理解。

其它的训练也是完全一样的。例如有的孩子模仿大动作的能力很强,你教了他几个动作之后相信他已经具备了模仿的能力,没有必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大量回合,这时可以测试一些其它从没教过的动作,看他是否能做对。然后只巩固那些他真正需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8-3-13 09:13:17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昨天晚上是把孩子放上床,打开音乐之...

呵呵,昨天晚上是把孩子放上床,打开音乐之后,顺便来溜一眼,码了几个字,也没看到jinglenn在39楼的帖子,还想着katelam说的小王子两个动作混了的事,有一点说拧了,sorry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4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