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绪
我们的重点关注一直在情绪上。
下面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时刻。
写作业,遇到不懂的题。
在告诉我不懂之后,我急于问他看过书没有,上课听老师讲了没有。
是否需要我想讲解来解决问题。
而这时,越越会突然有情绪出来,跟我争论别的话题。这是他的方式,这种时候往往是作业比较多,人也有点累的时候。
初二初三这样的时刻也很多。
他的话题往往还跟上职高上高中有关。
跟学习好不好有关。
九年制义务教育留下来的结果啊。
因为某种情景,激发了他的情绪,唤起了以往某次不愉快的情绪记忆,如果一直刺激,神经联结更强大。
如果不刺激呢,这种记忆还是存留的。等待着在某个时刻在某个情景中被唤起。
我们再遇到这样的情景,把互动的模式改变了。
一是我们的表现要完全不在意他的情绪,但又是关切的态度。
二是给他时间调整。最难的是接不接他的话题,接到什么时候。不引起冲突是个原则。
三是中断之后。越越现在明显的中断时间短了很多。然后帮助他积极暗示自己:我的情绪不受这件事情的影响了,我真的非常不错。
事与人的评价要分开,越越往往一有压力就开始有沮丧的感觉。
不过,现在看起来少了很多。
尽管相同的事情还在不断发生,触发他的时候也有,但路线已经不一样了。
最后的结果是感觉自己是个可以处理好情绪,是心理素质还不错的人(他以前老认为自己心理素质不好,他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也有前辈朋友提醒过我,在某些时候要不要严厉拒绝,或者按规矩办。
但我体会下来,对越越还是不通的。
重点让他感受尊重和理解他,这个感觉要放大给他,然后拒绝。
在越越上初中之前,我们一直是非常强调规矩的。
在越越初二经受一些挫折和出现情绪问题之后,我们渐渐放弃了原来的互动模式,这个挺不容易。
前天有个妈妈打电话来,是一个一年级小女AS的妈妈。
孩子非常能表达,有时非常好。但不想做的事情像九头牛一样按不住,遇到输了就非常崩溃。
在学校翻过墙,而且扬言要自杀。校长吓坏了,要求家长诊断。家长说不想给孩子戴标签。
妈妈很心焦。我感觉只有弄清她都什么情况下崩溃,一是避免刺激激发的机率。二是帮助她获得承受的刺激的能力,帮她脱敏,或培养能力。
比如:画画不好,美术课时常崩溃。
老师用劝说的方式、吓唬的方式,但事实证明这二个方式都失效了。
可以先不画画,做些其它活动,再不知不觉往画上引,或者先让她自己随便画一画。
在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不施行原有的失败的办法,是一个原则。
但哪怕是这样简单的原则,我也犯了很多次错误:力图想说明,让孩子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减少情绪。但其实情绪通道一旦打开,什么道理都是狗屁而已,而且对孩子来说更是家长不同理不共情的明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