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zouw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康日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3-4-4 02:03:11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我家Aaron和康康一样,也是4月3日生日。他今年十二岁了。是大孩子了。 祝两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腓利比书四章六,七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3-4-16 18:20:20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自我意识



以前,康康对小朋友到家里玩,没有任何反应;对于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同样没有一点反应,即使是从他手上抢,也没有关系。总而言之,无所谓。



上周末,格格来我们家玩,他表现出极大的自私



格格要滑他的滑梯,他立即停止他的活动,也要玩滑梯;格格要荡他的秋千,他也要荡;格格要玩他的汽车,他也要玩;连格格座在他的床上,他也气哼哼地,抱着小枕头横躺在床上;在园明园玩,发现我的包被格格妈妈拎着,迅速跑上去拿过来交给我背着。。。



他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吓唬他:你不听话,将秋千送给虎子或是送给某个他认识的小朋友,他会非常紧张,嚷嚷说“不”。更为可笑的是,晚上,他已经上床睡觉,听到客厅滑梯被挪动的声音(挡着他爸爸看电视,挪动了一下),迅速从床上爬起来,探出头看看是怎么回事,没事才又放心地睡下了。



这些行为,让我们吃惊不已。看来,小家伙有了一点点自我的概念。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3-5-28 13:31:35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的奶奶

康康很幸运,有一个跟我们一样爱他的奶奶—韩姨。其实,韩姨还不到50岁,但她坚持要康康叫她奶奶,我们也乐得当小辈(有什么事可以说我们不懂事。。。)

近两年来,韩姨对康康真是没得说,康康跟她的感情很深。

从今年3月开始,韩姨承担起老师的任务。找一个小姐姐协助她,不合格,不到一个月就让她走了,用外婆和韩姨的话说,有她反而更乱。现在非常时期,也不敢轻易去找人,万一非典怎么办?

在韩姨的耐心、全心教导下,康康各个方面进步都不小。现在可以说好多话了,而且,开始有了一点点主动语言。比如:我想吃东西、我要火腿肠、坐花轿(他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两个大人的手交叉拉在一起抬着他),我要尿尿,看到电视画面上他认识的东西也会脱口说出来,还可以跟他讲条件,把奶奶和外婆高兴得不得了。好象是不经意间,就认识了那么多的汉字、拼音、图卡,可以仿说那么多的话。而且,理解能力也有了一点点进步。



给洋娃娃把尿

非典期间,不能外出,康康在家里上串下跳,奶奶烦了,叫他给洋娃娃把尿。于是,只见他:抱起娃娃,将娃娃裤子脱到脚腕,放到马桶上座着,等一会儿,冲水,拿手纸,抱起娃娃擦屁股。。。所有程序跟他拉屎是一样的,看来有感性认识了,操作起来很容易。



似懂非懂

非典时期,不能随便出去玩,偶尔带他出去,也是直接到目的地(通常是去我们家附近的湖边)。每次路过小区的体育设施,撒腿就往那边跑,因为以前几乎每天都去玩秋千、滑梯,当然不明白现在为什么就不能去玩了。也不管他是否能听懂,告诉他,现在有非典,外面好多病毒,不能去玩,以后没有非典了,妈妈天天带你去玩。他好象听懂了一样,小脸的表情很平静,若有所思的样子,乖乖地跟着我走了。边走还边说:我想出去玩(家里的墙上贴着这句话),让我好生感动。



奥林巴斯

康康非常喜欢照相机,主要是喜欢能伸缩的镜头、还有闪光。。。于是照相机成为了近期的强化物。如果不听话了,需要他安静地坐下来做什么,就告诉他,座在小椅子上等着,给你拿奥林巴斯。学会说:这是照相机,我们家的照相机牌子是奥林巴斯,照相机是用来照相的,康康喜欢照机机等等。还会装模装样地对着爸爸“一、二、三”照一张。认识了奥林巴斯的英文标识。由于他实在太喜欢,借机让他学会等待,学会克制。这么喜欢,这么想玩,但通常只让他玩一小会儿,最多打开盖两次,然后就收起来,放好,告诉他明天再玩,他也乖乖地,如果在以前,保准会不干,一定要玩个够。现在比以前懂道理了。

看到照相机的克制不住的高兴的样子,真让人忍俊不禁。



开车

康康上学放学天天座车,对开车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用车钥匙开门、打火、抬放手刹、挂挡摘档等等都会,常常是抢在“司机”前面做这些事,而且总有想自己亲自试试的冲动,当然是没得机会,不让他坐前面的位置。(我想如果他的腿再长点能踩离合了是不是就可以开走了?)有一天在别人家平房的院子里,要倒车,正好他在司机的座位上玩,于是就抱着他倒了一把车。他激动得不知怎么着才好,手握着方向盘,快速不停止地左右打轮,脸上的表情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而且,他以为自己可以开车了,走的时候用小屁股将他爸爸顶下去,他要座在司机的座位上。好多天都没能让他打消这个念头。看来,不该教的是千万不能让他尝试。



开禁的烦恼

康康从去年年底开始,就一直禁奶制品和面食,效果很好,特别是表现在睡眠的好转和多动的好转上。由于非典,觉得身体是最重要的,怕他营养不够,同时也想试试,如果不用禁面食是否行,于是慢慢地开禁让他吃了面食。由此带来的恶果是:睡眠受到严重影响,早晨4点或5点就起床;坐不住,学习出现困难; 多动更加明显,又开始爬高, 两天内摔了两交。头天从柜子上摔下来,当我在客厅听到惨叫跑进他的屋,看到躺在地板上的血流满面的儿子,心如刀绞,没想到第二天在家又从秋千上摔下来,后脑勺一个大包,还不停地向外渗血。说实话,那两天我感觉是不想活了,所有的事被我搞得一团糟。

现在又开始继续禁面食,真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3-6-3 18:48:4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拆装滑梯

滑梯是塑料的,用大的塑料螺丝组装,买回家爸爸在组装的时候,他看到了并且学会了,玩了一段时间后,不爱玩了,开始拆装。可以一个人拆下,但组装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忙扶着滑梯左右侧的两大块。乐此不疲。以后要能做个组装工也不是不错的喔。



唱歌

唱歌跟念歌差不多,几乎不成调(应该说是完全没有调),而且还自己篡改歌词,比如座花轿,有一句是抱一抱啊抱一抱(也是他仅会唱的一句),康康改为:抱啊抱啊抱啊抱,嗯嗯嗯嗯。。。而且绝对不让我们唱,只要是他会的他就不让我们做。可笑之极。



寻找规律

康康喜欢玩手机,早已搞明白手机的开关、拆装电池后盖等,手机里的游戏如何进去也知道。每次玩爸爸手机的时候,怕他打出去,总会先将已拨电话号码全部清掉,但他总能还将电话打到家里(他不会拨号),很奇怪。后来他爸爸发现他总是先将电池拆下,再装上,话机里就会有一个默认的电话号码,正好是家里的。他爸爸很惊喜地告诉我,儿子能在这么复杂的情况下寻找到规律,我却认为他是歪打正着。



看照片

最近小家伙很喜欢看照片,于是将近期拍的照片装在小相册中,对他完全开放,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跟他的宝宝书放在一起。几乎每天要看好几遍,相片中的每个人都要指认出来,比如:爸爸、妈妈、奶奶、姑姑。最有趣的是一张相片中,除了几个人物外,人物中间还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他的一件衣服,于是指认的时候是:奶奶、衣服、姑姑。。。指认的过程中,必须要得到认同,所谓认同就是他说出来后,你得跟着他再大声地说一次,证明他说的是对的。借此机会教他描述照片中的简单情节,比如:康康在干嘛?切生日蛋糕。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相册惨不忍睹,跟他的宝宝书一样的破。



欺负BX

疫情好转,康康又开始到田老师家上课。上课的第二天,就发生了欺负BX的事件。

田老师那里有一个跟我们家一样的秋千,BX玩,康康把着,不让他玩,或是推开BX,很霸道的样子,看到BX哭,还跑到BX跟前笑,特别是当他看到爸爸来接他来了,就更得意了,觉得自己荡得高,爸爸还可以推他。后来只要听到BX姐姐大声喊BX(其实不一定是叫BX荡秋千),他就敏感地跑到秋千那里先占着。有自我意识固然好,但接下来要让他明白共享这个道理估计比较难。



儿子,加油吧!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3-6-7 01:49:36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作者已删除原作。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gbxxm 重新编辑於 2003/06/07  02:01:0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3-8-11 18:28:33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游十渡

带儿子出游,一向是我们很紧张的事。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还是要带出去的。

这个周末,带上大康和小康,跟随单位同事,在十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用同事的话说,康康进步很大。(当然这中间一定有鼓励我的成份)



座车

由于天天座车的原因,已经练就出座车的好本领。几个小时不在话下。本预计2个小时的车程,由于车坏,4个小时才到达,路上几乎没有哭闹,很乖,只是想睡觉时非要在车上脱衣服很令我头痛。



爬山

山不是很高,相对比较平缓。能够激励他坚持爬上去的原因,是因为一路上都有水,他可以淌着水走。边走边看边玩水,其乐无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路上几乎没有穿鞋,全是光着脚,居然没事。



骑马

这种事情以前想都不敢想,绝对没戏。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让他上马,他居然一点没有反对,跟着爸爸上马了。一路上非常高兴。下山时在马上不停地跟走路的叔叔阿姨打招呼:叔叔再见!阿姨再见,表情很得意。



看风景

在车上,看到山,将带着小书翻到高山的那一页,让他说,没想到不但跟着说了高山,还即兴背了一句唐诗:“千山岛飞绝”,歪打正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3-8-11 21:04:46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记录着康康进步的点点滴滴,真为康康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8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儿子,我想对你说

  

    儿子,爸爸妈妈就要送你踏上征程,离开家去青岛求学,妈妈的心情是即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终于我们能够到以琳接受训练,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难过的是妈妈不能够陪伴在你的身边,毕竟,你才只有5岁半啊。

    今天,妈妈看了一本书,其中有关于体罚孩子的描述,妈妈也曾经这样粗暴地对待你,很长时间以来,妈妈常常为此而懊悔不已,但总也减不掉心头无比的愧疚。今天,妈妈要向你忏悔!

    在你还不到三岁的时候,因为你的尿裤子,我曾经狠命地殴打你,用殴打绝对不夸张,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你缩在门边的一个角落里,惊恐的眼神我到死也不会忘,可当时象疯子一样的我根本无视你的哭泣,求助,妈妈简直就不是人!还有,你睡眠不好,经常很晚了还不睡觉,我和爸爸就轮流拿着小棍子吓唬你,逼你到床上,直到你哭,委屈地趴在床上;在你3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喜欢将小东西从阳台扔出去,忘记了有一次是将我们的什么东西扔下去了,妈妈先打了你,爸爸接着又打你,失手打到你的腰上,你痛得大哭不止,要知道,儿子,你忍受疼痛的能力是很强的,轻易是不哭的。还有,由于你的多动,妈妈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会用很大的声音粗暴地对着你吼,吓得你不知所措。。。。。。

    妈妈已经写不下去了。只有外婆,是最爱你的,还有你的大姨。当她们听到这些以后,大姨哭着给我打电话,说我简直就是后妈。外婆在你身边的时候,绝对不许我们打你吼你,外婆的道理很朴素,总是说:你只有这么小,什么都不懂,怎么忍心下手打?还说:你跟我们本来就没有感情,再打,就更没有感情。外婆总是象老鹰一样地护着你。去年一年,外婆在我们家,是你最快乐也是你进步最快的一年。

    后来,爸爸妈妈到网上学习,听老师讲课,知道了不能够粗暴地对待你,我们也慢慢地调整好了心态,不再打你,也不再对你大声地吼叫。而是慢慢地,耐心地引导你,领着你从你的世界里慢慢地走出来。你开始跟爸爸妈妈亲,特别是对妈妈,看到妈妈下班是那么的高兴,做什么事总希望妈妈陪着,洗澡要妈妈、上课要妈妈、睡觉要妈妈、出去玩也要妈妈,连爸爸都嫉妒了。而且,一天天的,你在进步了,尽管是一点一滴的,我们为你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而高兴。记得你会叫妈妈的那一天,爸爸到学校接到你,就给妈妈打电话,说儿子会叫妈妈了,我激动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我身边的所有同事,他们也都为我高兴。

    儿子,我想告诉你,尽管我们曾经那样粗暴地对待你,但爸爸妈妈的确非常的爱你,只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我们错了!

    现在好了,爸爸妈妈再也不会为难你,我们会全身心地爱你,呵护你。为了你,爸爸可以将公司的事暂放一边,陪同你去青岛。还有最爱你的外婆和外公,本来是要陪着你去的。他们商量好了,一同到青岛,替你做饭,做你最爱吃的饭。没想到,短短的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不幸!外公去了,外婆生病还在康复中。外公没有能够等到这一天,就差一个月啊,外公他就走了。外公临终前,听到妈妈告诉他,你说要去看外公!外公听到这话的时候是那么的高兴,象个孩子似的笑了。可惜,最后也没能够看上你一眼。儿子,外公在天之灵会保佑你。

    我们就要踏上征程,长路漫漫,爸爸妈妈陪着你,慢慢往前走。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3-11-29 21:22:57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真心祝愿康康从青岛开始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祝你们在青岛度过愉快的时光。因为青岛确实是个很美好而且值得纪念的的地方。<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



黄花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18:09:29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晚上,正在画画的儿子看到我穿外套,非常敏感地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不走,妈妈不走”。要哭的样子。脱下外套,陪了他一会儿,悄悄地走了,强忍的眼泪,出门后不争气的流下。

  在回家的车上,回想起陪着孩子上课的情景,感到特别的欣慰。

  陪着孩子上了一天课,处处感受到的是老师们充满爱的笑容,爱弥漫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以琳方方面面为孩子考虑到的,真的可以说是太周到了,就连中午睡觉,也区分了能睡着的和不能睡着的两个屋子,怕不能睡着的孩子影响了能够睡着的孩子。所有可能会碰伤孩子的柱子等都是用软的材料包好了,环境的良好超出我的想象,尽管我早已在网上看到过图片。训练有素的老师、井井有条的管理,处处让你体会到感受到的是以琳的爱,进门就能够看到的很醒目的几个字“有爱就会有神迹”,方老师已经在为我们创造神迹。

  快乐的以琳、以琳的快乐感染着孩子,儿子上学的第一天就表现不错。刚开始怕他不适应,毕竞脱离组织很长时间了,没想到他居然比较配合,就连个训也表现不错,还偷偷地跟老师斗智(老师藏在桌子底下的雪花片让他摸并说出形状,说不出来的时候就迅速地偷偷低头下去看,并咯咯地坏笑着)。看来起初的担心有些多余。

   孩子在学校是那么的快乐,在放学的路上,我忍不住叫他“快乐的小少年”。

  正如小玄妈妈所说,我们在青岛会度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5 18:37:33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青岛安家记



从北京出发的那天,爷爷奶奶姑姑婶婶叔叔姐姐都来送,用姑姑的话说,康康要去“留学了”。儿子很高兴,在去车站的路上,我教会他说“坐火车去青岛”。一路上,非常安静,专注地观看车外明亮的灯光和繁华的街景,他还不能够明白此次离开家的含义。

有了前几次座火车的经验,对他不再担心。早晨五点就醒了。其间也有不恰当的行为,起床后趁我们不备,赴到对面的床上,吓得那位阿姨大叫,搞得我们十分尴尬。

早晨到青岛,爱人的同学开车来接。行李堆满了半个车厢。先找中介拿钥匙,回家。房东中介都来了,交房租,签合同,房东修理空调。再去朋友公司取回几天前从家里托运过去的被子等物品,返回时顺路去二手市场买了床、凳子,回到家装好床已经是11点了,突然想起还没有吃早饭,可怜的儿子,一直跟着我们来回折腾,没有哼一声,已经饿得蔫头蔫脑了。

吃过午饭,打扫卫生。通过中介请了两个保洁工,战斗了四个小时。其间,我们跑超市7、8趟(好在离得不算太远),小到锅碗瓢盆、大到电暧气、桌子;家终于具备了居住的条件!我对爱人说:看我们的家好漂亮。。。是啊,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家。

为了庆祝新家的“落成”,晚上去餐馆吃饭犒劳(其实是因为家里没有材米油盐)。儿子吃得很欢,来青岛的第一天表现不错,对新家的适应也比我们想象的好。

为了儿子的“留学”,全家正常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感谢儿子的爸爸,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总是挺身而出,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的很多东西。他留在青岛陪着儿子!

我已回到北京温暖的家,想想在青岛的他们,心中的那份挂念和歉疚是无法表达的。

2003/12/5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0 17:54:4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这是10月份的时候记录的康康情况



在合适的场合运用适当的语言能力有所增强

比如:我中午打电话问他在做什么,答:妈妈我在吃饭(好一个“我在吃饭”,而不是“吃饭”)



早晨,他不想起床,问他还睡不睡,回答:还睡(不是“睡”,而是“还睡”),这个”还”,已经泛化到其他日常用语,比如还吃,还洗、还玩。



让他吊在单扛(实际是秋千的横杠)上练习臂力,通常是实在支持不住了才抱他下来,后来爸爸教他说:我坚持不住了。每每他想下来前,总会大喊:我坚持不住了,小样让人忍俊不禁



妈妈是他的最爱

不管在什么情况谁问他最喜欢谁,他总会说:妈妈,不知他是否真理解,但现在儿子跟妈妈的感情真是好极了(迟来的母子情深重新找回的依恋)



外出玩,一定要妈妈一起去,如果发现妈妈没有跟着,一定要返回找妈妈;出门的时候,生怕妈妈藏在后面不去,先帮妈妈拿好外套,准备好鞋子,乖乖地站在门口等着;



在他伤心的时候,或是觉得受了委屈的时候,他喜欢静静地躺在我怀里让我我抱着他,安抚他;



儿子不喜欢看我披着头发的样子,每次洗完头他总会说:妈妈梳头;为了儿子,我需要将头发梳得好好的;看见我的头发散落下来,会轻轻地把它别到我的耳朵后面,那份惬意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



每天我下班他放学一起回家,先在车上等着我的儿子,总是搂着我亲亲,“深情”地看着我,听着他小嘴叫着“妈妈妈妈”,一天工作的疲惫和烦恼全没了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3-12-18 18:14:0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重逢的喜悦

周末,到青岛看望儿子。想着丈夫和儿子生活在这里,感觉这座城市很亲切。尽管是在冬日寒冷的早晨,想想再过一会儿就要见到儿子,心里暖洋洋的,不禁加快了步伐。

远远地,看见丈夫带着儿子向我走来,忍不住激动地大声喊着“康康”。儿子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叫着“妈妈”向我跑来,扑到我的怀里。

很少看到儿子如此表露他的欣喜。



你、我、他

回到家,陪儿子一起玩,他习惯地叫了一声奶奶,我反问他我是谁,他立即答:你是妈妈!很让我惊讶。以前他重来都是简答,没有过这么完整的答复,什么时候学会人称代词了。听奶奶说,老师正在教,你、我、他都学会了,还给我表演了一把,绕来绕去的问,真不错,几乎没有乱方阵。



阿康

听他爸爸说,最近几天听儿子自己念叨:肖靖康、阿康,很奇怪,我们从来不叫他阿康,倒好象听方老师叫过他,于是爸爸问他:康康,方老师叫你什么呀?阿康。能够记住别人对他新的称呼,还能够记住是谁,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要爸爸

早晨穿外套的时候,康康就开始跟奶奶说再见,出门的时候,把奶奶推进门,问他:“那谁送你呀?” “爸爸!”。奶奶骂他小没良心的,出门后不理他,自己往前走,看见奶奶在前面,磨磨蹭蹭地跟了上去。让爸爸好生得意了一把,儿子居然要他了!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3-12-20 14:54:01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3-12-20 20:31:16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妈妈:我今天仔细看了你写的康康日记,让我感动不已,因为我读到的是一颗母爱的心。虽然我也在为了天天倾尽所有的努力,但我丢失的却是对孩子的欣赏。在每天日复一日的训练过程中,我麻木了许多,以至没有心情去赏识我的孩子。以往记录孩子的成长日记,早已被一个个月的训练计划和每天的训练记录所代替。理性越来越多的代替了感性。我是否该反思自己的这些变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3 13:07:47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可欣:说来惭愧,我只是将孩子还有的一点点可爱挖掘出来,聊以自慰罢了。有时甚至在想,我是不是有些阿Q了?



孩子的这些让我们欣喜不已的细微的进步,在正常人看来,不定怎么不屑呢。可这些都是家长和老师用心血换来的,个中的艰辛,唯有我们才明白。而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微不足道的进步,在支撑着我们向前走,说实话,通常,我是不敢想将来的。了解的越多,心就越沉重。“沉重的是我们的心,迷茫的是他们的眼”,可这种苦难沉重的日子也得过呀。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哭也是过,笑也是过,何不笑着过呢。我也知道是说的容易做的难啊。



其实,康康的情况不太好,他的理解能力、注意能力、模仿能力都不好,说话发音也不清楚,还有刻板行为等等。在这次入学评估的时候,我的心就一点点往下沉,很多我认为他应该会的他都不会,比如根据物品功能做选择、二选一、三步指令、观察模仿等等,弱的项太多了,再看看以琳其他的孩子,情况好的真是有很多。我也很急,可是再急也不能解决问题,就象方老师所说,不要急,慢慢来,从基础开始。确实,孩子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地保持稳定,家庭环境的稳定、人员的稳定、我们心态的稳定。为什么我一直没能痛下决心辞职带他,也有这个原因(当然经济也是考虑的因素)。我怕我天天面对他,不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样更不好。



我想,我们能够做的,也就是尽我们所能,帮助他,尽量给他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慢慢地好起来。有些时候,为了训练,我们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感受。我看到小玄妈妈写的一段话“我亲爱的孩子,总是在这样的时刻,让我痛悔我曾有的种种不耐心。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你每天如陀螺一般,被你的妈妈、你的老师们抽着飞快转动,我又几时能停下来,问一声,孩子,你是否承受得住?”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是啊,家长也很无奈,怎么做都是两难。



你对天天的训练及天天的训练模式应该是比较好的了,让自己和孩子稍微放松一点,弦绷得太紧了是要出问题的。毕竟,除了训练计划和训练记录,还应该有别的呀,去欣赏孩子的可爱吧,这样,你会感觉轻松一些。



抱歉,乱七八糟的不知写了些什么,不当之处请谅。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3-12-28 21:18:1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妈妈:

    上周我又开始给天天记日记了。天天上周情绪很不好,所以我的心情也特别堵得慌。但从两天前又恢复正常,且有一些进步,如会根据提问“我是谁?”回答“你是**”,全家人可高兴了,一个个围着天天轮流问他,这是天天区分你我的一个表现,尽管是按一种模式背出来的。于是我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

    今天看了你的回复,真的我们太需要放松了。特别是从早到晚的全职妈妈们,更加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我现在也打算请一个小姐姐,协助我去陪读,这样我去上班不能陪读时也不至心里老不踏实。你认为如何?

    康康春节回北京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4-1-5 18:28:07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登台表演



听儿子爸爸说,圣诞节儿子将到大教堂表演“做操”,这个好消息几乎传遍家里所有人,大家对他充满了期望,没想到由于他纪律性太差(不停地乱跑),被“拿下”了。正在为他惋惜,又传来好消息,被选中参加“洗手绢”节目,因为他的入选,使他们小组的上台率达到了100%。<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

彩排的时候表现不错,还得到老师的表扬,可真正登上舞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东张西望,一个动作都没有做,据奶奶说,让她很没面子(哎)。我们总结,他这次并非登台表演,充其量只能算作登台亮相而已。



算有了补救的机会。元旦,儿子再一次到教堂演出,舞蹈“耶稣爱我”。尽管那天他咳嗽很严重,我们还是带着他去了。送他到后台准备的时候,看到胡老师一遍一遍给孩子们说,一会儿一定要看着老师,老师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做好了老师给你们山楂片吃。。。孩子们似懂非懂地,一个个乖乖地等待着,可爱的孩子!可敬的老师!尽管在台上的儿子只做了那么几个动作,看着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台上舞蹈时可爱的样子,听着给他们的掌声,在台下的我早已泪流满面。领着孩子退场的时候,看到的是大家给我们的关爱和欣赏的眼神,真的让我体会到爱无处不在。<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



想起妈妈



每次离开,总是让奶奶先将他引开,偷偷地走,事后他如果没有看到我了,也就罢了。但这次却不一样。今天早晨我还在车上,爸爸就发来短信,告知儿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找妈妈,每间屋子找了个遍,还将床上的被子掀开找,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我的离开让他焦虑,尽管我走之前告诉他,妈妈要回家上班,但他总是一句话:妈妈不走。他还不可能理解妈妈为什么要走。



前两天他咳嗽,半夜醒来不睡,为了哄他睡下,告诉他,好好睡,明天给你玩照相机(其实照相机在北京),没想到早晨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给我照相机,结果大哭了一场。看来是不能够这样骗他了。我们平时总以为他还什么都不太明白,也听不太懂,其实有时候他的表现总让我们吃惊。看来,我们得好好调整调整思路,正确对待他才行。记得一位大孩子的家长就曾经对我说过,别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明白,只不过他们不会说而已。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4-1-20 11:32:11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车站找人

放假了,儿子回家啦!用爸爸的话说,儿子回家后送给妈妈的第一份礼物是“车站找人”。

车刚停稳,我便挤上车,透过拥挤的人缝看到我可爱的儿子正乖乖地座在下铺,等着下车。随着我的呼喊,儿子迅速地站起,从人缝中钻了出来,惊喜地跟妈妈拥抱,掩饰不住的高兴。验票出站,人很多排着队,只见他东张西望,好象在找什么,于是问他:康康你找什么,找谁呀?二叔!原来,二叔拿着行李排到前面,他没有看见二叔。儿子开始关心身边的人了!但他还不会询问,有了基础,还得提高,下一步要教他学会提问。



回家的感觉

从进家门开始,我就一直关注他。他的表现仿佛一出哑剧,很是好玩。进门,奇怪的表情,站在门口张望,有点陌生地迅速走到卫生间门口,指着让我将淋浴房的门关上(自己好象不敢进去);然后很快地将电视打开;进到他自己的房间,将抽屉打开,无目的地拿出几件玩具,摆弄了几下;将桌子上的书、笔、本等随意地翻了翻,走开;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将家里查看了过遍。我想,他也跟大人一样,离开家久了回来后总有特别新奇的感觉。



错误的语法

自从学会说:“**给我什么”这个语法后,他便开始滥用。比如要尿尿了,会说:妈妈给我尿尿;要出去玩了,会说:妈妈给我出去玩,居然这个错误的语法取代了他以前正确的语法,以前表达很好啊,我想出去玩,我想尿尿。还得耐心地纠正他哟。



想念学校

放假回来后,康康还想着上学,到了晚上,自己拿出书包收拾,将本呀、笔呀装好后,再拿一个苹果香蕉洗干净,用保鲜袋装好放到书包里。他还不明白这种地方的变化,比如从北京到了青岛,从青岛回到北京,好象没有什么概念,尽管反复告诉他,我们回到北京了,这是北京,学校在青岛。我想需要他的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后,才可能慢慢地明白。

有时候,我们会在家里模仿老师,比如模仿音乐老师带着节奏的问好;模仿小李老师跟他玩的他最喜欢的小游戏,唤起他的回忆。他现在认识好多老师,方老师、李老师、毕老师、刘老师、胡老师、隋老师,还有晓雅姐姐。。。上次在学校的时候,看他准确无误地跟老师打招呼,真让我吃惊。



吃饭馆

以前,带着康康去饭馆吃饭,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安静地坐着,总是在饭桌间跑来跑去,必须是两个大人轮流值班,而且,饭馆里的饭和菜他几乎不吃。如果饭馆里有自动门,事就更多了,因为他对自动门特别迷恋。现在好了,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带着他在饭馆吃饭,他基本能够安安静静地坐着到吃饱才离开桌子,而且,看到喜欢吃的并且认识的菜,会指着说出菜名,告诉我们他想吃。每次,我们总会点两个他比较喜欢吃的菜,保证对他的吸引力。有几次,在外边玩,看到饭馆他居然很快地跑进去坐着不走,告诉我们“吃饭馆”。看来,凡事都得让他有兴趣,有了兴趣就好办了。



明天,我们将带着他回重庆,跟他最亲爱的外婆一起过春节,期待着他能够有良好的表现。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4-2-2 17:54:19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一言难尽回家记



没电了

很担心他的旅途。前几次座飞机他还太小,3岁多时有一次是上飞机就睡觉了,因此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带他座飞机。

换票时特意换了在一起的座位,并且是在安全门的地方,前面只有两个座位,正好有一个座位的空地,可以供他稍微活动一下。对安全带比较有兴趣,自己扣好,松开,再扣好,折腾了一会儿,发现了耳机,无师自通地准确地插上,调音量,总算找到兴趣点,暗自庆幸!没想到飞机降落前,收音机关掉了,这下可了不得,告诉我们“没电了”, “坏了”,“打开”!音量越来越大。别看他平时说话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但哭起来却洪亮极了,而且不停地跳来跳去,一幅死去活来的样子。整个机舱就听见他刺耳的哭声。无论如何解释都不管用(其实他根本听不明白),只能耐着性子安抚他,只希望飞机快点到达。估计是实在无法忍受,前排的乘客叫来了空姐,让她帮助我们。还好,我已事先做好了铺垫,上机后第一件事就是告诉空姐,我们的孩子是一个特殊孩子,担心他在飞行的过程中会有不适当的行为发生,到时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但同时也告诉空姐,我们会尽量控制他的。所以当空姐知道他是因为不能忍受收音机没电时,也没多说什么;还有好心的乘客来询问,孩子是否病了是否需要帮助,也有对我们侧目的。。。总之,我们的脸是被他丢尽了,好在我们也早已练出来,始终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实际心里难受极了。他的哭叫一直坚持到飞机着陆。



返程时心里直打鼓,千万不要再这样。落座后,直接提出要求,听音乐,因为他没找到耳机及耳机的插孔,所以告诉我他要听音乐。一看,坏了,这个飞机没有此设备。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开始哼哼,说实话,我心里害怕极了,这才刚刚开始,两个小时,让我如何哄他?一个要求没满足,又提出下一个要求,吃月饼,天知道他怎么想起要吃月饼。了解他的秉性,现在绝对不能告诉他没有,要先答应他,回家后就给他吃月饼,他也反复不停地念叨吃月饼,但仍然气哼哼的样子,好象随时可能发作。送饮料,可乐橙汁都要了,但他哪种都不喝,没有他喝的,更不高兴,好在我灵机一动,要了些冰块,让他玩。快玩完时,饭来了,有他最爱吃的蛋糕,终于可以安顿了,坚持到下飞机,吃了三块蛋糕两个面包,切碎了一个面包,总算到了。心里大大地松了口气!



“没电了”续

回家后,晚上突然想起在外婆家吃的撒其玛,要吃,家里没有,告诉他明天去买,不干,不依不饶,非要不可。自己穿上鞋,说着:出去买,跑下楼,追回来,还是不干。他爸爸拿出最高级别的强化物,他最喜欢的笔记本电脑,让他玩,没想到却没电了,而且要命的是充电器还不在家。从要吃撒其玛,转到了充电器,没电了,坏了,足足哭闹了40分钟,说实话,我当时真的被他哭得万念俱灰,觉得活着特别没意思!



他对于象停电了,停水了,电视机坏了等等事件,特别不能够忍受,每次总得大闹一场,我想,是由于他的理解能力太差,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所致。不知他何时才能够有这样的理解能力。



放假期间他唯一闪光的地方是开始提问了。两次,一次爸爸外出了吃饭时他没找到爸爸,问爸爸去哪里;还有一次是今天早晨我上班,他不让我走,问妈妈去哪里。



春节期间,回家人多,加上外婆生病,没怎么管他,自由散漫,又添了些坏习惯,看来要改变他的环境,得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回家前,根据小李老师的假期训练计划,好好准备了一番,打印出来带回家,却一次没看过,更别说对他实施训练了。

总之,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母亲。



做一个母亲难,做一个好母亲更难,做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更是难上加难!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18: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