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4861#
发表于 2012-3-10 14:43:48 | 只看该作者

re:NT也不是神,尽量向神靠近,可是永远也无...

NT也不是神,尽量向神靠近,可是永远也无法突破。

我个人感觉,时间永远是最大的敌人。想塑造一个比较完美的人往往需要几代人,这还是理想状态下的,需要时代的配合,时代岂是人力所能左右的。

即使时代配合,象美国那样没有大的战争或动乱。一个祖辈的人首先要有财力,他的毕生将以挣钱为主,来保证孙子辈生活在一个上流的环境中。其次他的儿子一代要有很好的智力,善于教育并能遗传这种基因给下一代。最后是智力和环境的碰撞产生的高情商,到高度的审美情趣,学习能力,甚至到更高的胸怀,气度等等。谁能保证一代又一代都能这样顺利呢?相对来说多生孩子会有帮助。

所以NT可能会有单一的优点,全面的优点确实难以企及。在燕博的地里班门弄斧了,见笑见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15:50:32 | 只看该作者

re:你说的更像是古代经验。现代信息社会,...

你说的更像是古代经验。
现代信息社会,学习和生存成本越来越小,在一代中完成每个人的理想生活并不是梦想。

而且理想生活,并不是说人要完美到神一样的高度,我对人性是很悲观的,只要达到自己能到达的高度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3#
发表于 2012-3-11 00:25: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成人学画要从素描开始,然后是速写和色彩练习。
色彩的话,彩铅肯定比水彩容易。

素描先静物,然后人物头像,先静态,然后动态。
我是先描书的,还没过渡到黑白照片呢,最后我想才能过渡到真...


一看到聊画画我就忍不住插嘴。

成人画画不必遵守一般规律,非得从很基础的级别开始。
“素描先静物,然后人物头像,先静态,然后动态。”这是说写生吧?
写生很重要,必不可少,但动态的写生很难,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即使是现代所谓大师的画作,都很有画照片的嫌疑。
比较能让一般人保持兴趣的做法,大概是铅笔素描几何体写生1-2张,静物组合(包括景物)素描写生1-2张,接着临摹素描(学排线条)数张,再回过头写生去。
色彩也类似,无所谓彩色铅笔还是水彩水粉油画,只是通常要经历画彩色照片,为了仔细观察怎么用色彩。
找到自己所好的,就可以按兴趣画去了,无论各种题材/各种工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4#
发表于 2012-3-11 08:28:47 | 只看该作者

re:实在是好玩。 素描和色彩是美术的基础...

实在是好玩。
素描和色彩是美术的基础课程。
从基本构图和画基本立体图形开始,练习怎么画线条、怎么透视、怎么布局。
之后才会画静物,物体也是由基本图形构成的。
我也在着手学。
有一本美院的教程就可以了。
倒是可以看看美术史,以后各处游玩时,可以有更多的内容和乐趣。

学国画倒是有些不一样的。
国画大多强调写意的,强调神似。
因为没学过,我还没有太多的感受。
遗憾的是我用毛笔很差。
原来想学学毛笔字的,现在看来我这方面太差了,可能会挫伤老师的积极性,于是作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09:23:23 | 只看该作者

re:专家一说我就踏实地找照片去了,不满大街找...

专家一说我就踏实地找照片去了,不满大街找模特了。

我在看考美院经验,据说18个月搞一千张素描,两千张速写,再模仿下高分色彩,就要看悟性了。
这个标准不算难,一天划拉几张纸。

美术史里,我感觉《艺术与观念》非常好,我认为比贡布里希和房龙好,虽然那些也不差。
中国艺术是另外的话题了,神似这种东西没法理解,还是先学基础,再模仿吧。
如果我能画出达芬奇手稿的水平,其他那些抽象的,夸张的,变态的,神似的,我认为就看怎么忽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6#
发表于 2012-3-11 09:57:20 | 只看该作者

re:普通成人画画,能忍耐考美院的路子吗?我很...

普通成人画画,能忍耐考美院的路子吗?我很怀疑.如果是初中高中的孩子,我觉得可以那样要求.

以前看过一些家长给孩子画的画,有自己编的小故事,有某次旅游的游记,虽技法粗糙幼稚,但看上去非常美.
比较多的人,画花,只要注意一下构图和取舍,笔触熟练后,都美得很.

构图/光影等美学范畴的东西,需要看书看名家画作,观赏别人的作品比较好领会.神韵可由此领悟.


"抽象的,夸张的,变态的,神似的",有一些的确是忽悠,毕加索\达利什么的不一样,如果按编年史来看他们的作品,会很有感觉.
艺术鉴赏,是很有意思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0:09:23 | 只看该作者

re:这样啊。那赶紧声明,我不是普通人,大...

这样啊。
那赶紧声明,我不是普通人,大家不要跟了,呵呵。

我还是喜欢理科正规的路子,不会上来就模仿小清新。
模仿达芬奇手稿应当更符合我的学习模式。
还有看人体解剖图什么的,画真实肌肉和骨骼,特别是脸部各种真实表情。。。。离小清新更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8#
发表于 2012-3-11 10:12:37 | 只看该作者

re:艺术的范围太宽,因此有些提法我觉得是在某...

艺术的范围太宽,因此有些提法我觉得是在某种前提下的。我没读过艺术教程,以下的都是基于直觉的瞎说:

素描,重在理解形状、透视、光影、比例关系、、、、、
写生,重在理解不同物体(花鸟虫鱼动物植物人物、、、)在静态和动态下的表现,主要是为创作收集必需的素材。要画马,不论油画和水墨,马在不同状态下的肌肉、筋骨,一定要了解。没有办法跳过形似而直接蹦到神似。 叶浅予有很多很多民族舞的写生,都是在抓各种各样的瞬间。

很多艺术形式(油画、雕塑),必需得从这些基本功走上来。有些艺术家觉得一定从素描开始狠抓是走偏了,但像陈丹青少年时代的基本功已经很强。

现代艺术的形式太多了,成年人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个人觉得未必要从这些基本功开始的。装置啊、影像啊、各种涂鸦啊、、、艺术是心声和想象的表达。这种表达未必一定要扎实的基本功。

瞎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0:34:08 | 只看该作者

re:艺术的确很丰富,从哪里入手都可以,目标是...

艺术的确很丰富,从哪里入手都可以,目标是什么也很重要,是参加社区活动,陪孩子,还是表达心声,或者有其他目的,切入点都不同。
我看了大概七八本美术史之后,决定还是先走正规透视,光影,构图,情感和解剖学路子,一年半以后再看喜欢什么表现形式。

画画是业余,不算难,也不花太多时间,我一周看完十二期《程序员》,才是累得半死,总算感觉跟上潮流了,一群疯子啊,搞这么多新名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0#
发表于 2012-3-11 10:40:14 | 只看该作者

re:我认为基础是必须有一点的,不然玩不下去了...

我认为基础是必须有一点的,不然玩不下去了。

就看学到什么程度。
就说美术专业的学生,也不是人人都有同样的基础。

燕原选这条路线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0:46:20 | 只看该作者

re:理科生们可能都是同感,上来得先把历史和理...

理科生们可能都是同感,上来得先把历史和理论过一遍,学一两年基本功,感觉发挥的余地就大了。

如果上来就画齐白石虾,总感觉不对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0:53:46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还需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话,可以一边...

如果还需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话,可以一边学法语意大利语一边画画,特有气氛感。

日语我放弃了,5555,虽然大都很喜欢,但是我听着实在是难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3#
发表于 2012-3-11 11:29:29 | 只看该作者

re:在校时候学过一年半日语,是冲着桑田佳佑去...

在校时候学过一年半日语,是冲着桑田佳佑去的。没觉得难听,只觉得日语比较微妙。日本人填个表格,写完名字还得注明怎么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4#
发表于 2012-3-11 18:08: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如果还需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话,可以一边学法语意大利语一边画画,特有气氛感。

日语我放弃了,5555,虽然大都很喜欢,但是我听着实在是难受啊。


我的天,越越也喜欢日语,好像是为宫崎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9:20:05 | 只看该作者

re:到现在没给大都做诊断,今后大概也不会去做...

到现在没给大都做诊断,今后大概也不会去做了。
主要原因是带帽子的好处没看到。
(我相信 DSM-V 时代,不带帽子的 AS和PDD-NOS,可能会更多)

今后打算要做的,是给大都换两个好玩的帽子,让他去比较。
他应当是更像 Nerd,不过在社会上,Geek 的人数更多更正面一点。
而 Nerd 和 Geek 之间的差别,总是比 AS 和 NT 要小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看上去也就降低了很多,感觉对他能活得轻松一点吧。

Geek vs. Nerd: The Infographic
http://www.geeksaresexy.net/2012/01/04/geek-vs-nerd-the-infographic/

另外,家里所有ASD的书都送人,呵呵,换成 Geek 们喜欢看的书。
ASD,就留在我脑子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4:39:35 | 只看该作者

re:豪斯医生里面有这么一集,原来演绎的是真人...

豪斯医生里面有这么一集,原来演绎的是真人真事儿。

百度:
  马里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行为艺术家,1946年生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父母都是铁托的拥护者,从小就受到对性的压抑式教育。这决定了她后来的创作风格。年轻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美术学院,受的是苏派美术教育,后来在德国汉堡美院和巴黎美院进修过。现在工作生活在阿姆斯特丹。

  她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她对巴尔干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巴尔干地区对性爱的态度。“女人是太阳的妻子,男人是月亮的丈夫”,这种传统的对男性女性不同的理解,源于对人性自然力的保持和对不可摧毁的宇宙力量的接触的渴望。在一些神秘的仪式上,男性和女性都非常极端“开放”地表现自己,把最原始的本性表现出来。
  这些新的作品是她离开贝尔格莱德30年后第一次回去时创作的,她亲自选的演员,这些人都不是专业演员,她想要保持那种原始的,粗犷的精神。马里娜这样解释她的这件新作“我的这些图像是带有鲜明的性的观点,但是我用它们来表现精神目的。在我们的现实文化观念里,性的精神性被剥夺了,我们给性的定义是卑贱的,下流的和平庸的。我想做的只是建议人们把对性的观念往后推一段时间,重新审视一下我们传统文化根源对性的理解和认识。”这个作品不仅是一幅诗史画卷,还是一组巴洛克似的影像画面。
  马里娜从70年代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体创作了。她利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她的过去和她的现在,冲破了身体的公共领域和个体领域的界限,艺术在生活中,生活变成了艺术,同时也冲破了人的身体的生理和精神潜在界限。她的深层创作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发现一种方法,一种能够使人更自由的状态。性应该是在文化领域里面的。
  阿布拉莫维奇最著名的一次行为艺术表演,是1974年的《节奏0》,她首次尝试现场互动。观众可任选包括枪、菜刀、鞭子等72种危险道具,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阿布不作任何反击。直到有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她的泪水夺眶而出。“这次经历让我发现: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公众,离丧命也就不远了。”
  1997年马里娜获得了当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国际艺术家大奖。

以身体为实验的自残

过去,行为艺术家们总是依靠出售记录行为艺术的照片、影像资料、或者行为艺术表演之后留下的小道具谋生,阿布拉莫维奇对此似乎不屑,“我的行为艺术创作开始于1960年代的后期,我从没有想过出售我的作品,那并不是像你们所想象的那样。”

在阿布拉莫维奇早年的生活中,父母的经历、战争的暴力、东正教信仰、东欧的社会主义局势等因素都对其成长构成了一定的影响。阿布拉莫维奇的父母都是支持铁托的共产党游击队员,父亲后来成为二战英雄,母亲则是少校军官。

与母亲的关系一直是阿布拉莫维奇不能挣脱的心结,甚至在她成名之后所做表演的时间也要严格按照母亲军人化的管理要求去安排,必须在晚上10点前结束。这些带有某种精神压抑性的烙印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其日后的创作当中,正像阿布拉莫维奇所说的:“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因为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

因而,寻求身心极限状态下的自我解放和某种自由度一度成为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创作的内在线索之一。阿布拉莫维奇创作的大量作品都触目惊心来描述她的很多作品毫不夸张。

1970年代,阿布拉莫维奇开始以自己的身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制造险境及各种自残的手段进行有关身心极限的思考。“节奏系列”中,她将自己置身于浓烟烈火之间的木材五星围栏中直至烧伤昏迷、濒临窒息,最后被抢救出来;或者服用下大量的精神类药物,在身体和意识陷入混沌之后等待缓慢复苏;通过为观众提供包括带子弹的手枪在内的72种物品,让他们对艺术家的身体进行任意摆布。《托马斯之唇》中,她将刀割、鞭笞、冰冻等自残手段一并运用。同样以探索身体极限为主题的“解脱系列”等许多作品中都可以感到死亡意向的逼迫,并且通过危险场景引人注目,对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看与被看的固有关系进行了重建。

痛苦才能使我们更美好

MoMA展览的影像屏幕上,还不断循环播放着另一些永远无法重现的行为艺术作品影像记录,比如创作于1988年的《情人——长城》。这部作品是阿布拉莫维奇和德国艺术家、也是长达12年的合作伙伴和情侣乌雷(Ulay)合作完成的,他们分别从长城的山海关和嘉峪关出发,在行走了四千余公里路程后最后在位于山西省的二郎山会和。这件作品也成为他们分手的仪式祭礼。

阿布拉莫维奇离开乌雷后尝试将行为艺术与其他艺术媒介更广泛地融合。其中,行为录像装置作品《巴尔干巴洛克》参加了1997 年的第四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并获最佳艺术家金狮奖。在展览现场,阿布拉莫维奇坐在由1500个血肉犹存的兽骨组成的骨堆上,一边洗刷兽骨,一边低吟儿时的家乡民歌,语调充满悼亡之气,背景则是她和父母的影像投影。这件作品与艺术家的故土巴尔干地区的现实息息相关,充满张力。“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楚、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阿布拉莫维奇说。

在“艺术就是当下”的展场中,观众可从两个裸体的面对面的女人之间的狭小空间中小心翼翼地滑过;两个穿着衣服的人彼此指尖相触,另两个表演者背靠背,袖手旁观,他们的头发互相缠绕在一起;一个骷髅卧于裸体的女人身上,随着人体的呼吸上下起伏。“那是纯洁的视觉感受,一些人身体赤裸,但现场却没有渗入性意味。”一位来自费城的观众说,“这不是窥阴癖,感觉上,你像正在观看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只不过,是活生生的摆在观众面前现场演绎。”

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表演总是像咬向麻木的生活中的利齿。“如果人们被现场裸露的人体所震惊,那对我来说,才是令人震惊的事。”阿布拉莫维奇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0:06:54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的行为艺术是 KONY 2012,视...

最近的行为艺术是 KONY 2012,视频做的真好,对人性的把握也很准确。

只是艺术型忽悠会走向哪里,很难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b8qCLexsV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03:14 | 只看该作者

re:选民指南大全,呵呵,这本书记下来英文,给...

选民指南大全,呵呵,这本书记下来英文,给小都留着高中看。

领袖之辨
原作名: won't get fooled again-- a voter's guide to seeing through the lies,getting past the propaganda,and choosing the best lesders
作者: 约瑟夫·波耶特

目录

第一章 跟随的动机
为什么需要领导者?
变革期的慰籍
危难中的慰籍
公众为什么需要领袖
选民指南:追随领导者的动机自检

第二章 领导动机的善与恶
依附理论
自恋剥夺理论
自恋剥夺和情感主导的追随者:一种致命的结合
选民指南:认清自恋的领导

第三章 领导人的阴暗面
白帽子,黑帽子与领导者
变革型领导者的真伪
你的领导人货真价实吗?
持续的争议
善与恶仅隔一层窗纸
“两人疯狂共享症”的危险性
每个领导需要一个傻瓜
选民指南:避免光滑的斜坡

第四章 做领导就是作秀
看上去和做起事来像个领导
逢迎—领导者必须被人喜欢
引导互惠规则
选民指南:抵御可爱领导的诱惑

第五章 塑造愿景—领导者单调乏味的工作
拥有愿景为哪般?
没有愿景的总统
愿景的想象源泉
愿景的真实本源
选民指南:对领导者的愿景提出质疑
警示失败愿景的小红旗

第六章 评估领导者—价值观测试
道德操守
两种道德窘境
如何解决正确与正确间的纠结
选民指南:有关愿景伦理道德的必要提问
言与行的议题

第七章 评估领导者—现实性测试
寻找模式的问题
领袖是模式的探索者
对实际情况和正确判断的不懈追求
选民指南:在选举期间做真实性测试

第八章 评估领导者—事实测试
事实和捏造
投机性堆砌
投机性调查和民意抽样
检测谎言
选民指南:怀疑性思考的超级工具单

第九章 花言巧语、宣传和无耻的谎言
修辞的角色
修辞的技巧
当雄辩意在炒作的时候
选民指南:检测宣传和自我防卫
修辞和宣传的力量

第十章 步调不一、不卑不亢、怀有戒心的社会特立独行者是最好的追随者
不一致的重要性
藐视权威的重要性
在社会中特立独行无比重要
格兰富龙组织的能量
选民指南:如何发现候选人创建了格兰富龙组织?
智慧型往往摇摆不定

第十一章 意志不坚、左右摇摆可能造就最佳领导
做领导是苦差事
行为复杂型的先驱
选民指南:为何应接受貌似软弱的领导者

第十二章 领导和追随的策略
智慧的领导策略
智慧性追随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1:53:24 | 只看该作者

re:什么叫“格兰富龙组织”,英文是啥呢?...

什么叫“格兰富龙组织”,英文是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0#
发表于 2012-3-14 12:24: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到现在没给大都做诊断,今后大概也不会去做了。
主要原因是带帽子的好处没看到。
(我相信 DSM-V 时代,不带帽子的 AS和PDD-NOS,可能会更多)

今后打算要做的,是给大都换两个好玩的...

这是燕原式的智慧。也是燕原让我颇为称道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6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