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10-10-20 10:36:4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ga...

下面引用由[U]gavindawn[/U]发表的内容:

看来挺方派手法很多,这明明是偷梁换柱。鸡肉上是不会标注,但是猪肉上会这样标注:非注水猪肉。鸡肉上这样注明:柴鸡,非饲料鸡。


看来老秋的戏谑手法不总是能被理解。

正因为美国有关监管部门不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危险的,才没有在法律上要求食品必须标明“转基因”。这一点在中国要求更高,要求标明。----本来这件事情是无所谓的,要求标明也不过分,知情权嘛。

至于有的商家标明“非转基因”,那就是为了迎合对转基因尚有疑虑的消费者。----这从根本上讲也没什么,除了有点捣糨糊的味道。

K妈提供的这个信息,侧面反映了美国食品监管是认为转基因安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发表于 2010-10-20 10:44:4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黄花...

下面引用由黄花菜122发表的内容:

哼!老乡经过福州也不吭一声,严重BS,宁愿追尾,也不站你那队。


其实我早看出来了,就是没说。什么讲科学,什么理科生,其实就是搞地域帮派。方舟子哪里人,QBB哪里人,T版的夫人又是哪里人?最敬仰黄帅,大义灭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发表于 2010-10-20 10:49:1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东方...

下面引用由[U]东方恢[/U]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早看出来了,就是没说。什么讲科学,什么理科生,其实就是搞地域帮派。方舟子哪里人,QBB哪里人,T版的夫人又是哪里人?最敬仰黄帅,大义灭亲。


哇!这个强!这个春节有机会去福州策反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0:52:46 | 只看该作者

re:老秋抓了根稻草便汪洋恣意、仿佛业已经是掌...

老秋抓了根稻草便汪洋恣意、仿佛业已经是掌控了真理的先知,叼着根LV般的烟斗,斜眄着众生,一脸坏笑,踌躇满志起来,对老T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雨,是针兴奋剂,拿出当年红卫兵的精神,情不自禁地击节赞叹“一贴顶十贴”,嗯?!好熟悉,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句顶一万句,不愧是理科生啊,什么都要求量化,连夸同门兄弟也概莫能外,当然,评论论敌的材料时用“鸡零狗碎”便开始“例外”了,两个一路高歌猛进,恨不得要把反转阵容里所有人(包括嘟噜两句的)都奚落嘲笑一番这才快意恩仇。活脱脱一副方舟子的脸谱,也不愧得他的真传。
你说有材料,他们不看材料,他们看材料的出身是否又红又专,你告诉他材料的出身,他搜尽到反对材料便把他利用尽,一直到滥,没材料的就做鸵鸟——无视,比如我在287楼对他的质证“有实验表明喂养兔子的转基因大豆改变了它们的肝脏酶,并提高了的代谢活性”——animal science 82 (2006): 193–199.”便是一例。原以为他提供的反证一定是八星级的名牌背景,结果在我的要求下,才羞答答拿出出处来,最后连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也是小刊物,看!又是双重标准,你们不是崇尚单盲实验吗?哦!单盲的出处就是这么来的啊?好了,这样的理科所拥有的所谓科学精神,屁股即使与你们坐在一起,我也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之势以刘翔的速度挪过来。云兄点出老T有独裁专制之家长作风,我是暗自认同的,本贴第一楼批评方舟子的——当他们“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信任和权力,但是骨子里这种人是恨不得把所有批判他的人赶尽杀绝,而且一朝权在手就会原形毕露。只干对自己有利的事,什么维护正义早就扔到九霄云外。”也是有所指的,当然有没有点醒他那我就不知道了。说到别人没救,其实自己也不知不觉陷入另一个没救的泥潭里,呵呵。
好了言归正传,你不是有力气证伪吗?来咱们继续,当然你把287楼那贴的作业做完后,再把下面的综述文章继续证伪了。

医生警告:避开转基因食品   
本文出处:

中文: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09/79/04/3_1.html

英文:http://www.rense.com/general86/doct.htm;

  
    作者杰弗里史密斯

  
    Jeffrey M. Smit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本博注:关于这个名称中译名,原文有误,按照中文的习惯,可翻译为,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或美国环境医学环境科学研究院。这里,为不避免歧义,用英文。博友可直接读下面的英文)指出:“转基因食品没有得到很好的测试,并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实则存在因果的关系。”


        今年5月,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AAEM)呼吁“可能的话,医生要教育病人,医疗界,和市民大众,避免转基因(基因改造)食品,及提供有关转基因食品和健康风险的教育材料。”他们呼吁暂停食用转基因食品,作一个长期的独立研究和作食物标签。

  
        AAEM的立场文件中指出,“一些用动物的研究指出食用转基因食品有严重健康的风险。”包括不育,免疫问题,加速老化,胰岛素的调节,和主要脏腑及胃肠系统的改变。他们得出结论:“转基因食品和健康的不利影响之间不是了无关系的,实则存在着因果的关系。”以科学公认的标准性定义: “转基因食品和疾病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一致性,在多次动物研究中已被证实。”

  
        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处方无转基因食物(给病人)。密歇根州的内科专家艾米院长院士,又是董事会成员的AAEM,说:“我强烈建议病人完全食用非转基因食品。”俄亥俄州过敏症专家约翰博伊斯博士说:“我过去一直测试大豆引起的过敏,但现在(测试)的是转基因大豆,这种大豆是非常危险的,我告诉人们不要吃它。”

  
        身为AAEM主席的珍妮阿姆斯朗博士,说:“医生可能在病人身上看到这些影响,但需要知道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普什帕米巴尔加更进一步,他在审查了600多个科学期刊,他得出结论认为:转基因生物(GMOs)是令至美国人健康急剧恶化的一大因素。

  
        索尔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戴维舒伯特警告说,“在人口中,儿童是最有可能受到毒素和其它与转基因食品有关 的饮食问题所伤害到。”。他说,“在没有足够的研究下,孩子们就成了“作为实验的动物。”

  
        真正用转基因食物喂饲实验中的动物的经历,实在是叫人害怕的。当用基因大豆喂雌性大鼠,它们大多数的婴儿在三个星期内死亡,与用天然大豆喂食的大鼠作比较的话,它的死亡率就有10%的高。转基因食物喂养的婴儿亦较细小,后来怀孕也有问题出现。

  
        当雄性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后,其睾丸实际上改变了颜色:从粉红色的正常色转至深蓝色。老鼠喂食转基因大豆就已经改变了年轻的精子。甚至是用转基因食物喂养的母鼠体内的胚胎的基因(DNA)亦有重大的改变。奥地利政府用老鼠喂食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也发现它们所产的下一代不但数量少,而且体形也小于正常的幼鼠。

  
        生殖问题也困扰着牲畜。印度在哈里亚纳邦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吃了转基因棉籽的水牛有并发症,如早产,流产,不育,并子宫脱垂。许多小牛死亡。在美国,大约24个农民报告说成千上万只猪吃了转基因玉米品种后成了不能生殖的,一些服用后出现假怀孕,有的生下袋水。奶牛和公牛进食了相同的玉米也成为不育。

  
    为产生毒素而设计的食物

  
        在每个细胞中,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已被策划设计生产出自己内置的农药。当虫咬(转基因)植物时,(植物)内里的毒会令它的胃裂开而至死。生物技术公司声称,被称为Bt(这是从土壤细菌叫苏云金芽孢杆菌生的)的农药,有一个安全使用的历史,因为有机农民和其它农民也使用Bt细菌喷雾控制自然害虫。 然而,由转基因植物被设计出来的Bt毒素,比在自然喷雾中的Bt毒素,浓度是要大几千倍,有过敏原体的特性,不像喷雾,不能从植物中洗除掉。

  
        此外,研究证实,即使是毒性较低的天然细菌喷雾也是有害的。当为了杀死在西北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吉普赛飞蛾』,而用飞机散播喷雾时,约有500人报导说出现过敏或类似流感的症状,有些人更要入急诊室。在印度的各地农场上的工人,在处理Bt棉花上,现在出现了完全相同的症状。 2008年,根据医疗记录,『星期日印度』报告,说“由BT棉的种植而导至的瘙痒受害者,正大量地增加,。”

  
        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指出:“多项动物研究显示出重大的免疫调节失调,”包括细胞激素(cytokines)的增加,它们又与哮喘,过敏和发炎有关,都在美国 节节上升。

  
        根据转基因食品安全专家阿帕德普兹泰博士,在所有的研究中,转基因动物的免疫状况改变,是“一贯的特点。”即使『孟山都』自己的研究也表明:Bt玉米喂养的大鼠的免疫系统有着显著的改变。由意大利政府于2008年11月所作的研究,亦发现老鼠的免疫对Bt玉米有反应。

  
        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每一个包含两个具有过敏性质的新蛋白质,转基因大豆有高达7倍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已知大豆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表明有些人对转基因有反应,而对非转基因大豆没有反应。转基因大豆被首次进入英国后不久,大豆过敏急升了50%。也许美国流行着食物过敏和哮喘是一种遗传基因操纵的结果。

  
        在印度,一直以来,当棉花收获后,动物采食其植物。但是,当有牧羊人让其羊群吃转基因棉花植株(内有Bt),数以千计的羊死亡。验尸结果显示肠和肝脏有过严重的刺激和黑色像补丁的小块(以及扩大了的胆管)。调查人员说,初步证据显示出“有力地表明,羊的死亡率是由于毒素,极可能是转Bt毒素(所造成)。”在德干发展协会的一个小的后续跟进的喂养试验行动中,所有喂过Bt转基棉植物的羊30天内全部死亡,而那些吃天然棉花植物的羊保持健康。

  
        在安得拉邦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的水牛吃棉花植物8年没有发生任何事件。在2008年1月3日,水牛首次吃了含有Bt棉花的植物后,所有13只水牛第二天便生病了,跟着3天内全部死亡。 Bt玉米也牵涉在德国母牛的死亡,和菲律宾的马,水牛,和鸡的死亡中。

  
        在实验室研究中,很多鸡喂了『自由链接』(Liberty Link)玉米死亡,20个中有7只喂食转基因西红柿的大鼠发展出胃出血,另外40只中有 7只两个星期内死亡。根据法国毒物学家G.E.Seralini,『孟山都』自已的研究亦证明,Bt玉米喂养的大鼠,其主要内脏有中毒的现象。

最令人忧心的调查结果:所有转基因生物残留在内我们体内

  
        唯一已公布的入体喂食转基因的研究显示出转基因食物中可能是最危险的问题。插入到转基因大豆里的基因转移到生活在我们肠道的细菌的DNA里面去,并继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吃了之后,我们虽然不吃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体内仍然不断产生有潜在之害的基因蛋白质。说透彻一点,吃Bt玉米所造成的玉米片,会把我们的肠道细菌转变成生活着的农药制造厂,可能直至我们死为止。

  
        当在美国的各地的医疗会议宣告基因转移的证据时,医生们往往响应他们的病人在过去十年中,有着大幅增加的胃肠道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可能正在北美人民的肚子中殖民了。

  
       科学家,即使在90年代初,已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出对所有这些问题的警告。根据从一起诉讼所公布的文件,该机构的科学共识 是:转基因食品是有内在的危险,并可能制造出难以检测的过敏,毒药,基因转移到肠道菌群,新的疾病和营养问题。他们敦促他们的上司,要求做严格的长期测试。但是,白宫下令该机构要促进生物技术,药物管理局作出反应,招募了迈克尔泰勒,孟山都的前律师,来领导形成转基因的政策。这一政策,也就是在今天实行的政策,否认了科学家关注上的共知(即上面那些共知点),并宣布,任何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都是不需要的,食品的安全与否全由孟山都和其它生物技术公司来决定。泰勒先生后来成为孟山都的副总裁。

  
        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指出:“转基因食品没有得到正确的测试”和“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没有一个人类的临床转基因生物试验的报告被出版过。在2007年出版的科学文献在“潜在的毒性作用/转基因植物的健康风险”的评论文献中透露“实验的数据是非常的不足够。”作者在评论中用询问作结论:“有哪里的科学证据去证明,正如生物技术公司自己所假设的一样:转基因植物/食物的毒性是安全的呢?”

  
        加拿大著名的遗传学家戴维铃木就此事作回应:“实验根本就没有做,我们现在已成为小白鼠。”他更补充说,“任何人说,噢,我们知道这是绝对安全的。我会说:要么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或故意地在说谎。”

  
        舒伯特博士指出,“如果有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因为事情的源头不可能追查得到,许多疾病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发展起来的。”如果转基因生物(GMOs)引起急性的症状而带有一个独特的签名,那么也许我们会有机会追查得到原因。

  
        例子就如发生在美国80年代后期的一场流行性疾病。疾病迅速展开,致命的,造成了一个在血液中 独特的可衡量的变化,但还仍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去确定是否发生疫情。到那时,它已杀了大约100个美国人,造成5,000-10,000人生病、或成为终身的残疾。这场流行性疾病是由基因工程制造的,是补充食品品牌名为L -色氨酸所引起的。

  
        如果其它基因改造食物是引至自闭症,肥胖症,糖尿病,哮喘,癌症,心脏病,过敏,生殖问题的增加,或任何其它常见而且现正困扰美国人健康的问题,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事实上,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喂养有这样多种多样的问题,易感染的人群会作出对转基因食品的多种病症。因此,清楚了,在1996年 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转基因作物的9年后,患有3个或以上的慢性疾病的人,几乎增加了一倍,从7%至13%。

  
        为了帮助确定是否转基因生物造成危害,AAEM要求他们的“成员,医学界和独立的科学界,收集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和对健康的影响的资料个案,开始调查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所化演的角色和安全的流行病学的研究,和进行确定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安全方法。“

  
        市民可以采纳医生的建议,避开转基因食品,而不必等待出来的结果。人们可远离任何大豆或玉米与衍生物,棉籽和油菜籽油,糖的转基因甜菜,除非它说:『有机』或“非转基因。”

  
        就算一小部分人选择了非转基因品牌,食品工业可能会如他们响应欧洲时一样,就是移除所有的基因改造成分。因此,美国科学与环境医学的非转基因处方,对于美国的食品供应,可能是一个分水岭。

  
        杰弗里史密斯,是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的行政总裁,是对转基因生物的健康危险的领先的发言人。他的第一本书,种子的欺骗,是说及这领域世界上最畅销的一本书。他的第二本,遗传轮盘:记录的健康风险的转基因食品,确定了65种转基因生物的风险,并显示政府如何肤浅的批准和没有能力找到他们。他邀请生物技术产业对每一个风险作出书面证据的答复,但正确预测他们会拒绝接受,因为他们没有数据显示,其产品是安全的。

Doctors Warn Avoi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By Jeffrey M. Smith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ested and pose a serious health risk. There is more than a casual association between GM food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re is causation."
  
Last Ma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AEM) called on "Physicians to educate their patient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to avoid GM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when possible and provide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ncerning GM foods and health risks." They called for a moratorium on GM foods, long-term independent studies, and labeling.
  
AAEM's position paper stated, "Several animal studies indicate serious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GM food," including infertility, immune problems, accelerated aging, insulin regulation, and changes in major organs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They conclude, "There is more than a casual association between GM foods and adverse health effects. There is causation," as defined by recognized scientific criteria. "The strength of association and consistency between GM foods and disease is confirmed in several animal studies."
  
More and more doctors are already prescribing GM-free diets. Dr. Amy Dean, a Michigan internal medicine specialist, and board member of AAEM says, "I strongly recommend patients eat strictly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Ohio allergist Dr. John Boyles says "I used to test for soy allergies all the time, but now that soy is genetically engineered, it is so dangerous that I tell people never to eat it."
  
Dr. Jennifer Armstrong, President of AAEM, says, "Physicians are probably seeing the effects in their patients, but need to know how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s." World renowned biologist Pushpa M. Bhargava goes one step further. After reviewing more than 600 scientific journals, he concludes that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ar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the sharply deteriorating health of Americans.
  
Among the population, biologist David Schubert of the Salk Institute warns that "children are the most likely to be adversely effected by toxins and other dietary problems" related to GM foods. He says without adequate studies, the children become "the experimental animals."
  
The experience of actual GM-fed experimental animals is scary. When GM soy was fed to female rats, most of their babies died within three weeks-compared to a 10% death rate among the control group fed natural soy. The GM-fed babies were also smaller, and later had problems getting pregnant.
  
When male rats were fed GM soy, their testicles actually changed color-from the normal pink to dark blue. Mice fed GM soy had altered young sperm. Even the embryos of GM fed parent mice had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ir DNA. Mice fed GM corn in an Austrian government study had fewer babies, which were also smaller than normal.
  
Reproductive problems also plague livestock. Investi-gations in the state of Haryana, India revealed that most buffalo that ate GM cottonseed had complications such as premature deliveries, abortions, infertility, and prolapsed uteruses. Many calves died. In the US, about two dozen farmers reported thousands of pigs became sterile after consuming certain GM corn varieties. Some had false pregnancies; others gave birth to bags of water. Cows and bulls also became infertile when fed the same corn.


Food Designed to Produce Toxins
  

GM corn and cotton are engineered to produce their own built-in pesticide in every cell. When bugs bite the plant, the poison splits open their stomach and kills them. Biotech companies claim that the pesticide, called Bt (produced from soil bacteria Bacillus thuringiensis) has a history of safe use, since organic farmers and others use Bt bacteria spray for natural insect control.
  
The Bt-toxin produced in GM plants, however, is thousands of times more concentrated than natural Bt spray, is designed to be more toxic, has properties of an allergen, and unlike the spray, cannot be washed off the plant.
  
Moreover, studies confirm that even the less toxic natural bacterial spray is harmful. When dispersed by plane to kill gypsy moth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bout 500 people reported allergy or flu-like symptoms. Some had to go to the emergency room. The exact same symptoms are now being reported by farm workers throughout India who have handled Bt cotton. In 2008, based on medical records, the Sunday India reported, "Victims of itching have increased massively this year related to BT cotton farming."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 "Multiple animal studies show significant immune dysregulation," in-cluding increase in cytokines,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asthma, allergy, and inflammation"-all on the rise in the US.
  
According to GM food safety expert Dr. Arpad Pusztai, changes in the immune status of GM animals are "a consistent feature of all the studies." Even Monsanto's own research showed significant immune system changes in rats fed Bt corn. A November 2008 study by the Italian government also found that mice have an immune reaction to Bt corn.
  
GM soy and corn each contain two new proteins with allergenic properties, GM soy has up to seven times more trypsin inhibitor-a known soy allergen-and skin prick tests show some people react to GM, but not to non-GM soy. Soon after GM soy was introduced to the UK, soy allergies skyrocketed by 50%. Perhaps the US epidemic of food allergies and asthma is a casualty of genetic manipulation.
  
In India, animals graze on cotton plants after harvest. But when shepherds let sheep graze on Bt cotton plants, thousands died. Post mortems showed severe irritation and black patches in both intestines and liver (as well as enlarged bile ducts). Investigators said preliminary evidence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sheep mortality was due to a toxin most probably Bt-toxin." In a small follow-up feeding study by the Deccan Development Society, all sheep fed Bt cotton plants died within 30 days; those that grazed on natural cotton plants remained healthy.
  
In a small village in Andhra Pradesh, buffalo grazed on cotton plants for eight years without incident. On January 3rd, 2008, the buffalo grazed on Bt cotton plants for the first time. All 13 were sick the next day; all died within 3 days. Bt corn was also implicated in the deaths of cows in Germany, and horses, water buffaloes, and chickens in the Philippines.
  
In lab studies, twice the number of chickens fed Liberty Link corn died; 7 of 20 rats fed a GM tomato developed bleeding stomachs; another 7 of 40 died within two weeks. Monsanto's own study showed evidence of poisoning in major organs of rats fed Bt corn, according to top French toxicologist G. E. Seralini.


Worst Finding of All-GMOs Remain Inside Us   


The only published human feeding study revealed what may be the most dangerous problem from GM foods. The gene inserted into GM soy transfers into the DNA of bacteria living inside our intestines and continues to function. This means that long after we stop eating GMOs, we may still have potentially harmful GM proteins produced continuously inside of us. Put more plainly, eating a corn chip produced from Bt corn might transform our intestinal bacteria into living pesticide factories, possibly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When evidence of gene transfer is reported at medical conferences around the US, doctors often respond by citing the huge increase of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among their patients over the last decade. GM foods might be colonizing the gut flora of North Americans.
  
Scientists at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had warned about all these problems even in the early 1990s. According to documents released from a lawsuit,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at the agency was that GM foods were inherently dangerous, and might create hard-to-detect allergies, poisons, gene transfer to gut bacteria, new diseases, and nutritional problems. They urged their superiors to require rigorous long-term tests. But the White House had ordered the agency to promote biotechnology and the FDA responded by recruiting Michael Taylor, Monsanto's former attorney, to head up the formation of GMO policy. That policy, which is in effect today, denies knowledge of scientists' concerns and declares that no safety studies on GMOs are required. It is up to

Monsanto and the other biotech companies to determine if their foods are safe. Mr. Taylor later became Monsanto's vice president.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tates, "GM foods have not been properly tested" and "pose a serious health risk." Not a single human clinical trial on GMOs has been published. A 2007 review of published scientific literature on the "potential toxic effects/health risks of GM plants" revealed "that experimental data are very scarce." The author concludes his review by asking, "Where is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ing that GM plants/food are toxicologically safe, as assumed by the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Famed Canadian geneticist David Suzuki answers, "The experiments simply haven't been done and we now have become the guinea pigs." He adds, "Anyone that says, 'Oh, we know that this is perfectly safe,' I say is either unbelievably stupid or deliberately lying."
  
Dr. Schubert points out, "If there are problems, we will probably never know because the cause will not be traceable and many diseases take a very long time to develop." If GMOs happen to cause immediate and acute symptoms with a unique signature, perhaps then we might have a chance to trace the cause.
  
This is precisely what happened during a US epidemic in the late 1980s. The disease was fast acting, deadly, and caused a unique measurable change in the blood-but it still took more than four years to identify that an epidemic was even occurring. By then it had killed about 100 Americans and caused 5,000-10,000 people to fall sick or become permanently disabled. It was caused by 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rand of a food supplement called L-tryptophan.
  
If other GM food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rise of autism, obesity, diabetes, asthma, cancer, heart disease, allergies, reproductive problems, or any other common health problem now plaguing Americans, we may never know. In fact, since animals fed GMOs had such a wide variety of problems, susceptible people may react to GM food with multiple symptoms. It is therefore telling that in the first nine years after the large scale introduction of GM crops in 1996, the incidence of people with three or more chronic diseases nearly doubled, from 7% to 13%.
  
To help identify if GMOs are causing harm, the AAEM asks their "members,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independent scientific community to gather case studie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GM food consumption and health effects, beg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and conduct safe methods of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GM foods on human health."
  
Citizens need not wait for the results before taking the doctors advice to avoid GM foods. People can stay away from anything with soy or corn derivatives, cottonseed and canola oil, and sugar from GM sugar beets-unless it says organic or "non-GMO."
  
If even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choose non-GMO brands, the food industry will likely respond as they did in Europe-by removing all GM ingredients. Thus,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s non-GMO prescription may be a watershed for the US food supply.
  
Jeffrey M. Smith,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Technology, is the leading spokesperson on the health dangers of GMOs. His first book,

Seeds of Deception is the world's bestselling book on the subject. His second, Genetic Roulette: The Documented Health Risk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Foods, identifies 65 risks of GMOs and demonstrates how superficial government approvals are not competent to find most of them. He invited the biotech industry to respond in writing with evidence to counter each risk, but correctly predicted that they would refuse, since they don't have the data to show that their products are safe. Spilling the Beans, the institute's monthly column, is available at <http://www.reliabletechnology.org>www.reliabletechnology.org. The website also offers eater-friendly tips for avoiding GMOs at home and in restaurants. Contact Americ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 at (734) 213-4901;

environmentalmed@yahoo.com; <http://www.aaemonline.org>www.aaemonline.org/gmopost.html.   
  
http://www.sentienttimes.com/09/June_July_09/doctor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发表于 2010-10-20 10:53: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U]thankstoyilin[/U]发表的内容:

  

哇!这个强!这个春节有机会去福州策反试试。

放马过来,银针伺候,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发表于 2010-10-20 11:01:53 | 只看该作者

re:吼吼,山林,还好意思来呀,衣服也不换,手...

吼吼,山林,还好意思来呀,衣服也不换,手也都不洗,又举着根稻草,让我鉴定。王刚的那个《鉴宝》节目不是这么玩儿的,直接砸了,绑上送《中国达人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发表于 2010-10-20 11:03:36 | 只看该作者

re:哎哟,看看前面我转过的“bt蛋白的故事”...

哎哟,看看前面我转过的“bt蛋白的故事”,就知道上面文章中的论据的真实性了。几千头羊吃了bt棉死掉,呵呵,这个也是bt棉搞死的?

怎么会这么无视科学结论呢。

再次概括一下:

(1)Bt蛋白本身是没有毒的,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且毒素蛋白要和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才会让昆虫中毒。

(2)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人的胃环境是酸性的,并且人的肠道细胞表面不含有毒素蛋白的受体,因此不会中毒。被人吃下去的Bt蛋白,会像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分解掉。

(3)美国使用Bt蛋白作为生物农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含Bt基因的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人畜因吃这种作物中毒的。用老鼠和绵羊做的实验也表明,吃Bt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1:06:43 | 只看该作者

re:嗯?你还是回到实验室搞几个宝出来,让你的...

嗯?你还是回到实验室搞几个宝出来,让你的同行来鉴定才是正途,这里你具不具备“鉴宝”的能力还是个问题。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发表于 2010-10-20 11:07:38 | 只看该作者

re:根本不用去逐条分析那篇文章。一个...

根本不用去逐条分析那篇文章。

一个简单的反证就是:为什么美国食品监管甚至都不要求标注“转基因”?如果这么有害的话。

可以怀疑学术界内纷争,也可以怀疑孟山都的商业阴谋,但FDA是取用可靠科学结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发表于 2010-10-20 11:11:09 | 只看该作者

re:我无需再鉴宝了,我鉴定制服鉴定手,就行了...

我无需再鉴宝了,我鉴定制服鉴定手,就行了,一看,又是这穗穗,又是这双连裤袜,砸!这叫简易程序。快速,便捷,还特别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1:16:52 | 只看该作者

re:以为这样就在泰山之巅了吗?我端来了小板板...

以为这样就在泰山之巅了吗?我端来了小板板,两手托着双腮,等你解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发表于 2010-10-20 11:17: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发表于 2010-10-20 11:20:18 | 只看该作者

re:巅啥巅,过来坐,是圆桌。kao,瞧我...

巅啥巅,过来坐,是圆桌。
kao,瞧我这记性,我不劝了,你看着办吧,要不你找云帅打鸡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发表于 2010-10-20 11:23:25 | 只看该作者

re:452,落下你了,你也别贴“注水肉”标签...

452,落下你了,你也别贴“注水肉”标签了。你该多贴几个。
“追尾队伍中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二个”“也不是第三个”......“你猜猜,我是第几个”“猜中有奖哦,美利坚盗梦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发表于 2010-10-20 11:40:0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以为这样就在泰山之巅了吗?我端来了小板板,两手托着双腮,等你解惑呢。


老秋洗手了,俺试着回复下。

先抛开那篇文章本身不谈(只要其中有几千只羊死掉这种论据,这一路文章基本就算没价值了),单说其中引用的几个科学家说法和实验,简言之就是一个“主流认识”和“个例研究”的关系。

至于形成“主流认识”的过程中,如何对这些个例结论作出质疑、解释和澄清的,追究起来是很专业的事情,老秋也得去翻文献。---这就是你想要的解惑吧。

对于我(以及被科普的大众)来说,这些过程可以看做黑箱,可以不关心(尽管有机会看到这些过程比较有意思),转而去关注结论,关注主流的结论。

楼上有人认为我的逻辑前提是“美利坚总是对的”,这么粗糙的概括我不接受。具体到这个问题上,FDA是不会对美国人民健康开玩笑的,FDA当然不会绝对正确,但是,它一定取用的是科学界主流共识的结论。



这些道理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我写下来都觉得自己是唐僧。山林你的见识到哪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发表于 2010-10-20 12:14: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仰望...

下面引用由[U]仰望山林[/U]发表的内容:

恨不得要把反转阵容里所有人(包括嘟噜两句的)都奚落嘲笑一番这才快意恩仇。活脱脱.....

他就是这样的银 ,能嘲人,更能自嘲。
比如跟人争辩,有人撒他一身油,他会说:“别担心,有奥妙全自动。”
跟人追尾,顶到肾了,他会说“别担心,有六味地黄丸,治肾亏,不含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2:47:06 | 只看该作者

re:非转基因月(10月):最新欧盟研...

非转基因月(10月):

最新欧盟研究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施加压力去禁止转基因食物

2010年10月5日

作者:NJ Jaeger 洛杉矶Examiner报,环境健康编辑





作者:Jeffrey M. Smith



    最近几个周内发表的若干高度显著的研究明确地演示了有抗除草剂功能的转基因农作物与大规模的环境和健康影响有相联,欧盟委员会有更大压力为立刻暂停转基因做出回复,数百个组织和超过600家美国零售商和生产商指出,这是其中一些最新的发展使非转基因月成为采用一个完全非转基因饮食的恰好时机。



    现在至少有一打研究已经显示Roundup——美国孟山都公司除草剂用于栽培转基因大豆和其它转基因农作物——是对水生生物、昆虫和鸟类总数和土壤生物多样性带来伤害。



    在远低于农业所允许的浓度下,Roundup的残留物妨碍人类细胞荷尔蒙功能和毁坏人类胚细胞,在动物实验中这些残留物也引起胎儿骨骼畸形。



    在2010年4月,由阿根廷查科省政府成立的委员会完成了一个报告,这报告分析了La Leonesa镇和其它大量喷雾大豆和大米区域的健康统计数字,这委员会指出在大规模转基因农作物引进期间,La Leonesa镇的童年癌症率在2000年和2009年之间增长了三倍,横跨整个查科省的出生缺陷率增加了几乎四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2:49:06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陷在这里时间久了点,今天忙,干粗活,...

昨天陷在这里时间久了点,今天忙,干粗活,就转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0 15:46:05 | 只看该作者

re:孟山都的功与罪(Monsanto, co...

孟山都的功与罪(Monsanto, corporate sinner or saint?)

Tags:非洲 | 转基因 | 粮食安全 | 生物工程 | 抗旱 | 孟山都 | 农达 | 主粮
2009年11月19日


    虽然公司这东西在不同人眼中总有着不同的评语,但像孟山都这样能激起两种截然不同极端情绪的还是比较罕见。批评者说,这个农业巨头就是安妮•雪莱所创造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和狄更斯笔下的埃比尼泽•斯克鲁奇杂交出来的孽种,它用科学炼成的食物对全体人类和星球生态的安定都造成了威胁,它挥舞着知识产权的大棒夺走了穷人们最后一个铜板。孟山都的累累罪孽可以追溯到当年它(和其他公司一起)为越战生产的橙剂,美军用这种臭名昭著的落叶剂污染了越南的大片丛林。最近的一部纪录片《食品公司》对这家公司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

  

但这个怪胎也有着一大批赞赏者,他们把孟山都带头进行的种子革新看作是这个世界迎接日益严峻粮食危机的最大希望。很多人都相信全球的耕地和淡水只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孟山都2003年新上任的总裁休•格兰特说道,如果没有孟山都所带来的那种技术突破,想要在2050年前让农业产量翻番纯属痴人说梦。格兰特先生或许显得有点大言不惭,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贯在非洲乐善好施的比尔•盖茨先生把孟山都的技术革新称为是非洲农业革命的关键。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也是它的信徒。

  

孟山都的经营领域经历过巨大的转变。它原先是做医药和化工的,公司1901年创立时生产的是糖精,后来正是凭着这个底子它造出了橙剂。2000年,孟山都与生产药品的法玛西亚普强公司相合并。两年后该集团农业领域的经营项目被拆分了出来成为了独立的新孟山都公司。那时候,孟山都因为农达而扬名,那是一种广泛受到农民追捧的除草剂。农达现在依旧是个拳头产品,但是在市场上已经受到了来自中国制造商生产的其他形式草甘膦除草剂的严重挤压。农达为孟山都带来的利润已经萎缩至10%。有传言说这个品牌有可能要被卖掉。格兰特说:“它又不是德里街上的圣牛,我们每年都在考察它。”

  

今天,孟山都11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大部分都来自不断增加的转基因种子品种以及基因性状专利的授权。事实上也不知是福是祸,孟山都最知名的手段就是把生物技术应用于种子的生产中,从而让生物身上这个性状那个性状的一连串专利权都归它所有,美国最高法院1980年的一项判决让这种行径获得了法律保护。七月,孟山都又往它的转基因种子库里添加了一个主要品牌,“Genuity”,公司的发言人说这个名字是想要让人感到,这东西“实在(genuine)”、“可靠(authentic)”、“原创(original)”。它的出现代表了“这个创新产品家族将能让农民重温他们的丰收,甚至会获得更大的丰收。”

  



  

格兰特先生来自苏格兰,他1981年进入公司。他说道,转基因种子开始商业化种植13年来,世界上进行的几项最紧迫的政策辩论中,愈发把这项农业技术和它身边的孟山都当作核心问题来看待。现在他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参加这些辩论,它们有的关注价格升高和供应短缺,有的则把食物,淡水和气候变迁撇在一边,讨论怎么划地出来种植生物燃料。格兰特先生认为对于水资源的“争论声浪将会把迄今为止关于食物的讨论声音遮盖掉。”孟山都自己也热衷于在这些辩论中伸张自己的知识产权权益并表达出对于反托拉斯法的微词。在后一方面巴拉克·奥巴马政府可不像乔治·布什那么友善。它已经把农业列入了注意事项。

  

孟山都也好,它的竞争对手,杜邦、先正达也好,它们的技术手段再怎么高明,最终从中到底能收获多少利益,也还得那些狐疑的公众和政策制定者说了算。格兰特先生相信,公众对于转基因食物的态度,“比起15年前,在各个国家都有了进步。”然而,欧洲的步伐却依旧“缓慢,十足朽迈。欧洲的农民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虽然欧盟慢慢地开放了对于转基因食物的进口,但它依然严格反对种植这种东西。英国的反对者们捣毁了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实验,逼得它不得不一趟又一趟重复着英国政府下达的要求。与之相比,阿根廷和巴西都已经种上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格兰特先生说,在某种意义上,对于食物危机的清醒意识能帮助人们看清,“转基因是具有潜在好处的,而不只是食品巨头攫取利润的工具。”我们当然可以认为他说的是对的,至少后半句是实话。

  


六缸驱动的遗传学家

  



孟山都的技术研究分为两个类别,其一是育种,另一个是基因改造。

  



几十年来,生物学家已经把育种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细致。但孟山都仍设法在这个方面取得了突破,因为它对于种子各个基因的性能以及种子在不同区域土壤中的适应性掌握了更为全面的图谱。

  



孟山都的总部在圣路易斯。这里时常有农民结队被带领进来参观公司的实验室,这是公司独到的营销策略之一,很多农民被那项称为玉米切片机的技术弄得目眩神迷。向这台机器中放入一粒种子后,它会把种子调到一个适当的角度和位置,然后切下一层薄片取作样本,这份样本将被用于基因分析。(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是其中最难的工序,因为每一粒种子的形状都不同,而一旦切得不到位就会破坏种子的胚胎,这样种子也就不能正常发育了。)从它的DNA中将预测种子长成后的各项属性,只有预期长势最良好的种子才会被选种,而这一代合格作物的子代种子又将会运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筛选。

  



孟山都的导游说这个部门的工作有点像是“圣路易斯的灭罪鉴证科”,事实上现在全世界各个中心整年都在做这样的检测。过去三年里这项技术帮助孟山都显著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对于任意一块指定的土地,公司现在可以更快地挑选并派送出产量最高的种子。格兰特先生说道:“我们办的就是全球植物的婚介所,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种子都会做分析,进行健康检测,估计其子孙的育种价值,并将它们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孟山都的第二类创新最近是让人越看越玄。转基因技术通过辨识出带有特定功能的基因性状,将这种性状转移到种子基因中以提升它们在那方面的表现。大体上这项技术的宗旨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有利性状带进一个种子中。

  



目前转基因所实现的最大价值就是其对杂草和昆虫的控制作用。孟山都庞大的种子库里一个最普遍的共性就是它们都具有抗农达能力,这意味着当你向农田中喷洒农达以消灭周围杂草时,作物本身能幸免遇难。有些植物通过生物工程使得害虫们不再攻击它们的叶子和根系,这间接地减少了杀虫剂的用量。公司的参观路线上有两株相同的植物并排放在一起,其中改造样本茁壮成长,传统样本矮小打蔫。农民们显然是不会错过这个景点的。

  



温室中的次世代

  



孟山都刚刚新推出了两大转基因超级丰产种子,其一是Genuity SmartStax 玉米种子,公司试验表明它们能增产5%-10%;其二是Genuity抗农达II型大豆种子,公司试验显示它比起初代的抗农达大豆要增产7%-11%。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豆年均增产才仅仅1%。

  



大约在2012年或2013年,孟山都有望推出一种在榨油过程中带来更少反式脂肪酸的大豆。它还提出一种“Ω-3大豆”的概念,科学证明Ω-3脂肪酸对于健康有很多益处,通过转基因,这种大豆将能向顾客提供更多的这种成分。直到现在,人类摄取Ω-3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鱼,用格兰特先生的话来说,“这些带Ω-3脂肪酸的产品都有点鱼腥味。”鱼类是从海藻中获得Ω-3脂肪酸的,所以孟山都的想法就是从海藻中提取相关基因物质并将其转移到大豆中。在格兰特看来,只要没有了鱼腥味,那么他的Ω-3大豆将在酸奶,士力架和其他休闲食品中找到巨大商机。

  



公司转基因技术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让植物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氮元素。这样可以减少肥料的用量,而肥料的原料来自石油,于是农民得以规避油价上升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氮肥渗透对于地下水的污染。

  



孟山都还计划在三年内向市场推出它的首批“抗旱”产品。科学家尝试从三个切入点入手使得植物获得更强的干旱忍耐力。其一:提高植物根系的蓄水能力。其二:减少叶片的水分流失。其三:调整植物在缺水状态下的反应。当作物遭遇缺水时,它会调整输水通道停止生长以维持基本的机能。但它们常常会反应过度,导致重新开始生长时将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转基因能帮助植物对于旱情作出更精确的判断,避免“刹车过头”带来的损失。

  



现在全世界很多地区都预计将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孟山都有望能靠这些抗旱作物大赚一票。公司的第一炮定在玉米上,它们会被种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和达科他之间干旱带上。抗旱技术促使孟山都还把注意力放在了旱田小麦的研制上。小麦的种植面积最近几年来逐年下滑,这引起了面粉短缺。7月份,公司出资4500美元购买了WestBred这家经营小麦种子的公司。

  



垄断与反垄断

  



孟山都一直把收购当作是开拓种子市场的重要战略。2005年,它在用14亿美元买下了全球最大的蔬菜种子企业圣西尼公司后,便开始把它的生物技术应用于蔬菜领域。自孟山都2002年拆分独立出来之后,它已经进行了20多次收购。它这样的高调举措引起了美国反垄断研究所的注意,这家独立的不正当竞争检举机构在十月出版的一份论文中提醒政府反垄断部门将孟山都当作工作重点。论文中哀叹“转基因种子市场的竞争环境被人完全破坏了。”显然“这个人”就是孟山都。

  



公司通过收购试图完成在横向和纵向上的整合,以便支撑其在棉花,玉米和大豆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去年它占了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市场约65%的份额,转基因棉花占了约45%。上文所说的论文中便认为孟山都的这种强势对种子研发上的创新造成了损害。孟山都被迫做出让步才让政府反垄断部门批准了它最大的两次收购,其一是1998年收购迪卡(DeKalb)生物科技,其二是2007年收购三角洲和松兰公司。

  






其实过去13年里,孟山都把它的技术授权给众多行业内的一百多家公司,其中还包括它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对此,论文中不得不承认,这使得孟山都最终没有完成“对转基因种子市场彻底的、封闭性的控制,那样的话能够对其形成挑战的竞争者将无从崛起。”但是,论文抓住了公司在维护知识产权上的穷凶极恶态度,它再次告诫有关部门,有必要特别照顾一下孟山都。

  



孟山都的经营条款要求农民们每年都要来买新种子。它对其用户们的新政策就是一旦发现有人违反了条款,便终身不再允许其使用任何公司技术。这个夏天孟山都在和一群保留了种子的加拿大农民的官司中胜诉,这是它对这一强硬底线的贯彻,取得的最大胜利。

  



司法部反垄断司的官员们已经把农业市场看作一块需要高度监控的领域。司法部原来一直虎视眈眈地想对谷歌下手,但如果孟山都急着想进来顶替谷歌他们也绝不会介意。事实上司法部已经着手处理来自杜邦的诉状。杜邦可能是孟山都最难缠的对手。五月,孟山都起诉杜邦,称其旗下的先锋(Pioneer)良种违反了有关抗除草剂玉米和大豆技术上的条款。经过长时间的互相攻讦,杜邦反参一本,把孟山都告上了司法部。

  



格兰特先生坚持绝不低头:“我们干的是竞争惨烈的营生,农民们跟前从来都不缺乏选择。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每个春天都能让农民觉得我们提供的是有实力的产品。农民们可能不在乎用什么化学品,但他们绝对会关注种什么种子。我们志在一次夺下一块阵地,每个春天做一次推进。”贯彻强硬的授权政策是整个策略的关键。和制药一样,这里的创新也很昂贵。孟山都每年的研发费用接近10亿美元,估计投放市场还要再花一亿。公司认为如果想要有创新,知识产权就必须得到保护。

  



然而,在非洲几亿贫穷人口市场上,孟山都和那些医药巨头们有着不一样的立场。格兰特先生说他决心不再重蹈制药公司畏缩不前,不肯把创新产品投放进发展中世界的错误。他相信,“在一个完美世界,在你将抗旱种子播种在堪萨斯的同一天,你也该把它种在内罗毕。”尽管事实上非洲和其他缺水的贫穷地区还是得被延后一段时间。

  



在过去三年里,公司开始在一场大体上可以被描述为“创造非洲绿色革命”的尝试中担当主演。格兰特先生眉飞色舞地谈论着他和布劳格·诺曼·欧内斯特的友谊。布劳格是上世纪后半叶从墨西哥开始随后席卷亚洲的绿色革命的推手。这场革命被广泛认为至少拯救了十亿人民的性命。传说布劳格95岁临死前不无遗憾地说他还是没能活着看见“基因革命”。

  



孟山都决心把它在白玉米(美国和墨西哥的主食)上的知识产权,种子和相关技术知识捐赠出来,以供为非洲国家的节水玉米(WEMA)研制抗旱基因。这个公私合作项目得到了盖茨夫妇基金会和霍华德巴菲特(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在伊力诺依当农民)基金会的资助。肯尼亚,莫桑比克,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五个国家将从中受益。格兰特先生预计能在美国上市后两到三年内将抗旱玉米投放非洲市场。公司还和千禧村庄计划展开合作,这是一个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领导的旨在消除贫穷的项目。

  



种田的不服做药的

  



与医药巨头在非洲销售的抗逆转录病毒药品不一样,孟山都的产品不会带来任何版税,格兰特先生说道,“用时髦话来讲就叫‘技术民主化’,我们已经从那些医药巨头身上学到了拓展过慢的危险。”药品生产商会受到平行进口的影响,他们担心卖给非洲的药品会被运回富裕国家,冲击他们在那里的生意。但种子市场就不是很受这个问题的困扰,适合一块土地的种子在其他地方就未必能保持同样的长势。

  



但格兰特先生也不相信凭着孟山都自己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我们研究过布劳格的事迹,他和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合作,请来了研究机构,将分散的组织统合在一起。今天各大公司都已涉足其中,这意味着我们将有希望比布劳格先生做得更快。”

  



尽管如此,格兰特先生仍把在非洲的进程看作是“好生意”,这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将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巨大的增长点来源。公司现在卖到印度的棉花已经要比卖给美国人的多,大多数种植转基因种子的都是新兴国家。全球使用转基因种子的1200万名农民中有90% 是发展中国家的小自耕农。美国有25万到30万活跃农民,一个印度就有1500万,而其中有数百万据孟山都说已被其业务所覆盖。

  



公司用这一点来增强其悉心打造的形象,它是粮食丰产的推动力。而更高的粮食产量,而不是回归传统农业,才是维护粮食稳定的根本。格兰特先生说,转基因种子在美国已经带来了产量的巨大提高。就他看来,“类似马尔萨斯那套将出现全球粮荒的言论不值一提,这摆明了是可以解决的。”以美国依赖于农达产品,高产种子和相应耕作技术所取得的回报来衡量,世界其他地方有着庞大的产量提升空间。美国农民每英亩的玉米年收获量是160蒲式耳(合56磅,25.5公斤),而巴西是60蒲式耳,撒哈拉以南非洲只有27蒲式耳(不包括南非的话更降低到22蒲式耳)。

  



更何况,即便是美国也依旧存在着把产量翻番的潜力。现在依阿华的农民已经达到了每英亩200蒲式耳的水平。格兰特先生相信在2030年前能冲击300蒲式耳。 “我们还只是破土而出的嫩苗,”他向我们指出,自第一种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投放市场到其种植面积达到十亿英亩,花了十年时间。但从十亿到二十亿英亩只花了三年时间。格兰特先生自信满满,“我们现在就像70年代那些做晶体管的公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发表于 2010-10-20 16:20:3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东西通俗易懂,可以解释大部分问题

对刚刚在国内获得安全证书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常见的质疑是:“虫子都不吃,人能吃吗?”甚至一位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也表示了这样的担心,建议要先对此做两代人的人体试验,并表示自己愿意当第一位志愿试验者。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用的那种生物毒素 (简称Bt蛋白)本身其实是没有毒的,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且毒素蛋白要和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才会让昆虫中毒。

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人身上。这有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吃食物时一般是要加热、煮熟才吃的,Bt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性,实验表明,Bt蛋白在60摄氏度的水中煮1分钟就会失去活性。即使是生吃也没有关系,Bt蛋白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人的胃环境是酸性的,并且人的肠道细胞表面不含有毒素蛋白的受体,因此不会中毒。被人吃下去的Bt蛋白,会像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分解掉。

美国使用Bt蛋白作为生物农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含Bt基因的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人畜因吃这种作物中毒的。用老鼠和绵羊做的实验也表明,吃Bt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此外,获批准的这种抗虫害转基因水稻,Bt蛋白主要出现在茎、叶中,胚乳(人食用的部分)中几乎没有,即使对Bt蛋白的安全性有疑虑,也可放心食用。

至于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像药品一样做人体试验,甚至做几十年的人体试验再上市,这是不可行的,因为食品与药品不同,我们每天都要在各种场合吃进大量的各种食品,不可能长期对试验者的进食做出严格的控制,也不可能有明确的判定指标,因此也就不可能像在病人身上测试某种特定药品那样去测试某种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哪一个国家要求食品在上市前需要先做人体试验,更合理的要求是做生化检测和动物实验评估其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被要求做这些检测,反而是杂交水稻等非转基因食品往往未经安全性检测就上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基因食品也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

国内媒体在报道抗虫害转基因水稻获得安全证书时,往往称之为“世界上首次批准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首先,获得安全证书之后还需要经过品种审批等阶段才能获得商业化种植。其次,三大主粮——玉米、小麦、大米——的转基因品种在美国都获得了安全证书,有两种进行了商业化种植:美国大规模种植转基因玉米已有14年的历史,美国玉米的80%以上是转基因玉米。美国已批准6个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只有转基因小麦在获得安全证书后没有在美国种植,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批准,而是因为现有的抗除草剂和抗虫害转基因小麦都不具有太大的优势(对小麦而言,杂草和虫害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是病害、干旱、寒冷等因素),研发它的孟山都公司自己撤回了种植申请,而致力于研发抗病害、抗旱等具有更大优势的转基因小麦。

还有人说,在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当饲料用的,不是供人吃的。这也是谣传。在美国获准上市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大部分是以可供人安全食用的标准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的,被大量地用来生产玉米粉、玉米片和上千种食品。只有一种抗虫害转基因玉米因为制造的抗虫蛋白不那么容易消化,为慎重起见,美国管理部门规定它只能用来做饲料(其他的抗虫害转基因玉米则能供人食用)。2000年发现它被快餐店用于制作玉米片、炸玉米卷,引起全国性回收,商家损失惨重,曾经轰动一时。有28个人声称吃了这种转基因食品出现过敏反应。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这些人抽血化验,认为他们的声称没有证据。对声称者进行有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结果也否定了该转基因食品能引起过敏。也就是说,即使是被批准只供做饲料用的转基因品种,实际上对人体也无害。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几十亿人食用了十几年,未发现因此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案例。

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量地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有人反驳称,“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种植转基因作物反而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实际上,他们引用的数据来自美国一家反对生物技术、提倡有机食品的民间组织 “有机食品中心”(OrganicFoodCenter)在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而且指的是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增加了除草剂的用量。即使是这份由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发布的报告,也不得不承认,从1996年到2008年,由于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美国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达6400万磅。

该报告关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的结论,也被认为是根据不可靠的数据和不准确的假设得出的错误结论。英国咨询公司PGEconomics在2009年10月发布的报告认为,1996-2007年间,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分别减少除草剂的使用4.6%、6.0%和15.1%。

其实,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主要好处倒不在于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而在于可因此使用低毒广谱除草剂草甘膦,该除草剂公认对人体健康无害。而“天然”作物则往往要用几种较有针对性、毒性较强的除草剂。如果不用除草剂,靠耕耘除草,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有一种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意见是,用转基因技术抗虫害只能有暂时的效果,从长远看会适得其反,因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害虫会逐渐产生对毒性蛋白的抵抗能力,出现所谓“超级害虫”。这的确是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围,必须保留一块专门种植普通作物,让害虫有个避难所。这样,那些能够抵抗毒性蛋白的突变将会被稀释掉,超级害虫也就不会进化出来。大约有90%的抗虫害转基因玉米和棉花的种植者都遵守了这个规定。抗虫害作物已大面积推广十几年来,还没发现有超级害虫出现。但是这种局面是否能够长久保持下去?有些专家认为应该有更大、更多的“避难所”,但农民一般不愿意增加这方面的损失,在发展中国家更难以确实实施。关键还是如何通过科普教育,让农民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超级害虫”只是一种很不准确的比喻说法,只是说它能够抵抗某种特定的毒素,并不是说它是一种能够抵抗所有毒素、农药,生命力特别强、危害特别大的超级怪物。所以,即使出现了“超级害虫”,那也不过意味着本来要用来抵抗它的那种转基因作物失效而已,并不是什么大灾难。我们可以另外再转入别的毒素基因去消灭它。

有一种说法称,种植转基因作物无法留种,是种子公司剥削农民的阴谋。其实,给作物转入抗虫害、抗除草剂、抗病害等基因是不会影响作物的繁殖能力的。当然,也可以转入某些特殊的基因让作物种子失去繁殖能力,这种所谓“终结子技术”虽然已被开发出来,但是并没有活动应用。那么为什么转基因作物的种子往往也无法留种呢?这是因为它们用了杂交的品种,没有留种是杂交导致的,和转基因没有关系。非转基因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同样也没法留种,农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可怕的事。

总之,目前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都是安全的,没有经得起推敲的理由和证据可以怀疑它们的安全性。即使从长远来看,也是如此。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转基因技术。还有一个原因是不了解科学方法。例如,有人要求证明转基因食品绝对没有隐患才能上市,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证明任何食品绝对没有隐患。像一切技术一样,转基因技术用不好当然也可能出问题,也可能出现意外,但是我们不能由于有这种顾虑就认定它有害而否定它。

实际上,在今天想要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内市场上绝大部分大豆油和调和油、几乎所有的木瓜以及相当一部分西红柿,都是转基因的。即使你避免在市场上购买转基因产品,上餐馆用餐时也难以避免。转基因食品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无需为此恐慌,而应该学会接受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