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741#
发表于 2010-7-3 15:51:46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在教次课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我们在教次课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孩子单独说前面没问题单独说后面也没问题可就是在前后交叉提问时出现状况了,前后很容易就混了。我相信做过这个课题的家长也深有感受。在此提醒家长一开始不要用考试的形式来问孩子我们是以教的形式来做,所以我建议家长在提问数字前后时,最好用视觉的提示1()‘1的后面是几?’()5‘5的前面是几?’另外就是孩子要对数字有顺序感,知道1到10其中任何一个数字知道放在哪个位置.
    在孩子掌握数字前后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接下去进行相邻数的教学,当然孩子要明白什么是相邻,相邻就是邻居,然后告诉他4的相邻数就是4的前面和后面,4的前面是极4的后面是几4的相邻数是几和几。掌握后可以再教中间数。
    学会数字前后我们也可以与序数结合,第一个后面是第二个,第二个后面是第三个...那穿红色裙子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人的前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发表于 2010-7-3 16:00:20 | 只看该作者

re:分享时感觉语速有点偏快,所以在此...

    分享时感觉语速有点偏快,所以在此我写下分享内容供大家参考.在此我要感谢那些帮助我的老师们,以琳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很感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3#
发表于 2010-7-3 16:41:3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我和常老师一起主持了音乐1的四...

   今天我和常老师一起主持了音乐1的四1组的家长培训,看到了4个好学的家长展示的操作课,收获不少。
   1.GRZ和妈妈。妈妈做了排数字,轮流搭积木,是不是的问答,卡片与数字结合的序数。G妈妈态度是值得家长学习的,她很认真,很耐心,G宝宝和他配合的很开心,很喜欢和妈妈一起上课,整节课很轻松的就结束了,妈妈在教学过程中,思路很清晰,尤其是在是不是的问答中,引导的非常好,当然如果妈妈能够减少一些口头的辅助会更好。要继续建立学习的规矩性。
   2.HDX和妈妈。妈妈做了形状快分类,提问问题,小游戏,一样多,按规律排,比较数字大小。H宝宝整节课非常的闹,他完全没有想听妈妈的话,一会起来跑,一会就跳跳,一会脱鞋子了,妈妈整节课就是在哄宝宝,夸奖他,弄的妈妈一身大汗。H宝宝的能力还不错,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规矩性特别差,他根本就不想配合,而妈妈过于哄孩子,对孩子纵容,负强化过多,课题根本无法进行,希望针对H宝宝可以指令干脆,态度威严一些,尤其是奖罚分明。
   3.XZE和妈妈。妈妈做了一步模仿,读动作卡片,看卡片做动作,点数报总数。妈妈的声音的很柔和,指令非常干脆,清晰,在整个过程中妈妈很注意抓孩子的注意力,当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停下了和他玩玩,在点数报总数时妈妈直接让孩子报总数,很好,而且形式多样化,变换的方式,让X宝宝没有刻板的机会。
   4.DJJ和妈妈。妈妈做了点数报总数,数与量配对,规则游戏。妈妈很认真,很充足的做好了准备,还给孩子准备了强化物,觉得妈妈最后一个游戏的时候有点难,孩子可能只是单纯的背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发表于 2010-7-3 19:17:37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五(2)组培训今天上午我和张春华...

周六五(2)组培训
今天上午我和张春华老师给5(2)组的家长作培训。
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口腔按摩.
形式就是让家长先给自己的宝宝按摩,然后是老师操作。
操作之后两者对比给家长一些建议
时间安排是家长和老师合在一起操作的时间大约为40分钟左右。
最后是张春华老师关于口腔运作方面理论上的总结
(一)
五(2)C LHM家长操作(妈妈)
孩子的基本状况:意识好、舌部敏感、发音时需酝酿一下才能发出、不吃花生酱
1、家长操作
  (1)按摩面颊(每十次一个回合)
    手法:快速、连续按摩;每次按摩同一部位;从面颊拉到嘴角略偏于鼻侧
  (2)按摩上、下唇(每十次一个回合)
    手法:像是扭东西(旋转式)
  (3)撅嘴练习
    手法:把棒棒糖放入儿童的口中让儿童吸允,然后拿出,让儿童练习撅嘴
  (4)发音,发“bang”的音等
家长步骤及细节:每十次一个回合  
     按摩面颊时,均是一侧面颊做完所有项目再做另一侧面颊
     坐在孩子前面
2、老师操作——宋英春
(1)压舌板涂巧克力酱,让儿童用舌头向下舔
( 2)按摩面颊(每5次一个回合)
  从面颊拉到嘴角
   细节:坐在孩子身侧偏后,用手托住儿童的下巴
(3)压舌
    利用压舌板,轻轻按压舌面(5次一个回合)
(4)口部、唇部
    把涂有巧克力的压舌板含在口中,利用压舌板进行撅嘴、双唇紧闭的练习
(5)按压上颚
    用涂有巧克力的压舌板轻按上颚
(6)咬合练习(有助于咀嚼、吞咽)
    利用鱿鱼丝或咬棒进行咬合练习,指示孩子张开嘴,并将咬棒放在孩子大臼齿的位置上,维持自然咬合动作。(10下一个回合)
3、给家长一点建议:
孩子口腔的基本状况及方法:
  A、面颊:两侧肌张力较高,多按摩面颊
  B、双唇:力度不够,可进行按摩双唇练习,上唇往下拉,下唇往上拉(5下一个回合)。另外还可以利用压舌板含在唇部来增加力度。
  C、舌头:能伸出一点点但力度不够,可以用压舌板蘸花生酱让孩子进行舔食,首先靠近牙齿,再向外移一点靠近唇部,最后移出来,帮助孩子伸出舌头。可向下向左向右添,向上较困难
  D、吹、咬:不会吹的孩子要先做撅嘴并且加大运动量;对于不会咬的孩子要选择硬一点的食物,不要选择流食,可运用鱿鱼丝和咬棒进行练习。
这个孩子特别需要做咬和吹的练习。
  E、坐的位置和方式
  家长:坐在孩子前面
  老师:坐在孩子身侧
  听话的孩子坐在孩子身前没问题,但如果多动的孩子,一个人就没发弄了。如果坐在身侧可以让孩子躺在自己臂弯处,一只手固定孩子的头,另一只手做按摩,进而进行要做的项目。
   F、力度与手法
  按摩时力度先要轻,慢慢加大力度,让孩子接受手在口中的感觉。要慢慢从面颊轻拉到嘴角,注意最好是拇指在里面,因为拇指圆润肉多不会伤到孩子的口腔。在操作时要慢慢两指稍用力,夹住孩子的面颊向嘴角拉,而不是单指用力。
(二)
张春华老师关于口腔运作出现的问题及相关的操作方法
(1)    呼吸、气流弱、短。表现为声音低、断断续续
方法:多做大运动如仰卧起坐等另外还有深呼吸、吹吸等练习
(2)    面颊、肌张力高或低
肌张力高表现:手一碰面部就会有很紧,手伸进面颊里面时,孩子就会很敏感很抗拒
低的表现:面部肌肉较软,喜欢别人摸、按压
方法:按摩面颊
(3)    嘴唇
唇部肌张力高的表现;嘴唇绷得紧紧地,不让人碰
嘴唇肌张力低的表现:唇无力,软软的,不会咋嘴
(4)    舌头
肌张力高:舌头在里面是细细长长的,动的较快
肌张力低:孩子是软软的,在嘴里就是一块肉,软塌塌的
方法:用棒棒糖或花生酱吸引孩子舌头下舔、左舔或右舔、最后是上舔
(5)    声带
声带紧表现:声音是像上扬,感觉好像是假声
声带松的表现:声音在嗓子的后面,较低沉
方法:声音尖而且高的的孩子可以多做抵抗运动,双手交叉握紧,边向下压,边数数,声音慢慢压下去。
声音低的:可以将手放在喉部向上提,使气流向上
(6)下颌不稳定的孩子,注意嘴巴的张合,练习控制自己的嘴巴

在今天的培训中, LST的妈妈和WYX的爸爸操作手法也很好。希望带动更多的家长行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5#
发表于 2010-7-3 22:25:2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上午以琳开展分组的家长培训,四(1)...

今天上午以琳开展分组的家长培训,四(1)组的家长和部分老师在音乐一参加培训。我和胡老师安排的培训主题活动是:选出四名家长分别给自己的宝宝上个讯课,老师讲解课题,家长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讨论效果很好,大家都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再思考。会后许多家长来报名,希望下次安排他们上公开课,我们的家长真的非常爱学习。为了可爱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发表于 2010-7-3 23:40: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迎春...

下面引用由[U]迎春花儿开[/U]发表的内容:

周六五(2)组培训
今天上午我和张春华老师给5(2)组的家长作培训。
我们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口腔按摩.
形式就是让家长先给自己的宝宝按摩,然后是老师操作。
操作之后两者对比给家长一些建议
时间...

今天参加了张老师和宋老师给五(2)组的培训,主要是口腔方面的内容。虽然我以前也是口腔组的,但今天看了几位老师的操作,又学了很多很受益的方法。像是要练习孩子双唇的力度,不仅可以按摩还可以像张老师说的那样,给孩子的口腔里放一个细长的物品,再拉出,让孩子的嘴巴自然闭合,这样的方法一般孩子都不会太抗拒的。还有就是自制棒棒糖的方法,真的是很实用的。口腔按摩是一个技巧性的工作,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该做哪些,如何与发音相结合。那就一定要记住发音部位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7#
发表于 2010-7-4 00:24:0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参加的是二1组别的家长培训活...

    今天参加的是二1组别的家长培训活动,先有赵欣老师讲解了关于数的大小这一课题的教学方法,之后分别由二1组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上课,课题由家长自己定。参加此活动的家长,我感觉这些家长都非常的爱学习,有心想帮助自己的孩子进步。因为这一活动是促进学习,交流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因此这样的活动对于我们大家在教学上都是有很好的帮助。
   
今天CXC的妈妈,给孩子上了一节有关方位词的课。理解XX在什么的上面(下面),这位妈妈非常有信心的来给孩子上课,指令非常清晰,与孩子的互动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人,特别是利用唱歌和互动手指操来带动孩子的兴趣,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孩子也非常开心。在活动中,家长们也都踊跃的进行了讲评,针对这位妈妈的课提出了一些有效地建议:比如,孩子在做对的时候应该用很夸张的语言来强化孩子,让孩子感到一种成就感;对于与孩子互动游戏也做出了肯定。同时老师们发现孩子的发音不是太清楚,就建议妈妈平时多给孩子做一些发音练习,用夸张的嘴型来练习;多做一些大运动来练习气息;将今天的课题内容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到生活中(如:把书包放在椅子上;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等等),这也是让家长们最终明白的事情。只要在书面上、桌面上学习到的,一定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不要脱离生活,因为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的二位家长的课上的也很精彩,家长和老师们做出来了很好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可以使我们都能学到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同时希望家长们都能踊跃参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发表于 2010-7-4 07:49:46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在音乐2参加了四(2)的培训,并且记...

周六在音乐2参加了四(2)的培训,并且记录了ZN妈妈的操作,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
课题步骤
家长事先交代了本节课的内容:仿搭,配对,分类以及按数取物。
一.仿搭积木
1.模仿整体搭积木(4块)
2.家长快速变化积木位置,孩子快速跟随(4块)
3.奖励“yeah”一个和“棒”一个
二.配对
1.桌上摆很多张卡片(约20张),让孩子自己拿着小卡片一张一张去找一样的仿,指令为“一样的放一起”
2.家长要求孩子自己收拾卡片,开始孩子并不配合,家长先示范,并许诺以“qq糖”卡片作为奖励,这样孩子才自己慢慢收拾完卡片
三.分类
先从两种类别开始,逐渐加入多种类别。指令从“某某类放一起”,渐渐转变成家长不提示,孩子自己去找。分完以后,根据家长的指令拍卡片。最后孩子帮忙收走卡片。
四.按数取物
1.指令“拿三个雪花片”
2.指令“拿五个雪花片”,拿完之后要求孩子数一数。
3.吹雪花片。开始家长要求孩子做,孩子不配合,家长先示范吹雪花片,孩子去接住。示范多次,转换角色,孩子吹雪花片,家长接住。

点评
1.课题十分合适孩子的,家长表现的很稳,顺势引导这一点做的很好
2.每个回合之后最好能清理桌面,给孩子完成的概念
3.搭积木时候指令要清晰明确,有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
4.加强语言上的奖励,强化要多且及时,表情夸张,以便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5.在孩子有能力完成家长给的配对课题时,应该加大难度,在此老师建议可以增加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视觉搜寻能力的练习
6.分类时,因为孩子十分喜欢,也可以作为强化的一部分
7.关于提高难度的问题,老师给了很多建议,例如,搭积木中的看图搭积木,记忆搭积木;配对中加入游戏,抢卡片等;分类的卡片交给孩子,让其自己去分,加入表达等
8.尽量不要问孩子“好不好”的问题,直接切入正题,告诉孩子要所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发表于 2010-7-4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re:2010.07.03周六培训地点:教...

2010.07.03周六培训
地点:教室二
组别:一(2)
操作家长:HLW妈妈(以下简称妈妈)   学生:HLW(简称宝宝)
在进入课题之前,宝宝和妈妈一起来画画。
宝宝画了一个高楼,并标注有4层楼。
妈妈:妈妈来说2遍数字宝宝来听,听听看少了哪个,做4个,对了就画√错了就画×
妈妈:1,2,3,4,5     1,3,4,5   少了几?
宝宝:2      
妈妈:答对了画√
妈妈:3,6,8,7,4     3,6,7,4   少了几?
宝宝:6?
妈妈:(表情很遗憾)错了,在听一次。
宝宝还是回答错了,妈妈画×
宝宝:画×妈妈不喜欢我了么?
妈妈:宝宝怎么样妈妈都喜欢,这样吧,做对了3个妈妈奖励亲一下,错了妈妈弹一下。
宝宝很开心的同意了。
妈妈:3,6,8,7,4    3,6,7,4   少了几?
宝宝:8
妈妈:奖励画√
妈妈:5,6,8,4,3    5,6,8,4   少了几?
宝宝:3
总结:3个都作对了,奖励亲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0#
发表于 2010-7-4 09:03:32 | 只看该作者

re:妈妈问宝宝是要玩翻盖乐还是找不同,宝宝选...

妈妈问宝宝是要玩翻盖乐还是找不同,宝宝选择了翻盖乐。
妈妈和宝宝分派了任务,妈妈找1,3,5,7,9宝宝找2,4,6,8,10宝宝与妈妈轮流来玩,在过程中妈妈故意找错放错,让宝宝来改正,宝宝都能及时纠正,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在游戏当中,妈妈表扬宝宝太棒了,能检查出错误。
总结:最后做完一起反过来检查,妈妈与宝宝拼的与书中完全一样。
妈妈让宝宝选择画画还是找不同,宝宝选择画画,宝宝画了小人,妈妈让宝宝给小人起名字,宝宝说:叫小杜吧。宝宝又画了一个小人,变成了妈妈和小杜。
妈妈:(打断了宝宝的画画)我们来画画,宝宝看到动物就画△,水果画√,都不是画×。
妈妈:(拿着卡片)青蛙,小猫,海豹,香蕉,积木。
检查宝宝全作对了
妈妈:全对了打0分
宝宝:(不愿意了)全做对了应该打100分
第二次换过来玩
妈妈:这次宝宝当老师,妈妈来画。宝宝说动物妈妈就画△,水果就画√,都不是就画×
宝宝:(没有卡片)高楼,菠菜,虾,长颈鹿,菠萝,西瓜,梨,老虎。
妈妈故意画错一个,让宝宝来改正说妈妈画错了。然后让小朋友来打分得90分。
妈妈:为什么打90分。
宝宝:因为错了所以得90分。
宝宝表现非常好,妈妈奖励画高楼。
妈妈让宝宝来比较自己画的两个高楼的不同,然后引入找不同。
妈妈先和小朋友一起来观察其中一幅画,然后让小朋友来找图中的6处不同。小朋友做了3以后找不出来求助妈妈,妈妈帮忙找小朋友来找。两个人一起完成了找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1#
发表于 2010-7-4 09:04:33 | 只看该作者

re:家长老师大讨论:大家们都认为HLW妈...

家长老师大讨论:
大家们都认为HLW妈妈操作的非常好,大家都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例如从画画引入课题,不会感觉太突兀,寻找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吸引孩子,孩子遇到困难妈妈也来帮助宝宝。
付老师点评:针对第一个听力的课题,妈妈做的很好。尤其是那句“无论宝宝做的对错妈妈都喜欢宝宝”家长们生气要针对的是宝宝的行为,而不是针对宝宝个人,这样才能给孩子安全感。在整个过程中宝宝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妈妈的声调语调表情都很好,而且给孩子足够多的选择空间,在课题之间的过渡也非常明了。
黄老师点评:第一个课题,可以继续深化,例如:1,2,3,4,5  1,3,4,哪两个数字不见了?翻盖乐的其他玩法(这个建议大家买个玩具看看!绝对没有做广告之意!比我写明白的多,玩具说明书上有很多其他玩法)。 还有就是宝宝对类别的区分,例如:花菜,西兰花,荷花,那个是不同类的?番茄是蔬菜类的,番茄酱是什么类的?在这个课题中,妈妈还和宝宝互换角色,让小朋友来当老师,可以让孩子培养出主动性,建立起自信心。关于找不同,在一整幅画中找不同比较难,家长可以教给孩子方法,例如:将一幅画分为三部分,从上到下来分,先找第一部分里面有没有什么不同,找完了在找第二部分,以此类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发表于 2010-7-4 09:43:23 | 只看该作者

re:地点:继续教室2组别:继续一(2)...

地点:继续教室2
组别:继续一(2)
操作家长:CX妈妈和宝宝
第一部分CX先跟大家热情的打招呼。宝宝想玩积木,妈妈说宝宝能打五个√就可以玩积木了。
妈妈先和宝宝一起来总结眼睛是用来看的,鼻子是用来闻的,耳朵是用来听的,嘴巴可以用来吃东西的,手可以用来拿东西,耳朵用来听。
然后妈妈来提问,宝宝来回答。
妈妈:我想知道花香不香,用什么?
宝宝:鼻子闻一闻。
宝宝答对了,妈妈给画√。
妈妈:我想知道黑板上写了什么,我怎么知道?
宝宝:用眼睛看看。
妈妈:我想尝一尝面条辣不辣,用什么尝?
宝宝:用嘴巴尝一尝。
妈妈:我想听儿歌,用什么?
宝宝:用耳朵。
妈妈:我想画小猫,用什么?
宝宝:用手来画小猫。
五个全做对了,宝宝要求得100分。
妈妈:为什么得100分?
宝宝:因为5个√,所以得100分。
第二部分宝宝要当老师,妈妈来当学生。
宝宝拿着两张卡片问妈妈:这里除了什么还有什么?
妈妈:除了芹菜还有柠檬。
注:在这里因为用的是宝宝迷你书,正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宝宝和妈妈看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建议将卡片放在桌子上,这样宝宝和妈妈看见的就是一样的了,还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关于想法解读的内容会好一些。否则宝宝会认为妈妈的回答是错误的。
角色转化,妈妈来当老师,小朋友来当学生。
妈妈快速闪现卡片,让小朋友提高注意力赶紧去看。
第三部分小朋友来点数积木,努力得到6个√
妈妈不规则的在桌子上放了许多积木。
妈妈:有几个黄色?
宝宝:3个
妈妈:有几个绿色几个蓝色?
宝宝:2个绿色2个蓝色
妈妈:几个红色几个黄色?
宝宝:2个红色3个黄色
桌子上的积木收走,宝宝来看妈妈手里的积木。(加入短时记忆)
妈妈:刚才看到了几个积木?
宝宝:2个
妈妈:什么颜色的?
宝宝:红色的
宝宝表现的很好,但是其中答错了几次,所以没有得到6个√,很可惜。

家长点评:针对第一部分,CX妈妈可以做示范来帮助孩子理解各个器官的功用,例如:妈妈唱歌把小朋友的耳朵堵上,这样小朋友就听不见了,然后松开小朋友的耳朵在唱一遍,小朋友就听到了。
傅老师点评:可以设置情境。例如傅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今天中午吃什么啊?小朋友门回答:吃鱼。傅老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啊?小朋友们答:闻到的!走廊里都是鱼的味道!
黄老师点评:第二部分当中看卡片的环节,建议给小朋友做一些想法解读的基础,让小朋友明白一个卡片有两面,妈妈看到的和小朋友看到的是不同的。附赠:何子关于想法解读的帖子  http://www.chinaqdautism.org/a/a.asp?B=83&ID=217660&E=0
jinglenn 关于自言自语问题的帖子  http://www.chinaqdautism.org/a/a.asp?B=5&ID=473452&E=0
如果您的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做练习,试一下picture schedule http://www.chinaqdautism.org/a/a.asp?B=5&ID=233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发表于 2010-7-4 09:44:25 | 只看该作者

re:链接可能不好用。。。。。

链接可能不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发表于 2010-7-4 09:52:0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听了五(1)家长上的公开课,收获真的...

今天听了五(1)家长上的公开课,收获真的是非常大!感慨也很多!我想这次培训会改变家长很多心态,会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只有你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并减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下面细细说来吧!
(一)LYC妈妈  
     课题:点数报总数       目的:手口一致数
     步骤:先以实物(积木)来进行点数(10块以内)
          1、拿一块数一块
          2、积木摆好后,点一块数一块
             (有时孩子数着数着注意力不在了,妈妈用手辅助提示继续数。几个回合结束奖励吃海苔)
          3、点数卡片上有几块积木,先数三张卡片
             (妈妈有告诉孩子数完三张我们就可以吃海苔了,吃海苔时让孩子自己表达:“妈妈,我要吃海苔”“谢谢妈妈”)
          4、再数另外三张卡片
              (第一张数对了报错总数,妈妈没有纠正就进行了下一张,其他两张都做对了妈妈又把第一张拿回来再做一遍)
总结:这节课上下来感觉结构化用的很好,给孩子的压力也不大,强化的也很到位。再做到步骤4时,孩子报错总数了妈妈还是应该立即纠正错误的,不用等到最后,做一张就要完成一张。LYC妈妈又说了她的另一个目的,其实点数孩子也可以报总数也行但总是做着做着就跑神。吴老师说那是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够长,对完成的概念不够好。他在点数时嘴里也重复指令,重复指令其实在帮助他记忆,他的脑子并不是在想指令而是同时想其他的事情,你看着他好象在干一件事情其实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如何去解决呢?吴老师和毕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方法。
1、当他做一件事情做着做着走神了,那么重新再来,比如:数着数着走神重新再数,读卡片(摆在桌子上从左往右数)读着读着走神了,重新再读。让孩子表达:“我做完了”然后有奖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中间不能有任何提示,断了重新再来,一定要自己完成。
2、结构化,做一件事情之前告诉孩子我们就做这些,做完了就可以奖励,让他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多少,逐渐增强他的耐受力,即使孩子不喜欢做但他知道做完这些就可以奖励也不会有太多情绪。
有的人认为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业、是知识必须学习,打着骂着都得学,愿意不愿意也得学,虽然都是为孩子好都因为爱孩子,不如让我们的爱有更多的方式,让孩子开开心心学习。
(二)ZY妈妈
      课题:方位词
      步骤:1、感知把ZY抱到桌子上,到桌子下面拿薯一边片(ZY情绪不好,很不配合)
            2、然后从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拿玩具让孩子放,指令强调放在桌子上面,偶尔放下面一个指令“放这里”,让孩子大                概放了16个左右
            3、让孩子把玩具收走,一边收一边表达“XX在桌子上面”
            4、再次让孩子放玩具在桌子上面和椅子上面,只放在上面
            5、把薯片放在桌子上面和椅子上面让孩子表达
总结:在整个过程中妈妈的步骤是让孩子感知、理解、表达,选择桌子当载体也可以,但是为了让孩子更明显的感知到可选择空间较小的物体,比如带盖的杯子、套杯,另一个让孩子放的物品也不要太花哨,最好只放一种比如雪花片。在课题操作的过程中孩子情绪很大,不配合,妈妈也说让她最头痛的是孩子厌学,一看到要上课就有情绪。毕老师一语点破了孩子存在的问题:自控能力差,性子急。我想这是很多孩子的共性,让我们看看该如何解决
1、磨性子,孩子不是急吗?家长就要慢,比如孩子对吃感兴趣,告诉他妈妈数到3就可以吃,慢慢数让孩子等待,发脾气也没用,先数到3,然后数到5,再数到10,时间慢慢加长。不光数,妈妈可以整理东西,比如收拾卡片吧,不用孩子帮忙在一旁看就行,等着妈妈整理好了就可以奖励。还可以数积木,要等到妈妈数你就放,妈妈不数你就等着不能放。
2、选择结构化强、视觉性强,简单的任务让孩子独立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给孩子独立完成的任务,要让他一眼就看到任务量(预知很快就能完成)回合要慢,比如拿个透明袋子里面放3、4个积木让孩子放到桌子上,拿一个把袋子合上告诉他放到桌子上,放完后站好再打开袋子拿下一个、、、、、

还有个家长提的问题也很重要,孩子在做的时候总是看家长的脸色,要不放完后看家长没出声音马上拿走再放到另一边,特别依赖别人,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吴老师给了以下的建议:在感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辅助孩子让他作对,但是在理解过程中要让孩子独立完成,允许孩子犯错,不要让他一直等你的提示,放错了也不用阻止,可以说再想想放哪呀?培养孩子的自信,让他做决定,不养成依赖的习惯。

另外两个家长CZX爸爸,TZX妈妈上的课非常好,步骤很清晰,结构很明显孩子上课也很开心,特别是CZX爸爸真的很棒~
中午12点了,上午的培训结束了,但是家长们围着老师感觉意犹未尽,我们彼此的收获真的很大,期待下次的培训,让爸爸妈妈们再大展拳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发表于 2010-7-4 10:53:50 | 只看该作者

re:本周六参加了在音乐(1)进行的四(一)组...

本周六参加了在音乐(1)进行的四(一)组家长培训,以下是对第三位(XZE)妈妈的操作记录和总结:

1、一步大动作模仿。例:拍手、拍肚子、拍肩膀、掐腰。
2、动作卡的表达。妈妈:小朋友在干什么?  宝宝:(小朋友在)打电话、敲门、刷牙等。建议可做完整表达。
3、看图模仿动作(动作卡)。妈妈:小朋友在打电话。ZE你来打电话。  宝宝做打电话的动作。
4、点数报总数(雪花片、积木)。妈妈先用雪花片做点数,数目从2-3-4-5,位置进行了横、竖、斜、规则两排、不规则两排的变动,宝宝都顺利完成。妈妈进行了延伸,变手指点数为眼睛点数,并在结束后给予总结,为目测做准备。



点评:
1、妈妈的声音温柔清晰,对孩子很有耐心这点很好,会让宝宝感觉学习的过程很舒服,有助于配合力!
2、操作过程中,妈妈的条例非常清晰,尤其是点数报总数的课题,过程中步骤和进退都非常得体,做得很棒!
3、当孩子出现无意义自言自语时,妈妈用口腔模仿、仿说等进行了转移,做的非常的棒!
4、美中不足的是第三个课题,妈妈的意图是让宝宝能够看图模仿动作,但操作步骤变成了宝宝听指令完成动作。以下是我建议的步骤:妈妈(动作卡):宝宝,小朋友在干什么? 宝宝:小朋友在打电话。妈妈:对了!那宝宝,你和小朋友做一样的。宝宝完成打电话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发表于 2010-7-4 11:28:07 | 只看该作者

re:2010.07.03周六培训地点:音...

2010.07.03周六培训
地点:音乐1
组别:四(1)
操作家长:hdx妈妈 学生:hdx
课题1:表达颜色和形状,教具:属性片
指令: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形状的?
课题2:按颜色或形状分类,教具:属性片
指令: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分类后顺势做点数报总数,指令:数一数三角形有几块?之后做比较数字的大小、多少,指令:4大,还是2大?/4多还是2多?
课题3:按规律排序,教具:属性片
指令: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收属性片时,做社会参照,指令:妈妈看哪个就收哪个。
课题4:肯定与否定,教具:属性片
指令:给我不是红色的。

评价:
1、        在整个上课的过程中,宝宝一直在动,注意力不在,而妈妈没有停下课题来调整宝宝的状态,反而负强化很多,指令多是无效的。因此建议先给宝宝建立规范,另外要奖罚分明,让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注意惩罚要短暂有力。
2、        课程中没有强化和停顿。建议提前准备宝宝喜欢的玩具或食物,另外夸奖要发自内心,要让宝宝感觉到是真的在夸奖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发表于 2010-7-4 12:45:37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 二(2)组 家长培训 我们二...

周六 二(2)组 家长培训
  我们二(2)组的家长培训师在徐蕾老师和王媛媛老师的主持下进行的,首先是王丽红老师讲的数字前后这个课题,王老师准备的很充分,画了很多的教具,以便家长对这个课题有更深刻的了解。
  接下来是zzl妈妈进行操作,zl妈妈是一个温柔而且很有耐心的人,上课给人的感觉是很舒服,孩子也很放松,zl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整个过程让人感觉很开心,zl妈妈一共上了三个课题,第一个课题是妈妈说不同的动作,让小朋友去做,例如:妈妈说拍,揪,指等等,让zl去想动作,zl做的很好,第二个课题是一个互动的内容,小朋友和妈妈轮流当老师来猜数字,zl当老师的时候问句表达的不是很好。第三个课题也很有意思,是一个想象画画的课题,先画四个圆形,让后让zl根据这些圆形画东西,画圆形的东西有什么,然后再画一些正方形,再让他画正方形的东西有什么?zl完成的也不错。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我个人的建议:zl这节课有一些走神,妈妈上课的节奏最好再快一些,让孩子一直有事情做,避免走神的太快。第一个课题难度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如说“指”,让他想想都可以“指”什么,多做一些动作,让他多去动脑子。第二个课题,孩子问句不是很好,可以再找一个人来做示范,让孩子看,看另一个人是怎么说的,然后再让孩子表达会更好一些。第三个课题小zl做的还是不错的。
   虽然说家长操作的时候是有一些问题,但是家长的热情还是很高的,都很认真的听其他家长的建议,互动的非常的好,大家共同来出主意解决问题,让人感觉非常的温暖,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发表于 2010-7-4 13:40:0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在教室一参加了由李老师和姜老师主持的...

今天在教室一参加了由李老师和姜老师主持的一组家长培训
操作家长:NQY的妈妈
操作孩子:NQY   一(1)C
操作步骤:
(一)干扰听指令:
  1、指鼻子、揪耳朵、掐腰   做第一个动作
  2、拍手、转个圈、点点头   做最后一个动作
(二)听觉记忆的训练:
  1、妈妈手上有两张卡片(蛋糕和粽子),我放下了蛋糕,拿起了三明治,现在妈妈手上有什么?
  2、妈妈手上有好吃的,有棒棒糖、冰激凌、香蕉,吃掉了棒棒糖,还剩下什么啦?
  3、妈妈去超市买了西瓜、柠檬、甜瓜,放下了甜瓜,又买了袜子和三明治,现在妈妈都买了什么?   
  评论:a、卡片由少到多,由易到难。。句子的问法由简单到复杂。。
        b、也可以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训练(根据孩子的能力):
     姜老师示范如下:妈妈这里有白菜、布丁,把布丁放下(孩子可以观察到),拿来小熊和饼干,现在有
     什么?  
(三)方位与序数的结合训练 (让小朋友找出自己喜欢的8张卡片)
  1、请把小熊放到桌子上
  2、把糖放到小熊的左边
  3、把创可贴放到小熊的右边
  4、把球放到从左往右数的第四张
  5、把冰激凌放到从左往右数的最后一张
  6、把积木放到创可贴和球的中间
  7、把小熊和积木换位置。
  8、把球变成从左往右数的倒数第二张卡片
    评论:课题如何延伸?
        a、可以加入排和列。(第几排的第几个)
        b、加入人称代词。(如:你、我。)
(四)提高视觉的辨别能力及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1、点数:数数有几块绿色的积木。(要求两个两个积木的点数)
  2、提高视觉搜寻及辨别能力:(比赛找小熊。看看谁找的小熊多)
     操作:妈:你有几个小熊?
           孩:5个
           妈:妈妈有几个小熊?
           孩:3个
           妈:那一共有几个?(妈妈辅助,列算式5+3=8)
           孩:有8个
           妈:那你有5个小熊,妈妈有3个小熊。谁的多?多几个啊?(妈妈列算式5-3=2)
           孩:多2个

李老师总结:有的一组小朋友学习能力较好,但社会性方面较弱。家长应找到孩子的切入点,让孩子学会主动去学习,学习互动及主动的去提问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发表于 2010-7-4 13:43:02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 四(2)培训——TLX和妈妈...

周六  四(2)培训——TLX和妈妈

课题1:配对
       简单的记忆配对:只看一眼后从桌上十选一。
       有干扰的记忆配对:看过卡片后,听指令做个动作在拿卡片。
       记位置配对:卡片翻扣在桌上,去拿一样的。
       评:妈妈以夸张的语气吸引孩子主动看卡片,这点做的很棒。
           妈妈的手各个方向变化,锻炼孩子的视觉搜寻能力。
           步骤也是一步一步由易到难,条例很清晰。
课题2:仿搭积木
       评:由易到难,适合孩子的能力。
           当孩子不知道该把积木放哪时,可以在桌上每人放一张白纸来限定范围,做视觉提示。
课题3:拍一样的
       每人六色雪花片,不同顺序排两排,孩子快速的和妈妈拍一样颜色的。
       评:这个课题用来练习专注力很好,妈妈以后可以逐渐加快节奏,连孩子快速反应与跟随。
课题4:认碗
       摸碗,感知多个不同的碗
       实物碗和积木二选一
       照片碗和积木二选一
       照片碗和照片鞋子二选一
       简笔画碗和三角形六选四
       实物碗和勺子二选一(勺子以前就会)
       评:可在感知后加一步碗的实物与照片的配对。
           妈妈的指令清晰,回合清楚,是一堂很好的示范课。
           我们大家看了都收获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发表于 2010-7-4 19:02:44 | 只看该作者

re:七月三日周六家长培训组别:一(1) ...

七月三日周六家长培训组别:一(1)
孩子姓名:ZCX
操作流程:(一)教具:字卡(备注:字卡上的字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书写)
           首先请孩子自己阅读卡片上的字,然后将字卡散放于桌面询问孩子字的颜色.
         (二)教具:方位词卡(如:在卡片的左边写右)
           先请孩子阅读出卡片上的方位词,然后请孩子说出方位词在卡片上的方位(备注:这个环节训练的是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三)教具:字词卡
           将写有字词的卡片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将字词组成句子.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孩子要记住排过几次,每次组成的句子是什么.     
         (四)教具:配对卡
           游戏找好朋友.每人分到8张卡片,然后两人轮流翻一张卡片,谁翻到一样的那两张卡片都属于那个人,最后比谁得到的卡片最多谁就是赢家.(在游戏的最后加入了听觉干扰训练,两个人一起数自己的卡片,看谁数的对)
         (五)教具:配对卡(4张)
          桌面摆放四张卡片先让孩子记住这四张卡片的内容,然后将卡片翻过来提问每张卡片的内容.再将卡片交换位置,提问每张卡片的内容.当孩子答出后请孩子再将卡片的初始摆放位置回忆答出.
           操作者将卡片变回原来的位置,然后发指令请孩子自己交换位置并记住每张卡片的位置.最后请孩子将卡片位置变成初始状态.
         (六)教具:故事书<<动物宝宝从哪里来?>><<沙滩上的大鳄鱼>>
           请孩子自己阅读故事自己看故事,看完后妈妈提问有关故事内容的问题,请孩子回答.
家长观后感:从ZCX妈妈身上学到了许多方法,受益非浅,尤其对于孩子语言方面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孩子程度不一样所以在课题的设置上也要做到的合适的调整.
总结:     在操作过程中妈妈很清楚自己的重点,所以在操作过程中细节把握的很好.在故事方面,孩子的兴趣最重要.家伙们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在讲故事的时候故事还没开始讲就针对其中一句话展开了唐僧似的问法,不挺的问,反复的问,让孩子丧失了对故事的兴趣甚至开始厌恶.所以(一)我们需要先给孩子一个系统的整体故事,让孩子听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片段.(二)如何选择故事.要选择孩子能力范围内的画面和文字孩子都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你觉得很有意思的故事一定要介绍给你的孩子,来引导你的孩子去看故事.
         视听干扰,给孩子做视听方面的干扰特别能锻炼孩子以后入园或入校后分析老师的指令,帮助孩子完成自习的阅读和朗诵等.可从干扰数数开始一直到视听干扰的结合如:拍手\指鼻子\跺脚一边数一边做,最后请孩子答出指鼻子几下
     最后希望我们的家长能在这样的培训上学习到更多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我们的孩子才会进步的更快.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12: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