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3141#
发表于 2009-4-13 21:45:51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学习这些社交上的细...

石头,我也是最近才开始学习这些社交上的细节,看了不少书,头绪太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心里想对自己保证一个底线,就是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要因为差距而烦恼。  和人相处,第一点要大家都愉快,然后才有交流和分享。  我首先学习的也是,怎么能让自己愉快,他人也愉快。

有些事情比较好学,比如微笑,倾听; 有些事情比较难,比如分析其他人的想法。 我和情商高,理解我,比较善良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学的会快一点,自己也高兴。  和有些人在一起,自己就觉得别扭,高兴不起来,那就说明学的还不到家,等学的再多一点再回来试。 不过也许和个别人永远都愉快不起来,那也没关系,世界上这么多人,这种事情是一定会有的。

也希望你能快乐地学习,少些烦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2#
发表于 2009-4-13 22:43:52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

关于人际关系,我觉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轻易,但我觉得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复杂似乎不用多说,特别是如果工作环境是在潜规则多多、人际复杂的行政机关型的单位里,真是特别挠头的。说简单,我的意思是只要有自己的原则,并有足够坚强的心理去坚持这些原则,人际关系其实就会变得简单。----这里我想说的“有自己的原则”、“有足够坚强的心理去坚持这些原则”,是缺一不可的。

对我而言,如果仔细梳理一下,我觉得大概有这些原则:“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坚持率先认为对方是友善的”、“不首先质疑对方言行的动机,而关注对方言行的客观实际“、“在我认为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要适时地说不”、“在我仁至义尽的情况下如果还被误解我就不再解释”、“在竞争的丛林法则中你对事不对人我就理解你,反之希望你也如此”、“我与人为善待人以诚,不因对方的亲疏好恶而改变”...等等。一个人,坚持一以贯之很重要。

所谓“有足够坚强的心理”去坚持,很大程度上是指有好的气量,不计较暂时的、轻微的得失。“无欲则刚”,如果你放开一些欲念,不去事事计较,内心就自然会刚强起来。

当然,一些基于心理学的人际交往技巧,是需要适当花时间去学习的。其实,我一般不喜欢用“技巧”这样的概念,好比解物理题,谈什么技巧?最好的技巧就是没技巧,是从基本的概念定理出发。我始终觉得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是用来打基础的一本好书。这本书如果好好看过、琢磨过、实践过,我敢说,管理学之沟通部分,基本上算过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3#
发表于 2009-4-13 22:55: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石头...

[QUOTE]下面引用由[U]石头爸爸[/U]发表的内容:

回想起儿子的话,想到他的无奈与努力,禁不住含泪为他祷告:天父啊,你知道这孩子是何等的努力希望自己让人喜爱,有很多的朋友,但是他常常不能,常是形影孤单,何等艰难,何等痛苦。我这肉身的父亲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知道在你没有难成的事,你已经在这孩子身上行了神迹,求你早日帮助他跨过这最后的障碍。

看到石老师的切切祷告,很是感慨。一定会的,天父一定会让石头跨过这最后的障碍。


补上《石头陪我们游澳门》,石头说的做的,远远比我写的精彩。

跟石头约好六点半在帝濠酒店会合,紧赶慢赶到了酒店,通完电话,石头一会也到了,他从珠海拱北自己过关过来的,我问他坐的哪路车,他说他搭的是赌场的免费车。他到了我也终于放下心来,其实我知道担心完全多余,他天天自己从珠海到澳门上学放学过关。

头天在方老师家跟石头见过面,距离去年夏天见面仅仅半年多,石头更成熟更懂事,行为处事十分得体。或许是去年在我家他有些拘谨,这次感觉他特别放松。在我的房间,他问我外婆来没有(去年在我家时见过康康外婆),我说外婆来了,之后他便去另外一个房间跟外婆见面,亲热地喊外婆,问外婆身体好不好,出来玩感觉怎么样,落落大方而自然。在酒店稍事息之后,他问我们晚上怎么安排,想去哪,我们表示对澳门不熟悉全权听他指挥。于是,他周到地替我们设计好参观路线。从帝濠酒店出来,步行不远到永利看音乐喷泉,然后参观葡金,一路上我和康康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挽着石头的胳膊,我们穿梭在颇具殖民特色的澳门大街小巷,欣赏着澳门美丽的夜景,说不出是怎样的一种复杂心情。

看完夜景,我们去一家茶餐厅吃夜宵,点餐时,石头拿着菜单,说:阿姨我们吃过晚饭了,这些(面条米饭等)就不要了吧。然后他和康康各点了一杯饮料,我要了几样小点心,奶奶和外婆坐在石头对面,她们俩一直亲在聊天,石头问:外婆和奶奶关系怎么这么好?当他听我说她们一直都很好时,他说:可她们是亲家,亲家一般很难处得这么好的,即使是我外婆跟我爷爷也处不到这么好。听到石头如此说,外婆和奶奶开心不已。后来,外婆悄悄地对我说:石头太不简单了,康康什么时候才能够象他一样。外婆说完红了眼圈,她被石头感动得不行。

第二天,按照石头给我们设计好的路线,先参观澳门电视塔,然后再到大三巴。人多,分三个小队打车,石头带一队,打车的时候他很自然地坐在前面,仔细告诉司机去哪里,有一位司机可能听我们聊天知道石头在本地上学,后来就改用粤语问石头怎么走,石头礼貌地问他:您不会讲普通话么?当得知司机基本不会讲也听不懂普通话,英语也不行的时候,石头用夹着粤语的普通话跟司机交流,意思是哪条路最近就走哪条路。下车的时候,石头很绅士地说他来付钱,我付了钱他会说阿姨真不好意思,总让你付钱。我告诉他你现在是学生,没有收入,当然应该是由阿姨付钱。我们在大三巴街边买雪糕时,石头坚持要由他付钱,他说他要请康康弟弟吃雪糕,说康康好不容易来一趟澳门。

在电视塔,有几位年轻人在蹦极,说实话,我站在边上看着都腿直打颤,石头很关注蹦极,我以为他跟康一样就是普通关注,没想到他还特别想去试一试(当然即使他要去我肯定也是不敢让他去的),后来看到方姐写的那篇才知道,原来他那么细心地想到蹦极很贵,而一路上基本上康爸的朋友在付钱,他这种间接的关系,肯定不好意思让康爸的朋友替他付钱。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到,石头很能够替别人考虑,而且能够关注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作出很恰当的处理。

石头绝对是一流向导,体贴周到,有他陪着,踏实又省心。快回珠海时,同行的朋友的太太对我说,她很想把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弄到澳门来上学,她说孩子太没规矩了,然后感叹,说石头这么好,有教养,有礼貌,还那么善解人意,澳门这边的教育就是不一样。她哪里知道,石头优秀的背后,是石头和妈妈多少年艰苦卓绝努力的结果。

回到珠海,我们坐上朋友安排的送我们去深圳的车,石头跟我们告别,说下次来珠海,一定要请我们吃顿便饭,说我们很难得来,这次饭都没吃。他的真诚总是那么让人感动。

在去深圳的路上,我总想起石头的真诚和善良,他良好的教养,他的善解人意,他的礼貌周到,他的努力,还有他对康康弟弟的期望。。。那个十八岁的少年,他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不简单。

爱你,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4#
发表于 2009-4-13 23:18:47 | 只看该作者

re:何叔叔: 真没想到你给了我那...

何叔叔:
    真没想到你给了我那么多的建议!非常感谢你给我的那些宝贵的建议,并且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我会时常记住你的宝贵建议,这样的话冲突可以减少很多。在我们学校有一点好处就是同学之间关系不会太复杂,毕竟是在西方社会,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一定要带有诚意,因此我只要坚持基本的原则而且不做出格的事情就可以与同学和谐相处了。
    今天太晚了,我不能多写了,我还要准备为一一A的小朋友上语言课。
    叔叔,我真的很感谢你!
    也谢谢其他的叔叔阿姨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5#
发表于 2009-4-13 23:30:08 | 只看该作者

re:邹文阿姨: 谢谢你这些年来一直...

邹文阿姨:
    谢谢你这些年来一直那么样的关心我!我多么喜欢康康!我多么希望他有一天能像我一样!我会天天为康康祷告的!
    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6#
发表于 2009-4-14 00:26:43 | 只看该作者

re:真感谢大家对方静和石头的关爱和帮助,出了...

真感谢大家对方静和石头的关爱和帮助,出了这么多好注意。邹文,谢谢你的祝愿,你看上帝已经开始动工了。

T斑你这么快就写了这么多既简单又实用的人际关系原则,真佩服你。我也很喜欢《人性的弱点》,推荐给石头看了原版的,但看一次不够,这本书是像你说的那样需要多次反复好好看、反复琢磨、亲自实践收获才大,经过你这么一总结推荐,对石头的促动一定会很大。

云鹤,很高兴知道你现在状态这么好了。为你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7#
发表于 2009-4-14 03:30:35 | 只看该作者

re:又想来说我以前的经历了。在我自己...

又想来说我以前的经历了。

在我自己的帖子里,我也写过,曾经很懵懂,对人际关系看不懂,就象隔着厚厚的雾,总是看不清楚,尤其是在初中三年的时光。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那些同学的面目总是那么模糊,搞不清楚状况,也不搞清楚人家想什么,更想不起他们的面目是哭还是笑。我看过燕原的一些描述,很相似,石头现在也是一样吧。我记得当时迷惑很多事情,最搞不懂的是:对同学们的一些言行不理解,对一些同学对我的态度不理解,还有不理解为什么人家好象什么都懂的事情却只有我不懂!(好歹我还知道人家懂我不懂,因为人家看我眼神让我明白的。)

那时候最困扰的我事情是女同学讨厌我,不跟我玩(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我被排斥在女孩子的圈子之外。所幸的是,有几个男同学跟我要好,因为其中一个头领角色的男同学正好坐在我前座,他是个心胸宽广却又细心温柔的人,也许他发现了我的困境和尴尬吧,所以他总是有意无意的照顾我。和这几个要好的男同学混在一起玩,他们能宽容我爱护我,我单纯没有心机,只要别人接纳我我就很高兴。由衷感谢这几位男同学,他们是在初中唯一让我感到温暖的团体。

到高中的时候,换了一个环境,虽然学校没有变,但是经过中考的洗礼,还有新生分班,同学都变了,初中同学只有5位成为了高中的同班同学。这种改变给我一种新奇感。我觉得有时候环境的惯性很可怕,在初中的时候,我曾经很努力的想改变现状,想改变我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但是成见和思维的惯性力量太大了。我曾经试着在一群女同学们谈论什么话题的时候,跑到她们周围倾听,希望能找个合适的时机插话,但是事实是我屡屡受锉,要么大家都渐渐的住口不说了,有意无意的看我一眼,然后渐渐散开,要么我插话的时候,没有人理我,都当我不存在。那种滋味太难受了,直到今天我敲下这些话,仍然忍不住想流泪。还有一个女同学公开挑畔我,我的火爆脾气根本不会忍她半分,直接跟她大庭广众之下打了一架。她是军人的孩子,从小在军区打架打惯,我比她小两岁多,根本不是她的对手,打不过她,就下嘴咬她,把她咬伤了(也算扯平了),后来我们两个被同学们拉开了。不过打了这一架也有个好处,那些同学都知道是我不好惹,从此没有人再敢明目张胆的对我挑畔。

其实对这一切我是怀恨在心的,还恨了很多年。当我无意中偷听到女同学谈话,知道跟我打架的那个女同学苦苦单相思某个男同学,而那个男同学正好坐在我后面还对我不错时,我总是有意在她面前显示我和他的融洽关系(因为她的座位远没有便利条件),然后很享受的看到她嫉恨的目光远远的一次次的扫到我们这边来,这时候我的心情就无比舒畅。也许因为这个恨太深,也也许是成为习惯,即使初中毕业后我都一直有意跟这个男同学保持良好关系,直到他多年以后在大学校园向我表白,我才知道他早已经明了了一切,却默默的暗恋了我六年,我重重的伤了这个男同学的心,然后又过了六年,我和虎爹结婚,才彻底放开他。(完了,老公一定知道我说的这个人是谁了。)

那时候我很孤单,我没有把自己的困扰和痛苦跟妈妈说,因为妈妈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我不想增加她的烦恼,在她面前我总是强装笑颜。但是有一次家长会,妈妈回来哭了,她发现了这些事情。事情很凑巧,开家长会的时候,妈妈正好坐在一个座位上——那个跟我打架的女同学的座位,可以拍电视剧了吧,这么狗血的剧情!那个女同学把所有恶毒的语言和怨气都发泄在课桌上,妈妈看到她在课桌上写的那些恶毒的语言,回家就哭了。看着妈妈哭,我很心痛,但是我一滴泪都没有流,我很恨她,但是我不想再让妈妈难过了,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妈妈问我什么我就说不知道。

相对而言,一些男同学的表现要好一些,虽然他们有些人好象对我没有什么好感,但是都不会这么没有礼貌。

话说回来,到了高中,换了新同学,还有新老师,虽然还是那个学校,我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新奇,我开始试着融入这个集体。开始我很谨慎,没有去主动结交朋友但是也小心的不树敌,和每个同学保持距离。我在图书馆借了一些书回家看,感谢我们那个省重点学校,有非常丰富的藏书,我看书的速度很快,一天可以看两本书。每天放学以后,我就去图书馆待上一阵子,借两本书回家看(因为我们学校规定每个学生一次最多只能借两本)。我看了很多书,包括人际关系的,还有各种小说杂书。我开始对人际关系、社会、人性感兴趣,开始琢磨这些事情,开始观察别人,尤其是我的新同学。渐渐量变成了质变,也就是到了我以前说的开窍的阶段了,高中,是我蜕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从那以后,虽然我还是不会象虎爹那样热衷于呼朋唤友,但是从此我不再“怵”人际关系,也没有再把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搞砸掉。

写下这些,突然觉得很轻松。很多事情,我从来没有对父母说过,这些成长的痛都是必须要经历的吧,我要,石头要,越越也要,可能老虎以后也要。一些内容对虎爹说过,但是这么完整版还是第一次,也感恩,对他我从来不需要动脑筋去想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他是一个能让我放松的人。

明天要考长途,我工作到半夜又上网到半夜,我还能考过吗,狂汗,请为我祈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8#
发表于 2009-4-14 08:51:47 | 只看该作者

re:我大姐的女儿(我大姐和方姐是同龄的)今年...

我大姐的女儿(我大姐和方姐是同龄的)今年大学毕业,是学德语的,年前就比较顺利地找到了工作,现在快要走向社会了。日前她给我一个长长的邮件,关于走入职场、走入社会后,该注意些什么,该怎么与人相处。她在邮件中写道:“初中的时候,老师说要珍惜现在的同学友谊,到了高中,同学关系就复杂了;高中的时候,老师又说,要珍惜高中的友谊,大学其实就是个小社会,人际关系特别复杂。现在我快工作了,爸妈又说,社会和大学很不一样,你要小心。我估计大人们都言过其实了,大学里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虽然表面的工作做得多了些,可是我也没觉得别人很难对付。...可能在社会上会遇到心里不真诚而表面上装得很好的人,怎样识别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是虚伪的,估计这方面需要写‘技巧’。我也一直注意这一点,提高自己识别好人坏人的能力...”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大人灌输这些想法,似乎是为了孩子好。有没有用?根本不需要,负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

我想最终要的一点:是让孩子伴随着自己的成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有自己的特点,尊重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同时,也逐渐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尊重并坦然面对每一个不同气质、不同价值观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单纯去提醒孩子“长大后社会可复杂呢!很多人口是心非呢!要提防着些!”,一点用都没有。

当孩子逐渐长大,快要进入社会的时候,需要适度地提醒他们“安全底线”的意识。比如朋友求你帮忙,触犯规章制度的事情坚决不能干:比如要好的同事生病了,你可以去帮助,也可以代请假,但绝对不能代打考勤卡。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另外,涉及一些钱财、人身安全方面的底线原则,是要坚决把持住的。

在守住所有安全底线的原则下,尽可以用轻松自然的方式去交往。这中间如果有一些困惑,其实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的认同不够、自信不够。

很简单的例子是,朋友请你一起去看一个舞台剧,你觉得对舞台剧兴趣不大,但是否会担心被朋友觉得自己不够品味?呵呵。如果是一个自信的人,坦然说“我好像欣赏不了舞台剧,我不想去了”,这就很轻松,不需要纠结。再比如,你和某同事平时关系不错,工作上是上下游关系,她的工作最终要到你这个环节来完成,而她时常因和你关系好,把不成熟的提交物给你,让你多化一些本该她化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有急事偶尔为之,你不必介意,帮个忙而已;如果她时常偷懒这么干,就大大方方地和她说“不,你得按分工约定做好了给我”。----很简单,如果她会因你的合理要求而对你不满,那这样的人也估计只能保持在同事层面了。

在人际交往中、工作生活中,很容易给自己造成纠结和烦恼的,是“实际自己和希望的自己有差距”。前些天,我部门有位女孩子和我谈到,她自己时常在乎这个问题,比如她自己做不到很自然地吩咐她的同事(比她资历钱,工作上归她带)干事情,因为自己性格偏软,交代不下去,最后变得自己去做。因此她对自己时常很不满意。

这个女孩是个非常不错的人,性情温和、做事认真细致。我猜想她生活中肯定也有类似的纠结。所以我告诉她以下的想法,让她考虑是否可以作为建议来听取: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比如有的人比较aggressive,严重一些的是比较跋扈,凡事都不想吃亏,有了亏待就叫,争取到手为止;有的人就不是这样的,相对比较内向,俗称比较“老实”。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大约有三类。第一类是感觉到老实人吃亏,以后我也要叫,会叫的孩子有奶吃,于是以后就想办法让自己也“厉害”起来;第二类是觉得我就是这个性格,犯不着改变,我很坦然地接受我自己,即便有点似乎吃亏了,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第三类是对自己“老实”的本性很否定,自己吃了亏不算,还恨自己“狠不起来”,双重的不高兴。

在不论是非对错的前提下,第一类、第二类人都会活得坦然,唯独第三类人最痛苦,原因就是“活得不彻底”。典型的例子是《围城》中的方鸿渐。所以我想,对自己性格气质中的大部分,一个好的态度是let it be,就这样了。所以,你是一个温和的人,大家对你其实都很有好感,你会得到“跋扈”的人得不到的友谊和认同。

但是,有小部分是可以、也需要去努力改善的,就比如你提到的,自己给别人提工作要求时“说不出口”,这一点,如果let it be,那就不好了。性格当中核心的不分是不容易改变的,但是外在的行为方式是可以改变的。我告诉她,哪怕你自己在洗手间里练习一下怎样用轻松的、不容置疑的口气去交代工作,这一步也要慢慢地跨出去。逐渐地,就习惯了,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她非常高兴地听取了我的想法,她说从来没人和她说过这些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9#
发表于 2009-4-14 09:17:59 | 只看该作者

re:T版,不得不出来冒泡。真心佩服你的“诲人...

T版,不得不出来冒泡。真心佩服你的“诲人不倦”能力。娓娓道来,没有说教的派头,却把事情分析得全面到位。这些天正跟自己纠结呢。你的这些话,我受教了。谢谢!(抱拳,鞠躬)
不管您认不认,我反正是拜你为师了。目前是偷师阶段。等有机会见了面,做个好菜给师傅吃。要不,您先透露点爱吃什么?我现在就去准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0#
发表于 2009-4-14 09:19:30 | 只看该作者

re:咦,T版的新签名耶!思索中.....

咦,T版的新签名耶!思索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1#
发表于 2009-4-14 10:44:01 | 只看该作者

re:T版最近读西游记呢? 心里没有...

T版最近读西游记呢?  

心里没有牵挂,做不到啊。 很多时候,焦虑就是妄想来的,可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2#
发表于 2009-4-14 10:47:21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本家老弟太有才了,我真自豪。 刚...

这个本家老弟太有才了,我真自豪。
刚好也在想交往的问题,所以看了很有收获。
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老想把自己变成别人。
自我认同的确是很重要的一课。

石头:你总是让我很感动,你在一直不断地努力着做一个更好的石头。只是当你还在努力中,当你还不能达到你的理想时,你要很坦然,因为你已经做了当下“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能一直不断地努力,这本身就是很少人才具有的品格。你应当对自己说:你是个很不错的人!开心地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3#
发表于 2009-4-14 10:51:2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T版最近读西游记呢?   

心里没有牵挂,做不到啊。 很多时候,焦虑就是妄想来的,可是。。。。


其实这个不是新签名。我的MSN签名档用“心无挂碍”已经很久了。这是《心经》中的。前后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我摘取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高中的时候我就读过《心经》,岁月流逝,回过头去重新读,对这几句最有感触。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4#
发表于 2009-4-14 11:02:37 | 只看该作者

re:T版说得真细致。我想不到这么多,但我想有...

T版说得真细致。我想不到这么多,但我想有两件事似乎比较容易做:一是潜在人群中细心听,听每个说话的人的偏好,说话的兴趣点,然后在自己也感兴趣或者知道的多的地方插话;二是如果有人说得、做得特别合自己的心意,不妨由衷地附和或称赞他。每个人都喜欢有人和自己见解相同,所谓“志同道合、气味相投”是也。这样再接触起来或许就轻松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5#
发表于 2009-4-14 11:34:11 | 只看该作者

re:张雁说的对。其实,我们容易观察到,生活中...

张雁说的对。其实,我们容易观察到,生活中受最大面积欢迎的,恰恰是那些好的倾听者、那些随时给别人肯定和赞许的人。在交往中,“把心理优势让渡给对方”,是一个很好的策略。那些自己认为很有想法的人,其实时常会被同样很有想法的人“不以为然”,这种情形的终极表现就是“一时瑜亮”。当然,“瑜亮”是指两者之间,这个意思延伸到一个群体中照样也是成立的。反过来,那些时常由衷地认可被人、赞同别人的谦和之人,在受欢迎的广泛性上,往往是占优的(当然受欢迎的强度上未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6#
发表于 2009-4-14 13:02: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7#
发表于 2009-4-14 13:23:19 | 只看该作者

re:真是"一天不上网,思想就落后"....

真是"一天不上网,思想就落后".

T斑和各位关于社交的评论,不光是可以让石头得益,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何尝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8#
发表于 2009-4-14 15:03:17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下午石头跟我一起给一个孩子上个训,期...

昨天下午石头跟我一起给一个孩子上个训,期间我请石头当一会儿老师,他操作得很好。那个孩子对这个哥哥喜欢得不得了。接下来的孩子,我让石头跟他过过招,石头一下子就看出了不如刚才那个孩子状况好。我带着石头去听了一1B组的语言课,石头的评判也是一语中的,“注意力不够好,表情太僵硬,声音不够大”。然后我们去了一1A,阿香正在带孩子们表演故事。课后,石头饶有兴趣地跟阿香讨论课程的事情,阿香说“要不,明天你上课看看?”石头立即拍板。今天中午,阿香给石头一些用于孩子们扮演角色的头饰图片,并给石头说了说课。下午最后一节课石头就真正上场了。期待着这位义工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9#
发表于 2009-4-14 20:29:49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已经开始当老师了?真不错!

石头已经开始当老师了?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0#
发表于 2009-4-14 21:40: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6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