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1101#
发表于 2007-11-13 11:47:14 | 只看该作者

re:上周六的时候看见石头一直趴在写字台前用功...

上周六的时候看见石头一直趴在写字台前用功,忙活了好一段时间,忍不住进去看看在干啥,原来在画一副手的骨骼图。我以为他是照着原图描的,一看尺寸不对,他的图大了不少,但也不敢相信是他自己照着画的,一问果然是。我试了一下,简直目不忍睹,我拿着这幅画去给大石头看,曾经做过机械设计院工程师的大石头也觉得很了不起,我们又一起到石头房间夸奖他。小子揉揉疲倦的眼睛说:真花了我不少时间。
真的好开心,每天石头都给我们惊喜。石头也被我们的开心感染着,对我们说:我看我将来的专业可能建筑设计也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可以考虑了。
这让我想起王旭大夫给我们学院的一个老教授根据心电图画的一副心脏图,后来那个教授又做了什么检查,拿出来一对和机器画的一模一样,血管哪里有问题都分毫不差,那老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对石头说我怎么觉得医学也是你可以选择的方向。小子马上笑嘻嘻说:那我就可以拜倒王叔叔门下,让他做我的导师。
我们憧憬着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2#
发表于 2007-11-13 13:55:19 | 只看该作者

re:刚看完<主子>一贴,好傻的孩子,其一,《...

刚看完<主子>一贴,好傻的孩子,其一,《康熙大帝》一出版我就买来看了,后来电视也没看,太具体的情节已经记不清,但据我所知,历史上的苏麻的原型,是康熙皇帝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老师、守护者,祖母孝庄的替身(原是孝庄的侍女),她在康熙幼时担当了手把手教育的重任[二月河说在历史上清朝的正史记载中并没有苏麻这个人物。他在写作《康熙大帝 》时,是根据野史来写这个角色的。]反而是方老师比较符合这个人物的特征.其二,苏麻充其量也就是个在其位谋其政尽其事的人儿,而方姐姐却是血浓于水,没有任何企图和目的,互相之间不会有戒心,不会有隔阂,可以敞开心扉坦诚相对的亲人,是无论拿多么显赫的地位,多少钞票黄金都不换也换不走有血缘关系的真心相对的亲人,如何是苏麻喇姑比得了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3#
发表于 2007-11-13 19:27:03 | 只看该作者

re:太好了,月底就能见到方老师了,以琳的老师...

太好了,月底就能见到方老师了,以琳的老师都很好,你可以放心,你要好好休养,我们只是有些想你了。老觉得没有方老师的以琳就象没有妈妈的孩子的呢,你偶尔过来看看,我们就满足了,我们不会和石头抢妈妈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4#
发表于 2007-11-13 20:07:27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永远都是我们的最爱,孩子的进步也是我...

孩子永远都是我们的最爱,孩子的进步也是我们快乐的最大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5#
发表于 2007-11-13 22:43:19 | 只看该作者

re:周末去参加老公同事女儿的满月酒。哇,真是...

周末去参加老公同事女儿的满月酒。哇,真是豪宅,占地四亩,两栋别墅连在一起,院子是精心设置的,那么大的鱼池,里面的鱼很诱人,那些树、花木更诱人。
老公是第二次去了。第一次去的时候,那些先生们都庆幸没带老婆,而这次人家要求带老婆去参加露天的满月自助晚餐,那同事还特意给我电话让我一定带石头过去玩。老公躲不了了,提前给璐璐电话给我打预防针。璐在电话里说:听说那豪宅有十个客房,但我们晚上只能睡一张床,总不能挨个客房睡个遍吧。让我去看了后千万不要难受,更不要为难她姑父。
在那边,石头特意把我叫到一个角落对我说:妈妈,我爸爸是买不起这样的豪宅的,我本来答应等我工作了给你买别墅,但我担心这么大的别墅我也是压力太大,希望妈妈有思想准备。我说你不要有压力,我现在住的房子我已经很满意了,你开开心心就好。
回来的路上一车人都感慨很多,其实羡慕是一定的,但不至于羡慕到影响自己的心情为止。老公一再担心回家我发脾气,但我若无其事,倒是石头一直叹气,说要努力呀要努力,要不怎么过得上好日子。
到家后,我们好一顿讨论有关幸福的话题。我们一再认定我们目前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我们要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6#
发表于 2007-11-14 10:54:56 | 只看该作者

re:一路走来,恍然间已经十几个年头,石头马上...

一路走来,恍然间已经十几个年头,石头马上就要过17岁生日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成年了。
最近在网上的时间比较多,几乎什么贴都看,尤其宝贝栏目的帖子。看到有些家长很忧愁,有些家长很乐观,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对我来说随时都好像进入战备状态,我真的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的。我老想除非你的孩子诊断错了,只要他是自闭症,或者AS,注定我们的人生不会轻松的,越往后走越难,要注意要解决的事情就越多。越是一个慢慢在融入社会的孩子,他的冲突也会更多,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苦恼更是会增多。但融入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啊。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星儿的家长都很狼狈。就好像石头小时候我们要训练他对话,但我们总是被他牵着鼻子走,说着说着被他绕到了他迷恋的话题上,我们成了回答固定问卷的学生,即使到现在我们也要小心提防,不要一不小心跌进他的陷阱里去。但我一直在观察,我觉得现在的石头几乎不布这样的陷阱了,即使是我们不小心接近了原来的陷阱,他也会主动带我们离开。这真的是很大的进步,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的结果。我想说的是,一个家长尤其是AS的家长,真的需要很全面地去看问题,看问题的本质,这也是我一再推崇多看理论方面的书,多去想AS的本质是什么。不要今天他数学出问题了,你帮忙数学,明天阅读不会了,你又恶补阅读,如果这样我们永远跑在后面,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站到孩子的前面去,防患于未来,真正的治本。
我很感谢大石头,尤其是目前的大石头,他不再逃避儿子的问题,而是积极去面对,而对孩子的一切他起的是画龙点晴、高屋建瓴的作用。我比较惯石头,对石头心里更多的是心疼,想创造一切保护石头不受伤害。而大石头更多是考虑石头已经长大了,他已经可以相对独立了,所做的就是要他更好的完全的独立,敢放手。我们两个人综合起来是非常好的,当然前提是两个人能心平气和地讨论孩子的问题,求大同存小异为孩子树立新目标。
我们目前达成的协议是石头要接受挫折,要真正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要靠自己去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是很难甚至很残忍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7#
发表于 2007-11-14 12:09:11 | 只看该作者

re:方老师的话又一次及时地提醒我不能盲目乐观...

方老师的话又一次及时地提醒我不能盲目乐观,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乐于满足现状,儿子上了一所稍偏远的普通小学,成绩还不错,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对他见怪不怪,每天平安无事,老师很体谅我,多是报喜不报忧,我的生活也相对平静。我甚至不想去承认某些事实,逃避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几年了,我还是没有承担下星妈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8#
发表于 2007-11-14 21:09:32 | 只看该作者

re:"对我来说随时都好像进入战备状态,我真的...

"对我来说随时都好像进入战备状态,我真的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的。我老想除非你的孩子诊断错了,只要他是自闭症,或者AS,注定我们的人生不会轻松的,越往后走越难,要注意要解决的事情就越多。越是一个慢慢在融入社会的孩子,他的冲突也会更多,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苦恼更是会增多。但融入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啊。'

警钟!
不可否认有时儿子表现的不错,或者与一同训练的孩子比,还算小明星,心里就很高兴,于是就存一点侥幸心理....等儿子还是有问题出来了,又灰心丧气。我们家长真的需要毅力,恒心,做到进不娇,退不馁。磨练磨练再磨练吧。

方老师,非常佩服您,总觉得您已经磨练的刀枪不入。关注着您的帖子,其实您不乏烦恼。正如您上面所说,人生不会轻松。其实人生只要有意义就行,注重过程,不问结果。所有的ASD家长都会从您那里受益,这也是人生的绚丽风景吧!

不敢说与方老师共勉,因为我做的太少,没有资格。但我一定会向方老师学习:时刻进入战备状态,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9#
发表于 2007-11-15 12:31:44 | 只看该作者

re:Jing 说:要和你商量一下,我现在...

Jing 说:
要和你商量一下,我现在不知道一月10日左右到月底是石头考试的时间是否需要我到珠海,他现在的每一次考试都很重要,和上大学挂钩的,如果平均分到85以上就可以免试了,我想努力一下,你说呢?如果他爸爸忙,需要我过来的话,我可能还是要到珠海。
chunhua 说:
当然了
chunhua 说:
这样的努力是非常值得的
Jing 说:
昨天陪他复习到很晚,孩子很用功,我都感动
Jing 说:
他们的体育课也有文化考试的,很难的内容
chunhua 说:
石头的知识量是太大了
Jing 说:
我看他的社会学涉及的简直是天文地理,博古知今,有些家长觉得移民就让孩子轻松,其实这些功课对我们的孩子才是考验呢,根本玩不转的
Jing 说:
每天真的就是写报告
chunhua 说:
除非孩子到了完全需要看护的地步,否则移民不是好办法
Jing 说:
前两天让每个孩子选一片白先勇的小说,给你10--20分钟时间来讲故事,石头讲了《芝加哥之死》,接着马上写读后感,800--1000字,老师也厉害,因为每个孩子选的都是不同的题目。
Jing 说:
天天回来就在网上找资料,然后根据课本总结写报告
chunhua 说:
石头接受的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国内天天喊,只是喊,一直没有真正的实施
Jing 说:
理科就写实验报告,什么机器人就让你写发展史,过几天让你成为机器人畅游地球,然后又让你当机器人的设计者,想象一下你会造出什么样的机器人
Jing 说:
天哪,我头都大了,
Jing 说:
天天有小组讨论,每个人准备发言,真是锻炼孩子了
chunhua 说:
是啊,我真羡慕石头的好条件
chunhua 说:
如果我们上中学也有这样的条件该多好啊
Jing 说:
那天在教会有小组,传道让大家想象和描述一下你认为的小组是什么样的,大家七嘴八舌,我说像一支球队,位置不同,配合却默契,你知道石头说了什么?数他的话最精辟
Jing 说:
他说小组就是让每个人进来说不同的意见,出去时意见统一了
Jing 说:
把我吓呆了,真的,我忍不住去拥抱他,大家都看着他
chunhua 说:
是啊,你的理解远远没有他的理解更精辟,更到位
Jing 说:
你可以体会我的感动,我都流泪了
Jing 说:
我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chunhua 说:
我完全可以体会
chunhua 说:
为你这个全职妈妈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0#
发表于 2007-11-15 22:39:03 | 只看该作者

re:想知道本周石头要完成的其中一篇报告是什么...

想知道本周石头要完成的其中一篇报告是什么吗?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历代碰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的,有没有留到现在解决的,这些对现今的多国文化共存有什么意义?这么大的一个题目,老师再给出5个可以供选的题目让学生挑着写,所有引用资料要注明出处。简直是学士论文了。
我看石头每天埋头苦读,好在情绪还可以,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找爸爸研讨,自己也成天上图书馆去找作业所需的资料。很快就要离开珠海了,希望石头一直保持好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1#
发表于 2007-11-16 11:25:39 | 只看该作者

re:和石头的辅导有过一次长谈,下个周又约了班...

和石头的辅导有过一次长谈,下个周又约了班主任,也是石头的科技老师。虽然还不知道班主任有什么想法,但我和辅导是一致的,那就是石头必须自己真正去面对自己,尤其不足部分,自己有动力去改善才能彻底改善。
试探着和石头谈问题,但都被他挡了回来,这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在小学三年级石头就知道他是一个星儿,但他一直以为他是太聪明了导致行为上的一些不同,而且为了让他有信心他一直认为自己已经康复了。虽然后来不断出问题,我们也是让他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问题,他毕竟有太多的强项可以使别人对他的问题忽略不计。那时毕竟还小,人际关系还是一个玩的关系,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们更多的是包容,谦让。来到澳门后,变化太大了,说实话那文化不同带来的冲击实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我们认为无所谓的事情在老外的眼里却是天大的事情,而我们认为天大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却是无所谓的,石头要完全靠自己去适应。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已经由玩伴式进到心灵碰撞式,能撞出爱的火花那就好,要不就是战争的火花。大家都长大了,交往的方式不再是那么直白,而是隐晦的、含蓄的,真的触及星儿死穴的交往方式。这一年里,石头经受了太多太多,我很后悔我没有陪伴在石头身边,很后悔因为自己手术以琳搬迁而没有太多地关注石头的环境的恶劣、内心的孤寂和无助,很后悔和大石头因为许多看法的不同有许多的争执而带给石头的不安全感,如果我能早点来陪伴他,早点和他多沟通,我想石头的情况会更好。我现在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抚平这一年里在石头心里的阴影和伤痕,我要很小心不要触及敏感地带。这个时候要和石头谈面对自己的弱处是非常困难的,但我们不得不谈的,否则又怎么能改变呢?
做基督徒有个好处,可以祷告。“你信,就必得着!”这是神的应许。有个老基督徒教我一定要抓住神的应许来祷告,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拉住爸爸的手:你说的要给我讲故事的,你不能赖,做爸爸的要说话算话。我天天都祷告,跟天父说我信,所以你要让我得着。我把这个难题放在神的面前,我告诉神石头很敏感,不让我们说他有问题;我告诉神在学校里尤其在集体场合,石头有自言自语自己偷笑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会让同学觉得他奇怪,势必影响他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我告诉神我们要让石头认识到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孩子和学生,但他确实是独特的,有独特的优势也有独特的劣势;我告诉神我不能是石头永远的保护者,而天父自己是永远的保护者;我告诉神我需要耐心、恒心、智慧,也需要谈话的契机。我知道耶稣是我的阿爸父,我爱他、敬仰他、信靠他,他是我的盾牌。小雅传给我的歌是我每天必听必大声唱的:我要向高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哈利路亚!
契机来了。石头和我谈起他在澳门关口的出租车等候处看到的一个小伙子,石头称这个哥哥每天7点准时在这里上班,不过不知道他的下班时间,甚至知道了这个哥哥的名字:于家辉。他认定这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哥哥,每天都在那指挥交通。见了每一个司机都要问候:早上好。像警察一样监督每一个乘客,任何人的脚有一点点越线他都马上用手指指向那只脚。司机们对他很友好,回应着他的早上好,老乘客们也习以为常,只是新乘客难免指指点点。我问石头这个人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怪行为,石头说他一直在自言自语,在偷笑,让人一看就很怪,就知道他是有问题的人。石头谈了很多对这个哥哥的看法,也关心其父母在他小时候是否有进行训练,更关心他的将来会怎么样,最担心的是怕人欺负他。我听他和我说那么多,心里盘算的是这件事怎么和他联系在一起。
我问石头为什么每天可以看见很多特殊的人,而石头唯独却对这个哥哥那么牵挂。石头说因为他可能是自闭症。我切入主题问:在你眼里他很病态,很怪,那你在别人眼里呢?这实在是个敏感的但不得不触及的问题。石头很艰难地对我说:我同学也认为我和他们不一样。“你承认你和他们不一样吗?”“是有很多地方不一样。”这对石头来说是痛苦的,我也是痛苦的。
“你希望那个哥哥能怎么样?”我改变了话题。“我希望他能找份工作做,希望别人不会欺负他。”“为什么期望这么低呢?”“他太大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训练期,没有希望完全康复了。”“妈妈对你的希望呢?”“你一定是希望我完全好。”我们又绕回来了。
“石头,妈妈一直在各种场合观察你。让妈妈高兴的是你的进步太大了,别说不知道的人就算是妈妈也很难发现你有什么不同之处,除了一个地方。”“就是我在集体场合会走神,自言自语还满面笑容,是吗?”“是的,给妈妈的感觉你在那样的境地的时候,好像有一个人在和你谈话,或者说你好像想起了恋人,非常甜蜜。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时你都想到了什么?”“我没有想到什么,我不知道。”大石头一直希望知道儿子为什么会进入这样的境地,也想知道那时儿子怎么想的。但我的观察是儿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进入了这样的境地,也不知道他想了什么,这才是难办的。但好在他不像以前,一进入这样的境地时如果没有别人提醒他是出不来的,而现在维持的时间很短,他好像马上会看周围人在干什么,而使自己的神态马上恢复正常。
“石头,如果你能控制自己在集体场合不出现那样的表情,你真的就很好了。我希望这个作为我们近期最需要努力的一项内容好吗?”
两天后石头告诉我:我觉得我一天没有在学校出过那样的表情,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出现这样的表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动机和动力去做。”“看到家辉哥哥的样子,我很担心我自己,我不想让人觉得我怪怪的,所以我努力去改,时时提醒自己。”
晚上我给辅导的邮件中提到:出现了一个很好的苗头。辅导给我的邮件中说:小石很努力,他知道自己的弱处。这一路有你有我有爱,相信小石会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发表于 2007-11-16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re:是的方老师,神是我们永远的帮助,随时的帮...

是的方老师,神是我们永远的帮助,随时的帮助。在人生的任何一个关口,神都会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抓他的手,他的手永远信实,稳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3#
发表于 2007-11-17 23:04:05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我买菜回来的时候发现石头已经到家了。...

昨天我买菜回来的时候发现石头已经到家了。我一边放东西一边互相问候着,他可能饿了在找东西吃,我顺口问到在学校里都好吗?“都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有问题吗?”“你为什么要经常问我这个问题,你这是对我的不信任、不尊重。”虽然石头没有暴怒,但也让我惊讶。我难过地说:“妈妈关心你嘛。”“你这样的关心我受不了,你让我轻松一点,我要的是信任。”我没有说什么,我能说什么呢?
我来到书房,没一会大石头也回来了,我和大石头在书房聊天。小石头进来问我想不想吃点东西。我说:“你刚才给我吃了气,我已经不饿了。”
大石头:怎么给妈妈吃气了。
小石头:她老是问我在学校怎么样,和同学怎么样。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不信任。
大石头:哦。你觉得这样问题是对你不信任,我可以理解,不过你也要理解妈妈,妈妈担心你啊。
我想前两天我们不是讨论过信任的问题吗?其实我问一下也真的是关心大过担心,扣不信任的帽子很大。但我体谅孩子的感受。
小石头:我是要理解你们大人,但你们也要理解我啊。你们要知道我有多难,多不容易,其实很多事情我做不到的,我为此收了很多污辱你们知道吗?
我没有作声,我很想听听他的心里话。
小石头:妈妈,你注意听好不好,你看着我,我都哭了,你知道吗?
石头的声音里没有哭腔,但我抬头看他的时候我发现泪珠大颗大颗往下掉。石头扭头走了出去,我不知所措,他很少这样哭的。
大石头:是不是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方:回来我就问了,他说挺好的,我也没有看出异样。他不让我问。
大石头:肯定有事情,你想法问出来。
我走出书房来到客厅,坐在石头的身边,拥着他的肩膀。
方:妈妈知道你很不容易的,妈妈很难过,我知道你在学校里一定是受了委屈的。
小石头:妈妈,你知道吗?很多人看不起我,骂我。你知道吗?我在学校里不开心,你知道吗?
方:我知道,妈妈知道,妈妈怎么会不知道呢?
年轻的家长们看到这里的时候还会不会做自闭有可能是天才的梦?每当看到那样的帖子的时候我只有苦笑。看看我,今天我,除了拥着孩子的肩,我能做什么?甚至于“我不能哭!”
小石头:有些同学联合起来说我,我虽然不理走开了,但我心里很难受,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到国外去上学吗?我是想学成归来报仇。
大石头: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可以说要报仇呢,有什么仇可以报?
小石头:你要理解我,我生气,我要报仇,我就是要报仇,我要他们知道我的厉害。
这个时候争执只会让石头雪上加霜,我让大石头不要说了。
方:妈妈知道你很愤怒,你应该让父母知道你有多愤怒,没什么,把你心里想的都说出拉。
小石头:你知道吗?那个山姆说我:你有精神病啊。ANDREW有一次说:你要不要去看看医生。我,我(捶胸顿足)我真想砸死他们。
我和大石头面面相觑。石头提到的两个名字曾经都是对石头非常好的同学,怎么会演变成今天的局势?
大石头:山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那句话的?经常吗?
小石头:他还叫我小老板。
方:山姆曾经是你的好朋友,对你帮助很大,是不是事出有因呢?
小石头:他对我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大石头:怎么会呢?你也没有什么好让他利用的。
此时我看石头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我说去洗洗脸吧,喝点水,不着急,我们慢慢谈。如果同学真太过分,我会去找相关的老师。在石头去洗脸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小老板”,我知道症结还是在石头身上,我可以猜出小老板是怎么来的。
方:石头,同学叫你小老板你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呢?
小石头:叫我小老板,那意思就是他是大老板了,这不是看不起我,对我是一种污辱。
方:我知道同学为什么叫你小老板。
小石头:你怎么知道的?
方:我会算啊。你平时老让同学为你打工,老让同学叫你老板,叫你老大,让同学听你的,同学就随了你心意叫你老板喽,只是加了一个小字。
小石头:是这样的。
方:加了个小,你那么气愤,那么痛苦,那你有没有想过别人的感受呢?我早说了人家交往最实用的准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好好体会一下吧。
小石头:他们不是基督徒吗?为什么不能对我包容到底呢?
方:你也是基督徒啊!你这个基督徒是专门来练其他基督徒的耐心的吗?上帝给了你这个任务?为什么光去要求别人,而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小石头:有很多事我做不到,同学们应该体谅啊。
方:别人说你有问题你很生气,然后又说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到,要别人照顾你,很矛盾哦。再说我不认为你让别人为你打工这些话你做不到。以前你说什么大家都让着你,但这样你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要去修正自己的动机和动力。上帝曾经对妈妈说过:澳门的日子是过渡的日子。我想这个环境已经不错了,同学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在社会上,可不会这么温和。我想你需要让你体会到你先带给人家的感觉了,当你愤怒的时候,这样的愤怒你曾经带给了别人。
小石头:你的意思是矛盾还是我挑起的?
方:不否认。
小石头:我在上海的时候说错话了,阿姨们都包容的,都说这么好已经很好了,我们巴不得了。
方:那要看你你想和谁在一个水平线上比较。如果你想和有自闭症的弟弟妹妹去比,那当然你是够好的了,如果你愿意我可以送你去澳门弱能中心办的学校去上学,我保证你每天被赞扬。
小石头:我不去,我不和那些人比。我留在TIS吧。
方:石头,妈妈多次说了我们不能管别人,我们能管的只是自己。小老板的风波会很快过去,就像司机风波一样。祸是你自己闯的,后果只能你自己承担。每天难受的时候,你要想的就是我一定要改,以后不这样去叫别人。学过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吧,你也尝试一下吧。
石头点头,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问题是只认不改,或者是认得多改得少。
方:我比较在意的是你刚才说SAM说你精神病是怎么回事?在我印象中他一直对你很好,上个学期你和丹尼尔起冲突的时候,他专门找了丹尼尔,还为这件事情找老师。为什么现在你们关系紧张了呢。
小石头:我知道是我不好,我把他弄烦了,我老去逗弄他,气他,他才说:你有病啊。没说精神病,是我刚才加上的。
方:你很诚实,那么这个关系也要靠你自己去修复。那ANDREW是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你去看医生。
小石头:你跟我谈过的问题。
方:我跟你谈过的问题?是不是你忍不住进入那个境地?(自言自语、笑,但绝对不会影响他人)
小石头:是的,我们老坐在一起,他可能发现的比较多。有一天他悄悄和我说:你要不要去看看医生,看是怎么回事,能不能治。我气坏了,真想打他。
方:你打了吗?
小石头:我没有。不过有一次订书机不好用我就朝他喊,他说我又没有惹你,你这样对我干什么,我后来找他道歉了。
方:今天你这么生气仅仅是因为同学叫你小老板吗?
小石头:是的。
方:是吗?不会吧,你还有事情没有讲出来。
小石头:妈妈,我告诉你,我们学校的女生看到ANDREW坐在那,一般都会很自然坐在他身边的。或者她们坐着,ANDREW过去了她们挪一下位置就让他坐下的。
看似无关的一句话,但一定藏着内容。
方:你观察得很仔细。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吗?我想一定是有关系的。
小石头:但如果是我过去她们就会给我让座。我告诉你这不是尊敬,是怕我。因为我以前追过一个八年级女生,追过分了,他们就躲我了。
方:你分析得对,但同时你心里很难受是吗?我想你慢慢会扭转过来这些现象的。辅导不是说了吗,在TIS的三年是要扭转你形象的三年。没关系,我们现在也不想谈恋爱,等你上大学了,谁也不知道过去的历史了,一切都好了。关键是这三年你要好好学习如何和人交往,如何把关系处好。
小石头:我为什么不想在澳门上大学,我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我的过去,在澳门同意碰到中学同学。
方:你刚才不是说要报复吗?
小石头:生气了说的。复仇会把自己搭进去。
方:今天还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小石头:没什么了,我都说完了,我要做作业了。
方:不对,你还有事情没有讲出来。
小石头:我说了你别生气。我今天又没有管住自己,在上科技课的时候又那样了,下课后有两个女生找我:DAVID,你要不要去看看医生?那样的表情不好。我很生气,我觉得我又受了污辱。
污辱两个字最近频频在石头嘴里出现。自我意识的强烈苏醒,但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却脱节。
方:你觉得这两个女生是好意跟你说,还是恶意的?
小石头:我不知道是不是好意,但肯定不是恶意。
方:我觉得是好意的,就像ANDREW和你说的一样,妈妈也多次提醒你。石头,既然又谈到这个问题了,我们就再谈,再深入点谈。以你目前的情况,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最让人觉得你怪怪的一个问题了。所以妈妈前两天专门和你讨论了你要改善这个问题。
小石头:我知道。问题是有时候我控制不住,我自己也不知道。
方:妈妈知道你的难处。首先我可以放心的是你不会出声,所以影响不到集体的纪律,但同时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大家肯定要彼此关注的,总有人会看到你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又需要改,不是一下子,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并且即使发生的时候也是时间很短,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小石头:我知道了。妈妈你觉得小王阿姨、黄叔叔真的喜欢我吗?还有我姐,她对我的爱不容怀疑吗?
方:当然。他们都爱你。
小石头:我知道小王阿姨也和你谈过我的问题的,其实是爱我对吗?还有赵易叔叔,张阿姨都和你谈过我的问题,这说明是爱我对吗?虽然他们离开了青岛,但他们仍然关心我,如果我去南京,他们会欢迎我,不会认为我丢了他们的脸吧。
方:不会的。你阿姨不是又给你发妹妹照片了吗?他们去还愿还为我们祈福呢。
小石头:那鸿哥哥呢?他是真的爱我,还是因为姐姐爱我。
方:哥哥因为姐姐认识了你,但不是只因为姐姐爱你。
小石头:小李姐姐和鹏远哥哥,还有小张阿姨小闫叔叔是真的爱我的吧,他们认为我是有出息的吧。
方:是的,他们一直夸你呢。
小石头:我舅舅舅妈是不是认为我进步实在太大了。我记得他们和你说过:以前石头老笑。
方:是的,但同样他们也和妈妈谈你哪些方便仍然有待改进。
小石头:妈妈,对不起,我是不是让你害怕,我真的不该朝你发火的,妈妈真的对不起。
方:没有对不起,妈妈很开心你可以让妈妈知道你的不快乐,说明你信任妈妈。不要说对不起。
小石头:对不起,妈妈,我明白了很多。我真的需要去分辨谁对我好谁对我不好。


石头去房间做作业了,我接到了张老师和我讨论工作的短信,我复她:
小张,石头因为偷笑被同学谈要不要看医生,在大哭。晚上不和你谈工作了,我会给你邮件。
多安慰亲爱的是石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学校不妥当祸尴尬祸难堪的事情,告诉石头没有什么了不起。即使是他的同学也会常常发生让人嘲弄的事情的。多减轻石头心中的担子。另外,方老师,我们知道AS的孩子在群体中总有不同之处,千万别指望他跟别人完全一样。我理解你一定比石头更难过更沮丧,可是这样的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孩子走到今天已经太不容易,已经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欣慰,多安慰亲爱的石头。
已经安慰下去。要去面对,要去改善,更要自我接纳。谢谢你,虽然此刻我哭了,但我不会在石头跟前掉泪。
我知道你会第二个哭,也知道你会偷偷哭。上帝会给你更多的智慧,放下一切的担忧,为你祷告。


第二天我继续和小张老师在网上聊这件事情。
chunhua 说:你怎么样?石头的事情,不会让你太伤心吧
Jing 说:
我昨天很晚睡,他爸爸也难过,但我们必须去面对,积极去面对,同时也让石头知道学习自嘲,学习自我安慰,我需要再理一理头绪,也会给杨教授去信问问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现在主要是集体场合自己走神并伴有奇怪的笑容的问题。很多时候他自己不知道,当他注意到别人注意他的时候他马上就回过神来了,这一点别人看上去确实很怪怪的,有些人甚至害怕
chunhua 说:是啊,我们也常常见到他这样.我们知道他的习惯,我们就不会嘲笑他.但他的同学不知道啊
Jing 说:你要他改也是很难的,就像有些人抖腿一样,他自己察觉不到,
chunhua 说:我在你家的时候,也多次问过他;"石头,你在笑什么呢?能不能告诉我?"他会理解说"没有啊"
Jing 说:他真的不知道,他也不一定在想什么,这是我的观察
chunhua 说:是啊
chunhua 说:我爷爷在92年做了一次大手术以后,就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问他,他就立即回过神来,说"什么都没有说啊"
Jing 说:他现在能做到的就是让持续的时间更短一些,我觉得我不能逼他的
chunhua 说:是的,如果他一直很紧张的控制自己的表情什么的话,就很难受的.比如,如果我们在什么正式场合,会刻意保持面部表情什么的,很不舒服的.
Jing 说:我们要区分他能做到和不能做到的,不了解的人以为这有什么,但对他来说真的很难
Jing 说:我不认为他能做到不出奇怪表情,
chunhua 说:我感觉他当时一定在想什么,只是他没有意识到而已.
Jing 说:是的,如果他能意识到就好办了,正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所以我没有办法让他改,你说呢
Jing 说:这么多年,我觉得我现在才可以接纳我的宝贝,我不能要他按我们的思路的,
chunhua 说:我们常常说,不管我们的孩子有什么习惯,只要他的行为等不给别人带来不好就行了.而实际上,石头的这些做法都没有给别人带来任何伤害等,可他仍然被别人指责着,我们也依然为这个问题烦恼着
Jing 说:我让他自己正确去面对,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别人会怎么看,怎么处理,我能保证的是我自己怎么看这件事情,
chunhua 说:是啊,我们也要告诉石头,并不是每个人的任何动作\表情\语气\做法\观念等等,都符合任何别人的标准.只要自己没有伤害别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权
Jing 说:不能和你说了,石头要用电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发表于 2007-11-17 23:15:04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哭了。石头真的很难,但他很坚强。

我也哭了。石头真的很难,但他很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5#
发表于 2007-11-19 14:30:40 | 只看该作者

re:老腰受伤以后活动总是不太方便,虽然好转很...

老腰受伤以后活动总是不太方便,虽然好转很多,但仍然小心,所以连看书也是躺着,这是我最不喜欢的姿势。
石头走到床前问候我,他对妈妈的身体很在意,那天我因为药物反应在卧室的卫生间干呕,坐在卧室的大石头无动于衷,而隔了一个大客厅在书房看书的石头却紧张地跑过来问候。一起出去我稍微落后一点他都会停下扶我走,我没有走稳一个趔趄他都会很心疼。少吃几口饭他也是担心,水果没有好好吃他也要问:妈妈你是不是不舒服。有个粗心的两耳不闻屋内事的老公,但同时拥有一个无微不至的儿子,也算是扯平了。
昨天石头问我看的是什么书,我说是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表示这本书对他现在早点了,但又希望我给讲一点比较有用的给他听。我就和他谈成效,我说一般的成效就是:直接成果;新价值观的确认和树立;培养与开发后继人才。石头听得很入神,还说要结合以琳谈谈,我说好啊。在我眼中这是一个孩子,但更是一个未来的栋梁之才,他的看法对我来说很重要。
石头说:从你谈得三点来说以琳目前做得很好。直接成效是不错的,无论训练效果等都是不错的。价值观方面更没得说,我知道妈妈在倡导基督爱的文化,强调大家的彼此相爱,培养后继人才以琳更是重视,成天搞培训呢。我说需要改进的呢?有些制度还需要完善,提高老师的待遇和提高老师的素质要并行,是不好的人妈妈要下决心开掉,这不是教会,这是一个单位。
真的不能小看我们家的才子。我现在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探讨,他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6#
发表于 2007-11-19 14:57:06 | 只看该作者

re:很久以来,我就想把身边的事情以社交故事的...

很久以来,我就想把身边的事情以社交故事的形式写下来,发给石头.上个月,终于开始行动了.目前已经写到第六篇.征得石头的同意,把我们的邮件和社交故事放在网上.

石头:
    你还好吗?最近妈妈把腰扭了,你是不是急得要命啊?你是不是很担忧妈妈的身体?是不是也尽人子的责任想办法照顾好她?
    我相信你一定会的.
    很久就想把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小故事,写给你.今天终于开始实施了.不知道你看了什么感受,请告诉我.如果你喜欢,我就继续写.如果你不喜欢,我就不写了.

           写给石头的故事之一:给孕妇让座
    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但我和同事小王给人让座的两次经历却非常有意思.
    我和同事小王下班后坐同一车次回家.有一次,车上很拥挤,我坐在靠近过道的座位上,小王坐在我前面.在我身边有一位红衣女士,里边穿着白色T恤.我扫了她一眼,看不出她怎样.就一直听着车的"哐当哐当"的声音,一边和小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天.每到一站,我都习惯性地看看下车的人多不多,也就对身边的这位女士多看了几眼.发现她的肚子有点大哎,是不是怀孕了?我心里想.想站起来让座,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总不能上来就说"你怀孕了吗?你先坐吧!"万一人家不是怀孕了,而还是一个姑娘家,岂不骂我?心里一直做着斗争,到下一站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合适的说法,我赶紧站起来,对她说:"你是不是身体不太方便,请你坐下吧."她非常感激地谢了我,就坐下了.小王和我相视而笑.
后来又发生了一次,是小王给人让座的事情.呵呵,才有意思呢.是在上班的路上.我分明看见小王上车的时候是坐着的,走到半道的时候发现她把座位让给了一位中年妇女.下车以后我就问她怎么让座啦,她告诉我:"我觉得那个妇女应该是孕妇,就让座了."我哈哈地笑起来,笑得差点岔了气.她好纳闷,问我怎么笑她.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那人哪里是什么孕妇,分明是中年发福嘛.我妈的肚子比六个月孕妇的肚子都大呢."她年龄很小,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听了我的分析,就笑得不行了.她说以后再让座一定好好分析被让座的人到底是不是孕妇.随着现在结婚年龄的提高,真假孕妇还真不好辨别呢.   ( 完 )


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之二
                   邀请客人到家里玩
   
国庆节去看望父母。弟弟告诉我,他一直生我的气。我问为什么,他说我上次回家的时候都不到他家里坐坐。我很惊讶,问他:“你都没有邀请我啊?我以为你不欢迎呢!”他分辩说:“哪里需要邀请?你应该主动过去坐坐,表示对我的关心嘛。”哦,原来,我没有到他家里去,他以为我对他不够关心哪。真是冤枉人!我以为到了父母家,他那个小家就不必去了,父母家也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父母家里一起吃饭和聊天,开心就行了。我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更没有想到他心里对我的期待。
非常奇怪的是,青岛的几个好朋友,却是责备我为什么不主动邀请她们到我家里玩。
我真倒霉啊!怎么反过来正过去,都是我的错呢?
我好一阵反思。
最后,我想明白些了。
原来,弟弟是自己的亲人,他的年龄又比我小。在心理上,他期待得到我的关注,我主动到他家里去就意味着我对他很关注。朋友呢,毕竟是外人。外人通常是在主人主动邀请的情况下才能到人家家里去,一般不作不速之客,否则,不太礼貌。当然了,如果是主人主动邀请的话,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被邀请的人确实是朋友,可以到家里去。若是一般关系的话,则不需要到家里去,有事情到茶馆或者餐馆谈即可。
事情想通了,就不再抱怨“怎么都是自己的错”了。只是告诉自己,以后处理事情要想仔细了,考虑周全些,有益无害。
生活就是这样,你周围的人和你的关系总是很复杂,都是不一样。你认识一百个人,这一百个人和你的关系是一百个样子。即便是你的父母,他们和你的关系,也一定不完全一样的。我们每天都处于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处理人际关系当中。做事情做得好,表明你这个人业务能力强,基本功过硬。人际关系处理好,表明你会衡量前后关系上下关系左右关系里外关系等等等等,这可是人生的大学问。   ( 完 )


石头的两次回复:

张阿姨:
    最近好吗?对不起我这么晚才给你回邮件,因为最近比较忙。我妈妈经过这几天的推拿已经好多了,请你放心吧。非常谢谢你给我发的这两篇故事,通过这两篇故事我从你那边学到了说话技巧和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并告诉我不要莽撞做事,我很喜欢这两篇故事,还等待着你再给我发新故事呢!
    代我向以琳的老师们问好!

张阿姨:
    最近好吗?你的故事让我非常受益。
    今天我在教会看见了一个女士,看上去肚子挺大的,坐在那打瞌睡,挺疲惫的样子,妈妈问我她是不是怀孕了?要以前我就会上去问那个女士你是不是孕妇这个问题。但是这次我没那么冒昧,因为我看了你写给我的故事,冒然地问人家这个问题会让人家很尴尬,还不知道那人是否已经结婚了,或者是不是本来就长得胖。
    阿姨,你的故事给我的社交帮助很大,非常感谢这么多年来你给我的帮助,我还会继续看你的故事的!
    石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发表于 2007-11-20 21:44:2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张老师费神费力为石头写社交故事。我和...

谢谢张老师费神费力为石头写社交故事。我和张老师一直谈如何提高石头同理心的问题,也可谓到了绞尽脑汁的地步。黔驴技穷的我好在有一个庞大的专业队伍在背后支撑我,开会布置下去每个人必须想一个点子,否则扣工资,我就可以得100多条建议。
我经常想社交缺陷这个有关于星儿的核心问题该如何攻破。想起毛主席带领解放军解放中国的时候,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因为一开始就强攻势必两败俱伤,弄不好还是敌方稍占上风。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是不能从核心开始的,也只能从外围开始,一年一年一月一月一日一日一时一时地缩小包围圈。从模仿到精细到手眼协调到认知理解认知表达,从自理到玩伴间小组间的玩耍,从两人对话到小组谈话,这真是十万里长征,甚至更长。要经过多少沼泽地,翻过多少雪山,跨过多少江,我不知道,我所知道的就是朝着目标跑,累了就走,再累了就爬。
张老师给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两难的,这两天石头的作业特别多,但我们会经常谈谈使自己两难的话题,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很多两难的问题。
到今天我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8#
发表于 2007-11-20 22:01:27 | 只看该作者

re:下午去见了石头的班主任,也是教社会学的老...

下午去见了石头的班主任,也是教社会学的老师,下个学期将担任英语(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老师。
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一见面就对我们说:开学时我要求见你们,(那时我病得很重,根本无法见人)现在是你们要求见我,所以你们先说话。
我们先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告诉他石头非常喜欢他,也爱屋及乌喜欢上他的课,他很开心。当我们问及石头目前的情况的时候,他说刚接过来的时候很糟糕,虽然他有带AS的经验,但还是很担心,因为石头不适应,和同学的关系非常紧张,经常是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但两个多月过去了,石头越来越好,尤其他的成绩,光社会学已经得了三次第一,(几乎是每次测验了)他不好对大家说石头的成绩有多好,但他当着大家的面和石头握手,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这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学生。一开始的时候很多同学不愿意坐石头旁边,石头很孤独,但现在很多同学都愿意坐在他旁边和他讨论学习方面的事情。他说虽然石头的社交仍然有困难,但他觉得已经问题不大了。他觉得石头能专注于老师要他做的事情不分神,这比他以前带过的AS要好很多。而且他已经有意识让一些好相处的同学经常在石头周围,帮助和提醒石头。
我说石头目前最困难的是他无法在一个小组里和大家随便交谈,可能是他无法很快处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所以他只说他感兴趣的话题,没有考虑别人可能不感兴趣或者这个话题谈过了就不再谈了。老师笑了,说他也有这样的困难,慢慢来。
我们问老师对石头有没有需要我们在家里协助他一起做的事情。他说石头经常去问他有关问题,但有时他正忙着手上的事情,或者正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石头不管,很着急非要他先回答他,他不知该怎么办。先回答吧觉得这样不利于石头的发展,不回答吧又怕石头生气。我说AS的人在他要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时候,眼里看到的只有他和那个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人,他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老师可以耐心告诉他你现在在做什么,或者提醒他看你正在回答别人的问题,他需要等候一下,我说我相信石头经过这样的提醒他就可以等的,甚至故意这样创造等的机会给石头。老师说太好了,他要让同学知道石头也是可以等的。
我问他有没有看见石头在听他课的时候脸上出现莫名其妙的笑容,老师说没有,同时他笑说:看见笑容有问题吗?难道看见哭丧着脸更好吗?他说他看到的石头总是瞪着大眼专心听他的课,他一再强调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努力的学生。当我说有同学建议石头去看医生的时候,老师有些生气,问要不要找这些学生谈一谈。我说我觉得同学们是好意,我们更应该让石头接受自己有一些不足的事实,就像接受自己有很优秀的地方一样,老师表示赞同。他说他会创造一切条件,让石头的社交能力有所改善。可惜这个老师只能教他一年,他们每个年级都要换老师的。
回来的路上我轻松了很多。石头对我们约见老师不是很满意,因为其他家长很少约见家长的。我做通了他的工作,当他知道老师对他有这么多肯定以后,开心极了。晚上的作业做得更起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发表于 2007-11-20 22:05:17 | 只看该作者

re:下面贴的是社会学的两份作业。第一份要自己...

下面贴的是社会学的两份作业。第一份要自己查找资料来写,石头花了很多时间才完成。第二份是要自己编写两个和移民相关的故事。
The “Head” Tax Regarding Chinese Immigration

The “Head” Tax Regarding Chinese Immigration was a typical event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very bad for Canada’s reputation. Fortunately, this event has a quite good resul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issued an official apology and redress for victims in the “Head” Tax event. This action regained Canada’s reputation as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The immigration of Chinese to Canada began in 1858, following the discovery of gold in British Columbia. In 1881, the 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CPR) was started to construct. Due to shortage and high cost of workers in Western Canada, Chinese were brought in from China to help build the railway. Between 1881 and 1885, over 15,000 of these Chinese pioneers became involved in this national projec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building projects in Canadian history (http://www.ccnc.ca/redress/history.html).

As soon as the CPR was completed, the local Canadian did not welcome Chinese anymore and the Chinese quickly became the victim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order to restrict Chinese immigrant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mposed a “Head” Tax of $50 upon almost every Chinese entering Canada in 1885. The “Head” Tax was increased to $100 in 1900, then to $500 in 1903. $500 was equivalent to a Chinese labor’s two years wages at that time. Meanwhile, Canada refused Chinese Canadians to be Canadian Citizenship. Between 1886 and 1924,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ollected a total of $23 million through the paying of “Head” Tax by Chinese. No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in that way. Despise the head tax, Chinese immigrants continued to come to Canada. In 1923, the Canadian Parliament passed the Chinese Immigration Act of Exclusion that banned almost every Chinese immigrant until 1947 (http://www.ccnc.ca/redress/history.html).

Because of the “Head” Tax and Exclusion Act, Chinese immigrants faced more racial discrimination than other ethnic groups in their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ves. Chinese did not have many basic rights which White People had in Canada. The worst consequence of the “Head” Tax and the Exclusion Act, however, wa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nadian family. Because of the Exclusion Act, early Chinese pioneers were not allowed to bring their family, including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to Canada, and Chinese Canadians had little opportunity to return China. This caused a long period of separation of families. While many Chinese men were struggling abroad, their wives in China had to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by themselves. They experienced starvation and other ba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separation also caused other problems to Chinese Canadians. As a Chinese Canadian said, “I arrived in Canada in 1951 when I was 12 years old, and my father and I never really bonded.” (Charlie Smith, October 12, 2006, Head-tax Redress Fails to Account for Total Toll).  Chinese Canadian community also became the most severely unbalanced ratio among all ethnic groups in Canada and this community almost became a ‘bachelor society’. The “Head” Tax is one of the worst reputations on immigrant policy in Canadian history (Gerald Hallowel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anadian History, p128-129).

Chinese Canadian established many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order to get compens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One of the most famous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s the Chinese Canadian National Council (CCNC). Since 1984, CCNC has been seeking redress on behalf of the living “Head” Tax payer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are victims in the “Head” Tax and Exclusion Act.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refused to apologize and redress to the “Head” Tax payers for the over 63 years of anti-Chinese immigrants policy. Until June 22, 2006, Prime Minister Stephen Harper issued an official apology for the victims in the “Head” Tax. Following the apology of the Prime Minister,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each of living “Head” Tax payers and people in a married relationship with a deceased “Head” Tax payer could get a payment of $20,000.
(http://www.pch.gc.ca/progs/multi/redress-redressement/index_e.cfm;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en&newwindow=1&q=Canadian+government+redress+Chinese+head+tax+&btnG=Search)

Although the “Head” Tax was an ugly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anada, fortunately, it has a good solution. After the redress was implemented, the living “Head” Tax payers and their families who were victims in the “Head” Tax would get comfort. The redress will also help to confirm Chinese rightful place in Canada and equal status as Canadian. For Canada, it will reinforce it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s a multicultural nation (http://www.ccnc.ca/redress/history.html).


Bibliography: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en&newwindow=1&q=Canadian+government+redress+Chinese+head+tax+&btnG=Search
http://www.pch.gc.ca/progs/multi/redress-redressement/index_e.cfm
http://www.ccnc.ca/redress/history.html
(Gerald Hallowel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Canadian History, p128-129)


Case 1:
Jack Zhang is a 30 years old Chinese citizen who wants to migrate to Canada. He works in a Canadian company in Hong Kong and has 3 years experiences to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e is also a high educated person. He got a master degree of marke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studies and works very hard. Because of his excellent skill and high performance, he got the permission to work in headquarter of his company in Canada. He can speak Mandarin, Cantonese and English. He desires to move to Canada because he wants to have a better life and higher paying job. He thinks Canada is a good nation for him. He has a brother there. His brother is one of his best relatives.
After he comes to Canada, he will gain more opportunity to get into the administrative team of the company and have a better living standard.

Case 2:

Linda Ng, a 22 years old girl who was born and grown up in Macao. Her family is in bad situation. Her dad died a few years ago. She had to give up college because her family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to support her. She is the oldest kid in the family and her dad hoped that she would make money soon to support other kids’ studies.
Her mom is running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Vancouver desired to join her mom and works in her restaurant. She speaks Cantonese and a little bit English. She works hard in school and always helps other classmates who are in difficulty in lessons. She wants to continue college very much, but she had to make enough money for her and her brother and sister.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Vancouver could earn lots of money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there. She hopes to migrate there so that she can forget the tragedy of her father’s death in Macao and earn enough money for her and her family’s live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There she can start anew with her lif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0#
发表于 2007-11-21 15:21:42 | 只看该作者

re:张老师:看了你的两个故事,觉得很有趣,细...

张老师:看了你的两个故事,觉得很有趣,细细琢磨,又觉得很有启示:一是以这样的具体故事来分析社交心理、社交礼仪,非常通俗易懂;二是选择的故事很巧妙,分析也很到位,不仅对孩子有针对性,对我们成年人也是不无裨益。希望你继续写下去,并公开发表出来。我注意到你说已经写了六篇,但我们才看到两篇,非常期待另外四篇一起发,并不断看到新作。

我还有个建议,你可以收集更多这样的故事(不一定自己经历的),分门别类的基础上进行剖析,这样可以作为一部著作出版,我相信销路一定不错,当然,最主要是社会效益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8 13: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