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招财猫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快乐充实每一天----COCO的成长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6-1-13 22:27: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Coco画画这么厉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2:2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0 22:30 编辑

孤独症的快乐疗法(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孤独症患儿大都是喜怒无常,而且是烦恼多于快乐,快乐和烦脑是一对天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怎么样才能既要完成训练,又要使孩子经常保持快乐呢?从生活开始、顺其自然、从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切训练都要在玩的当中进行、在生活当中进行。患儿就能经常保持快乐,训练才有成效,才能走出孤独。快乐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好良药。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约3/4孤独症患儿表现智力低下”。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内地,孤独症患者最保守估计达180万人,其中孤独症儿童至少50万。更令人担心的是,病因至今未获科学解释。专家称,孤独症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但并非不治之症,配合家庭、社会的关爱,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孤独症虽然它的患病比例远远低于脑瘫、聋哑等其它残疾,但孤独症患者成人后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却比后者要大得多。因此,我国政府已经把孤独症列到残疾目录中。
一、 为什么我国成年孤独症患者大都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认为孤独症病因不明,无药可医,通过早期干预训练是可以改善其症状,达到生活自理,甚至于可以自立。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孤独症孩子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

  为什么我国孤独症孩子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快乐,在家里、机构或学校里训练不当、又受到了过度刺激、惊吓造成孩子精神裂变,形成一种不可理喻的畸形性格,青春期一到或成年早期就可能并发情感型精神障碍疾病,如“狂躁症”是极具破坏性,到后来无论是家里、社会都无法忍受他们的破坏行为了,最后不是送到精神病院就得在家里“披枷带锁”。

  难道说精神病院、寄养所、“铁窗”里面,这就是孤独症儿童的唯一归宿吗?这是许多孤独症儿童家长看了央视一台新闻调查《孤独症儿童》后提出来的共同问题。

  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患孤独症的孩子,通过以快乐为原则,及时的、长期的、有效的干预训练都能够生活自理,即使不能自立,放在家里也不用锁起来,是能够免除精神病院和“铁窗”之苦的,有一部分还可以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话又说回来了快乐和烦恼是一对天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是喜怒无常,而且是烦恼多于快乐。怎么样才能既要完成训练,又要使孩子经常保持快乐呢?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二、快乐训练法

  我们家斌斌1993年6月出生,产程比较长,因他妈妈在生产过程中做了手术到七天才出院,上午出院下午就发现孩子发高烧,又住进了医院,诊断孩子是肺炎,打了十一天的吊瓶,好不容易保一条小命。出院以后睡眠不好,整宿哭闹不止,最多一觉也不到俩小时,几乎把一家人都折腾的精疲力竭。好在除了闹人外其他方面还算正常,一岁时还能与人对话,别人问他几岁了,他就会举起小手、伸出食指,喊道:“一”,他是一个一切看来都很正常的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还会跟电视认字,那时候中央电视台屏幕上经常出现生活的活字,他就对屏幕喊:“火!火!火!”,爷爷以为我家出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小神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命运和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一个无师自通的天才到两岁半以后再也没有主动性语言,有的只是鹦鹉式语言、外星人语言,不是重复别人的话,就是说出来的话模糊不清,谁也听不懂,有视力却视而不见,有听力却充耳不闻,不会用人称代词你、我、他,不和小朋友玩耍,四岁时确诊为儿童孤独症。六岁时大人用手指着地板上的报纸让他捡起来,他低头直转圈就是不知道让他干什么。去测智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知道,根本没法测试。问他几岁也不知道,还不如一岁时了,后来经过四五年时间的训练基本能与人交流了,2003年10岁时在凯旋医院测试确诊为重度智能缺损,智商:IQ 30。

  到十一岁时还不知道1+1等于几。生活不能自理、行为多动,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听任何指令。而且有攻击其他小朋友行为,没法上托儿所或幼儿园,出门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过马路根本就不知道危险,在外面大人寸步不离,在家里也得不错眼珠地看着。就是这样也没有完全避免意外事故,有一次卡在铁床上,下嘴唇被垫出一个洞,闭上嘴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的齿龈,还有一次磕在暖气包上,至今额头上还留着伤疤,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小卖店摔在铁门槛上,手指头被挫骨折了。他不仅是行为多动而且脾气暴躁,经常是无缘无故哭闹不止,上来脾气把鞋子能甩到天棚上、摔东西,说他,他不听,打他不顶事。弄急了他自己打自己(拍打自己头、咬自己手背),真是豆腐掉灰堆——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这样重度的孤独症患儿,在各种资料中都说是不可救药的,既然如此我们也就认命了,孩子注定没有未来,我们也就不管以后了。我们就想让孩子现在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不枉他人生走一回也就行了,至于将来怎么样就看他的造化了。因此,孩子高兴做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喜欢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就叫他玩个够,一切顺其自然,没想到我们竟然奇迹般地让孩子走出了孤独。

  当初可以说我们是听天由命信马由缰,后来孩子一天好似天,也就逐渐由无意转向有意,形成了一套快乐训练法。所谓快乐训练法就是,从生活开始、顺其自然、从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切训练都要在玩的当中进行、在生活当中进行。在最初的训练阶段,应该以室外活动为主、以公共场所为主,以室内活动、家庭活动为辅。以孩子快乐为主,以训练为辅。把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和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都把它当作训练任务来完成。这样在不经意就完成了训练,孩子大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说白了就是哄孩子高兴,孩子愿意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只要是不攻击他人、不破坏公私财物、不扰乱公共秩序…)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此同时逐渐增加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也让孩子慢慢的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慢慢学习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当孩子能够服从大人的指令了,能够接受教育了,就算是打开了成功之门。下面就把我们家训练斌斌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⑴、从生活开始

  斌斌从四岁被确诊为儿童孤独症以后,我们了解到儿童孤独症这种病,没有药物可治,只能靠干预训练。因此,也就没有四处求医问药,也没有进过机构训练。就从日常生活起居开始,教他自己穿衣、喝水、吃饭、自己蹲便盆大小便、教他走路、说话…,直到9岁在家中生活才基本上能够自理。当然在这期间也穿插教他识别颜色、算数、认字、背唐诗,但是没有把这些作为重点,能学多少算多少,主要放在训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上了。

  ⑵、顺其自然

  开始领斌斌到外面,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是不住脚的奔跑。爷爷就把孙子带他到长春市南湖公园长春解放纪念碑底座的大平台上,让他随便跑。地方宽敞,既没车又没有马安全、人又多。尤其是周六周日小孩子特别多,这正是让他多接触人、多接触小朋友的好地方。这孩子可高兴了,一跑就是一上午,中间你若是不硬把他拉阴凉处休息一会,他就能一气跑一上午也不休息,他就像永远也不知道累一样,有使不完的力气,在这个时候他从来不发脾气。孩子是高兴了,这可苦了爷爷,因为怕他摔着、怕他撞到其他小孩,爷爷就得在后面腚跟腚,一步不落地跟着跑,尽管如此,斌斌的膝盖上也是旧的伤痕没好又添新伤。一九九八年从“五一”到“十一”整整一个夏天,除非刮大风、下大雨不去,其余的上午时间祖孙俩,都是在南湖公园里奔跑中度过的,下午在家里睡一大觉了,吃完晚饭再领他到外面玩。

  在这过程中(走路、中间休息)爷爷见缝插针,教他认字、算数。纪念碑上面的阿拉伯数字(1948、10、18)无论怎么教就是记不住。一个夏天就认识“长春解放纪念碑和彭真”这几个字,虽然收获不大,但毕竟还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⑶、从兴趣入手

  患孤独症的孩子大多缺乏主动性,“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同时,学习的注意力也很难维持长久。如果不了解这样儿童的特点,硬是按照通常的教育方法去组织教学的话,就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仅有的一点点智力水平也难以得到正常发挥”④对一般小孩子的游戏也不感兴趣,几乎是无欲无求。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自己的爱好,一旦发现他喜欢的游戏或运动,就应该积极培养、发展、巩固这种兴趣。在游戏或运动的过程中慢慢渗透我们对孩子要求,慢慢地改变他的行为习惯。

  斌斌对车、枪等,一般小孩子愿意玩的玩具,没有一样是他喜欢的。惟独对,锅、碗、瓢、盆、小铲感兴趣。奶奶怕他玩土、砂子不卫生,就特意买点小米或苞米茬子让孙子淘米、做饭玩。六七岁以后,他愿意切菜玩,我们就给他预备一些白菜帮、剩菠菜、土豆之类蔬菜供他切菜玩,冬天搞不到这些烂菜,就特意给他买一些大白菜、土豆、茄子,每年让他切菜玩用掉的蔬菜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斤(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这样玩的)。

  总之只要他高兴快乐,不闹人就行,更何况切菜不但能锻炼他的手和脑,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技能。这样由着孩子的性去玩,可以使孩子情绪稳定,又能在无形掌握一种技能,对消除孩子的自卑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大有益处的。现在斌斌和他同班同学相比,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日常生活中他自己的事情他都能做,这和我们当初放手让他自由玩耍,不无关系的。

  2000年五一节,斌斌妈妈领孩子到公园,发现斌斌爱玩蹦蹦床、爱坐小火车。爷爷就天天领斌斌,去南湖公园玩蹦蹦床、坐小火车,早晨七点多出发不到中午12点不回家。从五一节开始,到十月一日国庆节,长达五个月的时间,斌斌是风雨无阻,“出勤率”起码在90%以上。买票、买零食,每天都要花十几元到二十几元,这些钱够我们家一天的吃菜钱了。我们家庭并不算富裕,但给孩子吃、玩从来不吝啬,爷爷常说:“给孩子吃了、玩了,比让孩子吃药强”有些家庭虽然很富裕,他们大把大把地花钱给孩子求医问药舍得,给孩子玩和吃却很吝啬,岂不知对孤独症来说“玩和吃”比药物更有效。

  ⑷、因势利导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游戏或活动,也是打开孤独之门的一把钥匙,就看我们大人选择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使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了。如果一切都是正确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硬逼孩子去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还走向反面。

  2001年春天,每天早晨爷爷领斌斌南湖公园去晨练,看他喜欢看大秧歌,但他不是老老实实在那儿看,而是满场乱跑。爷爷想能让斌斌学会扭大秧歌也很好,总比瞎跑强。于是爷爷就求人把斌领进扭秧歌的队伍,开始他说什么都不干,一次、两次、三次、五次…不知动员了多少次,终于求人把他领进秧歌队伍了。开始在秧歌队伍里只走三两分钟,就跑掉。慢慢能扭三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到一场三十分钟全都跟下来。最后每天两场秧歌一直扭到完了。每场完了他跑到别处玩玩,下一场开始之前就早早回来站在那里等候。

  2001年早春开始——2002年夏,一年半的时间,天天早晨风不误,赶上刮风下大雨,也得领他到公园看看,只有确认扭大秧歌的人没来,他才回家。否则就会哭闹不止,他的出勤率几乎就是百分之一百,比那些老头老太太都高。早晨扭大秧歌,白天爷爷就领斌斌在新民广场树阴下玩耍东一趟西一趟奔跑、骑木马。吃完晚饭就是他爸爸妈妈领斌斌到广场玩。广场上摆滩的、照相的、理发的、卖冰糕的没有不熟悉斌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2:2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0 22:38 编辑

续上文)
学会扭大秧歌,对斌斌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他第一次在他人指导下学会参加一项集体活动,从而他有了集体观念、有了一点组织性和纪律性、为循规蹈矩打下了基础,能够接受大人的指令约束了,驯化了他不少的野性、消除了他身上不少的戾气,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终于被戴上了笼头。

  通过扭大秧歌斌斌最显着的变化就是:减少了他的多动,学会等候,见人爱说话了、走在人行道上不用大人手牵手走了、到我们老干部活动室,坐在沙发上,看老干部打台球能坐一个小时不动地方,这是过去从来没有的事。斌斌每过一阶段,都能看出他有进步,但是哪一次也没扭秧歌这次进步明显,可以说是一次飞跃,是一转机。为以后教他写字、教他骑自行车、上幼儿园奠定了基础。

  ⑸、容忍孩子的怪癖

  不能用常人的眼光来看待孤独症孩子的怪癖和嗜好。有些事情本来是不愿意让他做,但又不能不让他去做。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就得特殊对待。

  斌斌有一项嗜好玩锁头、玩酱油壶。从报箱子用的小锁头到锁门的大锁头、锁自行车的链锁,没有他不喜欢的。有一段时间每隔三五天他就要买一把锁,超市卖小百货的一看他去了都知道他要买锁头,都劝他别买了,问他买那么多锁头干啥。给他买的各式各样锁头没有二百也有一百八十把。每次买回一把新锁头,他都爱不释手,起码把玩一到两天,尤其是自行车链锁,玩的时间更长,持续一两周。也有时候买完了,只在路上把玩一会,到家扔掉不管了;塑料酱油壶更是斌斌所爱和玩锁头一样玩够了,再买新的。每次走到饭店跟前非得站在窗前看看酱油壶,怕引起饭店或食客的反感,看一会爷爷就赶紧把他领走,每次又不能不领他看。

  我们这样花钱给孩子买锁头、买酱油壶,有人认为太浪费,爷爷说一点也不浪费,那些正常孩子不也得买玩具吗?比其他小孩的高档玩具,我们还算是节约的。因为这些锁头、酱油壶在斌斌这里,它们已经不是普通意义的锁头、酱油壶了,它们都变成了玩具。更何况斌斌在他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就是他情绪最好的时候,只有在这种时候教他东西、要他做事、改正缺点,他才愿意学、愿意做、愿意改,能够与你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训斥孩子,对孩子多一点宽容,训练的效果会更好的。

  ⑹、循序渐进

  一个有经验的家长、教师通过对孩子的行为长期地观察,是可以预见孩子的发展趋势的。为了引导或避免孩子的某种趋势,家长、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点一点地循序渐进。

  通过扭大秧歌斌斌不但能坐住板凳了,而且也比较听话了。爷爷觉得应该教孩子写字了。似乎很多孤独症的儿童,开始学写字手都有不好使,拿笔都很困难。斌斌也是一样开始时候,无论怎么样就是不会写。从2002年7月1日开始爷爷就手把手教他写字,爷爷教他写的第一个字是“五”字。每天上午把这个“五”字写一页“田字格”,下午也一页,就是这个“五”,爷爷手把着孙子的手写,足足用了八九天的时间,一共写了一千多遍,爷爷松开手他才能自己把这个“五”字写出来。虽然时间长了一点,他必竟是写出来了。在这中间只要斌斌不愿意写了,爷爷也不强逼,就领着孩子出去玩。继“五”字之后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大写数字每天写两页田字格,上午一页、下午一页,一共写了一个星期。放开他手他自己也能把这七个数写出来了。然后再教他写七个字,直到放手他也能写为止,有时七八天,有时得十多天这七个字才能写熟练,我们从来不责备孩子的笨拙。尤其是爷爷,他说:“不会没关系,一遍不行,就十遍百遍、千遍万遍,一年不行就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不求速度只求真会”。在教斌斌的整个过程中,爷爷从来没有因为孩子笨拙而打骂孩子,而斌斌有一点进步,爷爷都夸奖斌斌聪明,说给全家人听。就这样爷爷足足用了五个月的时间(2002年7月1日开始到2002年11月27日止),才教会斌斌写字,无论书上、报纸的字斌斌看见,不用再手把手自己就能照写了。每天上午一个多小时,下午一个多小时。开始的时候,连10分钟也不能坚持,斌斌一闹马上就得领孩子出去玩,一句话不管教孩子做什么,开始的时候都要顺着孩子来,都要以孩子快乐为原则,逐渐加长时间,孩子的情绪不好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⑺、不断变化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虽然患孤独症的孩子具有刻板性,形成一种模式很难改变,,但是他们也有兴趣减弱或兴趣转移的时候。因此,我们也要不断变换训练、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这就需要家长和和教师对孩子进行细细致的观察,或多给孩子提供接触新事物的机会,看他们对什么事情有兴趣。把他们的新兴趣就作为新的“强化物”不断地延长他们的注意力。

  当斌斌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之后,爷爷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应该换一点新的方法,但用什么方法好?想来想去觉得用电脑教孩子可能会不错。可我们家谁也不会用电脑,几千块钱要是弄坏了,不是挺可惜的。但为了教斌斌文化,2003年10月爷爷特意装一台电脑,没想到只是装电脑的人给演示一下操作,斌斌就会开关机器,自己玩游戏。自从买回电脑之后,尤其是给他装上《电脑家庭教师》后,这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不用人督促早晨五点钟起床打开电脑听课,听完算术(虽然听不懂他也听)、听语文,听完语文打游戏,然后吃早饭。吃完早饭开始写作业。这作业是我们给规定的,先临摹一篇钢笔正楷字贴,再写一篇拼音田字和一篇田字格、再写一篇10以内加减法,为什么说写10以内加减法,而不说算10以内加减法,因为他不会算,连1+1等于2大人刚告诉完了,马上再问他1+1等于几他就不知道了。所以爷爷把1+1到9+1的带答案的算式都有打印出来,让斌斌一边抄写一边念,当时看似乎是一种无谓的劳动,到后来对突破10以内加减法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写完作业必须领他到外面去玩一到两个小时,回家后再听半小时的电脑课,然后吃中午饭。饭后写完下午作业,再到外面玩一到两小时,回家后还是先听课然后吃晚饭。吃完晚饭玩电脑游戏一到两小时,晚八点多就洗脸洗脚睡觉,生活、学习都有规律了,非常轻松愉快。某一天孩子不高兴了,就不学、不写直接出去玩,总之玩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

  仅仅半年时间,孩子就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是语言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前我们教他讲故事,几年的功夫他就学会一句:“从前啊!有一个大老虎!”,这次不仅能讲《乌鸦喝水》、《狼和小羊》等十多个故事,还会利用其中的句子和大人开玩笑,如:“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明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乐趣,乐趣又使他更加勤奋,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刻板行为在起作用,从此斌斌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应该尽量为孩子创造一种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要注意不被孩子的这种特殊需求所垄断”④至今斌斌每天早晨都早早起床自动自觉的练书法,从不用大人督促

  ⑻、社区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一个很好的场所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不能上幼儿园、不能上学、又没有小朋友和他玩而发愁。即使有小朋友跟他玩,他也不会跟人家玩,更何况一些正常孩子的家长还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和我们这样的孩子玩。有些家长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毛病,因此整个家庭也和邻里少了接触,自己也孤独起来了“门虽设而常关”。而我们的孩子又特别需要和人多接触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只要我们把心态放开,不要怕丢面子。社区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一个很好的场所。没有小朋友跟我们玩可以找老年朋友玩。斌斌就是经常领他在社区院里面玩,主要的对象就是一些老头老太太,这些老人都很喜欢他,见面就逗斌斌,问他吃什么、喝什么、几岁了、让斌斌给背唐诗。告诉他大小便要找没有人的地方,什么该作、什么不该做……。开始他说话模糊不清,象蚊子一样声音特别的小,在大家一再的要求他重说一遍、重说一遍,说话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词汇也越来越多。对这些老人熟悉了,谁家住几栋几楼也能回答了,对人礼貌、行为规范也逐渐明白了。现在见到老人主动问好,主动为别人开门,帮助社区扫雪。在社区里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没有一个人不说:“这孩子真出息了,你们家的付出有了回报”。

  斌斌现在有了主动和人交流、沟通的主观意愿,这就为他以后融入社会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至于以后的掌握交流沟通的能力,那是以后慢慢培养和提高的问题了。

  培养孤独症儿童主动和人交流、沟通的意愿,走出孤独很难;教会独孤症儿童掌握交流、沟通的能力,融入社会更难。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原则正确,就是重度孤独症儿童也可以让他们走出孤独融入社会的。但是训练场合必须选择人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才能事半功倍。

  ⑼、任何时候对孩子的训练都不能放松

  快乐不是目的,让孩子快乐,是因为孩子情绪好,才有利孩子的康复和训练。只要孩子情绪好,不管任何时间、地点,我们都要抓紧对孩子的训练,那怕是孩子能够接受教育上学了,我们也不能放松,一定要巩固、扩大老师的教学成果。

  我们家斌斌夏天就以公园和广场和社区为主要活动场所。冬天不能上公园,爷爷就领斌斌逛大街,一人手里拿一个树枝或是小棍,用来在雪上写字、算数,读广告、认牌匾,教他怎么过马路。马路上既是运动场也是斌斌学习的大课堂。哪怕是农历大年三十正是其他家庭吃团圆饭、打牌娱乐的时候也不例外,爷爷还领斌斌走在街头上,爷爷说:“牺牲一点我的娱乐时间,换来了孙子快乐,换来孙子的进步,这种快慰感受,是我自己在娱乐中取得的快乐感没法比的”。自九八年爷爷退休后,除少数有事时间外,夏天逛公园、冬天逛大街,平均每天上、下午都要陪孙子在街上行走两个多小时,到人多的地方去、到公共场所去,合起来一天在外面行走就是四五个小时,行程几十里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屈指算来六年时间,他们最少也走完了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完成长征后进入陕北,为**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爷爷通过“陪走”也把孙子带出了“孤独之门”。

  通过跟电脑上课,仅仅就是半年多的时间,斌斌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我们正计划下学期给他报名到普通学校去试一试。

  就在这时候,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成立了一个特教班。这个班是中日友好合作项目,招收的学员要求很高,斌斌经过学校几天的观察、考核,很幸运成为柯树籽特教班的第一批学员。

  话又说回来我们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多么好的的学校或机构,家长也不能放松自己对孩子的训练,否则孩子在学校或机构里的取得的成果就不会巩固和扩大。斌斌在每天的上学、放学的路上,爷爷继续教他认字、算10以内加减法和交通规则。晚上爷爷帮他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放假期间每天早晨起床后都坚持用电脑上课、练毛笔字。吃过早饭写语文作业,写完语文作业,和大人一起到户外活动。从外面回来,画简笔画、涂色,写日记。下午和爷爷折纸、摆积木、玩电脑、10以内加法口算练习。晚饭后玩电脑、写大字、折纸或摆积木。

  爷爷不管让斌斌做什么始终都牢牢抓住孩子情绪这一环节,情绪好的时候就多做些,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少做些或者干脆就不做。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斌斌上学以后很快就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远远超过了其他同班同学。

  要想训练好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就得让孩子笑口常开,让孩子轻松愉快地接受训练。而要想让一个孤独症孩子笑口常开,同时又要寓教于乐,就必须有一个家长长期形影不离相伴,随时随地耳提面命地进行训练,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快乐训练法的核心。
三、晚开的花朵也芬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儿童孤独症康复的标准,但我们可以宣布斌斌已经彻底走出了孤独。

  我们认为孤独症儿童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没有和人交流、沟通的主观意愿、不接受任何人的指令,无法接受教育、情感冷漠视亲人如陌路。这些孤独症的主要特征斌斌都得到了克服,斌斌现在不但能主动和大人交流、沟通而且还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能够接受教育,而且有了表现欲望,愿意显摆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依据:ABC量表是测量诊断儿童孤独症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依据。ABC量表设57个条目,总分值是157分。“经过分析处理界限分为51分”⑤用这个量表测斌斌当时能占47项,得132分。

  现在再用这个量表测斌斌只占3项得10分:而且这三项都是在家里没事的时候才会出现。由132分降到10分,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

  当然了斌斌的智力水平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还无法和正常孩子相比,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是快乐使斌斌走出了孤独可以接受教育了,这条原则说它简单,非常简单没有一点的科技含量,只需要一点爱心、耐心、细心和时间就能配好——快乐这剂良药。但是做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千万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一点一点地把孩子引导到你的意志节奏上来,也就是说不是用强制和高压手段,而是把孩子哄的自觉自愿,你让他干什么,他就能心甘情愿干什么,那才算成功;否则方法再好,孩子不愿意、不高兴,硬逼孩子去做,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走向反面,孩子的情况会越来越坏。

  2007年7月,应日本着名教育家曻地三郎博士的邀请,斌斌随李晓影老师到日本和日本的小朋友进行绘画交流展览,汇报曻地三郎博士在中国的办学成果,成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活动的友好使者。斌斌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异国他乡度过了十二个日日夜夜。而且表现非常出色受到曻地三郎博士和日本各界友好人士热烈欢迎和好评,和另外一名同学配合李老师圆满完成了出访任务。

  2007年11月第六届全国“希望林杯”少儿书画大赛,斌斌的写意画翠竹《高韵》作品获得了“美术金奖”。

  斌斌小时候,是一个很笨的孩子,五岁的时候爷爷开始就开始教他算数,仅是认0、1、2、3、4、5、6、7、8、9这十个洋字码,就用了四年的时间。学会10以内加减法时间更长,足足用七个年时间。九岁开始学写字爷爷手把手一笔一划地教他写,每天一到两个小时,也用了五个月的时间(2002年7月1日到2002年11月27日)他才学会自己写字。当时有人建议让斌斌学一点特长,爷爷说这孩子太笨了,就是用百圆大钞摞到和他的等身高度也培养不出来他的特长。没想到斌斌,现在竟学会了多位数乘法和一位数除法、小数加减法,用电脑打字、上网、写毛笔字,还学会了画国画,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爷爷不得承认以前的说法错了。斌斌是一个重度儿童孤独症患者,能取得这样的训练成果和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始终坚持让孩子有一个好心情,寓教于乐分不开的。而这一奇迹的创造,是我们在训练斌斌的整个过程中,有意无地使用了快乐这一原则。可以说:快乐是治疗孤独症的良药,也是滋润患儿的雨露,只要我们能用心地去辛勤浇灌,晚开的花朵也芬芳。

  孤独症儿童一人一个样,我们的训练方法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但是我们在训练中使用的快乐这个原则是适合所有患儿的,快乐可以使患儿接受训练和教育、快乐可以使患儿大脑神经再生、康复。快乐训练法即使不能患儿自立,起码可以使患儿生活能够自理,不至于落到精神病院或披枷戴锁的结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压力,所以说快乐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好良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08:4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1 11:10 编辑

机构有一位对孩子实施魔鬼训练的家长,每次见我就批评我对coco太松了,并声称她孩子自从大运动能力提高后理解能力就上去了。她孩子的确恢复得不错,看样子上小学没问题。不知不觉受她影响,我对coco开始加码,对她开始强硬直接简单起来。幼儿园布置的手工作业织围巾,coco已经织了几圈了,我还是要求她继续织,她不织我便在旁劝说,开始她尚能在我的劝说下坚持,后来明显不愿干了,但我坚持让她织10圈,织完后明显情绪不好。后面又加了大运动项目,也是要求她必须完成。其实该上的强化物都上了,也用了所谓的温柔坚持大法,但coco不开心,夜里醒来的时间变长,还总是想要打我,问了一下在幼儿园的情况,说是不稳定。我在想,我这样做真的好吗?我给她订的目标超出了她能承受的范围。那个家长,她孩子是逆来顺受型,只要给他厉害,孩子因为害怕就听话了。至于大运动上去了理解就会上去更是没有依据,那是因为他这样程度的孩子,基本上到了5岁多理解能力都有个质的飞跃。ps:这个孩子5岁左右能自主阅读绘本,6岁左右100以内的加减无压力,会问为什么。

所以干预啊干预不是那么容易的,课题的难度,课题的量哪一环节都不能出错。各种方法取得巨大进步的孩子有很多,的确你怎么做都行,但必须孩子的内心是自然放松,不焦虑的,否则适得其反。

coco,都是妈妈耳根子软没有把握好度,每次在你状态稳定一点的时候就急着加码,结果屡次受挫,欲速不达,两败俱伤。这两天妈妈会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21:5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2-11 14:56 编辑

除夕之夜,又回了老家,感觉很害怕过年,一切都乱套了。其实Coco已经很长时间基本处于放羊状态了,过年这种时候大人小孩都松懈了,常常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对星儿来说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算借口么?

Coco吃饭常常需要监督,吃一顿饭往往状况百出,:擅自离座位,含饭不吞咽,漏饭洒饭,有时直接用手抓,手上油了直接在衣服上搽。(我得一直在旁边监督以防出现这些状况)。但是却热衷于洗碗洗菜洗衣晾衣等等,这些个爱好一直都保留着,这一阵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帮我洗了两三次碗,洗得不错。

喜欢上思维课,换了老师后经常嚷嚷要上思维课。很喜欢思维课的那些教具,有一次要进思维课教室,老师说你今天没思维课,下次给你上。coco竟然哭闹起来了,一个老师说你女儿喜欢学习,好事啊!好吧,星儿的嗜好总是那么匪夷所思,就往好的方面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6-2-18 12:40:23 | 只看该作者
这年过的,满满的负能量。老家也回了一趟,没有一丁点进步,问她很简单的问题,一概说不出,是不愿意说了,还是突然退步脑子又变笨了?严重怀疑是冬天把头蒙被子里睡坏了,可是你不让她蒙着她又睡不着,南方的冬天晚上头放在被子外面确实冷,家中的老式空调噪音很大而且巨干燥。不管怎样,再也不能蒙头睡觉了,开空调用上加湿器,看看能不能好点。

心血来潮带她去看电影《三打白骨精》,全程都不看,3D眼镜戴了不到五分钟,在座位上如坐针毡,弄得我全程都在黑暗中帮她找吃的,找3D眼镜,有两次跑下座位还大声叫,惹来一片指责。“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不管好?”,“管不好就不要来看电影”“电影院是你家开的呀?”尽管事先怕出现这样的结果给她买了N多零食,好在后半程在我的各种许诺和诱惑下总算熬到电影结束了。拜抑郁症的药物所赐,我现在已经悲伤无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22:32: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感觉低迷的状态恢复了一些。脾气还是很坏,经常生气,生气了就冲我大叫:小猪(或者小猫当当)坏人,抓走。今天中午我趁吃午饭的机会看了一会电脑,一转身发现她拿着我的skⅡ在里边乱挖,我明明藏好的,她不知怎么就找到了,我顿时不淡定了,这是好不容易才下决心买的护肤品,我一急声音便夸张了,忍不住吼了她一下,她好像吓住了,受刺激了。此后便经常为一丁点事情炸毛。时不时作势想抓我的脸,嘴里还说着:抓妈妈脸,抓血。意思是想要把我的脸抓出血来。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脾气让我感觉事态严重,是无法和其他任何人相处的我觉得有必要找儿童心理专家咨询一下。我感觉她喜欢别人对她和颜悦色,哪怕她做错了,也要好好跟她说,否则她一直一口气憋在心里无法宣泄,如果哄一哄她,她还能较快平息下来,如果对她态度强硬,她定会不依不饶,和你一直别扭下去。一点小事便成为她吵闹的导火索,没事找茬也要闹。。。对待她这种情况我目前暂时是忍耐,不和她正面交锋,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继续做眼前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6-2-29 22:5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进步:
买了好几种握笔矫正器,发现海豚形状的那种矫正效果最好,握笔的姿势基本正确了。之前一直在强调,搞得她很烦,看来与其说得口干舌燥不如默默地给她一个握笔矫正器

蒙头睡觉的事情解决了

第一次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小猪(是)坏人‘’,在生我气的时候,表达很不准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 11:2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3-4 22:54 编辑

这几天情绪又很差。

爷爷去世,回老家参加了葬礼。可能是在老家吃得不好,饭硬极了,菜全是辣的。肚子根本就没弄饱(有宾客,宴席包给当地的厨师,饭菜不合口味),在老家的那几天就很吵很闹,动不动就发飙。以我对她的了解,她肚子没吃饱一定会闹情绪的。我感觉她似乎需要一个恒温一样的环境,才能保持稳定的情绪,一旦有一点变化,受到一点点刺激,情绪就变差。但是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环境?昨天还在幼儿园抓了生活老师,她状态不好了,我的心情便很不好。我在想着怎样尽快改善她的情绪,同时也觉得自己很悲哀。

有时候觉得老公和她很像,相同点:1爱生气爱发脾气,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发飙。场景一:某天我干点家务,听见COCO在家里数数,.。。42 43 。。。。49 20,我说:COCO,49后面是50,COCO立马发飙了。2.凡是都要说“不”,你说东他偏要往西。3,顽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有时候只是对他提点建议,就发飙生气,更不要说批评了。4 会挑起事端来和你闹、吵。基本不做家务不管孩子的人,却隔一段时间要指责埋怨这不好那不好的。每天面对孩子已经够累的了,他这样搞得人火气很大。但是不同的是,爸爸这样仅限于在家里,在外面基本就是息事宁人的包子一个。
和这父女俩相处好累!

挖个树洞吐槽一下,反正认识的人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16-3-4 23:0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两天状态好了很多,情绪有所平息。带去公园玩很开心,感觉话变多了些。爬公园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吓得腿都在发抖,但是还想爬。‘’唉呀,(会)摔地上,头上(会)摔了个大包,好疼,危险‘’。语法比较混乱,意思基本上能听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4:4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3-8 15:03 编辑

又带去公园玩了,可能心情好了,感觉话的确多些。路过公园一个地方,跟我分享:人家舞台表演节目裙子。我赶紧说,对呀,上次看到人家穿着裙子在这里表演节目。语法混乱,表达不完整。不管怎样,说了总比不说好,看来要多来公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0:4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4-15 12:11 编辑

一段喝凉水也要塞牙的日子总算过去了,别人说她的进步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心里很难过。我后来仔细想了,进步还是有的,只不过是别人没发现而已。有时候做某件事,会说出原因了,以前是没有的,比如过来要脱衣服,会说:衣服湿掉了,脱掉。这不正是我期盼已久的进步吗?
她的确没有我曾经预想到的进步,但是我必须要振作起来,反思孩子进步不大的原因,尤其是自己哪些地方没带好。我也想通了,我们的孩子说难听点,死马做活马医,能有一点进步就算赚到了,不要想那么多,眼前给她最好的最合适的教育,尽到自己的力量和责任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1:22: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4-16 23:09 编辑

有一阵曾经想弃贴了,调整好心态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坚持。每过一段时间需要总结思考,理清思路,还是有必要的。
COCO现在上午半天幼儿园,每星期5堂感统课,每堂80分钟,还有两堂思维课。每天带着她奔波,回家以后还要抓功课方面的东西(因为COCO已经快六岁了)。有时候弄不好就10点半才能上床睡觉。孩子太累了,累过头了反而更加睡不着。有一天,COCO精神明显不好,说“要呕吐”,“拿盆来呕吐(在盆里)”,“要去儿科医院,要吃药,要量体温”。我本能觉得她是太累了,就请假停掉了当天的感统和思维课。晚上也早早让她睡了。第二上午要带外婆去医院看病,由于中午来不及赶回来接COCO回家,就没有去上幼儿园,陪外婆在医院呆了一上午。下午回家后精神又不好了,又说要呕吐,拿盆过来又吐不出,看来一天的睡眠根本就没能恢复过来,又赶紧请假停了感统,让她睡午觉,心想幸亏没去上课,要不真的像上次一样诱发抽动了。就这样休息了一两天,COCO终于恢复了原来的精神状态。
所以,我提醒自己,如果是这个强度的感统,而白天没有睡午觉的话,晚上最晚必须9点上床,一星期有三天可以睡午觉的,这三天的午觉时间要保证。有必要的话每星期减少为四次感统。

春节过后一段时间,COCO的状态不好,问她问题,一概不答,跟她照相,捕捉不到眼神,而现在终于有所恢复。回头看当时的状况,我是有些恐慌的,一恐慌就失去平常心了。我发现平时和孩子的相处,都很自然的用到了ABA回合,但是一恐慌心态变差,所用的ABA回合就变形了,因为太着急太过期盼她能回答问题,就不自觉地把提示和辅助撤销了,语气也咄咄逼人了,这样孩子明显地感受到了压力,有点懵掉了,表现更差,恶性循环。教我们这样的孩子,一定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一点一点地教,她还是会学会的。你着急,你用力过猛了,反而破坏了她的积极性,她也并没有因此而提前学会多少。特此警示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5:10: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4-16 23:17 编辑

转自微信群家长分享心得,觉得适合coco.

通过和孩子相处,我发现互动中的提问是一门学问。早期干预阶段我受到过一些资深家长观念影响,认为要减少提问和考核,对此我是十分认同的。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从孩子被诊断以后,不回应的情况比较突出,在一些训练中会有大量的提问,一直问到孩子开口说话为止;如果孩子不回答,就会代替孩子说出来,由此导致孩子的沟通困难似乎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沟通的主动性方面简直是雪上加霜。我分析得出:这是因为长期的提问、考核损害了孩子的沟通动机。这是我要分享的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逐渐发现,在亲子互动中,提问也是可以的,正常的人际沟通中是难免要提问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提问成为传递正向情感,避免传递指责的意味。我发现,当下如果并没有指责孩子的想法,我们的表情、身体语言就会是放松的、柔和的,我们的提问就是充满温情的引导。
分享自他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11:20:41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感觉学东西快些了,看来春节那段时间确实是迷之低迷期啊,照相基本捕捉不到眼神,问她简单的问题很难得到回应,要么半天回答不出要么重复别人的问话。连认汉字认得慢,很明显的。但是低迷期过去后,进步的速度又快些了。但是亦有新的行为问题,6岁快到了,老妈和COCO都要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0:5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5-26 20:19 编辑

好久没有来了,感觉最近孩子进步快了一些,虽然总体还是慢,但是只要教的东西也在慢慢吸收、反馈,也就有些信心了。

之前看到几个孩子进步巨大,很羡慕,就去向家长取经。这几个家长的经验就是加大运动量。虽然我觉得孩子的进步跟这个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还是决定尝试尝试,每星期感统加到5次,每次80分钟,上满一星期后,发现体力明显不支,睡眠紊乱。奇怪的是COCO入睡又变得超级困难,却又比平时异常兴奋多动,要不就是倒头便睡,从晚上8点半睡到第二天7点半,显得很疲劳,甚至要呕吐。看到这些状况,我判断她是太累了,因为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一般情况下,太累了应该睡眠变好,但是有时候累过头了,则无论如何睡不着,很痛苦。吃饭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肚子饿了应该比较能吃,但是饿得过头了,反而不想吃的时候也有。于是我赶紧停了课,让她休息,睡觉,跟老师商量还是维持每星期3次感统,两次思维课的样子。果然调整过后孩子的状态恢复得比较好。看来别人的经验真的并不完全能适合自己的孩子。

关于情绪的问题,还是那些观点,只是自己明知她的状况,有时候做得还是不够好。我自己的帖子也是反复在强调这个。她是敏感怯懦胆小的孩子,情绪的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都很差,甚至比一般谱系的孩子都差很多,表达能力也很差,她很惧怕别人对她不耐烦,对她态度凶,她就很激烈地用她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我发现只要我对她耐心些,多理解她,在她出现情绪的时候自己保持冷静,不情绪化,她也就安心了,能比较听从指令和别人的安排。比如昨天晚上上课,她不肯上,哭闹,我观察到她并没有太过疲劳,也没有肚子饿,她只是单纯想偷懒,我不为所动继续上课,就像她没有在哭闹一样,上到最后她也没事人一般,题目做出来了还很有成就感的样子。事后情绪正常。如果当时我忍不住了,冲她发脾气,后果就是半夜起来要打我,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要哭闹,口口声声任何事情都对我说“不”。
我观察她发脾气,出现情绪问题一般是有原因的。有时候是生理原因,累了,饿了,被人凶了,遇到突发负面事件了,遇到困难了,所以现在对她的管理仍然一刻也不能放松,消除她情绪问题的根源,比如饿了,她仍然不能很好的表达,一旦到时间点没有弄饱肚子,她便对环境的耐受能力就会差很多,同时注意加强她的表达。今后如果她理解能力好些了,要教她学会忍耐,学会排解。

最近爸爸的态度转变了不少,原因是我去年据理力争,坚决要求他买房,因为这么多人住30多点平米的房子,实在是相互影响得厉害,比如早上爸爸起得早,在这么小的房子里活动,就会影响COCO的睡眠,可是爸爸就是不肯买,跟他多说几句要不不理不睬,要不就大吼大叫。但是我是铁了心要买,去年一直在张罗着置换旧房子,找新房,在我的软拖硬磨下,他终于去看了房子,明明很满意,但是还是不肯买,又是持续不断地施加压力,甚至吵闹,终于肯买了。年后魔都的房价突然出现三级跳,将近200平,资产升值每平2-3万,虽然不知道长远会怎样,但是先开心一下再说。另一个谱系孩子的妈妈告诉我去年炒股净赚了300万,直呼再也不用看老公的脸色了。谱系妈妈的压力大,除了面对难搞的孩子,还要面对因为辞职带孩子不能给家中带来经济效益而失去的一部分微妙的尊重。感恩,今后家中的气氛应该会和谐很多了,上帝在不经意的时候会对每一个困境中的人施以援手,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6-5-26 11:25:13 | 只看该作者
学业方面,必须要抓紧了
加减法:我承认我教得比较晚,点数,报总数,目测按物取数这些过了,便放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发觉,都快要到上学的年龄了,应该要教了。谁知教一段时间后,竟遇到一些挫折,大人孩子情绪都波动比较大。我就在家绞尽脑汁地想问题出哪了,我发现她的问题是能理解,但是记不住,我们以前学算术是有些记忆的因素在里边的,于是我帮她找规律,比如她能理解2比1多1,于是1+1=2,3比2多1 于是2+1=3依次类推2+1   3+1   4+1   5+1   6+1 7+1........10+1   11+1..........都不难写出得数了,再两个数字位置交换一下 1+2.。。。。。。1+11...........我告诉她加法里边只要有一个数字是1,那么答案就是另一个数字后面的数,这样5以内的加法只要记住2+2 2+3,另外还有一个规律就是两个数字交换一下位置,得数是一样的。如3+2和2+3。。。这样化整为零,加减法学得快多了。

拼音:自己买了一套碟在家里,边跟着碟学,学着写和读,才刚开始
汉字:继续四五快读
语言互动,重点啊。最近某宝上弄一些动物头饰,角色扮演起来,小蝌蚪找妈妈  小壁虎借尾巴 等等。一开始就遇到挫折,死活不肯带头饰,昨天终于肯戴了,演起来,练习一些简单的对话。此外,每天经历过的事情都要和她一起回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6-6-23 16:48:46 | 只看该作者
家长要杜绝河东狮吼,杜绝情绪化,这个阶段要心无旁骛,既然要干预,就一心一意在孩子身上,方方面面都要都要考虑周全,孩子状态才能比较好。家长自己不能疲劳,不能被别的事情分太多心。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孩子情绪状态不错,说明家长做得比较好,孩子出现问题了,情绪不好了,一定是家长最近做得不太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9 22:5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20 10:20 编辑

实在不愿意做的事情(逃避行为),各种强化辅助都用了,还是不愿意做,一要检讨是否任务超出能力太多(比如厌学),或尊重她的意愿,和她商量 ,换另一种学习内容。总之现在要开始多和她商量,多尊重她的意愿了。

外出有时会擅自走开,可以满足她。但一定要求她说出来要去干什么,而不是一味阻止。

在公共场合不服从,比如今天外出吃饭,不听爸爸的话一定要在餐厅听歌,给她讲了听歌会吵着别人,餐厅要保持安静,还是不听。那就提出一个更好玩且不影响他人的活动建议,比如建议她看喜欢的淘宝图片。不要和她死磕,死盯着不让她听会很可能导致发脾气哭闹行为的发生。

在公共场所要尽量避免吵闹行为的发生,在可能吵闹之前就要想法予以化解。身边要随时带着她喜欢的东西,特别是某些场合要第一时间防止哭闹。如果某些行为被阻止她能做到忍耐不发脾气立刻予以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0:4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20 10:52 编辑

父母的努力能否成就孩子是未知数,但是父母的失误毁掉孩子却是定数。以琳公众号最新一期的文章,对这句话颇有感触。

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更需要特别注意。干预的方法一定要正确,一定要适合孩子,否则还不如不干预。还不如让她自然生长。

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想办法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想办法尽量有乐趣和成就感。刚学了一点就迫不及待地撤销辅助,紧张兮兮地考孩子是否学会了,从长远来看是有害的,尤其是畏难情绪严重的的孩子。确保孩子是有意注意的认真跟着学了,有8,9成的把握了再来考孩子,否则不要轻易考孩子。当然有些孩子不敏感,皮实的可以严厉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4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