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秋爸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孪生兄弟的成长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6-2-27 16:30:41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幼儿园里惹祸</b>



周五上午我一进幼儿园,看到看门师傅和其他几位师傅正在院子里忙活,他们见到我就说,你儿子惹祸了,把玩具都扔到厕所里,下水道彻底哥堵上了。果然,厕所都是水,师傅们正在屋里屋外地奔忙着疏通。原计划对他们的2个小时的观察,就这样在不停地道歉中开始了。

好的现象是,他们哥俩一见到我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反应,而都是高高兴兴地望着我,还冲了过来。大宝还拉着我的手,往一旁没人的卧室走,象是有什么悄悄话要说。这让我这个当爹的已经很感动了。好一会儿,才能安静地坐下来,在老师授课中和大家一起上课,注意力停留在老师身上的机会只有不到10%。

图画课,大家在涂色,他们俩还不会,只会乱画一起,时不时还在啃蜡笔,老师也顾不过来。别的小朋友的画,如果被他拿到,还会撕了,让人家小朋友高呼:把我的画撕坏了!

午饭时间,大家搬椅子摆好,一个小朋友跑到我面前,告诉我,他们俩不会搬(歧视的雏形?),我才注意到,别人是双手搬起来走,他们俩都是推着走。好在两个人都能安静地坐在那里,自己能够用勺子进餐,但是挑自己爱吃的白米饭,不爱吃的菜花,要老师喂进嘴里。爱吃的红烧肉,还可能会到别人碗里去吃,没有规矩呀!大家还都能迁就他们。我向老师要求不能让他得逞,否则以后就更没有规矩了。

饭后,小朋友们要自己把碗和盘子收拾到指定的地方,哥儿俩竟然也会了,能够把碗,碟,还有勺子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然后去厕所小便,老师竟然分男女分开进去,这也是规矩的培养啊!他们可以在洗手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大宝还能够准确地将自己的毛巾挂在指定的30号位置的挂钩上。

随后是10分钟的散步,拉成火车,一个在队头,一个在队尾,老师好控制。去午休,小朋友们统一在教室里自己脱好衣裤,并折叠起来放好,然后换上拖鞋,进入卧室。他们俩单独被引入卧室,在床边老师辅助着,脱衣裤,他们俩基本上还是在努力地做着,虽然做得很不完美,但也超乎我的意料了,还盖上了被子,比较安静地躺在被窝里。看来,在家里也要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做这些了,平时我们拍他们不盖被子,都是穿着衣服,入睡之后再给他们脱掉。

老师坐在他俩床边,贝贝在老师轻拍之下,10来分钟能够入睡,宝宝差点儿,但也能够躺在那里,翻来覆去,通常30分钟后才入睡。幼儿园里其他孩子,也有从不午睡的,但是能够听从老师的指令,安静地躺着,不出声。他们俩如果不睡,还是可能会叫两声,干扰别人。最差,就是被引入操场去疯跑了。

老师谈起他们俩说很有进步了,又举了那个儿歌的例子,说别人都还没会,他们会了,表明智力上没问题,就是没有规矩,不会表达。我只好向老师多谢了几句,但是眼前的种种问题,已经告诉了我,能继续在这里下去,各种麻烦都会不可避免会出现,只要出现的少一些就好了。路长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6-2-28 13:58:20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生病了</b>



哥儿俩都感冒了,惯例,一个病了,另一个几天之内会给传染上。发烧,你一天,我一天。

先是大宝高烧,夜晚带去医院,事先打定主意,不吊瓶,不仅因为必要性不大,更因为觉得那时他们俩太难控制,2个小时的哭闹,会自己拔针头,需要扎上几个地方。还好,只打了退烧针,开点药回家,开双份,跟医生说家里还有一个呢!

机构不能停,烧退了,还是都送去了,花了钱呀。不过,训练状态都不错。

贝贝发烧不高,所以更担心宝宝,让我们想起了前一次他们生病的情况,他妈妈还安慰我,“宝宝就是从上次高烧之后,进步快起来的,而那次贝贝也不高烧”。这话让我倒是盼望贝贝也烧上去吧!没准而烧开窍儿了。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6/02/28  14:01:22</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6-3-1 15:38:05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照镜子</b>



宝宝的脸上在感统训练时碰破了一小块,回家上了鞋紫药水,由于他挣扎,脸上别的部位也被涂上了一些。他到镜子前,看到脸上的几块紫,对着镜子反复摸。初始好奇,各处小黑点都要对着镜子摸到,到后来,似乎很不满意自己的形象,嘴都瘪起来了,要哭!

据说,猴子一辈子也不知道镜子里的像是自己,以为那是另只猴子,而猩猩会清楚意识到自己与镜像的关系。

至少,宝宝达到了猩猩的水平。

感统课老师建议我回家后,可以把他们横抱起来,转圈。我回家当作游戏做了几次,后来还加上了一条被单,先把他们蒙起来,再转。他们很喜欢,第二天,还要,竟然反反复复地,找来被单,先学说,后主动要求说“爸爸,我要包起来,转一转”。转的我都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6-3-4 17:27:27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理发</b>



哥儿俩的头通常是我给理,趁他们睡着了,先拿电动剃须刀上的剪长发的装置剪短,然后用手动吉列刀片给刮个锃光瓦亮两个大秃瓢,上点儿须后蜜就行了。

这是在夏天时做的,冬天里怕冷,就让他们头发疯长,人家都以为是一对女孩呢。好在他们现在能介绍自己:“我是男孩,我有一个哥哥/弟弟,我们是双胞胎”。

都说“二月二,龙抬头”,此时剃头最吉,所以这些天,一直惦记着这事。但是,这样的孩子去理发馆剃,我怕得很,好几个家长都报告过现场的混乱!所以,我还是决定再缓一缓吧,等天热些时我再来亲自操刀。

可是,孩子妈妈非决定去理发馆不可,她不喜欢我给他们刮,理由是小的时候去过,那次没问题,我还是不同意。结果趁我不在家,她带他们去了,刚刚给我电话说,剃头时贝贝非常乖,不哭不闹很配合,可宝宝是哭了一场,是被按着剃的,原来有艺术家气质的长,发现在全变成了寸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9:36:53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增加了感统训练</b>



宝宝贝贝从这周期减去了一小时的ABA个训课,改回原先的感统训练。这样他们的课程安排和机构里其他孩子的情况一样,一节DTT个训,一节小组课/或个别化互动,一节感统。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ABA个训的效果,而对感统不十分看好,所以半年前,在我的要求下,将感统课改为ABA个训,2个老师分别上一小时,中间穿插一小时的小组课。但是这个月开始了新学期,新来的孩子急剧增加,机构老师的安排需要有所调整,所以经协商我同意改回感统课。以后的ABA个训课老师也有所调整,大概几周会轮换一个老师,这样好的方面说有利于泛化等等,那个以色列专家也曾建议一个老师带孩子最好不超过1个月。

几天的感统下来,孩子晚上入睡时间提前了,夜里也安稳了,这应该是得益于感统的一个好现象。对于感统,许多家长都在批评我做得不够,告诉我感统的重要性,我也并非一点都没有听进去,只是更迷信ABA罢了,想在有限的几个小时内多做些个训。虽然我还是对感统能否改善自闭症症状依然有一些怀疑,但是至少应该肯定它的体育锻炼效果。而且我想,整个过程中都有大人在旁边,其中沟通和辅助环节上也可以有许多互动点,应该能够好好利用。

感统课之前填写了孩子的感统状况量表,我填一份(贝贝),他妈妈填一份(宝宝),虽然客观上他们哥儿俩的总体差异并不明显,但两份结果凑在一块时,发现我们填的大相径庭。我和他妈妈激烈地争执起来,对于每一项评估几乎都要舌尖唇枪地吵一番,最后是两人都赌气,都说“按你的算了”。- 嘿嘿,还好不是说“非得按我的”。可见这种量表的主观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6-3-9 09:57:14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我也觉得量表太主观,所以现在都不再给丫做任何评估了。孩子的水平我们作父母的最清楚。只要多关注我们的孩子,同时也看看普通孩子,就能知道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里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6-3-9 12:41:50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感统量表是一个家长来填写的量表,当然这里面每个句子都是在家长主观理解的基础上,所以结果肯定是有出入的。但是量表的作用是为了让老师尽快了解孩子的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尽快地了解孩子就更好了。

量表的填写一般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来进行,这样老师可以详细询问孩子具体的情形指导家长评分。



让我们做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6-3-9 17:14: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08:39:12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说英文</b>



周一,我们毕恭毕敬地到幼儿园交了英语辅导班的费用。

现在的幼儿园,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多得很,音乐、美术、舞蹈、武术...,一开学,招生广告都贴在公告栏,都是额外收费的。我估计别的家长多多少少地给孩子报了这类班。而我几乎从来不感兴趣,不是说提高到“教育乱收费”的高度来看,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英语班是几乎所有孩子都参加的,上学期老师就找过我们,要求我们也上,我不愿意。老师自己都知道,这哥儿俩中文还说不了几句,再追着我们缴费就有点儿“教育腐败”的味道了,只好免费让他们俩在全班英语课上混迹其中。

上周五开始,我突然听到哥儿俩在自言自语地唱歌,仔细一听,啊!英文字母歌。"ABCDEFG...."。哈哈,耳濡目染,偷偷学艺呀!我把他们叫过来,果然,他们唱道:“...XYZ, 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发音之标准,有点儿牛津腔!就是唱到UVW时,爆破音过了头儿,成了“UV大牛”。

再有,宝宝的问题行为 - 往厕所里扔玩具,可以说也是我们决定交费上英语班的一个原因,(补偿心理吧)。宝宝导致上周连续3天,幼儿园下水道堵塞。愧啊!甚至,周末在家里,他都来这套,尿尿时把手边的东西扔进马桶。老师反映,他扔完了,还故意向老师咯咯笑。我觉得这是典型的“被负强化”的一个行为。怎么办呢?幼儿园里可能有呵斥之类的,貌似惩罚,实为额外的刺激。我向老师说多了,老师会觉得我在“担心老师教训他”。在家里好办,我是这么处理的,首先严格执行进厕所之前的“安检工作”,搜身,让他空手进去。其次,万一扔了,大人杜绝任何反应,和没发生一样,然后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去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06-3-15 10:16:35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恭喜大宝小贝免费学会字母歌!<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ig.gif" border=0>我们也是上学期没交费,但这学期幼儿园要求全班都必须交英语课的学费,我们也只好交了。



会不会跟老师坦白了会比较好,这样就不会误会你是怕老师惩罚孩子而希望老师不要给予“负强化”。



做了坏事冲你乐,故意捣蛋,也是正常孩子的反应啊,从这方面来讲,比不会捣蛋,麻木不仁好多了--阿Q一下吧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06-3-21 00:29:16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我爱小天使发表</b>。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秋爸爸发表</b>。



李岩向我谈了一些他的个人的见解,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说,教孩子知识,要“耕耘不问收获”,不应该老去考问他,孩子学会没有,不是考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年纪渐大起来后,会觉得“为什么我老是被重复地要求回答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事情?”。孩子自己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我是很笨的?我与其他人比要差!”。这就偏离了我们教育的本意了。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我有一个朋友(她跟我描述过她的幼儿和儿童期,我觉得有明显的自闭症的特征),她也跟我说,让我不要一直考乐儿,其实孩子不见得是不会,只是很多时候他很烦被这么考问着。



我最近也一直在反思,每天在家一遍遍地教,让乐儿一遍遍地学,我不厌其烦,乐儿难道也能不厌其烦吗?



李岩老师的话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想我必须要有所改变了。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认同,确实值得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6-3-20 16:35:10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双胞胎:包装和偏心</b>



张春华老师建议我关注双胞胎的个性化方面的问题。以琳已经有四五对的双胞胎的训练记录了,他们状态各异。但前两天一位老师发现一个双胞胎孩子竟然不认识自己,而仅仅认识自己的兄弟。

我乍一听,也很惊讶,孩子不认识自己?但是回忆起来,怕真是有些苗头。家里训练时,他们基本上是一个一个地来单独上课。但是平时家庭内的日常教育,就不分开了,不特意回避了,而且为了让他们之间能有些互动,我一直还在找些机会,让他两个一起来听从指令。这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相互干扰。比如,后反应的那个常常会跟着说,甚至回答自己的名字也跟着兄弟说。有时,我还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模仿的“好现象”,有时也担心是由于理解力落后的因素。

我们平时出门或者照像时,常常按照双胞胎的“通用”标准来包装他们俩,这样让我们也觉得够“体面”,这里面有我们家长的虚荣心问题。“你分不清,我高兴,我是他们爸爸,我能分得清”-呵呵。

我还向山石爸爸取经,他目前可能有这方面的注意,山子和石头我几次见面都是穿着同款不同色的衣服,他说出门时人家见了还责怪,“双胞胎干嘛不穿一样的?”。

我家哥儿俩平时在家里,在打扮等方面倒没有做统一要求,随心所欲。而且,家里人有明显的偏心,像奶奶带宝宝,就极度偏心宝宝,甚至自己都不能把持。外人都有明显的感受,但她自己不承认,说起来别人都还不能理解。家人中偏心两方有时候甚至用“令人发指”来形容另一方,而各自还却意识不到自己的偏心。-头疼。

培养双胞胎个性化的自我意识,虽然以前也有所耳闻,但是还真没有认真地考虑过。上幼儿园时的穿着通常是不一样的,目的也只是在于让老师能够区分。看来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关注了。张老师建议从给两个孩子在外表上有不一样的打扮开始,包括衣着\发型等,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李岩说照镜子也是个好办法。





<b>周末活动</b>



周六周日在山石爸爸的天赋未来机构里参加了活动,一个是孩子们做蛋糕的游戏活动,一个是家长们一起学习讨论RDI的训练方法,都非常棒!孩子很开心,家长有收获。感谢李岩和各位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目前国内的RDI只能靠家长们各自摸索实践,如果没有相互之间交流,仅仅从2本书或者几个录像片断来学习,可能自己难免会有“技穷”的时候。所以山石爸爸与楚老师组织的活动非常好,一方面象我这样的初学者可以快速入门,另一方面家长间集思广益,在活动框架下,一个个活动项目可以设计的更为生动活泼。比如在讨论一个简单的“对孩子的称赞语”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所用的语言有点成了“口头禅”了,不一定能够给孩子足够的惊奇吸引,也就难于发出强烈的情感交流信号。但是听听别的家长的口头禅,拿过来用也许对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崭新的刺激。

和其他家长的交流受益多多。李岩和大保妈妈推荐了一套书,是台湾繁体字翻译版的美国人写的“杜曼”系列。虽然这是一套开发普通幼儿智力的丛书,但是几位家长的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利用孩子的视觉优势来提高认知水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使用“闪卡”,用它来教孩子“数理化”效果不错。

李岩向我谈了一些他的个人的见解,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说,教孩子知识,要“耕耘不问收获”,不应该老去考问他,孩子学会没有,不是考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年纪渐大起来后,会觉得“为什么我老是被重复地要求回答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事情?”。孩子自己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我是很笨的?我与其他人比要差!”。这就偏离了我们教育的本意了。

“杜曼”系列的书(5本),我后来找到了简体电子版的,PDF格式,还有一些相关的文件,都已经上传到我的网络硬盘上,各位如果需要参考的话可以去下载。http://mail.163.com  ID=qbb_photos  密码=yilinyilin 登陆网盘,相应文件夹内。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6/03/20  16:36:09</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06-3-20 16:59:51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秋爸爸发表</b>。



李岩向我谈了一些他的个人的见解,我觉得很有启发。他说,教孩子知识,要“耕耘不问收获”,不应该老去考问他,孩子学会没有,不是考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年纪渐大起来后,会觉得“为什么我老是被重复地要求回答同样的问题,做同样的事情?”。孩子自己就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我是很笨的?我与其他人比要差!”。这就偏离了我们教育的本意了。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我有一个朋友(她跟我描述过她的幼儿和儿童期,我觉得有明显的自闭症的特征),她也跟我说,让我不要一直考乐儿,其实孩子不见得是不会,只是很多时候他很烦被这么考问着。



我最近也一直在反思,每天在家一遍遍地教,让乐儿一遍遍地学,我不厌其烦,乐儿难道也能不厌其烦吗?



李岩老师的话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想我必须要有所改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09:19:31 | 只看该作者

re:儿歌“小板...

<b>儿歌</b>



“小板凳,你别歪,让我爸爸坐下来。我给爸爸捶捶背,爸爸夸我好宝贝!”这是幼儿园里学的儿歌,哥儿俩都会背,而且还会一边说一边给我捶背。真舒服呀!

“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唱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哥儿俩都会猛然向前一挥手,很有领袖风范!

“立正,稍息,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看来也是在幼儿园里学的,但不够标准,在家里还是被我苦练了一番?
绞羌保簿驮较肴タ妓牵较M腔卮鹫贰?

一方面,我想这可能还是生活中ABA泛化做得不好,其他ABA原则的日常应用也有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未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就发指令;不能及时启动矫正程序而及时辅助;强化不够等等。还有一点,孩子在“糊弄”“蒙混”的时候,家长有时就放弃了要求,“逃避了也就算了”,怕他进而闹起来更麻烦。

但是现在我觉得还另一方面因素也值得关注,就是我的心态上没有摆正,总是迫不及待地去考孩子,教的成分少了-“我教过的你得会”。我在想,“儿子呀,你明明会的,是不是被我考得不会啦!”。或者我儿子在想:“你考到我发脾气才算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1:03:08 | 只看该作者

Re:孪生兄弟的成长

<b>沟通信</b>



五彩鹿机构负责哥儿俩的老师上周在与我的沟通信中,介绍了他们的当前计划。哥儿俩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实际做的项目中他们略有不同,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做适当的变动。哥儿俩目前进行中的主要项目:

1、命名自身的动作和他人的动作;2、物体操作模仿,先辨别,3、按图摆放积木(3块);4、配对;5、物品的功能;6、遵从两步指令   7、物体的属性/点数



他们近期计划的功能领域和长短期目标

注意力:嘈杂环境中1米以外独立反应;目光追随他人实现共同注意;跟随他人指示共同注意

视觉任务:归类、按图搭立体积木;延后寻找相同的物品;相关联图片配对;按图摆放积木;根据图片提示按顺序排列物品;按一定模式扩展摆放。

接受性语言:指令下能触摸物品;给别人一常见的物品;指认两样常见物品中的一种、指认图片;在不同的指令下,能正确指认:摸,指,找—;指认颜色;根据功能指认。

模仿:模仿动作速度;无直接的语言提示下,能模仿动作;物体操作模仿(需先辨别物品);如:桌子上摆了几样物品,铅笔,小球,积木,发指令:这样做,将 积木放进盒子里,要求他也从这些物品中摆积木拿出来放进桶里

粗大动作:盘腿坐、踢球、向上跳、跳羊角球;双手放在头上作小兔子、小手绕起来、拍球、推球。

精细动作:使用工具性玩具;夹夹子;在橡皮泥上点画;挂钩、用夹子夹起轻型物品,绕绳子、握剪刀、剪纸。

社交:提要求,主动提要求



机构老师还介绍道:最近的状态仍然是宝宝好于贝贝,宝宝的注意力一直都很棒,而贝贝的注意力有进步,但仍然很散,关键在于宝宝现在对强化物的敏感度仍然很强烈,而贝贝却对强化物表示出无所谓,需要不停的找强化物,最近一直在为贝贝的找强化物。由于贝贝对强化物的不敏感,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所以做项目时,进度比较慢。在他们的项目中有点不同,贝贝没有属性的项目,贝贝的大小指认的一直不好!而且作了很长时间,所以,这个项目先放一放,改在随机教学中试一试,另贝贝的点数仍然不好,所以加了点数这一项。现在对宝宝贝贝的要求,只要能数到五就可以了,当然宝宝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贝贝在命名自身的动作这个项目上反而比宝宝好!我们现在对宝宝贝贝做项目时,一部分做回合试验,一部分做随机教学或自然情境下的教学。上次以色列和美国的专家来说,宝宝贝贝现在最迫切的是需要语言技能的发展,指沟通,社交等等,所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注意,多给他们创造机会,他们能说出来的就要让他们去说,尽量减少提示,有需求时等待他们主动说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8:11:18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费了好半天终于找到了。...

呵呵!
费了好半天终于找到了。

对新版还有点儿不适应。
怎么排序等问题还要琢磨。

现在是“圣骑士”级别,从小下军棋,记住了师长旅长的大小等级,不知道骑士衔几品,肩章是块骨头耶。
一切在新鲜中,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08:44:34 | 只看该作者

试一试贴图,(周日北京植物园)

[IMGA]http://img326.photo.163.com/qbb_photos/40016669/1082082987.jpg[/IMGA]
[IMGA]http://img326.photo.163.com/qbb_photos/40016669/1082080907.jpg[/IMG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06-4-11 09:14:20 | 只看该作者

re:看不见图阿[em10]

看不见图阿
[em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06-4-11 10:29:04 | 只看该作者

re:寶寶貝貝好可愛的一對兒呀!真想摸摸兩個小...

寶寶貝貝好可愛的一對兒呀!真想摸摸兩個小可愛的臉蛋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5:35:54 | 只看该作者

周日北京植物园

(看得到图吗?我自己的电脑上可以呀?图是放在163相册上的,我按照论坛的说明进行插入图片操作的,不知道对不对。
相册地址:相片更新啦!
北京植物园: http://photo.163.com/photos/qbb_photos/40016669/
2006年春节: http://photo.163.com/photos/qbb_photos/34638123/


这两个星期,家里人都感冒了。我是最先倒下的,估计是病毒性感冒,挺着,多喝水,没吃药。后来,宝宝贝贝妈也不行了,又是咳嗽,又是失声,她急急忙忙地去医院开了一大堆药。现在的医院,先给你开上一大堆挺贵的中药,我嘲笑了她一番,但忍不住也喝上了那个挺贵的“竹沥”止咳液中成药,“嗨!”,换个包装而已,我肯定有效成分不过是其中添加的棕胺之类的西药。
通常大人一病,很怕传染给宝宝贝贝,不过这回,我到觉得是他们俩传染给我们的,所以还挺高兴,挺放心,不须隔离。
憋久了,周日临时决定,去北京植物园。北京近几日浮尘天气,又是清明时节,去郊外的人多,怕是会堵车,所以犹犹豫豫,到底出去不。看着小区周围的桃花都开了,想想植物园的桃花更是很盛了吧。于是,磨蹭到10点多钟,“走!”。
带这哥儿俩出门,可是大队人马,通常是4个大人,需要背上两个包,里面有吃的、喝的、盖的、换的、玩的;固体的、液体的、带刃的、带线的、带钩的、带电的(呵呵,手机,走散了很有用)。通常情况下,出租车司机装了后备箱,(以前还帮上一辆双人手推车呢!),看看这阵势,都会说:“还没载过这么多人呐!你算是赚了!”,我们是趁机提醒:这么多人,慢点开,安全第一啊!
还好,正因为沙尘预报,也加上10点了,一路上出乎意料地畅通。
进了植物园,嘿嘿,“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可是,里面大片的碧桃花还没开呢!这里气温低?还多是花骨朵,开得盛是喻叶梅,连翘,也不错。但要看桃花,两周以后可能正式时候吧!逛吧!我命令:“拉着手!”哥儿俩就把手往一块伸,总是贝贝主动,紧紧地抓住哥哥的手,而宝宝只是让贝贝抓,另一支手却紧紧地牵住另一侧的大人。这样4人一字排开的走法,一是招人眼,二是人多不好走,所以只在宽敞的地方这样做。走走逛逛,看花的是我们大人,他们俩感兴趣的是路边的石头草棍儿。教教“红色的花”“绿色的叶”,也没见他们听进去。
这一天宝宝贝贝表现出的脚力让我们太满意了。从一开始就没有抱,都是自己走下来的。贝贝平时够赖的,这天也只是几次主动提出了要“抱一抱”,都被拒绝了,却也坚持下来了。我们从南门围着湖东走西逛,又到了卧佛寺,再走进樱桃沟的水源头,再走出来。4个多小时啊!真不错!妈妈一路上都在佩服儿子的脚力。中间买吃的,宝宝只吃猛吃玉米,贝贝只吃猛吃羊肉串,一交换,就“我不要!”。雪糕却是俩人争闲恐后抢夺的,妈妈拿着雪糕一蹲下,两人就争着跨步占在前面并用肩膀倚住兄弟来抢位,有点篮球场上卡位等架势,还带肘部横顶的犯规小动作。机构老师在这方面曾经建议我们,对于他们俩人争抢的行为应当加以一定的鼓励,因为这也是一种交往互动。原先,我只注意别发展成了问题行为,只是希望引导他们用语言代替肢体动作,看来这里面要找平衡点,因势利导,仔细处理。我发现,他们在抢夺的时候,的确会观察对方的反应,并判断自己出手的时机,还有防守性的动作,或者紧急避险性地把手里的本想把玩一会儿的食品迅速消费掉,偶尔他们还有目光接触,抱怨的、气恼的目光。像是哥儿俩在互做RDI。但是,我得在旁边跟着,就怕一方突然急了,下嘴。[IMGA][/IMGA][IMGA][/IMG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5 13: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