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关于行为已经发生的主动干预,朱朱老师有许...
关于行为已经发生的主动干预,朱朱老师有许多建议:
〓 我谈到这个高发时期是否需要减少活动,朱朱老师表示不用,只需要我事前多做功课,事后总结。
〓 孩子在说的时候不用纠正他,回家总结,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注意方式。
〓 切记,他的行为在发生时,妈妈一定要忽略。发生和没发生,都不提。不能说你今天真好,都没有问眼镜的事,而是应该说,你今天真好,跟某某阿姨聊天聊得不错。
〓 每次跟某位阿姨聊天的内容要不一样,以免产生新的刻板。另外,还要泛化,他跟这位阿姨聊天的内容可以再跟别的家长聊。
〓 在小圈子里训练好了,再泛化到圈外,圈外就是测试。
〓 孩子今天看了别人的舌头,但事后他说:“妈妈,今天我没有看别人的舌头”,我怎么回应?首先,可以不回应,打岔,如果不行,那一定要诚实回应:“我知道你看了,没有关系,妈妈知道你很努力。”注意表情一定要平静平和,内心真的要做到确实没有关系,他才会真的放松坦然。
〓 他的迷恋在变化,他的这个变化是因为他在某方面的训练多了所致,必须要提前撤消部份辅助,不要让他新的行为问题被强化。比如他对眼镜的迷恋,是因为他配了新眼镜,而在配新眼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给他灌输眼镜的知识,价格啦度数啦品牌啦眼镜店的啦,所以他开始由感兴趣发展到迷恋。
〓 我说他的行为是刻板行为,朱朱老师说,一个行为不是无意义的,就不是刻板。
朱朱老师讲课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是“这是一百楼的问题”,很精辟。其实,对于社交中出现的问题,许多就是一百楼的问题,一百楼下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打牢地基,夯实基础,一层一层往上建。拓展他的认知和兴趣,丰富他的谈话内容,提高他的表达能力,提升自我意识,学会独处等等,而这些能力的搭建,都是以年或者数年为单位的。我们要加倍努力,但心态也要放平,达不到的,平常心对待,以免自己焦虑,孩子受累。被考验的还是家长,我们要很强大才行。
行为干预,行为功能分析,朱朱老师的博里有非常精彩的文章,我们可以随时学习。下面是工作坊上听课时做的笔记摘录,很喜欢,不敢独占,跟大家分享。
◆◆ 行为是中性的,行为具有两面性。
◆◆ 把孩子的控制权抓在自己手里
◆◆ 把自己的声音说得很大,是为了屏蔽外面的声音(适合小满所以记录下来了)
◆◆ 切记,忽略行为,但不要忽略人。千万不要在孩子发脾气后,把他当坏孩子,当他情绪好转平稳定,妈妈要以平常心对待他。
◆◆ 当孩子提出某个要求现在不能够满足他时,不要直接说不行或者现在不行,而是告诉他什么时候可以行。
◆◆ 孩子重复提问,大人回答最多不超过三次。不停地问不停地答,强化了他的纠缠行为;孩子重复提问的原因:刻板;信息多次才能输入他的大脑;他没有安全感想重复得到肯定;
◆◆ 要解决孩子的某个行为问题,有的是100楼的问题,下面需要做许多铺垫;
◆◆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特点,如果没有找到一个替代行为,这个行为干预不了,比如只有一条路可走,没有第二条路;
◆◆ 年龄越大,越难干预,而且,强化物不好找;
◆◆ 干预方法完不成,孩子没学会,是教者的责任;
◆◆ 不要认为阿斯伯格比自闭症好,特点不一样而已;
◆◆ 产生行为问题:能力的缺失 + 环境因素;
◆◆ 我们看不到焦虑,但我们看得到行为,可以干预的是行为,而不是焦虑,不是说:“你别焦虑!”;
◆◆ 学会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力,理解孩子的不能,改变我们自己去应和孩子的不能,从孩子的喜欢着手给孩子学习动机,从孩子的能着手帮助孩子进步。
◆◆ 关于社交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可有可无,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建议以孩子的口气来写,注意解释性语气占大部份,指令性语句不超过三句,比如应该怎么做。社交故事不是训练工具而是提供信息
◆◆ 听话就可以做什么,这种话不要说,因为听话跟不听话关联,有负面信息在里面,容易让孩子反感和焦虑。
◆◆ 行为干预没有标准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