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想林林妈想反对的,不是ABA方法,而是家长对于干预目的的哲学态度。
哇,才过一天,就烽烟四起啦。 ABA没有错,结构化也没有错,方法本身是没有错与对的,我们不能说人家一拿起刀,就是错,拿起棍,也是错的。刀,永远都没有错,切菜,没问题,但用来杀人,那就便成凶器了。所以方法只是用来实现一个目标的时候才体现对错。
昨天,我5岁的儿子跟2岁的表妹在一起玩,表妹很霸道,儿子玩什么,他就抢什么(平常都这样,以前是反抗抢回来,表妹哭声震天,我经常教他表妹是BB,你要让着她),破天荒这次儿子没行动抢回来,而是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耸耸肩,摊开手,儿子也一脸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说:“妈妈,姑姑什么时候接表妹回家呀?”这一幕太常态了。我一直梦寐追求着的状态,儿子真的长大了。 还有一次,我和LG带着儿子到麦当劳,饱餐一顿后,儿子说渴了,想买可乐(我有意没买喝的,留着机会给他自己去买),LG给了他20块,他就自己跑到柜台前,前面一个人正在买,他就站在一边等,刚好柜台有一个捐款箱,我看着他,把那张20块垂直的插到投钱口,抽出抽进的在那玩,突然没拿稳,钱掉进去了,他慌了,用小手不断的抠,服务生告诉他,捐了的钱就不能要回来了,再问妈妈那钱吧。儿子回来告诉我,当然不给啦,教他的机会又来了,钱怎么啦?(捐了),捐给谁?(让他去捐款箱读上面贴着的字,回来告诉我是捐给“需要帮助的中国儿童”),为什么他们需要钱(他们很穷,很可怜,没有书看、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儿子还补了一句:没有鸡皮吃,我很有同情心的。)最后告诉他,宝宝有同情心很棒,不喝可乐,省下钱捐给有需要帮助的中国儿童。这时候儿子知道没戏了,肯定不买的了,就说:“算了算了,拿杯水吧”,回来后爸爸还想挑战极限,拿了个杯子当可乐,一脸陶醉的跟他说:“可乐好喝呀,又甜又冰,真爽!”我以为儿子会很不开心,谁知他拿着水喝了一口,也一脸陶醉的说:“啊,水也好喝呀,可乐是垃圾食品,水健康呀!一脸掩饰自己,故作不在意,找台阶下的神情语气,我和LG紧握着手,心里狂喜呀,这20元,超值!但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千万别给100块。 回来打开以琳,看了许多有经验的前辈观点,反省思考,是否我对ABA真的有误解,但又无法说服自己,象这些需要复杂的思维而支配的行为,如果行为塑造该怎么操作? 比如塑造孩子“笑”这个行为,家长很高兴,他学会笑了。殊不知,还有狂笑、皮笑肉不笑、冷笑、奸笑、干笑、苦笑、笑里藏刀……每一种笑的背后都有蕴藏着截然不同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行为塑造怎么操作?什么时候操作?应该很难,就算行也只偶然,因为从始至终,行为塑造就不把强化结果指向思维,而是把结果指向行为。要知道一个行为后可以存在不同的动机或需要,就好像一个人拿着刀,他有可能切菜,有可能杀人、有可能买刀具,有可能……虽然行为上都只是拿着刀,但指配着这个行为的最终决定是此时此刻此人的思维。强化他的思维是对的,但强化行为未必是我们真正想让孩子获得的支配此行为的背后的动机需要。所以笼统地塑造出表面各种笑的行为,但孩子很难获得这种笑背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只会出现“东施效颦”。如果把行为塑造作为教育人的终极目标,他能肩负这个这个重任吗?孩子最后能正常吗? 在教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任务中,只要可以实现孩子思维的发展,能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支配自己行为的正确意识,正确思维的教育方法都是有效的方法。
就个人观点而言,我认为ABA在所有的教育指导与教育目标中,都欠缺了这方面的阐述,反而集中地指向了对孩子的外显行为的塑造,因此本人不主张使用,尤其对于思维空白的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发展中不宜大量使用,这将不利于儿童的思维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