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乱敲任何东西,是行为问题还是另有涵义?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11-16 21:57:59 | 只看该作者

re:[COLOR=blue]蓝辛生硬地栽赃,...

蓝辛生硬地栽赃,狠狠地给ABA扣了多顶帽子,却都没有说判断依据。

15楼上来就质问“什么是“有意义”的行为?”,可自己又不给个定义。更不知道凭什么就判定“ABA教育者是不考虑自闭儿的行为意义”
而且你在15楼文字中,显然还把“有意义”和“有意谓”两个概念混在一起谈论。
要知道,ABA里重头戏之一就是行为分析,就是用于客观地分析孩子行为的原因。绝非靠主观的猜测来推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要我来解释6楼说的“有意义”,就是“好的”的意思。完全可换词“有建设性的”,“积极的”...等等
它判断标准,就是教育者的喜好,往高了说叫价值观。理解、接纳什么的这些高尚情操,都在这里体现。苛刻、不忿、急躁的心态也能在此体现。

接下15楼来又说,ABA教育者的做法是,“我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出现的,反正我让你现在不出现就行,以后会不会出现我也保证不了。”
这还是莫名其妙的栽赃,是因为你认定了“孩子不不拎包时,就肯定会去敲玻璃”吗?你凭什么这么认定?

18楼那句“ABA这样不管原因的教育做法是不对的”。--帽子扣的斩钉截铁。
我前面提过了,若找本行为矫正的教科书,翻番目录就知道,行为分析在其中占大多少篇幅。

最后看19楼给出的干预策略,我读得更费解。

蓝辛先承认孩子“见到东西就敲一敲”的原因,在找了一圈之后,“我们并不知道。”
  --哦,说了半天,你不知道啊!
可人家ABA教育者通过行为分析,是会知道的。

又说,找不到原因,就人为地给孩子加入个“同样的行为原因”,(这段乱,读不太清),好像是让孩子去敲东西体验乐趣。
  --可人家本来就有乐趣呀。而且,我也可以仿照你前面对ABA教育的以后的判断,问,以后当没有游戏满足时,你能保证他不敲玻璃吗?
又说,可以“教训他一顿”,让他不敢去敲东西。
  --咦,原来,你也会ABA啊,会用惩罚啊,如果你是家长,我顶,如果是老师,就不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11-16 21:59:5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春...

下面引用由张春华发表的内容:

以琳网上任何一个帖子和观点都可以成为我们培训小组的话题,这不奇怪。以琳网有大把的资源,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老师们的业务成长都有用。


有人在网上撺掇方老师去整容,你们也讨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11-16 22:26:16 | 只看该作者

re:显然20楼没有看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显然20楼没有看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急急忙忙的跳出来辩护了。

第一,“有意义”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以每个人的判断标准来衡量,以我的判断标准认为是积极的行为,在你的判断标准里可能是消极的。
ABA就是建立“以ABA教育者的判断标准衡量出的有意义的行为”,我想强调的是:“有无意义”,都是相对的,ABA教育者从自己的判断标准出发断定孩子的行为“有无意义”“好还是坏”“是否积极”,忽略了行为本身的相对性。当给一个行为下“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定性时,就没有考虑相对性,所以我说“ABA教育者是不考虑的。”也即不考虑行为意义的相对性,而20楼却把我的意思误解成“ABA教育者是不考虑自闭儿的行为意义”。我的原话是:“所有这些行为(无意义和有意义),对于孩子自身来说,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意义’,ABA教育者是不考虑的。”请不要删掉“对于孩子自身来说”这几个字来理解我的话。

第二,20楼判断我认定了“孩子不拎包时,就肯定会去敲玻璃”,我想请20楼回看楼主的提问“孩子见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咚咚的敲”,我是从楼主的提问中判断孩子经常会敲的,“在不拎包时”,也不表明不会敲。

第三,“ABA这样不管原因的教育做法是不对的。”
6楼一上来,就把到处敲东西行为定性为“问题行为”,需要“消除”,请问您什么时候“管”了这“问题行为”的原因?
在6楼的问题行为处理中“提前预警,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它可能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分散甚至控制孩子不发生。已经发生了,最常简单冷静地制止即可,常不宜兴师动众,大呼小叫。”
对“问题行为”的处理就是“控制不发生”“制止”,我并没有看到对“问题行为”原因的分析。而控制不发生的手段,只是以“拎包”行为替代“敲玻璃”行为。

第四,“具体是什么需要,我们并不知道。”这里的不知道,是客观的,因为需要是测量不了的,孩子也不会告诉你,只能靠主观推测,而既然是主观推测,就保证不了正确性。所谓的“人家ABA教育者通过行为分析,是会知道的。”你凭什么客观证据证明你知道的是正确的?

第五,“当没有游戏满足时,你能保证他不敲玻璃吗?”为什么要保证孩子不敲玻璃?我从来没有说孩子的敲玻璃是问题行为,也没有说要避免孩子去敲玻璃。“以不相容的行为来消除问题行为”保证问题行为不发生的不正是你们ABA的目标吗?我倒是想请问一下,通过“拎包”行为替代“敲玻璃”行为,当没有“拎包”时,你能保证他不敲玻璃吗?

第六,不同的乐趣也好,惩罚也好,这些都是行为结果。一个同样的行为,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不同的结果给孩子不同的体验。敲玻璃被惩罚只是体验其中的一种,我所强调的是丰富孩子的经历,让他获得同一个行为后的各种体验,而不是说一定要指向某一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11-16 23:55:42 | 只看该作者

re:感觉蓝辛好像燕窝的小褂,不多说了,因为刚...

感觉蓝辛好像燕窝的小褂,不多说了,因为刚得罪过她姐。友情提醒一下,第2点:

--
我想请20楼回看楼主的提问“孩子见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咚咚的敲”,我是从楼主的提问中判断孩子经常会敲的
-----

孩子见到任何一样东西都要咚咚的敲,这个描述是错的,也是不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11-17 00:18:29 | 只看该作者

re:我估计楼主不敢上来了,还是我来吧,现在请...

我估计楼主不敢上来了,还是我来吧,现在请双方分析抖腿这个行为,不讲教育观和大道理了,因为我最近就陷在这个行为里了。

1.很多人喜欢抖腿,包括成人,我在中国经常能看到,在美国基本没看到,
  我的感觉是人家比较重视行为问题,ABA做的好,从小就纠正的比较严厉。

2.抖腿是否有意义,或者抖腿的原因,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自我刺激,或者解除焦虑。

3.如果消除抖腿,用其他行为能满足自我刺激和接触焦虑吗,我不知道,感觉有点困难。

4.为什么需要消除抖腿,因为我主观看着不顺眼,而且我相信很多人看着也不顺眼。

5.孩子有理解力,不过自控能力比较弱,我相信很多抖腿的成人也一样,不过改正孩子比改造成人容易,我还是打算下手解决。

我的问题是,到底应当怎么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1-17 00:27:53 | 只看该作者

re:林林妈的建议我认可,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内省...

林林妈的建议我认可,就是要注重孩子的内省和思维,让他意识到这个行为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通过自我控制来不做。

这样的前提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我家孩子11岁了,还是达不到要求,而且很多时候他无意识地开始行动,经过提醒,有意识努力在控制,但是没人提醒的条件下,还是无意识做很长时间。(我相信很多成人也是无意识的习惯成自然)

消除无意识行为,我认为是ABA的精华,所以回来ABA。
用一种无意识来代替另一种无意识,不需要孩子努力控制自己和思考复杂根源,这就是ABA为什么能在很小的孩子身上起明显作用的原因。
ABA做的不好,很容易把替代行为做成让孩子有压迫感,这样就是有意识了,不是无意识,失去了ABA最重要的本质。

不过怎么用一种可接受的无意识行为(或者内在行为),让孩子达到解除焦虑或者打发无聊时光的目的,来消除抖腿这种其他人不能接受的行为,我感觉很复杂,希望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11-17 00:36:27 | 只看该作者

re:按中医的说法,抖腿是肾虚,得补肾。

按中医的说法,抖腿是肾虚,得补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11-17 00:36:37 | 只看该作者

re:1 道理讲通95%2 3分钟不抖...

1 道理讲通95%

2 3分钟不抖, 5分钟不抖,10分钟不抖,专门抖3分钟,30分钟不抖,30分钟不抖,专门抖3分钟,60分钟不抖

呵呵,跟没说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11-17 00:37:01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说习惯可以成自然,是建立无意识行为的...

如果说习惯可以成自然,是建立无意识行为的模式,那么我感觉有点门儿,就是每次孩子出现抖腿,都抑制。
对大孩子来说,如果他自己心里清楚这个行为不被认可,意识有了,那么不需要奖励或者惩罚,或者其他替代行为,
只要我们严格在每次都提醒抑制,那么七七四十九天,或者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我希望会有明显无意识变化。

对于理解力和意识差一些的小孩子,用强化物或替代行为,来达到同样作用。

好像不矛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0-11-17 00:38:26 | 只看该作者

re:中医也来啦,那就接着吵架吧,我反正说服我...

中医也来啦,那就接着吵架吧,我反正说服我自己了,回去做81天AB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0-11-17 00:38:30 | 只看该作者

re:不是说只讲抖腿吗?

不是说只讲抖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11-17 08:21:57 | 只看该作者

re:怎么一天没来,就闹成这样.林林妈...

怎么一天没来,就闹成这样.

林林妈的建议我是非常同意的,我的意思是不能光等着找出原因来而不予干预,因为从实际的情况来说,有多少孩子的异常行为我们能找得出原因呢?以我自己的经验,能找出百分之三十我就非常满足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其实是找不到确定的原因的,即使我们自以为找到了原因,也常常是大人的想当然.而不管是甚么原因,对于有些行为,尤其是妨碍到别人的行为,我们可以直接地干预去阻断,没必要去化脑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11-17 09:25:41 | 只看该作者

re:抖腿太频繁是让人眼晕,我想是不是可以两说...

抖腿太频繁是让人眼晕,我想是不是可以两说着:一是你练习眼不见为净,只注视他腰部以上,自个给自个儿脱敏。二是讲清道理之后,用简单的方法制止,慢慢从语言提示转化为比如敲一下手或是桌子示意。只要不是太剧烈和频繁就好了。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有些无意识动作很多的。比如我以前一边上楼一边手里晃钥匙,乐此不疲很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11-17 09:57:44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放心,没闹。很和谐。无论是林林...

呵呵,放心,没闹。很和谐。
无论是林林妈还是蓝辛,俺都绝无冒犯之意,我表达能力有限,只为就事说自己的个人体会,文字只图个顺快,望见谅。

楼主提问时,已经明确了这是问题行为,它干扰了生活,希望消除掉。所以,蓝辛23楼就不要在该行为是好坏的问题上纠缠了,否则你前面也不会出主意惩罚孩子了。

林林妈主张的抓思维也好,我抓张的抓行为也好,都是为了消除这个坏行为。
不同点在于,ABA比较务实,直接从行为功能出发,干预目标就是减少该行为。

如果孩子的能力强,很容易通过说理等沟通手段教育,当然好,省事得多。但自闭儿这却是个难点,常需要直接引导行为。

我一直反对只强调抓孩子思维,特别是对初入圈子的家长,我个人认为抓思维太过务虚了。
孩子思维如何,内省与否,我们的判断最终还是要看他的行为表现。在ABA中常用的是行为泛化和行为归纳来描述这中进步。
这不是指标治本的问题,是有的放矢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11-17 10:05:38 | 只看该作者

re:蓝辛的说法中,我也看不出来要抓什么,自诩...

蓝辛的说法中,我也看不出来要抓什么,自诩“抓原因”,且批ABA不抓“行为原因”。
批ABA不抓思维的常见,但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说ABA不抓行为原因的。
后面出的主意,我也没看出这个“抓原因”是怎么回事,好像就是要么让他去敲去体验吧,我给你另外的原因,要么惩罚。
这看是去很重视行为结果的干预,在一般人眼里,那是相当的ABA啊。

其实行为矫正,ABC三个方面都有干预策略,不是只在行为后果上做调节的。
对一个行为的干预,ABA首要的就是分析其行为功能,这就是在找行为原因,且有一套操作技术比如客观的行为记录。这点不需解释了。
比如楼主所提的这个行为,以我的经验,它属于自我刺激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孩子敲东西能让自己感到很好玩。

自我刺激在几类行为功能中,是比较难以消除的,因为做了本身结果就强化自己。敲击的声音和手感都可以是强化物。
再比如大都抖腿的行为,也是如此。

至于这个行为是好是坏,本不是ABA的份内事儿,而是哲学家的事儿,每个家长根据自己的感受,不容忍的就去干预。

在ABA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干预,对楼主我提供的参考是,强化竞争性行为的策略,ABA中叫做DRI程序。注意干预目标是消除问题行为,所以竞争行为,是拎包也好,扛麻袋也好,都可以,别纠缠“不拎包”的时候。
对于大都,他的能力很高,完全可以用说理来做沟通,来强化他自我管理的做法。即便比大都能力弱的自闭儿,也常见,多强化该行为不出现的自控能力,叫DRO程序。例如5分钟内没抖腿,就奖励一次。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这类常见的“手闲”的行为,是很干扰生活的,如在课堂上,常见孩子冲过去敲击电视屏幕,甚至按掉电视开关。
老师和家长的直接阻止预防行为发生是必须的,因为这种立显的自我强化,往往有了第一次,就有紧接着孩子在来第二次。很多恶行能防则防,是不主张让孩子去体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1-17 10:21:36 | 只看该作者

re:很多自我刺激行为,阻止了这个,就会出现那...

很多自我刺激行为,阻止了这个,就会出现那个,所以我理解林林妈的意思是,我们要从根子上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这样就能阻止一个类型的行为,而不是单个行为。

而培养这种理解力,应当是家长的重点任务,如果家长(哪怕是新家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付某些单个行为上,那么永远会被孩子牵着走。

不过,当孩子理解力还不够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行为非常影响他人,我们等不到他理解力上来就必须要做行为干预,所以ABA还是很重要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1-17 10:34:0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抖腿,我不理解28楼的数字,我可以理...

关于抖腿,我不理解28楼的数字,我可以理解QBB说的,5分钟内没抖腿,就奖励一次,不过81天呢,两万多个五分钟,我上哪儿找那么多奖励啊。

我感觉还得坚持我的方法,习惯成自然,如果习惯了一抖腿就被我制止,哪怕不给奖励,81天以后,习惯也建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11-17 10:59:14 | 只看该作者

re:我要是写1,2,3.。。都是用数字,从不...

我要是写1,2,3.。。都是用数字,从不用中文。
蓝辛要是家长的话,就是孩子还小,还有时间有精力耗。孩子两岁干这个,人家看着还好玩,等长到一米八还干这个,估计人家得叫警察了。
你们接着玩吧,我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11-17 11:25:45 | 只看该作者

re:早知道不是燕窝我就不客气了,我也撤。

早知道不是燕窝我就不客气了,我也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1-17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re:网络不好吗?俺好容易登上来,舍不得撤先说...

网络不好吗?俺好容易登上来,舍不得撤先说两句.
赞同燕姐36楼的结论。
俺家孩子程度低,所以俺觉得秋爸爸分析的在理,俺当然愿意我的孩子某天思维突进,知道内省,最好能训练的俺一个眼神,她就知道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不该做的,可根本不现实啊。
F版燕姐孩子程度高,所以自然站林林妈这边,对孩子的内在有更深的要求。
张老师作为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自然会去斟酌,也会区别对待。
好像某位前辈,东方先生应该认识他,N年前就曾说过,谱系放宽了,早晚要出事。
至于抖腿,我也抖过,抖了好多年,俺娘也说了好多次,也能马上改,但老是控制不住,那时的家长用奖励的很少,腿上挨过筷子敲,还被剥夺过看武侠小说的权力,直到某次在教室自习,被一个俺暗恋的男生看见了,略带嘲笑地说了句:你怎么还抖腿?羞得俺。。。从那以后再也不抖了。
搞不清楚这是外在还是内省起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4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