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既然这个帖子的主题关键词是“方舟子”,那...
既然这个帖子的主题关键词是“方舟子”,那我就写写对方舟子的感受。
隐约听到有朋友可能在说“何必当真呢,你这个AS”。为了和谐,我看这个帖子里的所有跟帖,权当是来自一个个抽象的ID而已,忘记这个ID所属的具体朋友。这样就没有顾虑了。
在这个帖子之外,我写“好吃的”、写“偶像”、写“转帖”、写“跑马”,大家一起插科打诨,都无所谓。但,且允许我在这个帖子里AS到底好了。
一、
对一个人的评价有不同,这正常不过。但是,有理由认为,对一个人了解越多,评价出现偏颇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样,对一件事情的评价也会因人而异,但对事情的真相了解越多,意见就将趋于公正。
我不知道网络上、这个主题帖里头参与评价方舟子的,对他了解多少。
这里所说的对“他”了解多少,意指方舟子+新语丝的混合体。因为新语丝上的容量,比方舟子个人名义发表的东西更大。
下面说的不是为了显摆我看过他多少东西。除了新近出版的《大象为什么不长毛》刚买到手开始看之外,我差不多看过他所有正式出版的书。看“新语丝”近十年。几乎看全他的专栏文章(中青报和经济观察报)。了解他的主要“论敌”和经过。
我硕士毕业后,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科学理念和精神,也是贫瘠的。这么些年下来,从方舟子的作品和新语丝的大量文章中,得益太多。(新语丝投稿者大多是海内外学子或学者,各专业都有,看他们之间的相互商榷,非常有益)
我还算是对文字和逻辑有点挑剔的人。但看方舟子正式发表的文章和书籍(“正式发表”是相对于围脖这样相对随意而言),我感觉是一种享受,一种没有概念模糊、没有定义混论、没有逻辑不严的享受。因为现在脑子糊涂的人写的垃圾太多了。
对他写出的东西的信任,就是这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二、
方舟子自己承认,在为人处世上很单纯(或者说社会交往的情商低)。很多人觉得他说话刻薄不留情面。
一个例子是:方有一个好友A,以及一个共同的朋友B,有人给新语丝反映了B的学术不端,B约请方和A一起喝茶,和谐通融一下。喝茶间,方一直没说话,最终也没退让。
这在中国的人情世故中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被他(包括新语丝)打假过而视之为敌的;二是比较了解他而基本挺他的;三就是平时看看网络热闹,看看双方刀枪板砖的。
方舟子的用词直接、尖刻,特别是用在诸如鄢烈山这样口碑较好的时评家身上的时候,一般就引起了第三类人的反感。我们传统中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是根深蒂固的,我们的下意识中也是这样。
但是,当你了解具体的经过时,或者是换位到方身上来思考时,感受会不一样。
比如,某知名杂志派记者采访了他,客客气气地采访完之后,疏忽中泄露出来的一份策划文案,明白写着“整个框架是要否定他…采访要点是使他发怒、引出逻辑矛盾…他的极端化和不择手段…”,如果你是他,有多大涵养会不列出日后拒绝采访的黑名单?
三
只要对他和新语丝熟悉,就不会认为他所做的,仅仅是揭几张假文凭。
仰望山林一直在要求他为什么不对体制发难。请看看新语丝有多少对医疗体制的讨论和评价。再想想为什么大陆要对新语丝镜像网站围追堵截。
一个写科普为生的前科研工作者、现文字工作者,在肖传国多次恐吓并袭击方玄昌之后,在被法院判败而强制执行扣款之后,仍然在和继续祸害的利益集团缠斗。
这个国家的科学和理性已经贫瘠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同时,大众已经沦为只能读懂140个围脖长度的文本。都是一群看点皮毛就扔板砖的糙人。
居然还有中科院在读物理博士生连篇累牍力挺肖传国,论证“从动力学计算证明方舟子不可能被锤子砸到”。
还有光明网济新闻编辑部副总监在力挺肖传国的专题。
上面这两种极品之外,大量的是用阴谋论。典型例子是天涯上的帖子,大意是:红牛中检测出微量可卡因,但方舟子发表观点说对人体影响可忽略;王老吉中的夏枯草含有毒副作用成分,方舟子让大家别喝。结论是:方舟子就是个汉奸。
我看过方舟子关于这两点的初始文字。红牛中检测出的可卡因是微克级,但可卡因只有到了毫克级才有可能对人体有影响,所以可忽略;王老吉中的夏枯草含有明确的毒副作用成分,但未严格检测。(注意,方文从未明确说“不能喝”,只是提请注意)
这种还算是经过一点“对比分析”得出的汉奸结论。大量的是看着一句话就扔板砖。
四
如果要说怎么评价方舟子,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对真相的洁癖重要,还是对一个人为人处世说话方式的挑剔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