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亭集序----剑侠和方静的对话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0-6-8 14:33:27 | 只看该作者

re:细细地读,读了再读,感激方老师和剑侠老师...

细细地读,读了再读,感激方老师和剑侠老师让我们受渔!


"最近在剑侠的鼓励和帮助下,感觉自己思路开阔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她激励了我,让我觉得如果我不用功是不对的,这也很重要。"方老师如此谦虚!

以琳网让我们家长学习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6-8 19:33:1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我们在张老师带领下,又把方...

    今天,我们在张老师带领下,又把方老师用心整理出的帖子温了一遍。
    边看边讨论,其中,我们讨论到低功能组的孩子。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慨“很多时候,家长或老师在一堂课中,过程与结果相比,更重视的是结果”这就像帖中所说的“技”与“巧”的关系。孩子学会了那一种技术,却不会灵活运用,一旦,里面的一个条件缺乏,就不懂得用另一样去代换,也只能傻眼了。
    今天上数学课,也跟家长一起分享了我的想法,一节数学课,知识点固然要学习,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收获更多,例如他的关注能力、他的倾听能力以及在集体课中体现出的社会性等。但,反过来,我们可不可以把上大课的学习速度加快?(这恐怕也是部分人们得想法),答案是固然可以,但要说明的是,如果速度加快,我相信,大人的收获会很多,孩子呢?孩子会收获什么?可想而知,他们会“收获”压力、不知所措、更多的机械性记住的东西、烦躁等。而大人同时也会“收获”烦躁和压力。这又何必呢。
   同时,我还对我们组的家长在课堂上提出3条:
   1、不能叹气 (原因是,你会把孩子的信心给一不小心叹没了)
   2、适当辅助  
   3、对孩子适当放宽政策。(不要跟别的孩子比,为孩子定的目标是跳跳或踮脚尖能够着的)
  孩子使我们(家长和老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我们要把力气拧成一股绳,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学习,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不断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6-8 20:43:06 | 只看该作者

re:曾被这样一位家长感动。 ...

   曾被这样一位家长感动。
   孩子没有橡皮了,本来是想给孩子买一块,后来想想这不正是练习孩子借还能力的机会吗,于是乎,孩子一上课,因为容忍不了自己画错或写错的地方,非要用橡皮擦掉。妈妈就让他向旁边的小朋友借,“我能借你的橡皮用用吗?”A小朋友借给他了,“谢谢!”,这一来一往,时间长了,这孩子每要用橡皮的时候总是借A小朋友的。妈妈怕孩子刻板了,就跟A小朋友家长商量好,下次不能再借给他了。当他再次向A小朋友借橡皮的时候,便遭到了被事先商量好的拒绝。孩子受挫了,嘟着嘴,要哭了,妈妈马上提示他,班里有很多小朋友啊,你还可以向别人借啊,孩子听了,便按照妈妈的指示,选了个小朋友,去接着借橡皮去了。
    这个例子与方老师的给报纸整个洞,很是相似,没有橡皮怎么办?除了买还可以借,当我们教会孩子向一个人借时,孩子学会了,知道用橡皮要向这个人借,当这个人不再借给他时,他无措了。所以,这位妈妈教给孩子“巧”,橡皮可以向这个人借,也可以向其他人借,只要有橡皮的都可以试着去借。
   你看,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要把所学用于生活中的很棒的例子吗,欣赏这位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6-8 20:48:5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鹏仔...

下面引用由[U]鹏仔妈[/U]发表的内容:

细细地读,读了再读,感激方老师和剑侠老师让我们受渔!

...


内容真的太好太实用了,受益匪浅,谢谢各位的辛勤耕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6-8 21:05:55 | 只看该作者

re:从看文章开始到看完全部文章,只有一个字“...

从看文章开始到看完全部文章,只有一个字“哇......”,我总觉得自己上课的时候上着上着就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上了,思路变得狭窄,觉得一个课题再挖下去我都走到穷途末路了,但是看了方老师和剑侠的“兰亭序集”就觉得思路开阔了很多,从一个小点也可以发散出很多可以教的东西,哈哈,此乃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感谢高手之间的对话,带给我灵感与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6-8 22:38:25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这几天我们学习小组在张老师的...

    最近这几天我们学习小组在张老师的带领下,一直在学习“兰亭集序”,前几天是粗略的读了一遍,今天开始我们回过头来仔细分析里面的重点语句。每到一处经典的地方,大家都有很多话要分享,有教学经验总结,也有个案分析,讨论的非常热烈,以致于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只分析了三张纸。其中讨论最激烈的是剑大侠说的两句话:
1.淡化工具的名称,强调工具的特性。
2.“撕报纸是“技”,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契机,通过“技”,我们教的是“巧”。
这两句话大家一致认为很经典也很有道理。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候真的是太重视让孩子学会某个知识点了,把知识教死了,把孩子教刻板了,而忽略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自理自立,从而走向社会。
   
    讨论过程中张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很早以前上艺术课的经验,当时张老师带的是五(1)B的艺术,这个组的孩子大都在四五岁之间,精细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好,尤其新入学的孩子可能连正确握笔都不会。张老师设计的课题一般都比较简单,操作起来很条理,注重让孩子独立完成,比如说画画之前张老师会边说边示范,拿出彩笔——打开彩笔——把笔帽倒扣在桌子上,这就是一个规矩方面的训练;有时做一步,张老师会让孩子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向老师展示,这又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而课题的内容有时只是简单的点连线,或者随意的涂鸦(练习运笔能力),有时就用格图的形式,让孩子对应老师画的位置,来画相同的图形(类似于用格图仿搭积木)。

    以上的所有项目不仅仅训练了孩子小肌肉和手眼协调方面的能力,也培养了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分享式注意力的能力,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课题简单,孩子可以独立完成,孩子和家长都没有压力,一节课轻轻松松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而如果老师的起点高了,为了完成一幅作品,很多家长都是手把手的辅助孩子完成的,我还遇到过一个家长,在我给孩子上个训课的时候,她在一边做艺术课上没有完成的作品,这到底是孩子的作业,还是家长的作业啊?作品是完成了,但是孩子的能力提高了吗?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在给几个组的孩子上游戏课时,也有类似的问题,家长辅助太多,感觉完全是在完任务,举个例子,玩“猴子掰玉米”的游戏(就是让孩子学会一只手拿摇铃一只手放摇铃,交换),两个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就因为家长的辅助方法不一样,下课时一个就能自己独立完成了,另一个却一直需要妈妈提示。前者的家长给了孩子适当的反应时间,看孩子确实不会,再去示范一次,然后慢慢撤掉辅助;后者的家长一直站在队伍里,孩子还没走到摇铃旁边,家长就在后面吆喝“拿,拿,快拿起来;放下,把另一个摇铃放下。”就这样一直不停的说,孩子本来明白一点也让她给吆喝晕了,干脆不动脑筋了,反正有人一直在后面提示着。最后一节课上下来了,孩子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有时,孩子学不会一样东西,一方面是能力的原因,还有一方面就是辅助的原因。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孩子时,一定要在“巧”上下功夫。否则即使是孩子学会了知识,也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白学了?

    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和家长能细细品味一下方老师和剑侠的对话,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起来,这样也不枉费他们的一片苦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6-8 22:51:46 | 只看该作者

re:从节约电的定义扩展开后,孩子们的思维更深...

从节约电的定义扩展开后,孩子们的思维更深,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然后开始发现自己的观点不是唯一,别人的观点可以不一样。面对这种遭遇,他如何去化解,如何去调节,可能是我们要掌握的孩子心理动态。这个弯,是1组孩子在认知能力大幅提高后,面临的一个问题。
有时候,觉得我们有意无意中,事先给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对”或“错”,没有中间选择。有些游戏,非胜即负;问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孩子们答对才有奖赏。在我的个人观点中,或许结果不是唯一,寻求结果的多样化过程更令人注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1:02:27 | 只看该作者

re:[B]课程总结 七 [/B]...

课程总结 七


项目过程
  
[方静]
  
词语对对碰:
  
春天---野花    黄河---长江   字典---读书   生日---蛋糕   春节---对联

我准备了两组,每组6对,结果我只用了一组,并且还减了一对,只剩5对。

没想到孩子们卡壳会这么厉害,我哭的心都有了。我给他们解释了,这一组之间应该怎么样去记,怎么样去联想。
砸了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知识面是很窄的,估计是第一次听到黄河、长江。除了生日对蛋糕以外,其他的都记不住,而我也不愿意让他们来死记。

我觉得今天的问题和听到植物拍拍手是同出一辙的,学的东西是用来储存的,不是用的。

回来无心送我的时候,我说你一定要在家练。我举了这个例子,我说比如提到春天,孩子应该能联想到春风、柳树、嫩树芽、小草、野花、风筝、绿色,等等,要拓宽和加深的东西太多了。
黄河长江三峡等这也是孩子们应该知道的。


项目分析
  
[冲灵剑]
  
我没大明白,你是怎么让他们碰的?先说一组词,然后,再说一组词?等你说完了,他们得记住十个词?然后碰?如果是这样,对他们有点难了,因为一般人一下子要记住10个词,也不是太容易的事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个项目是要做什么?训练记忆力?训练理解和联想能力?训练经验运用?还是别的什么。我倾向于训练理解和联想能力,如果是这个方向,那么记忆力方面就可以要求放低些,比如说,你可以给他们一组图片,然后,再说一组词,让他们碰。这样,这个项目就介于图片配对和文字配对之间,当然,我假设他们图片配对是过了关的。这个项目的确需要些底子,前面应该做的项目是联想记忆的训练。比如说,画一个主题的画--春天,围绕这个主题把相关的东西,一样一样画出来。和孩子一起编一个主题的故事。所以,这个项目到底还是属于知识的运用,没有基础,没法做的。


课程总结
  
[方静]
  
现在来看这个项目,还是哭的心都有。

我准备的项目原型是这样的:

词语对对碰:

春天---野花   泥土---庄稼   黄河---长江   字典---读书   生日---蛋糕   春节---对联
广阔---大海   蓝天---白云   黎明---雨露   动物---小猫   巴士---乘客   糖果---水果

还是说说石头,我记得是他上中班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关于记忆训练的书,里面有类似的练习,当时做想的主要是训练石头巧记,当然整个过程中也训练了石头听的记忆力,因为他不是一个爱听的孩子。其实当时我没有多少专业知识,也不知道石头那个时候是视觉强于听觉,就是觉得这孩子怎么不听你说的,你一让他听他就扭来扭去,得你夹住他,而且让他回答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那个阶段的石头你是别指望他听故事的,他眼里只有汽车和医院两样东西,好动执拗得我成天抓狂和绝望,加上有自虐倾向。为了让他静下来,送他去学书法,20分钟后老师就领着满脸满身墨汁的石头出来了,人家是不敢收了,我只好拿了同事女儿的真迹回来描。我那个时候经常晕倒,终于查出左心室有问题,刚报了名的感统只好放弃了,本来是要换工作的,也放弃了。

回到那本书,那本书是让你做记忆的,要你学会巧记,我自己到因此被训练了一番,还心里埋怨了父母一番。我记得很清楚,第一课就是一口气给了你20多个词语,常见的词语,让你看上三分钟记住,反正我是记不住。然后再往下翻就是教你怎么样来巧记,并且把这些词语穿起来,变成相关的一个情节就记住了。

我记得给石头做的时候很顺利,没想到小子还挺喜欢做的,比听故事不知道要好多少。也许小子认为这里面不牵涉到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吧。
一本书好像很快做完的,我自己又给他瞎编很多,每天做一些。因为石头从小认字,所以也让他当小老师去考考爸爸,反正他爹每次趴下,石头就很开心。后来我报数让他写下口算,也让他当老师让我口算,我觉得他的自尊心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

给小柯、马桶盖、小马哥、皮蛋四个孩子做的时候,比起和石头做真的是降低了很多的。

我一开始试探性说了三组:春天---野花   黄河---长江   字典---读书

怕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泥土和庄稼我还特意略去了。

一看他们的样,我有些泄气。赶紧再降低难度,开始解释:春天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所以春天和野花是好朋友。

我讲解黄河的时候,他们是干瞪眼的,知识面啊知识面,按他们几个的程度是应该知道黄河和长江,外加西沙和公海的。

字典和读书,那是让我最气愤的,难道这些家长从来没有不认识的字,从来都没有在孩子跟前用过字典?石头上小学前我就教会他用拼音用笔画来查字典了,说实话如何快速翻书就是通过查字典教会石头的。

说实话,那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很想打人,逮住那四个家长猛揍一顿,后来怕迸发校园惨案我好不容忍住的。

可怜的我,还被剑侠拉到野外好一顿罚练基本功,我背师起义的心都有了。


项目分析
  
[方静]
  
虽然剑侠尅了我后,愤愤不平,拉着霞趁着她听不见把她好一顿骂:你又不知道一二A应该达到什么水平?把责任都推我身上。还说了:有本事你来教啊。不过仔细看着剑侠写的还是觉得心虚。

一二A的孩子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这是以琳督导部的事情,确实和这些孩子无关,和剑侠更无关。她看到的就是这部分我上砸了,孩子们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们叹气,我憋气。

首先回到这个项目的目的上来。

我的目的是想让他们巧记的,我已经给他们搭配好了,春天和野花有关,黄河和长江有关,字典和读书有关。虽然是巧记,而里面牵涉到了联想,而联想牵涉到了配对,这配对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配对。(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总有人认为这配对有什么好教的,谁不会配?其实,还真不是谁都会的。)

剑侠给出图片和词语的配对,视觉上给了孩子提示,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展开,我忍不住想起这样一个场景:石头扔进水里,那水纹一圈一圈,这个圆就越来越大了。

回到我的项目上:

春天---野花   泥土---庄稼   黄河---长江   字典---读书   生日---蛋糕   春节---对联

广阔---大海   蓝天---白云   黎明---雨露   动物---小猫   巴士---乘客   糖果---水果

我拿出的仅仅是春节,对联、鞭炮、灯笼、红包、拜年、发财、恭喜、平安、联欢晚会等等就串在了一起。

如果拿出的是对联:春节、灯谜、红纸、毛笔、墨水、门框甚至浆糊。

点名小柯妈妈和无心合作,把剩下的22个词语给我扩展开。

好像传销,剑侠是我的上线,我今天也搞到了下线。
名师出高徒啊!


项目分析
  
[冲灵剑]
  

赫赫!我终于被骂了?!回头看看前面写的项目分析,是不大清楚,大概那天咖啡没喝够,写睡着了。

方老师说是训练记忆力的项目,那咱们就按记忆力的方向走吧。还是老办法,分解再分解,退路设计好1、2、3、

我们先看看这一组词:

春天---野花   泥土---庄稼   黄河---长江   字典---读书   生日---蛋糕   春节---对联
广阔---大海   蓝天---白云   黎明---雨露   动物---小猫   巴士---乘客   糖果---水果

如果是我来备课的话,我会首先把这一组词分解为以下4组:
1.        春天—野花,泥土—庄稼,黎明—雨露,动物—小猫 (这组词的结构,一个词包含另一个)
2.        广阔—大海                                     (这组词的结构,形容词—名词)
3.        黄河—长江,糖果—水果                          (这组词的结构,对等)
4.        读书—字典,生日—蛋糕,春节—对联,乘客—巴士  (这组词的结构,可以用动词连起来,比如说,读书用字典,生日吃蛋糕,春节贴对联,乘客坐巴士)

把词汇分好组之后,在教学的时候就给提示和扩展留下了空间,也就是在他们不会的时候有了退路。

提示的时候,可以按照每一组词的相关联的词提示,扩展的时候,可以按每一组词的相同结构扩展。比如,提示:春天里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什么?动物里有什么?如果这种文字提示还是太难,退一步,用图片提示,就是我上面说的文字和图片的配对。扩展:春天里我们看到野花,冬天里我们看到什么?动物里有小猫,植物里有什么是小白兔爱吃的?黄河对长江,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到浪花,看到船?退一步也可以用图片扩展。这样分类以后,也方便孩子找出记忆和联想的规律,使项目的脉络更加清晰。


后话
  
[方静]
  
沾沾自喜发了邮件给剑侠,觉得自己很动脑筋了,以为会被继续表扬。
可是……
从来没有想过这等退路……
能说什么呢?除了自叹不如,就只能拼命动脑,不行得吃点闻森用的药,让地方政府都听中央政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6-9 12:12:20 | 只看该作者

re:是得吃药,同样的帖发了两回。

是得吃药,同样的帖发了两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12:27:12 | 只看该作者

re:那是网络系统需要吃药。

那是网络系统需要吃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0-6-9 12:56:16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几天,张老师带我们几位老师在看“兰亭...

最近几天,张老师带我们几位老师在看“兰亭集序”,昨天我们又进行了讨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直在上一组的合训课,本月带的是一(2)组的合训课,孩子的能力都不错,有一天下午在课上我把一条好多鱼掉到了地上,问两个孩子怎么办?快来帮帮我,孩子T没反应,孩子K说赶快拿扫把,因为我的个训室里没扫把,所以两个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一个家长喊赶快捡起来,孩子K把这一条好多鱼踩碎了,然后再用手去捡,我在一刹那间领悟到了孩子学“技”和学“巧”的不同,孩子学会了地板脏啦要打扫干净,积木掉在了地上要都捡起来,但是没学过一条好多鱼掉在了地上直接捡来扔到垃圾桶里就行了,所以孩子不会做……这是平日很多人的一个误区,看的是老师教孩子教了哪些课题,而没看到孩子是不是真的会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样会给孩子老师家长每个人带来很的压力,所以我也因为这些给这两个孩子上合训课时进行了一些改变,孩子会抢积木了,昨天下午我教孩子怎样抢积木强得多,孩子学会了用手去抓会强得多,这个会了我们学了怎样强最快最多,用胳膊把积木围起来收到自己的面前,又进行了怎样可以快速的把积木收到盒子里孩子自己就可以想出办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经常忽视了课后怎样让孩子把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去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6-9 22:11:41 | 只看该作者

re: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是关于一个比较好的...

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是关于一个比较好的孩子的。
老师:为什么狐狸很狡猾?
学生:因为狐狸脚滑了。

老师:老虎的家在哪里?
学生:在动物园。

我们的孩子还要捡多一点五彩的贝壳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6-9 22:50:09 | 只看该作者

re:仔细看、仔细读!只有两个字想说:谢谢!

仔细看、仔细读!只有两个字想说: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6-10 11:53:33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我给源源上个训课,源源是一1B组的孩...

今天我给源源上个训课,源源是一1B组的孩子。数学方面较好,数字前后关系,10以内的加减法张口就来。认字很多,一般的故事都能读下来,是个书迷,每天一到个训室首先就是直奔桌子上的图书或者卡片而去,目中无我。

我们先是读一首儿歌《小巴儿狗》:
小巴儿狗,
真奇怪,
身穿皮袄毛朝外。
呲着牙,
咧着嘴,
一个尾巴四条腿。

源源读完这首儿歌大笑,他觉得太好玩了。我顺口编了一句:源源没有尾巴两条腿。源源又是大笑。我问他笑什么,他说“呲着牙,咧着嘴”。哦,原来他在笑这句。我让他表演这个动作,并告诉他这是小巴儿狗的表情,如果小朋友想做的话,只有在演戏的时候才做这个动作,跟别人在一起时不能做这样难看的表情的。他说是。

接下来,我们复习昨天学过的《勇敢的小刺猬》这个故事。每页只有一句话的故事,很简单。
先是让他逐页读:
森林里有一只大灰狼,
大灰狼总是欺侮小动物,
小刺猬大声说:不许欺侮小动物,
大灰狼朝小刺猬猛扑过去,
小刺猬缩成一团,
大灰狼被刺伤了手,逃跑了。从此以后大灰狼再也不敢欺侮小动物了。

之前我们从认知的角度上学过小刺猬身上的刺有什么作用。所以学这个故事时,小刺猬用刺扎伤了大灰狼的手,就没有任何难度了。

最后我们总结这个小刺猬是一只勇敢的小刺猬。简单解释了一下勇敢。我问源源想不想听更多的故事,源源说想。我接着讲:有一只小猪,他想做一辆三轮车,要到地里运西瓜。可是他做了三角形的轮子,转不动,后来又做了正方形的轮子,还是转不动。这时候一只小鸟告诉他轮子应该是圆形的,小猪就赶紧做了圆形的轮子安装上,小车终于转起来了。小猪就推着小车去地里收西瓜了。

我问:这只小猪真是一只()的小猪?我看他懵懂的样子,就提示,小鸟好聪明呀,他知道轮子是圆形的哎。小猪是()?源源依然不知道如何回答。看来词汇量的丰富、形容词的理解和运用、回答怎么样的问句都需要练习。我直接告诉了他答案。

我又讲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有一只小猴子买了一袋粮食,可是他的家在一棵大树上,粮食太沉了,小猴背不上去。小猴就想啊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树上安装上一个滑轮,把粮食拉上去了。这真是一只()猴子?源源依然懵懂。我再次提醒:开始没有办法,后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所以他很()?看他依然不知所言的样子,我就又告诉他答案。再次印证了的确是需要补很多东西才能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我败下阵来,赶紧转弯。

指着书页上的《勇敢的小刺猬》问他:这个故事在第几页?源源答:第25页。
我再问:后边紧接着这个故事是《过年》,你想不想看?
源源大声地说:我要看《过年》。
我:那你得告诉我《过年》大约在第几页?
他又懵了。
我提示:《过年》的前面是《勇敢的小刺猬》,而《勇敢的小刺猬》在第25页开始的。
我说着将页码盖上将《勇敢的小刺猬》又翻了一遍。我指望他对《勇敢的小刺猬》大致有一个预测。
我的期待落空了。
我只好再修改方案,把开放式问题变成选择题,如《过年》在《勇敢的小刺猬》后边,所以《过年》会是从第10页开始吗?依然是乱答。
再次修改问法:《勇敢的小刺猬》在第25页开始的,《过年》在《勇敢的小刺猬》后边,所以《过年》的页码应该比25页大还是小?
不知所云。
我立即提示跟上:25的后边的数字应该更大还是更小?
这下豁然开朗了。
说到底,还是不能将数学课上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当然,在这里的运用比单纯的数字大小稍微复杂些。

接下来,运用数学课上所学的数字的前后与大小的关系,又提问了一个前面的故事的页码问题。依然答得不够好,需要降低到数学层次的提示。(背数字的前后关系那叫一个熟练哦)

这个家伙,学什么会什么。可是不会灵活运用和一台静止的电脑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得继续想一些将他已经学到的认知领域里的内容,如何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6-10 15:22:1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春...

下面引用由[U]张春华[/U]发表的内容:

今天我给源源上个训课,源源是一1B组的孩子。数学方面较好,数字前后关系,10以内的加减法张口就来。认字很多,一般的故事都能读下来,是个书迷,每天一到个训室首先就是直奔桌子上的图书或者卡片而去,目中无我...

   张老师选得故事还是很短小精炼的,挺适合孩子的呀。为什么在老师已经提示了小鸟能想出办法很聪明,孩子却却答不出后面笨的答案呢。是概括能力不好,还是不明白聪明的反义词是笨,还是不理解笨的意思呢,生活中家长应该有很多机会来泛化吧。例如,妈妈故意画星星画不好,这时爸爸过来辅助妈妈画好了,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刚才画不好星星真是有点儿笨,爸爸帮妈妈画好了,爸爸真聪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6-10 19:36:12 | 只看该作者

re:张老师的课题选择的很好,学习了。做为收藏...

张老师的课题选择的很好,学习了。做为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6-10 22:06:52 | 只看该作者

re:真是精采啊,把我这个大人都弄得一愣一愣的...

真是精采啊,把我这个大人都弄得一愣一愣的。真是有的学了。
现在每天N小时在以琳网上,半年了,总是感觉知识越学越多,聚宝盆啊!
感谢方老师和大侠姐姐,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2:12:47 | 只看该作者

re:没有带老花镜,也没有带自己的电脑,甚至连...

没有带老花镜,也没有带自己的电脑,甚至连硬盘都没有带,所有的资料都在我的电脑上,干瞪眼。
也好,让剑侠休息两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0 22:18:20 | 只看该作者

re:引用小柯妈妈写的:课程七,是小柯在所...

引用小柯妈妈写的:
课程七,是小柯在所有项目里最难过的,首先他不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实在想不出太好的方法,但也不能硬教,只好用关联词把他们串插在一起。
如:春天有野花,种庄稼离不开泥土,巴士是用来载乘客的等等。
小有收获,不过这些在家练习一下还是可以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短短的十几分钟让他们去理解真的很难。小柯到现在还不明白黄河---长江的关系,我告诉他黄河是母亲河,就像松花江一样,很多人要靠他喝水,可是让他把黄河和长江联系在一起他就一脸的不解,我知道他还是没有真正明白这是在学习词语对碰,这是一组有关联的词。他现在不明白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是知识面的狭窄,二是理解力没有达到。
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在训练孩子词语联想上很有帮助,不过需要孩子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体现出来。


项目分析七补充
冲灵剑

如果孩子还不明白黄河与长江的联系,就说明教得不得法,得往后退了。怎么退?记住我曾经说过的,淡化名称,强化特性。可以退到河对应江,然后强调江河的共性,可以让他看图片和电视片什么的,应该很容易找出共性的。至于是什么河什么江不重要的。只要孩子明白了江河的共性,就会一通百通的。明白江河的共性之后,还可以把湖,海,洋引进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6-10 22:40:39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张老师的帖子,我想起了教孩子上下左右...

看了张老师的帖子,我想起了教孩子上下左右的问题。L姐一直在家教孩子,她很肯定地对我说,上下左右孩子没问题了。于是我拿出一张大卡片,上面4×3上下左右整齐地排列着12张小图片,当然图片内容孩子都认识。
我问:小熊的左面是什么?
孩子无语。
再问:小猪的上面是什么?
明显答错,虽然也是上面的,但不是正上面的。
我想,平时训练时都是把一件物品放在桌子上面或下面,在很强的方位,孩子的回答不会错,但是当图片在一个平面上时,他就不明白上下左右如何区分了。就象只知道1—10的数字顺序,却不知后面的页码比前面的数要大一样。
我不知道正常的小孩是不是也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我知道在我认真的给他讲解后,他基本还是明白了。
是我们的孩子不会转弯?还是这些知识是必须要教了才会的。包括各式各样的提问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4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