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千百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万个学会了》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18:25:18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发现问题到现在已经两年了,留个地,有...

孩子发现问题到现在已经两年了,留个地,有空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5 20:04:52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以琳网,以及很多家长的帮助,让我得以...

感谢以琳网,以及很多家长的帮助,让我得以知道RDI,想学习有关RDI方面的知识,现在起开始研读《解开人际关系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00:02:08 | 只看该作者

re:吖!寒爸归队了! 寒爸今晚也开...

吖!寒爸归队了!
    寒爸今晚也开始学习RDI了,然后看完后还跟我聊了他的读后感,还头头是道地说了一堆关于RDI的理论,我就赶紧拍他马屁,夸他有悟性!其实说真的我看了一段时间的RDI理论也基本上就会他刚才说的那些,有些汗颜!不过值得我高兴的是他参与进来了,希望我们能够同心协力一起来克服困难,带着我们的“星儿”一起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8-11-18 21:31:47 | 只看该作者

re:寒妈寒爸,加油!

    寒妈寒爸,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8-11-20 12:33:54 | 只看该作者

re:寒妈,寒还在吃DMG、P5P吗?我一直很...

寒妈,寒还在吃DMG、P5P吗?我一直很犹豫要不要给维文也试试。说实在的,不试心里真的有点不甘,可孩子的爸爸不太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0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re:rachel:寒没有坚持吃DMG,吃了一...

rachel:寒没有坚持吃DMG,吃了一段时间觉得好像很兴奋,多动的更厉害,不知道是不是服用DMG后的反应,所以就给停了,至于P5P我们从没给他吃过。最近两个月一直在服用小儿智力糖浆,想在多动跟注意方面能有所改善,目前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效果,只是最近睡眠好些了,最近因为在机构里由爷爷奶奶带着,时间安排上比较有规律,午睡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晚上十点上床,基本上十点十五分就睡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0:53:01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自闭症孩子最希望你能知道的十...

收藏:自闭症孩子最希望你能知道的十件事
    第一首先我是一个孩子,我有自闭症,但是我不只是个"自闭症".
    作为一个孩子,我还在发育成长,你和我都不知道以后我能做什么.要是你眼里只看见我是"自闭症",你可能会把我看的太低了.如果我觉得你总是认为我这个也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的话,我自然就会想:"要是这样的话,我还去试什么啊?我干脆放弃得了!"
    第二:我的感知是混乱无序的.
    这就是说平常的那些视象,声音,气味,味道,触觉,那些你或许根本注意不到的细微末节,却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折磨.我每时每刻必须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对我来说,却是充满了敌意.在你看来我好象是在逃避退缩或是暴躁反抗,但其实我只是在保护我自己.这也是为什么简简单单地去一趟杂货店,对我来说却象下趟地狱一样.
我的听觉超级敏锐:几十个人一起讲话,广播里放着今天的特价广告,音乐来自音响,收银机咣铛作响,咖啡机嘎嘎有声,切肉机刺耳尖利,婴儿放声大哭,日光灯翁翁而鸣,我的大脑不能同时过滤掉这些信息,我受不了,超载了!
我的嗅觉太敏感了,水产部里的鱼不怎么新鲜,我身边的那个人昨天没洗澡,熟食部挂出了腌香肠样品,排在前面的那个宝宝拉屎在尿布里了----我能把这些气味都分辨出来,我真是恶心到底了.
因为我是视觉能力占优势,视觉常常就成为第一个让我受不了的感觉,日光灯灯光太亮了,而且它还翁翁作响,光线太强了,屋里的东西看想去都变了型,好象整个是界也在不停地移动着.所有这些都在影响着我的空间感,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在那里了.
    第三: 请记住你要能区分"我不想做的"和"我不能做的"
    不是我不想听指令,而是我不能理解.当你在房间的那一头远远地叫我名字的时候,我听到的却只是:"#$%&*@!+&*%#&*@!",你最好走过来,用最简单的词直接对我说:"比利,请把书收好了放在桌子上,现在是吃饭时间了".这样你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现在该做什么,接下来又该做什么,这样我就能欣然从命了.
    第四: 我是个"死板思维者",我会望文生义地理解你的话
    有时侯会让我很困惑,当你说,"小牛仔,勒紧你的缰绳!",你其实是想说,"别跑了,停住!";也别告诉我"这是一块蛋糕(this is a piece of cake,英谚:很容易的事)",但我面前却没有蛋糕放在眼前,其实你是想说:"很容易的事".
比喻,暗示,双关语,多义语,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等等,让我不知所措.
    第五:请你耐心,因为我的词汇量有限
    要是我不知道那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表达我的意思的话,我就很难和你讲清楚.我或许是饿了,困惑了,害怕了,糊涂了,但这些词超出了我的能力.请你关注一下我有没有身体语言,退缩逃避,易怒,和其他迹象,来显露出我有麻烦了.
或者是另一个极端:我可能象个"小教授"或是"演员"一样,能大段大段背诵超出我年龄的文章或词汇出来,那些是我从周围世界里记住的东西,是用来补偿我的语言能力的不足,因为我知道我是需要有问有答的.这些内容来自于书本,电影,或是别人的讲话,这叫做"鹦鹉学舌"(echolalia),我其实并不真的了解那些术语的含义.我就知道这样的话我就不用来回答你了.
    第六: 因为语言对我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是以视觉能力优先的.
    请你演示给我看怎么去做,而不要仅仅告诉我怎么去做.也请你准备好要教我好几遍,这些连续的重复能帮学习.
一个视觉型的时间表,能很好地帮助我天天的日常生活.它能让我不用化脑筋去记住下一个要做什么,这样我能比较顺利地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个任务,我能更有效地安排我的时间,也就能更好地满足你的期望.这里有一个很好的"视觉日程表"的例子:
    第七:请关注和培养那些我能够做到的事,而不是那些我做不到的事.
    象所有的人类一样,要是我总是觉得我老是做不好,老是需要"纠正"的话,那我就没法顺利快乐地学下去.要是我一尝试新的方法,就会招来批评的话,以后我就不会尝试了.你找找我的长处的话,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世界上本来就不是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的.
    第八: 帮我学习社会交往
    看起来好象是我不想和别的孩子们玩,但其实有时候很简单,是我屗知道怎么样去开口,怎么样去参加到别人的游戏中去,如果你能鼓励其他孩子让我去踢一下球,投一下篮,我会很高兴地被接纳.
我喜欢玩那些有明确结构,有始有终的游戏,我不知道怎么去解读脸部表情,身体语言,情感情绪,所以我很感谢你如果你能一直指导我怎么做出合情合理的社交反应.比如说,要是我看到了爱密莉摔下滑梯,我却笑了,这不是我以为这好玩,而是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反应.这时候,请你教我说,"你摔痛了吗?"
    第九: 请努力找到那些是让我情绪崩溃的陷阱
    情绪崩溃,脾气发作,其实我比你们更怕,它们发生是因为我的某一个感觉过度地大大超载了.如果你能分析出我为什么会发作的话,下次你就可能帮我预防它.拿个本子,把每次发作的时间,环境,人物,活动都记下来,或许长了你能发现有些规律可循.
也请你记住,任何的行为都是一种交流的形式.在我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时候,我的行为在试图告诉你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些什么重要的事.
父母亲们,也请你们记住:持续的反复的行为,也可能是源于医学上的原因.食物过敏或敏感,睡眠问题,肠胃消化问题,都可能是造成行为复杂化的原因.
    第十:如果你是家庭成员的话,请你爱我无怨无愧
    请不要去想:"要是他这样那样多好啊",或是"要是她不那样多好啊!".你也没有实现你自己父母的全部期望,你也不想别人老是提醒你这个吧.我也没有自愿得的自闭症.但这确实是发生在我身上,而不是你身上.没有你的支持,我成功的希望,我自立的梦想,就很渺茫.有了你的支持和引导,我的前途会比你想象的更宽广.我向你保证,我会让你的所有努力得到丰厚的报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22:58:44 | 只看该作者

re:[B]拍球已经拍得很好了![/B]...

拍球已经拍得很好了!
   上周末去福州看寒,寒在拍球时我拿出相机说“寒,妈妈给你拍段小录像。”,这小子还挺会表现的,看我在给他拍录像,很认真的拍球,无论是在节奏、力度、技巧上都很到位,还一气单手拍了几十个,拍到最后时,赶紧跑到我面前说“看一下,看一下。”,还知道,要看一下自己的录像,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21:51:47 | 只看该作者

re:[ALIGN=left][SIZE=3]...

最近跟寒常玩的几个RDI小游戏: [/ALIGN]

   1、吹气:我说吹气,寒就配合着把嘴巴努起,我就把他的嘴巴当成气球一样吹得鼓鼓的,然后“扑”地放开。
   2、左脚、右脚、跳:我们俩面对面,让寒的脚踩在我的脚面上,双手拉着他的双手,然后说着“左脚、右脚、跳”。
   3、猜猜看:把食物放在我的左右手里,然后握拳,让他看着我的眼睛,我的眼睛看哪边东西就在哪边。(都能看着我的眼睛,并说“在这边”)
   4、一二三,扑:我和他站在床上,在床头堆一堆棉被,然后双手举高做“投降”状,“123,扑”扑向棉被。
   5、飞机起飞了:我仰面躺在地板上,“四脚朝天”状,然后把寒当成一部飞机举上天,“飞机起飞了。。。”用脚咯吱他的肚子处。(笑得开心极了)
   6、踩单车:和寒面对面坐在地板上,双手往后支撑着,双脚相对,前后前后连续着像是在骑车。
   7、亲我一下:寒很喜欢让我亲他的脖子,把他放在沙发上,让他先观察我的眼睛,我的眼睛看哪边就亲哪边脖子,他又“害怕”又期待,把一边脖子缩起来。(每次都笑得很大声)
   8、你来抓我好吗?手上拿着寒喜欢的东西,让他跑着来抓我,这样来回来回地跑着。[/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23:35:0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已经报名参加杨教授五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

我已经报名参加杨教授五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福州举办的PCI讲座,很期待这场讲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6:12:57 | 只看该作者

re:一位朋友说孩子刚会仿说,接下来的...

    一位朋友说孩子刚会仿说,接下来的语言不知道如何引导,我给了些建议。
    除了要做好孩子的语前训练,还要当孩子的“导游”,要帮他解说,在生活中要见什么说什么,要不断地说给孩子听,要让孩子在视觉和听觉上受到丰富的刺激,还要时刻观察孩子的需求以及创造一些环境让他理解和运用语言,寒当时的一些简单语言,我是这样教的:
    1、打开:他平时很喜欢吃零食,就拿整瓶、整袋的东西给他,先示范说“打开”,让他仿说“打开”,他一仿说立即帮他打开。
    2、开门:门关着,他要进去,让他说了“开门”后,帮他开门。
    3、让开:有段时间他对看电视音乐画面很入迷,我就突然挡在了电视机前,让他说了“让开”后,就让开,每天反复多次。
    4、下去:抱着他时,他挣扎着想下去,不放手,让他说了“下去”后,放下他。
    5、抓痒:夏天他身上长了很多痱子,老让我帮他抓痒,我就抓着抓着突然给他停下来,他还想抓,就拉着我的手往他背上靠,这时引导他说“抓痒”,说了再抓,抓了再停,如此反复。
    6、好冰:大冬天里,我突然把自己冰冷的手放进他的后背,他会一下子把脖子缩起来,这时示范说“好冰”,让他仿说。
    7、开车:他很喜欢站在摩托车前,很享受那种开着车的感觉,我就会时不时地停下来,他就很着急,这时教他说“开车”,说了就开。
    8、放开我:每天早上他总比我起得早,我还很有睡意,他就在那里动个不停,我就紧紧地抱住他,把他抱在怀里,他在那挣扎,这时就可以教“放开我”了,说了马上放开,每天早上必做。
    9、等等我:夏天时,寒很喜欢每晚站在爸爸的摩托车上去兜风,每次我都先让爸爸去拿好摩托车,等我牵着寒过来时,故意先把车开走,这时他很着急,我就喊出 “等等我”,他就很快跟着说“等等我”,爸爸听到要立即停下来等他。
    10、妈妈过来:那时寒还很小,很喜欢站在椅子上趴在窗口往下看风景,但是他没法自己爬上去,这时总是要过来牵我的手去帮他,每次这时候,我总帮他说出“哦,妈妈过来”,久了就会了。
    11、**还没拿:这段时间喜欢手上拿着一样东西不放,到了洗嗽时间了也照拿不误,我就让他拿到卫生间,放在洗脸盆旁先洗完脸后再拿,然后每次洗完后,我就故意把他牵出去,当然他心里还是记得有这么一件东西没拿,要回头去取,这时,就引导他说“**还没拿”。
    12、把手拿开:有段时间里他很喜欢看有本书的小孩屁股那页,每次看得很认真时,我就把手压在书上,让他说了“把手拿开”,就赶紧拿开。
    13、扶我一下:在南宁训练时,我们住的那房间里靠了个梯子,他喜欢我把他抱到上面,但是又站不住,我就故意要把手放开,他的身体就会往前倾,这时,引导他说“扶我一下”。同时,他在玩滑梯时,不从阶梯走上去,要从滑梯处从下住上走,这时脚会很滑通常走不上去,要我帮他扶一下,也可以训练这句话。
    14、我不**:我感觉这个句型,在训练自闭症孩子时是很有机会进行的,所以寒的“不”出现的挺早,因为他不愿意学习,他不愿意顺从我们,每次我们让他去写字、看书等,他总不想去,这时就可能教他表达“我不**”,当然孩子要说了“我不**”就不要再让他去做这事了,要让他偿到说话的甜头,很快他就会一串串地表达“我不写字”、“我不画画”、“我不吃饭”、“我不睡觉”、“我不看电视”等等。
    当然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训练是一项很艰苦、很复杂的工程,光是为了训练语言而训练,是没有意义的,语言的训练要建立在一定的认知发展的基础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9-4-6 18:52:49 | 只看该作者

re:寒妈都成这方面的专家了,上面总结的十几点...

寒妈都成这方面的专家了,上面总结的十几点很适合这样的孩子用,也希望寒在仁育进步多多,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2:28:22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语言中的标本兼治 [/B]...

收藏:语言中的标本兼治
  
    标就是人们都有一种强者理论就是认为孩子能够说什么,去衡量孩子的语言水平。本就是制约、影响孩子语言表达的本质因素,即言语表达动机,言语表达内容,言语表达能力。
  1、言语表达动机:动机的缺乏使孩子的语言发展失去了前提条件和原始的推动力量,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话,也就不会有说话的愿望和兴趣。A、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不是单纯的发声,在交际的互动中产生的,是工具。B、从孩子的实际功能需求入手,让孩子能够有运用语言的机会。刺激孩子发现语言的重要性。所以只是让孩子单纯的去练习发声而脱离了实际的 情景那么就是舍本求末。所以只有把声音承载一定的语义内容并与交际情景恰当的结合才能实现语言的功能。
  2、言语表达的内容:视野狭窄,兴趣单一,感知觉缺乏,缺乏感受与体验,都是孩子的语言内容受到局限。A、所以要开阔视野,增加刺激,丰富感觉及体验,B、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符号系统,学习语言的过程,必须要在头脑中建立起声音和所指的对象的连接过程。B、例如听故事:要把所有的故事中的词汇与生活中的的实际景象连接在一起孩子才能更好的理解故事,才会去喜欢听故事。C、孩子学习语言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动作或实物、情景和语言的联系。形象和语言的联系。符号和语言的联系。语言和语言的联系。
  3、言语表达能力:包括怎样发音、怎样连词成句,怎样按照语法规则将词汇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以及怎样在交际实景中恰当的运用语言。学会发音:A、动作的发育(在练习孩子的动作发育的过程中要求对孩子进行语音刺激,也就是三次五秒制,那么我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去给孩子做语音刺激,如果一个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比较弱的话那么就从一个字开始给孩子做语音刺激,切不可操之过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增加大脑的语言的储备,增加孩子的无意识发音的数量。)
——发声(互相模仿各种声音,包括增加发声量,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声带的作用,但是如果孩子在你发出指令的时候还是声带还是不能够做出反应。那么就要回到表情及口型的模仿并与语音刺激相结合。如果孩子能够在2—3分钟内发出10个或者更多的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这一阶段看起来已经能够对用发声来博得强化物有了一些认识,那么我们的目标就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孩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声,也就是说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只要是孩子能够发出任何的声音我们都给予奖励。)
    —— 发音(视孩子发出声音为主,在引入正常单字的发音)
    ——单音(一字一音,例如:要、好、走、笑、吃、跳等)
    ——叠音(一字重复发音,例如:爸爸、妈妈、走走、乖乖、宝宝等)
    ——两字:(任何词语,例如:我要、好吃、不要、苹果等)
    ——两字以上的短句(例如:我喜欢、我想吃等)
    ——应答(四类问句,包括理解什么的问题,社会性问题等等)
    ——主动表达(提示一字或两字后等待完整回答—在有需求的时候完整表达出来)
    ——意义完整的短句(例如我想出去玩,我不喜欢吃青菜等)
    ——由意义完整的短句渐渐引导至长句
    ——复述(即叙事、回忆性)。
    B、技巧是:多(就是要在生活当中多给孩子进行语音刺激,因为听是孩子说的基础,如同我们在学另外一门外语的时候,也是先听才能更好的说)、精(即三次五秒制,在每次的中间都要停留五秒钟,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有机会自己去说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更好的让孩子有时间消化刚才听到的声音,要求我们在给孩子做语音刺激的时候要口型夸张,语速放慢、面部表情夸张。语音刺激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去听,而不要求孩子能够说出来,如果孩子能够说出来更好,只要听了就够了)、代(代替孩子说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在给孩子东西的时候是从来不会给孩子运用语言的机会的,就是直接把东西给孩子了,而什么也不说,或者是让孩子说了,但是孩子没有说或者是孩子没有能力去说出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帮助代替孩子说出孩子应该说的话)、诱(我们在教语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逼”,例如让孩子说“饼干”,但是孩子的能力还不能很好的说出“饼干”,这时家长就变得很着急,不停的提要求“饼干,饼干,饼干。。。。。。”,这时孩子因为无法说出来就会导致孩子有很大的压力,越有压力就越说不出来,越说不出来就越着急害怕,同时孩子越说不出来我们就越着急,这样两个人的学习活动就变地没有意思,而且彼此的压力都很大,进而使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进而惧怕学习。
    所以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孩子的能力基准线,看一下孩子是不能说出来还是不知道怎么说或者是不想说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准确的发现孩子的能力基准线,然后采用诱导的方式去让孩子能够说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要用最好的强化物去吸引孩子或者在孩子最想得到的最需要的物品的时候,能够创造一个教者和学者都融洽的学习氛围,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把DTT回合和塑造法很好的运用到教学当中,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运用好强化从而使孩子能够在愉快的过程中去学习语言,让孩子不要惧怕学习语言。)
同时我们在教孩子语言的同时要注意有选择的去教孩子,发现目前孩子在那方面是影响他学习语言的,并且同时要以点带面的去教,发现孩子最容易发的音是什么。
    C、对于孩子的在语言的发育过程中孩子可能还会有一些音量、音调、语速吐字不清的问题,那么下面的方法不妨尝试一下:
    首先是音量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分析一下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一种原因是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大声什么是小声,所以孩子不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音量来说话,那么我们就教孩子理解什么是大声说,什么是小声说。在孩子理解了大声说和小声说以后,再帮助孩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音量,这个处理方式对于孩子来说需要很好模仿,能够在模仿中去区分大声说和小声说。
    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孩子可能是不会控制自己的气流的运用,我们说话需要多个器官(包括口腔、舌、咽、气管、肺、腮、唇等)的灵活运用,所以我们在针对孩子音量小的问题上首先要能够在各个器官的对孩子的发音的影响,那么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可以是在运动中让孩子能够很好的运用气流,加强孩子腹部对气息的控制,让孩子的发音器官能够很好的彼此互相补充和支持。另外就是教孩子吹长气、发长音等。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要练习在节奏中学会控制气息。音调的问题,孩子一种可能不理解在一句话哪个字是重音,那么我们在教孩子的时候要教会孩子能够发现那一个字或词是重音,例如我“要”苹果和我要“苹果”这两个句子因为重音不同所以重点也不同。另一个原因是孩子无法分清汉字中的四个音调。
    语速的问题,教孩子理解快慢,例如“DA—DA—DA”快速的说和慢慢说。吐字不清的问题,孩子的发音器官无法协调使用,可以练习口型的模仿、舌头操、腮部的力量。以纠正孩子的发音。
    D、协助幼儿学习语言的要决:①以实物真景配合,随时重复对答②户内户外搭配,游玩中促进主动学习③力求灵活及生活化引导回应④以游戏及玩耍方式诱导回应⑤以玩偶或任务布偶配合对话⑥随时提醒与家人、亲戚练习打招呼及问好⑦大人说话时要注意自我表情⑧随时注意孩子的反应和回应⑨保持愉悦情绪及欢乐的气氛,增强练习的意愿与效果⑩生活当中要随时注意给孩子创造机会,首先要了解孩子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并教会孩子学会用一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尤其是让孩子能够用语言去解决问题,同时要创造用“语言解决问题”的环境,其中包括刺激孩子发现语言的作用,帮助孩子体验语言的效果,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在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力以后我们就要要求孩子能够回答问题,即应答能力的训练,(但是最好的情况是孩子能够完全把语言说的很清晰如上所述的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运用语言,才能把语言运用到人际交往当中,但是孩子的语言又是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巩固,所以这两个方面可以同时进行),首先孩子要能够运用一些功能词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接下来要能够理解回答四类问句即:特指问句,一般疑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以及孩子要能够理解泛化“什么?”“谁”“那里”“吗”疑问词,这些都要要求孩子能够有足够的认知理解能力作为基础,这样认知就显得特别重要,所有的表达都是建立在孩子认知的基础上的,怎样连词成句,如果只是让孩子去记住单个的词很容易,但是要让孩子能够很好的把这些孤立的词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语法形式以及教会孩子能够把简单的词赋予实物的意义,例如主——谓——宾结构要想让孩子能够理解那就要我们在教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大量的置换。有主语替换,谓语替换,宾语替换,以及主谓宾全部替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2:44:14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游戏与文化介入 [/B](P...

收藏:游戏与文化介入 (Play and Culture Intervention,PCI)
                                 杨宗仁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学系

摘要
(略)
概论
    每一个婴幼儿不论是出生于何种文化,都能学会当地文化中的语言、风俗、习惯,包括衣食住行育乐与应对进退的内涵与表现方式、各种文物的意义与运用等等;因而能在不同的场所中察言观色,表现出适切的情绪与行为。简言之,人类有一种文化学习的能力。Tomasello,Kruger和Ratener(1993)曾提出文化学习的观点来说明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他们认为自闭症儿童有困难透过模仿学习(imitative learning)、教学学习(instructed learning)、合作学习(coorperative learning)等方式进行文化学习,笔者认同他们的观点,但加以扩充其内涵,将文化学习的能力扩充至社会性趋向(social orienting)(Mundy,&Burnette,2005)、相互调控(mutual regulation)、意图解读(intention reading)、社会性参照(social referencing)、游戏(play)、分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会话(conversation)与叙事(narrating)等与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游戏与文化介入主要的依据就是文化学习的观点。亦即以各种的文化学习能力为此一模式的主要介入目标。
    在达成介入目标的做法上,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强调经由游戏与日常生活进行介入,背后的理论是建构理论(constructive theory)与亲验之心(enactive mind)(Volkmar,Paul,Klin,&Cohen,2005)。建构理论强调儿童是内在心智的重新建构进行学系,而不是经由外在的灌输进行学习的,建构理论着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学习。而亲验之心则认为一切的认知起源于经验,而经验则来自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亲身的经验是我们认知的基础,此种亲身经验也决定了大脑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结方式,从而影响到认知的运作。而社会认知是认知中的特别形式,它是来自于大量的社会互动,没有社会互动的大量经验,社会认知将被扭曲;由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社会互动严重不足与失调,因而影响到其大脑社会性神经网络的形成,使得其社会认知与众不同。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大量的社会性经验,因此在社会性情境中,他们所注意的人、事、物往往与众不同,大部份人都会注意到社会性情境中关键性的讯息,例如脸部的表情,而自闭症儿童很可能是注意嘴巴或者物品等非关紧要的社会性讯息,以致影响到他们与人进一步的社会互动。亲验之心强调社会性经验的不可取代性,认为此种社会性经验,不能够透过静态的教学达成,不是单纯口头的或者书面的社交技巧教学就可以达成的,必需要亲身经验才可以。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相当认同建构理论与亲验之心的理论,因此特别强调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乐就是日常文化的内涵)进行介入,例如经由吃饭、穿衣、洗澡、聊天、说故事等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学习的介入;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文化学习能力介入时,自闭症儿童可能会有动机、环境过于复杂、注意力不集中、感官调适困难、介入密度不足、学后巩固不佳等各种的问题,因此需要特别透过游戏的设计来强化文化学习。
    以游戏来进行介入,有几个好处。
    第一:游戏中有大量的社会互动,自闭症儿童可以有第一手的社会性经验,符合亲验之心的理论;
    第二:游戏是有趣的,可以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
    第三:游戏中充满各种的假装与角色扮演,对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想象力与心智理论有帮助;
    第四:游戏中充满各种的变化,对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弹性与问题解决能力帮助颇大;
    第五:在游戏中有许多的对话,对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语用相当有帮助;
    第六:社会性游戏,需要与人合作与协调,有助与发展自闭症儿童的相互调控能力;
    第七:游戏合乎生态效度,每一个一般儿童都会玩游戏,自闭症儿童学会各种游戏的玩法后,有助于他们融入同侪团体。
    最后,游戏可以依据介入目标及儿童的特性量身订做,可以介入各种特定的目标,可以适应各种自闭症儿童的需要。简言之,游戏与日常生活是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的主要介入管道与平台,让自闭症儿童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自然学会各种的文化学习能力。

实例
    下文将简单的介绍社会性趋向、社会性参照、分享式注意力三种与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内涵,并说明如何经由日常生活与游戏来介入的可能做法:
    [face=黑体]一. 社会性趋向:[/face]
    社会性趋向指的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趋向各种社会性刺激或讯息的行为倾向,包括对于人的眼神、脸孔、声音、动作、情绪等各式各样的社会性刺激或者信息的自然趋向与响应。以往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常对于熟悉的人少有表情、满足于自处、异常的眼神接触、对其他儿童的兴趣有限、社会性微笑有限、动作模仿有限、叫其名字响应不佳、很少看其他人手上所拿的玩具等等都是社会性趋向不佳的现象。
    要介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趋向能力,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1.在日常生活的例行性活动中,藉由中断的做法,诱发自闭症儿童的眼神注视;
    2.模仿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与重复性的行为;
    3.感官肢体动作之社会性游戏。
    以下分别加以说明这几种做法。
    说明1:在日常生活中介入
    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的例行性活动,例如吃饭、洗澡、睡觉等都是儿童很熟悉的例行性活动,儿童可以理解活动发生情境脉络,因此在日常的例行性活动中,突然中断活动的进行,儿童会知道事出异常,比较可能会透过口语、动作或者眼神注视加以补救,希望活动能持续进行。此时介入者应该要等待孩子反应至少5~10秒,儿童如果没有反应,才能以声音、口语或者动作协助儿童,初期介入时可以儿童的眼神注视为主要的介入目标。例如,在吃饭时,故意不夹菜给自闭症儿童,诱发自闭症儿童的反应,等待自闭症儿童有所动作时,设法吸引他的目光后(可以声音或者动作吸引儿童的目光),才将碗给他或者菜夹给他。除了吃饭外,其他诸如洗澡时与散步等日常生活活动都有很多机会可以介入社会性趋向的能力,其中以搞笑最为可行,亦即透过夸张的表情、动作或者声音来吸引儿童,让儿童注视或者接近你,都是很有效的做法。
    说明2:模仿游戏
    最近的研究发现模仿自闭症儿童可以增进他们对于模仿者的注视或者微笑等社会性趋向的行为,此一做法相当简单,但相当耗费体力。模仿他们时,不要评断他们行为的好坏,所有的自我刺激性行为或者重复性行为都加以模仿;模仿时可以口语描述正在模仿的行为,以强化儿童的注意力。模仿时,放进可以诱发大肢体动作的玩具效果会比较好,但切勿放进儿童高度喜欢的玩具(只要放进中等喜欢的玩具)与复杂度高的玩具,否则儿童可能会过渡着迷于玩具的操弄,而忽视旁边模仿他的人。一旦儿童对于模仿游戏产生兴趣,开始想要与介入者互动时,介入者应自然地响应儿童,并与其互动,不必再模仿他。
    说明3:感官肢体动作之社会性游戏
   自闭症儿童常有感官动作异常的情形,有时是过于敏感,有时是过于迟钝,过于敏感者则要避免强烈的刺激,不然儿童会逃避与人的接触;过于迟钝者则有强烈感官动作刺激上的需求,很适合用来当作介入的媒介。以下列出几个常见的游戏以为参考:

    以视觉为主的游戏:
    ◎吹泡泡
    ◎吹气球
    ◎会发出光线的旋转风车

    以前庭觉为主的游戏
    ◎赛跑游戏,像是追逐或者骑马游戏
    ◎上上下下游戏
    ◎荡秋千
    ◎跳跃游戏
    ◎摇晃游戏

    以本体觉为主的游戏
    ◎挤压游戏,像是拥抱
    ◎触摸游戏,像是呵痒
    ◎抓握游戏,像是手部挤压、举手击掌、拥抱、拍手
    ◎骑马游戏

    在玩以上的游戏时,如果儿童的功能比较高,直接与儿童玩这些游戏,在儿童玩出兴趣后,中断活动几秒钟,等待儿童以眼神注视你时,再继续玩。如果儿童的功能比较低,则要先建立规律性,再中断游戏活动,其做法如下:例如儿童喜欢前庭刺激,则可以让儿童躺在一块布上,两个大人各抓着布的一头,然后开始摇晃他,每摇两下就停下来,再摇两下再停下来,同时口中说“摇,摇,停。”,以配合摇的规律性,这样重复好几次,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的摇晃频率,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完全停下来不懂,不再继续摇晃,看看孩子会在提示下注视大人时,大人既要消褪提示,让儿童自行的注视大人。
此外,也可以将喜欢前庭刺激的儿童放在大龙球上,往前滚,往后滚,停止,嘴里说着“滚,滚,停。”,其余的做法如上所述。

    [face=黑体]二.社会性参照[/face]
    社会性参照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决定的情境时,会参照他人,从他人身上获得对于情境诠释的讯息,以决定要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的能力。一般婴儿约在9个月大时发展出社会参照的能力,此一能力大致上是与分享式注意力及模仿等能力同时期发展出来的。社会性参照可分为三:(1)参照物:影响讯息的主题。(2)参照者:被影响的个体。(3)被参照者:影响个体的人。进行社会性参照介入时,大致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介入及游戏中介入二种,分别说明如下:
    1.日常生活中介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机会进行社会性参照的介入,例如在超市买东西时,可以要儿童帮你拿你想要买的食物。例如要买水果,你站在较远的地方指着某一颗苹果说:“小明,帮妈妈拿这一颗苹果”,此时,小明要看着你指向的那一颗苹果(即参照你),问“是这一颗吗?”,你或者点头或者摇头,进行确认。在餐桌上吃饭时,也可以进行社会性参照的训练,例如儿童要父母帮他夹菜时,大人可以装作不知道要夹哪道菜,要儿童以手指向那道菜时,才夹给他吃,当然可以相反过来,大人要儿童帮忙夹菜,但不要明确说或者指所要吃的菜,待儿童询问时,才指向所要的菜。
    2.游戏中介入
    有相当多的游戏可以进行社会性参照的介入,主要的做法就是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制造许多的不确定性,让儿童来参照他人。以下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A.迷津游戏:以长条纸制作多条分叉路的迷津游戏,将纸卷起来,露出分叉路口,但不能让儿童看到出口,此时,儿童只能看你,指着其中的一个分叉路,问你是要往这边走吗?你可以点头或者摇头来加以确认。此一游戏,可以在一个迷津中制造许多社会性参照的机会,等到儿童会参照你之后,你再与儿童互换角色,由你来走迷津,参照儿童,并由儿童来确认是要往那一条路走。
    B.玩丢人球的游戏:可以有数人贴站着墙壁,有一个人(下指令者,即被参照者)以眼睛或者以手指向站在墙壁上的某一个人,另一个人(即参照者)则依下指令者的眼神或者手指用球丢向其制定的人;所有的玩者应轮流担任其中不同的角色,学习担任参照者与被参照者的角色。
    C.猜手中物:可以在右手或者左手中放一个儿童喜欢的物品(但不能让儿童知道东西放在哪一只手),要儿童以手指向某一只手来猜物品放在那一只手,猜时,儿童要参照大人的脸部的表情,大人可以用笑脸或者哭脸来让儿童得知物品是放在哪一只手,儿童猜对时,可以抱抱他,或者让他玩该物品等不同的鼓励方式。

[face=黑体]    三.分享式注意力[/face]
    分享式注意力广义的说是指儿童与其社会伙伴协调彼此视觉性注意力的能力,此一能力包括响应性(responsive)与主动性(initiative)分享式注意力,具体行为包括眼神交替(eye alternating)、手指指示(pointing)、跟随手指指示(following point)、展示(showing)、眼神追视(gaze following)等多种行为。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与人分享兴趣(例如经由手指指示、给予和展示)、对别人手势的沟通无能回应(例如经由手指指示、给予和展示)、情感与乐趣的分享有限等。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介入目标,但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是相当不容易达成的介入目标,因为此一能力不会有实质性的好处,只是与人分享所见所闻,因此在动机上较难诱发。以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与游戏中介入的做法:
    1.日常生活中的介入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机会可以进行此一能力的示范与训练,家长或者老师要把握日常生活中,值得分享的种种食物。例如到超市时,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水果时,可以用手指向水果说“小明,你看这水果好特殊哦!”,说时,不只手要指向水果,脸上也要有丰富的表情,如果再配上动作则可以引起儿童的注意,让他知道你要与他分享;也可以在搭车时,就车上所看到的景色与儿童分享,或者在吃饭时,眼睛看向从没有看过的炒菜,一面与儿童分享,说“好香的菜!”。另外,也可以在家中的墙壁上常常更动所挂的画或者儿童的作品,让彼此都有机会进行分享。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分享的事物相当的多,只要大人善加运用,到处都是机会。
    2.游戏中的介入
家长或者老师可以设计多种的游戏来让儿童学习分享式注意力,在设计游戏时,所使用的玩具越简单越好,因为重点不在玩具,而在制造分享的机会,玩具太复杂的话,儿童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在玩具身上,反而难以与人分享。以下介绍几种可能的做法。
    A.与儿童玩纸牌时,在洗牌时,笨手笨脚地故意将牌洗到牌桌外,制造意外,让儿童主动与大人分享。
    B.玩可以改变状态的玩具,例如会弹跳出来的人偶箱(Jack-in-the-box),让儿童在非预期状态下,人偶突然弹跳出来,以制造分享的机会。也可以使用会咬人的动物玩偶,只要儿童的手伸向玩偶的嘴中,动物就会咬下来,以制造惊险的画面与分享的机会。
    C.在常玩的各种游戏中变化玩法,以制造可以分享的机会,例如在玩《老师说》的游戏时,故意做些与《老师说》内容相反或者不相关的动作,并同时配合夸张的声音与表情,让儿童注意到你的笨拙或者好笑,从而主动与你分享。

    分享式注意力可以玩的游戏很多,主要的做法在于制造可以分享的机会,玩法没有特定,但以能够在游戏中制造新玩法与新鲜感,再配合介入者本身的夸张表情、声音与动作,从而制造分享的机会。游戏中,不一定要使用玩具,如果使用玩具,也要以简单好玩或者易于分享的玩具为主,尽量避免复杂或者认知性强的玩具。家长或者老师在进行介入时,尽量少用口语的提示,多用声音与表情与动作,让儿童自己注意到好玩与好笑的事情,自行与人分享。当然也可以在游戏的情境中,偷偷地在环境更动常见的事物,以制造分享的机会。

    结语:
    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主要是以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为主要的介入目标,包括社会性趋向、相互调控、模仿、意图解读、社会性参照、游戏、分享式注意力、心智理论、会话与叙事等,介入的做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介入与游戏介入为主,在介入时,特别着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让儿童亲身体验与建构各种的日常文化活动。
除了要从游戏与日常生活中教会自闭症儿童文化学习的能力外,此一模式也强调要将当地的文化内涵传承给自闭症儿童,而不是空有文化学习能力,而无文化的内涵;最后我们也要建构一个善意与接纳的助人文化来帮助自闭症儿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9-4-8 06:57:42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了,谢谢寒妈,希望在这次杨教授的讲座...

学习了,谢谢寒妈,希望在这次杨教授的讲座上能看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2:14:17 | 只看该作者

re:鱼妈,好勤奋啊,这么早就起来上以琳网了!...

鱼妈,好勤奋啊,这么早就起来上以琳网了!怪不得小鱼儿的进步这么神速啊!杨教授的讲座我们都很期待,到时见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2:29:01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走出孤独的道路 [/B]...

收藏:走出孤独的道路
                                               甄岳来
  
    (注:本文写于1998年,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当时我的女儿上中学二年级)
    感谢田老师,感谢星星雨所有的老师,由于他们的努力,才使我们这些共同命运的人们能在这里相聚。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学到了许多教育方法,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些在苦难中挣扎的父母,今天在这里找到了理解和安慰。
    患孤独症的是我们的孩子,但是忍受痛苦煎熬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的孩子被幼儿园拒之门外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被学校赶出大门的时候,当我们的孩子遭到别人的白眼、唾骂,甚至拳脚相加的时候,当我们自己的亲朋好友对我们的孩子厌烦、躲避、甚至置之不理的时候,真正感到无助、感到孤独的是我们自己!但是今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也是一个群体,我们应该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携手前进,我认为,从今以后,应该结束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孤军奋战的历史,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为我们的孩子争取一片生存的天地!

    美国的特殊教育如此发达,那都是美国的家长们争取来的,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感到自己有一种责任,我为我的孩子做了些什么呢?我为中国的孤独症儿童做了些什么呢?中国仅有一个田惠不够,拯救我们的孩子,要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为孩子争取合法权益,靠我们自己说服周围的人们理解、接纳我们的孩子,靠我们自己用心、用血、用生命去开启孩子紧闭的心屝,这是我们做父母的使命!

    患孤独症是悲哀的,但是更为悲哀的是有些家长对孤独症的态度,—沮丧、逃避、推卸……我们带着孩子求医、求学,将来还要求职,我们是遇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我们埋怨社会的不公平、不合理,但是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问我们自己呢?我为争取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付出过代价吗?我们埋怨别人拒绝我们的孩子时,我们同时也应该反问我们自己:我有足够的勇气带着我的孩子步入社会吗?在茫茫的大海上,孩子象一只孤独的船,漫无目的地漂泊着,我能为他架起一座回归大地的桥梁吗?      

    不要指望别人,孩子的未来在我们自己手中,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人张开一张嘴,我们一起向社会呼吁,每人伸出一双手,为我们的孩子开辟出一条回归的道路,每人献出一颗心,唤回孩子那走失的灵魂。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孩子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假如连我们自己都不去为孩子做什么,假如连我们自己都不愿意接纳我们的孩子,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愿意帮助他们呢?从现在开始努力,我相信,我们的孩子成年的时候,社会条件比现在好得多。有一个田惠平就有一个星星雨,如果有千百个田惠平,那么我们孩子的生存条件毫无疑问,一定会得到改善。

    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位家长,我们有着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希望,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共同的酸甜苦辣。专家给我们带来了理论,介绍了方法,传授了经验,我给大家带来的不是这些,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希望。一纸诊断书,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跑出来的是魔鬼,是痛苦、是疾病,是无奈,我们被这些东西包围着,苦不堪言,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盒子里留下了最宝贵的东西——希望!

    大家看到了我的女儿,其实那就是您自己的孩子康复的可能。从北京带走一个希望——这是我送给大家的礼物,这个培训班将是许多孩子命运的转折,也是许多家长命运的转折。
    人们说我的女儿是成功的,但是她康复的经历充满了艰辛,就象她自己所说的:“八年抗战,太艰苦了!”“八年抗战”,这真是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八年,一段不堪回首的峥嵘岁月!如果有人问我:八年的感觉怎么样?在汉语辞典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词:艰苦卓绝!这个过程不是“辛苦”、“困难”这类的字眼能概括的了的,自闭儿的大脑如同一个打不开的黑匣子,一个自闭儿的母亲带着孩子走出孤独的过程,是一段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经历。母亲,不仅仅要跪下,而是要躺下,用自己的身躯铺出一条道路,用自己的脊梁架起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孤独的世界,一头连着现实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从我们的身体上走过去,爬过去,只要孩子没有康复,他就会天天踩在你的脊背上,好累,好累!有时候觉得骨头折了,有时候觉得心被踩碎了,有时候觉得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这个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牺牲,什么叫苍茫,什么叫悲壮!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康复,要母亲拿命去换,如果说哪一个孤独症孩子最终走出了孤独,他必定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经历,它必定是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我有一位非常理解我,同情我、并且给了我很多帮助的女友,有一天我让女儿给他打电话聊聊天,第二天女友告诉我:“听到你女儿的声音,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很懂事,她和我说:‘我妈带我很不容易,’能知道你不容易,真让人感动。”的确,我和女儿已经可以沟通了,八年,我终于找回了走失的孩子,很多家长关心我是如何教育她的,用了什么样的好办法,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首先不是方法,我认为还有许多比方法更为重要的东西。

    八年过去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征战孤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挑战人性的过程!我们要战胜人性当中的许许多多的弱点,别人的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是荣耀,是幸福,是乐趣,而一个自闭症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是什么呢?烦恼、失败、痛苦!不管你是硕士、博士,是专家,是学者,孩子把你的骄傲统统打翻在地,从你的脸上一片一片地撕下你的自尊,这样的孩子,我们还爱他吗?不但要爱,而且要比别的父母爱得更专一、爱得更执着、爱得更深沉。爱完美的东西,这是人的天性,而自闭儿的父母挑战的就是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别人爱完美,而我们要爱缺陷。很多家长过不了这一关,把孩子锁在屋里藏起来,不敢对别人坦然承认我有一个孩子是自闭症,以至于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社会交往的机会。家长是孩子与社会之间的一道屏障,社会给孩子种种巨大的冲击力,在我们这里要得到缓冲,我也常常胆怯,但是我有清醒的意识,战胜人性,父母必须捍卫孩子,捍卫孩子做人的权利。

    当我们真的战胜了人性的弱点,当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升华的时候,当我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当我们真的变得无私无畏的时候,那才是我们的孩子真正康复的时候。我想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我的孩子没有完全康复。

    八年过去以后,反思起来,如果大家让我谈谈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那么我首先要跟大家讲的是,我是怎样教育我自己的。在孩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以后,我们在问孩子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那就是:我们自己应该怎么办?如果我们解决不了我们自己的问题,那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去路的。

    自闭症的康复首先不是技术问题,首先是做父母的人生态度问题、价值观问题,是父母的人格问题。我带着我的孩子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我没有得到他人任何方法上的指导,但是孩子的父亲给了我比方法更为可贵的指导: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向上的人格、有信念的支撑,有毅力的支持,才会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行动,才能经得起千百次的挫折,没有办法,可以创造,相反,有了再好的方法,经不起挫折、失败,一万个办法也等于零。
    有信仰、有追求、有毅力、有智慧,什么办法没有呢?      
  
    家长投奔星星雨,更多的是寻求方法,寻求答案——我该怎么做?我也去过星星雨,我要找的是理解、是支持,而且我找到了,星星雨的存在,带给每一位家长的是鼓舞、是信心,我想,这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星星雨是一种标志,虽然我们的孩子依然孤独,但是有星星雨在,我知道我不孤独了。

    八年过去了,我深深地体会到,自闭症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父母对生命的再创造过程。创造生命这是一项多么神圣的事业啊!我们给了孩子肉体,却没有给他们灵魂,聋儿失聪,盲童失明,而自闭症孩子失去的是灵魂,是精神,孩子的神在我们的心里,所以,我们要把心给他们,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孩子有精神。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父母不仅要付出体力,更需要心力的付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样的一件事有谁可以代替父母呢?别人的帮助,只能缓解我们体力上的疲劳,心力的付出最终要靠自己。
    正因为孩子出生时我们没有把精神给他,所以他会向我们索要,他离不开我们,孩子的肉体和父母的心,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孩子出生时,离开了我们的肉体,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精神,我们欠他的,就应该还给他,这能让别人替我们去做吗?假如我们能认识到帮助自闭儿 孩子是我们的使命,那么孩子真正有救了。
   有的父母逃避了,有的妈妈放弃了,我认为我们现在可以暂时不管孩子,但是,到了阴间,孩子会找我们算帐,因为我们带走了属于他的东西。

    八年过去了,八年的经历告诉我,自闭儿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非常艰苦的、长期的、创造性的过程。每学会一个简单的动作,形成一个单一的技能,孩子和父母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有一位父亲告诉我,让孩子听懂“从0写到50”这句话竟然用了16天的时间,而我教女儿系鞋带也经过了上百次的练习。专家的结论是:自闭症的康复是长期的,甚至可以是终身的。我们在向这个结论挑战,我们
    认为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我们的女儿成年以后,可以完全正常,实现这个目标是可能的。尽管这样,这个康复工作也是长期的,八年,才刚刚走完一半的路程。

    为什么说自闭症的康复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呢?因为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自闭症患者,即便是孩子的情况完全相同,父母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其它疾病是“以药治人”,而自闭症的康复是一个“以人治人”的过程。“家长”和“孩子”这两个因素都具有不可重复性,所以别人使用过的任何方法都要创造性的加以运用。更多的时候,方法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正是自闭症康复的难点所在。有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您说该怎么办?”实事求是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我们能够知道他为什么是这样,能够知道怎么办,那么自闭症就完全可以治愈了,难就难在我们不知道,大家本能地想寻找答案,其实我们得到的答案不过是别人的经验而已,所以对问题的讨论应该是这样的:“我是这样做的,您是怎么做的呢?”

    因为我的女儿年龄大,所以我永远是走在大家前面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我要面对新的问题,一个一个创造性地去解决,比如,自我意识问题,自我保护问题,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当孩子知道自己是自闭症的时候,怎样教会他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问题等等,都要创造性地解决。

    八年过去了,我深深体会到:自闭儿的康复水平,取决于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技术水平。
    面对自闭症,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随后家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焦虑、自卑,面对孩子时情绪失控,甚至伴有狂躁和抑郁,如果不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就不可能有效地面对孩子,所以为了孩子的康复,我们必须首先坚持长期的自我心理保健,家长要学会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把问题想开,心理健康水平高,我们自己的感觉就会好,孩子才会好,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重要,在我觉得十分挫折的时候,我一次次对自己说:“站起来!”

    在解决了以上问题的同时,教育训练的方法很重要,今天的父母是幸运的,可以得到星星雨这样的教育机构的帮助,还有走在前面的家长的经验,有国外的资料可以参考、借鉴,现在的孩子,八年以后会康复得更好。        

    老师不能代替家长,教育机构不能代替家庭,家长可以在教育机构获得帮助、指导,但是最终帮助孩子的还是家长自己。
    对自闭儿的教育是有规律可寻的,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的,为了孩子,我们值得坐下来好好研究,不管家长原来学的是什么专业,现在必须再开辟一个专业——自闭症专业。要有母亲的爱心和专家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把专家变成母亲是不可能的,而把母亲变成专家却是可行的。所以在怎么样教孩子这个问题的前面,我们都有一个怎样教自己的问题,一个自闭症孩子父母所遇到的问题,不比孩子本身的问题少。我们要先自救、先自教,然后才能教孩子,救孩子。

      自闭症孩子的康复需要什么条件呢?自闭症康复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都是十分苛刻的。客观上,它需要父母有充裕的时间,主观上,需要父母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两个商数都高的人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不多,有的自闭症孩子不能康复,不是孩子本身有问题,而是父母的情商有待提高。

   90年代初期,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问题,情商的概念相对智商而言,情商的高低,对于人的成功比智商更为重要,所以“智商诚可贵,情商价更高”。情商通俗地讲,包括人们控制情绪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包括人的意志、信心、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用同样的方法教两个自闭儿学习系扣子,教了100遍,都没有学会,一个由于挫折而放弃了,而另一个不畏挫折继续教了第101遍,孩子学会了,两者的差异不在智商的高低,而在情商的不同。
    智商和情商在个体身上的组合多种多样,作为自闭症儿童来讲,他们组合是1、低情商+高智商,2、低情商+正常智商,3、低情商+低智商。可以看出,不管他们的智商水平如何,一个共同特点是:低情商。我认为自闭症孩子的情商等于零,甚至低于零。

    康复一个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呢?需要1、高智商+高情商,2、高情商+正常智商。这两种组合是最理想的。如果家长缺乏毅力,经受不了挫折,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控制情绪,总处在抑郁、自卑、伤心而不能自拔的心情下,孩子讲不会有康复的希望。
    对父母智力的要求也很高,要求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较好的抽象、概括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对孩子的问题能看到本质,抓住主要矛盾,搞清本末,突出重点,找对因果关系,既会学法,又会学神,领会精神,学会借鉴,发明创造。        

   李景林为什么会成功呢?关键的一点,她有一位高情商的父亲,有一个在巨大的打击面前能保持乐观的父亲,有一位不管在孩子的情况多么糟糕的时候,能够对孩子充满信心的父亲,有一位敢于面对现实,永远不会推卸责任的父亲,有一位敢于向专家的结论挑战的父亲,有一位十分优秀的父亲。他是马斯洛所称的人群中不足1%的自我实现者,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情商水平,这点和孩子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孩子情商为0,所以,要求他们的父母情商要高于正常人,所以自闭症康复一个根本性的方法就是教育我们自己,这是一个治本的问题。

    我是怎么样训练我的女儿的
    1、想在分分秒秒,教在时时处处
教育自闭症的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母亲要投入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吃饭,睡觉,工作,走路,时时都要想,要琢磨,研究,所以想在分分秒秒。想,包括想办法,想,更是我们对孩子时时刻刻的牵挂和期盼,是我们对孩子时时刻刻的期盼和祝福!我认为这会通过一种看不见的形式传导给孩子,有利于他的康复。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时就要教,不分时间、地点,能教什么就教什么,要填充孩子的时间,不能给她留有空白,要参与孩子的活动,参与孩子的生活,也让孩子参与我们的活动,参与我们的生活,我们放弃一分钟,就等于把这一分钟留给了孤独。训练无处不在,训练无时不在。

    2、既要齐头并进,又要突出重点
    孤独症孩子存在语言、行为、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障碍,康复训练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既要齐头并进,又要重点突出,如果某一时间内(比如半年)只纠正行为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置之不理,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认为先纠正行为障碍,等行为问题完全正常了再教语言等,这更不可取,对孩子各方面的问题要同时关注,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要有重点,突出一两个问题,反复纠正,孩子知道要纠正的是什么,要学习的是什么,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并且巩固了,或者有了一定的进步,再纠正下一个,交替进行,注意,已经纠正过的问题,不要放弃,时常提起,以防止其退步,如:我们教景林在别人呼唤名字时学会应答,集中一个月的训练,反复练习,基本达到大人的要求以后,再换另一个问题让她学习,孩子上学以后,听讲时注意力不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专门训练听讲的问题,突出这个重点,其他问题暂时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每天训练她看电视,注意电视内容,监督她不分散精力,当集中注意力问题有一定进步以后,暂时放一放,换一个其他的内容,经过一次两次的集中训练,问题不可能完全消失,每次只要有进步就行。

    3、分解目标,循序渐进。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学习,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如给孩子一个目标:独立过马路,这个大目标要分解成几个难度不等的小目标,等于给孩子搭起一个一个的阶梯,帮助他最终走向大目标。首先第一步,我带领孩子过马路,一边过马路一边讲解规则,为孩子单独过马路积累实际经验;第二步,孩子带我过马路,我陪伴在孩子身边,让孩子自己判断什么条件下可以过,有什么情况不能过,有不当之处,马上纠正;第三步,我看孩子过马路,我留在马路的一边,只给孩子语言指导,用语言发出指令,并给予鼓励,孩子自己过马路;第四步,语言指导消失,只用目光注视孩子,用目光给予鼓励,孩子自己完成过马路;第五步,我逐渐远离马路,从10米到20米,再到30米,在远处关注孩子,孩子自己过马路;第六步,最后,完成自己独自过马路;第七步,把此地形成的过马路的能力迁移到彼地,最终达到无论什么样的路面情况,都可以独立过马路。

    4、创造学习机会,设置学习情景
    在生活中,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设置学习情景,让孩子增加实践经验。可以故意安排孩子做某事,让孩子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信心。比如,我让女儿买东西,小的日常用品,让她去买,而且去不同的商店买;在街上散步的时候,让她向别人询问时间,到餐厅吃饭,指示她向服务员要餐巾等,逛商店时,让她自己向售货员询问卫生间的位置等等,当然这些都要在我的指导和示范下完成。这些我都可以做,如果我做了代替了她,那么就等于剥夺了她学习的机会。

    5、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语言的训练,是康复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内容,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没有工具,孩子的交际将永远存在障碍,女儿出生以后,在我们尚不知道她患自闭症的时候,就大量与她讲话,早期发音训练,识字训练都进展顺利,尽管她三岁以后,语言开始停滞,但是我们仍然把她作为正常的孩子,每天大量地和她讲话,讲故事,在她鹦鹉学舌,没有主动语言的时候,我们一句一句地教她实用性交际语言,四年级以前,她的表达能力一直在缓缓地爬坡,特别是口语,但是到了五年级以后,有一个显著的进步,日益接近正常状态。目前孩子的语言表达总体上达到了同龄孩子的水平,书面语言还要好一点,语言关的突破,为她理解事物,学习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注重体验,培养自信
    在孩子的学习中,注重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感觉和成功的体验。自闭症的孩子情商非常低下,往往表现出特别的不自信,特别的畏缩和胆怯,纠正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信心和成就感,要表现出对她的欣赏的态度,在孩子出现情绪障碍时,不应继续让他学习认知内容,主要是先疏导情绪,情绪平稳以后再继续教,挫折感过于严重会形成病态人格,最终使人丧失自信。

    7、惩罚得当、主次分明
    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要讲原则,讲方法,应该注意:一,惩罚必须及时、具体,为了哪件事,那个行为而惩罚他,要让孩子明白因果关系,惩罚要明白。二,惩罚要安全,注意身体安全和心理安全,不要误伤孩子。心理安全很重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方法发泄被惩罚以后的情绪,要注意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第三,惩罚不可以是母亲自身宣泄情绪的借口。我们的孩子受到惩罚以后,保证以后改过,但是我们会发现同样的问题她会反复出现,这个时候,往往不是孩子没有认识到错误,而是控制出了问题。所有自闭症孩子控制系统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办法训练他的控制能力。训练要主次分明,孩子的问题很多,从哪里下手,哪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呢?那些直接关系到孩子人际交往的,对他人有影响的问题要先教,多教,而不影响其交往障碍的,可以宽容,如某些刻板的行为等。

    我对自闭症康复的某些印象
    1、自闭症孩子或多或少存在感知觉异常,他们的特殊行为、特殊反映方式,必然有他们的生理原因所在,如惧怕某种声音,拒绝某种食品等,表明他们存在听觉和味觉方面的异常,所以,我们对他的某些表现要理解,不要简短斥责。
    2、自闭症的孩子是学而知之,教而知之,不教不知,不学不知,必须要教,任何问题都不能等他自然而然会,只要教,自闭症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切忌低估孩子的能力,不要认为他可能学不会而放弃,一切都要试着去做。
    3、自闭症孩子智力的发展是及不平衡的,有的方面高于正常,如记忆力,有的方面低于正常,有的方面距正常差两个年龄段,有的距正常差4个年龄段,有的甚至更大,如语言,但是自闭症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在教自闭症孩子时,要把他的优势突出出来,要培养他的优势,不能为了纠正落后的方面,而忽略了他的长处。
    4、自闭症孩子的重症期约是4到8岁,这是低谷,8、9岁以后会满满的恢复,在重症期训练可能下工夫很大,花时间很多,都难以取得进步,但是重症期过去以后再教,可能很快就能学会,但是我们不能等,重症期不能放弃,日积月累,量变才能有质变。
    5、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存在一种“顿悟”现象,在接受一个新内容时,一般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紧张——停滞——获得——保持。所以我们常感到教一个东西,学得很慢,但是一但学会了,不易忘记,因此,教孩子学一个新东西时,不要着急,等一等,他就能学会,如果在停滞期就放弃了,那么最终孩子是不能学会的。
    6、自闭症的康复过程,走的是一条罗旋式上升的道路,从总体趋势上看,是上升的,但是上升中有反复,必须注意,每一次反复,都不是过去的重复,而是孩子进步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看到纠正过的毛病又回来了,就垂头丧气,总体上,问题的出现及程度呈递减的趋势。
    7、自闭症的康复前景是趋向正常,并在一定程度上和正常人保持平行。经过发病——低谷——恢复——稳定,最后在青春期结束时达到最好水平,所以,这是一个动荡的过程,也是一个可塑的过程。
    8、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复到一定的次数,有些方面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训练都没有明显的进步,不一定是方法不对,也可能是积累的量不够,比如,目光对视训练需要反复1000次,进展到800次时,还没有质变,那就需要继续做。
    9、有些现象的消退,改善要以时间为代价,如自言自语,手部的自我刺激动作,康复状态达到顶峰以后,不知不觉中偶尔还会出现反复,这类因生理因素制约的东西,有一个康复极限,而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东西,如语言表达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学习,将会不断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12:43:02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白崎讲给家长的话 [/B]...

收藏:白崎讲给家长的话
                                                                                               2004年7月31日上午
    1、要有信心和信念——孩子一定会改变。
    2、明白自己的责任。为了孩子的改变,父母一定要改变。如果父母不改变,孩子是不会改变的。最重要的改变是作为一个人的改变。虽然面对这件事情大家会很痛苦,会觉得很困难,但这是可以克服的,战胜困难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还是那句话,为了孩子的改变,家长一定要改变,观念上的改变,人生观的改变。只有这样,才会改变孩子。
    3、爱是很重要的。但只靠爱是没办法改变孩子的,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只有科学的分析及努力才会真正的改变孩子。每一个家长都要在这里学会教育训练孩子的科学的方法。
    4、不要断然给孩子下结论——“我的孩子没有希望了”等等。孩子的成长会让你常常感到吃惊。家长必须时时谨记自己的责任;你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与责任让孩子得以改变。
    只要努力,孩子就有希望。
    5、作为家长,有这样的孩子会觉得不幸,而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具有意义的,不能否论孩子的人生。也不能考虑自己的不幸与伤心,要时刻谨记的就是必须付出努力,让孩子活得更有意义,让他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7:38:50 | 只看该作者

re:[B]收藏:有语言孤独症孩子的主动表达训...

收藏:有语言孤独症孩子的主动表达训练

                                                         安雪昆
   
    如何才能提高孤独症孩子的主动表达能力?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孤独症家长。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语言能力,所以他不会主动表达。”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想要东西时,就只会拉我的手或拽我的衣服,他不会说出要求。”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有语言能力,但你不问他,他就是不主动说任何要求。”……

    什么是主动表达?有需求出现时,在别人不提示的情况下,把需求向别人表示出来就是主动表达。

    训练孤独症孩子主动表达的方法:
    用不同的方式给孩子提问,先训练孩子对提问做出应答的能力。
    下面我来举个例子:家长拿着饼干向孩子提问“要什么?”有应答能力的孩子回答:“饼干,家长就可以马上把饼干奖励给孩子。
    固定一种提问方式孩子学会之后,泛化其它的提问方式。  
    孩子有了主动应答能力后,就可以教孩子主动提出需求。

    当孩子看到想要的东西时,能够主动提出需求。
    在孩子看到“饼干”主动想抢的时候,家长就用手挡住饼干不给他,用接话的方式训练孩子表达能力。如,家长问:“要   ?”孩子回答:“饼干”。或者,家长用手挡住饼干时,就用眼睛看着孩子,当孩子主动说出:“饼干”,家长就马上把饼干奖励给孩子。在孩子不能主动表达出“饼干”时,可以辅助孩子说出“饼干”,逐步退缩辅助直到孩子主动表达。
当孩子看到想要的物品,可以主动提出需求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练习了。
    当孩子看不到想要的东西时,能够主动提出需求。
   家长可以让孩子看着自己把“饼干”放到一个密封的盒子里藏起来。当孩子知道盒子里有他喜欢的东西(饼干)时,就辅助他说出想要的东西“饼干”,然后马上打开盒子,拿出饼干给他做奖励。经过练习孩子看到盒子或书包也可以主动表达出需求时,就逐步把盒子移到离孩子比较远的地方,孩子可以在房间内找得到盒子,当看到盒子时就能够主动表达出需求时,就把盒子放到完全看不到的地方,放到冰箱里或柜子里。
    当孩子完全看不到盒子时,孩子有可能又不能主动提出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当孩子很饿的时候,用示范的方式来辅助孩子说出需求“饼干”,马上就奖励孩子吃饼干。如:在跑步回来很饿的时候,爸爸主动向妈妈提出需求,妈妈就奖励爸爸吃饼干。可以让孩子在一旁观看,利用孩子的模仿能力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经过多次练习,逐步退缩消失辅助。
    使用“不”,主动来表达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学会了正确使用“不”来回答问题,学会了正确使用“不”来主动表达需求时,会减少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和问题行为的几率。
需求再次出现时,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孩子可以主动提出需求时,就说明孩子具备了主动表达的能力。

    训练主动表达时应注意的问题:

   把握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动机,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如:孩子饿     了,教他说:“饼干”。孩子渴了,教他说:“水”。要外出时,教他说:“衣服、鞋。”等等。利用孩子的仿说能力来训练主动表达也是很好的一种辅助方式。
    从名词开始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逐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学会使用名词表达需求比较有实用性,会使孩子加深对语言功能性的理解,会使孩子更愿意使用语言来与其他人进行沟通。
    表达方式除了有语言以外,还有很多辅助性工具可以帮助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图片、手势、机器等等。不同能力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同方式或其他辅助性工具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语言表达能力。但要注意无论选择哪种辅助工具都要伴随语言的存在,这样使用辅助性工具才可以诱导语言的出现。

    训练中家长要注意强化物的管理与使用。最好随时管理在自己的手里,不能轻易地让孩子得到,每次奖励给孩子的强化物,量不能过多,每次的强化物不能太单调,让孩子玩够了,吃饱了,强化物失效了,孩子主动表达的欲望就会减少,对孩子主动表达的训练就不会有很好效果。
家长要把握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在固定的一种情况下,孩子学会了使用主动语言表达需求后,要泛化多种情况来训练孩子的主动表达。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的人去交往时,孩子都会使用正确的主动语言来表达需求时才说明这个孩子真正具备了主动语言的表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22:01:18 | 只看该作者

re:寒由爷爷奶奶带着去福州仁*机构训...

    寒由爷爷奶奶带着去福州仁*机构训练了半年,好久没上来写寒的进步了,可能是寒近来进步不大吧,感觉自己都有些心急了,比起以琳上勤快的妈妈们,惭愧极了。其实寒还是有在慢慢地进步着。。。
    1、语速慢些了。寒一直以来说话就跟“快进”一样,咕噜咕噜的,人家都听不来,只有我这个妈妈当“翻译”才听得懂,现在可以控制语速了,能有节奏地说话了,老师说,这是他找到说话的感觉了,更关键地是,还纠正了头痛的叠音现象。
    2、语音大些了。发现寒说话为何很小声,他在气息方面问题不大,只是缺少连贯性和口形,说话都是放在喉咙里头,最近在他说话时强调,嘴巴张大,要有口型出来,这样语音就大些了。
    3、精细更好了。
    (1)能描写了除“8”以外的数字,简单的汉字以及简单的画。
    (2)手指精细也不错,能伸出各个手指头、能做1-10状。
    (3)能按直线剪纸、能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以及简单的图形组合。
    (4)挪着撕纸。能按直线、S形挪着撕纸。
    (5)能绕线。
    4、生活自理也有进步了。能洗手、洗脚、刷牙、洗脸、扣牛角扣、穿袜子、脱套头衫。
    5、大运动提升挺快的。
    (1)能从沙发上往下跳/能往前往后跳/双脚交替跳/双脚连续障碍跳。
    (2)会单、双手拍球、运球、投篮,动作灵活、标准到位。
    (3)单脚站立15秒。
    (4)向上抛球并接住。
   6、认知进步太慢了,我感觉寒在这方面,进步太慢了,有些受不了了。只学会了物品、五官的功能、数数到20、动作卡以及一些社会性问题。
   7、会了几个句型:我要**、我不**、我有**,我在**,我看见**,这个是**,**和**,买了**。
   8、会唱歌了。能唱出整首的儿歌《数鸭子》、《两只小鸟》、《不倒翁》(但是感觉更像是在念经,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