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周记,写的就是我们的这次调查的事,然后他...
周记,写的就是我们的这次调查的事,然后他自己来订计划,打算如何改变不足的地方.
思品书变成了阅读教材,先理解词语,再理解意思.
说到阅读理解,我们的系列读物并没有继续下去,一直找生活真情故事之类的,包括学生写的文章。终于寻到几本合适的,写的是孩子的生活,与家人、同学、老师之间发生的事。
读这些故事,一是因为这样的故事读得懂,跟他的生活相关.二是故事中用的词语不会太生涩,帮助他积累一点.三是可以照着找生活中的感觉.周末的作文就可以交差了.这样写作也有巩固的作用。
看了冯斑关于词语积累方面的贴,很有同感。尤其是这段,差不多是我们几年来的教训:
“这也应该是我们今后学生词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了,将生词和他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多时间他没有这样很熟悉的很明显的事例能立即想得起来,这就需要家长(或老师)去指点,而对闻森来说,他的有一个心理特征是他必须要把自己的理解力建筑在那些他能感觉他能体验他能运用的具体事实上去,我把这个现象称为"夯实了"
现在想写读后感没有时间,我们就跟着语文的进度来写课文的读后感。我们还是定位在文章的整体把握上,同时文章的结构刚好是他们所学,越越倒是比较容易感受到,所以主题思想和文章结构(其实也就是体会作者的写和线索)就成了读后感的主要内容。读后感的格式本中有好词、好句部分,孩子也会选一些放上去,选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老师的威力无穿,这活他还会干,当然我要充当好辅导。
阅读理解真是聚沙成塔的事,要一步一步来,不得虚了半步。
科学家传记和科学家美文我都订了,不知越越何时可以真的开读呀。
他还在那里看月球的知识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