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zouw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康日记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09:46:11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也许发表</b>。



张老师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细致耐心的好老师。看了你的授课记录及心得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真谢谢你的无私奉献。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也许,你说得太对了,张老师不但非常有教学经验,细致耐心,还非常有爱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前段时间,北京的张俊芝教授到以琳观摩,看了张老师的课,感慨不已,对张老师是高度赞扬,无论是教学的专业,把控孩子的艺术,还是对孩子无比的爱心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都赞扬不已;张俊芝教授到过全国许多的机构,她说象张老师这样给孩子上课象艺术一样的老师真是不多。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8 09:50:02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听阿姨说,周末学校来了许多陌生的人,康康很激动地追着他们,看到一个年轻男孩子的背影貌似他的蒙蒙哥哥(国庆在家跟哥哥住了十天很有感情),上去拉拉人家叫了声哥哥,发现不是很失望;再看到另一位叔叔,高高大大的,上去叫了声付叔叔,付叔叔是他认识的格格爸爸,暑假回家时去过格格家见过,他很喜欢格格家,牢牢地记住了格格和付叔叔,回青岛后总说:青岛没有格格家,青岛没有付叔叔。 发现都不是他认识的人,又去追着一位阿姨,还是不认识,居然主动叫了一声:阿姨好!



虽然说追着人家打招呼这种形式不是很恰当,但他的这种想主动跟人交往的意识是很好的,最后对阿姨的那声问好真是很得当,要知道这是没有人提示自发的行为哦。



每天回到家里只有阿姨和爷爷,他是不是盼望有更多的亲人或是熟悉的人,所以才会这么激动地去追着一群陌生的人。



小儿还不会表达这样的感情,这只是妈妈的猜测。





续:昨天晚上听阿姨在电话里说,康康今天在感统室里哭得很伤心,原因是他在感统室居然看见了那个象蒙蒙哥哥的人,激动地上去叫了声哥哥,确认不是哥哥而是新来的王老师以后,非常失望,继续去做他的滑板练习,没过一会,竟然在那边伤心地哭了起来,阿姨明白他的心思,搂着安抚他,问他是不是想哥哥了,答是;再问:是不是想北京家了,答是。



原来,我的小儿患了思乡病了,时不时表现出因思乡而悲伤的表情呢。在阿姨的安抚下,小儿停止了抽泣,象大哥哥的王老师替他擦干眼泪,小儿又高高兴兴地去做运动了。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05-10-18 13:14:12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在上球技课时,如果球技室的门突然打开,康康就会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大喊一声:“妈妈来了!”可想而知他那个小脑袋里日思夜念的人是谁。因为,妈妈来青岛,对康康来说,向来都是不速之客,往往是康康在家里做着什么作业的时候,有人敲门,那个人常常是妈妈。在青岛没有别的亲友,很少有别人造访。 就象WAWAYAYA的故事里边讲的,娃娃想妈妈的时候就画妈妈的像,然后妈妈就来了。康康也多么希望是这样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05-10-18 16:50:56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张老师,很喜欢看你的训练记录,很受启示,真希望你能多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和实例,辛苦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05-10-18 23:35:37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张老师不但非常有教学经验,细致耐心,还非常有爱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无论是教学的专业,把控孩子的艺术,还是对孩子无比的爱心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都赞扬不已;张老师这样给孩子上课象艺术一样……)

深有同感。

女儿在以琳时最初半个月的个训、在五(一)组时的艺术课、电脑课都是张老师上的。是张老师让她喜欢上了画画。现在在幼儿园里,她的画作经常被贴在展示窗里;是画画使我们了解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与超常的想象力;也是画画使她充满了自信。她经常翻阅自己在以琳的艺术课作品,告诉我“这是张老师教的”……

离开以琳很久了,每当问起以琳有哪些老师,她总是这样说:“有张老师、有刘老师、有曹老师、有徐老师、有刘德岩老师、有带牙套的李老师……”

看张老师上课似乎是一种享受,她神采奕奕、全情投入地笼罩着孩子们,孩子们的眼睛也亮亮的。这时的张老师最美了。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cs 重新编辑於 2005/10/18  23:38:01</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05-10-19 09:32:25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cs,zouwen:自从我来到以琳,方老师就一直是我的个训老师,嫡系个训老师。有一天,她送给我一颗红丹,对我说:“有了它,你就会永远有力量。”我永远记住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10:46:40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CS:你好久没有看到阿康了,那两颗掉了的门牙终于在一年以后顽强地重生!只不过变成了两颗大板牙。<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05-10-20 20:34:3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近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康康喜欢抱人的胳膊,尤其是我的胳膊。我怀疑是不是妈妈不在身边,有点皮肤饥饿现象。今天个训课上,他又趁我不备拉过我的胳膊,把小脸凑在上面。我不解地问他:“我的胳膊怎么了?”他小声说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楚。又让他说了一遍,还是听不清。第三遍我要求他大一点声音,终于听清楚了——“好白啊!”我一下子楞在那里,从他口中自发地说出一句感叹句,在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我紧接着再问,他又说了一次。后来,做了几个项目以后,我再问的时候,小家伙又改为“有点白”(哈哈!)。我问他的衣服怎么样,他说:“有点绿。”(今天他穿了一件浅绿色的T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05-10-21 00:34:5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我家小孩也特别喜欢捏、抱人家的胳膊,很过瘾的样子,难道真是皮肤饥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05-10-21 01:05:49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女儿自小喜欢捏我的耳朵(因为不知轻重,有时甚至是狠很地掐),如果离远了捏不到,便会长长地瞟着我,嘴里恨恨地叨叨着“耳朵----”我觉得这对于女儿是依恋、是安全感、是喜爱的表达。享受到女儿如此待遇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只有最最爱她的姥姥----一位异常虔诚的基督徒。

洗脸时,女儿也曾如此“拍马屁”,摸着妈妈的脸,套用广告词:“肌肤又白又滑,好漂亮啊……”<img src="images/icon_smile_dead.gif" border=0>

恭喜张老师,看来你对康康的“恩威并施”(记得是你的个训老师说的)起到了作用,他对你是又爱又怕呀!<img src="images/icon_smile_tongue.gif" border=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05-10-21 02:05:55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zouwen:现在有时间终于可以好好看康康的帖子了,看到康康的进步真的好羡慕呀。你的“学拼音”被我收藏下来了,康淇现在几个不会发的音正好和康康一样,赶紧当成现成的参考教案用。祝:康康越来越好!



张老师:很喜欢看你对康康的教学记录,虽然现在我还用不上,但总盼望将来有一天康淇可以学康康现在的内容。辛苦你了,请再多写一些吧,很宝贵!



kangqiMu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2:27:50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康康这一段时间以来,确实是非常喜欢抱别人的胳膊,据我观察,最喜欢的是:阿姨的、妈妈的、张老师的;爸爸和别的男性的从来不抱,还有就是抱的时候一定要光着,如果穿了长袖,一定要先将袖子掳起来,当然不是单纯的抱,还要用脸贴一贴或是用嘴亲一亲,在家里抱我的时候,我还感觉非常受用呢(同CS的女儿捏她的耳朵感受一样),开玩笑地对阿姨说,康康以后的媳妇(如果能够娶到媳妇的话)肯定是粗胳膊。后来听阿姨说在外面抱她的和别的胳膊比较粗的家长的频率很高,才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强行的阻止肯定是不行,采取转移和忽略,认为同其他的行为问题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消退或是被别的行为问题所取代,所以也不是特别紧张。



不过,象抱着张老师胳膊还发感慨“好白啊”,这可又是一大进步哟。张老师,希望小儿没有太“骚扰”你,谁让你的胳膊对他那么有诱惑呢(哈哈)。





chzkq:谢谢你的祝福。希望康淇早日突破发音关,取得更大进步。(不过,到了美国又该学英文了吧。)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05-10-21 13:07:14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其实康康抱我的胳膊的时候,感慨“好白啊”是为了掩盖他想亲一下的行为。这一点,我倒没怎么觉得不好,因为我知道我家小侄女总喜欢抱住奶奶的胳膊将小嘴巴放在上面。今天个训课上,他又抱我的胳膊时,我问他“张老师的胳膊怎么了”,他依然回答“好白啊”,我再问他“康康的胳膊怎么样”,他说“有点黑”!我和阿姨都笑倒了。



班空里他翻别人的东西了,阿姨惩罚他站着,正好我看到。上个训课时,我将一粒他特别想吃的彩虹糖放在小盒子里并将盒子放在桌子上。对他来说,抢到自己爱吃的东西近在咫尺。但我明确告诉他,如果抢的话,就把他最喜欢的一本小画书拿走不再让他看了,他果然很克制自己。我们做项目的间隙,他常常用眼角悄悄地瞥一下那颗糖,并流露出憋不住想大笑似的鬼脸。有一次,在我换教具的瞬间,他悄悄地将小手移动到了糖豆跟前,我迅速看他一眼,他迅速缩回小手,并很难为情地笑笑。



对康康来说,改掉他乱翻别人物品的习惯,很重要。首先是让他知道别人的物品不能乱动,建立牢固的观念。然后是如何克制自己的行为,这才是关键。正所谓道德意识层次里边的“知、情、意、行”,“行”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发表于 2005-10-21 15:49:04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淇淇现在的情况也和康康差不多,尽管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但总是克制不了自己.刚开始是对别人的手机感兴趣,强调----处罚多次之后,现在不敢再动别人的手机了,最近又对别人带日历的手表兴趣了,强调了几次之后,每每想要看人家的手表之前,都会嘴上念念有词:"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但是如果遇到他特别感兴趣的,还会忍不住上去动.真是头痛!



淇淇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1 16:15:46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康康已经明白这个道理,比如翻了包以后他会急急地表白,翻包了,错了,不翻了,好孩子!只是苦于自控力太差,还是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



这个行为在学校表现得尤其突出,阿姨和我分析原因如下:他常看见别的家长从包里拿出好吃的比如饼干面包水果等,特别对那些他不能吃的谗得不得了,在他脑子里有个概念,就是别人包里装着的不是好吃的就是好玩的,对好玩的东西是出于好奇,对好吃的东西是因为真的想吃,所以总想着偷偷去翻。跟淇淇一样,对别人的手机也是喜欢得不得了。



如果要追究起因,应该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差不多在他1岁左右在老家的时候,大姨下班回家常常会给他买点好吃的零食装在包里,回家后就从包里拿出来给他,后来他看见大姨回家不等大姨拿出来自己主动去翻,当时家里人都觉得他的行为好可爱,还曾经炫耀地给我打电话描述儿子翻包的情景(依稀记得是说他只要看见大姨回家眼睛就盯着包直接扑向包开始迅速地翻),却没想到儿时看似可爱的行为长大了却成了问题行为。



除了张老师在课堂上教以外,我们还应该更多地在生活中设置情景教他,让他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翻。也可以引导他提问,比如:**我想看一下你的包可以吗?答案有两个,如果别人同意则可以看,不同意则不可以看,要让他明白这个规则。





除了翻别人的包,还问人家要东西吃,下面是三次问别人要东西吃的记录。



阿姨从学校卫生间出来,看到他拿着一根香蕉在吃,很奇怪,今天没有带香蕉呀。于是问他:康康,香蕉哪里来的?阿姨给的!哪个阿姨?那边阿姨!康康将阿姨领到那个阿姨跟前,阿姨问那位妈妈:是不是她给的香蕉,得到肯定的答复,再问,康康说话了吗?那位妈妈:说了呀,他说:阿姨我想要吃香蕉。



一会儿又看到康康手中拿着玻璃海苔在吃,问他哪来的,回答:刘明远,阿姨带着他找到刘明远的奶奶确认,奶奶说,康康走到他们面前,盯着刘明远手上的玻璃海苔,没说话,奶奶问他,他说想吃,然后奶奶就给他了。



最后是看见康康手上又拿着几粒葡萄,问他哪来的,回答:姐姐。原来,是一位姓田的姐姐给他的,当然前提还是康康想吃问人家要了。



领着康康向几位家长一一致谢后,告诉他,不能问别人要东西吃。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看见别人手上好吃的东西上去就抢,后来好一些就边说边伸手拿(其实跟抢也差不多,话到手到),现在是不抢了直接问人家要。从抢到要尽管有了很大进步,仍然不符合社会规则,所以还必须让他明白,不能够随便问别人要东西吃,不停地给他灌输这个概念,并且告诉他,如果你想吃就告诉阿姨或者妈妈,我们给你买。



说实话,如何纠正他这个不好习惯,我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象“我们给你买”这种比较空洞的承诺,估计对他是没有吸引力的,而且当他去问着别人要的时候,一定是想立即得到,未必能够想到让妈妈给我买或是即使想到了也未必有耐心等着妈妈买。更何况他心里明白,有些东西妈妈和阿姨是不可能买的。





联想到另外一件事。今年中秋节的时候,我给爷爷和阿姨买了几个月饼放在冰箱上面用东西盖着,不小心被他发现(准确地说家里没有他发现不了的藏东西的地方,我们笑称他象侦察兵),并且知道这个月饼和特意为他用玉米面定做的不一样,于是偷偷拿到,我发现后走到他身后用平静但威严的声音问(如果我着急大声地呵斥并试图去抢的话,他一定会用比我更快的速度吃进去):这个月饼康康能不能吃,冷不妨被这么一问他吓一跳(没想到还没下口就被妈妈发现),无奈地说,康康不能吃,但还是忍不住将拿月饼的手伸得远远地,嘴巴对着空气咬了两下还给我(吃不着月饼可以过过瘾呀)。



哎,这个问题少年呀<img src="images/icon_smile_angry.gif" border=0>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发表于 2005-10-22 19:46:15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我是肖哥的朋友,我一直关注康康日记,看到康康的进步,我非常高兴,康康有这么细心的妈妈,阿姨,老师,真是他的福气,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不在是“问题男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05-10-22 22:07:49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昨天放学时康康来到办公室找我要药片(VC含片)吃,理由是他表现好。我拿出瓶子,命令他立正站好(离我半米的距离),把手机放在他完全够得着的地方,告诉他想要吃药片,就不能动手机。然后我慢吞吞地拿出一片VC,在他眼前一边晃一边说,你不能抢,否则就没得吃了,并把VC放进了我自己嘴里,告诉他方老师先吃,我吃完了才轮上他吃。他老老实实地站好,期间,我故意咂嘴,还伸出舌头给他看嘴里的VC,一边说真好吃,甜甜的酸酸的。康康咽了好多次口水,也咂了好几次嘴,旁边的孙老师看不下去,已经在骂我是希特乐。我足足吃了两分钟才把VC吃完,然后康康欢天喜地地拿到属于他的。

他的忍耐力越来越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1:24:23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jjtxzj1972发表</b>。



我是肖哥的朋友,我一直关注康康日记,看到康康的进步,我非常高兴,康康有这么细心的妈妈,阿姨,老师,真是他的福气,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不在是“问题男孩”。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jjtxzj1972,谢谢你对康康的关心和祝福,有你这样的朋友是我们的福气。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4 11:27:38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方静发表</b>。



昨天放学时康康来到办公室找我要药片(VC含片)吃,理由是他表现好。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康康想进办公室,阿姨不同意:阿康,没事不去办公室。康康果断地告诉阿姨:有事!原来,他的“有事”就是找方老师要药片。但凡觉得自己哪天表现好了,就惦记着去办公室问方老师和小雅姐姐要药片奖励。当然,每次必须重重过关,因为方老师和小雅姐姐会借机训练他的自制力、忍耐力还有发音,小儿为了得到奖励自然是异常的卖力表现。

拿到药片后小脸洋溢着成功和自豪,大步走出办公室的样子象凯旋的冠军一般呢。



谢谢方老师,谢谢小雅







带着儿子(98年4月3日出生),行进在重返意大利的路途中--

康康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发表于 2005-10-26 16:51:44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日记

下午的个训课上,我们又进行了自控力的练兵。我将手机放进口袋,上课到中间的时候,我问康康:“手机在哪里?”答:“在张老师的口袋里。”我问:“可以掏吗?”康康不动声色地答:“不能掏。”



直到下课,康康再也没有出现违规行为。马上要下课了,我将手机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对他说:“我数到5,就可以玩了。”康康将小手交叠放在桌子上,很严肃地看了看手机,然后看着我数数。那种高度紧张的样子好象惟恐错过了数字5的声音!我故意放慢速度数数,数到4的时候,我干脆就停住了,空气凝结一般在我和康康之间,仿佛需要比赛看谁先眨眼睛而定输赢,对峙着。我突然冲口而出:“5!”康康手疾眼快,手机立即到手,眉开眼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9 04: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