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2061#
发表于 2011-8-26 02:11:5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vincent发表的内容:
阿Q问:现在该你了,你有没有把乐嘉当圣人?有 or 没有?

没有!

一点都不会脸红!


同情一下老V, 被阿秋家的挤兑成什么样子了。其实对付这种无理头,半个字就够了:

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2#
发表于 2011-8-26 02:15:19 | 只看该作者

re: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方老师站岗。

一颗红心,
时时刻刻向着方老师,
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光辉的太阳照边疆,
方老师就在我身旁。
啊,做一个方老师的粉丝,
无限幸福,无尚荣光,无尚荣光!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方老师站岗,
为我们伟大方老师站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3#
发表于 2011-8-26 08:54:29 | 只看该作者

re:哈, 这个好,俺又要欢呼啦!

哈, 这个好,俺又要欢呼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4#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9:18: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牛由...

下面引用由[U]牛由[/U]发表的内容:

手握一杆钢枪,
身披万道霞光。
我守卫在边防线上,
为我们伟大方老师站岗。

一颗红心,
时时刻刻向着方老师,
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光辉的太阳照边疆,
方老师就在...


牛兄,你真牛!还有个niuniuma也牛!一句“能不转就不转”像枚重磅炸弹,把他们家锅都给炸开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5#
发表于 2011-8-26 10:55:08 | 只看该作者

re:哈哈,好的,牛由这个才叫诗,好诗,唱出了...

哈哈,好的,牛由这个才叫诗,好诗,唱出了我方粉的心声,谢谢。

张雁急急忙忙地就“拉拉啦”了,呵,我只能摇头。柿油党的信徒,缺失了理性,还丧失了起码的文可理解力。我就不点破了,让你们糊涂去吧。哈。

写诗啊,我也学着来呀,弄几个湿。

民主自由,口头!
谁敢揭发,刺头!
全身上下,好湿!
--抹柿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6#
发表于 2011-8-26 10:58:14 | 只看该作者

re:和老V前面的《水中吟》处女作。理...

和老V前面的《水中吟》处女作。

理科理性,脑后!
文傻扇呼,上手。
脸红心跳,腰扭。
--抗脯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发表于 2011-8-26 11:01:34 | 只看该作者

re:落水好湿,小狗上岸好湿,小鸡落水...

落水好湿,小狗
上岸好湿,小鸡
落水落汤,都喊赢!
--皮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8#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1:18:13 | 只看该作者

re:同赞!阿Q吟得一手好湿了!

同赞!阿Q吟得一手好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发表于 2011-8-31 17:17:27 | 只看该作者

re:山林一句赞,让我懵掉。准备了一大堆的黑材...

山林一句赞,让我懵掉。准备了一大堆的黑材料,以及针对四人帮的各个击破的定点清除战术,一时间都不好意思往外码了。憋了好几天。
试着撩拨一下,试探一下敌方反应。
我想看谁第一个冒头,是否和我预想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0#
发表于 2011-8-31 17:27:24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看了贺卫方在2010年香港书展组织的...

今天看了贺卫方在2010年香港书展组织的高端论坛上的演讲视频,知道豆瓣上那位北大学生为什么说贺老师的课很水了。确实很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1#
发表于 2011-9-1 02:57:04 | 只看该作者

re:中国艺术家设计的,中国工人制造的马丁.路...

中国艺术家设计的,中国工人制造的马丁.路德.金雕像摆上华盛顿。被抨击。


http://news.yahoo.com/blogs/lookout/maya-angelou-says-memorial-makes-mlk-look-arrogant-15393079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2#
发表于 2011-9-1 04:38:13 | 只看该作者

re:不好意思。上面的帖子弄错地方了。 ...

不好意思。上面的帖子弄错地方了。

下面言归正传。

洛瓦斯教授是一个钓鱼爱好者,也是世界著名的孤独症早期干预专家。他在一次演讲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观察三文鱼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情。在一些清澈的海流中,通常生活着一些三文鱼。每一年三文鱼妈妈们都会在产卵期到一个固定的水域产下自己的宝宝。在产卵期最初和最后的时候,天气和河水比较寒冷,水流的速度也不太适合,那时出生的三文鱼会面临比其它的同类更糟糕的环境,它们可能会死掉,也可能长得比较弱小。但是环境是会变化的,三文鱼自己也是会变化的。有时候,水流会发生意外变化,在寒冷月份出生的三文鱼可能会有一个意外的机会发展自己,成长为强健者,而在温暖月份中出生的三文鱼却不能做到。这种变化性总使我着迷。因此,我把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们,看作是在不利的月份中出生的三文鱼。”

洛瓦斯教授微笑着面向几百位特殊教育专家、机构工作者和孤独症患儿的父母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去改变水流,以帮助这些不幸的三文鱼。

那一刻,我听到周围有轻轻的、抑制不住的抽泣声。

我没有回头。我知道这一定是一个“三文鱼妈妈”。为自己不幸的、在黑暗和孤独中无声地挣扎的孩子而心酸,为这位白发老人的善良仁慈而感动。

我也是这样的妈妈。我是在五月怀上自己的宝贝,那时候,我所有的梦想都随着鲜花绽放,所有的期盼都随着宝宝的身体而膨胀。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差错,让我在最温暖的月份里孕育的宝宝,遇到最冰冷最严酷的命运。我不知道,我全心全意爱着的宝宝,为什么对我的存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不会说、不会玩、不会看着你的眼睛笑、不会扑进怀里撒娇……

做为一个不幸的三文鱼妈妈,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有些人选择了放弃。在真正的三文鱼的世界里,恐怕没有一个鱼妈妈会为一个病弱的孩子而去努力改变水流。她多半会让它自生自灭。更何况每个人都说:孤独症无药可治。

在一部关于滇金丝猴的记录片里,我看见一个猴妈妈。她的宝贝生了病就要死了,年轻的妈妈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不时轻轻地用手拍拍他的脸。其他的母猴围在周围,低着头,脸上表情悲哀。她们时而拉拉他的手想把他唤醒,但是孩子的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动不动。猴妈妈抬起头来,我看见了她绝望的、含泪的眼睛……我对自己说:我要救我的孩子,我要做一个改变水流的三文鱼。

这是一个母亲的圣战。在为孩子的命运而战的日子,我认识了许多的勇敢的三文鱼妈妈。在她们中间,有单身母亲、有辞去工作训练孩子的专职妈妈、有为了孤独症孩子创办训练机构和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还有象洛瓦斯教授这样富有人道精神的训练专家、富于爱心的学校老师、为我们提供精神与心理支持的陌生朋友、主动配合我教育儿子的杂货店老板娘……在地狱般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平时难以发现的、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一点一点把孩子从封闭中接引出来,第一次教会他指东西、发声音、叫爸爸妈妈;我仿佛是把这个孩子又生了一次。这是一次艰难无比的重生:从一个混乱痛苦的世界,到一个有爱抚有欢笑,有秩序有因果的新天地。我惊奇地发现自己是这样神奇,仿佛有着取之不尽的精力与灵感;我发现孩子是这样完美,他的纯真、忍耐、内在的自尊和向上的欲望让我不只一次流下热泪。虽然自闭症使他难于象一般孩子那样灵巧的表达与学习,但他不是我的失败和耻辱,而是我的亲爱的、在不幸命运中表现勇敢的三文鱼宝宝。

我知道这个世界从来就不完美,我知道还有更多的磨难等着我们。也许我们最终无法改变水流,无法改变我们孩子的命运。但我会永远和我的孩子在一起,迎接我们命运中的一切挑战。

1982年在中国诊断出了首例孤独症患者。从那时起,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就一直在与这种原因不明的障碍抗争。这些可敬的、勇敢的三文鱼妈妈,建立了国内最主要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星星雨、以琳、迦南……;介绍和应用了国际医学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ABA、结构法……,推动政府、科研机构和整个社会重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

21年过去了,在星星雨创立10周年的研讨会开幕式上,一位母亲终于自豪地宣布:我的女儿已经18岁了,现在她不再是一个需要治疗的孤独症患者,而是一个普通的职业高中学生。在台下如潮的掌声中,她声音哽咽,泪下如雨……

你看,水流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我们正在努力。——亲爱的、勇敢的三文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3#
发表于 2011-9-1 04:40:11 | 只看该作者

re:@方舟子:我爱吃三文鱼。

@方舟子:我爱吃三文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4#
发表于 2011-9-1 08:07:01 | 只看该作者

re:难道是我老眼昏花,我没看见站岗的呀。...

难道是我老眼昏花,我没看见站岗的呀。
昨天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就一个芸豆包子,还是凉的,其他老师剩下的,我啃了。
回到家,拐到超市,和一个不认识的顾客平分了一个小榴莲,算是奖赏自己了。
1、2、3,三天后就是解放区的天蓝蓝的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5#
发表于 2011-9-1 09:26:28 | 只看该作者

re:改题目了?如何看待方老师和……三文鱼?

改题目了?如何看待方老师和……三文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6#
发表于 2011-9-1 10:33:5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难道是我老眼昏花,我没看见站岗的呀。


我猜是羊城暗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7#
发表于 2011-9-1 10:41: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雁...

下面引用由[U]张雁[/U]发表的内容:

改题目了?如何看待方老师和……三文鱼?


林帅定的调调,不容易改吧? 以前听你朗诵过3文鱼,这次找来文字,呵呵,张雁就是张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8#
发表于 2011-9-2 08:56:47 | 只看该作者

re:人宁可受苦受难也不愿思想站错了队。理性似...

人宁可受苦受难也不愿思想站错了队。理性似乎从来就不是人的本能。我们总被小事的戏剧性吸引,对后果惨重的危机视而不见。《自然》2011年6月15日刊文,分析了人在理性决策上的生理局限与道德困境。不过,文章指出,只要我们愿意,人人都能合理分析,做出最优的判断。

http://www.guokr.com/article/601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9#
发表于 2011-9-2 17:41:58 | 只看该作者

re:回来了,报个到!

回来了,报个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80#
发表于 2011-9-3 15:40:13 | 只看该作者

re:偶喜欢这个。希望理科生也喜欢,不喜欢也没...

偶喜欢这个。希望理科生也喜欢,不喜欢也没关系。呵呵。

诸善之间
刘瑜
《公正》书评,《彭博商业周刊》约稿
----------

这是一个暴躁的时代。在微博上我见过几个经济学爱好者吵架,说起来也是真名实姓、有头有脸的人物,吵起来竟然也时不时冒出“你这个傻叉”、“XXX这个蠢货”、“你吃XXX的屎去吧”这样的用语。如果真是希特勒和犹太人那样不共戴天也就罢了,但真要仔细去推敲,发现争论双方很可能70%甚至90%的观点是相似的,但即使是30%甚至10%的分歧,也往往导致“一言不和就掀桌子”。
这样的暴躁显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家。在一个不习惯于就公共议题展开公开辩论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易燃易爆品。在一个有着悠久的“你死我活”传统的文化里,真理永远是独家经营。
我对迈克·桑德尔的喜爱,与其说是因为他的某个具体观点,不如说是因为他对所有论敌抱有最大程度“同情性理解”的态度。作为一个当代政治哲学家,桑德尔被划分在“社群主义”这个理论阵营里,但是在他著名的哈佛公开课里,以及根据课堂讲义整理出来的《公正》一书里,桑德尔对社群主义的竞争对手——功利主义、右翼自由至上主义、左翼平等自由主义、康德式的普遍人权学说——都作出了最善意的阐释。当然他的论证最终引向了对这些理论的批评,但这是在对其作出最充分的辩护之后。
正是因为桑德尔这种“厚此不薄彼”的公允,《公正》一书教给读者的与其说是真理,不如说是困惑;与其说是信念,不如说是迟疑。但困惑和迟疑并不一定是坏事。当思想太多地被权力用来当作棍棒,困惑就成为宽容的前提。当人人争当杀气腾腾的真理代言人时,迟疑则是一种智性的成熟。“当你知道的越多,你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比如,有个恐怖分子嫌疑人,可能掌握了一个会导致成千上万平民死亡的恐怖袭击秘密,只有拷打他才可能获得该信息。为了获取信息,应不应该对他进行刑讯逼供?应该?那么好,你是哲学上的功利主义者——因为你认为为了多数人的福利,可以牺牲一个个体的权利。但是,如果无论你如何拷打他,他都不会招——除非你对他三岁的小女儿实施酷刑——你还愿意做那个功利主义者吗?在成千上万平民的生命和一个小女孩的权利之间,你大约感到了迟疑。
再比如,篮球巨星乔丹在运动生涯里,年收入曾高达数千万美元。政府应该对他强制征收高税收,以促进经济平等吗?你也许会说,应该,因为他每年交出100万分给100个贫困家庭,对他自己来说,不造成什么大的损害,却可能大大改善100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甚至可能改变100个孩子的命运——这里促进的可不仅仅是结果平等,而且是机会平等。可是,那么,政府有没有权力——出于同样的理由——强制我们献血甚至献骨髓呢?毕竟,在体检合格的情况下,捐点血甚至骨髓不会真正影响我们的健康,对于那些急迫需要这些医疗救助的人,这却是雪中送炭。在平等和权利之间,我们再次感到了迟疑。
又比如,一个叫比尔的人,碰巧知道一个叫威蒂的人的下落。由于威蒂是个毒贩,正被政府通缉。比尔应该向警察供出威蒂的下落吗?当然应该,你可能会说。可是,如果威蒂是比尔的亲哥哥、并且从小两人相亲相爱呢?事实上,这个叫做比尔·伯格的人宁可为了哥哥而辞去麻省大学校长的职位,也不肯配合警察揭发哥哥。事实上不少人被他对哥哥的忠诚及其牺牲所感动。可是,难道一件正确的事情,仅仅因为适用于你自己的亲人,就变成一件错误的事情吗?在康德式的绝对命令和桑德尔式的共同体忠诚之间,我们再次陷入了徘徊。
这样的例子可以无限举下去。如果“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愿意为了降低高速公路上的车祸伤亡率而将最高时速降低1/4甚至1/2吗?如果只要不伤害他人,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女性可以将自己的子宫作为一个工厂,在淘宝上出售自己的婴儿吗?如果政府应该保持价值中立,那么政府应该花同样多的钱资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垃圾肥皂剧吗?……根据心理学上的“认知冲突”理论,人有追求逻辑一致性的本能,但是这些令人困惑的情境似乎又提醒我们,没有一个正义标准可以放之四海且贯通古今,每个人实际上都在特定情境下“因地制宜”地选择正义原则。在读《公正》之前,我们也许清楚自己的原则是什么,读完之后,可能反而变得糊涂,因为每一种观念似乎都有它的道理。
每一种观念似乎都有它的道理,未必导致相对主义。它只是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构成冲突的未必仅仅是“善恶”之间,一种“善”和另一种“善”也可能构成紧张关系。权利和福利之间,“绝对命令”和“人之常情”之间,平等和效率之间,自由和安全之间,常常存在着取舍关系。我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念,论证哪种取舍更合理或更合乎时宜,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没有代价的选择,那也许我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一百多年来的中国,从立宪派到革命派,从复古派到西化派,从民族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市场原教旨主义到民主万能论,有太多的观念传销者试图告诉我们存在着一种“包治百病”的药方,遍体鳞伤之后,也许我们可以在下一次冲锋陷阵之前,表现出一点点的犹豫?
犹豫不是为了逃避选择,但是它令选择之后的制度设计更加审慎和包容。也许我们的观念会被四通八达的“同情性理解”所模糊,但模糊下去的论点之下会显现出更清晰的论证。每个人最终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但这应该是通过穿过论敌的观念,而不是绕过它们。有人在形容美国的立宪经历时指出,这不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而是一个伟大的妥协。的确,在诸善之间,妥协比胜利更值得庆祝。
《公正》的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它思考哲学的方式。这本书并不讨论一个个抽象的哲学问题,而是引领我们发掘生活的哲学性。在桑德尔的带领下,我们发现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里都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庸常事物收拢的意义就会“孔雀开屏”。大到言论自由的边界何在,小到餐桌上的AA制是否合乎伦理,都可以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亚里斯多德、康德、罗尔斯、诺齐克的思想不再是学派派的概念游戏,而是照亮现实生活的手电筒。
在这个意义上,桑德尔可以说是受人以渔而不是受人以鱼。当然 过于频繁地掏出“手电”也可能败坏生活的兴致。有一次我和城东的两个朋友聚会,在选聚会地点时,我情不自禁地思考:难道不应该在东边聚餐吗?一个人跑胜过两个人跑,这符合功利主义原则……但是凭什么要为两个人的利益牺牲一个人的利益,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多数暴政?……看来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沉睡的哲学家,千万不能轻易惊醒它,因为所谓理性,就是一场伟大而漫长的失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