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heiye66580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版:身处纽约是否感受到华尔街金融地震?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0-4 21:08:47 | 只看该作者

re:这次的美国金融危机是80多年未遇的,事情...

这次的美国金融危机是80多年未遇的,事情的严重性恐怕会超出我们一般人的想象。

事情的起因似乎于房款次级信贷有关。所谓的次贷其实是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在近几年中扩大向购房者贷款额度,特别是向NINJA阶层贷款(NINJA是No Income, No Job or Assets, 即无收入,无工作和资产阶层)。由于购房需求急剧增加,造成房价大幅度增长,从而给美国的经济造成了繁荣的景象。

现代的金融系统是很复杂和高效的,尤其在美国这样的所谓金融帝国。当第一级银行向千百万个个人和家庭发放贷款的时候,一系列金融运作就开始了。首先银行需要的资金通过建立投资基金等方式筹得,而这些基金很多被投资银行评为AAA级,并得到FannieMac(房利美)和FreddieMac(房地美)这两家政府操办的公司支持。这两家公司再通过发放债券的方式出售给养老基金和外国政府和其它公共当局(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中国购买了这两家公司大约3500亿美元的债券,而日本则购买了约2500美元,是两个最大的债券的拥有者)。当然,在房价一片上涨的情况下,大家都得利,大家都高兴。

但是,不幸的是The crisis is a part of our economy。很快有人开始无法还银行的钱了,市场上房价也开始跌了,这造成更多的人持有负资产的房产,于是银行资金周转出了问题,那些基金的价值也大大缩水。首当其冲的就是按揭贷款机构Countrywide Financial CFC.N今年一月因大批按揭贷款客户无力偿债,陷入巨额亏损,被美国银行收购。然后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BSC.N被收购,作价为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每股2美元。到了七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将房利美和房贷美国有化,试图解决“两房”危机。但是到了九月,情况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雷曼申请破产,美林出售欧洲和日本的业务,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受美联储监管。自此,五大投资银行无一幸存。

谁也不知道将会有什么更多的新闻在等待着我们。但有一件事情将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的走向,那就是刚刚获得参众两院通过、布什立刻签署的高达70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美国政府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想办法填补这个财政支出,无非有如下几个方案:增加税收、减少公共和国家开支和发放国债。考虑到奥巴马很有可能任下一届总统,增加税收是完全可能的,但这必将是美国民众怨声载道。减少公共开支将严重影响到公共教育系统和医疗社会服务或者大幅度裁减政府雇员,这可是奥巴马在竞选中信誓旦旦要保证的事情。而发放如此大的国债,是已经理论上破产的美国政府无法做到的事情。难!

我想到的这些可能对于美国那些精英们是一些小儿科的内容,让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绝招罢。

我注意到日本已经准备了25万亿日元的资金,听说打算收购美国的资产。只是不知道我们中国准备干些什么,希望温家宝和他的同僚们在忙着开会讨论 – 不过我对这届中国ZF的宏观经济能力评价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0-4 21:16:11 | 只看该作者

re:不会倒闭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卖掉一些所属企...

不会倒闭的,可能性最大的是卖掉一些所属企业罢了,那也只是牛身上的一根毛,这些问题都留给BOSS解决好了,目前寿险部分受影响最为严重,很多客户都开始退保了,财险还好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0-4 21:24:01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没有Fed的$850亿贷款的话, A...

如果没有Fed的$850亿贷款的话, AIG此时就要申请破产了。按照美国的法律,破产是一种特别的状态 - 仍然可以经营,但不再有独立的决策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0-4 21:27:48 | 只看该作者

re:说一句很反动的话,破不破其实都一样了,早...

说一句很反动的话,破不破其实都一样了,早在三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如果说坚持就是胜利,那我胜利了.如果说彻退是逃兵,很多在我看来非常"聪明"的人都一个个成功地做了回"逃兵".胜败自在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0-4 21:28:25 | 只看该作者

re:哦,我这个一般人读懂了一些。不过我还...

哦,我这个一般人读懂了一些。
不过我还是相信,英雄的美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困难,度过难关,中国人民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嘿嘿,搞好了,还能捞一笔哦。噢,我的意思是双赢啊,是双赢,可没想歪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0-4 21:44:40 | 只看该作者

re:我现在担心的是下一拨,据说财政部手里那些...

我现在担心的是下一拨,据说财政部手里那些危险期的银行有一百七十个之多,估计那些大部分是小银行吧,但是这银根一紧对制造业的冲击就来来,GE已经说信用困难了,要巴菲特投资了三百亿了,马上这圣诞季节就来了,多少零售业就指望这年头的数字了,估计会唉声叹气.

应该说还是这个小布政府的失策和失责,群众都是"群氓"(林副主席说的),赚钱昏了头,跳楼一起跳,可是政府高瞻远瞩,应该看得远一些吧,这低能总统不是前几个星期还在说"基本面是好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0-4 21:56:49 | 只看该作者

re:表妹夫妻俩都被辞了,因为著名爱T公司上海...

表妹夫妻俩都被辞了,因为著名爱T公司上海分部将于十一月份关门大吉!新闻里有报道说,今年长假,LBX都大大消费了一番。也是,这年头,想吃就吃,想买就买,想用就用吧,谁知道明天会轮到谁丢饭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0-4 22:16:47 | 只看该作者

re:很多浙江企业预期中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圣诞订...

很多浙江企业预期中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圣诞订单都没有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0-4 22:16:59 | 只看该作者

re:想和大家共享以下文章。我读的时候很兴奋,...

想和大家共享以下文章。我读的时候很兴奋,好像看好莱坞的电影一样,希望不久真会有电影拍出来。


金融世界的重建者
2008年09月19日16:24

本周,历史将重任压到了几个人的肩头,这是一个几天前他们自己也会认为过于荒诞的任务:对美国的金融系统进行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整顿,而且行动必须迅速。

他们来自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一位北卡罗来纳州的银行家,一位伦敦的金融高管和曾掌管华尔街一家巨头的美国财政部长。与其他骨干力量一道,他们苦苦支撑着华尔街的基石。

他们快刀斩乱麻地促成了华尔街的象征──美林(Merrill Lynch & Co.)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的并购交易,由政府接管了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美国国际集团(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简称AIG)。现在判断他们作出的选择是否正确还为时过早。也很少有上万亿美元规模的交易决定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草草作出。

如今,政府似乎准备再推出一项举措遏制金融危机。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正在考虑建立将不良资产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的机制。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如何临时凑到了一起,以及影响他们决定的因素。本文采访了多位重量级人物和这一行动的见证者。


亨利·鲍尔森:死不得的庞然大物


自219年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首次担任这一职务以来,财政部长的主要工作一直是为政府提供经济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建议。

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鲍尔森就改写了财政部长的职责描述。

如今,他发现自己拥有了前任无法比拟的权力。他决定着华尔街企业的生死大权,可凭借联邦财政的实力选择胜利者或是失败者。鉴于布什政府对市场的放任主义做法,这更加彰显出这个角色的不同寻常。

62岁的鲍尔森大权在握,他创造了现在令他无法摆脱的先例。不久前,他推动了政府对保险商美国国际公司(AIG)及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接管。此前,他在3月份对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出手相救,其中的一项协议是,如果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收购这家濒临倒闭的投行,Fed将接收贝尔斯登300亿美元的资产。

在所有这些案例中,股东都蒙受了重大损失。而且,这些决定带来了一个“道德风险”的难题,即政府的救援会鼓励更大的冒险,因为金融机构会想当然地认为在遇到麻烦时将有人出手相救。

但一些公司只是因为太大,而不能允许其倒闭吗?不让它们倒闭就无法找到确切答案。这本身就存在风险。

近日来,AIG正好就出了这么一道谜题。截至第二季度末,这个巨无霸共有超过1万亿美元资产,诸如印度的人寿、美国的轿车和飞机及钻井平台都在其承保范围之内,业务遍及130个国家。

政府救助的这个概念本身就让鲍尔森不舒服。作为2006年才进入美国政府的共和党人,他曾任美国自由市场当之无愧的象征──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 Sachs)的首席执行长。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鲍尔森对政府救助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他上一周采取的行动中就能看出他所作出的艰难的平衡。

上周初,当雷曼兄弟股票暴跌时,鲍尔森接到了华尔街高管的电话。传达的信息是:他们会考虑收购这家公司,使其免于崩溃,但前提是得到类似贝尔斯登交易中的条件。

在俯瞰白宫的办公室中与顾问召开会议时,鲍尔森认为他已经受够了。政府必须坚持立场,不救助雷曼兄弟。

他动身前往纽约,周五晚上在曼哈顿下城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楼宽敞的会议室中,他试图让华尔街高管明白,拯救雷曼兄弟是他们的工作,不是政府的职责。

据当时一位与会人士说,鲍尔森对他们说:你们对市场负有责任。

周六上午,在同一房间中,鲍尔森和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盖纳(Timothy Geithner)下令将这些华尔街的巨头们分为三组,研究解决方案。

其中一组包括来自摩根士丹利、美林和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的高管。这个组被称为“LTCM组”,任务是提出同1998年救援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类似的方案。当年这家对冲基金宣告破产,华尔街机构共出资36.3亿美元进行了救援。

第二组包括来自高盛和花旗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的高管,他们负责研究雷曼兄弟出现巨大亏损的商业房地产业务。他们的工作是,算出这部分资产的实际价值。

第三组被称作“Lights Out组”,负责研究雷曼兄弟破产的后果。不过,到周六中午时,鲍尔森开始更多地考虑AIG。他同高盛和摩根大通的高层谈话,了解他们能否帮助AIG,或许是共同提供私营贷款。

周六早些时候,当雷曼兄弟的管理人员也在大楼中寻求救援时,鲍尔森还对向AIG提供资金支持不感兴趣--直到他对这家保险公司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了更多了解。

AIG的首席执行长维尔伦斯坦德(Robert Willumstad)坚持自己的看法。据知情人士称,他向鲍尔森和盖纳表示,他提出的是交易,而非救援。不过,到了周日,随着私营领域解决方案的希望破灭,鲍尔森开始意识到可能只有动用政府的资金了。

他相信AIG的倒闭会对全球经济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为AIG的金融触角已深入到全球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政府官员尤其担心,AIG的危机将会扩散到数百万美国人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中,AIG为这类基金常做的一些投资提供保险。周一,情况迅速变化:由于AIG信用评级被下调,它现在需要850亿美元贷款避免可能的倒闭。而高盛和摩根大通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这笔资金。

因此,到了周二,鲍尔森决定支持政府贷款。Fed称,AIG无序倒闭将会加剧已然严重的金融市场震荡,导致借款成本上升,家庭财富减少,并严重削弱经济表现。


约翰·塞恩:走在海啸之前


上周六,正当美林公司首席执行长塞恩(John Thain)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New York Fed)忙于研究雷曼兄弟问题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他所在的美林公司可能也挺不过这次危机。

当时雷曼兄弟总裁麦克达德(Herbert H. 'Bart' McDade III)正在冷静介绍该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状况,塞恩脑海里闪过了这个不祥的念头。和塞恩交谈过的人士透露,塞恩当时想:“下周五这个人也许就是我了。”

对塞恩来说,这个赌注太高了。塞恩曾先后担任高盛集团总裁与纽约证交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首席执行长,去年12月刚刚出任美林公司首席执行长。

由于在地产和其他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方面投资失误,美林公司过去一年已经冲减了超过460亿美元的资产。美林为此请来了塞恩化解难题。但该股股价依然持续受挫。单是上周五,美林股价就下跌了12%以上。

想到这里,53岁的塞恩悄悄离席,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首席执行长刘易斯(Kenneth D. Lewis)打了个电话,问后者是否有兴趣收购美林公司。当天下午2时30分,两人在纽约进行了面谈,为随后长达36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拉开了序幕。

塞恩派了美林公司总裁弗莱明(Gregory Fleming)会见美国银行的谈判小组,以便他们可以开始梳理美林公司的帐面。

上周六下午,谈判再次出现变数:两位高盛集团高管表示有意收购美林公司9.9%的股份。

美国最大的券商美林公司正式成为了收购对象。周日下午3时左右,就在首次接洽24小时后,美林公司和美国银行就每股29美元的收购价达成了一致。美林高管和董事匆忙召开了一次特别董事会议以批准该交易。

据与会人士透露,塞恩当时说,我上任时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但这是对公司股东最有利的方案。


肯尼思·刘易斯:登顶华尔街


上周六早上,从接到塞恩电话的那一刻起,刘易斯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最为大胆的一场赌博。

刘易斯没有迟疑。对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父母分别为士兵和夜班护士的刘易斯而言,这是他率领美国银行登顶华尔街、一览众山小的绝佳机会。要知道,刘易斯正是以率美国银行不断进取而享誉银行业、赢得华尔街尊敬的。

美国银行是刘易斯唯一效力过的公司。1969年,美国银行当时还叫北卡罗来纳州国民银行(North Carolina National Bank),刘易斯成了这家银行的一名信贷分析师。

2001年,刘易斯出任美国银行首席执行长;从那以后,他指挥完成了总规模超过1,62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美国银行也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银行收购了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巨头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这笔交易曾经被视为刘易斯的颠峰之作。但收购以“将华尔街带给美国大众”为口号的美林公司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数天前,刘易斯还在考虑收购雷曼兄弟。但到了上周五,刘易斯决定如果得不到政府财务支持,他就放弃这桩交易。但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表示拒绝提供支持。

因此,上周六早上,刘易斯告诉手下精疲力尽的谈判小组返回夏洛特。没想到,塞恩的电话接着就来了。

刘易斯随即下令谈判小组立刻回到纽约。这一预期交易已经有了代号:“A计划”。

当天下午,刘易斯本人也火速 到纽约,在美国银行的公寓和塞恩进行了一个小时的会谈。

当刘易斯周一返回家中的时候,一封语音邮件已经在等着他了。这是来自他导师休·麦科尔(Hugh McColl)的贺电,正是这个海盗式的传奇人物在1980年代率领美国银行走上了扩张之路。


小罗伯特·E·戴蒙德:第二次机会


上周四在从伦敦飞往纽约的途中,戴蒙德小睡了4个钟头。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他没什么时间合眼了。

现年57岁的戴蒙德(ROBERT E. DIAMOND JR.)是英国市值位居第三的银行──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的总裁。他当时正在考虑收购雷曼兄弟。这是在华尔街上建立一个大型业务部门的黄金时机。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帮助巴克莱从一家伦敦的中等银行发展成为一个分支广泛的欧洲投行。

但他觉得如果没有美国政府或是其他华尔街大公司的支持,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上周五,为了避开媒体,戴蒙德乘货梯上雷曼兄弟的办公楼,与雷曼兄弟首席执行长理查德·富尔德(Richard Fuld)见面。不过根据他提出的交易结构,将需要从其他华尔街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而且还需要美国政府帮助为雷曼兄弟的资产提供担保。周日午前,戴蒙德被告知他的提议不可行。巴克莱退出了。看起来雷曼兄弟要申请破产了。

周日晚间,形势突然发生变化,戴蒙德看起来可能会获得第二次机会。当他走向曼哈顿中城的Smith & Wollensky牛排餐厅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已经是喝杯冰镇啤酒了,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雷曼兄弟总裁麦克达德打来的。麦克达德提出,破产申请或许能为交易打开另一扇大门。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麦克达德问道,如果雷曼兄弟被接管,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做点什么?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雷曼兄弟就申请了破产保护。戴蒙德一头扎进破产法的条款里,看看能否 快行动,达成一笔交易。他知道在雷曼兄弟开始失去自己的员工这一重要资产之前,他必须迅速行动。

周二,巴克莱同意斥资17.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的大部分北美业务,不包括该公司风险较高的资产和债务。


小理查德·富尔德:一败涂地


雷曼兄弟的同事长久以来都对富尔德的制 诀窍感到惊奇不已,无论是在债券交易还是在华尔街上。雷曼兄弟的一位合伙人曾经对一位手下说,如果富尔德(RICHARD FULD JR.)排在你前面买彩票,把你的2美元给他让他帮你买,因为这家伙肯定会赢。

但他的好运气到周日用完了。尽管一再坚持说他永远不会卖掉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但是最终他却被逼到了这条路上。富尔德在雷曼兄弟工作了41年之久。

现年62岁的富尔德上周末大部分时间都窝在31层那套俯瞰曼哈顿中城的办公室里。由于雷曼兄弟员工对该公司的不稳定局面愤怒不已,公司增加了对富尔德的安保措施。

在他和其他雷曼兄弟高管绞尽脑汁寻找交易时,他对一位高级顾问说,我只是想让我的人能幸存下来。

人们对富尔德寄予了厚望,他被称赞在雷曼兄弟90年代中期从美国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分拆出来后,几乎是一手重建了这家公司。不过在过去的两个财政季度中,该公司已经因房地产投资失误而损失了67亿美元。

富尔德周六早上7点到了办公室,穿着蓝色的套装,打着领带。这一周的事情让他精疲力尽,他在10点左右想小憩片刻。不过他没睡多久。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长鲍尔森几乎是马上就打来电话询问进展情况。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周六下午美国银行退出与雷曼兄弟的收购谈判后,富尔德给刘易斯打了好几通电话,试图再进行一次尝试。但是刘易斯没有回电。

富尔德不知道的是,当时美国银行已经在与竞争对手美林进行深入的并购谈判了。

周日,作为寻找买家的最后一搏,富尔德打电话给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长麦晋桁(John Mack),问他是否有可能做笔交易。

答案是没有。

这样,雷曼兄弟的命运实际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该公司周一早间申请破产。

对于一位控制欲很强的高管来说,这可谓是一落千丈。在富尔德的领导下,从来没有休闲星期五之说。他的标致性衣着包括手工定制的崭新白衬衫。员工们一直称呼他为“董事长”。

周一在雷曼兄弟总部大楼外面,一名画家为愤怒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他展示了富尔德的一张巨幅肖像画,让人们在上面签名留言。一名员工潦草地写道:好买卖,迪克(译者注:也是骂人的话)。

根据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报告,同样也是在周一,富尔德以每股约20美分的价格卖掉了200多万股雷曼兄弟股份。报告显示,他因此净得近52.5万美元。

富尔德出手的这些股票在2008年初时的市值超过1.45亿美元。

周二,形势突然好转,巴克莱同意收购雷曼兄弟旗下的美国经纪业务。这至少在眼下拯救了这家曾经颇受尊敬的证券公司的一部分。

在向员工发出的一封宣布交易的信中,富尔德写道,我知道这对所有的人来说都非常痛苦,无论是私人感情上还是财务上。就这一点来说,我感觉非常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0-4 23:18:32 | 只看该作者

re:过渡超前消费惹得祸.乱得已经很难收场了.

过渡超前消费惹得祸.乱得已经很难收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10-5 00:17:29 | 只看该作者

re:过渡超前消费已经成了美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了...

过渡超前消费已经成了美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了,特别是钱不多的人。 由奢入简难,经济政治层面上问题可以解决,意识文化上的问题就不是一代人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10-5 00:30:00 | 只看该作者

re:这是我们老板在公司内部的博客上说的,"房...

这是我们老板在公司内部的博客上说的,"房地产泡沫当然是这场危机的根源,也只有它能让我们摆脱危机,美国房地产从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跌了20%,估计一直会跌到25%到40%,时间可能要到09年中期,我同意鲍尔森的看法,我们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一直要到这个房地产危机平息后才能可望复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10-7 08:11:08 | 只看该作者

彭博社:华尔街倒下后,中国岌岌可危

这个消息真的让人心里不踏实。整个世界的经济紧密相连,澳洲这边虽然口口声声说经济底子很好,可前景如何,政府和经济学家们都指出取决于于中国的经济趋势。真不知道下一步会怎么样。

**********************************************************************************************************************
“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能成为拖垮中国的导火线”的这一论调,对那些惊叹亚洲实力的人来说,似乎不可思议。
 
 正值美国国会议员为纾困市场、避免衰退焦头烂额之际,中国经济成长率还高达10%。坐拥1万8000亿美元(2亿6100万新元)外汇储备,中国可以轻易地援助美国而面不改色。

  但是中国能成功闪避美国危机的几率正逐日下滑。

  LGT集团策略师霍奇(Simon Grose Hodge)说:“美国消费者如今财务困窘,将停止购买中国的商品。中国内需绝对无法弥补这个缺口。”

  北京大学金融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说:“我们希望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非常、非常温和。”

  但是美国温和趋缓的几率几乎就跟股价掉得一样快。即使动用数千亿美元纾困华尔街,消费减弱及大幅裁员的情况恐怕将持续加剧。

中国过度依赖美国消费

  华尔街一步一步走向衰败,令北京的官员忧心忡忡。重商主义导致中国过度依赖美国消费者,假如美国步入衰退的期间加长,亚洲的成长将面临冲击。

  美国人没有亚洲人的高储蓄水平。随着美国增长趋缓,举债减少、家户存款增加,像是香港、韩国及泰国等出口国必须开发其它市场的需求。

  欧洲及日本可能爱莫能助。日本濒临衰退,欧洲则越来越容易受到美国的事件冲击。中国则难逃美、欧、日三者的影响,为亚洲的稳定局势平添变量。

    许多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由10%趋缓至8%并非坏事。但是假如一个国家依赖不断高速增长,以压抑国内许多挑战,包括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那么增长趋缓就是个大问题。

  眼下所需的正是一次彻底的调整:增加内需消费,货币升值,加强投资在医疗保健、退休金及教育上。这一切若能快速上路,将纷扰降至最低限度,在经济史上便是一桩独一无二的功绩。

  美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假如有人以为中国可以置身事外、一帆风顺,恐怕就像一年前有人说次级房贷危机可获控制一样,大错特错。

可能拖垮中国出口业

  这点出一个关键,即亚洲与美国脱钩的重要性。但知易行难。

  大家常说亚洲具有优势,假如中国抛售手上5190亿美元公债,美国就会天摇地动。但反过来说,一旦美国崩盘,也会拖垮中国最举足轻重的出口业。

  股市亦然。许多中国人都未曾亲身经历衰退——他们对经济繁荣的熟悉度远超过增长趋缓。股市投资人看惯了两位数增长,少见股价大跌。今年中国股市重挫58%,会如何影响市场信心,仍在未定之天。

  中国等国家过去总追随华盛顿官员的建议,多年来被告诫要改善银行水平,如今中国则目睹美国拥戴、认为最理想的金融体系轰然倒地,一蹶不振。

  一旦情况更加危急,亚洲可能同样会被美国经济拖累。面临市场空前的剧变,一年前还很少人放在心上的风险,最终也可能重创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8-10-7 09:50:22 | 只看该作者

re:我所在的是一家美商独资公司,投资企业属美...

我所在的是一家美商独资公司,投资企业属美国工业500强。产品一直以来近80%是出口美国。

从去年9月开始,出口额开始下滑,但下滑速度缓慢。从今天7月开始急剧下降。公司随之出台降本应对政策,如取消加班之类。公司没有直接裁员,但直接员工马上大量主动辞工,间接员工也走了不少,不过管理人员未见动静。

人心涣散不可避免。同事中有人说,现在公司里,忙的只有工程部和财务部。工程部忙着研发,财务部忙着分析和例行工作。

目前,我感觉到公司直接员工、间接员工与管理人员的人数比例已明显失调,当月已出现亏损。我不知这样的状况公司能撑多久!

从7月开始,公司放宽政策,开始更加努力开拓中国国内市场。目前进展有,但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10-7 11:06:20 | 只看该作者

re:美国政府$7000亿的救援计划已经开始实...

美国政府$7000亿的救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这将使得金融系统渡过暂时的难关 – 最起码使得很多因为流动资金问题而面临倒闭的银行们可以喘一口气了。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政府将通过发行国债的方法来填补这笔巨大的金额,而这些国债的很大一部分将会是中国和日本政府买单,因为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高的,而且美元在其总储备中占的比例不低于70%。美国的国债一直是外国政府和社会基金们的熱捧对象,道理是其安全性和合适的回报率,因此,美国国债从来没有[STRIKE]脱[/STRIKE]滞销过。有消息说中国计划动用$2500亿增购美国的国债,估计日本也会作出相应的动作,所以按常规$7000亿的国债将不会有问题筹集到。

但是情况却远不会像这样简单。

美国政府目前的债务已达十几万亿,接近或超过其一年的GDP,这个数字相当庞大,世界上有史以来没有任何先例可于此比较,从技术上来讲,美国政府已经是‘资不抵债’处于破产的状态。美国每年的开支是其国民收入的105%,而储蓄率则不断下降,低至今日连10%都不到,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这样一种情况下,增加债务的结果只会削弱美元和美国金融霸权的地位,从而影响到美国的长远利益并且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讲帮助美国买单可能会造成美元贬值,加剧了本身已经存在的出口困难,同时还遭受汇率上的损失;但是如果不救援,那么损失就更直接和现实 – 因为中国的GDP约有40%是出口造成的,而美国是最大的贸易国。

有人在谈论中国应该摆脱常规的外汇储备挂靠美国国债的做法,而应该直接涉及资产运作。两年前中国投资公司创立,注入资金为[STRIKE]¥[/STRIKE]$1000亿,中投的主要投资对象为以前香港财政司梁某为CEO的‘黑石’公司,结果实在差强人意。这证明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在婴儿学步阶段,完全不可依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10-7 16:32:19 | 只看该作者

re:恩,喜欢看者者的财经文章,虽然似懂非懂。

恩,喜欢看者者的财经文章,虽然似懂非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8-10-7 18:59:45 | 只看该作者

re: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

    近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70%,出口占GDP40%,这两个数字说明中国经济严重外部依赖,所以这几年政府出台很多政策刺激内需,其实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如果内需不足,出口疲软,失业将凸显,造成社会不安定。而刺激内需,关键在于农村和农民,城市的内需已经不用刺激了。刺激农民的内需就需要提高他们的收入,但是只靠种粮食还不够,建设新型农庄是个出路,虽然至今似乎没有值得全国推广的模式,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未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年毛主席就是把握了农村问题,今天还是如此。我感觉中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归属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8-10-7 19:39:09 | 只看该作者

re:海生说到了最近最热的一个话题:农村土地所...

海生说到了最近最热的一个话题: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若能实现,则为人民公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最大的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8-10-7 20:14:29 | 只看该作者

re:几年前听过樊纲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课,他特...

几年前听过樊纲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课,他特别强调了8%的年增长率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底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每年约有3千多万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解决这些人口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以此来看,城市的内需还是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可以忽视掉。

关于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十分严肃。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绝大部分农民的基本上不具备除了低等劳动以外的任何其它技能,一旦他们脱离了土地,没有地方可以吸纳如此大量的低等劳动力。如果允许土地使用权(准确地讲不是拥有权)可以流通的话,那么几乎可以断定在资本的作用下,大部分的农民将不再拥有土地,而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将会无所事事,连基本的依靠都没有,这会造成社会极端的不安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8-10-7 20:20:5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黄花...

下面引用由[U]黄花菜122[/U]发表的内容:

恩,喜欢看者者的财经文章,虽然似懂非懂。

谢谢菜花的欣赏,你的似懂非懂说明了我的半懂不懂。我的确是把了解财经当成爱好,而绝没有专业的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