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heiye66580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版:身处纽约是否感受到华尔街金融地震?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10-12 07:56:08 | 只看该作者

re:打开电视就看到两个专家在讨论“华...

    打开电视就看到两个专家在讨论“华尔街危机”。对于金融我不懂,但也感觉到好像比咱的股市高台跳水要严重。专家说这次全球危机,咱们中国不怕,但我还是想到了那些身处风暴中的同学们。他们当年或者千辛万苦考得眼都绿了,或者望天望日终于飘扬过海到了大洋彼岸,以为从此过上了美刀支付的日子。可现在呢?他们在他乡还好吗?

  刚好一今年刚去美国的同学打来电话。他慰问了刚刚过去的黄金周,然后长叹一声:我很怀念国内!莫非他被风暴刮着了?好在他只是感叹美国的业余生活太乏味。我问他金融危机的事。他说,别的不知道,就看见自己四周的美国邻居前两个月纷纷竖起卖房的牌子。最近牌子少了很多,不知是危机过去了,还是被银行收了房子。

  说起休长假,他讲了个故事。一位年轻同事常抱怨老板苛刻,没有假期,终于愤起抗争,自己请了一周的假去放松。没想到回来后,正赶上要减薪减员,他就成了第一个挨刀的人。老板说,你不是觉得假期不够吗?以后一周上三天班吧!同学说,按小时记酬,他就等于减薪40%。这以后,大家伙儿都不提休假了。

  过了两天,又听到一在华尔街同学的事。他本来算是同学中打入敌人内部比较深的杰出代表。可偏偏遇上银行业大萧条。据说,像他们行业最先砍掉收入较高的人员,基层操作人员反而安全些。这同学确实聪明过人,风暴刚有点阴云时就主动申请调到一个低级岗位。可没想到这场风刮得有点狠,连窝给端了,即使有先见之明如他者最终也不免被裁。

  突然想起班里第一对去美国的同学夫妇。男同学本来做的是科技含量很高的软件,改学经济,因为那时金融类工作好找且收入丰厚。后听说他去了一家名声很大的银行。忽然很为他担心。搜遍了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消息。惟一使我安慰的是:看到的都是他所属银行收购别家,还没看到他们成为新倒下的巨人。

    为了我妹妹一家、为了我的同学们,为了坛子里各位亲爱的战友们,我祝愿米国渡过难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8-10-13 11:34:07 | 只看该作者

澳总理致电温家宝, 希望中国多买澳矿产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首次致电中国总理温家宝,确保中国对澳洲矿产需求,避免澳洲经济陷入危机。

  陆克文透露,他星期一(10月6日 )晚给中国总理温家宝电话,向他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温家宝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从原来预测的11%至12%的增长率,降为9%到10%。尽管这样,中国对澳大利亚的矿产品仍然会有强劲的需求。

  这对澳大利亚无疑是一个保证。陆克文说:"在与温家宝总理几天前进行的有关中国增长战略问题的谈话后,我的印象是,这证实了中国长期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的意图。"

  他认为,现在中国是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澳大利亚矿产品最大的进口国。矿产品出口,带动和保持了澳大利亚过去10多年的经济持续增长。

  澳大利亚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不衰退,澳大利亚将借助对中国巨大的矿产品出口渡过难关。

  尽管全球经济衰退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使其经济放缓,但中国本身巨大的国内市场仍然保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

  澳大利亚的增长虽然减半,但增长仍然在2%以上。而这2%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矿产品出口来支撑。

  陆克文认为,中国是对抗这次全球危机的一个最大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8-10-13 15:16:03 | 只看该作者

re:准备抄底啦?

准备抄底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8-10-13 20:46:0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准备抄底啦?



整个周末老公都端着他的 Laptop, 研究新加坡股市行情。 可是今天一开盘就走高,他选的股票一个也没买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8-10-14 11:53: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i...

下面引用由[U]LittleKoala[/U]发表的内容: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首次致电中国总理温家宝,确保中国对澳洲矿产需求,避免澳洲经济陷入危机。

  陆克文透露,他星期一(10月6日 )晚给中国总理温家宝电话,向他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


由于房地产的原因, 国内的钢铁开始变得滞销了, 水泥厂开始倒闭了, 但是进口铁矿还要涨价, 真是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8-10-14 11:56:43 | 只看该作者

re:铁材大幅跌价,跌到我肉都痛了,我才刚进完...

铁材大幅跌价,跌到我肉都痛了,我才刚进完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10-14 12:18:58 | 只看该作者

华尔街像盖达组织:欧盟恐慌各国自扫门前雪

亚洲周刊罗惠珍

美国次贷所引起金融风暴,超出欧洲大国的预期。由於各国分属不同政权及财政体系,欧盟这个本来自称坚实的组合,此刻成了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惊弓之鸟。各国目前首要是稳住房地產价格。

欧洲在十月初那几天,股票市场经歷巨大动盪。一天内,法国股市跌幅近百分之十,伦敦股市上下震盪百分之四十,冰岛政府将第二大银行(冰岛银行)收归国有,这个国民所得超过六万美元的世界第四富国,竟面临「国家破產」境地,还得紧急向俄罗斯求救。

比利时与法国合资的德克夏(Dexia)银行摇摇欲坠,法国政府立刻出面护盘,银行不能倒。爱尔兰政府以其两年的国内生產毛额、四千亿欧元(约合五千四百 六十亿美元)担保该国六家银行的存款两年,德国政府投下五百亿欧元后,该国第四大的海波不动產控股银行(Hypo Real Estate),总算逃过倒闭厄运。

比、荷、卢三国合资的富通银行(Fortis)也在三国政府急救下,先喘一口气后,目前则由巴黎银行出资一百五十四亿欧元,接管富通银行。英国也把大型房 贷银行Bradford & Bingley(B&B)收归国有,并且出资一百八十亿英镑(约合三百二十亿美),将定期存款与零售业务卖给西班牙国际银行(Banco Santander)。

没有人料得到,仅短短两星期,欧洲就成了金融瘟疫的大疫区。昨天说存款保障上限为二万欧元,今天又改为五万欧元,政府先说不要抢救银行,却又失血承担,各 国紧急措施变来变去,每天都有新状况,政府领导人白天坐镇,夜间开紧急会议,天亮了都还不敢闔眼,深恐又有个万一。也唯有在危急关头,人们才发现,欧盟这 个号称坚实的组合竟是「大难来时各自飞」,或者说人人自顾不暇。

危机刚起时,法国从美国财政部长保森(Paulson)的七千亿美元紓困计划得到灵感,建议欧盟也来个三千亿欧元的紓困基金,没想到立刻引起柏林一阵跺 脚,伦敦当局也不愿淌这浑水,泥菩萨过江的首相白高敦强调「自扫门前雪」,倒是意大利回锅总理贝卢斯科尼与法国总统理念契合,同意欧盟大家族集资的紓困计 划,危机尚未漫延,十月初的欧盟已经乱成一团。

欧盟轮值主席法国的总统萨尔科齐召开了G4迷你高峰会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议中,以高分贝要求各国政府负责自己的金融危机,并指责爱尔兰政府担保该国银行存款的决定,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但她一回到柏林,就立刻宣布全额担保德国银行的存款。

从市场自由竞争到政府干预,默克尔总理三百六十度的转变,促使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也纷纷宣布对该国银行存款担保,欧盟赶快召开财政部部长会议,将存款担保额提高到五万欧元,英国首相白高敦也跟著宣布,存款报帐额度从三万五千英镑提高到五万英镑。

默克尔总理的转变,并非她从西德的资本主义社会又回到东德的「国营时代」,寧可重温集体农场的旧梦,不再相信市场经济会让麻雀变凤凰。她从柏林出发到巴黎 前,德国的银行就已稍稍出现挤兑,市面上传出多家银行快要倒了,存款缩水减半,许多德国民眾骑著脚踏车到银行看个究竟,社会隐隐浮现焦虑不安情绪,若不赶 快解决,一旦民眾信心崩溃,政府就要跟著银行一起垮台了。

因此,她才会在批评爱尔兰政府后,顾不得市场公平竞争的钢铁定律,立刻改口,试图安抚社会大眾。商业银行团撤手后,德国政府拿五百亿欧元援助海波不动產控股银行,就是要避免引起更巨大的金融动盪。

事实上,欧洲所面临的金融危机超过原本预期,因此各国领导人不断地「信心喊话」,但光是喊话不足以给人信心,欧洲国家只好硬著头皮承担金融海啸猛烈扑打。 由政府接手宣告破產倒闭的银行,只有安定人心的目的,完全不顾投资报酬率的考量,而政府能支撑到甚麼地步,会不会步上冰岛的后尘,没有人能预料。

银行本身运转不灵,对企业界的贷款限制更多,或者根本无能力放款,企业将面临冰河期,最近以来,许多人所担心的一九二九年经济大衰退歷史重演,还是有几分根据,当工商业因资金短缺而失去动力后,经济萧条自然形成,要再让景气復甦,非常困难。

欧洲国家政府并非完全没有预见今天的灾难,但所有的执政者都希望能躲过危机,为了减轻民眾的疑惑,总是再三重申「欧洲的银行体系与美国不同,美国所发生的不会发生在欧洲。」

但若从欧洲国家政府出面拯救房地產市场,就可看出潜在的危机了。因为许多银行都投资在房地產,如果借贷的建筑集团倒闭的话,呆帐要银行自行吸收,银行为了 避险反而与建商合资,希望能从获利分散呆帐的风险。「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房屋市场的买气停顿时,政府就要担心了,法国政府日前计划由国宅处收购三万户空 屋,作为社会住宅,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建商压力,同时也避免银行被拖垮。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利时富通银行一出现问题,其他银行接二连三跟著摇晃,法 国的银行也不能倖免,外号「松鼠银行」的Caisse d'Epagne就因投资房屋市场,造成营运困难,只好与大眾银行(Banque Populaire)合併。

从今年第二季起,欧洲的房地產买气就明显衰弱了,前几年房市热络时,业者拼命抢建,西班牙的建筑集团在地中海沿岸造镇,盖起数万栋的房子,结果造成了数万 栋的空屋,西班牙政府也尽量想办法吃下空屋,否则建商到了、银行垮了,老百姓就完蛋了。但政府的反应又不能太直接,否则容易背上与建商「利益掛鹇」的恶 名,同时也会引发对经济萧条的全面性信心危机。

一般民眾没料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后遗症,竟然会在欧洲发作。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省吃俭用慢慢累积一点点钱,放到银行定存,或是买个储蓄保险,希望能安心养老。怎麼料想得到,一夜之间祸从天降,似乎每家银行都有倒闭的可能,数十年来的积蓄化为乌有,怎麼不会人人自危呢?

最近两个星期,法国各银行的理财专员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不停,存户都想到他们的存款到底还在不在?合约未到期,储蓄保险是否该解约,认赔了事?此时此刻,银行的分析师也无法「料事如神」,他们绝不会鼓励客户解约,营造挤兑气氛,但也不确定事情会糟到甚麼地步?

华尔街像盖达组织

欧洲人很不甘心成为美国次贷的受害者,难怪有人将美国比喻为恐怖主义的国度,说华尔街原来是恐怖活动製造者——盖达组织,那些美国的经济学家专家们,著书 立说,鼓励人们怎麼投资致富,怎麼赚第一个一百万、一千万,怎麼成为赢家,结果却带来了全球大恐慌,原来他们一个个都是拉登的化身,格林斯潘等经济祖师爷 们,才是头号恐怖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10-14 23:11:36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去给爱车做保养时看一杂志,说的是次贷...

今天去给爱车做保养时看一杂志,说的是次贷危机的中国移民,不知怎的其中一篇说的好象就是冯班,不知冯班是否接受过采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10-15 11:51: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熹儿...

下面引用由[U]熹儿妈妈[/U]发表的内容:

今天去给爱车做保养时看一杂志,说的是次贷危机的中国移民,不知怎的其中一篇说的好象就是冯班,不知冯班是否接受过采访啊~!!!


这辈子还没有人抬举过我上那个台面,肯定就不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10-15 22:44:37 | 只看该作者

re:原来是如有 雷同纯属巧合!那文章的意思是...

原来是如有 雷同纯属巧合!那文章的意思是:浙江人,一儿一女,十年前在美国硕士毕业后留美国一大公司做IT工作,在贵价的城有一房子,因女儿出生后就觉房子不够用,最重要的是离上班地太远,单程需40分钟左右,所以近期频往老城学校区看房,就在斯坦福大学区内,故事的主人最后说的一句是:还没有看到周围的华人还不起房贷,虽然还不起房贷的美国人大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8-10-15 23:16:2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熹儿...

下面引用由熹儿妈妈发表的内容:

原来是如有 雷同纯属巧合!那文章的意思是:浙江人,一儿一女,十年前在美国硕士毕业后留美国一大公司做IT工作,在贵价的城有一房子,因女儿出生后就觉房子不够用,最重要的是离上班地太远,单程需40分钟左右,...

那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勤俭节约,不愿意冒风险。[EM05]首付一般都有20%,手上还握有现金,股票方面沾得较少,各种贷款少。美国人很多是有一个花一个,买什么都要贷款(房子,汽车,家具,电器,等等)或者分期付款。就连孩子上一个学期的GYM课,也会选择分期付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8-10-17 09:38:47 | 只看该作者

银行家拉的屎也是臭的 (1)

来源:文学城  by coolermasterau 于 08-10-13 19:17:13

香港一个朋友的妈妈是我见到过最忠诚的股迷,老太太做了一辈子的护士,八九年退休后成了专业股迷,只要开市风雨不误去银行大厅炒股机前上班。老太太炒股同别人不同,她只炒一只股,那就是香港股市大哥大的汇丰银行。老太太的炒法也很特别,隔一段时期她就为自己设一个底线,比如:1998年我问她炒股心得,她说:“我不管什么大市不大市,我也不看别的股票,只盯着“大笨象”(香港股民给汇丰银行起的绰号),只要跌到100以下我就买。超过120我就卖。”说来也怪,97香港金融风暴,2000科技股泡沫,不少香港股民,甚至很多理财专家——基金经理都亏的鼻青脸肿,可是这位汇丰老太太却分毫无损。

老太太的丈夫是位中医,可惜能治别人病的人治不了自己的病,不到五十岁就把两个上中学的女儿扔给老伴走了。老太太一人把两个女儿拉扯大,大女儿成了西医,小女儿成了律师。两个女儿有钱后,想给老太太换个新屋,可是勤俭一辈子的老太太执意不肯,仍然住在30多年的老公寓楼里。老太太唯一爱好就是炒股赚钱,因此把两个姑娘给的零花钱全用来炒汇丰银行。

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中意汇丰银行?”

老太太说:“我的第一个银行户口就是在汇丰银行开的,我的第一个提款卡也是汇丰银行的;汇丰银行的职员从管我叫小姐开始,一直管我叫到阿婆,我是跟着汇丰银行长大的,他们服务好,我放心。”老太太是典型的香港人,汇丰银行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的情意结。97年以前香港是殖民地,在别的国家没有使领馆,因此在海外旅行的港人看到HSBC这几个字心里会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她女儿在旁边笑着插嘴:“我妈每年都去参加汇丰银行的股东大会,每次回来都说人家自助餐好吃。”

我知道汇丰银行是香港上市公司中股东最为分散的公司,听说好像汇丰银行的公司章程规定,任何单一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许超过2%,因此每个股东都是散户。汇丰银行是个典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的公司,董事会是它的真老板,股东大会基本上是橡皮图章。每年出席股汇丰银行股东大会的人数尽管比其他上市公司要多很多,但绝大多说出席者都像这位老太太一样,实际上是冲着那顿自助餐去的。

当然也不都是为了吃饭去的,98年汇丰银行董事会主席浦魏士退休,一位香港老伯在股东大会上为他献一首中文起律诗,诗的大意是:汇丰银行扎根香港,服务大众经营有方,140年风雨不倒,善待股东童叟无欺,感谢汇丰衣食父母……原来这位老伯也是汇丰股迷,20年来非汇丰股票不买,结果炒成千万富翁,现在退休衣食无忧。

2003年我在香港又碰到老太太,她真是越炒越年轻。我问穿者牛仔裤和运动鞋的老太太:“现在汇丰银行应该多少钱吃进?”

“跌过130,我就买。”老太太底气十足地回答我。

她女儿背后跟我说,她妈这十几年炒汇丰银行,账面已经赚了好2百多万。可是她仍然舍不得花,每次吃饭都要女儿买单;每年给外孙子们的压岁钱都不超过100元。她曾经跟别人说过,将来把这个钱捐给她只回过一次的广东普宁老家修桥。

2008年春节前,我接到她女儿电话:老太太坐游船周游世界已经在海上半个月了,下星期二,她那艘世界最大的游船靠岸悉尼,问我有没有时间接待他母亲一下?

我知道这种豪华游船是专门给有钱的老年人玩的,在全世界转一圈至少要几万美元,我问她:“你妈一向节约,怎么突然大手笔花费起来?”

她笑着说:“你见面跟她聊聊就知道了。”

2008年1月15日,那艘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有一个高尔夫练习场,4个游泳池,12个餐厅,2000个服务人员的游船靠在了悉尼歌剧院对面的海上旅客码头。老太太带个大墨镜从船上下来,快80的人了,走路有些慢。我和太太开车带她游了游悉尼,到中午了,问她想吃什么?

老太太说:“吃最好的,悉尼那里吃饭最贵?我请客。”

我忙说:“你大老远来,怎么能让你请客?”

老太太有些自嘲地说:“黄生呀,我现在不炒股了,要把剩的钱花掉!”

到餐厅坐下,我忙问:“你不是一直都炒得很好吗?为什么不炒了?”

老太太说:“我炒了十几年的股,专炒汇丰为的就是稳当,躲过了97金融风暴和互联网泡沫,可哪知道这次美国次贷把汇丰也连累了,它撇了100多亿美元坏账,股价差不多跌回到10年前。这么多年炒它,赚钱了,高兴得睡不着;亏钱了,心疼也睡不着。结果白白忙了十几年,我应承给乡下修的桥也不能修了。也都怪我自己,炒股的人谁不知道千万别满仓,可是越老越贪,加上我年事已高,想早点赚够修桥的钱。结果这几年一直满仓做过山车,现在就剩下点本钱。看来人一辈子赚多少钱都是命中注定。可是让我想不通的是:我不懂得次级贷款有情可原,我只是一个牙医护士。可是每年开会坐在主席台上的汇丰高层都是蓝眼黄发的洋人专业精英,他们怎么也被那些美国黑人穷人给蒙了?”

我说:“怎么叫被美国黑人穷人被蒙了?”

“次贷不就是美国穷人向银行借钱,还不起,不还了;最后由银行股东买单吗?!”

老太太喝了一大口水继续说:“今年一月外孙子在美国结婚,女儿带我去美国。外孙子家旁边有一对四五十岁的黑人胖夫妇,每人至少有100公斤重,一个人顶我们四个香港人重。夫妻俩每天不上班坐在门口晒太阳,人倒是很友善,我每次路过都跟我打招呼。外孙子跟我说,美国穷人和中国穷人不一样,美国穷人都胖。因为美国有失业救济金,没工作也能吃饱饭,加上不干活,人就胖了。就是这对的夫妇,还买了两套房子,其中一套在街转角,因为不能按时还房贷已被银行收回正在拍卖。他俩住的那套本来也要收回,1月份布什政府出来救市,不让银行向这样的美国穷人收房子,所以他们俩至今还住在那套挺好的房子里。他们不仅住得好,我看每天吃得也不差,一到中午了,那个男的准开他那个大的像卡车一样的皮卡车去麦当劳,买回两大包汉堡包,薯条和特大杯可乐。”

老太太情绪有些激动了。我忙说:“你先吃两口菜再说。”

老太太说:“不行,我不说不快。现在我见人就说。杀人偿命,欠账换钱是天理,欠债可以不还,世道就乱了。香港人为什么那么博命(努力),因为没人会白送钱给你。97年金融风暴,那么多人买李嘉诚的房子变成负资产,可是李嘉诚那么有钱也没让一分钱给那些因买他房子破产的人。那对没工作的美国大胖子不仅住得好,吃得好,还抽烟!美国烟好贵,差不多要50元港币一包!看着看着,我明白了,其实他们每天吃的汉堡包是由我来买单的。你看,我把钱买了汇丰的股票,汇丰把我的钱借给像这样的美国人买房子;他们俩能从汇丰银行借到不用还的钱买房,当然就不用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必须靠自己省吃俭用攒钱买房了,于是,他们每天就可以吃汉堡包了。其实,不仅是他们住的、吃的,连他们的烟都是我给买的!”

老太太一口气说完,然后问我:“黄生,听说你现在在北大教书,你说,我说读对不对?”

我盯着这位老太太的眼睛,半天说不出话,忙端起水喝了一大口。我知道老太太的钱变成那对胖夫妇的汉堡包需要很复杂的程序,可是老太太的逻辑似乎没错。

我说:“对,就是这么回事。只不过美国白人也有很多穷的。”

我太太插进来说:“那我2007年买QDII亏得钱,难道也都给让美国人吃了?”

老太太苦笑了一声说“对,他们就是因为能借到不用还的钱,才吃成大胖子的。听说现在美国人有四分之一人肥胖,糖尿病已成为第二大流行病。”

我太太说:“肥胖是不是跟人种和饮食习惯有关?”

老太太说:“别听那些专家瞎说,我们这代香港人都挨过饿;没钱吃肉,只能青菜下饭;没钱买青菜,那就咸菜就白饭;那时没看到谁是大胖子。现在可倒好,好多香港孩子也成了肥胖儿童,都是吃的。有钱能管住嘴的人少。我怎么没见过非洲黑人那么胖的?”

我说:“那你现在决定不再借钱给美国人了?”

“对!我现在想通了,不再给美国人买汉堡了,家乡的桥也不修了,我要趁我能走的时候,把这个世界看一看。”老太太瞄了一眼餐厅外面的悉尼大桥,若有所思地说。

我说:“能想到你这步的人不多。”

老太太喝了半杯白葡萄酒有些兴奋,又说:“听说美国还借了中国好几千亿美金,你说中国会不会像我这样傻,也给美国人买单?你看为什么美国到处清水秀交通发达,是不是借中国人钱修的?”

我太太说:“有可能。中国政府跟中国人似的,穷怕了,挣一元花五角;美国政府跟你孙子那个穷邻居似得,挣一元花两元;美国多花的钱是谁的?我估计有一部分是中国的了。”

老太太说:“那快点跟中国说,别在借钱给美国人了,要像我一样快点花钱!”

我说:“你一个人可以游船河,可是一个国家怎么花呀?”

老太太毫不犹豫地说:“嘿!我在美国看那对夫妇每天大嚼汉堡时就给中国想好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美国人身上的肥肉转换成中国人的牙齿。”

她看我不明白,继续说:“我做了一辈子牙科护士,我知道尽管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经常吃肉啃骨头,可是没到老,牙都不行了;特别是农村人才五六十岁就豁牙露齿。为什么?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牙医设备,因此大多数中国人不能经常进行牙齿护理,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年能让牙医洗两次牙,中国人的笑容一定比现在要好看。因此,如果让我当中国总理,我会买来世界最好的牙医设备,每个村子配一个牙医诊所免费给每个中国人洗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8-10-17 09:39:22 | 只看该作者

银行家拉的屎也是臭的 (2)

后记:银行家也是人,是人拉屎都臭。

第三天,老太太随大游船去智利了,可是美国人吃汉堡,老太太买单的问题却留给我。此时正是2008年一月底,全球股市在美国次贷的影响下一片焦土,次贷给世界经济究竟带来什么后果,现在谁也说不清。可是全世界投资者清楚的是:现在每个人的钱都少了。

按老太太的逻辑,投资者的钱不可能不少,因为都被美国人吃汉堡包吃掉了;按投资分析员和基金经理的逻辑,投资者要为美国次贷坏账买单。买多少?据网上不完全统计:瑞银要撇137亿美元坏账,花旗110亿美元,美林8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37亿美元,汇丰100亿美元……甚至连香港中国银行都要为此撇帐。

瑞银是谁?是欧洲第三大银行。花旗是谁?是世界第一大银行。美林是世界第三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是世界第一大投资银行,汇丰是世界第三大银行。

怎么全世界顶尖的银行家都被美国次贷给涮了?这些银行家可不是常人,他们差不多管理了地球上70%的钱,他们是地球上最懂得投资风险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把钱存到他们那儿,让他们替我们管钱;我们不知道怎么投资,他们替我们选择股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每年才能赚到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我们都懂得“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道理,专业高手偶尔犯错误谁都能原谅,可是美国这个次贷让全世界银行界专业高手一起都湿了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虽然次贷坏账是一下子浮现出来的,钱可是一笔笔贷出去的。有人估计美国次贷怀帐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房产贷款是什么概念?按美国 2007年居民住房中价位22万美元,每套房子75%按揭算,那可就是60万套房子。这其中包括每套房子的估值(美国房屋交易主要是二手房)、每个贷款人的资格和收入审查。想想看,这是多大的工作量?!需要多少第一线贷款人员、第二线有经验的贷款经理、第三线资深的银行贷款主管在每一笔贷款文件上签字?!当然还包括只需在贷款额度,不需在每份贷款文件上签字的层层更高层银行主管。

难道这么多专门为老百姓管钱的人就没有给银行的头们提过醒儿:“这种贷款风险太大!这些低收入者根本没有买房能力,房价只要一跌,银行就得收房,贷款就要撇帐。”

我相信这些世界级大银行所雇用的那些拿天文数字工资的财务精英们不可能看不出这种风险?!

然而事实是:他们恰恰集体忘掉了他们的专业常识,于是这些人类最懂得投资风险的银行家们集体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贷款丑闻;再于是全球投资者为美国人的次贷买单就成了必然。要知道这些大银行的市值差不多占全球股市的15%,哪个投资者能躲过去?

难道是天上哪颗恒星出了问题,使这些银行家们的银行家在那段时间里集体变傻了?

不是的,其实他们正是美国次贷的始作俑者,是他们发明了次贷——对抵押物有第二追索权的贷款。他们为什么发明这种贷款?因为这种贷款的利率比普通贷款利率要高,当然风险也大。

其实次贷早已有之,最早出现在80年代美国,用于企业杠杆收购上。所谓杠杆收购就跟借钱买房子一样,想买企业的人钱不够,就要向银行借一部分钱才能买得起企业;一般银行为了贷款安全,需要用被购买企业的资产担保才同意贷款;如果企业资产担保的贷款加上收购者的自有资金还不够,买企业的人就要寻求能接受更高风险的贷款——次级担保贷款,这种贷款的抵押物是当企业破产时,资产变卖偿还担保贷款后的剩余价值(如果还有的话。);由于只能得到资产剩余价值的担保,这种贷款风险自然大,利息自然也高。

次贷的名声本来不是这样臭名昭著,它只是一种普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工具,贷款对象主要是企业家,次贷坏账率在过去一直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可是当银行家们把这个工具用在美国穷人的住房上时,天下大乱了。

我相信最开始把这种贷款方式用在美国房屋贷款的银行家是个天才,因为他知道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地球人都想去;可是再地大物博,土地也有限,因此美国房子,包括穷人的房子也会升值;当房价涨了,卖掉房子偿换房贷款后,一定会有剩余;这个剩余价值就可以为新的贷款提供担保——次级担保。哇!想想看吧,这是多么大的贷款市场。

于是,原本被银行躲得远远的的美国穷人,现在被银行信贷员敲开门了:“需不需买新车?”

“滚!我买不起。”穷人以为又是什么整天敲门的推销员。

“你能买得起,你现在的房子升值了。”

“我卖了房子去哪儿住,再说我还有20年才能还完房贷。”穷人说。

“你不用卖房子,你只需把房子重新估值并同意用升值部分担保,我们银行就可以借钱给你;不仅如此,我们还免费给你估值,如果你的房子升值够大,你的贷款额够多,还可以免贷款手续费。”

穷人的眼睛亮了:“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对,这就是你在美国有房产的好处。在美国有房子的人都不算穷人,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要把他们的钱变成美元,全世界的人都想来美国;于是美元多的不得了,移民多得不得了;美元一多,人一多,你的房子就升值了,于是,你就成为富人了;银行是专门帮富人的,所以我们才来拜访你。”贷款员流利的重复着银行内部培训时说的话。

穷人的胸脯慢慢地挺起来,说:“你能借钱给我?!可是我失业好几年了,除了救济金我没有别的收入,怎么还你们钱?”

信贷员说:“没问题,不到三年你的房子就把你送到了百万富翁榜上了,到时银行还会借你更多的钱,你还害怕还不上这么点钱?”

穷人放心了,这个招儿他懂,他每到月末做的就是用新信用卡的钱还旧信用卡的帐。

“那好我贷3万美元!”第二天,已经50岁,开了35年车,但从来没开过新车的穷人开回来一辆崭新、排气量5升的通用大皮卡。

第三天,穷人的邻居也被贷款员敲开了门,这个邻居已经一晚上没有睡好觉,就在等着贷款员呢。他的房子比买新车的那家还多一个睡房,他一咬牙贷了七万。不过,他没有买车,因为他目标远大,用这七万贷款又买了一间更大的房子。刚买了不到2个月,另外一家银行的贷款员也来敲门了,这次是要给他第二套房子提供次贷。

于是,二十世纪末美国穷人沸腾了,美国房地产沸腾了。世界级银行家们坐不住了,这么大块饼怎么能让那几个地区银行独吞。于是世界第一大银行、第二大银行、第三大银行,世界第一大投行、第二大投行,第三大投行相继杀了进去,一向已稳健著称的欧洲第一大银行、第二大银行、第三大银行也坐不住了;二十年前在美国连裤子都输掉的日本四大银行穿着短裤又气喘吁吁地赶来了;刚刚从股民手里拿到钱,一心想冲进世界第一梯队的中国银行家们也高喊着“革命不分早晚”的口号咬住了次贷的尾巴。

于是美国穷人笑了,因为竞争的银行多了,贷款条件自然越来越宽,利息越来越低。一大批房贷公司横空出世,一大批专门为不知道如何撒谎的穷人编造个人收入的公司应运而生,会计师、律师、保险经纪纷纷成了次贷的皮条客,只要能拿到房贷生意都可以卖给银行。

可惜,经济的游戏永远是少数的赢家。投资者需要的正确判断必须是少数人的判断;大多数人都看准了的事,结果一定是一场灾难。

全世界的钱源源不断进入了美国,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了,纽约洛杉矶的房价三年翻番了,波士顿旧金山的房价一年长了70%、连人口逐年减少的中南部地区,房子也一年也能长30%。建筑商房地产商大兴土木加速施工,一口气建了美国十年也消化不了的房子——每7.5个房子就有一个空置的。

什么是经济危机?传统经济学的标准答案:生产力过剩。难怪有人说::“次贷的灾难可能不亚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1929年大萧条。

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已派人进驻美国几大银行,开始调查是否有邪恶的银行家在次贷背后推波助流。另外,有两个美国城市的政府已把20几个大银行一起告上了法庭。起诉人在诉状中把这些为城市送钱的世界级银行称为城市的破环者,因为当时他们明知道穷人还不起钱,还要借钱给他们,现在又纷纷开始收房子,把穷人都赶到大街上去了。

“把钱借给能还钱的人。”是人类第一间银行大门柱上刻的唯一一句话。可是今天这些世界顶尖的银行家们竟集体把这条最古老的信条忘了。这如同一个正常人不知道违法是不对的一样荒谬。这些人类理财精英们为什么一起犯了这个不该犯的错误?

我相信背后的原因不应该仅仅是利令智昏使贪婪的银行家们忘记了常识那样简单。这同山西黑砖窑的老板不可能仅仅为了追求利润,就丧尽天良违反法律逼人成奴一样。

心理学有一条从众理论,说的是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时,个体容易丧失自我。比如,大家一起去做一件危险的事,你就不容易害怕;大家一起做一件坏事,你就不感到那么坏。我相信这些银行家们一定是发现他们的同行都在做同样的事,因此心理就放松了警惕。于是人云亦云地认为:只要美国地位不倒,全世界就需要美元;要这些美元源源不断进入美国房地产,我贷的钱总会能收回来。因此,就像山西黑砖窑的老板肯定不是一个,当地一定有一群黑老板,他们看到别人或多或少也都这样逼人为奴时,也就以为法不责众了。这同文化大革命学生打老师的道理一样,第一个学生吐了老师一口吐沫,第二个学生就会打老师一个嘴巴,第三个就会踢老师一脚,接着,所有学生就会欢声雀跃跟着喊打倒老师的口号。

心理学还揭示了一条人类服从权威的心理,说的是人不容易挑战权威,总认为权威比自己正确。我相信那些银行家们看到他们所欣赏和崇拜的金融精英开始进行次贷,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力上缴了:“次贷风险看来不大。”同时,那些为世界级银行打工的层层精英都认为:我们是世界第一大银行,我们有世界最从聪明的风险分析师和最完善的风险分析系统,他们让我们做次贷,次贷一定没问题。看,这些层层为存款人把关的决策者们都成了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的执行者,因为面对权威他们停止了思考。

第三个原因与人的骄傲本性有关。商场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游戏。我熬了28年才登上这个世界第三大银行CEO的位置,这个银行用了140年才做到世界第三,在我任职期内决不能让它倒退,美国次贷虽然有大风险,但这个蛋糕太大了,大到能决定银行的排名。于是,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不去就不是虎了。山西黑砖窑的老扳可是也是村里非常要强的人,看到邻居家的二癞子靠雇几个痴呆人烧砖就能当上万元户,就坐不住了。他敢克扣工资,我就敢不发工资,看谁能先成为十万元户!人啊,人,谁想落后呀。

写到此,我心里开始坦然了。原来银行家们也是人,是人拉屎都臭。普通人拉屎臭,最多臭自家厕所,银行家们拉屎是一臭,就臭了全球经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10-20 22:01:20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一直关心着经济情况,美国的金融危机造...

最近一直关心着经济情况,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的结果越来越明显,几乎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事情还没有结束,在未来的2-3年内全球性经济衰退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唯一希望的是这种衰退不会持续更长,否则将会可能产生重大的政治变故,世界的形势也会变得严峻。

中国和亚洲的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强调这次的危机给亚洲国家的冲击远不及1997年的那次亚洲金融风暴,由此希望能够让人们放一点心。但是上次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给几个经济活跃的中小国家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泰国和南韩皆为国家破产状态),但世界经济的主流、特别是美国经济和中国处于旺盛状态(美国是‘虚拟经济’,中国则为‘世界工厂’);而这次则是主流出了问题,这种影响虽然不是一剑封喉,却有慢刀割肉般的痛苦。

中国政府不久前已经就美国的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的影响作出反应,指出其2009年经济增长的速度将由去年的11.4%降至10%。但是刚刚公布的报告给了所有人一个big surprise:至第三季度中国的GDP增长率为9.9%,而第三季度只有9%。有理由相信,第四季度的增长率将不高于9%,也就是说2008年的年增长率不会超过9.6%,低于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平均年增长率 – 这可不是什么让人兴奋的事情。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2009年中国的增长率将不太可能达到10%,甚至达到9%都有很大的挑战。让我们用最简单的算数来理解这个问题,仅仅以目前中国的GDP当中约40%是出口产生的,如果明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回落1.5%,那么由此而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回落就可达到0.6%,况且本土的消费指数也没有理由会不降落。

增长率是一个至关紧要的数据,它不仅关系到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富的增长速度,而且关系到社会问题,其中特别关系到就业问题。中国每年大约需要解决一千万新增人员的就业,这就要求GDP的增长率不得低于8%,考虑到目前公共支出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这个几年前估计出来的增长率应该还要高才能满足就业率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10-20 23:03:40 | 只看该作者

re:中国政府声称将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继续保持...

中国政府声称将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其中包括降低税率、增大信贷和补贴出口退税等以期增加企业的竞争和生存能力,从而保证就业率。但是最近的几起大型劳动力密集出口企业的倒闭让人十分担忧,事实上高科技的企业在危机中将表现出较强的生存能力,而这些企业却不可能完全吸纳那些被裁减的劳动力。

按照凯恩斯的古典经济学模型,通过政府增大公共开支和固定资产投资将是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 中国政府近几年的财政收入有了实质性的提高(2007年超过GDP的20%, 增幅达30%), 而且中国政府的负债率出奇的低,还有庞大的国有资产,这给了中国政府以极大的增加开支的能力。另外,政府也有不同的手段提高国民收入(特别是农民),以刺激内需。比起美国,虽然中国也在遭受寒流,但日子会好过一点。

在全球经济低潮之际,只要中国保持相对高的增长率,并且保持社会的稳定性,那么中国的经济基础还是会得到加强的。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在当前的形势下保持有限度的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8-10-20 23:05:26 | 只看该作者

re:我怎么乐观不起来。我担忧的不是经济的问题...

我怎么乐观不起来。我担忧的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缺德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8-10-20 23:15:07 | 只看该作者

re: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我很能...

嗯!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我很能理解,房地产救市我就很不能理解。
很想看看者者怎么说呢,有机会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8-10-20 23:34:5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我怎么乐观不起来。我担忧的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缺德的问题。

要担忧的事情是很多,‘缺’的问题还是方老师来担忧 - 就像男人和女人担忧的问题不尽相同。[EM03][EM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8-10-20 23:37:0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清潭...

下面引用由[U]清潭[/U]发表的内容:

嗯!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我很能理解,房地产救市我就很不能理解。
很想看看者者怎么说呢,有机会不?

明天将出差,我试图周末找个时间和你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8-10-20 23:54:19 | 只看该作者

re:好帖子,顶一下,学习中

好帖子,顶一下,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