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秋爸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孪生兄弟的成长

[复制链接]
501#
发表于 2008-1-10 16:21:35 | 只看该作者

re:也不再像往日严格要求睡姿。秋爸爸...

也不再像往日严格要求睡姿。

秋爸爸,难道你连孩子的睡姿也要求?太严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发表于 2008-1-10 17:03: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发表于 2008-1-10 19:27:27 | 只看该作者

re:向秋爸爸致敬! ...

    向秋爸爸致敬!
   
    祝福贝贝早日越过这个坎坎,祝福秋爸 秋妈齐心合力度过这个难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发表于 2008-1-10 20:44:19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贝贝现在这样,真是心疼啊,怎么跟我原...

看到贝贝现在这样,真是心疼啊,怎么跟我原带过的贝贝怎么不一样啊,不过我还是给贝贝爸爸加油,你们一定要坚持,不要放弃,尽量多尝试几种方法,俗话说,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你也可以去大胆地去尝试,不要被ABA的那些个条条框框给束缚了,只要大的思想不违背,就多尝试,万一找到个好的解决办法呢也说不定,但是还有一点,惩罚慎重,哎,很想念这俩小家伙~祝你们全家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发表于 2008-1-10 22:49:54 | 只看该作者

re:仔仔细细逐字研究了473楼LHY的分析,...

仔仔细细逐字研究了473楼LHY的分析,又翻回去年八月宝宝贝贝的成长记录,原来那时就不妙了。。。那时秋爸爸的情绪就不佳。。。因为眼看就要到了上学的年龄,“5岁啦”,秋爸爸感到压力了。。。贝贝并不是到今天才突然爆发的。这种局面是不是本可以提早警惕和预防的呢。。。贝贝现在最需要的是减压减压再减压,加上很多的爱心和耐心,惩罚是万万不要再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发表于 2008-1-11 01:17:03 | 只看该作者

re:就我自己对麦克的观察,他极极极度容易恐惧...

就我自己对麦克的观察,他极极极度容易恐惧和焦虑,加上对很多事物理解的困难,如果经常处于一个被焦急期待、严格要求的环境下,心情烦躁甚至暴躁是很自然的。
我赞成对孩子要有要求,但我们也要给孩子一个可以舒缓迂回的空间,压下我们心头所有的恐惧、害怕和焦急,相信孩子、学会等待,甚至主动帮孩子找一条迂回的出口,让孩子明白我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象昨天贝贝那样,只要说:“我不要吃”就OK了,他的情绪就放松下来,后来也吃了包子皮。相信慢慢的,贝贝会逐渐快乐起来,我们都在静侯佳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发表于 2008-1-11 08:35: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发表于 2008-1-11 09:11:13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QBB哄贝贝睡觉这一段,真是感同身受...

看到QBB哄贝贝睡觉这一段,真是感同身受,和我通常的做法相似,我认为非常好。

孩子发脾气时,通常是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去,就最好默不作声,减少与他的交流,但必要的抚触和阻止他自伤是需要的。这时候最好只有一个家长陪,家里的其他成员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让他感觉这样的闹丝毫没有打乱家里正常的秩序,如果有要求也尽量顺着他,但一定不能连哄带罚,甚至拿给好吃好玩的,这样只能助长孩子的气势。

家长也要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像QBB加厚衣服是对的,疼得时候不能喊,尽量做到面无表情也是对的。相信贝贝的这种情绪的暴发只是暂时的,心里减压、宽松的环境、必要的饮食调节这些都可做为预防的根本,相信上帝的怜悯和家长的努力一定会帮贝贝跨过这道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发表于 2008-1-11 09:49:14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秋爸爸的贴和众多家长的回复,我自己也...

看了秋爸爸的贴和众多家长的回复,我自己也半个自闭症,不懂怎么安慰和鼓励了,介绍一本书吧,也许能对大家有一点帮助。

《家有火爆小浪子》(The Explosive Child)
有其它帖子介绍过了,我试下整理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要点:

一、对孩子行为的不同解释导致不同的处理方法
        1,传统观点:
                指导哲学:孩子会表现良好如果他们愿意
                对困难行为的解释:孩子的困难行为时为了寻求注意或为了让大人“屈服”
                治疗目的:让孩子更服从大人的指示
                治疗工具:用奖惩的方法来让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
                重点:作用的焦点在于对问题行为发生后的管理       

        2,《小浪子》观点:
                指导哲学:孩子会表现良好如果他们能够做到
                问题行为的解释:孩子的困难行为是在灵活性、适应性和挫折容忍等方面的障碍的副产品
                治疗目标:教会孩子缺乏的认知和情绪技巧
                治疗工具:教会孩子和大人如何如何以双方都满意的方式来面对困难行为下的问题
                重点:在问题行为发生之前进行解决和防止

二、行为管理策略(奖惩方法)有效的前提
        1,孩子能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2,孩子在能够保持清醒的思维;

        由于奖惩方法的直观性,很少人会去思考其有效性问题,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会肯定是有效的,《小浪子》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是很具启发性的,对于我们的孩子,理解能力稍好的甚至能重复我们所教的道理(“要有礼貌!”“不可以哭闹!”),这第一条件根据孩子情况不同还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第二条就几乎都是很困难的。
        我想每位男士都一定有相同的经历,我们这些自命有点文化的大男人通常喜欢看地理、历史、战争的片子没错吧,想想你正在看一期节目的时候,LP远远地喊:“有什么好看的?快来吃饭!”你心里有点不爽吧!你的情绪有点波动吧!呵呵,我想那种感觉就叫挫折感,只是在这种挫折感面前,我们多数时候还能考虑再看几分钟是LP能忍受的极限,能预见到如果不听话会后果严重,能忍心咬咬牙把电视咔嚓掉而已。
        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困难比较大,大到能让他的思维能力下降到零的地步。实际的情况常常是孩子在遭遇到困难时,逐渐失去了清醒思维的能力,无法联想和应用起我们曾努力想让他们明白,而且在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也似乎真能明白的种种“道理”和因果关系。这就破坏了行为管理策略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行使用行为管理策略便会处处碰壁了。
        因此认识到行奖惩方法的生效条件,便于我们决定是否应该以及如何使用奖惩策略。


三、三篮子策略
        《小浪子》最终提出的处理方法称为三篮子策略,把日常的活动和要求分为三类,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1,A(Adult)篮子
                对于涉及安全的、非立刻制止不可的行为归到A篮子,面对篮子A,家长宁可承担孩子发飙的风险也要贯彻自己的想法,例如攻击行为;
        2,B(Both) 篮子
                根据孩子能力和情绪情况,挑选一些孩子比较有可能做得到的事情,和孩子进行协商,以满足双方的需要;
        3,C(Child)篮子
                对于无关安全的“小事”,归到篮子C,让孩子去折腾,满足孩子的需要,例如收拾玩具;

        A篮子保证基本的安全;C篮子改善孩子的情绪和家庭整体气氛;B篮子帮助孩子学习变通能力;

        举个例子,假设孩子一天会发生10件事情(吃饭、玩玩具、看碟......),这些事情大人都有可能会有一些要求(吃饭时不准玩玩具、自己收拾玩具、不能重复看同一张碟......),假设这些要求都会引爆孩子的情绪,而家长毫无妥协地坚持这10项要求,就是全部按篮子A处理,则孩子一天爆发情绪10次,那他的情绪指数就为0了;假设现在大人放弃其中7个要求,把它们归到篮子C,则孩子的情绪指数就有70分打底了。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好的时候做啥事都觉得顺心,孩子也一样,情绪好的情况下,家长再和孩子商量一些要求,则孩子更有可能做得到,并且在协商的过程中,孩子也学会变通的思维。

四、篮子B要点
        篮子B是三篮子策略的重点:
        1,敏锐地识别孩子受挫的信号;
        2,认同孩子的需要;
        3,定义、提出问题;
        4,邀请孩子解决;

        特别想提一下第二点,很多孩子常常是在家长说“不行”的那一刻发飙的,其实家长不要急着否定孩子的需要,先肯定其需求,往往有助于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0#
发表于 2008-1-11 09:57:45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两天我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很是提心吊胆...

这两天我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很是提心吊胆。我是个新家长,对各种情况的处理尚在摸索学习中,所以没办法给QBB提供什么有益的意见,幸好以琳上的高手极多,这几天的贴子看下来,连带我也增益不少。QBBQMM一定要放宽心,有这么多的热心人保驾护航,这场风浪一定过得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1#
发表于 2008-1-11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re:QBB、QMM一定会携手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QBB、QMM一定会携手度过这个困难时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发表于 2008-1-11 14:07:11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爸,秋妈妈, 别太着急了, 这种情况...

秋爸爸,秋妈妈, 别太着急了, 这种情况很快会过去的。 我的孩子虽说没有这么暴怒过, 可也一直不断的有些莫名奇妙的情绪问题,我观察就是肠胃问题, 用医生的话说就是酵母菌的问题。可是知道了是肠道的问题, 家长能做的也很少。我一般碰到他有严重的情绪问题时, 就是改变他的饮食, 让他吃稀饭和青菜, 停掉所有含糖的东西, 包括水果, 糖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再就是保证他每天排便,多在户外运动。另外,我们做的另一个重大行动就是改变发脾气的环境, 他们对这些环境好像条件反射一样, 一到此时,此地,此人, 就会无一例外的重复过去的情景。在以琳的时候,每次他情绪不好, 闹的不象话, 我就赶紧带他回家住几天,离开那个环境,回去后总有一番新气象, 屡试不爽。现在上学了, 如果老师反映他有连续几天情绪不好, 我们就会请几天假,呆在家里干点别的,或是出去玩玩,再回学校,他早把发脾气的事忘了。再说, 一边发脾气, 一边训练,本来就效率不高,害处多多。我也曾担心他会以此来逃避学习, 其实不会。试试吧。
体罚就很没用, 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挨打太多了, 他们早就不怕了。暴怒中,谁又在乎后果呢,完全没用,甚至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3#
发表于 2008-1-11 15:35:33 | 只看该作者

re:时间过得真快啊,我是与秋爸爸同年发现孩子...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是与秋爸爸同年发现孩子有问题的,也是在以琳网上认识这位可敬可爱的父亲的,秋爸爸和秋妈妈是勇敢和智慧的,一定会渡过一个个难关.成成比秋爸爸家的两个宝贝大两岁,现在上小学学前班,在班上适应得很好,我现在都越来越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6:00:46 | 只看该作者

re:所谓睡姿也只是要他躺倒枕头上盖好被子。这...

所谓睡姿也只是要他躺倒枕头上盖好被子。这两天算了,横在枕头上也行,被子我帮你盖。
每V文是R老师吧,你好吗,贝贝在你手下很久,辛苦了!谢谢你。他当年就有过训练中稍有不如意,头往后撞墙的现象,后来都是让他离墙一段距离。
katelam说的对,我还是有些急,从心里不愿意他独处。ZC说的是,没有必要让他吃梅菜。我当时的心态上某些方面确已歪了,在周围老师、保姆的注目下,引孩子回到桌子上吃饭,有向他们示范的意味。检讨。
飞飞爸爸推荐的文章很好,很让我感触。
张老师和其他家长的话,我都认真去学习体会中,QMM昨天也继续打印留拷贝,带回家读。今天还会。


这两天贝贝的激烈程度似乎略有下降,至少是我在旁的时候,但白天其他时候,据说依然有剧烈的攻击行为。发脾气的频率上变化不明显。

昨天中午幼儿园的午睡就是一次糟糕的表现,他没睡觉,哭闹了1小时,几个老师围在他身边,这点我表示不好,还是老师远开为好,人越围他越来劲。他午觉只在去机构的路上睡了半小时。
下午的感统课他不原意做,要求姐姐抱,多数情况下,双手拉在人家身后,在器械间游走。
可是个训课和小组课倒是没有闹,虽然状态一般。
回家的路上,快到家时,发了脾气,攻击、咬姐姐。到家后好了些,晚饭良好。饭后也还算平静。
妈妈带洗澡时,他出现了问题,不愿意,这以前很少见,但最后还是哄着洗了,他本是爱洗澡的,这次QMM说累。

又到睡觉时间,这时已经近10点半了,宝宝已经乖乖地睡着半个多小时了,贝贝由我来陪。
开始我感觉非常顺利,把灯关了,轻怕哼歌,他很快就要睡着了。可就这时候,小姐姐很不该地进来,问睡啦?并加水加湿。贝贝便起身寻找她,她蹲下,这下更刺激了贝贝,他翻过床头爬上她的背,开始赖唧唧地抱住她。
我不得不开灯,接手过来,姐姐撤出。这下他开始发作了,几次起身咬我,我同昨天的处理方法一样,不动声色,给他衣服咬,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竟有了新对策,只追咬我露在外面的手,几次定向袭击,我开始有些慌,下意识地躲,但是后来,狠下心来,让他咬了两下,但实在吃痛不起,小心缩手。如此安抚3分钟,他的情绪没有稳定下来,但没有大闹。
QMM进来,轻哄陪睡,我在门外暗暗叫苦,觉得一会儿还得进去,可又是意外,5分钟后QMM出来说他已睡着了。
虽然我还在惊讶于贝贝追手咬的变招,苦于无解,但现在他没有大哭大闹,我们已经肯定算他进步了。
和QMM统一看法,他不是一两天就能改的,做几个月的准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6:21:55 | 只看该作者

re:总结大家的建议和自我体会1,孩子...

总结大家的建议和自我体会

1,孩子在5岁前后,有一个坎,要么会有飞跃,要么出现一个倒退期,特别是情绪问题。可能还与普通儿童发育到此时类似,他心智提高到了一个层次,开始逆反或挑战他人,尝试自己的能量。

2,惩罚要慎重,不可当作“爸爸权威”来用,孩子还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
这特别是说给自己听的,我在惩罚上的自以为是,也是被短暂的某些成功给强化出来的。比如,最起初采用硬灌的方法来矫正他们偏食的问题,比如,认定了和他们对抗一定要赢,怕孩子赢了问题行为被强化。也许原则上没错,但是,现在看来,我忽视了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对抗到了一定的程度下,孩子的状态和心智已经完全失控,他反弹甚至只是一种发泄。其实,换一个和缓的方式,力争让他不达到激烈的程度,就赢得对抗,双方有台阶,他也就不会有机会去体验那种激烈的也许很刺激的身体感受。

3,出现了激烈的情绪问题时,把其他训练任务都可以适当地放一放,情绪的调节是这种孩子特别影响社交的问题,而搞好它,本身就是训练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

4,生理上的调节,比如,禁食、安抚性按摩、脑白金的睡眠调整、消化系统症状的可能性,一些美食调节烹饪知识等等。这些我在考虑,而鉴于宝宝同样环境下没有这样现象,而且对哥儿俩我们在教养上的确有着差异,所以我更倾向于教养上的出问题可能性大。

5,家长自己的调节。这破碎的局面给家长的震动,绝不亚于初诊断时的。悲观情绪不可避免。

6,防微杜渐,的确早在半年前,贝贝已经开始有些对抗的行径出现了,那时的处理不够聪明,再加上连续的换班级换保姆时,应对的草率,贝贝的状态就走了下坡路。再比如宝宝咬人,在2年前也曾经困扰过我们,所幸的是那时他小,咬得不算狠,但也是追着咬,更者,我们当时对他们从不惩罚,而采用一致的忽视,花了2-3个月给他消退了。

7,孩子攻击时的具体操作,以无声为好,不正视,从后面搂抱要强于正面面目相对。伺机当他放松时增加安抚。最忌讳家长自己心里紧张气恼,很容易心态失常。如果此时能坚持低语“我爱你,孩子!”,与其说可给孩子鼓励,更是能够给自己的鼓励。

先这么多...都是大家教给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发表于 2008-1-11 17:40:25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爸,这几天一直在关注你的帖子,只是苦...

秋爸爸,这几天一直在关注你的帖子,只是苦于没时间写. 勤儿是个脾气很大的孩子,他也经历过好几次和贝贝相似的反抗期.我体会,对某些孩子大人可以运用严威,但对另一些孩子这招则完全行不通. 其实普通孩子也有高低起伏期,只是在行为上不会表现出如此的极端.勤儿几年来高高低低,幸好一直在进步. 感觉上低谷期持续的时间越来越短, 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越来越不极端激烈,而且每次低谷期过后,他都会有跳跃式的进步. 我们这几年的经验是孩子每个行为背后都是由原因的,无论我们能不能分析出来,无论我们能不能接受.

我想谈些自己的心得,不到之处希望秋爸爸不要在意.我以为不可以允许贝贝咬你.对勤儿有三件事我们是绝对不容忍的:攻击他人,伤害自己和损坏物件. 我们不和他讲大道理,只是告诉他这些行为是禁止做的.通常,他做出这些行为前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会挡他一下阻止行为的发生,我不限制他的肢体,这是他不能忍受的,我最多只说一句:这是禁止做的.我尽量不让他拨动我的情绪, 冷静地呆在他附近防止他做出危险行为. 我发现阻止一个行为的发生往往是消除这个行为发生的最好方法.

勤儿出现低谷期,我们通常会:
分析行为发生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案
观察他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心理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跨越困难期
反省自己近来的行为有否不当之处.勤儿常常会把我们的不良行为百倍放大呈现给我们看.
看看他的生活环境,作息安排,学习进程是否需要调整
注意他身体上是否有不适
......
该做的都做了以后,正如你们所想的,还需要时间.勤儿最近的一个低谷期持续了好几个月.他这次是攻击妹妹,我最不能接受的.问题是一点一点冒出来的,慢慢严重到妹妹对他出现排斥心理.我当时很难过也很无助.直到有一天,勤儿对我说:妈妈爱勤儿,妈妈不爱妹妹.我才明白他是进入一个新的心理阶段,需要我们帮助他. 细节不多说了, 这两个月来,他们兄妹俩的关系又很融洽了,虽然还会争吵,但已经属于普通范畴.

世上万事没有绝对的好坏,有失就有得,你们现在会很辛苦,但只要处理得当,最终还是会受益的.握握秋爸爸秋妈妈的手,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7#
发表于 2008-1-11 20:08:54 | 只看该作者

QBB总结的好

看到秋爸爸的总结,感到他的悟性很高。其实贝贝出现的问题,我们很多人都不同程度遇到过。当遇到新的情况时,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去面对和解决。不要以为我们在训练孩子,其实孩子也在训练我们应对和处理不同情况的能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发表于 2008-1-11 23:57:32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爸,慰问一下。 今天晚...

   秋爸爸,慰问一下。
   今天晚上见到你,第一感觉就是脸色不好,第二感觉是你很累。很想安慰你,可是语言是苍白的,我知道你忍受着双倍于我的痛苦。
   强烈建议你晚上搂着贝贝睡觉,摸着孩子光滑的小屁股,或者孩子翻过身来搂住你,你会感觉到爱,会重新充满力量。
   祝福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9#
发表于 2008-1-12 03:13:29 | 只看该作者

手段与目的——读秋爸爸总结有感(515楼)

    先讲一个故事,一个富家千金爱上一个穷小子,父母想了很多方法阻扰都没有效果,逼得急了,女儿拿出一把剪刀说:“你们如果不让我和郎君在一起,我就不活了”。这的确是一个老套的传统故事,目的是为了引出我们的话题:手段和目的。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的矛盾:为了一个良好目的,我们必须采用某种手段,然而当我们采用这种手段的时候,发现可能出现意想不到到糟糕局面,完全偏离我们的初衷。一句话,手段不等于目的,意愿不等于结果。就好比,父母喜爱女儿,希望她有好的归宿,幸福的生活,因此阻扰她嫁给穷小子,这当然是对的。可问题是,逼得急了,女儿威胁要自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幸福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不能逼得太急,恐怕大多父母只能妥协(黄药师也没有办法)。
    这扯得有点远了,言归正传。星儿的父母关爱孩子,希望能够通过积极的训练和教育,使其能力提高,最好将来能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好的能够回归正常社会。毫无疑问,这是良好的目的。因为,我们采用了很多积极有效的手段,ABA, RDI等等。这些方法无疑是成功而有效的,家长应该积极的学习和应用这些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和教育。ABA, RDI是手段,孩子的进步提高是目的,这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可以画等号,也就是良好的训练方法=进步提高。渐渐的,我们的头脑可能就会形成这么一个逻辑,我所追求的是良好的目的(孩子的进步与提高),因为通常情况下手段等于目的(良好的训练方法=进步提高),所以我可以转追求目的为追求手段(即转而追求良好的训练方法)。这在通常情况下是合理的。
    然而,凡是都有例外,等于并不恒等于(“”不是“”)。引起这些例外的主要原因是,这个良好的训练方法是否适用于某一个特定孩子,或者说孩子能不能适应和接受这样的训练方法。当然,凡是教育和训练,就必然有约束和规矩,所以必然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我们不能因为孩子抵触,就轻易放弃教育和训练。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握尺度。家长在训练教育中的原则或者底线是什么?
    回到开头的故事,父母可以阻扰两个年轻人的接触,接触机会减少了,女儿有一天可能会冷静下来;或者可以给女儿介绍一个不错的对象,也许女儿看上了之后就会忘记那个穷小子;等等。但是,断然不能逼得女儿自尽殉情。嫁给穷小子,虽然前景难料,但是总还是有机会的。退一步讲,这个穷小子真的不成材,人品也不佳,将来女儿还可以离开他,重新开始生活。
    再回到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对某种训练或者教育手段产生了不适应或者抵触情绪,家长是坚持还是妥协呢?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其中的分寸只能由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
    说了半天岂不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我认为不是的。因为“良好的训练方法=进步提高”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很多家长的心理实际上形成“ABA进步提高”,“RDI进步提高”的观念。因此将有关的训练手册奉为神圣,严格遵循,坚决执行。当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生怕今天停止一天训练,或者一天训练效果不佳,就会影响孩子的终身。然而,就教育本身来讲,家长之于孩子,最重要的关爱,信任,尊重和鼓励。孩子(无论智力水平高低,社交技能强弱)最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也是关爱,信任,尊重和鼓励。因此,家长在执行训练和教育是,一定要念念不忘“关爱,信任,尊重和鼓励”的大原则(有一个贴子,名字大意是“从自闭儿的角度看家长,或者自闭儿最希望家长知道的几件事”,写得好,建议看看。最重要的事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一个2-6岁孩子被最亲近、最可依赖的人反复的训斥和惩罚是一种什么感受?即使他能力落后一点。)。秋爸爸总结的好“孩子是爱出来的,鼓励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慎用惩罚”。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您把某一种训练方法奉为神圣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
    第一,        这些训练方法也是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并不完美,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走向深入。您的实践和理解也是对它的充实和提高。科学的本质是一个实事求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        训练教育方法只是一个手段,手段不能恒等于目的,即使通常情况下成立。如果二者发生大的矛盾,只能服从目的(孩子的身心健康,进步与希望),而不能服从手段(某个训练条目或者指南)。
    接下来引出来一个新的问题:家长如何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能够很好地把握分寸?首要问题在于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大的课题,如何缓解过度焦虑?如何摆脱抑郁情绪困扰?夫妻如何心理调适?家庭如何同舟共济?如何对待有些丈夫逃避责任的事实?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实践才能回答!
    很高兴得知以琳已经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果然巾帼不让须眉,钦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0#
发表于 2008-1-12 03:49:52 | 只看该作者

re:宝宝和贝贝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肌体。所以从生...

宝宝和贝贝是完全独立的两个肌体。所以从生理上说他们两个很可能很不一样。我觉
得先要排除生理上的可能问题,让他身体觉得舒服,才能让教育干预更有效。我看
过DR。 BUIE(全美最出名的自闭儿肠胃专家)的讲座和他放的录像,那里面的孩子不
断的尖叫和身体晃动,碰头,在床上不断的翻滚,袭击人的行为问题,在肠胃治理
后都几乎没有了。那些小孩开始谁也没有觉得有什么胃肠道问题。我的儿子也是不
知道有胃肠道问题,去BUIE那里一检查,两岁的小孩居然有十二指肠溃疡!!说来
谁都难以相信。后来我回想,怪不得他总是没精打采,上课头趴在桌子上。想来他
真可怜,肚子不舒服还以为每天都应该是这样,也没有办法表达。经过治理,我儿
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一点体会,凡是我儿子出现不驯服,跟你对着干,你叫
他干什么,他偏不干什么,还要跟你反过来干,而且哭闹一段时间,刻板行为也出
现,那他肯定是肠胃不舒服。这时很多时候是酵母菌起来了,或者是某种食物(比如
金银花??它属于甘,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不好。上次我去看一个中医,我也提到
需不需要在我儿的食疗方中加金银花,当时他说金银花对小孩太过了点。) 让他不
舒服。总之这时我首先考虑的起点吧。

另外就是:
(0) Diet: GFCF and get rid of food with too much sugar.
(1) Training can be reduced and add more floortime play or RDI games;
(2) 要及时发现他有可能的发作而转移他的注意力;
(3) 用其它的东西/方式满足他的另外的合理要求(而不是这个无理的要求)而让他感
觉他得到了满足,从而避免问题发生。Use MODIFY(not SHAPING) skill?
(4)如果避免不了,采用忽视法或者抱着他说“我知道你难受/愤怒/生气/不高兴/不
喜欢,因为你不能。。。”从而由你说出他的情绪和感受,一旦你说出了他所不能
说出的感受,他可能会有一种释放感,从而减轻情绪。
(5)他恢复平静后,家长要总结问题,查找问题的根源,有助于预防下一次发生或者
转移问题;
(6)事后他平静时,像他们这么小的小孩,可以采用REPLAY的方式,加入游戏和他喜
欢的小动物玩具使REPLAY觉得FUN。多次REPLAY,一点一点的变,让他加入到游戏中
来,到最后达到你希望的正确的结果。这样他可能会有“脱敏效应”,也知道该怎么
办了。推荐one book:KAREN LEVINE , REPLAY (上AMAZON.COM去SEARCH一下书名,然
后看国内有没有网址卖)。很多小孩的行为问题在用REPLAY后得到改善和根除。
(7)讲SOCIAL STORY;

本人愚见和带孩子的体会。真心希望孩子尽快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2 03: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