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8647|回复: 1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孤独症婴幼儿早期开始丹佛模式:促进语言、学习和参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9 22:1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段时间没来以琳网了。重新打开看时,很多老的家长成了天使,许多家长们共同学习,搭起了以琳的知识大厦。真的很感动。
看到有朋友在翻译丹佛模式,正巧自己在网上搜索过这些资料,就拿出来做个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24:14 | 只看该作者

re:读书笔记:《孤独症婴幼儿早期开始丹佛模式...

读书笔记:《孤独症婴幼儿早期开始丹佛模式:促进语言、学习和参与》
      Early Start Denver Model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Promoting Language,Learning,and Engagement.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1——本章“引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婴幼儿如何学习
    脑发育如何支持社会-沟通技能的获得
    孤独症如何影响到脑发育和学习
    儿童早期及后期的脑改变
    早期干预在改变脑早期发育和孤独症效果的作用

    在“婴幼儿如何学习”这一节之前,还有5个段落,大致的内容如下:
    第一段开篇,即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婴儿和学步儿童如何学习的知识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索。
    ——可以参考的学科可以包括: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等等。本人曾经乃至将来还会继续参阅的相关著作有: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大版,1986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大版,1992年4月;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教版,1993;
    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浙教版,1993
    高月梅、张泓:幼儿心理学,浙教版,1993
    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人民版,1996年12月
    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师大版,1999年8月
    张亚旭、周晓林编著:认知心理学,吉教版,2001年1月
    朱智贤、林崇德著:思维发展心理学,北师大版,2002年2月
    朱智贤、林崇德著:儿童心理学史,北师大版,2002年2月
    J·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著,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第四版),华东师大版,2002年7月
    董奇、陶沙主编:动作与心理发展,北师大版,2002年11月
    李丹主编: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上海科普版,2002年9月
    M·W·艾森克、M·T·基恩著,高定国、肖晓云译:认知心理学(第四版,上下册),华东师大版,2004

    若干年后发现,每一个术语的著作,都有N多个版本。突然发现,有很多年没有再添这方面的书籍了。不过,现在的网络发达,需要什么,轻点鼠标就可以得到了。
    第一段第二句,就说: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通常在一周岁内就出现,因此关于婴儿的新知识能够被用来理解针对处于孤独症风险的婴儿和学步儿童,如何给予最好的干预。
    ——个人觉得,工作这些年来,心理学的知识,尤其是婴幼儿心理、认知、发展方面的知识对于我理解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具有莫大的帮助作用。这些方面的著作,多多益善。
    第三句,就说:ESDM(早期开始丹佛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象为年龄为12-36个月的学步儿童,并且可以继续针对48-60个月的儿童。
    接下来一句,说明:最初的丹佛模式,针对的对象为24-60个月的学前儿童,而ESDM在年龄方面重新定义、调整并扩展。
    第一段最后一句,说:ESDM使用正常婴儿如何发展的知识,以促使处于孤独症风险的小婴儿“走出”一个相似的发展轨迹。——在若干年前,本人也曾经这样认为,并且一直努力。但后来的实践证明,只有部分的ASD孩子能够走出这样的轨迹,多数的孩子还是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接受这样的现实,似乎可以减少压力和冲突。但无论如何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孩子还是遵循发展的规律。

    第二段第一句:孤独症最早期的症状表明支持社会和语言发展的脑系统受到损害。接着第二句:对许多婴儿来说,运动症状也似乎受到影响。——孩子的外在表现,还是有内在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作为基础的。
    第三句,很长,说了一种实验:Osterling & Dawson,1994;Palomo,Belichon, & Ozonoff,2006——在婴儿时期在家里拍摄录像,后来出现孤独症,研究这些录像,结果表明这些婴儿花费更少的时间看着其他人,当他们被叫到名字时,更少地做出反应,而且通常不能发展出早期的肢体动作,例如“指”,它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手段。——昨天在一个群里,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说:一岁半之前眼神都好的,也爱笑,当时都想不到有问题的。但是和现在旺仔比就觉得缺少很多表情,也少互动;一个很大的区别,旺仔我们扔给他一个玩具,他会看看我们,有时宁可不玩也要和我们人互动,但桂圆当时就是埋头玩了,不看人;我们一岁半时还不会指物,两岁只会发两个音;如果我们玩给她看,桂圆也会看我们,但她只是关注物而已,现在还是这样的。
    第四句,说:婴儿的快速学习能力表明婴儿-学步儿童这些年是具有巨大可塑性和改变的阶段。接着说:事实上,遭受某种脑损伤的婴儿显示出戏剧性的康复,尤其是进行早期刺激的时候。
    第六句,得出结论是: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婴儿和学步儿童,早期干预的挑战和承诺是:我们需要利用婴儿无与伦比的可塑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标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特有特征的那些障碍减小到最小。
   
    第三段第一句:ESDMD的目标正是如此,早期开始,将来自发育研究的成功融入到教学课程和技术中。
    第二句说ESDM的定义是:
    (1)一种专门的发展课程,定义在任何确定时间点上要教授的技能;
    (2)一套专门的教学方法,用于实施课程。——任何一种“理论或方法”岂不是都要完成这两项基本的任务。事实上,现存的“理论或方法”都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程度上探索着。
    接下来第三句说:ESDM不要求专门的实施场所,可以在小组课程里实施,也可以在家庭里实施,由治疗小组和/或父母实施;也可以在临床场所或家庭里的个别治疗时间进行,由几种不同学科的人员实施。
    第四句,作者说:ESDM的干预方法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材料方面高度专门化,同时也很灵活。
    第五句,说效果:不同的研究,包括新近的、大量被试的、随机控制的实验,表明ESDM在增加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社会交往和主动性方面有效,在减少他们ASD症状严重性方面也有效果,可以改善他们整体的行为和适应性技能。
    第四段,分11句话。概况地说明了本书10章的基本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参阅:孤独症婴幼儿早期开始丹佛模式:促进语言、学习和参与。
    第五段,说明本章的主要内容(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28:05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2——...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2——婴儿如何学习

婴儿怎么学习
    How Infants Learn
    本节一共有6段。
    第一段说“结构主义者的观点(Constructionist View)”
    先说许多干预者,如儿童早期特殊教育者、临床心理学家、职业治疗师(OTs)、言语-语言病理学家(S-LPs)等等都受到早期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的教育,即法国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1963)建立的理论。
    ——这里用了“Frenc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难道不是瑞士心理学家吗?
    查询的结果是: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皮亚杰早年接受生物学的训练,但他在大学读书时就已经开始对心理学有兴趣,共曾涉猎心理学早期发展的各个学派,如病理心理学、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从1929年到197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结构主义者的观点是:婴儿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感觉运动探索物品和物质世界,建构他们对物质环境的知识基础和表征模式(心理图式,Mental Picture)。然后这种运动知识逐渐地内化,并且发展成为动作、物品和事件的认知表征。这些高级的认知能力在婴儿第二年的下半年通过内化模仿的能力发展起来。婴儿期的表征发展出物品操作、问题解决、象征游戏、延迟模仿和符号言语。
   
    第二段开头就说:过去20年来,我们对婴儿学习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我们应该放弃表征发展的结构主义模式。我们现在了解了婴儿“知识”具有多种方面和多个水平。将表示婴儿不成熟的运动动作作为他们知道什么的证据误导了我们,我们已经低估了他们对人、事、物的知识。
    接下来以“物品恒存性概念”的例子来说明:
    在研究文献中非常著名的是A-not-B task——这个需要解释一下: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而其中感知运动阶段又能分为六个子阶段(见下表)。虽然皮亚杰的划分在心理学上也存在着争议,但是这依然是现今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子阶段
年龄段
特点
简单反射子阶段
出生到6周
他们和外界世界的交流仅限于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第一习惯和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6周到4个月
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次级循环反应阶段
4-8个月
婴儿开始关注外在世界和物体,发展了视觉和抓握等能力
次级循环反应协调阶段
8-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被皮亚杰称为有了真正的智力,他们通过手眼协调,发展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协调能力
三级循环反应阶段
12-18个月
孩子就好像小科学家一样,能自己发明新的手段探索世界
图式的内化阶段
18-24个月
孩子有了灵感和创造性
A-not-B error是在第四子阶段,也就是8-12个月的孩子身上发现的有趣现象。
实验一开始,和我前面描述的类似,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扣住玩具,我们称之为A。孩子很容易就能找到隐藏着玩具的杯子。但是,在立刻进行的下一次实验中,如果换作另外一个杯子(B)扣住玩具的话,孩子却依然以为玩具仍在他以前找到过的A里面,从而去A那里寻找。这个错误就被称为A-not-B error。实验发现,12个月以上的孩子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
   
    皮亚杰(1963)宣称1岁婴儿的表现表明他们缺乏“物品恒存性”,证据是他们不能正确地搜索在他们面前被藏起来的某个物品。这种不能搜索某个被藏起来的物品被认为反映了当某个物品看不见的时候,婴儿没有能力形成只隔物品表征的记忆。换句话说,即:看不见,心不想(Out of Sight——Out of Mind)。
    后来,科学家们觉得研究婴儿看向什么地方,而不是他们用手搜索什么地方。
    2004年,Baillargeon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台子的两边,给婴儿摆放两个栅栏,中间间隔一定的距离。然后他们把栅栏藏起来,在台子的一边放置一个球,击打球,球就会滚到屏幕后面。当他们抬起屏幕,球就在两个栅栏中间,而不是在最初的栅栏前面。他们发现当违背他们期望的事情发生时,婴儿看的时间比较长,并表现出惊讶。这个结果表明:2-3个月的婴儿当某个物品看不见的时候,他们能够维持该物品的心理表征。——这个研究,可以参阅:Baillargeon,R(2004).Infants' reasoning about hidden objects:Evidence for event-general and event-specific expectation.Developmental Science,7,301-304.
     第三段,继续说明婴儿巨大的学习能力。
    关于出生后第一年里婴儿学习的当前研究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结构主义模式所预测的水平。
    婴儿理解物质环境中物品如何发挥作用的能力,婴儿认识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动作之间相似性的能力,婴儿记住信息的能力,婴儿对社会性世界感知和反应的能力远远超出通过他们不成熟的运动技能所预测的。
    为了评估幼小婴儿的能力,科学家们使用创新的方法,例如当某个刺激出现的时候,测试婴儿吸吮的频率、眨眼模式、脑电反应改变。——这样的描述,在很多认知、发展的心理学著作中,在讲述“研究”方法的时候,都必须要说一说的。
     第四段,说的是:婴儿是活跃的学习者,他们有兴趣形成并测试关于这个世界的假设。随着他们操作物品,和人进行互动,婴儿的知识也在不断增长。当代的研究表明随着婴儿与世界进行的互动,他们的脑依靠“统计学习(Statistical Learning)”测试模式和做出推理(可以参阅:Saffran,J.R.,Aslin,R.N., & Newport, E.K.,Statistical learning by 8-month-old infants.Science,13,1926-1928;1996)。婴儿是“直觉统计者”,根据他们对这个世界持续地收集到的资料做出解释和预测。Saffran等(1996)年发现婴儿使用语言流中的统计信息测试词语之间的界限。事实上,统计学习——即测试信息分配方式的能力,以及根据信息做出解释的能力——在语言、认知和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某个婴儿以某种异常的方式与世界进行“互动”,例如首先关注物品,而不是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假设该婴儿关于世界的知识和结构也是异常的。该婴儿可能不能发展正常的语言,因为他或她没有注意到别人所说的话,以及话语中包含的各种成分。因此,干预的关键目标是帮助婴儿注意关键的信息,例如语言、人的脸和动作,和“加速库(boost)”,或者采用信息更加突出的、一般模式或类型,这样改婴儿就能够容易地感知该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正常的语言和社会发展来说是必需的。——说明了干预的两个方面,要么改善个体本身,要么改善个体的周边环境,不管怎样,还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吧!
      第五段,过去几十年来,婴儿的研究已经表明虽然婴儿是“统计学习”,但是他们不是简单的小型计算机,输入存在于他们身边的任何信息。相反,为了做出推理,并学习如何发生,婴儿必需活跃地并且“有情感地”与他或她的环境建立关系。——即使是婴儿也会对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过滤,吸收他们能够吸收的信息。
    接着说明:语言感知的正常发展发生在情感丰富的社会交往情境中,婴儿的注意力被引向他们发现具有社会性奖励的信息。(可以参阅:Kuhl, P. K., Tsao, F. -M, & Liu, H. -M. (2003). Foreign-language experience in infancy: Effects of short-term exposur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phonetic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00, 9096-9101.本文第一作者相关信息,看上去是一位厉害的角色,发表了许多的文章)。
    本段得出结论:为某个婴儿(可能对社会环境显示出只有很少的兴趣)设计的干预必须强调这种学习基础能力的获得,即婴儿在发展正常言语感知的社会互动过程体验语言,并将其作为治疗技术的第一步。
       本小节的最后一段,即第六段,是一个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34:35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3——...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3——脑发育如何支持社会-沟通技能的获得

本节引用了下面几篇的文献:
    Dawson,G.(2008).Early behavior intervention, brain plastic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evelopmental Pshchopathology,20(Ⅲ),775-803. ——《早期行为干预、脑可塑性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发表在《发育心理病理学》杂志。
    Kennedy,D.P.,& Courcesne,E.(2008).The intrinsic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brain is altered in autism.Neuroimage,39(Ⅳ),1877-1885.——《孤独症脑先天功能组织发生改变》,发表在《神经影像》杂志。
    Mundy,P.(2003).Annotation.The neural bases of social impairments in autism: The role of the dorsal medial-frontal cortex and anterior cingulate syste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44(Ⅵ),793-809.评论《孤独症社会损害的神经基础:背内测额叶皮质和前扣带系统的作用》,发表在《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
    Pinkham,A.E.,Hopfinger, J.B.,Pelphrey, K.A.,Piven,J.,& Penn,D.L.(2008).Neural bases for impaired social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Research,99,164-175.——《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社会认知损害的神经基础》,发表在《精神分裂症〉杂志。
    Williams,D.L.,& Minshew, N.J.(2007).Understanding aut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 What has imaging taught us? Neuroimag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7(Ⅳ),495-509.——《理解孤独症与相关障碍:影像告诉我们什么?》,发表在《北美神经影像临床》。
本节题目中的关键词是:脑发育、社会-沟通技能。看过本节全文,才知道,还隐藏了几个重要关键词:神经系统解剖(学科知识:神经系统解剖学)、神经影像(实验室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结构与功能。
本节下面还有两个小标题,即:面部有什么?和解释其他人的行为。说明各种功能的年龄特征与神经解剖学定位。将其制作成表格,便于查看。
在两个标题之前,还有5段。下面先简要说明这5段的内容。
第一段开篇第一句,即孤独症早期的症状表明:支持社会和语言学习的脑系统没有正常地发育。然后提出上述的几篇文献:
Kennedy & Courcesne(2008)、Williams & Minshew (2007)、Pinkham,Hopfinger,Pelphrey, Piven, & Penn,(2008)等人相信:脑系统,尤其是几个高级脑区的协调,在发育方面存在某种更加普遍的问题,该系统支持复杂的行为。
Mundy,P.(2003)相信:孤独症专门影响到了社会-沟通的脑通路,许多其他高级的脑区也相当有关系。
Dawson,G.(2008)指出:社会与沟通行为的发展要求几个脑区的协调。
接下来提出“社会脑通路(Social brain network)”的概念。
然后下面四段就是解释下图。 可以查找相应的中文资料。
备注:
    Prefrontal cortex:前额皮质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颞上沟      Biological motion:生物运动     Eye gaze:目光对视(凝视)
    Amygdala:扁桃体结构                 Emotion recognition:情绪识别  
    Fusiform Gyrus:梭状回               Face perception:面部知觉

    以上的资料来源神经系统解剖和神经影像,从学科上来说,应为:神经系统解剖学——当年在医学院时,有解剖课,有神经系统一章,不过学习的云里雾里——讲课的是一位老教授,每次上课也不看讲义,滔滔而来,曾经令我非常羡慕及佩服,我知道他一定对我们的脑了如指掌。后来听说,他的儿子和其他几位学校老师的孩子因杀人而被捕,后来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想来令人唏嘘不已。
    毕业之后,从没有看过一本专著,但在不同的时期,会到网上浏览一些相关的资料。
    在09年10月份,将某学校的“神经系统解剖学”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转帖到自己的博客:梅知孤独症的生物医学基础,文件夹为:神经系统解剖学,里面共有31篇文章,系统地解释了专门学科的相关知识;网址为: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60192494_2_1.html。

    上面的是宏观解剖,还有微观解剖。现在不仅仅到了细胞水平,更到了分子水平。
    在研究神经系统的功能方面,至少还有两面学科:神经系统生物学、神经系统生理学。当然还有更多的分支科学。
    汤慈美主编:神经心理学(王新德总主编:神经病学,第七卷),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年8月——这本书勾于2003年7月15日,于西单图书大厦。那时候,还应该在北京。虽是一本专业的、专科的著作,还是比较容易懂,阅读过后,就知道孩子某些表现的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在哪里——任何表现或障碍都有它的神经解剖基础。是一本了解脑解剖和神经功能不可多得的好书。
    许绍芬主编,莫浣英、黄登凯副主编:神经生物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这本书才5.8元,想想当时的物价有多低,不过,想想当年的工资也不会太高吧!
    唐仲良、潘建粹、吴震荣、宋如垓编著:神经系统生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这本书的价格是:7.70元。
    已经忘记了什么时候购买过这两本书,也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更不记得里面具体讲述了什么。不过,今天再次翻阅这两本书,看到许多地方都做了标记,说明当年我曾经真的看过。
    在梅知孤独症的生物医学基础的博客里,有文件夹,名为:神经系统生物学和生理学,里面只有4篇文章,一篇“神经生物学简介”、一篇“神经生理学”(均为2009年10月份添加);一篇“USNEWS排名之美国大学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专业排名 ”,一篇“神经生物学精品课程”(均为2011年12月份添加)。
   希望能够从更加基础的角度来看脑的功能,来看孤独症对孩子(脑)的影响。虽然没有解决孤独症,但对于我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认识孤独症,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以目前这些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来看,想以现有的医学技术来“治愈”孤独症,还为时尚早。
    希望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可以。那个技术是什么?或许是脑移植——部分脑组织或整个脑的移植。今天早些时候查找资料的时候,偶然看到某个法国(?)科学家说现在全脑移植的技术可以实现。可是想再找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
   下面是本节两个小标题的内容:
    一、面部有什么?
    1、面部认知(Face Recognition)
    2、眼睛注视(Eye Gaze)
3、相互注意(Joint Attention)
4、情绪感知(Emotion Perception)

面部有什么?:功能与结构
问题
概述
亚类
功能
结构
面部有什么?
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活跃地使用许多脑区,这些脑区是成人用于提取来自面部信息的部位。
面部识别
人类的脑通过注意其他人的面部并做出反应,开始建立网络联系。
l  在其他人复杂的视觉刺激下,新生儿显示出快速的面部识别,以及对面部的视觉偏好。
l  到4个月,婴儿对面部的定位表现出敏感性,对上下而不是水平的面部做出更加稳定的反应。
l  到6-7个月的年龄,当他们看见熟悉与不熟悉的脸,表现出不同的脑反应。
Fusiform Gyrus:
梭状回
目光对视(凝视)
在出生后不久(生命中非常早的时期),就出现对目光对视(Eye Contact)和注视方向(Gaze Direction)的敏感性。
l  4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对目光注视和情绪做出不同的反应。
l  在婴儿早期对注视的敏感性将会使梭状的面部处理脑区建立更加复杂的网络联系
随着脑(功能)专门化进程,随后颞上沟(STS)更加活跃。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颞上沟
相互注意
l  3个月大的婴儿似乎对相互注意的准确性变得敏感,表现为注视模式,即协调地看向某个物品或事件,以及看向某个社会性参与者。
l  8-9个月大的年龄,脑对这些选择性的注视模式做出反应。
8-9个月,涉及到颞上沟(STS)和成人内测额叶皮质的背部。
情绪知觉
l  7个月大的婴儿,能够辨别面部表情,表现为在视觉注意范式(Paradigm)中,他们的定向和习惯反应,在这些情况中,他们正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情绪。
l  6-7个月的年龄,婴儿对于表现不同情绪的面部出现不同的脑电反应。对比积极的情绪,婴儿对于消极的情绪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模式。这样的面部情绪刺激也激活了额叶皮质区。
l  7个月的年龄,在相似的研究范式中,婴儿能够辨别情绪表达的语气,包括对于积极或消极情绪的不同反应。
l  7个月的年龄,婴儿也能够统合来自两个不同领域的情绪信息——视觉和听觉。表现是对面部和语气情绪的刺激可以区别做出反应,可以对面部和语气做出一致或者不一致的反应(例如:高兴的脸和高兴的语气;高兴的脸和生气的语气)。
脑活跃的方式与成人经历相同刺激后所看到的非常相似。
这个年龄的婴儿的这些反应涉及到的脑区是颞叶内测的
Amygdala:
扁桃体结构
   二、解释其他人的行为
   1、生物运动(Biological motion)
   2、理解其他人的动作(Understading other's Actions)
解释其他人的行为:功能与结构
问题
概述
亚类
功能
结构
解释
其他人的行为
婴儿也辨别其他人社会性行为的特征,包括身体动作和运动(移动)模式。
生物运动
该术语指生物体的运动,它包括自发的运动以及运动方向的自发改变。它与物品的运动模式不同,物品的运动总是对外力的反应(因此不是自发的或者自我主导的),除非再出现某个外力,否则就维持某个特定的方向。
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辨别人和物体运动模式存在不同的能力就已经出来。外在表现是他们视觉看的模式。
而且婴儿似乎也使用成人样的过程,辨别生物运动。
结论:婴儿能够在非常早的时期就辨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刺激。
未指出。
理解其他人的动作
l  8个月的年龄,婴儿似乎能够预测其他人目标定位动作的效果,表现为:人们以常规的或者预期的方式操作物品,或者以非常规的或者非预期的方式操作物品,婴儿具有不同的反应。
l  婴儿也表现出能够意识到常规动作的效果应该是什么。
例如:当人们评论某个物品,而不是某个人时,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l  婴儿在他们自己能够用身体做这些动作之前的很长时间,他们就意识到这些动作-效果模式的意义。
结论:这些发现表明婴儿在自然的环境中通过观察就学习到相当可观的关于人的知识,他们这方面的能力相对不错;他们也表现出婴儿的倾向性:提取来自经历中可以预期的模式,再使用这些解释新的经历(统计学习,Statistical Learning)。
l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对社会和情绪刺激敏感。
成人“社会脑”的许多部分在婴儿期(足一岁之前)是活跃度。
对社会刺激有反应的脑区,尤其那些涉及比较古老脑结构(皮层下,Subcortical),而不是额叶皮质,在出生时是活跃的。
   出生后几个月,婴儿也开始使用他们的皮质处理对社会刺激的反应。
以上这些表现表明:对社会刺激的偏好,以及自动地注意社会刺激,是人类脑的基本特性。
而且,婴儿脑比成人脑对社会刺激可能有更多的反应。
可以参阅这篇文献:Johnson,M.,Griffin,R.,Halit,H.,Faroni,T.,deHann,J., et al.(2005).The emergence of the social brain network: Evidence from typical and atpic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社会脑通路的出现:来自正常和异常发育的证据》,发表在《发展与心理病理学》杂志。在网上可以找到其PDF版本的全文,网址:
http://ase.tufts.edu/cogstud/incbios/griffinr/datapubs/socialbrain2005.pdf
Johnson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在婴儿中,与成人相比,社会脑具有更为广泛的“频率(调频)”,对输入更加敏感和更加具有反应性,更加“准备好”做出反应。
婴儿对社会输入和其他类型输入做出反应的脑区分部在脑的各个部位,并且随着婴儿的成长而更加专门化和定位。
这种专门化要求与社会性的环境进行互动。——因此,要想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改善社会性,必须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进行,但必须坚持“循序渐进”——跟随孩子的脚步和“量力而为”——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36:19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4——...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4——孤独症如何影响到脑发育和学习

How autism likely affects brai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本节以科学的精神,专业的术语说明了孤独症在神经系统的各种表现。估计没有几个一线的人员愿意看。故略去吧!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在翻翻看。
    孤独症中的异常突触连结(Abnorma cennection in autism)
   大于平均水平的头围(Larger-than -average head size)
    小脑差异(Cerebellar differences)
    社会脑网络差异(Social brain network difference)
    镜像神经元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神经生化差异(Neurochemistry differe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37:3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5——...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5——儿童早期及后期的脑改变
    本节只有三段
    引用的文献(标出来的)只有两个:    第一段引用的文献是来自于一本书:Bauman,M.L.,& Kemler,T.L.,(1994).Neuroanatomical observation of the brain in autism. In Bauman,M.L.,& Kemler,T.L.(Eds),The neurobiology of autism(pp.119-145).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书名《孤独症神经生物学》,节选的部分:《孤独症脑的神经解剖学观察》。
    第三段,引用的文献为本书作者之一Dawson的论文:   Dawson,G.(2008).Early behavior intervention, brain plasticity, and the prevention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Developmental Pshchopathology,20(Ⅲ),775-803.——《早期行为干预、脑可塑性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预防》,发表在《发育心理病理学》杂志。

    本节第一段首先说Bauman & Kemler两人尸体解剖的研究,包括来自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的脑组织。他们发现脑细胞和结构的差异不仅仅出现在婴儿期,根据年龄因子分析,表明在所有的时间里都发生变化,持续到儿童早期,乃至成年期。
    接下来提出问题:导致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给出的答案是:
    1、暴露于神经毒素(Neurotoxic)影响,应为持续的脑改变负责
    2、免疫异常(Immune abnormalities)
    3、生活经历的差异(见第三段)
    不过,文中也特别指出:这些领域里的研究仍旧在继续……
    再接下来说明:经历(体验,Experience)的重要作用:
    在上几节中,已经陈述过经历对建立神经连结的重要性。在本节则说:经历在“打开”某种基因功能方面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使用动物实验说明的,不过并未指出文献出处。

    第二段,说过去几年里,已经了解到:人类脑对经历中的改变反应如何快速。开始学习一项技能,例如演奏某种乐器,引起脑功能可测量的效果。
    不过接下来指出:在开始反应的练习之前,脑区并不会对刺激做出反应。——想到巴甫洛夫的(非)条件反射、华生的S-R等等,做出反应,是需要不断地建立“连结”的,即外在的学习和内部(神经)的学习,都需要一个过程。
    先前对不同刺激反应的脑区被新的技能“重新通联”,开始对新的刺激做出反应。
    负责这项功能的是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见附录1:相关资料阅读),对比我们感知到但不能表现,镜像神经元对我们自己能够表现的具有更加活跃的反应。
    因此说经历“刻画”我们的脑,刺激形成反应性神经元和神经区的形成,因而技能增加,反应自动化。我们连续不断的行为促进我们脑中神经网络的发展,就是说支持和促进神经网络对频繁而大量刺激的反应模式。来自环境的奖励和反馈的经历是这种过程的整体部分。——斯金纳老先生若在,一定得意扬扬地说:我就说过人类的行为是由行为的操作性后果决定的。

    第三段,就谈孤独症怎样影响脑的发育。
    首先指出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孤独症的婴儿就对环境有与众不同的反应,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刺激具有更少的反应,且不主动发起社会性交往。结果就是与正常儿童相比,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将相当少,同时他们过度地迷恋于物品,重复地操作物品。
    这些日常的经历和反应模式“刻画”着他们的脑,发展具有奖励的期望,也刺激神经网络的形成,不断发展,不过这些网络是由与物品相关事件刺激和支持的,而不是发展指向社会事件的神经网络或注意系统。
    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孤独症的儿童与没有孤独症的儿童相比,他们每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差异,那么脑连结合神经反应模式也将出现不同,这可能是脑持续变化的另一个原因。
    本段最后指出:这些脑改变被认为是“有反应性的(Reactive)”,并不是孤独症核心特征的一部分,而是伴随婴儿孤独症的已改变了的生活模式的衍生和替代,那就是说,也许,是可以预防的。(Dawson,2008)——这给人们以希望,也说明,越早越好。
   

附录1: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相关资料阅读:
    搜索“Mirror Neuron”,出来的都是英文资料,看着就眼晕晕的;点开维基百科{点击阅读],看看头也晕晕的了,看上去说的很详细,包括:(1 Discovery、2 In monkeys、3 In humans、4 Doubts concerning mirror neurons[4.1 Development]、5 Possible functions[5.1 Understanding intentions、5.2 Empathy、5.3 Human self awareness、5.4 Language、5.5 Automatic Imitation、5.6 Motor Mimicry、5.7 Autism、5.8 Theory of mind、5.9 Gender differences]、6 See also、7 References、8 Further reading、9 External links)。选择“中文”后,就变成了只有三段的简介和参考文献,这是为什么?
    在英文版中,参考文献,就有99篇之多。
    在“可能功能”中,第七条是关于孤独症的。第8条是关于“心灵理论”的,也与孤独症相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39:49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6——...

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6——早期干预在改变孤独症脑早期发育和效果的作用

只有6句话。前三句说了下面的内容。
婴儿期被认为是脑发育和学习潜力具有显著可塑性的阶段。由于幼小儿童脑的这种可塑性,以及体验在塑造脑功能和结构的作用,我们应该期望干预体验将会对脑改变以及行为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用什么“理论或方法”,只要在外在表现上,有所变化,即使是最简单的,如孩子能够稳定地说:“妈妈”或者“指”(原来没有或者不稳定),都意味着内部神经系统的变化(结构和/或功能),即使我们看不到。
儿童在每时每刻所从事的那些活动不是中性的,这些活动要么“搭建”一个更加具有社会性和更加愿意沟通的脑,要么“搭建”一个更加指向物体的脑。——这种说法比较特别。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不外是物质世界,或者是精神(社会)世界。那么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有两种,即物理途径和社会途径,两种途径的比较如下:

表1-1   认识世界的两个途径
物 理 途 径                         社 会 途 径
“咀嚼、摇晃、探索” 世界
“与其交流的” 的世界
规矩
规则
原因-效果
意图
通过活动探索自我
(感觉、运动、活动)
通过镜像探索自我
(分享和协调情绪)
探索的行为
(操作物体)
游戏的行为
(与人、物体发生关系:体验)
处理信息
处理信息
认知-感知觉
情绪-情感
具体
抽象-动态
效果
效果
意识(理解功能)

经验(理解情境)
资料来源:Jannik Beyer and Lone Gammeltoft. Autism and Play(Nov 1, 1999);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后三句,说ESDM   在ESDM中,使用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交往,成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到脸部和身体(社会定向,Social Orienting),然后提供极度清晰的社会和沟通行为信号,这些信号代表促进发育的最佳养育技术,详尽地练习语言、社会和象征游戏,以及来自儿童的社会主动性。强调基础的社会定向和主动性缺陷(孤独症早期显著的表现)是ESDM的核心特征。——看到这里,是否想到DIR/Floortime、RDI、PCI呢?那有没有想到日常生活中,万千大众就是这样长大的呢?!回顾自然、回归生活,该是每种“理论或方法”所追求的。如何平衡“普通”与“特殊”,那个“度”在哪里呢?
   在下一章,即《早期开始丹佛模式概述》,讨论这些核心特征和ESDM的理论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1:43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章 早期开始丹佛模式(ESDM)1—...

第二章 早期开始丹佛模式(ESDM)1——DESM基础

第一段,首先说明作者开发ESDM为了提供密集服务,用于最小到12个月大学步儿童的综合性的早期干预。——本书的附录A:ESDM课程大纲,共有4个水平,第一个水平的年龄为9-12个月。两者有差异,这是为何呢?
ESDM是丹佛模式(24-60个月的孤独症学龄前儿童)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在本书中ESDM,用于讨论3岁以下儿童的干预;而DM则讨论整个学龄前阶段的模式,尤其是3-4岁。

第二段再次强调ESDM根植于第一章中讨论过的婴儿-学步儿童学习当前实证的知识以及孤独症对早期发展的影响。
接着说ESDM目的是减少孤独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加快儿童发展的速度,对所有的领域,特别是:认知、社会-情绪和语言领域。
最后说明本章的主要内容,即:ESDM的概述,ESDM如何完成它的目标,以及与其他已知模式的相似于差别。

一、ESDM的基础
(一)丹佛模式
(二)罗杰斯和彭宁顿孤独症人际关系发展模式 interpersonal
(三)孤独症的社会动机假设
(四)关键反应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3:15 | 只看该作者

re:丹佛模式 Denver Mo...

丹佛模式       Denver Model
代表人物:Rogers and colleagues
开始年代:1981[1]一种以发展为基础的,针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24-60个月)的课程。[1][5][6]
观点:
1.         如何认识孤独症:首先将孤独症看作是不能发展社会-沟通。
2.         课程关注的重点:与儿童建立密切的关系,作为社会与沟通发展的基础。
重点强调:生活化的、动态的互动包含强烈的积极情感,将会引领儿童寻找社会伙伴,并参与感兴趣的活动。
发展出的技术:感觉社会常规(Sensory social routines),其突出的特点是大量地从事动态的交换,就是儿童通过非言语,后来言语沟通引发并继续的交换。将在第六章中详细地讨论。此处略。
多学科小组方法——被治疗的大多数儿童在所有领域都发育迟缓。
设计了系统的发育大纲(课程),包括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
为每个孩子的个别化课程确定短期发展目标。
教学形式:个别和小组,密集教学,跟随孩子的引导,强调语言、非言语沟通、认知和游戏。

经验与教训:
使用Denver模式10年,罗杰斯及其同事认识到将年幼孤独症儿童区别出来的是模仿的显著缺陷。在当时孤独症的理论中并没有被提出来,孤独症模仿研究也非常少。
但是这些小孩子出现的模仿缺乏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导致罗杰斯及同事们深刻地思考在早期发展中模仿的重要性。
Daniel Stern(1985)[7]、Andrew Meltzoff(Meltzoff & Moore, 1977[8])以及其他人的作品中,就婴儿期社会-沟通发展中模仿的一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1.         感觉社会常规(Sensory social routines),是ESDM的核心
2.         学科间小组:实施包含所有领域的发展课程。
3.         关注人际参与
4.         发展流畅的、互动和自发的模仿(肢体动作、面部动作和表情)
5.         强调非言语和言语沟通发展
6.         重点关注游戏的认知方面,在动态的游戏常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4:17 | 只看该作者

re:孤独症人际关系发展模式 Model of...

孤独症人际关系发展模式 Model of interpersonal development in autism
代表人物:Rogers & Pennington  罗杰斯和彭宁顿
发表年代:1991[2]
定位:孤独症的发展模式,探索(Heuristic)。
强烈地受到:Daniel Stern(1985)[7]以及1970年代和1980年代婴儿研究的影响。
假设:模仿是从出生的婴儿就能够具备的一种能力(Meltzoff & Moore, 1977[8]),孤独症人士从生命之初就出现模仿受损,这妨碍了身体同步和协调的早期发展。
这种身体的同步是第一种方法,婴儿和护理者使用它“调频”彼此的感受和状态,因此有人猜测这种同步的受损将影响他们之间的情绪协调。而情绪协调可能进一步被孤独症儿童面部情绪的非正常表达所影响(Yiriya,Kasari,Sigman,& Mundy,1989)[9],于是这种情况可能阻止父母容易地“镜观”婴儿的情绪状态。
在婴儿和护理者之间这种水平的模仿和情感分享受损为婴儿和参与者双方理解感受和精神状态的发展制造了障碍。
由于同样的原因,也严重地影响了婴儿意识的发展和有意图沟通的使用。

证据:
这些损害在孤独症学步儿童也可以看到,主观间发育(Intersubjective development)的行为里程碑,Stern描述:迟缓和减少的模仿、相互注意、情感分享、意图沟通(Rogers,Hepburn,Stackhouse,& Wehner,2003[10];Charman et al., 1998[11];Seibert,Hogan,& Mundy, 1982[12];Mundy,Sigman,& Kasari,1990[13];Kasari, Sigman, Mundy, & Yirmiya,1990[14];Wetherby & Prutting,1984[15];Uzgiris,1973[16];Stone & Caro-Martinez, 1990[17];Stone,Ousley,Yoder,Hogan & Hepburn,1997[18])。

在Stern(1985)模式中(以及其他人:Ainsworth,Blehar,Waters, & Wall,1978[19];Carpenter & Tomasello,2000[20]),护理者给予的关系应是有反应的且是敏感的,这是促进发育所必需的。

ESDM治疗的主要关注:
1.         强调社会-情绪-沟通领域中的这些必要的发展;
2.         在情感丰富的关系中;
3.         其他人有反应,敏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5:20 | 只看该作者

re: 孤独症的社会动机假设Disor...



孤独症的社会动机假设Disorder of social motivation
代表人物:Dawson and colleagues
开始年代:2004[3]
    所有年龄段的孤独症者,与其他人相比,注意其他人并与其他人交往的时间较少。
这种行为模式甚至在模仿和相互注意缺陷之前就出现了,后两者可以辨别婴儿孤独症。
假设:Dawson及其同事认为(Dawson,Webb, et al., 2002[21];Dawson et al.,2004[3];Dawson,Webb, & Mcpartland, 2005[22]):孤独症的生物学包括社会性动机的基础缺陷,因而年幼儿童缺乏对社会性奖励的敏感性。
这种缺乏导致的结果是:孤独症年幼儿童不能正常地偏爱环境中的社会性信息,并活跃地注意信息。
这种不能活跃地注意其他人,并且参与其他人将导致模仿、情感分享和相互注意的损害,是儿童社会-情绪和沟通技能发展的主要障碍。
结果之一:孤独症儿童越来越远离社会性世界,远离所有关键性的学习体验。
孩子越来越落后,因为缺乏互动技能,这是接触社会性学习环境所必需的,这种环境中正常婴儿、学步儿童和年幼的儿童是完全沉浸其中的。
提议:这种早期参与社会性环境的缺乏不仅扰乱了孤独症儿童行为发展的进程,而且也影响了感知和表征社会和语言信息的神经系统如何发育与组织的方式。(Dawson et al,.2005[23];Dawson & Zanolli, 2003[24])。
1.         ESDM也受到孤独症另外一个核心特征:社会动机损害有关研究的强烈影响,在第一章中已经讨论过。
2.         在ESDM中使用的几种技术,例如丹佛模式的感觉社会技术以及由Kegel、Schreibman及其同事(Kogel & Kogel,1995[25];Kogel,2000[26];Schreibman,1988[27])发展的PRT技术,被用来增加社会性奖励的显著性,因而提高儿童对社会性互动的社会性注意和动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6:23 | 只看该作者

re: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

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PRT[4]
定义:一种由Schreibman和Koegel发展起来的使用ABA原理的教授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方法(Schreibman & Pierce,1993[28];Kogel & Kogel,1988[29]。
最初发表文献的时间:19世纪80年代。
PRT与回合试验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1987年Lovaas发表文献提出的方法 )具有显著的区别,将会在本章下文描述),虽然它们两者都有相同核心的ABA教学原理。
作用:最大化地促进儿童与成人进行互动的动机,并且参与重复性的学习机会。
核心的动机和教学技术,包括:
l  强化的使用直接与儿童的目标和反应相关;
l  将儿童的选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l  交替新旧任务(已经掌握的和正在学习的);
l  治疗师强化学生的努力,孩子在那个时刻能够表现出来的任何期望的行为,任何准确性的水平;
l  使用对孩子有高度动机作用的活动;
l  分享对材料的控制,与儿童进行互动。
评价:当前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实证支持的实践,可以用于培养孤独症儿童的沟通技能。
具体作用:
l  提高(Enhance)儿童的动机、自发性和社会性模仿;
l  改善(Improve)语言、改善持续性,以及对泛化的反应;
l  伴随着非期望行为的减少。
1.         RPT技术被融合到ESDM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中。他们明确的融合代表了最初的丹佛模式和ESDM之间的一个不同领域。
2.         针对孤独症的这种方法有一个普通的观点,即:早期孤独症妨碍了婴儿的早期人际体验,继而成为社会-沟通发展的阻碍,这些阻碍的结果是导致儿童由于失去社会学习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越来越大的损害。
ESDM干预试图停止这种恶性循环,以两种方式增加儿童的社会性:
l  醒着,即进入协调的、互动的社会关系;
l  密集教学(Rogers, et al, 20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22:47:54 | 只看该作者

re:[FACE=宋体]有些累了,如果大家感兴...

有些累了,如果大家感兴趣,改天再继续贴上来吧。
压缩版第一章: 婴儿学习和孤独症的当代理解
1——本章“引子”
   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通常在一周岁内就出现,因此关于婴儿的新知识能够被用来理解针对处于孤独症风险的婴儿和学步儿童,如何给予最好的干预。ESDM(早期开始丹佛模式)是一种全面的、早期干预方法,对象为年龄为12-36个月的学步儿童,并且可以继续针对48-60个月的儿童。ESDM使用正常婴儿如何发展的知识,以促使处于孤独症风险的小婴儿“走出”一个相似的发展轨迹。
    孤独症最早期的症状表明支持社会和语言发展的脑系统受到损害。婴儿的快速学习能力表明儿童具有巨大可塑性。脑损伤婴儿早期干预,利用幼儿的可塑性,可以将障碍减小到最小。  
    ESDMD的目标正是如此,早期开始,将来自发育研究的成功融入到教学课程和技术中。
    ESDM是:  (1)一种专门的发展课程,定义在任何确定时间点上要教授的技能;
                 (2)一套专门的教学方法,用于实施课程。
    不要求专门的实施场所,可以在小组课程里实施,也可以在家庭里实施,由治疗小组和/或父母实施;也可以在临床场所或家庭里的个别治疗时间进行,由几种不同学科的人员实施。干预方法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材料方面高度专门化,同时也很灵活。在增加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社会交往和主动性方面有效,在减少他们ASD症状严重性方面也有效果,可以改善他们整体的行为和适应性技能。
2 婴儿如何学习
    各种观点:对婴儿学习的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婴儿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出生后第一年里婴儿学习的能力远远超出结构主义模式所预测的水平。    婴儿理解物质环境中物品如何发挥作用的能力,婴儿认识他们自己和其他人的动作之间相似性的能力,婴儿记住信息的能力,婴儿对社会性世界感知和反应的能力远远超出通过他们不成熟的运动技能所预测的。婴儿是活跃的学习者
    为某个婴儿设计的干预必须强调这种学习基础能力的获得,即婴儿在发展正常言语感知的社会互动过程体验语言,并将其作为治疗技术的第一步。
3——脑发育如何支持社会-沟通技能的获得
    “社会脑通路(Social brain network)”的概念。 宏观解剖,微观解剖。现在不仅仅到了细胞水平,更到了分子水平。
    以目前学科研究的进展情况来看,想以现有的医学技术来“治愈”孤独症,还为时尚早。
、面部有什么:    1、面部认知(Face Recognition)    2、眼睛注视(Eye Gaze)    3、相互注意(Joint Attention)4、情绪感知(Emotion Perception)
、解释其他人的行为:   1、生物运动(Biological motion)  2、理解其他人的动作(Understading other's Actions)
4——孤独症如何影响到脑发育和学习
5——儿童早期及后期的脑改变
    来自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的脑组织,脑细胞和结构的差异显著。
    导致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1、暴露于神经毒素(Neurotoxic)影响;    2、免疫异常(Immune abnormalities)
3、生活经历的差异
    孤独症怎样影响脑的发育。在生命的第一年里,孤独症的婴儿就对环境有与众不同的反应,表现在他们对社会刺激具有更少的反应,且不主动发起社会性交往。结果就是与正常儿童相比,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将相当少,同时他们过度地迷恋于物品,重复地操作物品。这些日常的经历和反应模式“刻画”着他们的脑,发展具有奖励的期望,也刺激神经网络的形成,不断发展,不过这些网络是由与物品相关事件刺激和支持的,而不是发展指向社会事件的神经网络或注意系统。
    由于孤独症的儿童与没有孤独症的儿童相比,他们每天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差异,那么脑连结合神经反应模式也将出现不同,这可能是脑持续变化的另一个原因。这些脑改变被认为是“有反应性的(Reactive)”,并不是孤独症核心特征的一部分,而是伴随婴儿孤独症的已改变了的生活模式的衍生和替代,
6——早期干预在改变孤独症脑早期发育和效果的作用
婴儿期被认为是脑发育和学习潜力具有显著可塑性的阶段。ESDM使用一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交往,成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到脸部和身体,然后提供极度清晰的社会和沟通行为信号,详尽地练习语言、社会和象征游戏,以及来自儿童的社会主动性。强调基础的社会定向和主动性缺陷(孤独症早期显著的表现)是ESDM的核心特征。
——想到DIR/Floortime、RDI、PCI,回顾自然、回归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1-3 22:07:01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楼主!宝贵资料啊,渴求尽快发布剩余内...

感谢楼主!宝贵资料啊,渴求尽快发布剩余内容。
万分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4 15:38:34 | 只看该作者

re:好贴,顶起来!楼主继续,酣读中!

好贴,顶起来!楼主继续,酣读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1-5 21:59:20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楼主,顶!

感谢楼主,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1-5 22:19:1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柳茵...

下面引用由[U]柳茵[/U]发表的内容:

有些累了,如果大家感兴趣,改天再继续贴上来吧。



辛苦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1-6 02:21: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6:37:2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方老师的鼓励

谢谢方老师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6:42:52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章 早期开始丹佛模式(ESDM)2—...

第二章 早期开始丹佛模式(ESDM)2——ESDM课程

ESDM大纲
(一)在社会情境下的语言发展
(二)逐步建立复杂的行为
(三)本干预的一个跨学科途径  interdisciplinary
(四)系统性的个别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