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第十二题: 融合教育当中,ASD儿童...
第十二题:
融合教育当中,ASD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能简单阐述有哪几方面吗?或者不同年龄段易产生哪些问题?我们应该给他们灌输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这个问题范围比较广,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我们先总结了ASD儿童在融合教育中较易出现问题的几个方面,然后逐条进行简单介绍并列举一些我们需要灌输给孩子的想法,我觉得家长可以把每一条都变成一个社会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执行.最后是几个比较关键的学龄阶段和青春期孩子会产生的问题.下面开始回答您的问题:
从家庭到学校孩子会经历很多改变,从被无微不至的照顾到生活需要逐步自理;从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到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适应集体生活;从几个人关注一个孩子的被动得到很多关注的环境到几个人关注几十个孩子的需要主动关注别人、主动寻求别人关注的环境,这么多的改变自然会引起孩子的不适应和焦虑。而我们的孩子在独立性、抗干扰、主动性、自我意识、安全感、参照他人、理解他人意图、自我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他们适应转变的困难会更大。
一、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我们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等着别人来帮、等着别人来教、等着别人告诉他该怎么说。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从中学习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去体会错误的自然后果,反思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们也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要给他太高的要求,造成他的挫败感反而会失去自信;给予孩子示范和鼓励,帮孩子克服畏惧心理;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习作出决定的方法,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但也要让孩子学习各种规则,意识到独立并不是为所欲为(比如:我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但有些玩具太贵了,妈妈说不能买,那我就另选一个玩具)。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的成长环境,和孩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有些事我以前学过,它很简单,我可以自己做好。
2.有些事比较难,但如果我自己试一试,也许是可以做好的。
3.有些事我会做错或者失败,但这没有关系,我努力过这就很棒了,下次我会做得更好。
4.有些事我可以自己做决定。(比如早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5.对有些事我会有自己的想法,我可以说给周围的人听。
二、抗干扰能力和注意力、自我控制力是分不开的,它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的孩子本身就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就更难抵抗住诱惑。我们要有计划的将抗干扰能力、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综合培养。控制环境中干扰物的数量(由少到多)和等级(由弱到强),选择合适的任务及任务量(由简到难,由时间短到时间长),循序渐进,比如:有些孩子对声音很敏感,很容易受到干扰不能集中精力写作业,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同时用录音机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做干扰,开始我们可以把声音调到很小,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逐渐增大音乐的声音,练习孩子在有声音的环境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一些小游戏也是训练这些能力很好的方法,如:木头人、球拍运球等。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了解普通孩子注意力可以维持的时间,研究表明1~2岁的孩子一般为3~5分钟;5~7岁的孩子15分钟左右;7~10岁的孩子一般为20分钟。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年龄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既要提高孩子的能力又不能拔苗助长。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这是我要做的任务,我要先把他做完。
2.我看到/听到了喜欢的东西,我要把手头的任务完成才能去拿。
3.我越快把我的任务完成,就能越早去玩了。比如:快点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玩电脑了。
4.我可以再多坚持一小会。
5.上课的时候可能有小朋友在小声说话,可能窗外有其他的声音,我的任务是听老师讲课。
三、主动性就是做一件事情很有干劲和动力,并且是很自觉的去做,不是别人勉强去做的。 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孩子对哪一类的物件、活动感兴趣。要用孩子感兴趣的来吸引他们,让他主动地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喜欢的物品或活动,来学习新技能或孩子不太感兴趣的事物,并提高孩子的主动性,也可以利用代币的形式来提高孩子的主动性。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1.有人跟我讲话,我要看着他。
2.我在写作业,有人找我玩,我会跟他说“我一会儿再跟你玩”,然后继续写作业。
3.有时候我跟别人说话,他们没有听到,我可以再大一点声说一次,或者站到她的面前去说。
4.其他小朋友在玩好玩的游戏,我也可以加入。
四、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比普通儿童我们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的过程需要更加细致。一些前期的基础性的准备一定要做足,包括区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区分自己这个主体和自己的动作、认识自己和事物的关系、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感觉。
代词“我”的掌握标志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来认识,区分自己和别人,区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等。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这样做对自己和别人意味着什么”,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孩子特别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从而造成一些情绪问题和人际沟通障碍,我们平时要多留心调节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随着年龄和能力的增长,孩子会慢慢了解自己的障碍,逐渐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会和他一起面对各种挑战,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信任和爱。我们要一方面让孩子了解这一障碍的客观现实,一方面让他看到自己进步的足迹,帮助他接纳自己,调整自己。
青春期的自我意识是需要提醒家长特别关注的,身体上的快速变化需要孩子在心理上慢慢接受,及时的青春期教育能让孩子较好的接纳自己,并能意识到周围的同龄人也在经历同样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如对异性的兴趣)及其他同龄人心理上的变化更需要家长好好的引导,才可以让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重新找到自己生活和社会交往上的平衡点。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如果我要拿别人的东西,我先要得到别人的同意。
2.如果别人要拿我的东西,也要取得我的同意,我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物品。
3.很多事情上我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最好按照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去做。(比如:我请小朋友来家里玩,我很想和他们一起玩我心爱的小汽车,但他们好像不爱玩小汽车,他们更喜欢一起下棋,那我就和他们一起下棋吧。)
4.我要多去看看大家对我的一些做法的反应,多去想想我样做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
5.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会不断进步。
五、安全感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建立安全感是我们的孩子进入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可能放心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接受教育的。陌生的环境、以往的生活经历(如在家庭中没有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自信心的不足都会影响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建立安全感。这就要求家长一方面要学习在家庭生活中更夸张的表达自己的爱,充分的肯定孩子(我们的孩子不擅长表达,但我们一定要相信对于我们的爱和肯定孩子享受其中、非常安心);另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包括提高孩子的能力、学习当能力达不到时如何求助、学习排解心理压力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尤其重要)、还要不断地鼓励孩子肯定他的优势。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妈妈不在身边也没有关系,可以去找老师或者小朋友玩。
2、其他小朋友也想认识我,他们也很喜欢我。
3、我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些事情。
4、他们可以帮助我,我也可以帮助他们。
5、我会努力做得比昨天好一点。
6、有些事情我确实做不好,但我尽了最大努力(这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就可以了。
7、有些事情我比其他小朋友做的都好,想到这件事情我就会很开心。
六、参照是指参考、仿照。正常情况下我们希望孩子所模仿的大都是适当的行为。但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是不去主动模仿别人的行为,而有时模仿的又是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由此看出我们的孩子所欠缺的是主动模仿别人的行为或处理事件的方法。我们的孩子不但要学习模仿他人,而且还要学会辨别适当的行为和不恰当的行为。加强孩子的是非观念,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处理事件的方法,让其他人可以接受。
那么我们先要培养孩子能正确选择参照的事,让孩子正确选择参照适当的行为。孩子选择适当的行为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小朋友做的很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要向他学习。
2.他这样回答问题老师说不对,我下次就要换一个答案。
3.在医院的时候,大家说话声音都很小,我要小声说话。
4.在学校我要像其他人一样排队打水。
5.在银行我要像大家一样排队取款。
6.课堂上,很多小朋友都举手回答问题,我也要这样做。
七、理解他人意图就是需要学会察言观色,多和他人沟通,为人处事的方式,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的行为习惯等等,即就是要了解他人的想法、意图和心情。当看到他人做出一个行为或流露出某些表情或动作的时候,孩子去解读他人背后的意图是什么,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想法。比如:看到有人闻到榴莲的味道就捂住鼻子,就可以知道他闻到这个味道很难受,这个人不喜欢吃榴莲。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
1.他现在很开心的和小朋友们在聊天,我也要加入进去一起分享好心情。
2.小朋友在哭,他一定有什么伤心事,我要去安慰他。
3.上课要保持安静,我旁边的小朋友一边看着我,一边指着我的铅笔,他的意思是要借我的铅笔。
4.我喜欢的东西,别人可能不喜欢。比如,我喜欢吃彩虹糖,妈妈就不喜欢吃。
5.别人喜欢的东西,我可能不喜欢。比如,妈妈喜欢逛街买衣服,我就不喜欢。
八、自我控制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的能力。我们的孩子因为感觉系统和认知能力的障碍往往存在自我控制上的问题,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控制问题、情绪上的自我控制问题和忍耐力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让孩子知道:
1.有些动作虽然带给我的感觉很好,可是看起来怪怪的,我可以用妈妈教给我的方法来代替。
2.有些玩具我非常喜欢,在上课的时候,我会听老师的指令玩玩具,在老师要求交还的时候,我也会把玩具放回去。
3.在幼儿园里,我可以管好小手和小脚。
4.我会等待。我会等待老师发给我喜欢的东西,等待老师叫到我的名字,等待玩游戏的机会,等待活动开始。
5.不论我在做什么事情,当我听到别人喊我的名字,我都可以快快地回答。
6.情绪不好的时候,我可以使用妈妈教我的办法稳定情绪。(如:深呼吸、数数、要求休息)
总之,能够进入融合教育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应该比较好,但和普通孩子相比一定还是存在差距,家长和孩子都会面对很大的压力,我们一方面要把压力变为动力,另也一方面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排解压力。另外需要提醒家长,以上说的这几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的,哪一方面都不能单独训练,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小学、中学阶段孩子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和青春期孩子的一些问题:
小学阶段
这一阶段孩子的社会互动会有明显进步,但仍缺乏察言观色的本事,比如看到别人脸色不对了还继续讲,对别人的开心和难过不知道怎样做适当的反应;不知道别人玩的游戏规则,无法和同学玩在一起;不知道如何交朋友。在学业上我们的孩子比较擅长记忆性的或手工操作方面的项目,但对一些抽象的、理解性的、需要变通、想象、假装的项目是有些困难的。在情绪方面,随着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他能够体会和理解的情绪也会增加(比如羡慕、妒忌、报复心),家长需要更敏感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分析原因,才能对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做好应对。孩子越来越强的自尊心、自主性和他们对人情世故的理解程度、对事情整体性上的把握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引发许多的情绪问题。
中学阶段
在学业方面这一阶段孩子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偏好,喜欢的学科成绩非常突出,不喜欢的学科表现平平甚至很差,这使他的自信心很容易产生波动。在社会交往上,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已经知道周围人对他有不好的眼光,会产生较强的自卑感,从而更加的不愿与人交往,逃避集体活动。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那就是过度的自尊带来的问题,孩子会非常冲动,容不下一点他不能接受的事情,情绪更加的变化无常。
青春期
在这一阶段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有:不合年龄的幼稚行为;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对一件事情长时间关注;烦躁,坐立不安;明显的重复动作和行为;脾气和情感经常变化不稳定,经常大喊大叫,怪异的行为增加,表情呆板、木然;经常出现暴躁情绪,常常出现一些冲动行为,没有羞耻感;部分青少年出现对大人的依恋感增强;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眠障碍;自残、自伤行为增加,有的会幻听幻觉,并导致出现自杀倾向;对动物以及不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恐惧感;大小便控制力减低;最让我们烦恼的是荷尔蒙的问题(关于荷尔蒙问题还是请爸爸们帮忙补充下吧)。
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要为孩子的不断进步而欣慰,也要有信心面对随着这些进步而带来的新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宝宝加油!爸爸妈妈也要加油!
石磊 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