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90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03:38:49 | 只看该作者

re:“社交故事”现在不再做成文章,是觉得闻森...

“社交故事”现在不再做成文章,是觉得闻森能听进去了,所以基本上是以说为主,不再把细节都写下来,去年上半年时一直写了十几个,后来就进化到了以说为主.但是有些事情看样子还是要回到社交故事上去,昨天把我气惨了,闻森擦屁股纸差不多用了整半圈,把马桶都塞住了,气得我一顿骂,连打屁股一下.原因是他不改一开始学的擦屁股的习惯,将很长的一段纸折起来,但是只一抹就扔了,碰到个烂屁股,就擦不完地擦.这样必然就用纸多了.
所以这里就得让他把细节写下来了,比如,多长的纸,不超过几节纸,对折擦一遍,检查还有没有污迹,脏的话,再折一次擦,擦的时候要保持蹲的姿态,因为原来看见过他站起来擦屁股,纸上光光的,但是屁股里面还脏,所以要特别地给他要求是"擦屁股沟沟",这样他就明白了,因为具体到了细节,他就能遵守,否则老是再骂他怎么这个屁股就擦不干净呢?他却茫然不知所措.
他的另一个喜欢在洗手时玩水的毛病也是这样改掉的,他过去一放开水龙头,人就出了神,呆呆地看着水流下来冲在手上的感受,在家里还只是浪费点水,在外面人家就要在后面排起队来了,所以和他约定洗手时,数数,手擦洗五下就停,现在老是听他在洗手时,数到五下,自动停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05:55:3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又不想做科学家"关于心理训练...

"我又不想做科学家"

关于心理训练的书,那个心理学家的几本书都早以买全了,有讲焦虑的,有讲愤怒的,有讲固执的,但是我先挑了这本讲抱怨的来开头,一是觉得过去在教堂里他们唱过一首讲GRUMBLE(抱怨)不好的歌,闻森已经对这个词有了概念了,二是觉得"抱怨"毕竟没有其他的那几个来的严肃,想从轻松一点的话题开始,循序渐进.

但是事实没这么容易,过去闻森也是会抱怨的,但是抱怨的过程很短,也很简单,比如说,作业太多了,他会抱怨:"这得多长才能作完啊?",可是现在学了这本专讲抱怨的书,该学的还不知道他学进去了没有,但是不该学得他听得入耳,他现在好象突然发现,原来人家是可以大发牢骚的,而且还能理直气壮地发牢骚,现在他对作业太多的抱怨就变成了:"我又不是科学家,我又不想做科学家,我不想做这么多的作业!",或者如果这天的安排比较满,限制了他自由活动的时间,他就会抱怨说,"我今天一点都不快活!"

本来是让他学习怎么不来抱怨发牢骚的,结果现在恰如其分,有点"牢骚太盛防肠断"了,他学会了理直气壮地发牢骚,这真把我弄蒙了,不知如何是好.一般如果他还是有点事实根据的,我也就作些让步了,但是有几次在外面,实在把我惹火了,就揪起他衣服领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他一看我火了,也就说起"SORRY"来了.尽管现在我还是能越来越控制自己的脾气,但是实在把我惹毛了,让他知道一下后果很严重,也不是件错事吧.

但是究竟该怎么来应对呢?还是不得其解,这时候也只能撇开那些官家学说,动用一下自己的"本楼心理学"了.

我想第一:这何尝不是件好事,就象是"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首先得自己尝一下",套用老毛的这句语录,在这里就是"要解决闻森的牢骚问题,也得让闻森先学会好好地发牢骚吧!"
这话怎么就这么绕啊!以后也应当是:要让他免除焦虑,先让他了解什么是焦虑;要让他不再发脾气,先让他好好地发足脾气;这听起来有点吓人.

但是我是一个学物理出身的,思维上也是那样的方式,我认定的是:只要事情能在物质的层次上显示出来,我的心里就踏实了,也就会有办法了,比如说,象牢骚抱怨这样的心理情绪,与其让它闷在心里,然后可能象春潮涨堤一样,泛滥成灾,不如让它先通过语言来慢慢发泄,象水利一样慢慢分流泄洪,这样才不会造成突然的灾害.所谓的"话讲一句,气消一半",这就是我讲的"从心理到物质的升华和消解",我怕的是心理症结得不到物质上的出路,而一直在潜意识里郁积,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更厉害的伤害.

通俗地讲,对心理问题,我的大粗话就是:

有屁就要放
有话就要讲
有气就要出
有怨就要诉
有快感你就喊(别想歪了)
有委屈你就哭

根据冯氏本楼心理学理论,对闻森变本加厉地发牢骚,以忍为主,借机行事.---"戒急用忍",听起来和台湾地方当局曾经的大陆政策一样.

当然这不是个根本出路,这就想通了第二点,如果我还幻想着读了这几本书,我儿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的话,那我就太蠢了不是?这是个长期的工程,套用阿诺州长的一句话,这是个"基础建设问题",阿诺在加州开会,说要向中国学习了,说中国人的高速公路有多长,港口有多深,火车有多快,加洲也要迎头赶上,要大搞基础建设了.

这心理建设就是一项基础建设,需要慢慢地铺路,水电通讯一路齐全,百年大计,以后这路就能通畅了.这里,所谓的消极心理也好,焦虑心理也好,愤怒心理也好,需要的是帮助孩子认清问题,学会分析,学会化解,对于家长来说,用心地,长期地,具体地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面的思想,可能才是根本出路所在.

怎么办还不清楚,但是针对这题目中的"我又不想做科学家",这点不难,我到没好意思说,你爸爸我也曾和科学沾点边,但是我知道闻森和他妹妹心目中最好的爸爸有两个:康淇爸爸和马可爸爸,一个是生物博士,一个是化工博士,可惜康淇爸爸回国了,但是雁过留声,影响还是有的,我一提康淇爸爸的科学家威名,闻森马上收敛了一点,等以后让马可爸爸给他说说,看小子能猖獗到几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1:05:49 | 只看该作者

re:"驱散阴霾的阳光"打个比方,如果...

"驱散阴霾的阳光"

打个比方,如果把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奋斗比作是一段从深山老林里的突围,他用手中的利斧把那些挡住他道路的老树枯藤一一斩尽,那些老树枯藤就好比是那些我们能看得见的问题,象感统,行为,注意力等等,如果真的有朝一日他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他终于走出了密林,重回了人间,他是不是就能从此过上快乐人生呢?

我觉得还可能很远,因为他心里常常会有乌云遮住了太阳,让他感不到温暖,看不到方向.

这里的乌云就是他的心理问题.

很久前,我们去朋友家,有另一个母亲闻讯带来了她和闻森差不多大的孩子,算是AS症的孩子,在他们回家时,一不留神,车子从水泥地上滑到了下面的草坪,昨天刚下了场雨,那草地很松,这车轮胎就一下子陷进去了,妈妈很懊恼,本来就是一肚子的苦水要诉,还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进步没别人的大,又要赶回去给初生的老二喂奶去,没想到这么个小关节也和她过不去,这情绪一下子就下去了,而她敏感的儿子坐在车座上,更是一下子哭开了,说"这下我们回不了家了!"

我们赶紧去帮忙,一边推车,一边安怃孩子,很快地把车推上去了,看着那妈妈一边抹眼泪一边告别,我心里也不好受,不是说这妈妈软弱,而是这样的事太普遍了,不光是当时如果闻森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发急,即使现在,他还会在类似的情况下失控.

他还是象面古怪的放大镜,一些本来不大的坏事,对他来讲,放大了几倍.一个小火星,常常带来一场鸡飞狗跳的大火.

去年底,他妈妈给他去买衣服,闻森自己挑了条需要系皮带的裤子,一直以来怕他手指不灵活,他的裤子都是松紧带的,一拉就行了,这皮带还是第一次,再三和他确定后,我们就连裤子带皮带一起买了,上星期六第一次给他穿上,看着他系好了皮带,站在面前,我好象才如梦初醒,原来这孩子确实快长大了.星期日去我们固定去的那家江浙小馆吃饭,老板娘过来说,你儿子这段时间个儿可窜得快啊.

是啊,要是他心眼儿能象这个子一起窜,那就好了.

这个自以为长大的孩子,带着一颗明显地比他年龄小几岁的头脑,对我来讲,我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当我向他发威的时候,他不再象过去那样撒泼撒赖,当然更不会老老实实地听我的话,现在是我瞪起眼对着他,他瞪起眼回击我,四只牛眼睛对持着,空气里的易燃度超过了安全保险系数.

要是象他当初发作也好了,反正拉下脸了,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也知道我不会顾面子的,要是他乖乖地听我呢?这辈子无论对儿子还是女儿我是没指望了,真纳闷我从小的"乖孩子"的基因都到那里去了?现在怕的就是这样的对峙,他也知道我十有八九要动手,所以要是在吃饭时,他就把刀叉紧握在手了.有一次,我恍惚间好象看见了儿子身上多了许多的度量计,一个写着"荷尔蒙",一个写着"肾上腺激素",这几个管子都象是煮沸了一样,咕咕地往上冒.我立即崩溃!

问题还不是他发脾气,问题是那些让他生气的因素,实在是很小的很无关紧要的小事,问题还在于他自己的思维和性格,将小事化大,变坏.这么个"消极因子"让周围的人很沮丧,也其实让他自己也很沮丧,尽管看起来是他自己挑起的,但是其实他自己也是自己的受害者,他是被自己的"消极因子"而绑架了,而挟迫了.

不是阳光照不到他身上,而是他自己把乌云当成了衣服披在了身上.

我们不可能改变太阳的行程,让它把阳光多留住一些,我们也不可能自己造一个人造太阳,专门为孩子捧在天上,我们能期望的是,孩子早一日甩掉身上的乌云,让阳光能一直地照进心里.

我们需要的是能驱散阴霾的阳光.

其实这样的阳光可能是很多的,象前面讲的心理学家所说的,最根本的改变孩子的消极心理和情绪的办法,是培养孩子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是我讲的那一米阳光.但是这也并不一定非要靠心理学家才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人生里美好的坚实的东西,就是积极乐观正面的思想和心理,就是最好的驱散阴霾的阳光.

从去年夏天开始我们带了孩子去教堂,星期天的儿童唱诗班和圣经课,这现在是闻森和妹妹几乎雷打不动的星期天的节目,他们比我们更积极,当然尽管闻森在班上还有行为,注意力等问题,上课的内容对他来讲也太难了,但是就象是闻森最喜欢的老师黛安娜讲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能听到主的声音,这样在他们长大时,这些声音就能变成他们的良知.曾经有家长私下问我,你信教是为了你自己呢还是为孩子?但是我说不上来,现在我可以说,我们夫妻俩就是由我们这俩孩子重新带进教堂的,从某个方面来讲,为父母者,会老会死会糊涂会发脾气会冤枉会发泄私愤,但是神不会,父母能靠一时,而不能靠一生.

最强最明亮也是最可靠最永远的阳光,来自天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06:38:49 | 只看该作者

re:"驱散阴霾的笑声"上次马可家来玩...

"驱散阴霾的笑声"

上次马可家来玩,我象他妈妈建议现在应该是把那些刻板的电脑游戏关了,即使是这些朵拉和芝麻街的片子也还不够,得让他们开始看那些彻底搞笑的,纯粹搞笑的,能让他们开怀大笑的片子.

这样的笑声,在任何时候都能驱散任何人心头的乌云.

我们家这样的笑声来的有早有晚,对于闻森来说,比较晚,从一开始只看广告节目---不是五花八门的英文广告,而是当时刚兴起的中文电视台里寥寥无几的反复轮播的中文广告.等到了快四岁,大概还不会讲话,只有一个词或两个词地偶尔吐一句要求,但是那时候开始看起了<<海底总动员>>,起初我还窃喜,觉得终于能开始看有点意义的东西了,但是后来他连着轴看,只盯着这一本看,一天两三遍地看,看的时候象哑巴,只看不说不笑,大概看了这同一部片子有大半年,最后让我心惊胆战.
那年闻森五岁,情况开始好转,而且速度加快.同年夏天,我去把他妹妹从上海接来,妹妹那时三岁不到,已经和外婆能看连续剧了,为了让女儿到了美国一下子难以适应,我特地去买了她那时候喜欢的几部片子,"西游记","神探威威猫",所以闻森和妹妹一起看"威威猫",讲得是中文,反正闻森也是看哑巴片的,就和妹妹一起看.还是没话.
这个转机是有一次给他们看了"猫和老鼠",本来没给他们看那些,总是以为那些打打闹闹的,学不进什么东西,结果想给他们准备的有教育意义的东西,他们没兴趣看,这"猫和老鼠"却一下子吸引住了,听着儿子破天荒地笑出声来,我也明白了,我没办法去把儿子的路设计好让他走,我只能是在儿子走的路上做点设计.而这"猫和老鼠"基本上只有情节和动作,没有多少语言,这也正好适合了闻森的程度.
最关键地是他能看懂了,也就能投入了,也就能欣赏了,也就能笑出声来了,而当他在看<<海底总动员>>时,他不懂,所以当我们看他一次次看的时候,他其实并没在理解故事的内容,而是在"记忆"故事的结构和任何细枝末节的信息.
有了这个开端,我心里就踏实了.从那以后,我决定一定要把欢笑请进家里来,进驻到孩子们的心里去.一方面是给他们寻找那些滑稽的片子,除了"猫和老鼠"外,"粉红豹"也是一个类似的片子,还有象卡通频道里的"福斯特和他的假想朋友们",等等,奇怪的是,我一直觉得在故事的"教育意义"和"社交意义"上,米老鼠的片子比上面讲的那些更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也是我很想让他们看,但是不知怎么的,我们家的两个活宝一直对米老鼠没什么兴趣,却对那些捣蛋鬼的片子一见钟情,这孩子的心理还是很特别的.
另一方面是坚持带他们去看新的卡通片,基本上是每出一部卡通片,我们总会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去看,看完后,两孩子来告诉我,喜不喜欢,喜欢的话,他们会要求我去买光盘.这已经成了我们家的固定节目.现在他们的片子,已经在原来的抽屉里装不下了,换了柜子又满了,现在就统统倒进了一个大箱子,一看也是满满的.

有时候,我们口口声声地讲生活多么美好,其实听起来很虚,但是如果深入到具体的,一顿美食,一场美景,一袭美服,等等,而有时侯却也是一只笑话,一段滑稽,所谓的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不是口号喊成多响,人就能多积极的,这样的态度是具体的细微的亲历亲为的,人们之所以希望这样的态度,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快乐,得到了享受.是因为他们能笑出声来.

这正是我梦想着要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发表于 2008-1-29 20:49:21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还可以在每天安排一些轻松的\愉悦的...

我觉得还可以在每天安排一些轻松的\愉悦的亲子时间.那个时候对孩子可以没有任何要求,只要有兴致,大人和孩子尽可能地疯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30 06:00:08 | 只看该作者

re:"滴水成冰"今天可以来讲个例子,...

"滴水成冰"

今天可以来讲个例子,看看闻森的一个本来没什么了不起的,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的小问题,却被他自己头脑里的那面古怪的放大镜放大了,结果这个本来没什么的小问题,从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了一块快速蔓延的乌云,消极面越来越大,最后让他沮丧懊恼,同样也让周围的人一起走到情绪的低谷.

事情起于昨天晚上,闻森在沙发上喝果汁,一边看"神奇校车",结果看了入神,忘了手中的杯子,果汁打翻了,我让他自己收拾,他把沾湿了的沙发垫翻过来把干的一面朝上,就敷衍过去了,另外他的一部小赛车也打湿了,他放在一边晾着,没收进那个放汽车的盒子里去.

今天放学回家,在等着我给他热饭的时候,他照例玩开了自己的玩具,马上他拿着昨天打湿的那辆车来了,那车的名字叫:Nitroade,是"玩具总动员"里的"人物".
闻森说,"昨天被打湿的Nitroade,今天坏了."
"怎么坏了?"
"它一直摇摇会响的,现在它干了后,却不响了."

经过了他的比划,我才明白原来那些玩具车本来里面的车轮等构件就不是那么紧密合缝的,所以一摇就有些响声,闻森应该是把他的宝贝车玩透了,那个车有响没响,全清楚,所以我的第一个念头:"车不响,说明这车结实啊,这是好事",但是这个立论立即被闻森否定了,因为他拿来了其他的赛车,一摇个个响,就那Nitroade不响,肯定是坏了."

闻森咕咕嚷嚷地,一边就往厨房里走了,我赶紧喊住他,因为我知道他是想将那辆车扔进垃圾桶去,我警告他,如果他把这辆车扔了,他就别想再买其他的赛车了.这一声令下立即把闻森震住了,因为前几天,他从商标名上,知道了其他赛车的名字,我GOOGLE了一下,好家伙,其他在同名电影里的赛车还有五六十辆,闻森嚷嚷着要全买,我不干了,因为那电影里的主要"人物"我已经给他买齐了,所以那些额外的,我就定了条件:一个月里他乖乖做作业,不发牢骚,我可以给他买一辆,闻森提出那他今年的生日礼物还能不能再买赛车,我答应了,这是他的权利.

所以我一说不买新的了,这正打准了闻森的痛处,他转身拿了回去,但是过了一会又回到厨房里来了,这次是他想把那车扔进一个我们不用的但是闻森和妹妹经常拿来玩的一个垃圾桶,被我看到后,闻森想自圆其说:"我不是真的扔,是假假的扔,因为这个垃圾桶不是真的用的,我们是用来玩的."

这有点难了,我知道他能这么想,也是平时玩游戏的功劳,但是今天这事不能放过他,因为这样他在心里上还是把这辆车给丢弃了,不是说我在乎那点小钱,而是我看到了闻森的一个心理问题,也就是把一点点无关紧要的消极面无限地放大,这一点我是想今天给他治一下的.

我自己在做饭,所以没和他多说,只是再强调了一次,不管你是真的扔还是假的扔,只要你不要了这个Nitroade,以后我就不会给你买新的赛车了!

闻森万般无奈地又收了回去,有几分钟我听不到了他的动静,心想这事不会那么就完了吧,出去一看,闻森在那里和自己较劲呢,脸上已经是"小"泪纵横了,显然是面前这个难题:车不响就是坏车,而老爸还不许我扔,让他左右为难了.心里接受不了,行动上又贯彻不下去.给"卡"在那里了.

我知道我是过不了这一关了,就放下手头的事,坐下来招呼闻森过来,象往常一样让他把想法讲出来,谈谈然后我再根据具体情况来折衷迂回或是解决问题.我还是想不能迁就了他,这样的事过去也有过,用老话说是"因噎废食",噎了一口饭,就把整盆菜扔了;别人头上落下的一滴水,怎么到了他头上就冻成了冰了呢?

道理自己能想得明白,可是没法这样说给孩子听,在过去我的认识是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是对他已经习惯了的事物有所偏差的不能接受,因为心理上过度地依附着那些稳定的熟悉的状态,而把任何的偏离或偏差看成了对自己的威胁,而心理上,行动上加以抵触和抗拒,这或许也可以算是对"刻板行为"的一种解释.对这件事来说,是指他因为习惯于那些赛车玩具摇摇都会响的,所以一旦不响了,他的内心就把它归为了"坏车",引起了"扔掉"这个自然的行为.

过去,我是把这样的情况比喻成"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用鼓励,尝试,循序渐进的办法来让他接受差异接受变化,但是现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为现在至少认识到了对于某些他"不能接受的变化",是因为他把其中的某些消极方面过分夸大了,这消极因素变成了决定因素,而让他因此做出很怪异的不寻常的行为和思想出来.

如果说以前讲的那些只是权宜之计的话,那么现在的认识就有点象是追根究底了,如何变消极为积极,也应该是根本出路所在了.在今天的这个例子上,所谓的消极面,其实是他无中生有而来的,本来这玩具车没响声才是算结实的,但是在闻森眼里,因为这和他已熟悉的"事实"相左,
他就把这车归结为"坏车"而欲除之以后快.(这里面是不是还有认知上归纳错误的问题啊?),而这个问题的积极面,也很简单,也就是说,不管你摇摇有没有响声,我不缺轮胎不缺零件,你放我一马,我还是辆飞快的跑车.

不信你瞧:我把Nitroade和其他的几辆赛车放在了台前,跟闻森说,我来做给你看,其实摇摇没出声的赛车也是好车.我把几辆车比划着赛了起来,不一会儿,Nitrogen有点惊恐地报告:"我的车里怎么有这么大的响声啊?肯定有问题了,我得停下来看看!".....Nitroade停了下来,而其他的几辆车从边上呼啸而过......Nitroade在后面气得大叫,学着闻森的口吻:"这车破了,扔垃圾桶去!"

闻森挂满眼泪的脸上有了点笑意,他应该能接受了我的解释,但是还没完全接受,因为照以往的经验,如果他彻底放下了心结的话,当时他就会和我一起编完这个故事了.不过可以理解,这车毕竟是他的最爱了,不大容易就轻而易举地被我蛊惑了,果然,我紧盯着问他是不是应该把Nitroade放回赛车队伍里去的时候,他没抵抗,拿了车回走,但是突然半道上,他有了个主意,他爬上沙发背,将Nitroade高高地藏在了书架壁柜的角落里,那是一般他想要摆脱妹妹的染指而想出来的绝密之处,我心里明白这是他在内心接受这个"残疾赛车"之前的心理缓冲,所以我默许了,但是我没忘记盯着他问:"什么时候你才把Nitroade放回车队里去?",闻森说,"后天".

让闻森最终把车归队,很重要,因为这是让他一实际行动来表示容忍,接纳原来被自己所不容的东西,这是从心理到行动上划的句号.但是我知道心急没有,让他慢慢缓冲吧.第二天,我故意地提起这件事来,闻森立即顶嘴说"我不是说好了是明天的吗?",我很合作地知罪,道歉,但是我其实已经提醒了他一次,又让他满足了一下接受道歉的虚荣.

真到了第三天,我自己差点忘了,临睡前才想起,急忙大喊,"闻森,你把赛车收回去了没有?",闻森说,"我早就收进来了.你烦不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发表于 2008-2-5 15:40:25 | 只看该作者

re:看到闻森,想到俺家的小臭贝.现在他最喜欢...

看到闻森,想到俺家的小臭贝.现在他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不开心".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开心?AS的小男孩是不是都很难开心?岁末年初,他对我的总结是:妈妈一年来说的最多的话是"快点洗手,快点来吃饭,快点做作业".我气不过,也回敬他一下"你的回答都是等会儿".他也笑了,我是心里酸楚,但也跟着一块笑出了声.心想:世上哪个妈妈不说这些话?小东西今年十岁,还是个小孩,但已经显现逆反.最不喜欢做计算题,做烦的时候,经常问我:"不是有计算器么?为什么还要让我人脑算?为什么要把人脑变成计算器?"无语...在学校里么,是个古怪分子.现在学到角的分类,他问老师:"大于钝角,小于周角,是什么角?"老师看了他五分钟,一句话也没说.他回家后在网上自己搜索,无果,闷闷不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8#
 楼主| 发表于 2008-2-6 07:41:14 | 只看该作者

re:"快行道和慢行道"星期天上午去教...

"快行道和慢行道"

星期天上午去教堂的路上,本来是要转进一小段高速的,但是入口处却被警车拦住了,高速上可见警车,消防车,救护车都挤在了一起,肯定是一起很大的车祸了.本来还想瞧瞧究竟,但听见闻森已经在后面着急了.
"这下我们怎么办呢?",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上不了高速,就去不了教堂了.
"不要紧的,高速不行,我们走慢道,Express不通,我们还有Local呢",说着我把车拐入了慢车道.
其实世界上的很多道理也就是这么简单,一条路不通,就试着走另一条路,相信最后总有办法的,船到了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是问题往往不在于到底有没有办法,而在于当事人思想里有没有能力能换个角度想想.就想是这么一件小事,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了,闻森已经在发愁下一步了,说他是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一点不过分.但是所幸的是,孩子还小,小小的脑子本来就是一个可教可塑之材,即使是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我们还是能够最后改变他,这就是教育者的信念.

或许,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生活中,让他开始知道世上总有第二条路可走,有快车道,也就有慢车道,这条路不通,那条路或许可行.不是说世上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而是你自己的头脑蒙蔽了你的眼睛,看不见其他的路.当你无路可行时,任何人都会是个悲观主义者的.而作为一个家长,同时也是他的导师,你的理智和智慧,就是在他自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给他指出条道来.

让我们换慢车道吧,尽管我们不常走这条道,但是也能走得通,这不,教堂就快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9#
 楼主| 发表于 2008-2-9 07:42:35 | 只看该作者

re:"伴女半日,犹如半生"米国佬无知...

"伴女半日,犹如半生"

米国佬无知又无理,堂堂的中华春节他们竟然不放假,小孩上学大人上班,但是女儿的课后班浑水摸鱼,宣布春节要放两天假,孩子放学后自己处理,这样就得为我女儿的课后操心了.闻森下了课由校车送回来,要是我再去女儿学校去接,可能时间上冲突了.

她同学Ruby的妈妈是上海人,就在我们的隔街而住,她自告奋勇地说替我们把女儿领回家,正好她们两个小伙伴还能一起玩.本来这事好象解决了,不料星期四上午她妈妈打来了电话,说孩子病了,不去学校了,但是她自己在家休息,她还是可以去帮我们接孩子,这下我不好意思了,人家孩子病了,得自己留在家陪着,我还是自己少睡点,自己去把女儿领回家,抓紧点,得赶在闻森的校车到家之前.

女儿的学校不远,走十分钟就到了,但是从地域上,正是跨了从"中产"到"富豪"的界限,这是纽约有名的富人区,米国华人庸俗,把"高级住宅区"翻译为"高尚住宅区",这"高级"就是"高尚"吗?直让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的人耻之以鼻.但是人家"高尚区"确实赏心悦目,参天大树,红墙绿瓦,女儿的学校掩映在一片别墅群里,所以他们自栩为"花园小学".

因为本来我LP和女儿班主任说是,今天由Ruby妈妈代接的,但是细心的老师发现今天Ruby没来,就打电话来问,我说我们知道了,所以我会自己去接.去学校路上时,我不禁地把两个孩子串起来想,如果是同样的一件事,事先告诉了闻森或是我女儿,说今天的安排会改变,下课后将由Ruby妈妈来接你们回家.但是第二天他们一上课,发觉Ruby病了,没来上学,那么我们家的这两个宝贝蛋会怎么表现呢?

我预感中的闻森,可能会很快地发现这个问题,立即他的脑子里就被这个突发事件彻底占据了,他的"消极面"开始无限扩展:这下坏了,校车停了,Ruby病了,她妈妈也不会来,我放学后没人管我了,老师同学都回家了,只留我一个人,警察就会把我带走,我就更回不了家了.呜呼!

这上面的想法除了"呜呼!"是我杜撰的,其他的都是他的真实想法,而这样的念头常常把他的思维给"绑架"了,脑子里象被卡住了一样,就纠缠在这样越来越消极的念头上,全然不顾了当前他应当干什么,在他过去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时,那心中的困惑无法通过合适的交流来排解,所以他可能会有很多的行为异常,象苦闹,退缩,逃避等等.现在好一点了,至少他会用语言来询问心中的疑惑,这就象泄洪分流一样,能说出来也就化解了一大半了.但是在小的方面,比如说,注意力,情绪等等,他还是不能逃脱这突发事件的困扰,如果那天他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时半会地他不会安下心来,而且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思想还可能时不时地被这样的念头左右.

那么对我女儿呢?她又会是怎么呢?我想或许今天我能看看这样的突发事件,对她会是怎么样的.

下午两点五十分整时,学校开始放人,我领了女儿往回走,刚一走,女儿就抗议:"你走错了,妈妈不会走这条道的,我们要走那一边."其实差不多,但是我随了女儿的意思.想当初,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儿子身上,你要换一条道,他还不和你拼命.这事儿搁儿子身上,叫"行为刻板",换了女儿,叫"脑子灵清",不可同日而语的.

沿着正确的方向,还没行几步,边上有位家长急追上来,说我女儿想要和你女儿约个时间做Playmate,一看,原来是女儿最好的朋友CJ,当下和她妈妈交换名片,两小丫头隔着铁丝网亲热.定好时间后,我们继续往回走,我开始"启发"女儿:

"你知道今天本来是应该Ruby妈妈或姐姐来接你的吗?"
"我知道,妈妈昨天讲了."
"那你知道今天Ruby生病了,没来学校吗?"
"我知道啊"
"那你不是没人下课来接你了吗?你不急吗?"
"我不急"
"你怎么能不急呢?"

女儿有点不明白,答不上来了.不过我到明白了,因为她就是不急,没想到过急,也用不着急,更确切地说,是她一开始和后面是用不着急的,因为还没到了最后时刻,真的要是她发觉了没人来接她,把她一个人丢在学校里的话,她当然肯定会急.但是在这之前,她不会急,我想这最根本的一点是她潜意识里有对父母老师的信任和依赖,她知道大人不会丢下她不管的,因为这以前从没发生过,有了这个基本的信心,她就能把注意力和兴趣贯注在目前的活动中,所以她也就不会想到了"急".

所以,不是她不会真的急,而是她不会在不该急的时候瞎着急.

而闻森恰恰就是在不该着急的时候过早地着急了.这样的事例很多,从他开始能语言表达的五六岁后,他坐飞机最感兴趣的是座位上的应急措施图解,问的问题是:"为什么飞机会降落在草地(图解上表示为"陆地迫降")还是在水面上(图解上表示为"水面迫降")?","飞机迫降后,人会不会死?","飞机落在水上,人怎么跑出来?".

一个刚刚脱下尿布的孩子,有必要这么想吗?但是他就是这么想的,而且还是每次坐飞机都想,都问,都发愁,他是天生的一个悲观主义者,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和年龄,他都能找到那个让他发愁的苗头来,无论是象飞机迫降那样可遇而不可求的概率,还是象这个假想中的未发事件,闻森的思想会被紧紧地牵制住,一个虚无缥缈的概率或是一个无管紧要的苗头,被他那面"消极放大镜"无限地放大着,把自己拖进了焦虑的泥潭.

所以,对闻森来说,恰恰是他为了本不该着急的事,或是在还不该着急的时候就过早地开始了瞎着急.

其实那些事件对我们来讲,并不是一件那么可怕的事,但是却在闻森心里象一个挥之不去越滚越大的阴影,所以就象前面的书上说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么可怕,而是当事人的心目中把那件事看得越来越可怕.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回想起当初在飞机上闻森一再地纠缠着飞机上的应急措施图解时,没把这当成是无意义的"刻板行为"而加以"纠正"或"忽略",而是耐着性子陪着他一遍遍地解释.现在看来至少是这个行为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来了他天生的焦虑情结,我很高兴当初没有错过这个小小的苗头,而是让他把心里的焦虑释放出来,化解开去.或许这样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至少我认为持之以恒聚沙成塔,终究会有收获的.

话再说回来,转眼间我和女儿转了弯,去了朝家的方向.女儿指着拐角处的花店,说要买花给妈妈,我答应了,但是说好了不能挑个没完,我们得赶在闻森的校车回家.女儿不一会挑好了,让我背了她的书包,自己屁颠颠地捧着鲜花回家了.

天气很好,心情更是欢愉,我想我这女儿应该会是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吧,有正常的心态,有好朋友,有亲情,人生不会黑暗坎坷,当然我女儿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那些基石有了,房子就不愁建不起来了.但是我还不敢夸言说她会一生顺利,女孩子的人生定得早,就期望她在青春期前能健康成长吧,以后的事,现在管不了,也别"提前焦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0#
发表于 2008-2-10 10:00:33 | 只看该作者

re:可爱的闻森,可爱的闻莺.看到闻森的焦虑,...

可爱的闻森,可爱的闻莺.看到闻森的焦虑,我想起了我姐姐的女儿遥遥.那可是个正常的品学兼优的孩子.可是她也有焦虑,一点点事情会发愁,担心自己睡不着,果真就翻来覆去睡不着了.大人都没操心的事,小小的她会操心得让大人哭笑不得.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教她祷告,遇到她担心的事情,就带她祷告.6岁的她跟着我信主,很虔诚.也确实很奇妙,很多焦虑都烟消云散了.哈利路亚.也许焦虑不仅仅与自闭有关,与一个孩子的天生的性格、气质也有关。愿上帝帮助每一个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1#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00:40:32 | 只看该作者

re:"Amazing Grace"星...

"Amazing Grace"

星期天中午,上完教堂的课后,按约去了艾琳娜的家里.

艾琳娜是个老婆婆了,过去一点不认识,只是一次我们碰巧坐了她边上,小谈几句,她要了我们的姓名电话,却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她打电话来说邀我们去她家吃饭,但是上星期天我们另有约了,就换了这个星期日.我老婆嘀咕,说我们和这婆婆就一面之缘,这是不是太唐突了,是不是又要拉着我们传教了.我想,这大概就是象我外婆那样的人了,教会里的老人,每来个新人都会出面表示一下的.

等大堂里的讲道一完,老远艾琳娜就来打招呼,一边递过来一张纸,上面是她家的地址,路线,电话等,我一看,还是复印的,就知道我们肯定不是第一家,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家庭去过.我们出了教堂,跟了艾琳娜和她老先生查克的车,拐来拐去,到了长岛的大颈镇,这也是有名的富人区,还出了花样滑冰的休斯两姐妹,过去只听过,没来过,这次就一边开,一边看两边的"豪宅",同时也在脑子里想象着艾琳娜的身世,我想可能也就是个富家老太太吧,衣食足而知荣辱,热心传教罢了.

艾琳娜家不大,在周围的"豪宅"下很不起眼,但是进去后很温馨,从走廊到厨房,有空地方都被儿孙们的照片挂满了,我老婆一进门就发现了老太太挂在墙上的年轻时的照片,那还是黑白照片上人工加色的,但是那叫一个漂亮优雅,再在对面墙上有一张哥伦比亚大学药学院的毕业照,一看是1961年的,比我出生都早了三年,我女儿一眼就看出照片上那个漂亮而自信的女生就是当年的婆婆了.看样子这艾琳娜还是个专业人士呢.

我陪着孩子们在地下室玩,老婆陪着艾琳娜在厨房做饭聊天,不一会儿,老婆急急地过来说,艾琳娜有九个孙辈,却有两个是自闭症,一个外孙女,一个孙子,外孙女的情况要轻点,但是我老婆想起来了,她也在教堂里见过,有一次那女孩在厕所里哭,很多人去劝,看样子,那女孩子比闻森的程度要差,有时候来唱课,但是从没见她去上课,闻森不管能听懂多少,但是毕竟是能和同龄的孩子坐一起上完整节课的.艾琳娜家的那个孙子情况可能更糟,到现在还没语言.我们和艾琳娜和查克说了闻森的情况下,他们觉得比他们家的两个孩子要好多了.而艾琳娜马上就明白了,这闻森可是个挑嘴的大王,尽管老婆婆的手艺超凡(其中之一的独门秘诀,是当初艾琳娜为了她年迈的老母亲牙口不好,而独创的,用中国人做法的五香牛肉,再把土豆泥盖在上面烘烤,那叫一个中西合壁,美味绝伦),但是闻森没多少兴趣,不过今天很神奇地第一次试了鱼汤,学了妹妹的样子将鱼汤浇在米饭上,吃得还不少,激动得他妈妈立即去把艾琳娜家的调料品牌抄了下来.

我也接触过那些家有自闭症孩子的老人家们,对于那些老人来说,他们心中的苦楚可能一点不比父母差,想帮又不知道怎么帮好,自己急还怕影响了儿孙们,很多的老人不得不带着儿孙四处奔波,他们的心理压力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我很惊奇地看见这两个老人家,从他们那热情,胆然,自信里,全然看不到家庭厄运的丝毫影响.在我们教堂里,还有一个美国人妈妈,有一个重度自闭症的孩子,是我看见过的最严重的症状,他妈妈几乎每次都带他来,只是让他听完整个歌唱课,那孩子也是只能勉强地坐着,一般总会有个大人在边上安怃他,但是这么大应该有五六岁了,还是口水直流.但是他妈妈也是丝毫没有那种怨天尤人的样子,她一如既往地优雅地笑着,很象是那个"Dynasty"里的美丽女主角,我知道,有一个天天需要亲力亲为的残疾孩子,还能在众人面前笑得那么优美,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美国的医疗福利制度的保障,那些美国的家长们才能这么舒坦,这或许有点道理,但是这自闭症的折磨也远不是几个保险公司和福利机构能包揽的,这就象曾经有过的一个宣传片的标题:"每时每刻的自闭症",每时每刻地折磨着你的神经.之所以象艾琳娜那样的家长们,能在厄运面前笑得那么优雅,他们靠的是心中坚定的信念.

其实,不过是从这些美国家长里,我同样地从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没见过面却心气相通的中国家长们那里,也能感受到那种优雅.当初每次和康淇家在一起,当闻森对着康淇说,"康淇,你快说话啊",当闻森对着康淇父母说,"She is not talking, but she is learning."其实我心中很明白,如果我们两家人换个个儿,我是做不到象他们家人那样坦然,那样接受,那样信心.从上以琳网三年来,我越来越明白了,我当初的那些苦恼简直就是不足一提,我的那些麻烦就是小菜一碟,我无法用语言来表示对那些家长们的钦佩,但是我能够说的是,正是你们让我学会了越来越卑谦.

从艾琳娜家里出来,我一直在想如何来描述我的心情,我想起来这只福音歌,"Amazing Grace","让人无比惊奇的优雅",歌里唱道:

I was once lost,
Now I am found.

(我曾迷失,
现在得到了拯救)

谨以这只福音歌献给无数在痛苦中挣扎的朋友们,你们教给了我勇气,你们也教给了我卑谦.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也会和你们站在一起.



附录:  歌词

Amazing Grace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my fears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we have already come.
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

  

The Lord has promised good to me...
His word my hope secures.
He will my shield and portion be...
as long as life endures.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en when we've first begun.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a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end)

录像:

1)猫王演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3XdXEJEI4E&feature=related

2)老偶像Judy Collin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Hpye0M34JQ&feature=related

3)乡村歌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T88jBAoVIM&feature=related

4)前辈黑人女灵歌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g5Op5W7yw&feature=related

5)引第安人用土语演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YIjFtPQEk&feature=related

6)摇滚歌手演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S7RS5lTpU&feature=related

7)家庭KELLY演唱会:(小女孩边唱边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oL5-TUat5o&feature=related

8)大贝斯手的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yEu-hS0f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2#
发表于 2008-2-12 00:55:32 | 只看该作者

re:这首歌的中文版本叫《奇异恩典》,也有很多...

这首歌的中文版本叫《奇异恩典》,也有很多的中文演唱版本,方老师说过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3#
 楼主| 发表于 2008-2-12 05:29:19 | 只看该作者

re:我还第一次听到这中文版,下面搜到了一首:...

我还第一次听到这中文版,下面搜到了一首:

http://www.momh.org/songs/theWay/wma_03.htm

奇異恩典

詞:John Newton.1779
曲:Early American Melody 1900

奇異恩典 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 今被尋回 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 使我敬畏 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時 既蒙恩惠 真是何等寶貴


(二)
許多危險 試煉網羅 我已安然經過

靠主恩典 安全不怕 更引導我歸家

將來禧年 聖徒歡聚 恩光愛誼千年

喜樂頌讚 在父座前 深望那日快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4#
发表于 2008-2-12 15:27:08 | 只看该作者

re:我最喜欢的版本是新西兰歌手Haley W...

我最喜欢的版本是新西兰歌手Haley Westenra,海莉首唱时只有17岁,也属天才少女。

http://www.jedsfg.cn/mp3/1143897871.mp3
http://hbcw.hndt.com/...20066513212127808.mp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06:48:58 | 只看该作者

re:"刻板行为和OCD"在学完了"抱...

"刻板行为和OCD"

在学完了"抱怨太多,该怎么办?"这本书后,闻森自己挑了下一本书,叫"当你的大脑被卡住了,你该怎么办?"

这本书其实是针对OCD的心理训练书,强迫性神经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neurosis)俗称强迫症(简称OCD),这样我们就有了这个问题:刻板行为看起来很象是一种强迫症,有象的地方,也有程度不同之处,他山之石能不能可以攻玉?

从OCD的治疗上讲,好象也是可以通过神经科的治疗的,有药物,有电疗之类的手段,现在好象还有通过脑部手术来治疗的,因为对于某些OCD,我们已经能够确认大脑的某个部位的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术来矫正.

但那些是针对那些比较严重的OCD的,对那些轻微的OCD,既不严重到了必须要求医问药,但是不去管它的话,又明显地看到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倍受困扰,这样的案例用心理分析的观点来看比较好,也在这一点上,我看这样的轻微的OCD 和自闭症中的刻板行为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也有很多的可借鉴的地方.

这本书的开场篇说:
"OCD is about more than hand washing. It's about thoughts and urges that get stuck in your child's mind,terrifying him,tormenting her.It's about rituals intended to ward off harm. It's about things feeling "not right" to your child. And it's about questions about safety,questions about certainty,questions that drive you crazy, questions that break your heart.

这段话很好,我想过去我在"教育训练"栏里写的一段关于"刻板行为的理解"也是和这种思想合拍的,只是远不如作者讲的那么言简意赅.我把它翻译再整理一下,可以这样说:

1)OCD 或是刻板行为,远远不是看上去的怪异行为的本身,他们不是为了刻板而刻板,为了程序而程序,为了行为而行为,为了要反抗,为了要逃避,这怪异的背后有着其心理需要,心理原因.

2)这所谓的"背后的心理",其实是孩子心理的一种阴霾,是对他们的一种折磨,是对他们的一种威胁,是他们的一种不安和惶惑.terrifying him,tormenting her.

3)对这些孩子来讲,无论是因为起语言表达方式的缺陷,还是因为个性心理的原因,他们缺乏简单有效的途径来释放心中的症结,而不得不借助于非寻常的行为.
这种"非寻常行为"可以是通过激烈的态度或行为来表现的,也是可以通过较温和的方法来体现,所谓的"刻板行为"也是一种途径,这里叫"rituals",也就是一系列的程式化的重复反复的动作,这就和自闭症的表现相近.

4)那么这样的刻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抵御伤害",这就费解了,本来就没人去惹他们,这么就有了伤害呢?
其实这里不是讲"生理上的伤害",而是"心理上的伤害",是一般人很难看见也很难体会到的伤害.

5)这种"心理上的伤害"是什么呢?是他们感到了对安全的威胁,是他们感到了正常秩序面临破坏,是关于"safety, certainty",是他们觉得"怎么也不对劲",心理上无法接受,直觉上无法安心.

6)但是这种的"心理上的伤害"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我想,对于外人,甚至我们自己,很难让人相信为什么这些孩子这样那样的刻板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难道每天穿衣服一定要左袖先进去,再穿右袖?
难道每次必须爸爸先进门脱鞋,然后再是妈妈,再是妹妹?
难道每天必须是吃和昨天同样的菜和饭?

你能说出这里面的道理来吗?或许能,或许永远也不能.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刻板行为在大人的眼里都是无足轻重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也就认定了这是"自闭",这是必须矫正,这是必须训练的,这是必须ABA或RDI的.

这些都没错,但是还远远不够,不足之处,是在于你有没有想到这一点:当你觉得他们异常行为莫名其妙的时候,其实你只是站在你自己的参照系里看孩子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一旦转换到了孩子自己的参照系上,你或许会发现问题真的对他们来讲是那么的严重,那么的生死攸关.

所以我自己非常相信过去翻译过的两篇文章,一个是这里前面由自闭症诗人写的"Build me a bridge",一个是在"家庭"版里的"自闭症孩子最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这里面都如实地反映出了身为自闭症的痛苦,而这样的痛苦真是从他们自己的参照系里描述的.

用这里OCD这本书作者的话,那就是"一旦你知道了这些孩子内心想要表达却无从说起,只能用这些异常行为来表达的真实思想的话,那会让你伤心欲绝的".

如果你能看到了这一点,那么不管这孩子是不是自闭,是强迫症还是忧郁症,是"网恋"还是"自弃",等等,你都会有路子走进他们的心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6#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9:30:47 | 只看该作者

re:"刻板和阴谋"闻森妈妈开始了每周...

"刻板和阴谋"

闻森妈妈开始了每周两次的瑜珈,一次是星期一晚上,一次是星期五晚上,一般是七点半去,回来总是在九点以后了,而我们家里是八点睡觉的.
自从他妈妈慢慢地把这个安排固定好了之后,闻森开始很忠实地维护起家庭秩序起来了,每到星期一和星期五等妈妈一回来,先要和妈妈敲定她今天去不去练瑜珈.有时候她妈妈不想去,闻森嘀咕几句,也就算了.
但是因为闻森盯得紧,今天他妈妈终于起了疑心,悄悄过来问,"是不是这小子又刻板了?我星期一和星期五非得去瑜珈课不行了?"
我看了这么长时间了,对闻森肚子里的那几条虫虫拎得清,我对老婆说,今不昔比,这刻板不是那刻板了.这是和他晚上睡觉有关的.
因为我们要求闻森晚上去自己房间里睡,但是这小子一有机会就往他妈妈房间里钻,我夜里又要上班,权衡之下,我就陪他先在他房间里睡下,大概一小时后等他睡熟了,我也正好去上班.但是如果他妈妈去了瑜珈课,我们三个再睡觉时,我管不过来,我就迁就了,让闻森和我们一起睡了大房间里.这闻森之所以盼着他妈妈去上瑜珈课的真实原因.
话一揭穿,他妈妈又生气又好笑,过来和闻森嚷嚷,说我去上瑜珈和你睡觉没有关系的,你别想来钻空子.
我挑了闻森一句,"今天起我们改规则了,要是妈妈没去瑜珈,你就可以留在大房间里睡,要是妈妈去了瑜珈,你就必须回自己房间里睡,怎么样?"
闻森一听急了,在浴盆里大声抗议,"这不是我答应的条件,我答应的是:如果妈妈去瑜珈课,我就可以去大房间里睡,要是妈妈不去瑜珈课,我就回自己房间睡!"
--果然不出所料.

但不管怎么说,从刻板到阴谋,可是一个大大的进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7#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13:56:16 | 只看该作者

re:"和林肯在一起"今年新年后,依原...

"和林肯在一起"

今年新年后,依原计划给闻森了一本"计划安排日程手册",叫"2008 Weekly Appointments DayMinder",也没去买,直接从单位秘书那里要了两本,自己一本,给了闻森一本.

那天,当闻森第一次打开了这本日程手册,小脸上立即放出光芒来了,他看见原来这日子是可以被这么细细地分成一天天,一天里又可以细细分为一个个小时的,他兴高采烈地翻看着,好象是觉得如果是这一本日程表全填满的话,他就可以象过去政治宣传画里的"公社社员"一样,无忧无虑地信心十足地走在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了".这本日程表可能给他带来的对计划性的天生喜好,和我预料中的一致,我就料到他会喜欢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教他具体执行,监督他持之以恒,并及时地让他显示计划给他带来的甜头.两年前我在方老师的帖上,建议说,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孩子的刻板行为转化为对自己个人生活的合理的有计划的安排,现在在闻森时机成熟后,我也可以开播下种了.

正好那天长岛的儿童博物馆里寄来了二月份的节目预告,我借势让闻森把星期天的安排登记到了他的日程表上去,二月十七日那天是"总统节"的周末,所以安排的节目是"林肯总统讲故事".星期六我们让闻森和妹妹自己来选上完教堂后去那里完,闻森在我的提示下,打开了日程表,两人一致同意去儿童博物馆看林肯总统的表演,因为妹妹正好也上完了林肯总统的课,早就回家来问过了林肯总统还活着吗的问题.

那个表演是个单人表演,那个演员一个人连说带唱,讲述林肯苦难的童年,无比的求知欲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其中说,他小时候没有朋友可以玩,只能和林子里的小鹿们为伍,(但愿没人去考证林肯小时候也是自闭的啊),后来他爸爸让他去打猎,他瞄准了小鹿却下不了手,这样就立志还是不打猎了,专种庄稼吧.接着演员唱了一首歌,全是动物名称,唱完让大家猜里面讲了多少种动物,我暗暗数了一下,大概是四十,但是前面几个猜四十或四十前后的人都错了,我们乘机悄悄地说给闻森是"三十九",鼓动着他把手举起来,结果还真让他猜对了,"林肯总统"说,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最后猜对了!

总统大人没想到的是,这也是闻森第一次敢在公开表演中举手,过去我们每到有这样表演的地方,随着闻森的成熟程度,对他的期望也在慢慢地与时俱进吧,从一开始希望这样的表演至少能作为让他讲注意力从刻板重复的世界里向外张望一会儿的机会,到后来,希望他至少能愿意加入到那种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环境里去,再后来,期望的是他身在心在,至少他能随着大家的注意力走向,再后来,希望他的注意力长点再长点,希望他能懂点舞台上的故事,而对于象其他孩子们那样地踊跃举手争相报名的样子,实在是个似乎是永远不可及的梦想,没想到也有朝一日初步实现了.

从第一次在闻森三四岁时,我特意去找了有海豚表演的地方,驱车几百里去了荷喜乐园,一路上刻意地培养他看海豚的兴趣,结果到了表演时,在周围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欢呼声中,我的儿子心不在焉无动于衷的样子,让我深受打击,这也让我明白了其实即使象看海豚表演那样我们习以为常的觉得所有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节目,对他们也是一种折磨和挑战,因为首先他们要抵抗周围环境纷杂的"信息超载",他们还要努力地从百般干扰下,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保持注意力,就象是一个大风中的旗手要艰难地支撑着旗杆,在这些基础上,然后他们还要语言的理解,社会涵义的认识等等,看表演,看戏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乐事.

但是正是这样,看表演也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其实在一开始,最好的帮助只是帮他能坐下来,坐长些,坐到底,在音乐震耳欲聋时,帮他捂下耳朵,在舞台上恶魔出场时,搂住了他的肩膀,很长时间里,看着他的神情,确实对他来讲,看表演不是件乐事而是件折磨,但是作为家长不心软,不放弃,也不逼迫,细水长流,终于在去年的迪斯尼世界里,我们几乎看完了所有的音乐剧,我们一家人能阖家欣赏,多亏了这几年对闻森的坚持,也感谢迪斯尼卓绝的艺术水准.

我们这星期天盯的票,是百老汇剧场里的<<狮子王>>,本来是想去看<<美人鱼>>的,结果没买着票,改成这出老戏了.这星期里,有一次闻森和妹妹玩,妹妹拿玩具直升机充当魔鬼,追踪着闻森那些大大小小的赛车模型,本来是一场很平常的游戏,但是却让我很高兴,赶紧抢拍了留念,---
因为闻森和妹妹一边疯玩,一边哼着的是<<美女和野兽>>里的音乐.

话再转回林肯总统上来吧.总统讲起他的童年求学经历,上了只有十一个月的学,因家贫而缀学,那是一所被称为"babble School"的学校,为了给大家解释什么是"babble School",总统请九个小朋友上台,借了林肯总统的英名,我也把闻森软绵绵的手举了起来,不亏为是林肯的惠眼,一看我儿子的犹豫和他老子的热切,马上就把这最后一个名额给了闻森,让他也上了台.

总统让孩子们分成了三组,一组大声读字母表,一组大声数数,闻森那组唱生日课,然后把三组人并在一起,一起各喊各的,我们中国人一看就明白了,现在可能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学也是这样子的吧.

闻森站在台上,显然拘谨的多,两只手不知不觉地玩着衣服,把衣服卷得露出了半个肚子,他妈妈在下面使劲示意,但是人在台上是很难注意到下面某一个人的表情的,而闻森在台上的神情举动,就象是被放在了讲台上和其他的标本作对比试验一样,差什么缺那样,一目了然.

可是,差一点不要紧,重要的是他终于走到上面去了,对别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而对闻森,对我们,这是大大的一步,足以继往开来,足以开天辟地,足以媲美林肯签署的<<解放宣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00:39:35 | 只看该作者

re:"天文物理学"这个星期是纽约学校...

"天文物理学"

这个星期是纽约学校的寒假,一个星期,只好请了假在家带孩子,一时间没能找到给妹妹合适的项目,只好我带了她四处玩,昨天是他妈妈也放假,闻森上了"冬令营",所以白天是爸爸妈妈很少的有机会一起带妹妹去玩,一切由她做主,这早熟的丫头一脸地幸福.

而闻森的"冬令营",也是早选好的,是在自然博物馆里,题目比较吓人:Destination Space--Astrophysics,给两三年级的学生开的,因为闻森已经有过在动物园里一次"夏令营",一次"冬令营"的经历了,所以我们比较放心,但是昨天第一天去报道时,闻森盯住了一个助理,就开始了他锲而不舍的提问:我们会不会真的去太空?"宇宙"是不是最大的?九大行星最大的是那个?最小的是那个?等等,我等着他问了下去,直到他问完了,自己去一边玩去了,我就过去和那老师打招呼,跟他解释闻森是在特殊学校上的三年级,他是算自闭症孩子中的一个.但是他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也不会有行为的问题,所以我们没向老师事先讲清楚,但是你可能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他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分时间的"连珠炮"般的提问,你只要按照一般的记律跟他讲好了.那助理有点惊奇,说,我听说过自闭症但是从来还没亲身接触过,听说他们有感觉,听觉或触觉方面的问题,闻森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呢?我在心底感慨这几年了各种家长民间组织不懈的努力,能让一个普通的教师助理都能对自闭症有所耳闻,我向老师解释说,闻森过去是有这方面的问题的,但是经过几年的特殊教育,现在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那老师接着把闻森叫过来,很用心地蹲下身子来对闻森说,我很高兴你能提问题,也很高兴我能解答你的问题,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认真听,我们可以在提问的时候问,以后我会给你说,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好不好?闻森气很顺地点着头,我知道这将是我所期待的最好的"冬令营"了.

至于给闻森选的"天文物理学",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在摸索的内容之一.从闻森小的时候到现在,他的兴趣范围始终是很狭隘的,如何能让他敢于或乐于尝试甚至去关注新的兴趣,一直是我们锲而不舍的目标,但也是很难顺利进行的难关,而在另一方面,他的兴趣也很好判断,屈指可数的几样,汽车火车玩具,地图地球仪,字典,天体行星.

这几样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它们都是那些几乎一成不变的.

地图地球仪,字典,不用说了,汽车火车呢?这大概是所有男孩子的共同爱好吧,但是如果你给火车铺好了铁轨,你就会发觉为什么闻森会如此喜欢了:因为这就是"一成不变"了,火车永远地只能沿着轨道走,一切的行程都是那么地"刻板",那么地被计划好了的,那么地循规蹈矩,那么地有章有节,到了红灯要停,到了站台上要停,上海站永远在杭州站的北边,嘉兴站永远在沪杭线上的中间.

我常常想着这样的火车和铁轨的玩具和玩法真是很能说明闻森的思维特点的.他需要的是秩序,他需要的是规律,他需要的是事实,他需要的不是想象(至少一开始不喜欢),他需要的不是混乱,不是随机,不是似是而非,因为他需要的是对前景的确定,所以他也不喜欢突变和偏离.因为那些都是给他带来前途的不确定性,让他心灵承受不必要的顾虑.

从闻森很小时,对他拼图拼板技术的熟练,开始对他的这些心理和思维特点有所领悟.一开始是拼字母板,到拼数字板,到动物板,一直到了拼美国地图板,然后跳到了读美国及世界地图,还有什么比地图更"一成不变"的呢?接着是开始给他买地图册,记得那时候去书店里挑地图册,边上的家长看见这么小的孩子在翻看世界地图册,惊以为天才,但是我那时候初知自闭症,心里还不知道这是祸是福,高兴不起来.从这一条线下来,闻森对地理知识的喜好也是这么培养起来的,现在我案头放着一张他画的图,是他在学校里学了"海岛"和"半岛"的差别后回家画的.除了海岸,海岛,半岛,还有草原,大山,山坡,沙漠,火山和熔岩.本来想从地图册,再延伸到了国家和人物及风土人情,这需要闻森的阅读能力的跟上,现在还得放一放,但是昨天读了一篇报道,说一对北京来的父母,带了他们的两个孩子(正常的),从孩子四岁起就每年带他们旅游,游遍了美国的个大地理公园,在游历中锻炼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钻研精神,看样子这是以后我们要学习的榜样了.

而从我一开始想到的"九大行星"也应该是一个固定的事实,我开始给闻森接触天体,一开始的第一张图是"九大行星"的挂图,一个个行星各有各的形状和位置,天然的"刻板",也难怪他会喜欢.接下来是给他引进火箭,航天飞机等知识,这一点不难,全世界的男孩子都感兴趣,去年,在迪斯尼世界之旅中,我独排众意,一定要排出一天来去宇航中心,不过到了那里,发觉最激动的还是我自己,闻森和妹妹还太小,没有很多的兴趣,但是就当是播下一棵种子吧.

但是很多的时候我再犹豫,不是说自闭症的核心便是对人际关系的缺陷吗?你怎么还使劲地鼓励他往那些偏科的,明明白白的是"书呆子们"的爱好?那不就让他离"人际关系"越来越远了吗?
这或许也是石头说的"内心的挣扎"吧,----我没有答案,但是也想了很多,我想也许我没找到或做到世界上最好的方法,但是我也在努力做着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我也明白,对于闻森来说,我不期望着他那天真的能通过这样那样的奇迹,他能变得滔滔不绝雄辩如林肯总统?我想这不可能吧.

即使说闻森还是有一点或几点的自闭症的痕迹的话,我难道就能够因为他有这样的缺陷,而就必须要求他应该这样那样地走人生道路,而完全必须秉承父母或大人的意志吗?我想未必.

自闭症不是闻森的全部世界,不是他的全部人生,不是他的全部能力和人格,不是他的全部潜能和成长.自闭症不是他的标签,不是他的原罪,不是他的结论.自闭症只是闻森在某些方面上的不足,某些能力上的缺陷,除了那些外,他也应该有他的爱好,有他的兴趣,有他的发展,有他的自信.

换句对题的话说,让他继续学习天文知识,一方面是让他自己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信心得到了提高,但是同样的,也可能因为他的"专业",而让他一开口就吐出那些生僻的词汇来,足以驱任何人以社交之外,我们能因此而不让他继续接受天文知识吗?我想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闻森自身的学习的权利,一个是以后可能会碰到的问题,我们不能因疾违医,不能因为可能发生的问题,而抑制闻森生存发展的权利.

那天,我们从闻森的武术班回来,天色已晚,一轮明月高挂,边上有一颗亮亮的星星,闻森指着对我说,"This is Hunter."我一下子没回过神来,但是马上领悟到原来他指的是"猎户星座",我很奇怪家里好象还没有讲星座的书,不知道他是从那里学来的.

有时侯,就象这样,是我们的那个从来不是尽善尽美的孩子,却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天上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9#
发表于 2008-2-21 09:40:20 | 只看该作者

re:昨晚对我来说无疑是个非常沮丧的夜晚。但此...

昨晚对我来说无疑是个非常沮丧的夜晚。但此刻,读了您的贴子之后,感觉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发表于 2008-2-21 10:04:47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斑竹的做法,真的觉得自己做的、想的是...

看了斑竹的做法,真的觉得自己做的、想的是太少、太少了。最最困难的还是不易走进孩子的心灵。在这里,又得到了一场“及时雨”。感谢斑竹与我们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8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