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李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苦水变甜-----妈妈和莹莹一起成长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2:42:1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困了,想睡觉。”周馨莹最近开始频...

“我困了,想睡觉。”
周馨莹最近开始频繁运用这句话了,这是我很早以前教她说过的话,很长时间没怎么教了,可人居然开始有点理解了。倒是我天天教她的上厕所给妈妈说“我要尿尿”,还是没有突破,老是得操心提醒,真真切切体会到主动性语言实在难教。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吗?炎炎妈给个建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2:53:25 | 只看该作者

re:顺便补充下孩子目前的能力情况:...

顺便补充下孩子目前的能力情况:
    明白吃饭、穿衣、睡觉等日常活动,上厕所小便,只要稍加提醒自己会脱裤子,大便不用提醒会脱裤子,拉完提上裤子(妈妈在时,会说妈妈帮我擦屁股蛋。但是不会告知大人,拉完了同样还是不会告知大人)
    妈妈:想尿尿,怎么办?
    宝宝:要给妈妈说
    妈妈:怎么说?
    宝宝:我要尿尿。
    看,能够回答问题呢,就是不会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3:03:37 | 只看该作者

re:早教中心老师说:周馨莹比去年进步了,能够...

早教中心老师说:周馨莹比去年进步了,能够回答问题,能够和人对话了。能够坐下来吃饭了。
但是当妈妈真正了解了自闭症,才明白孩子的困难依然很大----因为很多话,孩子可以学会表达,但是真正运用在生活中,路依然很长----不断的泛化才可以真正掌握。我再次佩服方老师说过的话:很多孩子表达是优于理解的。周馨莹目前仿说是没有问题的,很长的儿歌都可以学会,但是却并不能理解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3:11:50 | 只看该作者

re:楼梯口这几天,每天晚饭后都带宝宝...

楼梯口

这几天,每天晚饭后都带宝宝下楼玩,教她骑自行车,玩荡秋千。感知天黑了,是晚上。
回家时,走到楼梯口,
妈妈:莹莹家在这个楼梯口(我用手指着),
宝宝:楼梯口(开始笑个不停,嘴巴还重复说楼梯口)
我感觉每次她听到新的词汇,都要边笑边说,好象很新奇很好玩,作为妈妈有点难于理解----可能宝宝还不理解含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2:40:32 | 只看该作者

re:Copy 一段新看到的帖子,因为我早晚要...

Copy 一段新看到的帖子,因为我早晚要面对。

发表: 2012-05-23 17:09:12 第6楼

我现在的态度是:无论和外人还是和孩子,只讨论他的障碍,不强调自闭症。其实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一直在修整中,没有绝对的标准。确诊的好处是让我们更好武装自己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寻找辅助,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不要把自己锁在自闭症三个字上。普通人对自闭症的了解很浮浅,包括一部分专业人士都是如此。所以不要看重自闭症三个字,这三个字对外人的认知没有太大帮助,还不如告诉他们孩子的具体困难,需要什么具体辅助和关心。

每个人,无论他有没有自闭症都是不一样。确诊有自闭症的孩子,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不同类型的自闭症体现。所以我个人更认同针对孩子的具体障碍。无论和孩子还是和外人,我们都以平和的心态讨论他的强点和弱点。和勤儿我告诉他:他有交流、社交障碍,另外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他的语言理解表达比较差,他容易紧张。。。所以我们会针对这些困难找出具体的帮助方法。对外人我们也是如此,让外人了解他,但不给外人过多精神负担特别是担心。我们也很强调孩子的优点,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有多么骄傲幸福拥有勤儿。

孩子们的嘲笑,我们不太在意,普通孩子之间这个年龄阶段也是说话很“现实残酷的”。我只是传递给勤儿和妹妹乐观、正面的思维方式。我们要注意他人的感觉,但他人的感觉也不是绝对重要,我们不需要受他人言行影响。要去接孩子了,有空再回来讨论。这个话题我也很感兴趣,勤儿也是十一岁,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2:50:5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后训练范围的优先次序:首要训练范围:知...

今后训练范围的优先次序:首要训练范围:知觉,原因:最弱项,学习的保障。
次要训练范围:社交,原因:生活必备的能力。
第三训练范围:小肌肉,原因:是自理、写字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3:11:54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孩子姥姥回老家了,我对孩子ABA做的...

最近孩子姥姥回老家了,我对孩子ABA做的相对少了,恨是惭愧。
但是有点小欣慰的是,孩子明显对我有点感情依恋了,喜欢和我疯玩,喜欢楼我脖子,我作家务时有时会凑到跟前,我就问她妈妈在干什么,孩子能够回答。
昨晚我洗碗的时候,宝宝跑到厨房跟我说:“我困了,想睡觉。”我说“妈妈洗完碗了就带你去洗漱”,就是不听,一直说:“我困了,想睡觉。”我知道孩子确实困了,幼儿园老师说今天才睡半个小时,现在9点了,肯定困了,赶紧带孩子洗漱睡觉。一会就睡着了。
现在睡眠质量比以前明显好了,以前都是晚上11点多才睡着,难道禁食起作用了,已经禁牛奶和面食有半年了,挑食也有很大改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3:23:30 | 只看该作者

re:想出去玩前天晚上,宝宝吃过饭走到门口...

想出去玩
前天晚上,宝宝吃过饭走到门口,主动说"想出去玩",
出了门,到3号楼楼梯口,开始上楼梯,边上边说"想去YKR家玩"-----以前姥姥在时带她去过几次
看来孩子对小朋友有点认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2:30:31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回答问题,收藏了:1)在家训...

关于回答问题,收藏了:

1)在家训练回答问题的流利程度:你问,她答,从一开始她可能会停顿,到最后机械性反应。常用的社会性问题就那么几个,经常给她训练一下。

2)泛化,从熟人靠得上的人开始。比如邻居的老爷爷老奶奶,幼儿园的老师,如果他们知道孩子的情况的话,请他们帮帮忙,每次见到孩子问问她这些问题。直到孩子能流利回答为止。

3)再泛化,碰到生人问孩子的时候,应该能提前意识到孩子是不会回答的,有人问了,别等孩子自己答,马上辅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2:32:2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自言自语,收藏了:自言自语在...

关于自言自语,收藏了:

自言自语在自闭症孩子中是常见的行为,但不管怎么样,都尽量早干预。如你孩子的情况,尽量地给她安排事情,安排的事情可以是玩乐的,不一定是学习的,减少她“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时间,并且,时不时地都给她注意力,说几句话,打个岔,以免她持续长时间的自言自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2:38:29 | 只看该作者

re:总是看到让自己心灵受用的教孩子的方法,为...

总是看到让自己心灵受用的教孩子的方法,为了防止看多了会忘记,请允许我备忘下:

“难为情”是一种情绪,在你提的这个环境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显示胆怯,应该说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教吧。正常发育的孩子里,有好多也是在生人面前不胆怯的,大家应该说是更喜欢那种类型的小孩子吧。

但是,你的女儿也不是因为不胆怯才有那样的表现,不过这个问题也不用去纠结。你提的情况,基本上是属于孩子不知道怎么样去回答这个问题。当人家问“教了什么儿歌”,最正确的回答是“儿歌的名字”。这里就涉及好多问题:1)孩子知不知道人家问的是什么:如果孩子直接就唱了,那有可能她是知道你在问什么的;2)孩子知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她当然不能说出来,这个要你去发现。3)孩子知不知道,人家问的这个问题,不是叫你唱,而是叫你说。如果前两条孩子都知道,那这一条就可以教孩子说出儿歌的名字。4)孩子唱的时候没有理别人的反应,并不一定完全就是孩子自言自语,孩子有可能还是唱给你听的,如果是你问了之后她才唱的,只不过她的表达方式没有让你觉得她是唱给你听,而且她也不寻求你的进一步的反应。这种情况,也需要你去引导她。问她更多的问题,给她更多的指令,然后是互动,然后是夸讲,看孩子在这种互动里有没有“高兴”的表现。如果孩子对于这种互动不感兴趣,你就要想更多的办法让孩子对这种互动感兴趣,否则她的表现始终都会是冷冷淡淡的,就好像她完全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3:32:54 | 只看该作者

re:拷贝个学问句的方法:我儿子比你女...

拷贝个学问句的方法:

我儿子比你女儿大一些,08年出生的,现在会掌握简单的提问,比如说:妈妈在哪里啊?你猜猜这是什么呢?怎么办呢?
我记得当时刚开始教他的第一个问句是:这是什么?
儿子喜欢看书和卡片,遇到不认识的会拉着你的手,于是这时候我就先问他:昊昊,这是什么呀
他不知道,所以就会愣着
然后我就继续问,你知道吗?
他说“不知道”
然后我就说,那你可以问问爸爸,
这时候我辅助他让他跟着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呀?
进行几次下来,他就基本上掌握了,现在有时候还会问我说,妈妈你猜猜这是什么呀?
我觉得让他提问,得选择他真的不懂得而且想知道的,别选择他都会的,明知故问,就失去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3:40:10 | 只看该作者

re:手口一致 最近,教宝宝练习按物数...

手口一致
   最近,教宝宝练习按物数数,用手指着数,最开始手口是不一致的,我就手把手的教她,或者我指着让她跟我做一样的,同时嘴巴说出来,慢慢地能够手口一致点数了,但是还是不能报总数,这对她目前还是太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3:54:32 | 只看该作者

re:跳龙门 这个周六的早教课,宝宝...

跳龙门
    这个周六的早教课,宝宝学了小鱼,老师在一盆水里放了一条大鲫鱼,让小朋友上来观察看鱼,用手摸鱼,然后介绍鱼的特征,学小鱼游泳的动作,唱儿歌,小鱼睡觉是睁着眼睛的,最后作手工,给小鱼穿衣服:用胶水和彩色圆片给卡纸上的小鱼粘鱼鳞。以上孩子的兴趣表现一般,其中一个小鱼跳龙门的游戏宝宝好象很喜欢。需要两大人。哎,偏偏我这个人比较死板,不怎么会运用游戏和孩子玩,看来以后要加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3:17:22 | 只看该作者

re:学数字顺数1到10已经会了,数字...

学数字
顺数1到10已经会了,
数字配对已经会了;
数字歌从1到10会了,但是不认识数字,能够分辨1和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3:20:06 | 只看该作者

re:数字真的很难教啊,之前几个月已经开始接触...

数字真的很难教啊,之前几个月已经开始接触了,到现在还不能认全9个数字,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3:21:59 | 只看该作者

re:分解分解再分解,耐心耐心再耐心!

分解分解再分解,耐心耐心再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3:25:29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到今天索性只学1和2 ,孩子明显能够...

昨天到今天索性只学1和2 ,孩子明显能够分辨1和2了.相信很快会掌握的,
加油!态度和方法决定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2 13:30:42 | 只看该作者

re:WB妈带孩子去专门训练说话,真是佩服啊,...

WB妈带孩子去专门训练说话,真是佩服啊,孩子程度那么好,肯定和妈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祝福WB,好聪明好可爱的孩子,那天带莹莹去早教幼儿园,WB看到我们,会用手指着宝宝主动说:莹莹.
真是羡慕啊,我家宝宝对人的关注还远远达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3:06:08 | 只看该作者

re:又是从人家地里挖来的,先放我家菜地,慢慢...

又是从人家地里挖来的,先放我家菜地,慢慢品味学习。

这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妈妈,她的观点特别适合高功能的小年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恰好年龄小,智力还不错的话,建议您一定看看这篇文章!
原文地址:必须走出去作者:ARUI
    转载自:拥抱我的至爱    原题:“机构训练+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必须走出去   

    一周多前,邹小兵教授在评价ARUI的进步时说“我们把这些进步主要归功于科学的教育训练!”。如文中所述,“科学的教育训练”除了“机构+家庭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融入正常生活的社会教育”。这四年多来,ARUI在高强度的家庭训练(期间一年辅以机构训练)的同时,还一直坚持上正常学校(三年普幼班、一年学前班)接受普通教育,以及采取“融入社会”(外出旅游、户外活动等)、“融入同龄人”(比他仅大一岁的小侄女在我们家生活已有一年半了)等教育方法。这些经验和感受与本文观点不谋而合,因此转载并推荐给大家阅读参考!

    经过几年的摸索,对目前训练模式感悟如下:

    一、(仅)“机构训练+家庭训练”的封闭模式是行不通的

    无论在多好的机构训练,如果采取封闭式的训练方法,期望不断提高孩子能力后,产生质变,从而提高交往能力,从而融入正常的交往,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这种思路是认为通过教授孩子交往技能或认知等,孩子能力提高后,减小了正常孩子的差距后,然后才能进行正常交往的煅练,从而走上康复之路。我认为这种思路是错误的,有可能耽误孩子的黄金康复时期。

    二、必须走出去,在实际中与同龄人交往

    这里不是反对在机构训练,而是反对依托机构,关起门来按机构训练方式办事,一对一的训练的模式。我觉得必须克服担心受歧视的心理,大胆地让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孩子越小越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为孩子建立起交往圈子,要用全部的爱心对待孩子的玩伴,时刻维持他们的互动,也要随时掩饰孩子的缺点,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交往圈子。只有让孩子不断的交往,激发他主动交往的意愿,他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能力,这种交往能力的提高与教他的交往技巧有本质的区别。与同龄人交往,产生的乐趣远大于与大人的交往。

    走出去,每天都要,那怕让孩子多看一眼别的孩子的游戏,都比关起家门来训练好。

    三、上了正常幼儿园,不一定就交往能力产生飞跃

    孩子能力强,可以上正常幼儿园了,就认为孩子在集体环境中耳濡目染,交往能力就肯定提高。这是想当然的思路,不一定正确。幼儿园人多,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远比与你孩子的互动来得有趣,所以有可能反而使他更孤独,反而使他失去信心。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上幼儿园就是混日子。不能完全相信幼儿园老师的话,要自己细心观察。

    四、不要过份关注细节

    自闭症孩子有一些刻板行为,莫名其妙的语言,异常行为举止等等附带特征,不能发现一项,就想方设法解决一项。这样就会产生解决一项,孩子又产生新的异常的情况,从而无法自拔。这里并不是不要干预,而是反对过份干预而忽视核心症状--交往。我认为只有孩子产生了主动交往的愿望,加大力度鼓励他交往,就是抓住了问题关键,而解决了问题的关键,细节问题就自然消失了,也就是主干与枝末的关系。

    五、交往的信心

    如果孩子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愿望,下一关键就是建立交往的信心。一旦有了交往的信心,孩子的交往能力就是质的变化,而他的交往圈子就会扩张,从而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是孩子长期不断交往的结晶,他的眼神,他的反映,他的情感会有很大的变化,他的其他症状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主干问题解决了,枝末问题自然解决,也不会产生新的附加症状。当然,到这一步很漫长,很漫长,同时,即使达到了这一步,并不意味着巳经完全康复。

    六、心智提高

    这一步是走向成功的最后环节,也是我最苦恼的,没有什么可借鉴的。我的目标是达到以下条件:

    1、与其他孩子(指二人或一人)在一起,没有游戏、运动等媒介的条件下,孩子之间能通过聊天而有自然的互动行为。

    2、情绪识别上,能体察别人讽刺、侮辱、反感等隐藏流露,并且有一定敏感度。

    3、全面体会人的内心感情,能懂得感动、悲伤、愤怒、怜悯等复杂情感。

    这有点难,教不会的,只能由孩子内心体会。总之,我的方法就是在自然交往中训练。交往圈子从小到大,小区周围、朋友家周围、亲戚家周围建立起多个交往圈子,孩子不断交往巳发展到在家里根本呆不住,天天都要与小朋友玩,应该说进步很大,也越来越轻松。虽然没有完成最后一步,但我的信心没有减小。

    我有个朋友小孩刚好一岁,刚学会走路,虽然没有语言,更谈不上认知水平,然而很机伶,平日里与别的孩子一起玩,交往没有任何障碍。这种交往能力应当是与生俱来,儿童时期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他以后的交往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而自闭症孩子缺少这种能力,是质的障碍。通过大量的基础能力训练,来提升交往能力,从实践中看,家长耗尽心力,不可谓不努力,但不如人意者居多,有些孩子在机构中越训越孤独。家长们想生二胎的,领残疾证的,呼吁社会关注的,打算建封闭农场的多了些,明显对训练成效毫无信心。所以才有ABA、RID、floortime、生物疗法、中医疗法等等多种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都可能对部分人有效,对部分人无效,在真正正确的方式出来之前,均是一家之言,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我认为,衡量孩子进步的唯一标准是: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能力是否提高。这里的交往是指与同龄人的交往,不是与大人。因为我的目标是让孩子融入社会,融入同龄人的交往。其余的包括认知能力,语言,学业等提升,不予考虑,所以我不主张高功能的进入机构去提升这些能力,孩子的康复之路关键在于家长是否用心带他,用心去理解孩子和帮助孩子。

    述前,康复之道,各有各的走法,但加强交往总是没有错的。交往能力提高后,刻板行为等之类的状况自然减轻和消失,是个人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是否是普遍性原则还不能肯定。我的实践中,从一开始就是交往放在第一位的,现简述一下具体操作心得:

    1、寻找到能给他最大帮助的贵人

    要求是此人年龄与他相近,有条件天天见面,能说会道,性格较好等特征。最好是女孩。要花最大的力气来引导贵人与他一起玩,十分重要,贵人将成为他交往开始阶段,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和帮助最大的人。

    要请贵人每天都能到家中玩,由家长引导玩些玩具,游戏,即使他中途不配合,家长也要陪贵人玩下去,给贵人食物等. 时期长了以后,贵人会知道家长的爱心,很愿意与他一起玩。而贵人的父母也放心地让你带他的孩子,正好省事。所以到这时,贵人愿意甚至主动要求,对方家长省心省事,而你孩子免费训练,都称心如意,不是吗?

    注意,贵人的作用不单是与他一起玩,而是将来如果一起进幼儿园后,对他在幼儿园的交往有关键作用,否则他在幼儿园很难交到朋友。

    2、寻找合适的玩伴

    不可能一天到晚都与贵人玩,贵人也有其他事的,再说全部占用贵人的时间,人家也不干呀。所以还要带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越简单越好,只玩追逐即可。追逐游戏一些大孩子也玩,百玩不厌。先找比他小的,能力不强的孩子玩追逐,蹦跳等,这个时期很长。由于对方比他小,适合长时间玩简单游戏。

    这里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从互动游戏中高兴,越高兴越好。同时又有相当的运动量。

    3、多接融自然

    当别人有事,没有玩伴时,要带他出去玩。玩沙子,踢球,丢石头等等,或去公园,或去郊外等。面对长江大河时,带他一起狂喊,面对小山高坡,带他一起攀登。许多RDI游戏可融入其中,自创自玩。

    黄昏时,孩子最多,一定要带出去,而在家里时,静下心来带他画画,看看动画片。

    以上是我在最初期的部分方法,也是为以后建交往圈子打基础的时期,时间约一年。因为交往能力的提高只能是潜移默化的,进步也是缓慢的。但可以感受到部分症状在减轻。这一期间要求家长精心组织,时刻干预,同时要引导他回忆。经过这一阶段,贵人的伙伴及玩伴等大大小小的孩子,应该开始认识你孩子,更重要的是开始喜欢与你这个极具爱心的家长,这样交往圈子的建立就有了基础。这一阶段游戏内容太多太多了,基本是想到什么玩什么,根本不需要按书上推荐的游戏。如买了个钩鱼的玩具,就玩钩鱼,看谁快。我从没有搞ABA中假设场景的交往技巧训练,因为在实际中完全用不上。

    我们的康复之道,目标是使他成为一个完全正常的人,而不是一个勉强自食其力的人。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非常之道。我见过一些高功能,能上学校的,上课能跟得上,回答问题,面对大家发言等也看不出问题。但课间课后总是被人当宝耍,不得巳而缀学了。我看到过这样的后果,觉得不在幼年解决好交往,即使其他能力再强,也很难在学校立足。所以下定决心来解决交往,对其他方面能力、刻板行为等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

    之所以给帮助最大的人称呼为“贵人”,有天意的意思,贵人相助,可遇不可求。我搬过几次家,孩子上过三个幼儿园,交往能力提高最快的是最后一个,因为有贵人相助。于是他不再孤独,也有了交往的信心。贵人比他大四个月,伶牙俐齿,将我儿子当成亲弟弟,从不歧视,也不计较他的缺点,一直和他在一起玩,也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我儿子。贵人住我楼下,晚上贵人也经常到我家里吃饭、来玩,等等,可惜只呆了一年,贵人回老家了,但帮助之功巨大。

    而贵人也非天赐,也要家长全身心的投入,不然谁也不会与儿子交往。开始阶段引导、干预、爱心等等,才能换回贵人的帮助。而通过与贵人的交往,儿子能学到很多训练中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开始有了交往的信心。再后来,可以随他们去玩了,不需要去照看了。这样,为建立起交往圈子打好了基础,在新的交往圈子建立时,没有人觉察到我儿子有什么与众不同。

   城市都家家闭门闭户,贵人也需要玩伴,所以邻居的孩子只要有合适的,通过家长的努力,抛开一切担心受歧视的想法,是可以找到的并成为贵人的。如果邻居中没有,范围再扩大一些嘛,不过要建立起长期稳固的关系。

   万事开头难,开头搞好了,成功一半。我现在不止一两个贵人了,也不止一两个交往圈子,所以儿子一天到晚都是玩,只是学业方面没再教新东西。

    再说一下我孩子三年来的变化吧。

    二岁半时发现的,智力超常,但有一些自闭症的特征:

    1.你我他不分;

    2.迷恋一些事物,如天气预报、红绿灯、上下楼有几个台阶、转的东西……天天都要看,要数;

    3.重复的自言自语,有时莫名其妙的语言,如突然对别人说“你是医生”,弄得别人莫名其妙;

    4.喜欢反复问已经知道的问题,天天要问父母几个重复的问题。如天天要问“春天来了,树是不是发芽了”等等;

    5.不与小朋友一起玩,看见别人就躲开,没有眼神接融;很难带,不怕危险,根本不听大人的话,听而不闻。且不关注父母,如在公园,父母悄悄走开观察他,一个小时了也毫无寻找父母的动作行为。四岁多了,还经常尿湿裤子。

    6.二岁半上幼儿园,报名时遇到经常见面的邻居家小孩,他不认识。在幼儿园一学期,除了两个邻居孩子同班经常在一起外,记不住班上其余小朋友任何一个名字。

    7.在幼儿园极孤独,不讲话,咬衣服之类的,混到放学。且不听指令,经常跑开,室外活动老师必须牵着,不然就跑走了。交往方面,家长带领他与小朋友玩时,经常突然跑开,对玩伴的呼唤听而不闻。

    8.还有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不列举出来了,他运行能力不强,行为笨拙,协调性不好。这与AS有点相似。

    相信以上特征,星儿家长有些同感。但他有也优点,超强的智力,与大人语言沟通问题不大。现在,有以下变化:

    1.天天都有与小朋友玩,在家呆不住,有天没找到小朋友,他叹了口气,“没人玩,好郁闷的”;

    2.配合性好,能融入同伴互动中,并担负游戏角色,关注同伴的变化。现在家长可以不要管,甚至可以不用下楼,随他出去玩,吃饭时喊他一声即可。现在找他玩的小朋友很多,天天打电话的,按门铃的,都喜欢与他玩。

    3.情感,心智能力提高。如他与几个小朋友一起拿弓箭打妈妈,妈妈跑,他们追。他看到妈妈害怕的样子,马上站到妈妈一边,一个人与其他小朋友对打;玩玩具时,看到比他小的小朋友,他能主动放让,让别人先玩。前几天带他到医院看病,排队时间长,一会儿他就与其他不认识的孩子玩到一起去了。

    4.重复语言和刻板行为消失,时刻关注别人,在幼儿园一个星期就认识很多小朋友了,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他在幼儿园不孤独,朋友多。这与以前上幼儿园有本质区别。我想他上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以上情况,供大家参考。目前情况是,他显得幼稚,心智上还要进一步提高才行。

    我想,如果没有当初这种在交往能力方面的努力,按机构模式训练,不会有今天的进步。我没有花心思解决一些行为细节,如:喜欢看天气预报怎么办;不怕危险怎么办;刻板行为怎样解决;时刻跑开,不关注父母是否在身边怎么办等等之类的,一门心思只解决交往问题,反而这些细节不教自然解决。

    之所以感受到我的想法没有错,不仅是我的亲身体会,还有好几个家长的经验有共通之处,进步也很显著。许多人认为我孩子不是自闭症,只是性格与众不同而巳,我想现在肯定不是,以前是不是,医院、机构的说法是有倾向。我想这个标准,父母心中有一杆尺,尺度宽些就不是,尺度紧些就是,反正与正常人有距离,不管距离远近,必须努力跟上,融入社会。即使现在,我还是量得出距离,还不得松懈。这不,他妈妈带他去亲戚家玩,豆豆玩得不肯回家,睡到他们家了。

    有一些家长有启发,我愿意开始深入一点谈一下体会和方法。

   “培养主动交往的意识”,有三个方面基本理念:

    一、 体察孩子内心情感

    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内心是有情感的,只是不能表达出来,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什么样的话伤害了他等等,他都懂的。例如,有时莫名其妙的哭,事出必有因,可能是受到一些委屈,家长没有觉察罢了。例如,给孩子做认知之类训练,而孩子不配合,训练异常艰难,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孩子程度不好,智商不高之类的,可能是这种训练方法是孩子内心讨厌的。

    体察孩子内心,家长要与孩子处于平等地位,读出孩子内心感受和需求,心灵相通。应多关爱和爱抚。

    二、 不让他孤独

    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安静,或懒得管孩子,搞些玩具让他独自玩。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虽然孩子是安静了,家长也省心了,但孩子不同于正常孩子,他会更孤独。

    让孩子独自在床上、地板上玩玩具之类,很不好。而应该家长与他多玩一些简单互动游戏,孩子越兴奋越好。如老鹰抓小鸡,拔萝卜之类的,总之,室外比室内好,人多比人少好,运动比静止好,平时最好不要在床上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与人在一起来,为培养出主动交往的愿望打好基础。反之,让他独自游戏,家长是省心省力,但以后不乐观。

    三、 游戏中融合训练理念

    这点就是RDI理念,许多家长都是高手,不再累述。以上是培养主动交往愿望的基础性理念,在漫长的训练过程要中始终贯彻。

    以后越早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越容易产生主动交往的愿望。因为是高功能的,能力可以完成简单互动游戏,孩子年龄不大,这是黄金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忽视自然交往,或因为担心受歧视而不敢与人交往,希望关门训练这种封闭模式,让孩子能力提高后再自然交往。怎样选择,各自考虑。

    下面介绍交往圈子建立的技术,结合我三年来经历和心得。由于我没有写笔记的习惯,很多都要慢慢回忆,贴子可能有些零乱。

    交往是正常孩子不需要教的,正常孩子在一起,自然就会玩到一起去。根本不需要掌握礼貌语言之类的,而是主动性、观察性、配合性,理解性、创造性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并有丰富的情感,这种能力远比认知、语言的训练复杂得多。自闭症孩子的核心障碍也在于此,训练根本无法模拟复杂的交往环境,所有的模拟场景训练在实际环境中毫无用处。从交往中提高交往能力,我认为是根本之道,是一种最有效且是不要钱的训练。

    掌握上篇中三个基本理念,而要融入交往,必须要为孩子建一个交往圈子,也是寻找贵人的前提。这对家长要求很高,家长必须要有能忍受歧视的心理,有相当的亲和力,有付出巨大时间精力的能力。

    要能忍受歧视。开始在幼儿园时有一个小孩子与他玩,但后来被家长看出了问题,或有人指指点点,从此再不一起玩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也很正常。如果担心歧视而不带领他继续交往,以封闭模式搞训练,现在的面子是保住了,但孩子失去了最宝贵的黄金时期,孩子长得很快,别人的孩子也长得快,以后再想融入交往就晚了。

    要有亲和力。要求家长的性格是开朗活跃型,要求家长为人友善,喜欢与孩子打交道,还是那句话:孩子们先喜欢与你玩,才可能会与你孩子玩。头两年,孩子们看我孩子豆豆,都会问他:“你妈妈呢?”,看到我不会去问豆豆在哪。现在反过来了,看到我,都问:“豆豆在哪?”,看到豆豆不会问我到哪里去了。万事开头难,这个年龄段孩子一起玩,家长都会在场的。要有很强的爱心对待孩子们,要十分关心他人孩子生病、学业、趣事,听家长们的孩子琐事,要带领孩子们一起玩,家长们大多是善良的,长期以来你对他孩子好,他也会对你好。孩子们更是如此。

    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交往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而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中前进的过程。我天天都带他出去交往,不管在哪里玩,只要有孩子,就带他们一起玩。每天孩子们一起疯,一起跑,豆豆每天都兴奋,运动量也很大。这需要家长有付出大量时间精力的准备,每周一两次的交往,我认为力度不够。

    以上,家长就了解和结识了很多孩子,建立交往圈子,为找到贵人打好了基础。贵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是交往中发掘出来的。

    我写的关于训练之道,整体思路应该已经很清晰了。

    正常孩子交往历程,2岁就开始了。我观察到2岁多孩子很喜欢跟随孩子们的大部队玩,虽然语言很少,能力也不足以融入游戏,但他只要看到小朋友玩,他的眼神和兴奋情绪令人惊异,这是孩子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否有语言,不管能力高低,产生出这种参与小朋友游戏的愿望,是交往训练的关键之处。从而,为孩子建立交往圈子比找到贵人更为重要。

    建立好交往圈子,才能让他更容易地处于高强度的交往环境中,更容易感受交往时的兴奋和新奇,而如果玩伴过于单一,不可能维系长久的友谊,贵人肯定会觉得乏味,会离你而去。建立好交往圈子是找到贵人的基础,也是维持与贵人长久友谊的必要条件。

    1.坚持每天都要在户外玩

    每天都是吃晚饭后,马上带孩子去户外,找孩子多的地方玩。一般情况下2小时左右,夏天更长些。

    在幼儿园放学后,不马上回家,带孩子在园里玩一会。

    2.你的热情和投入是建立交往圈子的基础

    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孩子才会喜欢你,进而与你孩子一起玩。虽然你孩子能力不够,但由于你的参与,时刻维持游戏的进行,这就可以建立起长期的交往圈子。

    3.要准备一些游戏和玩具

    优先选择你孩子喜欢玩的游戏,配合性好一些。加上你的投入和变化,化简单为复杂,可以产生意思不到的效果。而不时变换花样,加上一些道具,吸引住孩子们在你的周围。再好的游戏,如果玩得不兴奋,没有任何效果,再旧再老的游戏,如果全心投入,并加以变化,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关键是家长的态度。

    4.游戏中引导

    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产生兴奋,产生兴奋中的眼神对视,就是玩一个游戏的目的。只有长期的不断产生出这种效果,孩子才能产生主动交往的愿望,从而达到水到渠成。这点我想大家可以在实践中讨论,相互学习。

    述前,持之以恒地让孩子呆在交往环境中,家长引导他们互动、游戏,孩子产生出交往的愿望,就完成第一步训练计划。为第二步树立交往的信心打下基础.建立好交往圈子是所有训练计划的关键。

    在第一步中,我的体会是:

    一、孩子越兴奋,越疯狂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我孩子每天都玩得汗流浃背,状况就好些,而安静多些时。状况就要差一点。

    二、在没有孩子玩时,家长可以进行一些训练

    我着重训练他分心关注。如:在抛接球时,一般都是两个人,一人扔给他接球,一人干扰,将球扔向天空,孩子看球时,另一人突然扔球给他接。经常变换,孩子要同时注意两个人的动作。如相互踢球时,我假动作居多,有时假装看其他地方,突然传球给他。如与他玩拼图时,另一人负责偷他拼好的板块。玩中,有时假装受伤,有时突然中断,有时故意搞错等等,这些受益于RDI上的方法。有时也与他种几棵豆子,让他每天观察植物成长的情况。

    但家长及大人与他玩的时间必须小于带领他与孩子们一起玩的时间.因为训练的目标是融入同龄人。

    三、多去公园野外玩,大自然和乡村环境都对他的情绪状况有好处。

    我感觉自闭症就是孩子心灵上蒙上了一层纱,而外力不可以揭开它,只能孩子不断与外界沟通,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有趣,才可能主动地去撑破这层纱。单纯地训练是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也达不到在实际交往中的训练强度。只有产生出主动交往的愿望,孩子才有撑破这层纱的主动。

    而寻找贵人,将对提高他交往信心有重要作用,贵人的帮助,将更加扩大他交往圈子,保护和爱护他,让他对交往充满信心。但前提是,贵人必须是主动的喜欢他,而不是家长的搓合。否则,即使找到了贵人,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或达不到贵人起的作用。这要求孩子能有第一步的基础,加上游戏的基本理解性和配合性。要求贵人与孩子有相当的感情基础才行。怎样搞好贵人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怎样玩,是根据贵人的性格决定,无定式。

    孩子成长飞快,不久以后不可能有人时刻引导,不可能有贵人时刻帮助,正常孩子到上学以后,心智加速发展,心理年龄的差距将越来越明显,这种结果是可怕的。

    怎样提高心智水平,也就是怎样完成本贴最开始中所写的第三步,目前仍未找到有效办法。我孩子在不熟悉的游戏,或没有游戏媒介时,明显有不适应的表现,对别人的思路不理解。而正常孩子能很快顺着别人的思路,心往一处想,从而愉快地玩在一起。怎样才能使他理解正常孩子的思路,不再幼稚,只进行加强交往训练还是不够。

     心智是交往中通过细微之处理解别人和别人的一种能力,是观察、行为理解、换角度思考、细微及复杂情感理解、预测等能力的综合。心智所要求的这些能力,是进行游戏无法达到的,进行大量的实际交往也无法提高,也无法言传身教。在游戏中,孩子除了兴奋之类简单的情感外,无法体验到更复杂的情感。

    我的观察,孩子不会换角度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也不能理解人类细微情感。具体表现为:发表自己观点时,不顾及别人是否理解,也不能感觉到别人是否愿意听。根据以上,我想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试:

    1.不再使用玩具、运动或其他新游戏玩法来鼓励孩子交往。也就是,他要去玩的话,家长不干预,也不让他带玩具、球、单车、食品之类的东西,随他去。可能他在交往中会受到挫折,但如果他想办法调整自己,则是一次飞跃。

    2.增加孩子阅历,多带孩子见识,了解自然。

    3.多看感情丰富的电影、动画、书。

    4.引导他回忆,不仅回忆事件,重点引导他回忆别人行为和意图。

    我想这也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吧,计划搞半年左右观其成效。

    要达到本贴开头所述,孩子不借助游戏媒介,能通过聊天来达到交往和建立友谊,需要相当的心智水平。

    我想,心智有两个层次,与情绪有关的是低级阶段,通过语调,细微表情和动作等,能理解别人的意图。而心智的高层次,与情绪无关,通过分析来洞悉别人的内心,叫心机。

    要达到心智的低级阶段,孩子本身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相当水平的观察和分析别人的能力。其前提是,孩子的专注力必须是建立在对同伴的细微观察之上。

    怎样提高心智水平,我想正常人也同样经历着复杂的过程,当经历和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有时会豁然开朗,领悟到新竞界,非说教所能达到。所以我的想法是:

    1.多经历,多见识。

    2.多看影片,现在我孩子迷上了机器猫,他看懂了。再过一段时间,带他看战争片,我想起小时候最爱看地道战,地雷战之类,有丰富的内容,也有强烈的情感。

    3.我想心智水平的提高,没有专门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完全是经历太多后的人生感悟。也只有提高心智水平,孩子才能真正融入社会。

    自闭症的康复,如果仅仅局限于完成学业或一些简单的交往,还不能算成功,还应该看其交往的内涵,不能是为了交往而交往。心智能力差距太大,别人是不会与之“真正地交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提高孩子心智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走向康复。

    心智完全是交往能力,心智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只能靠孩子不断的经历后而自我感悟。说教可能解决纠正部分行为问题,但不能提高心智水平,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说教太多,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总之,有点难。我想,首先从一个方面入手,就是让他先明白“感动”。从情感影片、社会新闻、自身言行等方面,让他理解和感动,理解人间正气、正义、善良、艰辛。让这种感动震撼心灵。由此入手,再想其他办法提高心智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7: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