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SO理念:从孤独症到社会人
郭延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某日门诊,一位孤独症患儿母亲向我提到她的儿子,眼看小学要毕业,但能否上初中却没有很大的把握,在社会交往、兴趣行为等方面,她孩子的孤独症特点依然突出,而且即使能够顺利考上初中,新的环境,新的制度,新的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孩子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不比当初为他上小学所面临的困难小多少。况且,从妈妈的话语里,真正担心的是,就孩子现在的学业能力,他似乎没有希望继续初中的学业。
融入社会,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就是融入大多数与他同龄的正常儿童群体,这些正常儿童群体在经由父母或者其他照护人抚养具备了独立地行走、言说和吃饭穿衣上厕所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之后,在走向成年人之前,他们一般会标志性地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虽然这几个阶段都是以学业能力(认知技能)为主要诉求,但儿童群体生活的环境本身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性学习的机会,使这些儿童不断地意识、习得并掌握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从行为主义角度,这些能力可以理解为他已经掌握的行为库存)。相对于对学业能力的诉求,这些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可以被称之为潜在的,隐性的社会能力,这些潜在的,隐性的社会能力与学业能力一道,成为他将来步入并适应社会的基石。
孤独症儿童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否也能与正常儿童一道,自发自觉地意识、习得并掌握这些潜在的、隐性的社会能力呢? 举一个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在诊室里曾经评估一个近两岁的怀疑孤独症的儿童,我把几个玩具拿在他面前,他对其中一个很有兴趣,拿在手中把玩了一两分钟,当我从他手里拿回这个玩具,攥紧了再放在他面前的时候,这个儿童就尝试着从我的手里拿走,但是我没有放开。接下来,他尝试着一个个掰开我的手指,在他费力地掰开头两个以后,第三个他怎么使劲都掰不开。他有些情绪地哼唧了两声,就作罢了,跑向另一个地方。我在这个小小的互动里至少设置了三个明显的点,让他把我当一个可以帮助他的社会人来看,比如好奇地看我一眼,或者求助地看我一眼,哪怕是愤怒地看我一眼。这三个点分别是从他手里拿回来攥紧了再放到他眼前的时候,在掰开手指的时候,在无论如何也掰不开其它手指的时候。但是,都没有发生。这个手简直就不是人手,而是一个机械手。即使一个1岁的正常儿童,他的反应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注意,这个例子的儿童最终没有哭闹,发脾气,至少在我这个陌生的医生面前他没有出现。但是很多儿童,即便是孤独症儿童,他可能在满足受挫(比如一个放在高处的东西,或者如本例一个真的机械手里的玩具)的过程中直接就表现为哭闹,发脾气,甚至自伤,但依然没有社会性表现。很多家长只要置身在这样的场合,都会一目了然地领会到他哭闹的原因,从而直接满足了他,让他失去社会性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塑造了儿童的问题行为。
但是,如果我们不是为了试探,而是把上述过程变成一个教学,依然利用上述三个点,但同时及时地辅助儿童看我们,或者发出一些可以接受的声音(比如模仿说“我要”,“打开”,“给我”),或者辅助他用其他社会可接受的手势得到这个玩具,那么我们预期地社会性行为是否就可以意识到、习得它并掌握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此我无意给大家示范自然情境下ABA教学机会的创造和把握,只是借由这个案例引发大家对孤独症儿童社会性行为缺陷和如何弥补的思考,以及引发对我们究竟往哪个方向训练孤独症儿童和把儿童训练到什么程度的思考。
孤独症儿童现实的缺陷使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找各式各样地技术,DTT, RDI, DRI, CPI, FLOOR TIME, DENVER MODEL, SCERT MODEL, 等等应运而生。但是从孤独症儿童人生历程发展的纵向角度,我们也在不断受到这些孩子的冲击,它促使我们不断地思考我们训练的归宿问题,而且还不断地改变我们既有、既定的思考结论。
在那次门诊以后,我又一次受到了冲击,这次冲击让我在一张纸上乱涂乱画,后来几个字母映入眼帘,那就是A-L-S-O。此后在杜佳梅和秋爸爸组织的ABA“黑社会”圈子里首次提出,在方静等主办的“星语星愿”联盟上正式倡议(题目是“殊途同归:从孤独症到社会人”),作为现阶段我对圈子里的家长和老师们提及最多的一个理念。
A代表Academic Skills,也可以理解为学业技能,或者认知技能。关于这一点,并不是它不重要,但对于孤独症的儿童训练来说,它不是唯一重要的一环。正因为它重要,所以在“殊途同归”的讲演中,我提到让孩子走寻常路,能多远,就多远。
L代表Living Skills和Life Skills。前者与生存有关,后者与生存的意义有关。前者直接关乎衣食住行以及获得衣食住行的能力(比如从会自己吃饭到会自己做饭到会自己赚到钱做饭),后者代表让自己活得愉快、开心(兴趣,情趣的培养,从家长不乐见的爱看广告,喜欢并且就只听某歌星的歌曲,到画画,涂鸦,到发展某项常人不及的专业兴趣等等)。
S代表Social rules 和Social skills。前者可以粗俗地理解为“不干扰别人”,后者可以低劣地理解为“被别人喜欢”。但是要做一个社会人,首先应该做到“不干扰别人”,然后追求“被别人喜欢”。因此ALSO中的每一个领域里不同的内容还隐含着一定的等级含义。
O代表Occupational Skills。由L而来的所有内容发展到极致,无不可以发展成职业化技能,哪怕专门帮人打扫卫生,做到极致,也会被人哄抢和供不应求。所以不必总惦记着考大学这一件事情。
这个理念没有时段性,不是几岁到几岁以A-L-S-O的某一领域为主,几岁到几岁以另一个领域为主,而是从早到2岁就应当全面考虑,平衡协调培养和训练。虽然看起来,O的领域似乎是青春期以后的事情,但是,没有A、L和S的前期铺垫,O也不会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地自动出现。
最后,ALSO只能作为一个理念或者方向,它本身不是一种训练技术,也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最终实现,还要依靠特定的教学技术,无论你是用ABA的方法,还是用发展、教育的途径。
希望这个理念能够引发大家争鸣和讨论。
[/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