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马文燕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星星雨学习笔记(2009.8.18至2009.10.29)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1-12 10:41:40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马家的MM就是好脾气,我也就恭敬不如...

我们马家的MM就是好脾气,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一般来讲,转述的东西是不靠谱的,因为局限于转述的人视角,水平,以及当时领悟记录的多少。退一步讲,就算说的内容丝毫不差,比如,同样一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我说和郭德钢说就大不一样。所以,有机会还是去听听星星索的讲座,有实例,有语境,有气场,学到的东西应该比这干巴巴的笔记多得多。

先说第一楼。

甲--
这里例举一些小问题,当然如果看主流的话是可忽略的。“不要按肩膀,要拉后衣领”,很危险;“把眼睫毛弄漂亮吸引孩子”,我贴过假睫毛,孩子哇的一声被吓哭了。

乙--
一楼讲的主要是ABA桌面教学的准备,问题是对于2岁半以下的孩子,不一定需要桌面教学。


“手放好(加强规矩性)”,好不容易把孩子吸引到桌子边上了,为了手放在哪里去跟孩子较劲,不妥吧。


“用双手遮挡住孩子的视线(不要扭孩子的头,因为不舒服,有逆反心理)”,不好,还是过于强迫孩子了,应该在自然吸引孩子注意力方面下功夫。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6:21:39 | 只看该作者

re:回马丁分析的好,有道理,本笔记内容的...

回马丁
分析的好,有道理,本笔记内容的确受“作者”的影响,但也有值得咱们孩子借鉴的地方。所以我继续发表,大家一起来讨论,这样不更好吗?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6:23:48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7(星期一)1.异常行...

2009.9.7(星期一)
1.异常行为不等于问题行为(例:用脚尖走路是异常行为)
2.问题行为包括
    造成他人伤害,自伤
    是否影响孩子进入社区生活
    是否影响孩子学习
3.种类
    暴躁型(自伤,伤人)
    自我刺激型(视,味,嗅,听)
    其它不适应型(吃饭呕出,再吃再呕)
4.原因
    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例:打孩子,孩子模仿)
    生理上的原因(例:有中耳火,耳朵痛,不会表达打头)
    经常上课不当(例:课题难或容易,强化物不喜欢,强化的频率,强化不正确贿赂孩子,上课时间过长,上课人的情绪,天气变化,季节变化,饮食上的问题)
5.功能(孩子想通过行为达到他的目的)
    逃避
      环境;逃避某人;逃避难的或容易的课题;不想上课(课题难易恰当,强化恰当都不想上课)
    吸引注意力
    达到自身满足,感觉强迫(他必须这样做,不然不舒服)
    家长做完一个项目还没有奖励孩子
    表达他的情绪,高兴或生气
    表达他的生理需求(哪里不舒服,饿了,渴了,不知怎么表达)
6.如果出现问题行为怎么办?
    首先做ABC观察记录(A:前因(刺激)出现行为问题之前发生事情 B:当时行为表现 C:结果 孩子得到的结果;别人怎么做的)
    通过ABC记录(每个孩子记录时间不一样),去找到每个孩子的功能,之后采取相应对策(每次采取对策不一定成功,如果不成功,一定要重新调整对策)
7.如何判断采取对策是否成功
    有问题行为→没有问题行为
    发生频率是否减少(昨天→今天 上周→这周)
注意:如果有些问题通过前因(A)和结果(C)能够减少或预防的要注意(A,C)
8.分析功能及对策
    上课逃避
      忽视他,继续做课题;如果课题难,降低难度;如果强化频率有问题,孩子哭闹,看一下强化频率
    吸引别人注意
      忽视他;提前主动(如果孩子表现好,提前表扬孩子);正确表达方式(妈妈和我玩一会儿)
    自我刺激  转移注意力寻找新的乐趣替代
    表达情绪,生理需求
      提前预防,正确表达方式 动作(让孩子拍拍自己,我饿了) 语言(让孩子说出“我饿了”)
9.        注意事项
    当采取措施时,不能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例:打人未解决又咬人了)
    采取的措施有可操作性(例:要家可以隔离,在外面不容易实施)
    在孩子没有问题行为出现前要及时奖励孩子,不要问题行为出现后再去处置
    采取措施时不要抑制其他正确行为
    几种问题行为并存时,应先解决最严重的问题
10.DTT回合操作法
    要求:指令→反应→强化→停顿
         ↓
        辅助
    停顿的目的 分开两个回合;给家长记录回合时间;给孩子两个回合区分时间
注意事项:一个指令的发现意味着一个回合的开始
11.指令
   正确→奖励→停顿→重发指令(2个回合)
   错误→重发指令→辅助→奖励→停顿→重发指令(3个回合)
   无反应→立即辅助(1个回合)
12.写回合记录的具体内容
     加入上课时间,开始时间
     具体项目
     具体内容
     指令
     正确率
     训练方式 广泛练习:教会孩子某项内容的过程;一个项目里的两个或多个内容,以任意没有规律的方式出现,就是随机轮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12 21:32:59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主你贴你的,我絮叨我的,如果你烦了,把...

楼主你贴你的,我絮叨我的,如果你烦了,把我删除就是。

第2楼,有一段据说是田惠平校长的讲话。田老师我很熟悉,也很敬仰,但挑起毛病来我是六亲不认的,只是这段难度太大,先贴在这里,长考一下:
-------------------

田惠平校长讲课
①生活就是面对和解决问题

②面对自闭症要学习一种生活状态

③接受生活尊重生活状态

④比较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⑤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读懂他

⑥自闭症孩子上学和他的能力没有关系和他的权利有关系

⑦多夸奖孩子让孩子身心健康

⑧孩子去幼儿园,如果小朋友和老师接纳他,他会越来越好,如果排斥孩子对孩子伤害更大

⑨学习ABA不能把孩子治好,ABA好比盲人的拐杖和导盲犬,是更好的帮助孩子适应生活中的困难,是你和孩子的桥梁

⑩从自身做起,培养一个健康的孤独症孩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13 01:15:28 | 只看该作者

re:田老师肯定滔滔不绝说了一堆,这些只是“作...

田老师肯定滔滔不绝说了一堆,这些只是“作者”纪录的片断,批这个没意思,请田老师吃饭才是真的。


楼主请继续,马丁同学是看细节的,我是看整体的,全看完了整个培训内容我再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13 05:40:12 | 只看该作者

re:田老师的口才大概不需要吃饭才能领略,有博...

田老师的口才大概不需要吃饭才能领略,有博客呢。干点盗版的事情,律师函请转楼上,她是志愿者。

版权所有 ©2010 惠平 田

李连杰:我兑现了承诺!
薛晓璐:似乎是个巧合?
文    章:我保证和弢弢一起走
——参加《海洋天堂》首映式 田惠萍


      [ALIGN=justify]        2010年6月14日,中国第一部以自闭症人及其家庭为题材的电影《海洋天堂》在北京举办了首映式。我应邀到现场,本来是安排和导演一起走过红地毯的,却阴差阳错地没有赶上。但这对我已经不重要了![/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从红毯上走下来的明星们都热情地与我打交道,一时间好像我成了一个明星。李连杰带来了他的两个小女儿,一幅动人的父女情深画面让我犹豫了一下不忍打扰。但他一看到我就立刻拉住我的手,第一句话就是:“我兑现了我的承诺,是吧!”那是在2009年7月的开机仪式上,李连杰曾对我说“你放心,全世界都会知道!”他面带着自信的微笑:“现在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自闭症?”,然后他对女儿们说:“你们一定记住这个阿姨,她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有激动和感激:“我收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的来信,他们都感谢你,感谢你所做的一切,我是代表他们才来到这里的。”[/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观影后被媒体问到怎样评价李连杰的表演,我说:“还是那句话——他读懂了我们自闭症人的家长,给绝望以坚韧的披挂,此角非他莫属。”

[/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图为田惠萍与李连杰在首映式再次相遇,李连杰:“我兑现了承诺!”田惠萍:“我代表全国的自闭症家庭感谢你的付出!”

[/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昨天观看首映后,凡是熟悉我们母子的人都过来对我说:“真是太感人了,演的太棒了!”“文章的表演活脱儿地就是一个杨弢,我有几个瞬间都忘了是演员在表演。”晚上回到家里,打开邮箱,一位在汉堡的德国朋友说他在网上看到片花,就感觉是弢弢再现。我将这些评价反馈给文章,他回短信说:“我真的很荣幸能成为弢弢的朋友,我和他的年纪相仿,我保证和他一生一起走。”我又一次被泪水模糊双眼……

[/ALIGN][ALIGN=justify][/ALIGN][ALIGN=justify]和文章在一起——永远忘不了他是怎样周到地照顾弢弢,弢儿真的是“大福”大贵

[/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我虽然错过了和导演薛晓路牵手走过红地毯的机会,但我感激命运没有让我错过与这位天才编剧在16年前的相识。那是“星星雨”创办后的第二年,路路还是电影学院文学系刚开始就读的研究生,。因为偶尔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对“星星雨”的报道,路路找到我,希望作为义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现在回想起来,她应该是“星星雨”最早的志愿者之一。她不仅帮我们照料孩子,洗碗收拾,还带着在北京人生地不熟的我到处 寻找可能的社会资源,从此我们两人成为忘年交。弢弢,我的自闭症儿子的身边多了个可爱的“薛阿姨”。我想,那一定是她年轻的人生中第一次被人叫做“阿姨”。 [/ALIGN][ALIGN=justify]        路路当年就有了一个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想法:动员当时所有当红通俗歌手,举办一场义演。尽管她的想法被很多人视作异想天开,但她却执着地奔走着,几乎得到了当时所有当红歌手们的响应,出乎意料之外的顺利…… 如果不是在最后时刻突然横插而来的阻挠,中国历史上通俗歌手第一场公益演出就会记录在1994年6月14日——恰巧是16年前的今天![/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当我向路路提起这一点时,她才在恍然间大吃一惊:“这真是太巧了,真是个巧合!”[/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是的,巧得就像是上天在故意安排。但我想说对她说的是:都说机会不找无准备的人,其实在这个“巧合”背后,正体现了你16年来没有放弃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田老师,一定替我们谢谢薛晓璐”——很多自闭症的家长这样请求我!”[/ALIGN][ALIGN=justify]
— 此片给所有伟大的父亲和母亲们。[/ALIGN][ALIGN=justify]与导演薛晓路和李连杰及他们的女儿们[/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ALIGN][ALIGN=justify]1995年,我和弢弢与薛晓路及好友们在九寨沟。[/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1995年,我和弢弢与薛晓路及好友们在九寨沟。

[/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ALIGN=justify]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上帝之手在做“巧合”的安排,首映式那天的早上,我忽然不想参加期待已久的“走红毯”,为了它,我将弢弢托付给“星星雨”的老师们照料,他离开后我却深陷伤感之中不能自拔:“刚才弢儿走了,出门时对我回眸一笑,我突然很伤感。为了他我努力十多年,只希望我身后他的世界里没有孤独。今天是个里程碑,也许我应该走了,退出这个纷繁的世界,我累了,这会儿只有泪水……”给路路和几个好友发出这条短信后,我几乎是瘫在家里,以泪水相伴,完全没有力气这样泪眼婆娑地参加什么走毯仪式。[/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终于,我还是穿戴整齐,第一次浓妆艳抹了一番,赶到首映式现场,但还是错过了…… 熟悉我的人都接受不了妆扮后的我,“你怎么弄成这样子?”。我想,上帝也不喜欢我的“明星妆”,所以没让我“这样子”出现在众媒体镜头中。我明白,其实我就是一个自闭症孩子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希望自己所爱的人能够健康、平安并有尊严生活着的妈妈![/ALIGN][ALIGN=justify]       [/ALIGN][ALIGN=justify]         感谢所有为社会接纳和尊重“自闭症”/“孤独症”付出努力地人们![/ALIGN]
[/ALIGN]
2010/6/15
版权所有 ©2010 惠平 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13 07:09:3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田惠...

下面引用由[U]田惠萍[/U]发表的内容:

与李连杰在首映式再次相遇,李连杰:“我兑现了承诺!”田惠萍:“我代表全国的自闭症家庭感谢你的付出!”



很高兴被田老师代表了。我也代表田老师把她的文章移到这里。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老泪纵横。呜呜,让眼泪飞一会儿,然后接着挑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13 08:09:2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马丁,我也洗了一会眼睛。

谢谢马丁,我也洗了一会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13:32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真开心,有这么多前辈们陪着,谢谢了...

呵呵,真开心,有这么多前辈们陪着,谢谢了,我会坚持发完的。另外想问问,我这样没有经“作者”同意,上传,是不是也侵权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14:27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8(星期二)1.孩子上...

2009.9.8(星期二)
1.孩子上课注意力不好,要练习注意力
   把豆子放瓶子里
   把雪花片放到储蓄罐
   连续配对
   家长快速读卡片
   让孩子连续模仿,指令:这样做(摸头,拍腿)
2.        两步模仿
提高孩子记忆力
让孩子理解先,后
听觉广度
两步模仿只是过渡,应该延伸到生活中 
 先倒水再喝水;先拿鞋再穿鞋;先打开牙膏再挤牙膏
3.        穿插课题
    当孩子上课精神不集中时,让孩子模仿“这样做”,或做个游戏,说个歌谣等,穿插可以改变枯燥的内容
4.        识别形容词
识别形容词要两个物品一起出现(如大,小)
拿两个样子一样的,大小不同的东西
开始只教大的,大的过关后,再教小的,大小都过关后随机轮换
平面上的大小(用纸板去剪大小正方形,三角形等)
当孩子理解大小后,练习孩子表达,让他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009.9.9(星期三)
1.上课时,孩子找家长要奖励,孩子嫌少,他哭这时不理他,继续给他少的,孩子哭忽视他
2.孩子语速快
    说词组,慢慢说
    家长给孩子打节拍说话
    词组没有问题可以短句
3.卡片配对(过关标准:出示几组孩子没有见过的毫不犹豫配对了)
    配对指令:发指令时,这样做,他配5对,6对等都是一个指令,记录回合时算一个指令,
    孩子配对了卡片,手没放好时,让他手放好,记录回合时卡片的回合是√,课前准备手放好(辅助)
4.当孩子“和”做对两个(例:苹果和香蕉)之后增加难度(例:苹果香蕉和桔子)
5.教颜色阶梯
    先是一种颜色,没有问题加入参照物,之后两种颜色
    先教纯色,红,绿,黄,蓝,黑,白
    初期不要把两种相近的颜色一起教(例:蓝和绿)
    以红色为例,纸上的认识了,其它的生活中的红色也要认识
    先理解,后表达(先拿红色发展到会说红色)
    初期红和黄不要一起教,发音会混
    颜色学会在生活中运用
6.归类种类
    颜色,形状,大小,名称,功能(吃的,用的,玩的)
    形状  三角形由少到多
        拿出两个形状▲□,孩子分类,一样的放在一起
        不拿出提示物,只说一样形状放在一起
7.区分形状是,先用▲□是不同颜色,不同颜色过关后,用相同颜色▲■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10(星期四)1.主动...

2009.9.10(星期四)
1.主动语言
及时辅助孩子
辅助的字数逐渐减少,到孩子自己说
创造机会 画画,给我笔;吃饭(我要吃饭),喝水(我喝水);孩子要帮忙时(帮帮我)
根据孩子情况,主动表达后,字数由少到多
不说情况下,辅助别超过3遍,孩子不说也把东西给孩子
2.说话清晰
    清晰度标准:周围的生活的人都能听清楚就可以
    找出孩子哪些音相对清楚,哪些不清楚,从不清→清楚→仿说→应答
    用孩子说的清楚的词,再去泛化其他词组,葡萄→桃子
    去开发相对容易的单音,U,A→娃→娃娃→袜子
3.家长操作       
    两步模仿不要经常固定模式(例:从摸头开始)
    两种物品轮换会了,就多种物品轮换
    孩子上课发脾气,转换注意力,不哭了就奖励
    当孩子又哭又做课题,等孩子不哭了奖励他,并告诉他奖励他做课题做的好


2009.9.14(星期一)
1.练习注意力的方法 
    快速闪卡片
    杯子猜物,用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杯子里,两个杯子在桌子上晃动,吸引孩子
2.给孩子做分类时,颜色或是形状可以用彩纸剪成★▲●■等
3.强化和贿赂的区别、
    首先看孩子的态度,如果孩子没有闹,告诉孩子你表现好,妈妈带你吃肯德基,这叫预支强化;但是如果孩子闹,给孩子东西,承诺孩子某事,就贿赂。
4.分类(由易到难)
    数量少一些
    按颜色分类  只有形状相同,颜色不同
    按形状分类  只有形状不同,颜色相同
    之后再做颜色,形状都不同的
5.        辅助
    手势(例:拿苹果,孩子不会,家长指指苹果)
    方位(参照物放后面,把想让孩子拿的东西放在前面)
    语言
    身体
    动作示范
    视觉辅助
6.        方位
    把。。放在。。上
    桌子上面有一个西红柿,桌子下面有一个西红柿。指令:拿桌子上面的(拿的东西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1-15 17:09:15 | 只看该作者

re:期待下文

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2:51:26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15(星期二)1.强化...

2009.9.15(星期二)
1.强化:针对孩子的反应
2.强化的目的:好的行为继续出现
    行为(好的→奖励→继续增加  不好→不奖励→消失,减少)
3.强化来源
    外在强化→别人
    内在强化→成就感,自豪感
4.强化方式
    正强化→表现好→奖励孩子
      及时夸张(仅适用训练初期,夸张是因为孩子对人关注很少,所以要夸张)
      坚持原则(孩子表现好一定要表扬,表现不好一定不奖励)
      契约兑现 
            持之以恒
      判断准确
      说明原因(孩子哭时,但做了你要求的拍手,虽然孩子在哭,要奖励孩子,重要的是和孩子去说:“你拍手了,所以我奖励你”)
      创造机会
    负强化(能不用就不用,多使用正强化)
      孩子表现不好时,拿出孩子厌恶的东西,表现好了,再拿掉不喜欢的东西
      负强化使用在,学会的课题不去做,用一个他不喜欢的东西放在眼前,他配合后把这个东西拿走
5.强化物
    一级强化物(吃喝,与生理需求有关的)
    二级强化物
      社会性(鼓励,赞扬的表情和动作)
      活动性(听音乐)
      象征性(小红花,代币制)
      内在性(自豪感,完成一个课题后的成就等)
6.孩子东西被抢走时,家长教会孩子以下方法
    让孩子对其他孩子说“还给我”
    和其他孩子交换东西“换一换”
    求助家长
    如果说不行,抢回来
    最后不行,教孩子放弃
2.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
    挫折太多,家长只说孩子不好
    表扬少,否定词太多
3.        如果孩子配合很好,情绪很好,强化可以降低
4.        一般疑问句
    指令:这是什么?
    肯定回答,否定回答(拿着笔问,这是汽车吗?)
    先去做肯定的,再去做否定的,之后肯定否定轮换
    辅助时,最好有第三者辅助(一个问:“这是汽车吗?”另一个教孩子:“这是汽车”,如果孩子认识字,家长写出来“这是汽车”,让孩子说)
    问完孩子之后,等孩子说出这是汽车之后,堵住孩子的嘴巴,不让他说出“吗”
    为什么要教疑问句
      提高理解能力
      是非判断能力
      表达能力
10.一般否定句(在接触一般疑问句前使用)
     让孩子吃不喜欢的东西,他如果推,就告诉他“我不吃”,让孩子理解否定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6:15:38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16(星期三)1.教师...

2009.9.16(星期三)
1.教师示范
    孩子做两步模仿精神不集中,家长就要慢慢做两步模仿,吸引孩子注意力
    孩子可以说清楚,但不好好说,要求孩子仿说,并说清楚(可以读卡片)
    给孩子奖励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去选玩具,如果孩子明明有喜欢的玩具,但不是选,故意拖延时间,就给孩子数数,限定时间去拿
    物品,功能,动词,一定要泛化(颜色,大小,形状)
    奖励玩具后,家长要收回,孩子情绪波动太大,缓冲时间,说妈妈数5下玩具给我,之后数数从1数到5,之后把玩具拿过来
2.连词“和”
    目的:理解力;听觉广度
    提高过程
      参照物数量由少到多,参照物换位置
      刺激物数量要多(拿笔和杯子,拿笔和杯子,剪刀)
      由理解到表达
        你刚才拿了什么(家长问)
        桌子上有什么,手里有什么(家长问)
3.家长示范
    分类和配对,如果分类都通过了,就不要再做配对了,因为这样在降低
    识别大小,最开始要差别大,孩子会了后,差别要缩小 
    给孩子奖励时,一边奖励一边问孩子:“这是什么”,这叫附加条件,是错误的。给孩子奖励时,一边奖励一边对孩子说:“这是汽车,汽车是红色的等”,这是可取的
    辅助完成和独立完成,给奖励时要区别对待,玩玩具,辅助完成要玩的时间短,独立完成要让孩子玩的时间长一些
    家长做模仿一定要让孩子看着,如果孩子不看他就很难做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6:41:42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17(星期四)1.教孩...

2009.9.17(星期四)
1.教孩子方位,首先教孩子“把。。。放在桌子上”之后孩子明白后要泛化(放在床上,放在椅子上,放在沙发上)都会了以后,再教孩子下,左,右,内,外依次去泛化,之后教孩子轮换,先放上面,再放下面,先放左面再放右面,先放里面再放外面,再增加难度,先放上面再放里面,先放外面再放下面(例:用盒子教,把一个小玩具或食品,孩子喜欢的,放在盒子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内,外,都会了生活中泛化)
2.给孩子奖励时,让孩子选择奖励物时,如果孩子认识两个奖励物,让孩子说要哪个,就不算附加条件,如果孩子不知道奖励物,让孩子说要哪个,孩子说不出来,就叫附加条件
3.如果孩子做项目时,着急不想做并哭闹,一定让孩子把这个项目再做一次,之后换项目,不要看孩子哭闹就停止原来的项目,如果孩子不想做,他会用哭闹表示,家长只要换项目,就强化他的哭闹了。
4.点数是指家长让孩子数数有几个苹果,孩子数之后,告诉家长5个苹果,这叫点数报总数
5.数量与数字配对,要在点数基础上,点数要做的很好之后
6.ABA在生活中运用,在生活中以下方面用的ABA
     生活自理;社会规则;与人交流;孩子情绪控制;实际场景中
     要看哪些能用到ABA,如果能用就目标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5:08:57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18(星期五)1.干扰...

2009.9.18(星期五)
1.干扰性行为,不学习性行为一些解决方法
       目的:逃避某件事情;吸引注意力,吸引别人关注
忽视法
       家长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继续做某件事
       家长发指令不要延缓,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如果孩子不做某事,辅助完成并强化,强化频率要高
注意事项
忽视法适合温柔的干扰性行为
一旦你使用忽视法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用于逃避和吸引注意力
视线隔离法
    如果发现孩子吸引别人关注,将你的视线从孩子身边移开,让他知道他的行为对你是没有用的,5-10分钟见效
    如果以上方法不行,将孩子带到一个脱离你或其他人的地方,大概15分钟,让孩子自己独处,他不闹了表扬他
注意事项
不适合孩子有自我刺激,逃避行为
一旦孩子安静5-10秒之后,就解除隔离
角落隔离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孩子行为激烈的,攻击他人,自伤(不要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经常使用会使孩子配合力下降
方法:把孩子带到一个90度墙角,让孩子双臂平伸,用腿去顶住他的身体,他很不舒服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一旦表现安静,继续回到原来的课题
如果孩子上课后继续攻击,自伤,再去实行角落隔离法
2.5.3.2轮换(是指孩子在一个课题总不过的情况下用5.3.2轮换)
        例:A和B,哪个错的比较多,就只做哪个,如A,做5个回合都要做对(如果不是连续5个做对,重新开始)再做B,做3次都对了,回到A做2个要对,转到B一次通过,开始A和B轮换  
3.孩子上课不配合一定要先找出原因
       课题:太难或太容易;不喜欢;课题单一,重复;
       强化:强化频率(频率太少,次数);强化物是否喜欢;分析是否强化正确;
       生理需要:难受,困了;渴了,饿了不知怎么表示;不舒服;
       故意逃避
       情绪不好
怎么去判断是什么原因:
生理上的只有难受最不好判断,其它可以判断
强化频率,如果2次强化孩子没事,但5次强化就不合作,就是强化频率问题
如果课题难了,降低难度,看孩子的表现,做容易课题他不闹了,就是课题太难
上课前情绪不好,上课调整情绪
故意逃避,忽视继续做课题
4.家长示范
     强化物要小,在很快能吃完为准
     哭闹不停,要从一些简单重复项目开始(例:把彩笔都放回袋里,穿珠子等),此时家长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孩子不高兴
     当孩子做课题时,出现哭闹,要再做一个课题,之后转换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6:15:40 | 只看该作者

re:2009.9.21(星期一)1.语言...

2009.9.21(星期一)
1.语言的用途:社会交往工具,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表达)
2.要多,精,代,诱
多:多和孩子说话;精:精确的说,不哆嗦;代:代替孩子表达出来;诱:诱导孩子说
3.随时随地,随机应变,创造机会,把握时机
4.自闭症孩子说话特点
喃喃自语;人称代词混淆;鹦鹉学舌;语速慢,语速快
5.语速快练习方法
说词组;家长示范慢慢说,手势辅助(打节拍说词);长音和短音结合,长→短 短→长
由词→短句→长句→仿说→应答
6.音量过大或过小,从单音开始
大声说“a”,只要大声就奖励;小声说“a”;大小声轮换;单音→字→词组→短句→长句→仿说→应答
7.语言阶梯
仿说:单音a,u,e,b,p;字:花,碗,车;词组:杯子,苹果;短句:(我要吃)长句(妈妈我要吃苹果)复合句(因为下雨了,所以要打伞);仿说不是真正的语言,语言是要用起来
应答阶段,别人问他来答
特指问句,这是什么,这是谁(可以问名称,职业,动作,功能,场所,人物,位置,类别)
一般疑问句(肯定“是”,否定“不是”)
    家长问完,孩子不会回答,家长及时辅助,替孩子说出来
    动机强的入手(生理需求)
        部分回答(是或不是),完整回答
        变换不同的问法(这是××吗?你是然然吗?)
是非问句(这是不是××)
    答案有肯定和否定回答
    动机强的入手,你要不要××
    部分回答(是或不是),完整回答
    变换不同的问法
选择问句(这是还是:你要做汽车还是走路?你要吃饼干还是同楂),前后两个问句的位置要互换
注意事项:在做完特指问句后,可以做选择问句,如果一般问句做起来很难的话
8.主动表达(和其他问句,应答,特指问句同时教)
       与生理需求有直接关系的,吃喝(否定,肯定,我吃饭,我不喝水)
       社会需求→我喜欢小汽车,我要和××一起玩
       表达自己的情绪(感情),我高兴,我生气了
           主动表达:肯定,否定;除了表达自己,还包括与别人有关(孩子说:你看姥姥在扫地。孩子说:妈妈生气了,爸爸很高兴)
      把孩子看见的主动表达出来(妈妈你看汽车,妈妈你看高楼)
9.主动语言教法
选择场景给孩子创造机会(吃,喝),孩子动机强时(饿了要吃东西,渴了想喝水,想玩玩具)
代替孩子把答案说出来(家长代替说:“我要吃饼干,我要喝水”)
代替说,但孩子没有和你仿说,你说的不要超过3遍,把东西给孩子,因为要减少孩子挫折感
代替说,孩子仿说,立即给孩子
如果家长知道孩子自己说,会说错,就提前控制,提前替他说出来,假如没有来及制止,家长说出正确答案(例:孩子要笔,他却说成“我要书”,家长要和孩子说“我要笔”,让孩子仿说
创造机会
    创造与生理需求有关的机会
    孩子玩得正高兴,打断孩子让孩子说:“我还要玩”
        设置障碍,孩子要吃饭只给碗不给勺子,让孩子表达
        不喜欢的事情,孩子不喜欢抱他,家长抱住他,让他说:“放开我,别抱我”
        设置帮忙情景(例:把糖放在瓶子里,让孩子表达,帮我打开瓶子)
        家长故意做错某件事情,穿错鞋,让孩子去说:“妈妈穿错了”
        出其不意的给孩子展示某样东西(例:在孩子的衣柜里放饼干,孩子高兴,让他表达“饼干怎么在这”“原来饼干在这”)
在做主动表达时,注意少量多次
     一块饼干一次给孩子他只练习一次,如果把饼干分成小块,就可以练习很多次
     玩玩具,可以一次少玩一些时间,让孩子表达:“还给我”“我要汽车”
     如果要用这些饼干,汽车做主动语言练习,就要让孩子平时少得到这些东西,这样动机会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1-20 16:20:32 | 只看该作者

re:‘手放好’是一指令,在建立该指令前有情绪...

‘手放好’是一指令,在建立该指令前有情绪培养、兴趣吸引、条件交换然后是大量的回合练习直到该指令得到完全正确反应。并不是在破坏情绪为难孩子,跟孩子较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1-20 16:40:33 | 只看该作者

re:手挡视线,并不是简单挡住孩子眼睛。可用身...

手挡视线,并不是简单挡住孩子眼睛。可用身体、手掌、玩具物件、语言从侧面慢慢介入孩子视线,衰减孩子对干扰源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回到正确的注意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1-20 16:50:19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主好意,敬一个!最好注明;纯属个人学习...

楼主好意,敬一个!最好注明;纯属个人学习草书,绝无版权!以免引起旁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