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观音山:永远绝望的孤独(转帖)2...
观音山:永远绝望的孤独(转帖)
2011-05-03 15:40:26 来自: 子衿(我们生于斯还将死于斯)
“孤独不是永远的 在一起才是永远的”
看《观音山》之前,我感觉这应该是一部文艺片,因为剧照上的范冰冰是素颜的(或者说是淡妆的),看过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这部片子里,范冰冰并不是主角,或者说,这部片子里,根本没有主角,因为人人都是主角。
片子的人物结构很简单,父亲酗酒的酒吧女南风、失去母亲的摩托男丁波、遭受歧视对未来迷茫而又酷爱杰克逊的胖子肥皂,构成文艺片里一般都会出现的三人组合,故事从南风在酒吧演唱上甩出话筒导致某黑老大蛋疼开始,丁波、南风和肥皂住的沿铁路的房子要拆迁了,于是三人改租,房东是遭遇丧子之痛的京剧老师常月琴。
常月琴的出场让我感觉,这是一个神经质的老女人,这种感觉没有持续很久,之后小片警登门,取走了她儿子的死亡证明,注销了儿子的户口,那一刻我的心里就有些柔软,之后她来到车库,掀开罩布,露出那辆伤痕累累的白色小车,我猛然间觉得这个老女人的神经质是可以原谅,甚至是应该的,她坐在车里抽烟、发呆,时间的流逝感觉很自然。
常月琴对这三人看不顺眼,两方较劲持续了没多久,三人把常的白色小车开了出去,回来时被常发现,歇斯底里地将三人赶了出去。对于常来说,三人的行为无疑是亵渎亲爱的儿子的。之后,儿子的女友,直接导致儿子死亡的女人来探望常,引发泪弹,那一刻张艾嘉(饰:常月琴)的演技毫无保留的释放了出来,这是本片的第一个高潮。
之后常自杀未遂,被三人救出。三人中,南风也因为丁波的背叛和家里的因素,选择了永远的离开;同一时间,肥皂遭遇了杰克逊死讯的打击,三人和常月琴纷纷伤痕累累。故事随后向平缓和温情的方向发展,这时候,之前三人远足路过的遭地震摧毁的观音山成为所有平行人生的交叉点,四人在重建观音庙前后各自领悟,互相理解并逐渐呈现相依为命的状态,在一切逐渐回复正轨时,常月琴在佛悟之后忽然失踪(也可能是自杀,不过可能性不大),三人乘火车返回,电影在火车驶入黑色隧道的长镜头中慢慢结束。
整部电影,情节上基本上没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主线,各种角色也出现得很频繁,但仔细品味会发现整部电影是多线索并行,而最终汇归一条主线。片子里出现的比较有地位的人物有南风、丁波、肥皂的三人组,常月琴,丁波父,南风父,观音庙的师父,常月琴儿子的独腿女友。而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纷杂,互相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竟然拥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特征,即孤独。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可以说都是片子的主角,从许许多多,各种不同角度、不同阶级、不同程度上诠释了现代人现代社会中那丝若有若无但永恒存在的孤独感,令人发疯的孤独感。
父亲酗酒,家庭暴力,对未来迷茫,构成了南风的孤独感。仇视而雪藏父亲,失去母亲,抵触继母,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社会压力大和责任心的挫败,构成了丁波的孤独感;父亲嗜赌,与家庭缺少沟通,肥胖与歧视,感情的真空,对未来的渴望和挫败,以及理想偶像的崩塌,形成了肥皂的孤独感;儿子和丈夫的离世,不愿面对的现实,身为京剧老师却自我抛弃,形成常月琴的孤独感;面对妻子的自卑,儿子的误解,形成丁波父的孤独感;酗酒,南风的愤怒和恨,构成南风父的孤独感;师父离世,信仰的坚持,与世隔绝的生活,形成师父的孤独;处于浪漫的好心,却最终酿成惨剧,这样沉重的意外和常月琴的不肯原谅构成独腿美女的孤独。电影里面的人们,生活在互相交叉和纠结的孤独中,这孤独逼着他们互相靠近,却又于事无补,游走在生与死,崩溃的边缘。
电影里,对于孤独感的处理,除了事情的逻辑发展之外,还利用了许多手持、虚焦、大特写、虚化背景、暗调、强对比等手法,而扒火车的旅途更是形成了与人生相对应的暗喻,其中一个个隧道,一个个从隧道里出来时蓝色调的虚焦画面,文艺而颓废,对应着人生中一场又一场挥之不回去孤独感。虽然他们手牵着手,面向黑暗前方强烈的光明,可还是掩饰不住他们在投入这场光明之前,单薄而乏力的背影。
电影里面还出现了许多绝望的镜头,比如说肥皂在喧闹的酒吧中,对丁波咆哮:“杰克逊都死了,还买什么单!”,这个温懦胖子的爆发如此触动人心。又比如说南风和丁波的卧轨,虽然在最后一刻,他们成功逃离了那条轨道,带着兴奋和劫后余生的微笑,面对肥皂歇斯底里的质问。这是一种孤独感和孤独感相撞时互相的不舍,我几乎可以理解肥皂的歇斯底里,他们三个因为孤独而相聚的个体,内心的本质里还是孤独,少了哪一个,内心的孤独都会崩溃。这也是现代人情感的体现,对于自己的不信任、危机感,时刻的茫然,构成了他们看似稳固而坚强,实际上确实源于孤独的友情。
又比如南风和丁波在水里的缠绵,当浑浊的溪水逐渐漫过身体,把他们浸在水中,他们慵懒而绝望的表情,那种沉沦的相互救赎就好像两只在绝望和茫然中相遇的蚂蚁,互相依偎,互相抽打。
电影里,插入了汶川地震的镜头,我不得不说导演李玉,是一个多么倾向于荒诞和孤独的人。汶川地震,这是一个几乎不能触碰,又不得不触碰的话题。在电影里,使用汶川地震的素材,如果不能超越讴歌人性、悲天悯人,几乎就是一笔败笔,而在这部电影里,这显然有了突破,我看到的是在自然面前,灾难面前,人的孤独、渺小和不可抗拒。没有神明,信仰甚至也崩塌了,人类是一个多么孤单的个体,在这个苍茫而单薄的世界里,“人”无所依靠,“人”孤独地活着,信仰也孤独地活着。
他们重修了观音庙,一手重塑和构建了自己的信仰,这也是一个多么明显的象征。他们放下了孤独,感觉到彼此的存在,相偎相依,甚至原谅和融入彼此。但这是暂时的。常月琴虽然在电影里说:“孤独不是永远的,在一起才是永远的。”可这正证实了孤独永远的环伺左右,逼迫着我们相互拥抱,逼迫着我们在一起,拾起那些不得不拾起的东西。生死,对未来的迷茫。这四个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他们相互拥抱,只是因为孤独。
常月琴爬上了观音山,然后杳无人迹,有人说是自杀了,我觉得不太可能。一个人死过一次,要再死一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是基本的人性,李玉不会犯这个错误。所以给她的结局是失踪,当钟声敲响,一只白鹭飞向远方,这就是一个喻体。之前师父告诉常月琴,放下生死,放下过往,放下人在这个孤单的世界那些不切实际的妄想。我想这只自由的白鹭应该就是放下的象征,从尘世间脱颖而出,象征着一种看破。在此之前,常月琴在白色小车里,听着儿子死时听着的《蓝莲花》,一遍又一遍经过死亡那个片刻的声音,扶着方向盘望向挡风玻璃的破孔哭泣。这之后,断断续续而又歇斯底里的悲伤随着白鹭飞向远方。
常月琴看破了,离开了生死轮回,可是这个孤独的世界还在继续运行,三人坐上回去的火车,摇摇晃晃,沿来路而回,把蓝调的虚光抛在背后,而进入黑暗的隧道,离开光明的入口越来越远。当充满光耀的隧道入口在黑暗中越来越远,电影戛然而止,这是否在说,迷茫而孤独的人类啊,在一起是永远的,孤独也是永远的,根植在内心的孤独永远无法逃离,绝望也是永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