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mae520jo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惜每一天---如何改变自己?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0-9-20 07:58:26 | 只看该作者

re:看出来了。楼主喜欢玩转帖,偶尔发一下感慨...

看出来了。楼主喜欢玩转帖,偶尔发一下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9-21 23:48:51 | 只看该作者

re:要改变自己不就得多偷点菜嘛,把他们集中到...

要改变自己不就得多偷点菜嘛,把他们集中到一起是方便自己查看或者别人同享啊!有时候也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出经验教训来,才能够有更好的改变。
奔四的人了,改变是多么不容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00:27:29 | 只看该作者

re:自闭儿童都有行为问题,但每个孩子的特征不...

自闭儿童都有行为问题,但每个孩子的特征不一样。常见的行为问题有自伤、他伤、破坏物件、干扰他人、固执、刻板、技能不足等。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问题都是令人头痛的,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爱心、耐心、恒心来诱导、感化、改变,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问题,首先要走近他、仔细地观察他、了解他,找出孩子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从而用适当的方法去塑造他。
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通常采用行为更易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儿童对环境及生活的适应能力,本着增加可以接受的、减少不可以接受的原则来改变,不同的孩子应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行为采取不同的措施,正所谓对症下药目标是要改变他的刻板行为,提高他的语言表达力,扩大他的兴趣面。
要改变一个孩子的行为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配合,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地去干预他、塑造他。

自闭儿的行为,虽然看上去希奇古怪,异乎寻常,但它的背后总有一种具体的、合乎逻辑的原因,虽然这种原因不一定被“意大利”人接受。如:1)有些自闭儿存在严重的破坏行为,其原因是自闭儿不会做建设性的游戏,不能从玩中享受,因此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消磨时间,象玩具摔在地上的声音,或者因为他的破坏大人们的呵斥声他倒是比较有兴趣,他们不会把因破坏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相联系起来。2)自闭儿的刻板行为。好多自闭儿刻板到走路要走同一条路,吃要吃同一种食物,拒绝改变。其原因是他们对于理解环境和学习新事物有困难,死板的思维方式,工作过分程序化,不明白一件事情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处理。3)有些自闭儿整天懒洋洋的。其原因是自闭儿缺乏主动性和组织能力,没有时间观念,不明白表现与奖励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一般的奖励不能推动其完成工作,也不能明白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或要求。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无法作出正确的行为反应,反而是出现与所期望的相反的举动,由于他们过于刻板,没有好奇心和好胜心以及缺乏应有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社会交往活动。我认为要促进自闭儿的发展,必须解决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不能光看行为问题的表面,而是要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透过教学来减少直至消除他们的行为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塑造适应性行为来减少或消除问题行为,始终以行为塑造为主题。我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纠正自闭儿童的行为问题上,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起出现正确行为的能力和愿望。下面就是一个以塑行法来改变自闭儿刻板行为的例子。
楠楠是一个两岁半的孩子,没有语言,但看上去非常聪明,可是却非常刻板,在玩玩具尤其是玩积木时就是把积木排成横行,谁也不许动,否则就大发脾气。我观察后认为造成其行为的原因时不能正确地使用积木,缺乏玩积木的技能,处理方法就是要让孩子学习正确搭积木并扩展到能正确玩其它玩具。
具体的方法:
1) 画几张平面图,上面画一些不同组合的图形,代表积木不同的摆置方法。准备好积木,开始由疗育师放积木,当一定要让孩子注意看,一旦他能看就奖励他。
2) 在孩子看的前提下,由疗育师逐一放积木,但要留下其中一个,让孩子来放。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拒绝,或者是不明白指令,要给予一定的辅助,并要及时消退辅助。
3) 疗育师放得越来越少,孩子放的越来越多,辅助逐渐减少,最终孩子独立完成。
4) 撤去图形卡,开始训练孩子仿搭的能力。(需要孩子有区分物件能够配对的能力)疗育师拿一块积木,鼓励孩子拿和你手上一样的积木,一步一步搭出和疗育师一样的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要灌输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积木的块数由少至多,模型由简单到复杂。
5) 模拟搭积木。先由疗育师搭出一个简单的模型后,由孩子看着搭出一样的模型来。
在训练中要注意几点:
1) 一开始用少一点的积木,可以以两块甚至是一块开始,使他失去排行的条件。
2) 当积木增多时,手上的变化要快,语言要丰富、夸张,使他失去排行的机会。
3) 及时地奖励他,不一定是达到你预期地效果奖励他,只要是接近你所预期的就要奖励他。
4) 有一定的配合基础后,在他再次出现不好的行为时,可以用严厉的语气或者眼神来制止他,或者是撤掉强化物,使他建立起他要承担后果的概念。
5) 难度要不断增加,而辅助要及时消退。
这样的过程我用了将近两个月,现在楠楠已经能够独立完成8—9块积木的仿搭,3块积木的模拟搭,语言也有突破,训练非常配合,认知面扩大,排行的行为已经不存在了。

咬手:

1) 缺乏一定的表达技能,心里的话说不出,把咬手当成一种宣泄。
2) 家长的负强化,儿童咬手时家长满足了他的愿望,长期以后,他便以咬手来要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3) 自闭症本身的症状引起的,如痛感不明显,思维刻板,兴趣狭窄。
目标:透过教学及时干预以达到消除咬伤行为的目的
处理方法:
1) 教学过程中,儿童出现畏难情绪咬手时无非想表达的就是:我不会,我不想做。那就在他一咬手或有咬手这种倾向时,便让他用语言来表达:‘我不会,老师你告诉我吧。“孩子一说出马上表扬他,把答案告诉他或降低题的难度。
2) 高兴了咬手时,不去在意他的行为,而是迅速抓住他的手,教他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如:拍拍手,手指做V状,或用语言表达:“我真高兴。”对他正确的表达方式及时给予鼓励。
3) 在他用咬手来要求别人做某事时,不能满足他。可用厌恶性刺激:如在手上抹点辣椒油,让他有不舒服的感觉。
4) 剥夺法:用记分本记录,咬一次手画一个X,5个X便不能去上电脑课,10个X要做100个慢蹲起。(小晖是个高功能的孩子,特别喜欢电脑课,脾气急)
5) 语言训练课中的行为规范训练,通过评价别人咬手的是非,潜移默化地影响他。
6) 小晖对文字特别赶兴趣,文字的理解力也比较高,就写一张小纸条“不能咬手“提醒他,甚至是把这四个字写在他的手上。
7) 培养他各方面的适应能力,拓宽他的兴趣,再通过大运动来发泄他多余的精力。
8) 与家长要多交流,齐心协力来改正他的行为。
小晖来以琳已经半年了,咬手的行为早就没有了,学业上的进步让人惊讶,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好胜心,并且有了一定的联想能力和想象力,我相信小晖走出自闭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对自闭儿的行为问题,我们通常采用利用教学和直接处理的方式来处理。我个人认为自闭儿大多数的行为问题是因为缺乏某种技能引起的,所以我偏重用利用教学来改善孩子的行为,这是治本的方法。
在利用教学的方式处理儿童的行为问题时,要使用适当的奖励来建立儿童所缺乏的技能。在奖励孩子时,一定要清楚孩子处在什么程度,程度不同,奖励也是不一样的。最低的是食物的奖励。强化物很重要,选用什么做强化物更重要,能不用吃的做强化物就不用,不要低估我们的每一个孩子。
子硕是个女孩,来以琳时没有一点的配合意识,观察发现她没有模仿能力也几乎没有语言,更谈不上理解。每当要给她上课时,她就以哭闹甚至上躺在地上,或者用头撞墙来逃避。我试过直接处理的方法,(尤其她头撞墙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她的安全),但这次哄好了,下子依旧。我知道我必须提高她的能力,让她对上课有兴趣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我首先要做的是,根据她最感兴趣来做切入口,打开她的模仿大门。我的步骤如下:
一、 从兴趣点入手,建立模仿的技能。
子硕特别喜欢音乐,音乐能使她安静,在她情绪不好的时候,音乐也能帮助她稳定情绪。在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每节课的所有时间我们都在唱歌,她很高兴。当她慢慢接受我时,我拿出积木玩,可她一看见积木就哭闹。我赶紧收回,只给自己留了两块,一边唱一边用积木伴奏。开始唱的是《母鸭带小鸭》,没想到这个动作吸引她了,慢慢地,我放下两块积木,她拿去照我的样子做了,终于模仿了,我为之雀跃。然后我们又唱《生日歌》、《一只小花狗》,好多歌,同时敲着积木,做各种姿势。开始她不跟我学,后来也学我的姿势去敲,我敲桌子,她也敲桌子,我敲墙,她也敲墙,合作愉快。
二、 从兴趣点入手,突破发音关。
子硕喜欢上一张水果蔬菜挂图,所以每节课,除了唱歌,我们就是一起看挂图。每当我拿出挂图时,她会特别兴奋,注意力也相对集中。利用这个好机会,赶紧进行语言刺激。开始我先自己用手指着卡片上的水果,一边指一边说,目的要她能看。第二步:我拿她的小手一边指一边说,说得非常慢,每节课重复几次。第三步我一边指一边说,偶尔也问问她,她能指出来,认的速度在加快。她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加大,有时会主动拿我的手去指一些陌生的水果、蔬菜、花等,此时我不光重复以前的做法,也悄悄地利用一些卡片、模型图来复习她学过的,让她在不经意间接受除了挂图以外的教具。第四步:她已经能认出很多水果蔬菜了,这时我变被动为主动,发指令,让她听我的指令去指,在指的过程中,我还是继续施加语言的刺激,细心观察。第五步我们还在进行这个特殊的交流与学习,当一次我说“柠檬”时,发现她的嘴唇微微动了一下,给我的感觉这是发“檬”音的唇形,这时,我赶紧抓住机会又重复,说“柠------”音拉得很长,她一下子发出“檬”音,而且很准,第一个音出来了,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我相信是上帝垂听了我的祷告。我想这个方法很适合她,所以我们一边指图片。我拖长音说前面的,让她来说最后的字,单音越发越多,而同时那些撞头、哭闹的行为很少出现了。现在子硕已经能说“上课、下课、做完了、一样的”等等。下一步,我要在理解上下工夫,让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表达。

当儿童的行为会影响儿童学习和接触新事物,会影响儿童与其他人的相处及接触,会对儿童自己或其他人构成危险,干扰或带来不便,我们就需要对儿童的行为做适当的处理。
阿文是一个才三岁多一点的男孩,可以说是目前以琳的所有孩子中最好的一个,无论是语言、数学能力、理解力等,但他毕竟还是一个自闭儿,和正常儿童的差距还是存在。他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是可以随着他各方面技能的提高而改善的,但每次上课哭闹,要妈妈陪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用直接处理的方法来解决。如果换成一个低功能的孩子,我可能会考虑用利用教学的方法解决,但对阿文,我觉得要求可以高一些,因为他能理解我所讲的道理,他也明白后果,所以在适应了几天后,我要求他上课时让妈妈在外面等,他哭闹,我也不妥协,利用他喜欢文字的特点,写上“不能哭”,让他自己读,趁着他读的时候,转移他的注意力,夸他读的好,准备好他喜欢的玩具给他玩。告诉他妈妈在外面等,下课了就可以和妈妈在一起。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尽快建立起该如何上课的概念,培养他良好的习惯。整个过程中,我一直要求自己保持冷静的态度,温柔地坚持自己的做法,及时鼓励他,也用各种强化物奖励他。不到一星期,阿文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9-26 17:36:25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主,从你转贴的帖子就可以看出你是个很用...

楼主,从你转贴的帖子就可以看出你是个很用心的妈妈,你也在不断的努力着,相信未来一天会比一天好!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5 05:46:06 | 只看该作者

re:转:谈谈孤独症孩子幼儿园的辅助问题...

转:谈谈孤独症孩子幼儿园的辅助问题

1、幼儿园辅助老师的作用

    “辅助老师绝对不是保姆!”这是我跟家长们要强调的第一句话。这不禁是为了保护咱们老师的自尊心,最主要的是为了让咱的孩子真正的进步。因为,我们给孩子找辅助老师,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孩子能力比较弱,没法适应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没法完成幼儿园这个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为了让孩子融入这个必须的社会环境,我们的孩子需要辅助。而幼儿园老师因为面对几十个孩子,是不会有太多的机会针对我们的孩子给予个别辅助的。而没有个别辅助,我们的孩子的能力不足以让她完成幼儿园里对她的各项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来辅助老师在孩子完不成要求的时候给她适当的辅助,这样她就能渐渐的适应了。随着孩子不断的被干预,不断的被辅助完成任务,孩子就能慢慢建立联系,理解社会对她的一些基本要求。这样,孩子能力提高了,将来才有可能越来越少的需要辅助,直至最后完全不需要辅助。

    2、老师的辅助强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应该是孩子完成要求的所需要的最少的辅助。比如说,如果能让参照别人完成的事情就不要用语言指导,能语言指导完成的事情就不要用手去辅助,能用手半辅助的就绝对不要用手全辅助,辅助老师应该是一个特别聪明的老师,她应该能对孩子的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最恰当的辅助。既不会因为辅助少孩子没完成要求,也不会给孩子过多的辅助让孩子过度依赖。

    3、老师的辅助快慢:“快半拍”和“慢半拍”
    “快半拍”原则:前面提到,辅助老师不是保姆,她们是辅助孩子实现要求的中介。所以辅助的时候,辅助老师是需要动脑筋思考的,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拿起孩子的手就去做。很多时候,老师的辅助比孩子是要快半拍的。如:小朋友们把手中的玩具放好。”这样,我们的孩子就相当于是自己注意到了老师的指令(当然其实是在辅助老师的辅助之下达到的)。有很多孤独症孩子,在他自己注意的情况下听到老师的指令是会做出反应的(尤其是做过一对一训练的孩子),所以接下来的事情辅助老师可能就不需要辅助了,孩子自己本身就会听指令去把玩具放好。当然,如果孩子程度没有达到听到指令做出反应,或者是没有理解指令,辅助老师再参照前面提出的给予不同等级的辅助。

    “慢半拍”原则:我们很多家长及辅助老师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是低估了我们孩子的能力,没有给我们孩子充分反应的时间,这样,特别容易剥夺孩子的主动性的培养,从而让我们的孤独症孩子越来越依赖辅助。比如说: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见了可能会说“明明早上好。”我们的孩子还没反应呢,我们的辅助老师或者家长就会急得在旁边一个劲的提醒了“老师给你问好呢!明明,你该怎么说?快,快跟老师问好。”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毫不思索的张口就说“老师早上好。”我们理解辅助老师或者家长们的心理,生怕孩子没有反应让老师难堪。其实,如果这是孩子平时能完成的事情的话,我们应该给她五秒钟左右的反应时间。因为我们的孩子有一些发育上的问题,反应上经常会有些滞后的现象。如果孩子五秒钟还没有反应出来,我们再给他最少的辅助。大部分情况下,如果等几秒钟,孩子就能主动反应出来“老师早上好”。这种感觉多好,因为这是孩子主动积极的一次反应,这比他被动的鹦鹉学舌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呢。对于我们的孤独症孩子来说,如果是他平时能完成的一些活动,尤其是一些社会交往活动,我们要的辅助要“慢半拍”,尽量让孩子主动积极的完成这次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4、辅助老师的正确定位。
    我这里谈到的定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身体所处的位置。辅助老师应该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实施辅助的效应呢。以我的经验,辅助老师的位置是很有讲究的,她应该是在孩子的斜后方。这个位置对于我们的辅助是很有利的。

    第一,有利于辅助老师看到孩子的眼神,以便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有没有在她应该注意的事物或人身上。如果看到孩子有注意力分神的情况,辅助老师随时将孩子的注意力辅助回正确的地方,这样,孩子的注意力随时都在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这对于抵制孩子的孤独是有绝对的帮助的。

    第二,这样的位置能避免辅助老师被孩子过多的看到。因为辅助老师相对来说肯定与我们的孩子关系更密切,我们的孩子肯定会更愿意更辅助老师互动,这样很容易造成整个幼儿园生活就变成了我们的孩子跟她的辅助老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这样,幼儿园这个有益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效应了。

    第三,这样的位置能让辅助老师有机会看到主班老师。前面提到,我们的辅助老师反应都应该是很敏捷的,她应该随时对班里尤其是主班老师的相关信息做出辨识和判断,随时调整自己辅助的重心。如前提到的,一旦主班老师有什么指令要发出时,提前半拍辅助孤独症孩子注意,这样,往往孩子就能主动完成老师的指令了。这样,我们的辅助就会越来越轻松,关键是孩子就会越来越进步。尤其是孩子如果完成了老师的指令后,辅助老师或者主班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能够给孩子喜欢的强化的话,孩子的积极性更高,将来就越来越有可能自己注意并完成老师的指令。真有那一天的话,我们的辅助老师就能完成我们的最终目标,即退出幼儿园,那对于辅助老师来说是天大的幸福,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那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第四,这样的位置有利于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孩子的交往。因为辅助老师是坐在斜后方,她没有夹在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孩子之间。孤独症儿童无论何时看到的是正常孩子的面孔和眼神,听到的是正常孩子的话语,这种环境下,他参照正常儿童的可能性才会增加。如果辅助老师跟孤独症儿童并排坐的话,孤独症儿童随时看到和听到的都是辅助老师,那又变成了他和辅助老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了,不利于他和正常孩子之间交往的培养。而且,正常儿童因为他们看到的也是辅助老师,他们往往就会把所有的交往直接交给辅助老师,这又变成了辅助老师跟正常孩子之间的交往了,我们的孤独症孩子站(坐)在一旁就更加没事干了,所以就只好更加“自我孤独”了。所以辅助老师随时要注意,如果只有一个正常儿童跟咱们的孤独症儿童一起的时候,辅助老师就应该是让孤独症孩子和正常儿童挨在一起,然后她自己在孤独症儿童的另一边斜后方。总之,随时随地想想怎样才能让孤独症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听到和感觉到正常儿童,据此再来安排自己的位置。

    5.辅助老师的身份
    如前面提到的,辅助老师不是保姆,她来幼儿园陪孩子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照顾他吃喝拉撒的。而是因为我们的孤独症孩子能力比较缺乏,所以需要一个辅助帮助他象正常孩子一样完成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要求。就象我经常跟家长们提到的一样,我们的辅助老师就象《人鬼情未了》里的那个男主人公一样,随时随地的象一双无形的手在我们孩子的身旁,一旦我们孩子有完不成的任务的时候,就给予他适当的尽可能少的辅助。如果一件事情我们的孩子是能够完成的,我们这双手是不需要行动的。辅助老师整个人就像个透明人一样,尽量的不要加入到孩子的幼儿园生活中去,免得让孩子对辅助产生依赖。但我们随时是需要关注孩子的,一旦孩子有需要辅助的地方,我们就要给予相应的辅助。当然,有时候是快半拍的注意力辅助,有时候是慢半拍的维持行为的辅助。总之,一定要注意,辅助老师并非越忙越好,而是辅助恰当的话是越少越好的。


6.辅助老师和幼儿园主班老师的相处
    说实话,辅助老师是一个相当辛苦的角色。尤其是,当我们成为孤独症孩子的辅助老师以后,我们有种社会定位,我们很大程度上就会在无意之中被主班老师当作是我们孤独症孩子正常的一个替身。在这种社会定位下,我们的辅助老师是在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上(相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需要跟幼儿园老师协商的事情,除非老师之间关系特别融洽,否则不要由辅助老师跟幼儿园老师提,而应该由家长(如果辅助老师是非家长的话)来提。这样,幼儿园老师可能会觉得更有分量。当然,具体的提法家长也应该有艺术性,尽量考虑一个建议怎样老师能听着更容易接受。(其实,我们大部分家长做得都是非常不错的。有人开玩笑说,大部分孤独症孩子的妈妈都比较能言善辩,比较会处理关系。比如:甄岳来老师,田惠萍老师,方静老师。,)还有,因为我们的孤独症孩子是有专门的辅助老师的,所以幼儿园老师很容易就忽略我们的孩子,因为一方面有专人管我们的孩子不影响班级。另一方面,因为幼儿园老师可能并不是太懂得孤独症孩子的特点,以为你既然有人管,我再去多说可能也犯不着。所以这也成了孤独症孩子有辅助老师的一个不利之处。所以我们的辅助老师或者家长在机会恰当的机会,一定要跟老师聊一下,幼儿园老师对我们的孩子象正常的没有辅助老师的孩子一样要求对我们孩子的康复是最有利于的。

    7.辅助老师和幼儿园正常儿童的相处
    我们的辅助老师虽然是专门管咱们孩子的,但是因为辅助老师进入的是一个社会化的环境——幼儿园,所以她多多少少会有很多机会跟幼儿园正常的儿童打交道。而且,我们的辅助老师是一个成年人,在身高和能力上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正常儿童。所以正常儿童经常都会有点崇拜或者依赖我们的辅助老师。(人类好像有崇拜权威的特点。人类小的时候,是对年龄长者,能力强者的崇拜。成年以后,是对权势财富的崇拜。如果说后者还不一定的话,前者基本是如此的。)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幼儿园的时候,正常儿童经常会来找我们的辅助老师帮忙。如,一个正常儿童的扣子扣不上,她可能不愿意找幼儿园老师,因为那些老师很忙,不一定管她。但是她要是找辅助老师,十有八九是能如愿以偿的。我相信大部分辅助老师都会是很热心的“大姐姐”,因为我们太珍惜这种小朋友资源了,我们巴不得讨好每一位孩子,从而换得这些孩子能跟我们的孩子玩一玩。当然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固然好,但是辅助老师也不要对小朋友期望过高,他们还只是孩子,是不可能象正常的非常具有牺牲精神的大人一样来迁就我们的孩子的,来专门陪我们的孩子玩的。有时候正常儿童被我们拽过来跟孤独症孩子玩了一会儿,因为孤独症孩子回应比较慢,或者根本就没有回应。正常孩子经常会不知不觉就找自己的乐子去了。看到这一点,辅助老师不要泄气,不要难过,不要觉得受到了正常孩子的伤害。其实想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我们的朋友难道不是在某一方面让我们觉得快乐的人吗?所以能够有机会让正常孩子跟我们的孤独症孩子交往一下已经是很宝贵的了,我们多利用这样的机会,辅助孤独症孩子的进步。然后,孤独症孩子跟正常孩子的交往才能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因此,辅助老师要积极维护好跟正常儿童的关系,只是随时都别忘了给我们的孤独症儿童机会。

     8.家长跟辅助老师的相处
    如果辅助老师是家长,这个话题就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往往家长要支撑家庭开支,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辅助老师的。这样,我们的家长就会以各种方式来请幼儿园辅助老师。不管是什么方式请的老师,请家长都时刻记住一点,尽量照顾辅助老师的情绪,因为她做的其实是一份很有意义很辛苦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并不是太强。所以要是家长能找到适当的辅助老师,我觉得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提醒家长,我们尊重老师,并不意味着只能一个劲儿的说好话。有时候,好话说得太多并不利于辅助老师工作的开展。因为幼儿园老师一般是不会给辅助老师提建议的,如果我们再不提点建议,辅助老师的水平无法提高,孤独症儿童也就没法进步了。所以,不管我们家长再怎么忙,一定要记得时时找机会跟辅助老师沟通,一起来探讨孩子幼儿园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 对辅助老师改进辅助技术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辅助老师来说她能有一种社会归属感,这样,辅助老师才能长久的稳定的呆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10-5 16:49:40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帖子很好,在工作,家庭,孩子的重重压...

这个帖子很好,在工作,家庭,孩子的重重压力下能挤出时间来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很长时间一直处于菜鸟级;在几乎遇到瓶颈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帖子,谢谢!!楼主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2:45:51 | 只看该作者

re:转编自培训笔记:朱芳誼 台灣師範大學人...

转编自培训笔记:朱芳誼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博士

《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教学法》

一、ZB儿童的核心问题:

1、眼睛不看人

2、对别人没有兴趣

3、对事情容易刻版

4、缺乏专注力

5、不了解约定俗成的非口语意义

6、不会听指令或对于听复杂的指令有问题

7、不会表达或表达方式不适当

8、遇到问题不会解决

9、有情绪上的问题

10、不会和别人合作

11、缺少创造力、想象力

12、不喜欢看书

13、不会交朋友

二、 什么是游戏教学法?

1、具有教学目标的

2、教学者必须观察并了解你的孩子

3、以孩子的兴趣为活动设计的出发点

4、活动中会产生两个人以上的互动

5、活动是有趣的,孩子与大人是高兴的

6、活动是可以变化而且有弹性的

7、利用孩子的优势能力加强弱势能力

8、能够帮助孩子融入一般社会中

三、如何让孩子对人产生兴趣

1.普通儿童在小的时候,就会对人充满兴趣

2.自闭症儿童对于物品的兴趣会大过于对人的兴趣

3.利用自闭症儿童喜爱的游戏活动或物品,加入【人】的交流

4.过程重于结果

四、 如何让孩子发展出眼神关注及拉长孩子的眼神关注时间

1、利用孩子有兴趣的游戏活动、物品建立固定的循环;当孩子熟悉这个循环后,中断或改变这个循环。

--当出乎孩子的预期时

--当孩子想要继续原本的活动时

à诱发出眼神关注、主动性、出现沟通意图

2、教師示範

3、在和孩子进行他喜欢的活动、玩具时,你可以

(1)位置与他平高或稍微蹲低   

(2)两人的距离不要太近或太远

(3)制造愉快的气氛

(4)在过程中有时可以放慢说话速度,制造兴奋感

(5)给孩子亲密的肢体接触和鼓励赞美

(6)等待孩子

(7)自然而非刻意的学习

4、利用观看影片一(釘子釘鉤)、、影片三(手指謠)、影片四(鴨鴨班兒歌模仿)

五、 如何让孩子不会容易对事情刻板

1、大人是否比孩子更刻板?

2、游戏具有极大的变化性,可以减少孩子的刻板

3、试着改变孩子已经很熟悉的游戏活动;改变孩子已经很熟悉的对话方式。

4、利用自然的方式,循序渐进(教師示范)的去除孩子的刻板

5、影片一(桌上接球)、影片二(火車快飛坐椅子)

六、 如何让孩子增加专注力

1、当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时,专注力自然会比较长。

2、先了解孩子对什么事情或游戏活动有兴趣,从这个方面进行介入。

3、当你的响应越激情、气氛越开心,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增加。

4、影片一(瑄看圖卡做動作)、影片二(霖和ma玩投影筆)

七、 如何帮助孩子了解约定俗成的非口语意义,并做出正确反应

1、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e)
2、能了解别人脸部表情、肢体动作所代表的意义, 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3、教師示范

八、  如何透过游戏让孩子学会听指令
1、下指令前先让孩子注意到你

2、指令清楚简短

3、利用声调、语气、声量强化指令的关键词

4、运用视觉提示

5、分段练习

6、同样的指令换不同的人说

7、改变指令的说法



九、如何增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途径:
1、沟通意图(动机)

2、眼神关注

3、眼神追视

4、眼神切换

5、指物(pointing)

6、分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

方法:

1、利用孩子有兴趣的游戏活动,采用中断策略。

2、大量提供孩子【说话】的机会。

3、不要一直刻意的反复练习,以避免减少他主动说话的动机。

4、当孩子说出功能性的语言时,在可以的状况下,满足他。

5、不用刻意纠正孩子说错的话,只要帮他说出正确的句子就可。

6、循序渐进的拉长孩子的句子。

7、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刺激(旁白)。

8、与孩子的说话速度适中;语气温和有耐心。

9、声音à单字à电报句à简单句子à问句à复杂句

10、若孩子还不会发音,请多跟他玩发音的游戏。

11、若孩子已经会仿说,请多给他主动选择或表达的机会。

12、若孩子已经会主动的说简单的句子,请提供他对话练习的机会。

13、加强修补(包含口语与非口语)能力。

      沟通中断:【什么?】、【没有回应】、【错误回答】

14、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大量机会可以练习学会的语言。

15、小组教学

16、融合教学

17、故事與創造性戲劇教學

十、 如何讓孩子學會解决问题
1·不要替孩子做太多

2·示范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

3·自然的制造要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4·当孩子解决问题时,给予鼓励赞美

5·教師示范

十一、 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绪问题B]

(一)对情绪調控能力的分析:

1·知道情绪发生了、知道现在的情绪是什么、知道情绪发生的原因、知道控制情绪的方式。

2·調控能力有助情緒的控制

3·調控能力(抑制测验):

    能因应别人调整控制自己的力道、速度、方位等能力

(二)情绪調控能力的練習

孩子情緒發生之前,我們可以:

1·多玩可練習調控能力的遊戲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認識不同的情緒

3·給予穩定的作息

4·當預期有較大變動時,可以利用視覺提示先給予預告

孩子情緒發生之後,我們可以: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2·以和缓的语气同理并安抚孩子

3·帮他把情绪说出来

4·当孩子情绪过大时,先离开当时的环境

5·在孩子情绪较平静后,提供解决策略

6·在适当的时候,练习策略

十二、 如何透过游戏帮助孩子与别人合作

1·先具备基础能力

2·先与大人练习

3·加入其他同伴

4·营造愉快的气氛

5·让孩子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3:33:06 | 只看该作者

re: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

拍手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丢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来搬砖。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敲锣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拣豆豆。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穿新衣。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吃西瓜。
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在学习。


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来常换衣。
你拍二,我拍二,每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不要随地乱涂痰。
你拍四,我拍四,打死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消灭臭虫和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大搞卫生齐动手。
你拍七,我拍七,千万别吃烂东西。
你拍八,我拍八,每天洗脸又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公共卫生要保持。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两只袋鼠抱口袋;
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羊学爬山;
你拍四,我拍四,麻雀偷吃西红柿;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猫咪捉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喜鹊爱吃番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小鹿找妈咪;
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熊找爸爸;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猴手拉手;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猪吃甜食。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鸭上河沿。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企鹅上冰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蝴蝶真美丽。
你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鸟齐飞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鸡捉虫子。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公鸡喔喔啼。
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兔子练画画。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羊打秋千。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小狗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老虎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来演奏。
你拍七,我拍七,七条小鱼做游戏。
你拍八,我拍八,八头小牛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熊齐步走。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松鼠上树枝。



你拍一我拍一,黄鹊落在大门西,
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大门外,
你拍三我拍三,老鹰飞到峨眉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子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伙打老虎,
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
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姑娘抓公鸡,
你拍八我拍八,八人八马往前杀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
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去赶集,
去时下大雨,回来下雹子,专打小秃子的后脑子.



你拍一,我拍一,宝宝年年得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宝宝爱用小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宝宝喜欢爬黄山。
你拍四,我拍四,宝宝天天有喜事。
你拍五,我拍五,宝宝天生就有福。
你拍六,我拍六,宝宝出去溜一溜。
你拍七,我拍七,宝宝天天要早起。
你拍八,我拍八,宝宝爸爸发发发。
你拍九,我拍九,宝宝会说小九九。
你拍十,我拍十,宝宝有块智慧石。


你拍一,我拍一,宝宝小手在哪里。
你拍二,我拍二,妈妈和你说句话。
你拍三,我拍三,宝宝身子翻一翻。
你拍四,我拍四,爸爸教你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宝宝肚子鼓一鼓。
你拍六,你拍六,宝宝体操一起做
你拍七,我拍七,宝宝小腿踢一踢。
你拍八,我拍八,宝宝学着爬一爬。
你拍九,我拍九,宝宝屁股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宝宝身体美又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3:35:19 | 只看该作者

re:[B]论坛偷菜笔记:[/B] 看...

论坛偷菜笔记:

看图搭积木
记忆搭积木
“先...然后...再...”三步指令
套杯内藏东西再变换位置   
高矮、前后、上下等可以理解并指认,
目测点数5以内
打电话:照号码  强化口手点数   
卡片猜猜看   
“因为...所以...”、“一个...另一个...”讲卡片上的内容,
打牌:2副牌,每人摸5张,找相同

音乐课,玩的游戏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尾巴,音乐一变就去抢,
精细课:9方格内画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3:41:28 | 只看该作者

re:怎么教玩拼图:在孩子对拼图全无概...

怎么教玩拼图:

在孩子对拼图全无概念的情况下,训练方法如下:

六片拼图:

1、五片拼在一起,留最后一片,开始的时候手把手地教孩子把拼图拼上去,慢慢减少辅助,直到孩子能正确地把拼图转到正确的方向,然后拼进去。

2、四片拼在一起,留最后两片,方法同上。

3、三片拼在一起,方法同上。

4、。。。。。

直到孩子能把整个拼图拼起来为止。

当孩子学会一个拼图,就教另一个。一般情况下,当孩子明白拼图是干啥活的时候,教起来就容易了。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善于拼图的,所以即使孩子学得慢,也不代表孩子不明白拼图是啥意思,有可能孩子对图片的意识比较差,有可能是孩子对形状的认识比较差,也有可能是孩子对方向的意思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哪部分不足就加强训练哪部分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3:44:29 | 只看该作者

re:偷来的菜: [B]一.(来自小瑜...

偷来的菜:

一.(来自小瑜妈妈的PCI游戏)

后来我提议玩一个新游戏"大风吹",我说"这个游戏没有玩过,所以要请你和爸爸两个听好游戏规则",小瑜答应好,我就一口气说了"游戏规则是说大风吹,吹一个人的特征,比如说穿红衣服的人,穿红衣服的人就跑起来",小瑜马上知道了,然后我来大风吹,先是简单的"吹穿红衣服人的","吹穿蓝衣服的人",到他吹,我提示"吹男人""吹女人""吹扎辫子的人""吹戴眼镜的人",玩疯了,后来小瑜自己两小手举起来做一个小羊的样子,我学他,扮乌龟爬,爸爸会意说“吹小羊”,小人笑得嘎嘎的跑掉。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扮小羊,扮企鹅,扮小鸟,扮鸭子。。。到最后我累得直喘气求饶,“瑜瑜,妈妈累死了,你累不累,要不要歇一会儿”,才停的,挺好,好久没有这么玩过了。
    昨晚还走了三色棋,巧克力只能把他引到桌前,然后我来扮弱势,“瑜瑜,这个棋怎么走啊,妈妈都不会,走不到,你能不能帮帮妈妈”,求他几次,小人嘴上说“我也不会”,但是还是凑过脑袋来,中我计了,开始走,走了一张牌,得意得很,然后又很顺利地走了5张,我见好就收,小人脸上的骄傲神色这是太可爱了。剪纸(剪的真功夫的广告菜单,有各种各样好吃的剪了一大堆正方形,有兴趣)
  

二.“哈哈月亮”的RDI游戏换椅子。
     这个游戏是哈哈的各训老师教的.两个人分别做在自己的椅子上,数123后开始。如果两个人都点头就换椅子,如果一个人点头另一个摇头就不换,两个人都摇头当然也不换。
老师一开始说完游戏规则我还觉得对哈哈难了点,他本来就属于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做游戏的孩子,有大动作抢东西啊,逃跑啊之类的游戏哈哈比较难接受。这个游戏相对安静些。儿子一个回合下来就理解了游戏规则。和老师玩的不错,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昨晚回家后,我们两开始做这个游戏。哈哈从头到尾目光关注都不错。数到3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各自点头摇头了。两个人都点头儿子就一边笑一边自己小声的说:“换椅子做了。”如果他在点头,关注到我在摇头或者我点头他摇头时就自己轻声暗示自己:“不换了。”后来我们两个都同时摇头时哈哈说了句不错的话,看看我说:“那就更不换了。”呵呵,很有强弱的概念了。我妈妈在一边都笑了,说这个“更”用的不错啊。
   
     老游戏"顶锅盖",

有些类似123拍手,可以多个人玩。一个人手掌心向下,其他人伸一根食指,顶在“锅盖”下,“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第三口风手掌握紧,看谁被抓住了。这个游戏恒四岁的时候才基本掌握,在我吹完第二口风后回非常紧张地缩手,看我还要吹还没吹又胆战心惊地放回来,如是几次,挺有趣。让他当锅盖时会用另一只手抓住你的手不让你缩回去。
  
   口香糖游戏

今天个训老师临时有事,所以就和一个大哥哥上了合课,合课以玩游戏为主,游戏的名字叫口香糖,其中一个小朋友当口香糖,说:“口香糖”,另一个小朋友问:“粘什么?”由第一个小朋友发指令,粘自己的身体部位或房间里的物品都可以,然后两人伸出双手去粘。恒恒玩得很开心,老是想当口香糖发指令。
10个家庭体育小游戏

注:适合3岁以上幼儿
  

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20~30厘米的平行线,当小桥。
  玩法:
  1.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
  2.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扶着对方的身体,侧身同时经过小桥。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
  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波浪球
  目的: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准备:皮球1个。
  玩法:
  1.孩子、爸爸、妈妈面向同一方向站成一竖排,三人前后相距适当的距离,腿同时左右开立,孩子持球当排头。
  2.游戏开始,孩子双手将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爸爸,爸爸拿球经头顶向后传给妈妈,妈妈接球后快速跑到前面当排头,游戏继续进行。
  
  

落叶飞舞
  目的: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2.提高幼儿手眼配合的协调性。
  准备:纸或树叶。
  玩法:
  1.孩子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立,爸爸手拿一张纸或一片树叶并举到适当的高度。幼儿双手(手心相对)自然伸开,放在胸前,眼睛注视着爸爸手中的纸或树叶。
  2.游戏开始,爸爸突然松开手,纸或树叶便自然下落,幼儿赶紧用双手拍击下落的纸或树叶,拍中则胜。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摘果子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2.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准备:水果图片若干,用曲别针别在细绳上。
  玩法:
  1.爸爸、妈妈分别抓牢挂有水果图片的绳子的一端,并举到适当的高度,表示果园。
  2.孩子提着篮子来到果园,用力跳起摘果子,把摘到的果子放进篮子里。游戏重复进行。
  

猫捉老鼠
  目的: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准备:分别画有猫、老鼠和老鼠洞的图片3张,场地上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3个。
  玩法:
  1.将3张图片揉成团儿,放在地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抓一个纸团儿分别站在3个圆圈里。
  2.抓到老鼠洞的人原地不动,并举手高喊老鼠洞,同时,猫迅速跑去抓老鼠,老鼠则立即向老鼠洞的方向跑。看谁反应快、跑得快。游戏重复进行。
  

小小排球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2.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气球1个,细绳1根。
  玩法:
  1.气球轻轻抛向空中,爸爸、妈妈、孩子三人轮流用手拍或用头顶气球,尽量不让气球落地。
  2.爸爸、妈妈分别抓牢一根细绳的一端,举到适当高度当球网。孩子站在距球网3米的线后,用力拍击气球,直到把气球打过球网为止。互换角色,游戏重复进行。
  
  

小兔拔萝卜
  目的:1.锻炼幼儿双腿跳跃的能力。2.提高幼儿投掷的准确性。
  准备:啤酒瓶若干,直径20~30厘米的竹圈(或塑料圈)若干,场地上画间距为3米的平行线3条。
  玩法:
  1.将啤酒瓶均匀地摆放在终点线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拿个竹圈(或塑料圈)站在起点线后。
  2.游戏开始,三人模仿兔跳的样子从起点线跳到中线后,原地站好,分别向终点线处的瓶子投掷竹圈(或塑料圈),谁套住的瓶子多,就表示哪只小白兔拔的萝卜多。游戏重复进行。
  

小鱼漏网
  目的:锻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变向、躲闪跑的能力,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方纱巾1条。
  玩法:
  1.爸爸、妈妈面对面,双手分别扯住纱巾的四个角当鱼网,孩子当小鱼。
  2.游戏开始,小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网跟着追赶小鱼。当追到小鱼后,立即把小鱼套在网中。游戏重复进行。
  

会跑的背篓
  目的:1.锻炼幼儿双手轮换投掷的协调性和准确性。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准备:纸团儿若干,背篓1个,场地上分别画直径为1米和3米的内外两个圆圈。
  玩法:
  1.爸爸、妈妈、孩子猜拳决定一人背篓。背篓者站在内圆圈里面,投掷者站在外圆圈上。
  2.游戏开始,背篓者在内圆圈里面走动躲闪,防止对方把纸团儿投入篓内。两位投掷者设法向篓内投掷纸团儿。三人互换角色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谁篓里的纸团儿少,谁为胜者。
  

小小保铃球
  目的: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滚球的准确性。2.发展幼儿上肢力量,提高手眼配合的能力。
  准备:内装少许水的塑料矿泉水瓶6个,皮球1个。
  玩法:
  1.在场地上将6个瓶子摆成三角形,爸爸、妈妈、孩子分别站在距瓶子3米或5米的起点线后。
  2.游戏开始,三人交替持皮球模仿打保龄球的动作,对准瓶子,用力将皮球沿地面抛出。击倒一个瓶子得1分,看谁打得准,得分多。游戏重复进行。

和正常孩子一起玩的游戏(1)

第一个游戏是捉鱼游戏。这个游戏由大人主导,李宝宝和其它的小朋友都可以参加,只是李宝宝在参加的过程中没有正常宝宝的那种兴奋。
我的做法是在一个大房间里,小朋友做鱼,由我来捉,捉住一个小朋友,就把他放在地上,盖上一个枕头,用手压住:“煮鱼了”,模仿水开的声音,说:“加油、加盐”,然后问被捉住的小朋友:“熟了没有?”,小朋友回答:“熟了”,就叫其它的小朋友来吃,如果小朋友回答:“没熟”,就继续加火,加水来煮。
其它的小朋友也可以过来煮这个小朋友。
要记得捉李宝宝,然后让其它的小朋友来煮他。李宝宝也会回答:“熟了”或“没熟”,每次当他回答“没熟”时,我会说:“这条鱼太大了,要煮久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李宝宝去煮别人,然后问:“熟了没有?”
在这个过程的,李宝宝开始是不想参与的,但在被煮几次之后,也会回答:“还没熟”了,是想被煮久一点,在煮别人的时候,也会学我的语言:“加油、加盐、加水、加大火”等,还会问:“熟了没有”
只是在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李宝宝始终表现不出象其它小朋友那种等待被捉的兴奋,还是漫不经心地坐在一边玩玩具,直被捉住后在我的问话下才回答,后来好了一些,可以去煮别人,但也是在我的要求下进行的,他不会很兴奋地主动去煮别人。也不会在煮熟的时候,象其他小朋友一样兴奋地去吃。当我捉住一个小朋友,然后问:“谁来煮?”时,李宝宝不会主动申请,但其它小朋友就会兴奋地回应:“我来煮”
这样的游戏,正常宝宝也喜欢参加,而且规则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合作,李宝宝还是可以适应得了。只是让小朋友自行捉鱼时,却进行得不顺利,被捉住的小朋友不愿意配合。
本来我想发展到让别人去捉李宝宝或让李宝宝去捉别人的,看到这个局面只好作罢。
我得出结论,李宝宝的交往能力与欲望都很差,很可能在自闭宝宝中也是较差的,他的高功能,没有体现在这个方面。


三.然妈妈:生活中RDI的游戏与训练实例

1.   假想游戏:我与小然面对面地坐着,先用一件大人的衣服当做是炉子,把‘炉子’架在床的中央,我把一双手套举起来,目光注视小然;‘这是什么啊?’小然笑着答:‘这是红薯,是个红色的红薯’这时他的眼睛是看着红薯的,我又问‘你说什么啊,我看不到你说话啊’小然笑得更欢了,同时目光转向了我:‘这是个红色的红薯’我也笑了‘那好吧,我们要把这个红薯放到炉子里烤’然后我把‘红薯’放进了‘炉子’,然后又拿起第二样物品,一张绸布,把它卷起来,再次举过头顶:‘这个是什么呀?’小然笑着看了一下,又看着我说‘是黄色的红薯!’接着‘我们把黄色的红薯放到炉子里去烤’....以这样的步骤放了7、8样东西到‘炉子’里去,每一次都要求小然在说话的时候和我有目光对视,我发现因为他太喜欢这个游戏了,他自然而然地就看我了
然后,我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入了吹火这个步骤,当红薯全部放入以后,我们点火,开始烤,然后两个人一起吹,我说‘我们要一起吹,这样风大一些,火会燃得更好!’小然很积极的配合,然后两个人面对面开始吹,吹一下,又抬起头来,当我抬头看他的时候,我发现小然满脸兴奋、满脸快活地正看着我呢,那一刻,他的眼神专注、目光发亮,注意力完全按照我的设想在走,目光从妈妈的脸上移到炉子上,同时鼓起了腮帮子,很努力地吹着,吹一下又抬起头来,目光又移到了妈妈脸上,好象是在观察妈妈,然后又快乐地开始吹...
这是前所未有的目光对视,时间可以延长到10-15秒钟!
第三个环节,再进行RDI书上所说的烤红薯的步骤,将‘红薯’在两个人之间传递,小然快活得哈哈大笑,但这个环节我感到可能是我做的速度太快的原因,他还有点跟不上,目光的转移不够理想,常常是看着飞过来的‘红薯’忙得不知所措,笑得不知该看哪里了!可能速度还要放慢一些。还可以做假装面前放了饭菜等食品,假装吃,让孩子也跟上做。
2.      放学路上,从机构回家的路途步行约五分钟路程,从下楼梯开始,我就用夸张的语气开始大叫“我们冲啊!”然后用很快的速度跑下楼,到最后两个阶梯时双脚并拢跳下去,小然这时候常常会兴奋的跟上来,并和我一起大叫,这个过程出现了兴奋的凝视,眼神对视,但他常常不能跟随妈妈在正确的位置跳下,(因为每天跳的位置可能都会有变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会回到楼梯上重跑一次,直到他会主动跟上并在正确的位置跳下。
在路上,1)突然启动快速向前跑,小然常常会很快跟上来,当他冲到前面去的时候我却会突然停下,几次以后,小然非常注意妈妈的动向,我停下来时,小然会兴奋地看着妈妈,我做出要跑的动作,他紧张地拉住妈妈的衣角,“犯规了!你”和他保持约半米的距离,特别是当他走神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再次突然跑远…
2)变化:慢速走,边走边数数,常常用在小然极度兴奋往前冲时,忘记了参照妈妈的表情和动作,这时候却突然慢下来,用很慢的速度跨步走;在中间加入动作,举手跑、背手跑、青蛙跳、伴随兴奋的表情声音。
就是做这些乱其八糟的游戏,五分钟的路程常常走出15-20分钟来…
3.      描述性语言
在接受RDI以前,我常常在生活中发指令问小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现在必须要改变了,做得还很欠缺很欠缺,却已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在超市里看见卖米的,我夸张地大叫:“哇!好多米啊!这米真白啊!我喜欢这种的,我要买这种的”同时观察小然的反应,小然这时候往往开心地看着白米,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在路边,他开心地看着我说:“哇!好绿的叶子啊!这么多绿的叶子!”
4.      小然很馋,吃东西的时候专心致志,那天晚上吃苹果的时候,爸爸发动了多次袭击,当时并没有想到RDI,事后想想完全就是一个RDI游戏!
当小然正在吃苹果时,悄悄接近他,当他不注意时,突然抢去他手中的苹果,咬去一大口!常常是防不胜防,小然急死了,另一方面又觉得刺激,结果是边着急边笑。
没过几次,小然的警惕性高了,接近他很难了,狡猾的爸爸竟然对小然说:“小然,到爸爸这儿来,让爸爸看看你的头发!”小然高高兴兴地去了,结果可想而知,又被咬了一大口苹果!,不到一分钟,爸爸又叫:“小然,你来啊,看看爸爸这儿有什么?”眼睛却盯着小然手上的苹果,小然又上当了!….到了第N次的时候,小然不放心地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爸爸,犹豫了,最后,听话的小然把苹果放在了离爸爸很远的桌上,走到了爸爸旁边!哈哈,终于明白爸爸的阴险用意了!
5.      有两个活动都可以随时随地做的,孩子要我拿小汽车,我随手拿一个小鱼玩具给她“给你一个小汽车”再伴以夸张兴奋的表情,孩子也会纠正我,但这出乎意料的回应一定能吸引她的眼神。
另外,这阶段可以多跟孩子“胡闹”,把自己作为父母大人的身份抛开,成为她的玩伴--不是安安静静玩玩具的玩伴,而是一起摸爬滚打的玩伴,身体接触式的玩乐似乎更有感染力呢。
丫丫趴在懒骨头上,我突然跳过去“骑”在她向上,“骑着毛驴出赶集喽”,两个人滚到一起,笑死了。
睡前时间,故意把丫的小肚皮上当枕头,在上面蹭来蹭去,她很开心呢,还不许我离开。
走在路上,故意跑到她前面去(她总想在前面)。
这种开心的时候,孩子都是非常专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呢。
我觉得这种“胡闹”对孩子的情绪很有好处,而且没有太多的语言,对孩子的注意力和参照方面都有好处的。
6.分享生活:
挤牙膏/倒水:有几次早上飞飞抢着帮我挤牙膏,我便抓住这个机会,我拿着牙刷,让他挤给我弄,可以想象这是一个需要“协调”的“共同活动”,当然我还故意不很配合,如把牙刷那远一点,如此创造更多需要协调的机会,然后还让飞飞帮我倒水给我漱口,不止是倒水,还喂到我口中
扫地:扫地其实不是我实际做过的活动,但是可以想象也可以用于训练协调能力,例如让飞飞拿垃圾铲、我拿扫把,两人配合着把垃圾扫起来。
洗衣服: 带孩子洗衣服, 把洗衣桶放在大人旁边, 孩子站在洗衣机前面, 如果孩子不够高的话, 就让他踩在凳子上. 大人把脏衣服一件一件(或一小堆一小堆)拿给小孩, 小孩再把衣服丢进洗衣机. 大人一边递衣服, 嘴巴一边说, ‘洗衣机, 洗衣机, 洗衣服’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把正要把衣服拿给小孩的时候, 抓住衣服不放手(或是把衣服拿很高), 有的孩子在这时候会用力拉衣服,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衣服给他, 让他把衣服放进去. 如果你的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 你就要给他一个很大的微笑, 再把衣服给他, 当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的次数愈来越多时, 这时候表示, 你已经可以加入一些第一阶段的活动了.
擦桌子: 拿一条大的抹布, 可以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把手放在上面, 刚开始可以抓着孩子的手, 轻轻的擦桌子, 一边擦一边说’擦桌子, 擦桌子, 停下来’ 擦两下就停下来, 再擦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擦桌子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擦,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擦. 熟悉了了以后, 不要抓着他的手, 让他把手放在抹布的另一边, 两个人一起做.
打蛋: 把蛋打在容器中, 握着孩子的手拿筷子或打蛋器打蛋. 一边搅拌一边说’打蛋, 打蛋, 停’ 打两下就停下来, 再打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打蛋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搅拌,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7.      限制性参照
飞飞很喜欢喝益力多,前天晚上吃饭不到一半的时候,就说要喝益力多,我们当然不让喝,但是相对于从前过敏式地立马声明反对“不行!”,然后噼里啪啦解释一大轮什么“要吃完饭才能喝!”“喝完就吃不下饭了!”之类的话而言,我们现在更注重非语言参照的运用,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飞飞说完要喝益力多后就跑进厨房准备到冰箱去拿了,在他刚踏入厨房的一刻,我“呃!”了一声,飞飞退回半步回头看着我,再看到我没有继续表示反对后才进去哪里益力多。
接下来的参照更是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一直通过眼神,声音来限制他喝益力多,他拿着管子,想插又不敢插,在那里拨弄来拨弄去,时不时看我的反应,最后打擦边球——悄悄插穿了一点点,在那里舔管子,可爱极了!整个限制参照的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最后还是提前让他喝了。整个过程生动、有趣!
8.      规律---打破---重组:星期一放学时,一下校车,儿子不知怎么的说下次要我拿着一个他的玩具来接他.那个玩具是芝麻街的一个人物,叫"厄尼".我说好吧.
星期二为了不忘记,特地把厄尼放在门口,还想了一些怎么能抓住这个机会做一点训练.说实话,要是过去没读过RDI,我也就是直接拿给他了事了,但现在就发现这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等他下车后,我去门口接他,但一只手把厄尼藏在身后.我知道他是不会忘记这件事的,果然,他马上问我,厄尼在哪里?我把另一只手伸出来,给他看厄尼,他自然很高兴.
这是第一天,不想玩太多的花招,主要是让他知道老爸言而有信.
星期三,我就不是把手藏在身后,而是把厄尼藏在T桖背后,在衣服里面夹着,空着两手.一见儿子来了,我把双手高高举起,目的是让他看明白手里没东西,因为昨天他是看见我一只手藏着厄尼的,现在他看见我两只手都空着,肯定会以为我忘了厄尼.果然,他一看就急了,马上要我上楼去取.这时候我提醒他看看我身上有没有,他转了一圈就找到了.
明天的打算是,还是把厄尼夹在身后,但不故意抬起双手,象平时一样走出去,让他自己来搜我的身.
9.      打破常规的玩笑,无厘头的玩笑:很久以前和帆帆玩过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其实也不是游戏,无意是那么玩的,他挺开心。
那段时间他老顶嘴,你问他“你不听话是不是?”他就答“听话个屁(或听话个呼接圈)”,你要说“我要打你”,他就说“打个屁(或打个呼拉圈)。”表情鬼鬼的。
于是我就说“屁个冰箱(或呼拉圈个冰箱)”,他又接上来“冰箱个微波炉”
我又说“微波炉个洗衣机”他又说“洗衣机个电话”―――――
一直持续很多,两人都在笑,
这种搞笑的说法经常使用,在不同场合都玩,有时说不在现场的东西,有时说现场的东西,持续了有几个月。后来不玩了,可能觉得没意思。


最近总是下雨,有一次姑婆出门没打伞,我说“哎哟,下雨了,等下姑婆淋成落汤鸡了。”一会儿姑婆回来后他说对姑婆说“姑婆婆淋成煲汤鸡了。”大概经常听我们说煲鸡汤,还没弄明白什么意思吧。后来再次下雨时他用到这个词还是说煲汤鸡。
那天他洗完澡出来,我借机向他解释,头上身上全都是水,被淋成这样,就叫“淋成落汤鸡了!”
他还是一脸鬼笑看着我说“我淋成煲汤鸡了!”,然后哈哈一笑,又说“我淋成高汤鸡了!”(还用手比着高高的样子)。我一边笑一边说“怎么又成了高汤鸡了?”,他又笑笑地把手比到脚下低低的地方“我淋成矮汤鸡了!”,
我只好跟他玩上了“那我淋成长烫鸡了!”(我两手伸开比出很长很长)
他对“那我淋成了短汤鸡了!”(两手合拢隔一点点)
我说“那我淋成大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小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方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圆汤鸡了!”马上又补了一句“那我淋成了三角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冰箱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微波炉汤鸡了!”
我说“那我淋成了枕头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床汤鸡了!”
――――
持续了十几个回合,我说“那我淋成了苹果汤鸡了!”,他对“那我淋成了全部汤鸡了!”
整个过程,我们都在停顿,对视,笑笑地,双手配合语言在比划,还高兴地跳。最后大笑。
有些词我都不知道怎样向孩子解释。
搞笑1:拿起一包卫生巾
       “这是什么?”正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说“哦,尿裤!”我奇怪他怎么知道。
搞笑2: 闪电(当时我们正在吃饭,帆帆的方向对着窗外)
       “是谁在照相?”
        大家都笑,我说“是老天爷在照相。”
        后来看到闪电“哦,闪电啦!”
        我问他“是谁在闪电?”
        “我也不知道,是他自已在闪电”(可能他不记得我说的老天爷是个什么东西吧。)
搞笑3:雾
       “哇,冒烟了!”
       “那不是冒烟,是雾!”
       “妈妈你说错了,是冒烟了!”
10.      学会肢体语言的沟通:昨天在机构见到一孩子,RDA可能处于第一阶段。当时他妈妈正在跟老师沟通,孩子站在玻璃门里,我站在玻璃门外,他把手贴在玻璃上,我心一动,也把自己的手贴在他的手形上(隔着玻璃),孩子本来看都没看一眼,完全没关注,这下,他似乎有点奇怪,但仍没看我,只是自己把手移开,两只手指来戳在门上,我也同样,对应用手指戳在他的位置上,他看了我一眼,又把手移走了,换了个方式,我也跟着换,这样好几个回合,没有用任何语言,但成功引起了他的主动注意。应该算一个RDI小活动吧。
11.      两个小活动
1、帆帆要吃葡萄,放一颗在小盒子内,让他躲到门外,我把小盒子藏在懒人沙发下,他进来后只能从我的脸上找到答案,错了就没得吃,要重来。
2、帆帆站在台阶上,下面放了一排四个懒人沙发,我用表情示意他跳到哪个“石头”上,不能掉进河里,如此反复。几次后,他故意跳错,专门不跳我指示的“石头”,狡滑地笑,我去他身边做些胡闹搞笑的动作,玩得很开心。
3、懒人沙发有不同的图案,苹果,字母,桔子,树叶。他听完我的口令后依次坐一下。“苹果,桔子,字母”,“桔子,字母,苹果,树叶”。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12.      我又想到一个活动:唱歌
1,一开始是一人唱一句
2,加入大小声的变化
3,加入快慢的变化
4,变成一人唱一个字(在结尾节奏变慢的时候)
这也算变化的一个活动么?我总想找些随时能进行的事。如果孩子有颂唱的基础,这个应该不难。
13.      发现“蹬自行车”是个很好的RDI游戏(不是指骑自行车,而是两个人脚心相抵的蹬),可以加入以下变化:
1、协调相对位置:故意采取不合适的位置,比如离得稍远,脚虽够得着但使不上力,或者歪着,两双脚不能正对着,等待孩子来协调
2、教练发出指令:预备--起,两个同时用力,注意孩子是否跟你同步启动。
3、活动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力量,去感受孩子参与这项活动的程度,是否能适时地收腿和蹬脚,大人的腿部力量变轻些才能感受到孩子的状况。
4、加入节奏的变化:过段时间后悄悄变慢或变快,看孩子有没有及时调整节奏,这时大人开始要控制节奏,再退到50%的参与程度。如果孩子不能及时跟上,可以用语言提示“快一点,慢一点”
5、加入形式的变化:从两人来回蹬变成往两边分。
6、结束:大人假装累坏了,抬不起腿,提出结束,休息一下换下一个活动。如果孩子能同情你,主动提出你累了就休息,那就太完美了
14.      经验分享的理解:
有一天,我和丫丫起床了,爸爸还没起,我叫过丫丫,“你看,爸爸怎么还不起床啊”
她的注意力马上跟我一致了,笑着跟我说“爸爸老是不起床”--分享情绪
“我们一起笑爸爸吧”--我提出“意图采取的行动”
“好的,我们一起来笑爸爸”--丫丫响应
于是我们并排站好,我伸到手指向爸爸,一边有节奏的说“爸爸,爸爸,不起床,是只呼噜猪!”
第二遍,我们一起说--一起说的过程中,丫丫有参照我的节奏,也指着爸爸。
然后我们对视而笑,又是情绪分享

第二次,又发生这样的事,丫丫主动邀请我“妈妈,爸爸不起床,我们一起笑他吧!”

第三次,我故意没有象前两次那样有节奏地说,她还纠正我“不是这样说,要象儿歌那样”--呵呵,她自己总结出来,有节奏的说话象说儿歌那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3:49:15 | 只看该作者

re:YL三个月个训的部分内容案例 :...

YL三个月个训的部分内容案例 :

某组个训课及个训合课
2009/5/5-5/18
1、      做动作,拍卡片
一个小朋友做动作,另一个小朋友拍相应的动物卡片
2、      抢指定颜色的积木
3、      指五下鼻子,跺四下脚
4、      说出不是一类的:
苹果 香蕉 大象 芒果
桌子 椅子 板凳 眼睛
铅笔 橡皮 书包 衣服 墨水
5、      用属性快搭出各种造型,指出用了几种颜色、几块积木
6、      看卡片:
要求一个小朋友说动物类的,一个小朋友说水果类的,不是自己的类别不能说。中间加入其他的类别做干扰。
7、      游戏:数字接龙
23—38—85—59—96—64    等。
8、10以内的双数
9、仿搭积木:双层
10、数字条:一个人说蓝色的数字;另一个人说红色的数字。找双数
11、学习种类的概念:拿出“三块积木,两种颜色”,“拿出两块积木,两种颜色”
12、说出各种职业:医生、老师、农民、警察、饲养员、工人、司机、售货员。联系说职业的同时,引导孩子明白,人的角色总是在转化的。去医院的时候就是病人;去学校的时候就是学生;去超市的时候就是顾客等等。
13、听力练习:听拍了几下手。节奏快慢可以有变化。也可以加入跺脚等动作干扰孩子。
14、房间特征:学校的各个教室,如音乐教室、感统室、精细室等。家里: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
15、坐公共汽车的安全意识:
    有座位时手扶好椅子背;没有座位时扶好扶手;头和手不能伸出窗外;不能打闹;车没停住时,不能上。
16、生长在海里的蔬菜:紫菜、海带、石花菜、裙带菜
    生长在土里的蔬菜:土豆、红薯、芋头、花生、竹笋
17、看卡片:一个人说类别,一个人说名称
18、拍了几下手,就抢数字几
19、倒着说数字:15—51;1 35—531等。
20、倒着说词语:猴子、大象——大象、猴子
21、轮流说反义词:拍到谁,谁先说(看谁谁先说)
    小兔子跑得快——小乌龟爬得慢
22、抢卡片:桌面放两张卡片,指令:听到香蕉去抢电话;或听到苹果去抢橘子等随意变化。
23、一年有12个月,四个季节:
    12月 1月 2月 冬季
    3月  4月 5月 春季
    6月  7月 8月 夏季
    9月  10月  11月秋季
    冬天冷,夏天热。春天是变暖的季节;秋天是变冷的季节
24、一边……一边;先……然后
    一边拍肚子,一边拍桌子
    先拍肚子,然后拍桌子
25、从一数到五,说苹果
    小男孩说三种交通工具,拍三下手;小女孩说三种日用品,拍5下手。
    指令可以变化:长头发的………;短头发的……...。
26、比赛运积木:
    从一数到十,看谁运得多

2009/5/18—2009/5/29个训内容

1、      做选择题:
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A、男孩    B、女孩
2、扑克牌:每人翻一张牌,谁大就归谁
3、判断题:
   6大7小。
   4小5大
   9的前面是10
   8大7小
4、      游戏:动物蹲
用头饰,三个或以上的人分饰不同的小动物,“金鱼蹲,金鱼蹲,金鱼蹲完,大象蹲”,要求金鱼看着大象说。然后大象看着小兔子接着说“大象蹲,大象蹲,大象蹲完小兔子蹲”。
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如金鱼想让大象蹲,却不能看大象,可以看其他的小动物。
5、      老师:“我想去存钱,半路上突然想去买双鞋,应该怎么说?”
孩子:“先去鞋店买鞋,再去银行存钱”
6、      场所:银行、邮局、书店、鞋店、饺子馆、拉面馆、包子铺
       卧室里都有什么东西?
       学校里都有什么?
       管李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
7、      “一排”的概念:
8、      人称的训练
“你来跺脚,他来拍手,我来指鼻子”
9、      中间的概念:
1和5中间有哪些数?
1和4中间有哪些数?
2和6中间有哪些数?
………..
   四张卡片:香蕉  葡萄  牛  苹果
香蕉和苹果中间的动物是什么?
10、      三个三个地轮流数数
1、2、3;4、5、6;7、8、9……….
11、三种水果,吃掉一个,剩什么?
    可以先用卡片或珠子,苹果、香蕉、梨,拿走苹果,问还剩什么?
    撤掉卡片或珠子,说苹果、香蕉、梨,吃掉苹果,问还剩什么?
    再问,吃掉苹果,又拿来柠檬,问还有什么?

11、      请用水果来说话:
西瓜是水果;西瓜是绿色的;西瓜的形状的圆圆的;可以切开吃的;西瓜的味道是甜甜的(从分类,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来说)
请用动物来说话
   小猫喵喵叫,爱吃鱼,是动物类的,喜欢捉老鼠。
12、      猜谜语:
先老师说,让孩子猜;然后让孩子说大人来猜。
孩子说时可以看着卡片来说,比如:“有一种水果,是圆圆的,颜色是红的,甜甜的,你猜是什么啊?”“有一种动物,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爱吃香蕉,高高的,你猜是什么啊?”
13、      小熊跳盒子:小熊  积木,让小熊向前跳几步。可以扔色子,扔的是几,就往前走几步。
14、      飞行棋
15、      “口香糖粘哪里”:粘手,孩子就要粘到手上。改变游戏规则,说粘什么的时候,不能粘什么,可以粘其他的东西。
16、      搭积木:
从下往上搭,如“黄、绿、兰”
从上往下看“黄、绿、兰”
  
17、序数:小熊排队
□  □  □  □  □
1    2   3   4   5
指令:第一个和第五个换位置
□  □  □  □  □
1    2   3   4   5
□  □  □  □  □
1    2   3   4   5
指令:第一排的第五个和第二排的第三个换位置
再变换:倒数
正数第一个和正数第三个换位置
倒数第一个和倒数第三个换位置

18、游戏:分积木
老师给两人分,老师唱数,要求孩子只数自己的,不能受老师唱数的影响。


  
2009/6/3  ——2009/6/15   个训
1、      按要求,从左往右搭积木;从右往左搭积木。如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搭“菠萝、草莓、西红柿、西瓜”。
2、      用反义词来说话(合课):大象很大——蚂蚁很小
3、      听谜语抢卡片:谜语描述物品属性,按属性去抢。如“去抢一种水果,颜色是黄色的,形状是弯弯的象月牙,吃起来面面的,甜甜的”

4、      个训
5、      看动作看片4张,编一个小朋友去上学的故事。

6、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7、1代表红色;2代表黄色。请你按照1、2;1、2;1、2的顺序排列积木
5代表黄色;3代表红色。请你按照5、3;5、3;5、3的顺序排列积木。
8、玩扑克牌:抽大王。保留10以内的牌,大王。抓到相同的数字扔下来。互相抽取对方的牌。抽到相同的数字牌就扔下来。谁抽到大王,谁就输
了。


8、      青蛙跳水的游戏:三个人轮流说1老师说:青蛙跳水;2小朋友:跳几下;3另外小朋友跳3下。下一个人:呱呱呱(3下)。
9、      三人轮数:30以内的单数、双数
10、      指定回答单数题、双数题:A小朋友回答单数题;B小朋友回答双数题
11、      藏东西的游戏:唱歌,谁大声音小,东西就在谁的身上。
12、      楼层的顺序:
小猴住第1层;小兔子住第2层;小猫住第3层
问:小猫的下面是谁?小兔的邻居是谁?小兔的上面是谁?下面是谁?长颈鹿去小猴家和小猫家做客,应先去1层,再去3层。
13、      说出红色的东西有哪些?圆形的东西有哪些?绿色的东西有哪些?
14、      找不同


  2009/6/15-----        个训
1、      说出红色的东西有哪些?圆形的东西有哪些?
2、      默数积木:
3、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摆积木:红、黄、兰
竖着搭3块积木,最上面的是红色的。
竖着搭4块积木,最上面的是黄色的。
竖着搭3块积木,从上往下看第二块是红色的。
竖着搭4块积木,从上往下看第二块是蓝色的。
4、      用“----像-------”来说话。
如:圆形像盘子;圆形像太阳;圆形像汽车的轱辘。
三角形像衣架、屋顶、圣诞树
正方形像插座、房子、豆腐
5、      我看到红色,会想到------是红色的。
我看到黄色,会想到-------是黄色的。
6、      传话练习
7、      用球来组词。用大来组词。用花来组词。用车来组词。用小来组词。
8、      熟悉物品的两个称谓:老鼠——耗子;土豆——马铃薯;西红柿——番茄;厕所——卫生间;医生——大夫;喇叭花——牵牛花;妈妈——母亲;姥姥——外婆;姥爷——外公;扫帚——扫把。
9、      水可以用来干什么?手可以用来干什么?
10、      楼层、房间号。生活中教。101的楼上是201;201的楼上是301;102的楼上是202;202的楼上是302。或302在几楼?1102在几楼?
11、      听力练习:听“8 5 9 3”说了几个数字?“红 黄 蓝 绿 紫”说了几种颜色?说了几种五官?说了几种水果等。
12、      排序:1代表红积木;2代表绿积木;3代表黄积木,请按照121212的顺序排列。 3是用来做干扰。
13、      和老师做相反的动作:老师:拍手 跺脚。学生:跺脚 拍手
   被拍到的小朋友和老师做相反的;没拍到的和老师做一样的。
14、说出脚的用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04:14:47 | 只看该作者

re:接宝宝放学回家后五件事情不能做一...

接宝宝放学回家后五件事情不能做

一天没有见到宝宝,妈妈们狠不得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在家给宝宝准备好。但事实上,接宝宝放学回家后有五件事是千万不能做的!

一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长此以 往,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倡导孩子多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无法替代而人体必需的诸多微量元素。

二忌“零食补偿”

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接孩子回家时,拿出各种零食让孩子挑选食用。结果会促使孩子在幼儿园因期待零食补充而不好好吃晚饭,或者 “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三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使孩子无从回答,甚至厌烦急躁,还会增加孩子对幼儿园“不适应”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受客观环境影响,成人的紧张和焦虑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四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小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家长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无原则地“迁就放纵”。

五忌“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很难分清想象与现实,有时候会说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有时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往往会说“某某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了解真实情况。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因此,建议家长遇到问题时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26:34 | 只看该作者

re:转:子女教育的6A原则   Acce...

转:子女教育的6A原则
  Accept(接纳) Appreciation(赞赏)Affection(关爱)Available(时间)Accountability(责任)Authority(权威)
  关爱/时间/赞赏/接纳 建立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权威和责任是对孩子的管教和约束,给孩子设立界限,帮助孩子成为自制,负责,自主的人.
  接纳:无条件的爱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赞赏:真诚的赞扬和肯定,培养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关爱:关切的言语和行动培养孩子被爱的感觉。
  时间:花时间和您的孩子相处给孩子备受重视的感觉。
  责任:对您的孩子言出必行,诚实可靠教导他们凡是必尽职尽责,培养孩子的自律、自控能力。
  权威:用爱来管理,为孩子做出正确决定而提供必要的界限,培养孩子的自我决断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32:30 | 只看该作者

re:转:F版----注意力和执行能力...

转:F版----注意力和执行能力


大为在作他喜欢的事情时,有非常好的专注力,两岁时,他痴迷于各种"用户手册",在上幼儿园时,他已经有很大的词汇量,能背出家里所有电器的"故障排除参考手册".
你能想象他的父母亲会有多吃惊,大为的老师提醒他们大为在课堂上有注意力集中困难的问题!"他不仅是在集体活动中不融合,而且在自由活动时间里,也不能让自己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并且自己组织起游戏来".但他被某一个行为所吸引时,他就不能注意到周围其他的重要信息.
相比与其他的同龄人,大为就需要时常的提醒来帮助他把一件事停下来,听从指令做下一件事.

大为的情况是在自闭症谱系中最常见的,尽管他们在对自己痴迷的行为有着超常的专注,却不能对其他的事有应有的注意集中.以作者的观点,这不是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是他们不能有效地组织起自己注意力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他们不能有效地地把注意力用到自己应该去听去做的事情上去.对于自闭症谱系的孩子来说,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压(感觉上的,交流上的,社交上的外界刺激)时,他们就更不能有效地把注意力从一件事顺利地转移到另一件事上.

没有有效的注意力的运用,他们就不能有效地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叫"执行能力",也就是分析筹划,执行某项任务,然后彻底忘掉.没有有效的执行能力的运用,他们就难以有"以目标为目的的行为".

(待续)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这种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的缺陷呢?

人的思维和行为能力的发展,可以用一座大楼来比喻:作为基础的有两层,”感觉反应的处理能力”,是最底层的基础,在上面是”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这两层一上一下作为了大厦埋在地下的基础.
然后在地上的第一层叫”语言及交流”,第二层是”认知能力”,第三层是”情感及社交能力”.有了这些下层建筑后,整体上就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外在行为.
为什么我们把前面两层”放”在地下呢?这是因为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他们处理这两方面的信息毫不费力,基本是下意识地本能地处理,他们大脑的主要精力就能放在自己应该集中的地方.打个比方说,你在厨房里打开炉子烧水,然后回到客厅听音乐,音乐很动人,你陶醉其中,以至于厨房的水开了,你没听见.
这里面就牵涉到了这两个基本层次,  “感觉反应的处理能力”和 “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其实在你听音乐时,你的耳朵里同样地传进了厨房的声音,但你却不觉得,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把它 “过滤”掉了,这就是“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的作用.因为大脑的神经中枢的兴奋点现在在音乐上,其他的声音就 “听而不闻”了.这部分的作用就是筛检,抑制,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刺激,从而保障大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兴奋点上.

但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来讲,某些人们至今不明白的原因使他们的这些最基本的功能受到损害.以至于当他们在进行一些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时,大脑本身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的精力来处理这些基础层次的功能,分散了对其主要兴奋点的资源分配.我们知道很大程度上的自闭症患者都有这样那样的感统方面的困难,而大部分的正常的孩子们却没有这些问题.

打个比方,本来注意力问题是属于二楼 “认知能力”的一个问题,正常的孩子进门就直上二楼了,而自闭症的孩子却非得到地下室,从“感觉反应的处理能力”和 “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开始走起,再爬到二楼去.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有注意力的问题,还有其它的问题,如执行能力,交流能力,社交能力等等的困难,都可以从这里得到启示,因为这个大厦的根基不固.

知道了这个原因,重要的是应该能让我们明白,这个注意力不能集中,执行能力得不到贯彻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你的孩子在故意作对,或是开小差,不是你靠喝骂,打屁股,惩罚能见效的.他们有自己都难以理解的困难.这就象是一个腿有微疾的孩子,你却把他当下一个刘翔来要求.这不是孩子的错,是作为家长你的错-----大错.

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平心静气地,实事求是地,科学地来分析,来探讨.下一次我们要讲的是,围绕着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的一些心理特征和我们能做些什么.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35:10 | 只看该作者

re:自闭症儿童的常见认知和心理上的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常见认知和心理上的障碍


1)注意力转换时的困难,即使他们在那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中表现得和正常的同伴们不相上下,但在那些需要很快地转换注意力的工作中就会遇到困难.
2)对于那些需要转换认知方式的时候,就不那么顺利熟练.往往在接受了一种思维方式后,就比较难去换另一种思维方式.
3)他们常常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他们的注意力被一个小小的细节牢牢抓住,使他们不大再有可能去看到全局.因为他们看不到全局,所以他们往往会造成曲解误解.
4)"注意力转换困难"以及"认知方式的僵化",限制了他们"共同注意力"和"设身处地思维"的能力,换句话说,他们的这种僵化缺乏变通影响了他们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的能力.
5)有些自闭症孩子也有执行能力方面的缺陷,比如,计划,组织,时间安排,有效记忆等.这些会很大地影响到他们能否能坚持把任务做完,能否把任务完成,以及如何保障工作效率.
6) 总的来说,自闭症孩子们在知道"做什么"上还可以,但是在"怎么办"上会遇到困难,比如说,怎么集中注意力,怎么开始,怎么选择先做那一个,怎么知道你已经做完了,等等
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第一部分; 一般性的指导纲领

1)记住那地下的两层( “感觉反应的处理能力”和 “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是大厦的基础,你要尽可能地把"地下室"打造坚固了,才能期望你孩子以后能集中精力,计划组织,顺利转换.

2)用相承不变的程式和规则来培养支持注意力.如果你知道了下一步要做什么,你就能比较容易地集中起注意力,保持较长时间,并能顺利转换.如果这套程式比较是自动执行的话,那么大脑就不用太费脑筋,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上.不变的连续性还能帮助缓解孩子的焦虑感,帮助他们培养自制能力.

我们在这里不仅要问,那么说来孩子在做刻板动作时,总是千篇一律的,再"相承不变的程式和规则"不过了,难道我们要放弃对刻板动作的矫正来培养注意力的集中?

这个问题需要细细地讨论,但是作为一般性的意见,我的看法是:

A)对于那些妨碍他人行为的,自伤的危险的,自己沉溺于其中自我满足感官刺激的,一旦做了就不能停下来的,那些刻板行为就必须要干预纠正或者引导化解,不能为了培养所谓的注意力而对行为问题养息姑奸.
B)但是我们也没必要视一切刻板行为为毒蛇猛兽,刻板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们特有的心理需要.是他们试图和混乱的外界生活相适应的表现,对于那些无伤大雅的小刻板行为,无论是对他们的心理慰藉,还是作为注意力培养的手段,我们都是可以合理利用的.
C)但是要注意到,在刻板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注意力,不是我们要培养的注意力,就象前面所说的,我们要着重培养他们如何顺利地转换注意力或者是共同注意力.而不是那种只关注于一种动作的注意力.

3)明确任务或活动的目的.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要做什么,你孩子怎么会知道呢?

4)记住"探索"和"寻乐"也是正当的合理的目标.如果孩子自己是在探索,自己是乐于其中,那就随他们去吧,别老惦记着什么注意力训练啦,执行能力培养了.

这大概是典型的美国人想法,中国的家长看了要皱眉头的.看到儿子拿根树枝在地上东戳戳西挖挖,美国人会说,"他在探索",我们会说"他在瞎玩,还不回来做功课,做感统".
我们有的口号很好,不让孩子有十分钟的闲着.但是什么在你眼里是"闲着"的东西而在他眼里却是"有意义"的东西呢?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讲,从小肩负着教育和训练的重压,你能有多少机会让他成为一个孩子,让他能享受孩子们的小小的乐趣呢?

5)用开放的态度审视你的孩子

也许孩子自己有了自己的主意,尽管你也搞不清楚那是什么.除非时间上的限制和风险因素,先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做,先别急着去干预他.

6)和你孩子多谈谈他在做什么,而不要去引导他.
比如,说"这看起来很有意思啊",要比"你在画什么啊?"要更可能让孩子自己说出真实的想法来.

7)如果某些事情一定要照特定的方法去做的话,这些孩子可能得需要某些外来的帮助.
大人们本身是一种外来帮助.而那些视觉化的节目表,表格,任务卡,图表等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们能帮助孩子们越来越独立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37:20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部分 用来增进孩子注意力的外部环境...

第二部分  用来增进孩子注意力的外部环境策略

1)建立一个能帮助注意力集中的外部环境
比如,你想要孩子好好专注吃饭,就别把书,玩具等放在饭桌上分散注意力.

2)"建立一个什么都能找得到的,任何东西都都放在自己的位置上的环境"
免得为了找什么东西而不得不中断学习或活动的过程.

3)保证孩子有一个尽量免受干扰的学习游戏场所
这不光是指物质上给他们提供一个远离干扰的地方,也是指在每次活动之前,先让孩子清理一下活动场所,以免受到影响.

4)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场所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学习或游戏

5)除非需要,把家里的电视电脑关了

6)对有些孩子来说,放一点背景音乐反而能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38:1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三部分 家长老师可以用来增进孩子注意力...

第三部分 家长老师可以用来增进孩子注意力的策略

1)明确提出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不光要讲清楚活动要做什么,也要讲不做什么,比如说,"让我们一起做二十分钟的散步,看看树上的鸟儿,但走到那里算那里".

2)给他们提供一个"框架"以集中视觉注意力
比如说教孩子用颜色笔做笔记,划重点线等等,老师会说,"大家一起看这里,看这边讲台上的大书,我们一起来读它"

3)给他们提供一个"框架"以集中听觉注意力
比如说,"现在我们来讲三个小猪的故事,仔细听故事,看看第二只小猪是用什么来造房子的".或是,"约翰,我们来谈谈去那里吃晚饭吧".

4)对那些转换注意力较慢的孩子,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指令.他们可能认为怎么又一个指令下来了!

5)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孩子,要就事论事地直接把他的注意力扭回来.
"对不起,约翰,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吸尘器,我们在讲饭店的事"

6)对那些不大容易从专注中脱身的孩子,要用外在的明确的提示来帮助他停止,转换和开始.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停止讨论风扇了,换一个话题,谈谈今天唱诗班的事了".有些家长老师用手势或标志来帮助他们.

7)对那些注意力老是游弋不定的孩子,考虑用些提示物.
比如,有人讲话题写在卡片上,时常提醒孩子注意不要开小差.在小组讨论时,讲话题写在一个表格上,放在黑板上等等.

8)在任何时候,要想办法让孩子们的活动又有意义又有趣.
没人能在无聊的活动中坚持注意力太久的.

9)利用孩子的兴趣,教他们新的技能.

10)自己要做个好榜样.
如果你要孩子在你讲故事时集中注意力,那么你就不要为了接电话,或忙自己的事而把故事停下来!

用定时器作支持强化物是不错的主意,但是有些建议

1)在执行的时候把定时器逐渐藏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只是在她没达到要求时才拿出来警告一下.在她超出要求时不要声响,看她还能坚持多久,等她坚持不住时,把定时器拿出来,给她看她超时了多少,然后很很地表扬她,加以物质精神鼓励.这样的目的是慢慢地让她忘掉强化物定时器的存在,并慢慢地引导她延长注意力时间
2)不要用铃声,铃一响,她再好的注意力也要被打断了,教她看刻度,说好在什么时间上达标.以后慢慢地过渡到"虚指",比如说"五分钟","十几分钟"等等,这样给自己留有余地可以再发展.
但如果你要训练她"如何停止",铃声是个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2:45:2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提高孩子执行能力的策略第一部...

关于提高孩子执行能力的策略

第一部分   关于执行能力

1)教孩子"怎样去做",越早越好
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会乐于学习怎样制定,执行计划的.

2)提供视觉上的支持物
即使你的孩子有象照相机一样好的记忆力,但是提供那些视觉支持物,如日程表,图表照片,提示卡等也是很有好处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孩子的大脑从这些杂事中解救出来,让他们能更集中精力在重要的目标上.

3)把 “打扫清理”或 “放置归还”作为各种程式计划中明确规定的一部分.这样也是暗示孩子该到头了,并尽可能少影响下次活动.

4)其实菜谱就是一个很好的执行功能和能力的教材.它们首先告诉你目的是什么,需要准备什么东西,然后给出了一步一步详细的步骤
第二部分  如何教育训练培养孩子的执行能力

1)对于那些能用乐高积木块来玩建筑游戏的孩子,那些乐高玩具公司提供的图示手册,就是很好的视觉支持强化物.
(不大了解这个,听说在乐高网站有:http://www.lego.com)
访问网址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www.lego.com)

2)建立起执行功能的模型来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无时无刻地遇到这个问题,很多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现在手头上的家庭琐事其实正是训练这个拿个能力的好机会.所谓的"建立模型"就是从表面的现象中分析整理归纳出逻辑步骤方案来.
举个例子:
在准备早餐时,边做边大声地说给孩子听:
"我忘了怎么做燕麦粥了"----提出问题
"大概我能在燕麦粥的盒子上找到指南吧"-----建议一个解决方案
"我是在炉子上烧呢,还是在微波炉里加热?"----提出你的难题
"我还是在微波炉里吧,这样快点"----做出你的决定

3)一旦你建立了"执行能力"的模型后,你就能在相近的情况下来训练他了
有时侯不要马上直接告诉他你想要什么,试试让你孩子参与进来想想动动脑筋.

4)鼓励孩子来告诉你他们是怎样完成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的.
比如说,让他说说他是怎么做一个花生酱三明治的,写下来,做成卡片,你就可以做成一个"花生酱三明治"手册了,以后可以做参考,并且还能用在做别的三明治身上,或者在玩橡皮泥时也能做参考.

5)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来
有个孩子在我的办公室里,每次在玩玩具时间到了以后,总是很失望烦躁.我让他写下来他希望在那个小时里,想做的三件事,他很高兴地写了下来.然后每做完一个,他很高兴地在名单上划掉一个直到结束.因为他知道了任务安排的顺序,他就知道了这个以后,下一个是什么,不会到了末了,突然结束时不知所措而发怒.再以后,他就更熟练地安排起自己的"时间管理"来了,就不需要什么"任务名单"了.

6)在孩子掌握了每个步骤之后,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大程式.
比如,把原来将每件衣服都列在上面的"穿衣服"步骤,现在可以用简单的一个'穿衣服"图示来替代了.

7)当孩子的注意力,执行能力分散的时候,可以用那些视觉支持物,如日程表,名单,任务卡等来督促提醒.
你不一定要嘴上说出来,只要轻轻地在步骤上点一点,让他会意也就行了.

8)帮孩子准备一本笔记本或是文件,把他所知道的"解决问题策略"都记录下来,下次他碰到难题,先问他一下,你的"葵花宝典"里有没有法宝可用啊?

9)有些孩子太坚持自己的程序和规则了,你也可以叫他"刻板",这样的孩子要明确地教他除了有个主要的方案外,还应该有了畚用的方案,这样的对规则的灵活性的训练,在RDI中很多,在本文作者这里以后也会讨论.

10)用幽默荒诞的手法帮助孩子顺利转换规则或步骤.

这一点,我可是家里的高手,每当闻森在某个环节上"刻板'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救兵往往是"幽默荒诞"来化解.举个例子说,两个孩子都要拉我去,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谁也不让谁,我就说,把你们的玩具菜刀拿来,他们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让他们用玩具刀把我对半分,一边跟他走,一边跟她走.大家随后一笑了之.

11)用"脑力激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理解一个字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比如,让我们来说说"fly"的意思是什么?----可以是苍蝇,也可以是飞行,等等

12)用"脑力激蕩"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归纳理解,并找出解决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使用KWL法("what do you know ?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id you learn? 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要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在家里,你可以和孩子这样讨论晚饭吃什么?假期去那里玩?

13)用"游戏式的阻碍"(Playful obstruction)来帮助提高孩子的灵活变通能力
---但是你要注意的是尽量要照顾让孩子仍然处在他的"舒服地带"(comfortable place).
举个例子说,你知道你的孩子在星期六上午和你一起去买菜时,总要穿那件卡通图案的T桖,你可以试试那天"不小心"把那件宝贝T桖忘在洗衣机里了,还没干,这时候你孩子会怎么样?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如果是我的话,我自然早作好了准备,如果在过去,我儿子不把房子拆了,不会罢休的,我可能事先会买好了一件同样的T桖,并且为了防备他注意到新旧T桖的不同,特意将新的下了水,让他看起来和那件旧的一样.有了这个基础,就可能把他继续留在"舒服地带".那种不管他的刻板需要,强制执行的办法,也不是一定行不通的,但何苦呢?搞的大家都鸡飞狗跳的.
  
第三部分   关于帮助孩子如何听从指令培养独立能力的一些建议

1)家长训练孩子的"服从命令"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给他一些他不费事就能遵守的事,在他完成后,好好表扬他,让他树立起"遵守命令就会有好结果"的信念.

2)不要给他你不能督察的指令
比如,你让他"穿好衣服!",然后你就自己去洗脸刷牙,回来一看,他衣服还没穿好,老妈大怒!
其实,任何这么小年纪的孩子都不会好好穿衣服的,你不如当时下了指令后,一边坐下来,看着他把衣服穿好再走不迟.

3)给他只有一个步骤的指令,直到他能记住并做好,再给他多项的指令.

4)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第一个指令,再给他第二个.

5)给他确切明白的指令.
与其说,"把这个放那边去",不如说这样,"把这本动画书放到那个红书架上去".

6)用各种视觉强化支持物来帮助孩子完成较复杂的指令

7)孩子一完成一个步骤,就让他有所视觉上的表示.
比如,要他"完成这个步骤后,举手让我知道你已经完成任务了".

8)对那些喜欢运用视觉强化物的孩子,鼓励他们能自己制作个人的日程表来.
作者的最后结语

当我建议家长们把训练集中在"执行能力"的培养上时,有人会感到不可理解,他们说,"所有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缺乏执行能力的啊."
这也是对的,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执行任务不力,但是那些"正常"的孩子能够在上小学的头几年里,自然而然地学会改进,但很多自闭症谱系的孩子却不会.
如果我们能在他们学龄前就化大力气抓这个问题,这时候他们的学业要求不高,孩子们们就能够在一个较轻松的环境下,及早地掌握一些这方面的能力,技巧和经验,以后就能更好地应付那些更复杂的问题了.
况且,注意力和执行能力也是其他更高一层能力的基础.打好这一层,也是让其他认知和情感,社交方面的能力更坚固,更稳当.

我们这里讲的"执行能力"简单地说,也就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做好了.
再具体地说,把一件事做好,细分起来有大致这么几点:
1)明白要做的是什么----目的
2)需要准备的是什么----前提
3)具体实施的步骤是什么---步骤
4)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是什么---解决问题能力
5)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才能算结束----时间日程表
6)事情做的结果及效果----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03:17:29 | 只看该作者

re:心得:-----“规矩性、情感培养、...

心得:
-----“规矩性、情感培养、社会性、认知”是我们训练的重点,
-----“发脾气”主要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明白为什么要听别人的话,并尝试不听。
-----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强力压制各种异常行为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自己用带情绪的态度要求孩子改变情绪问题,是行不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8 10: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