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margaret,谢谢你的信任!看了你的...
margaret,谢谢你的信任!看了你的一些简要描述,我觉得你们两口子(包括公公婆婆)对孩子的疾病或者发育程度的看法可能不一致,导致你面临单打独斗,孤立无援。不要慌,也不要急,人都是有感情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冷静下来,办法总比问题多。
此前在“性的烦恼”主题里写过一个比较长的帖子,尝试分析星儿父母的心理状态以及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把前面部分转帖过来,供您参考。
生活往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作为星儿父母的性福生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心理调适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具体作一点分析:
从孩子的程度划分:
从孩子的程度,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合格、浅灰、深灰、墨蓝这几种类型。
一、合格型(>5%)
孩子的智力能力属于基本正常的范畴,一方面由于某些局部发育稍微落后,一方面性格有些腼腆,加上家长心态有些失衡,过于敏感,拿着条条框框往自己身上套,钻入牛角尖;这部分家长,心理调适出现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家庭思想难以统一,比如妻子认为孩子有问题,丈夫坚持认为没有问题,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会加入战团,孩子到没什么,家长却已经剑拔弩张,精疲力竭。
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求同存异”,搁置“是”与“不是”的争议,可以采用一些特殊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和教育,但是一定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防止“过渡训练”。孩子如果基本正常,加上适当的强化教育,应该能够逐步适应幼儿园小学的环境,融入其中,家长的忧虑也就自然缓解,余下的就属于正常教育的范畴了;
所以,这部分家长牢记“解决问题远比争论是非重要”,在加上相互信任理解支持,孩子的发展进步,心理调试相对容易。
二、浅灰系列(50%)
孩子属于轻度自闭。与第一种类型家庭一样,也同样存在着一个“确诊难”的问题,因此,家庭首先出现的问题同样是“是与不是”“意见不统一”。但是争论的强度,对家庭成员的心理伤害程度比上一种情形要大得多,因为不能通过孩子的成长发育缓解家长的矛盾与焦虑。接下来的进程也有所不同,孩子如果不接受特殊的训练教育,随着年龄增长,与同龄孩子的差距会拉大,如果此时父亲仍然坚持认为孩子没有问题,那么对母亲的身心就会是极大的折磨!多数的家长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最终会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积极进行干预和训练。通过多年的特殊教育与训练,这一部分孩子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相当部分能够基本回归正常社会,即使存在一些障碍,也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对于家长来说,存在三个阶段的心理调适:
第一阶段,争论阶段。
“家人皆醉母亲独醒”,这种情形对孩子母亲的身心是很大的折磨。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母亲在“孩子有问题”“家人不理解”的双重打击下,不是一味沉浸于悲伤抑郁中,而是积极行动想办法(向母亲致敬!),比如向丈夫讲讲自闭症的知识,比如让丈夫真正认识到孩子与正常孩子有着核心差距,也应该在父亲还不是很理解的情况下,积极开展一些训练和教育。相信大多数父亲会在事实面前,正视问题,理解妻子的一片苦心,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作为丈夫一定要十分重视妻子的情绪,当妻子因为孩子的发育滞后而忧心忡忡地时候,丈夫一定要足够重视:不是孩子有疾病就是妻子的抑郁情绪严重,二者都是天大的事情!!!个人人为,如果出现此中情形,丈夫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先听从妻子的意见(即使内心存疑),着手开始对孩子进行一些特殊训练和教育(注:既然不能确定母亲的心理状态,父亲就要全程参与),因为特殊训练即使对于正常孩子也是有某些好处的,至少,只要处理得当,不会有多少负面影响,更何况孩子处在一种稍微落后的状况。孩子通过特殊训练和教育,必定会有比较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妻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就会得到逐步缓解。假以时日,一切会逐步明朗,也会逐步好转;如果在此种关键时刻,与妻子争执不下,百般阻挠,就会导致妻子的负面情绪较重,甚至恶化,后果十分危险,更不消说,有可能耽误孩子训练教育的最佳时机;
第二阶段,相持阶段。曾经在一个帖子里说到:当孩子的程度是50-60分上下的时候,父母心理损耗处于极大值!父母的情绪随着孩子阴晴起伏,备受煎熬:孩子几堂训练,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表现,让父母欣喜若狂;一些不良反应,一些情绪不佳,跟正常孩子做个比较,又会让家长如同坠入冰窖。因此,父母保持一个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态度,是在经过上一个阶段的折磨和沉浮之后,头脑里比较冷静而理性的对孩子做出评价,给予适当的期望值(可以略微偏高一点)。然后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心耕耘,不计收获”,“但行教育,莫问前程”;
第三阶段,同舟共济。路漫漫修远,孩子的训练教育,重返正常社会之路,需要家长数年、十年如一日,甚至是终身的爱心与关怀。经过前面阶段的折磨与考验,此时的家长心态应该是心如止水,波澜不惊。需要的是在漫长而平淡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同舟共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