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thankstoyi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最酷的作家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9-7-16 23:29:50 | 只看该作者

re:蒋寅关于“大师”的定义:“大师不光是学问...

蒋寅关于“大师”的定义:“大师不光是学问渊博的人,还必须是陈寅恪先生所谓‘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即开一代学术风气,创立一种学术规范的人,而最根本的是要对民族、人类文化抱有终极关怀的人。”

李劼:“人类迄今为止的知识,有百分之五十是作废的(由此证明了人类是在错误中获得所谓的进步的)。可能有百分之四十是有争议的,只有大概百分之十左右,是 有价值的。中国人的悲哀在于,几千年来,总是在百分之五十的作废知识里打转。而百分之四十的争议性知识,又是不许探讨的。至于百分之十的有价值知识,则是 从来不去理会的。由此,也可以想见陈寅恪和钱钟书的区别,他们分别存在于哪个百分比里。学人的自重当然是需要的,但问题在于,重心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7-16 23:36:35 | 只看该作者

re:略谈钱钟书与文怀沙(转贴自:新浪陈明远的...

略谈钱钟书与文怀沙(转贴自:新浪陈明远的博客)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钱钟书与文怀沙,两人关系好起来的时候可谓形影不离,但是一旦坏起来就形同陌路。为何如此?乃因共同的爱好和悬殊的志趣使然。

    能够交朋友的,往往是由于生活中有着世俗的“共同语言”,关键不在于真才实学的根底有多深厚。钱钟书与文怀沙都生于辛亥革命前夕的1910年(按照后者自称的说法),时代社会背景大体相同,两人都是风流才子、倜傥名士,后来又在学术界“混”得一定声誉,具备了交朋友起码的条件。

    钱钟书一门心思做学问,家学渊源(父亲钱基博已是名学者),天赋聪明,自幼入名校、留学西洋,恃才傲物,生性桀骜不驯、蔑视权贵,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于世俗多半持批判态度。而文怀沙出身寒门,正式学历只有中学,虽博览群书、自学成才,嘴尖舌利、出口成章,但不过是杂家,学问并不专亦不精,且一向攀附权贵,巴不得世俗生活能够出现“腥臊并御、阴阳易位”(屈原《涉江》句)的局面,以便乘机会浑水摸鱼。

    钱钟书内秀,文怀沙外扬。钱钟书钻营故纸堆,文怀沙钻营名利场,一方面以屈子自命自勉,另一方面却狗苟蝇营。这样一个文怀沙尽管张狂而人格分裂,却交游甚广而“朋友”很多,且擅长巴结逢迎。人格分裂者,往往高谈阔论时灵光乍现,听起来好像亦不乏思想。这对于清高孤傲,尖酸刻薄,不喜交际,曲高和寡的钱锺书来说,正中下怀,是他所需要和弥补的。因此,钱钟书曾经赠给文怀沙一首诗,诗中有“非陌非阡非道路,亦狂亦侠亦温文”一联(据博友指出:“亦狂亦侠亦温文”是引用龚自珍的诗句:“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这算是欣赏文怀沙好的一面比较确切的刻画。据说,此联如今仍然挂在文怀沙的家中。

    于是乎,我们可以简单地初步概括钱锺书与文怀沙交往的共同起点:才子名士,风华正茂,每出狂言,讥讽时局、臧否人物,尽管两人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尽相同。然而,两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亲密关系,一定还有更多的生活细节上的联系。男子汉亲密聚在一处,往往好谈女色。对女色的关注是人性的体现,也是进一步交往最好的桥梁。它可以在人性的表面上,填平高雅与低俗的鸿沟。

    因之,钱锺书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文怀沙曾说:“读书人分为四种,一是从不通到不通;二是从通到不通;三是从不通到通;第四种最罕见——是从通到通,天纵之资是也,钱默存其学也博。”文怀沙还曾经这样夸奖钱锺书:“《谈艺录》是《管锥编》的先驱之作,我们可以领略著者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之学。他被视为20世纪的一代硕儒是毫不奇怪的。读钱先生书最令人受益的是:使人感到‘学,然后知不足’。默存公其‘学’也博。”“钱对我维护备至,劝我要慎蓄锋芒……”

    有资料表明,钱锺书杨绛夫妇,一度曾引文怀沙为“知己”。1963年2月27日杨绛写给文怀沙的信云:“锺书每日必念你至少三遍,爱而‘打彭’之……”。(陈注:“打彭”音 dangbang 即吴语“开玩笑”的意思。)1963年文怀沙因“流氓罪”遣送农场劳动校样后,杨绛曾织过毛衣送给文怀沙,文的母亲也由钱钟书杨绛夫妇照顾……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文化人知道,文怀沙曾经是钱府常客。钱先生身边的人也有印象 —— 当时钱老对此公奖许有加。

    然而,好景长而不久,因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是可遇不可求的。没有共同的志趣,友谊终归要破灭。钱锺书是一整瓶醇厚甘冽的老酒,而文怀沙却是半瓶荤腥的水醋。文先生肚子里的货色倒空之后,钱锺书也就不大情愿再同他交往下去了(一说为了某事、待核实)。于是,文公立刻转过头来说钱先生的玩意不行,最终使出了他的看家本领:作践他人。

    一旦翻脸反目,文怀沙就被搬出自己杜撰的“学兄”鲁迅贬抑、攻击钱锺书了。文怀沙说:“鲁迅既有学问也有见识,而不是有学无识。”他认为,“中国有许多饱读诗书的文化人,虽然读破万卷书,但并无见识,而鲁迅把学和识结合得完美,并把它变成行动。”此公直截了当地说:“我所说读破万卷书,但并无见识的文化人是指钱锺书。”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文怀沙又云:“我和钱锺书是好朋友,我很了解他,他书读得很多,很博学,但缺少见解,他总是客观的,带点讽嘲性,却没有爱得那么深沉。”“钱锺书的主要学术著作《管锥编》又是拉丁文,又是希腊文,运用了几种语言,读者就算全部读下来也不一定看得懂。鲁迅被一些人评为刻薄,是因为他爱得深沉,他爱自己的民族,恨铁不成钢,他看问题很尖锐,尖锐得叫人受不了。钱锺书是博学,读得很多,但他像图书馆一样,卖弄他的学识,卖弄的痕迹可以看到,鲁迅则是个拥有卓越见识的人,两个人不能比。”

    不管文怀沙如何攻击钱锺书,也不管钱锺书的学问究竟有多深、多少社会价值,我们可以负责任地断定:钱锺书是真正的学者,是学品高尚之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备知识分子品格的人,是对中国学术、中国社会有重要贡献的人。而且终生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真学问。相比之下,文怀沙则是一个各个方面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这样的人,能够依靠权贵,钻营于社会,并以“国学大师”的面目示人,且被骗拜倒在其脚下者竟不可胜数,实则是中国之不幸,文化之羞耻。

    1988年,一位新派的国家领导人不知底里,曾经赠诗《致文怀沙先生》:“骚作开新面,久仰先生名。去岁馈珠玉,始悟神交深。君自九嶷出,有如九嶷云。明知楚水阔,苦寻屈子魂。不谙燕塞险,卓立傲苍冥。闭户惊叶落,心悲秋草零。心悲不是畏天寒,寒极翻作艳阳春。艳阳之下种桃李,桃李芬芳春复春。哲人畅晓沧桑变,一番变化一番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

     文怀沙已经声誉通天,但不知他能否意识到“如今桃李千千万,春蕾一绽更精神”的更多含义。“国学”、“大师”之争可以休矣!中国的希望在于吐故纳新。

    当然,文怀沙的史迹是一笔值得保护的“文化遗产”,同时,现在的他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许,正是他的不甘寂寞、活跃表演,才让我们正视他、甚至有点儿悲悯他,理解他……

    与此同时,我们才有这么两面穿衣镜,可以进行更加深刻的反省,包含着对我们自身的反省——或许,在我们自己的根子(命脉)里面,会有一点钱钟书、也有一点文怀沙的影子?似神、似鬼?

    而我们自己,照照镜子反躬自问,切忌装神弄鬼,而一定要三省吾身,堂堂正正做一个像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9-7-16 23:38:25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一篇张耀杰把季羡林骂的一塌糊涂的文章...

还有一篇张耀杰把季羡林骂的一塌糊涂的文章呢,我不太忍心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季羡林,又一架文化机器停摆了http://zhangyaojie.blshe.com/post/9976/411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7-16 23:45:50 | 只看该作者

re:还是李敖说的彻底,大陆的大师都死光...

   还是李敖说的彻底,大陆的大师都死光了。我看真的早死光了。另T氏言及李敖自道“白话文三百年来第一人”,其实他是自己幽自己一默,不必当真的,他的朋友陶运猷曾写了一幅中堂送李敖,其中有一句说他“敢违世俗表天真”,但凡听他如此自夸的人都不觉莞尔,权当他天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7-17 00:42:21 | 只看该作者

re:吴组湘是钱钟书的同窗学友。在一次同学会上...

吴组湘是钱钟书的同窗学友。在一次同学会上,两位八旬的老人拥抱在一起,吴组湘却说了一句冰冷的话:“你的著作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自己。”

事后钱钟书寄了一套厚厚的《管锥编》给吴组湘:“我的书,你都没读懂!”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07:05:50 | 只看该作者

re:你们二位,越说越离谱了。云兄说我...

你们二位,越说越离谱了。

云兄说我74、76楼水准尽失,呵呵。我认为,74楼所言,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归结起来是一句话:不是对所有事物进行批判,都必须是彻底钻研透了之后才可以进行。这实际上是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判断。相反,认为“你根本没有深入了解,怎么有资格批判”,往往是各类迷信和歪理邪说抵御科学批判的借口。如果还不理解的话,我再说通俗一点,大量民间的数学爱好者,给中科院数学所寄去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数学家们不需要化大把的时间去论证,就知道这些证明都是错误的。好比前一两年的黎鸣在博客中声称他用自己发明的理论框架,轻松证明了“四色定理”,和方舟子叫板,以命来赌。方舟子替他惜命,不予理睬。事实上这一定是个笑话。

76楼,是打哈哈,当然和什么机锋无关啦。

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前面谈及李劼的时候,我明确说,我只读过他关于鲁迅的一篇长文,就这篇文章而言,有故作惊人之语之嫌。他被誉为“思想的野马”,说实话,呵呵,没有惊人之语,是不会给人“野马”的印象的。当然,我不认为这是个不好的评价,我一般还会欣赏。这个欣赏,不是面上的,肯定是点上的。有道理的野,认同;故作惊人之语的野,哂之。

云兄后面的转帖,看得有些莫名其妙。

转帖陈明远的东西,想说明什么?现在我假设云兄想表达的是钱先生交友功利或者是糊涂,那么,钱先生这个人是有老学人的那种礼数的,对友人(未必很熟悉)写个赞美之词的条幅,很正常。陈的观点,在“不管文怀沙如何攻击钱锺书,...实则是中国之不幸,文化之羞耻。"这一段中说的很清楚了。

至于说85楼和吴组湘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呵呵,看了很好笑。“冰冷”、“不平之气、溢于言表”,都是作者YY出来的,除非他是在身边的亲历者。我相信,此事要是真有,那完全可以说是吴组湘没读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9-7-17 08:53:54 | 只看该作者

re:T版太功利了,其实我82楼转帖,原本就没...

T版太功利了,其实我82楼转帖,原本就没有想过要说明或证明什么。觉得这个帖子有点意思,贴出来,大家看看,至于看出什么,则是个人怀抱了。

我之所以说你74楼、76楼没有机锋,76楼自不待说,因为你自己也难得的认可了;74楼的有失水准,乃在于T版总喜欢郑重其事地阐释一个简单道理,不仅有些啰嗦,而且感觉上轻视了大家的理解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09:18:36 | 只看该作者

re:是吗?我不认为76楼是个人人可以接受的简...

是吗?我不认为76楼是个人人可以接受的简单道理。事实上,很多迷信的信奉者就是这样在抵御批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7-17 09:26: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U]thankstoyilin[/U]发表的内容:

是吗?我不认为76楼是个人人可以接受的简单道理。事实上,很多迷信的信奉者就是这样在抵御批评的。


拒绝主观的T版,其实蛮主观的,而且主观到从不承认自己的主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那我就没办法了。我把“浅显”的道理...

呵呵,那我就没办法了。我把“浅显”的道理作为大道理来诠释,你可以认为我见识浅,但不能说我主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7-17 11:23:33 | 只看该作者

re:“我不认为76楼是个人人可以接受的简单道...

“我不认为76楼是个人人可以接受的简单道理”,其实是够主观的。但要说T版见识浅,那是万万说不过去的。要论博闻强记,涉猎广泛,恐怕T版不是第一,也是第一之一吧,而且还是富有卓见的智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7-17 11:39:48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很多的本来根本没机会读的文章,才知道...

看了很多的本来根本没机会读的文章,才知道了有这么多的争执.

看杨绛的回忆,说那一年等了钱工作了两年有资格考留英名额时,很多人听说钱钟书这一年要考,他们就改下一年或是改其它的科目了.

我看这钱种书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或许是他自己也想做书呆子,有书才,有呆气,并不一定会喜欢这么多顶别人按在他头上的帽子.这点对我的胃口,我也有呆气,只不过没那个才能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7 14:51:23 | 只看该作者

re:没错,钱钟书就是一个坐在书斋里读书、品品...

没错,钱钟书就是一个坐在书斋里读书、品品文史哲的文艺家。

云兄要说我博闻强记,还不如说我主观呢。也就半瓶醋吧,谈不上博不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7-19 10:49:59 | 只看该作者

re:看围城的序和后记里,钱老婆说得话来看,我...

看围城的序和后记里,钱老婆说得话来看,我觉得钱钟书也是自闭症边缘者,没事喜欢蒙被子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9-7-22 12:48:15 | 只看该作者

re:余秋雨:君子总斗不过小人君子人格...

余秋雨:君子总斗不过小人

君子人格——在两岸经贸论坛上的专题报告
余秋雨
秋雨按: 2009年7月11日上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大陆的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台湾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都出席并发表了长篇讲话。两岸学术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五百余人聚会长沙,蔚为壮观。开幕式结束之后,是一场面对全体代表的专题报告,台湾和大陆各出两位报告人。台湾方面的报告人是原台湾大学校长孙震教授和王邦雄教授,大陆方面的报告人是我和于丹。于丹初次相见,却一见如故,一个诚恳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文化人;孙震校长是我的老熟人,一个儒雅而又有风骨的大学者。
   我们四个人并排坐在主席台上。演讲台在主席台一侧,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和中天电视台的卢秀芳。我在台上看下去,全场的所有男性中,好像只有我一个人没有打领带。我知道这是隆重的正式场合,打领带表现了一种礼貌,但我又受不了千篇一律的枯燥,所以作一点突破。前些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我与日本表演艺术家栗原小卷女士一起为“评委会大奖”颁奖,我也没打领带,今天是第二次了。
    我们四个人的专题报告结束后,大会进入到了分组讨论阶段。
    我的专题报告原定的标题是《从文本传承到精神传承》,其中的核心观点,是根据文化人类学关于集体人格的思维,认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君子人格”。这个观点在学术上有点艰深,在专题报告中我只能用通俗而轻松的语言来表述。

    主持人,各位朋友:早上好!
   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叫“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家似乎有这样一个印象:两岸在经贸上已经做了很多事情,现在要开始延伸到文化交流上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因为文化交流早在经贸之前就开始了。
    对于一个成熟的人来说,他的第一身份和最后身份都是文化身份。文化身份是隐潜的,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沟通,甚至,五千年的积累就闪动在一次眼神递接之间。
    在我懂事之初,两岸已经有了铁壁般的政治阻隔,但在政治阻隔两边,却共同拥有着中华文化。记得早在25年前我在香港举行的一个国际比较文学论坛上首次见台湾学者,具体说来就是今天在场的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曾永义先生。我们很快就注意到了对方,但不知怎么开口,只是不断地与外国学者谈话,眼角却偷偷地互相窥视着。终于,我们讲了第一句话,讲的是对一部中国古代戏剧史著作的评价,其实只是一个短句,却似乎包含着无限的“文化知己感”,彼此惊讶万分。两人从此就不分开了,以后几天连坐车、吃饭都在一起。我想,今天的文化论坛,这样的“预备会议”已经开过很多了。我在昆剧演出的剧场里结识了白先勇先生,在东方美学论坛上结识了今天在座的黄光男校长,在鸿禧博物馆结识了今天在座的汉宝德先生,在云门舞集的后台结识了林怀民先生,又在一条山路上结识了余光中先生。奇怪的是,这种结识,几乎都成了终身性的友谊。由此也可证明,文化沟通比经贸沟通更关及生命的本质。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不需要合同,不需要帐号,不需要收据,最快速,又最深刻。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指出,我们往往把“文化”看小了。大家已经习惯于把“文化”看作是“文化界”一批人各自在从事的那些专业,看成是那些字,那些书,那些文物,那些音乐,那些舞蹈,那些概念,那些规矩。这一些当然都很重要,但即使把这些加在一起,也只能说明它们是文化,还不能说明文化是什么。在我看来,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体。那么,所谓中华文化,也就是中国人在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约定。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一个资讯,近几十年来有不少中国人和西方人结婚,在经过热恋阶段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最后终于分离了。分离的理由大同小异,其中最常见的一个理由叫做“文化差异”。你看,文化在这里已经成了能不能一起继续过日子的分水岭,这些夫妻,彼此从事的工作绝大多数与文化界无关,他们却因“文化”而分离,可见文化远远大于“文化界”,其严重程度也高出于一门门文化专业的兴衰。
    因此,我们在探讨中华文化传承的时候,既要注意到具体的专业技术层面,更要注意到整体意义,不要因小失大。例如,现在两岸都有人在关心简体字和繁体字这样具体的专业问题,在我看来倒是不难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即使不解决,多元并存,也没有什么不好。我最近又看到台湾有人在做一个有趣的调查,有多少台湾民众知道大陆“忽悠”这个词的含义,又有多少大陆民众知道台湾“窝心”这个词的含义。这更是小问题,例如我本人在几年前也完全不知道“忽悠”这个词的含义,后来赵本山一给我解释我就立即懂了。这类事情,看起来是一道道沟壑,其实很容易跳过。中国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真正的重点和难点,都不在这里。
    近一百年来,中华民族遇到过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很多人对中华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对整个中华文化都产生了根本的不信任。因此,一些学者就企图在其中搜寻、爬剔出一点仍然具有传承可能的精神价值来延续文化生命。例如,梁启超先生看中的是“兼爱”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孙中山先生看中的是“天下为公”,胡适之先生看中的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梁漱溟先生看中的是“天人合一”,还有更多的先生看中的是“刚健有为”、“厚德载物”…… 我想,有关这类问题的讨论还会继续下去。
    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四个字或几个字的词句,听起来都是很漂亮,却凭着什么力量传承几千年的呢?中国有不少文化人一直很迷信词语概念的渗透能力,其实都是书生之见。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单位,由董事长制定了一些所谓“企业精神”,例如“团结、拼搏”之类,究竟有多少真正的传播价值呢?一个小小的企业尚且如此,那么,一个庞大的民族又怎么能够靠着一些概念和词句来完成文化传承呢?
    我认为,世界上各大文明真正的文化传承,必须靠“集体人格”的延续来完成。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术问题,请容许我多讲几句。欧洲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根据这个原理,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集体人格是一种生命现象,只要是生命现象就会遗传,就会有一种类似于DNA的质素,就会有一种仿效的范本,皈附的动力,于是,传承就有了可能。世界各大文明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集体人格,例如英雄人格、先知人格、神圣人格、绅士人格、骑士人格、武士人格等等;而中国文化所提倡的集体人格,则是君子人格。
    从孔子开始,虽然没有为君子确立定义,却划出了君子和小人之间的一条条明显界线,例如历代中国人都知道那些格言,君子自强不息,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而小人,则完全相反。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愿意被人家说成是“小人”。甚至,宁肯被说成“坏人”,也不愿意做“小人”。这种普及人心的程度,证明中国文化在集体人格建树上的成功。中国文化的一切光明面,其实都是凭借着君子人格传递的。前面说过的那些“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谐处世”等等精神原则,也都是君子人格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正因为有了君子人格这种具有遗传功能的载体,这些精神原则也生命化了,一代代活了下来。
  直到今天,不管世界上哪个地方要传承中华文化,也应该以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为归结。兼爱、仁义、诚信、知耻、禁止伤害和诽谤,这些君子风范,应该成为更多中国人的人生原则和公约,禁止被政治操弄、族群争斗、民粹暴力、小人伎俩而遭到破坏。只有这样,即使背不出《三字经》、写错了繁体字,中华文化也会获得实质性的传承。相反,满口学问的人,很可能是小人,他们常常以大量的文字玷污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集体人格。大家记得,抗日战争结束后审判汉奸,很多大汉奸都很有国学根基,但在人格上却是损人利己、卖国求荣的小人。
  我已经听到了提醒准备结束演讲的预备铃声。那么,我想用这样一个记忆作为结尾。
  我们今天在长沙,不能不想起两个一百多年前的湖南人。整整一百三十年前,一位六十一岁的湖南官员寂寞地回到了长沙,他就是中国首任驻英国和法国的公使郭嵩焘。他被弹劾免职的重要理由是在外交活动中违反了中华文化的很多规则,但据我所知,在他走后,欧洲的众多外交使团都还在怀念这个中国人,因为他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好。说他违反中华文化的规则,其实恰恰是他在探寻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接轨的可能。在精神和人格上,他是中华文化最好的传播者。他遭到弹劾,是因为有一个叫刘锡鸿的小人告密和揭发。在文化上,君子总是斗不过小人。幸好,后来接任郭嵩焘的,是另一位湖南人,他就是曾纪泽,曾国藩的长子,中国近代史上的优秀外交官,他面对的也是中华文化与国际文明的艰难对话。
  我知道,这次两岸文化论坛选在长沙召开,一定与一百多年前的郭嵩焘和曾纪泽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又相信,这两位湖南人的在天之灵,一定在倾听我们的发言。那么,谢谢他们,谢谢大家!

                                                       2009年7月11日于湖南长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3:17:5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前两天在新浪首页看到“君子斗不过小人”的标题链接,心想一定是含泪大师的文章,点进去一看,没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7-22 14:12:42 | 只看该作者

re:余氏著文总忘不了夹带私货,此拙文标...

   余氏著文总忘不了夹带私货,此拙文标题开宗明义无疑以“君子”自居,批驳他的便成了“小人”,何谓君子?且不论孔子所定义的君子原指具有高贵的血统的人,以身份地位来标榜道德之初衷,也且不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的荒谬所在,“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余某自己做到了吗?别忘了古人也云: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余某满口的“文化”真的能消弭两岸的隔阂吗?他为什么不提价值观才是弭平差异的根本?“合同”“帐号”“收据”这些现在意义的制度规范难道不比师承有自的虚假寒暄来得更实在吗?跨国婚姻的崩解与国内的离婚率之间做过统计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5:48:49 | 只看该作者

re:“记得早在25年前我在香港举行的一个国际...

“记得早在25年前我在香港举行的一个国际比较文学论坛上首次见台湾学者,具体说来就是今天在场的台湾大学名誉教授曾永义先生。我们很快就注意到了对方,但不知怎么开口,只是不断地与外国学者谈话,眼角却偷偷地互相窥视着。终于,我们讲了第一句话,讲的是对一部中国古代戏剧史著作的评价,其实只是一个短句,却似乎包含着无限的“文化知己感”,彼此惊讶万分。”

典型的余大师笔法,看得哇哇吐。忒能装了。

另,余大师这点可怜的英文,还“不断地与外国学者谈话”呢。哦,或者对方是汉学家,说汉语来着。

按语中,不打领带也值得扯上一通。真没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9-7-29 12:16:28 | 只看该作者

re:余秋雨的一句话为什么得罪三千万人 ...

余秋雨的一句话为什么得罪三千万人


老海


性情中人不打诳。余秋雨真的是一句话就得罪了三千万人。这事信否,全看你的接受力和理解度。

其实这话也不能全怪余秋雨先生。啥事都会事出有因。也就是因果论了。

“我有一次发现,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骂我的人,他居然小时候是给父母卖掉的,我一下子就同情他了。”(余秋雨之语)

先生在这话里指桑骂槐了。“桑”是谁?话里有机锋,是“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骂我的人”。这人也是先生所要骂的“槐”。自然也是先生一句话开罪三千万人的“因”。先生想骂人又不明说骂谁,我们只得自己猜去。猜对了,说明先生的名气已经足以吓人,已经覆盖到了你我每个人的记忆了。猜错了,我们就该赶快上网补课去,补充补充先生名气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先生这话里没有半字带骂,只有“同情”,“一下子”油然而出的同情。但是,在上下文如此构成的语境里,先生的“同情”已经变味,冒出了嗤笑与鄙视的波波。这人“小时候是给父母卖掉”的身世成了先生非要在这话里加以鄙视、嗤笑的素材,也成了先生故意要透露给公众的一个信息——以为可以打击到对方的负面信息。

先生如是打击对方盖是意犹未尽,或者是尚不能彻底解恨消怨。所以,开罪三千万人的那句话就就从先生的嘴里蹦了出来。虽是不可思议,但仍可理解。一因一果都是有迹可循的。

“严格讲起来,他是一个文化下岗的人,完全失态……发表拿个稿费,很值得同情,下岗工人无处谋生,在呐喊,我们会打他吗?” (余秋雨之语)

既然先生在这话里没有披露所骂者谁,本博就顺其自然保全这话的“不泄天机”。然而,不管我如何保全,有些“天机”在这话里还是不言而喻,就象一个穿着低胸背心的女人恰在躬身弯腰,那乳沟儿岂有因为非礼勿视而不任由一览无遗的。所以,谁听了这话都会变成成语里的“路人”,都晓得了先生在这里的司马昭之心。

文化下岗该是什么概念?我想,就算任由偷换概念也总不至于让人拿来开刷。然而,出于恨与骂的需要,先生却另立了一套“严格意义”定义。在先生看来,这人完全是因为能力与资格的原因下岗的,不是文化低能就是文化无能,即使不是不称职至少也有渎职之嫌,反正就不是社会的原因,就不值得社会同情,就当遭此歧视。很多众所周知的事件足以证明,先生其实还是很有同情心的。汶川地震就是一例。这人十几年来不断骂人,也是个欠骂的货,倒也该是遭此一殃,也难怪先生每遇此君便是一把烈烈的无名火。

耻笑下岗者本就不该,何况还是耻笑自己的文化同行。先生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是没能放下文人相轻、相詈、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子,还是陷入中国文化界千古以来一直纠缠不去的恶习里不能自拔,居然连文化人写文谋生的劳动方法都要假惺惺地以“很值得同情”的字眼去挖苦讪笑,难免不使人扼腕叹息。

因为下岗被耻笑不是下岗者的悲哀,我还没见过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此耻笑传统。因为有偿劳动被歧视也不是文人的悲哀,天底下阳光里再也没有比这更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呐喊而被先生施以“不能打他”的“同情”也不是下岗工人的悲哀,我倒认为是先生的悲哀。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有几家几户没有下岗工人的?这个庞大的数目是中国当下里的大悲哀。国计民生之苦之难,就全在这数目里了。世界各地今年岂余不无此哀之国。先生岂能以此为笑为耻?岂能因此而门缝里看人呢?先生说这话时盖是打算随手拈来三个概念骂那人,因为匆促之故,只记得调校内涵,却把外延的延伸面给大意失荆州了,言语间一不留神就把三千万国人给一口骂了。

不是才骂一人吗?怎就开罪了三千万?大家来算算,中国的下岗工人有多少?一千万能完数吗?我看不能。“发表拿稿费”的人有多少?我看也不下一千万。因为无处谋生而呐喊的下岗工人就更多了,如果算上在网络间的“呐喊民”,一千万绝对拿不下来。先生是我们的文化偶像,我们就只往少里算,每一概念下的人至少各占一千万,所以,先生所骂的这三种“概念人”就至少囊括三千万中国人。这似乎与先生在这月11日在长沙开幕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的演讲里大为宣扬的君子人格格格难入,似乎更像是先生一直大为不齿的小人人格。

不幸中有万幸——先生在这句话里无意间开罪了三千万人,但却在“君子人格”的演讲里教育了海峡两岸的十三亿中国人。

2009-7-27 老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7-29 12:22:33 | 只看该作者

re:“我有一次发现,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骂我的...

“我有一次发现,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骂我的人,他居然小时候是给父母卖掉的,我一下子就同情他了。他从小不知道自己的出身,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当然可能小的时候没有受到爱的浇灌,后来对他来说骂人比较习惯,这个影响他整个一生的话,很值得同情。他的起点搞错了,至于为什么父母采取这个,父母也有父母的原因,也很值得同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值得原谅。”

  场下有人哄笑,“他讲的是谁啊?”面对听众的窃窃私语,余秋雨似乎意犹未尽:“现在骂我的人,都值得我同情。如果好好做事的人,怎么会有时间找一个认都不认识的人去骂?不可能,你们工作很忙,有时间去骂一个你认都不认识的人?严格讲起来,他是一个文化下岗的人,完全失态……发表拿个稿费,很值得同情,下岗工人无处谋生,在呐喊,我们会打他吗?”

【斯人此言,非疯即狂!上帝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