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ma...
下面引用由[U]manyou[/U]发表的内容:
你是学习好的人还是学习差的人,听不听老师话,现在混得如何? 不要以个案代替统计学分析.比较一下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校友就知道了.
不要以个别医生的行为就认为X光和CT是骗人的,如果没有...
呵呵,manyou就宝贝爸的帖子有一些想法。其实宝贝爸这个帖子里信息量很大,提出了一系列的话题,呵呵,当时我看完后,其实针对每一个小话题都想跑个马说一说,只是没时间写。现在随便写写吧。
说到学习好学习差的学生混的好不好的话题,其实我觉得不能简单讲。manyou提到的“比较一下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校友”,说明了一方面,从统计上看,重点中学校友日后的发展应该是好于普通中学的。但另一方面,似乎有一个“第十名最好”之类的说法,意思是一个班上日后出息最大的,往往不是原先成绩名列前茅的,而通常会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这个说法,想说明的是一个人日后的成功,往往需要一些学业之外的非智力因素,比如不循规蹈矩、有创见等等,而相比之下考试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未必见得在这些方面比第十名的强。当然,这是一种寓言式的说法。因为,所谓的成功,本身就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在这个寓言里的“成功”,往往是社会上所普遍认同的“混得好”。实例化一下,这个寓言典型的例子是,第一名的学生日后成了科学家或者外交家,第十名的学生成了富有的房产商。无法比较科学家和房产商谁更成功,只是在世俗的眼里,第十名比第一名混得好。
这个问题和目前国内总体上教育如何,是弱相关。因为大家接受的教育都是一样的。这个较弱的相关性体现在,不那么“听话”和考最高分的学生相比,被教育约束得较少,或许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说到医生动辄CT和X光的问题,我基本同意manyou的意思。这里头有很复杂的背景。首先,我觉得无可非议的一点,现代医学借助各个学科门类的发展,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这些学科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统计学、电子影像学等等等等。不论是介入式的内窥镜(胃镜、肠镜、膀胱镜等)、冠脉造影,还是无创式的X线、B超、CT、核磁共振,都为我们诊断疾病、定位病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这是所谓的“望闻问切”所根本无法相比的。对“望闻问切”的推崇,也是一种崇古的心态。在科技水平极低的古代,这种朴素的诊断方式是粗糙的。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信息,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是很不牢靠的。 ‘
(在这个话题上跑一个小马:现在的报刊杂志上,可以看到挺多的生活健康小贴士,比如说耳朵什么颜色代表可能什么病、鼻尖什么外观代表可能什么病,诸如此类的很多。往往这些小贴士里面提到的病,都是做个简单的检查就能确切诊断或排除的,根本不需要去做这些虚妄的、不可靠的对照)
至于说医院如果喜欢开未必一定需要的检查单的话,说起来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他原因暂且不去多说):一是医院现在比较喜欢购买大仪器,买来就设法收回成本并盈利,所以不排除多开的可能;二是医患纠纷中,之前一直采取“举证倒置”的法律原则。也就说,发生纠纷的时候,医生必须反过来证明自己处理无误,才能洗清自己的嫌疑。这个不合理的原则,导致医生为了保险起见,能做的检查尽量做全,一面日后纠纷中对自己不利。如果做换位思考的话,只要这个不合理的法律原则存在,医生的做法就是可以理解的。
不管如何,我觉得我们如果作为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理性的态度还是不要率先怀疑医院“故意要让你做检查”,毕竟现在依赖先进的检查手段,是可以得出很多准确诊断的。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
然后说到古文、古诗词的问题,以及现在白话文能否表达那种意境的问题。文字是一种表达思想的载体和工具。现在如果大家觉得好的文字少的话,我觉得不是现代白话文的表达效果问题,而是当代人思想贫乏的问题,或者是言论空气的问题。就好比说星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如果发音说句子没问题的话,那本质上就是认知理解的不足。
这就又回到我之前写寓言的那个帖子想表达的意思上去了。我觉得语文教育表面上是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而水面下的冰山,是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独立自由的思想等等等。而现在我们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是严重缺乏的,孩子从小就被老师对照着《读者》来教写作(或许这还算是好的),能指望真正写出好的文字吗?日后,如果有孩子懂得写作,能够写出有意境、有境界、有思想深度的文字的话,那一定是从小喜欢“读野书”的那种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