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1 22: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记忆的碎片:一些前世今生的事...

记忆的碎片:一些前世今生的事


这个星期儿子放春假,我也只好休了假陪着,心想着有些早就想着的事,正好能落实了吧.有时侯脑子里飘过些往事,想起来真的不敢相信那原来也是我经历过的事,不是因为时间太久了,而是因为恍若隔世,过去的生活和今天的世界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记得很久前,看到 “小松糕”高小松为他那个著名科学家的外公写的一篇悼词,文采很不错,就寻根问底看了他的几篇博客.其中有一篇写他和郑钧的友谊,说八九年他从北京到杭州,在杭州武林广场见一英俊青年,挥斥方遒,激扬文字,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的郑钧.
我觉得高小松夸了点张,尽管那时候郑钧也热血,但是还不至于跳到前台去.他也确实当了什么自发组织的 “副部长”,我知道因为我那时候在杭州教书,他是我那个学校的学生.那是个小学校,象我那样的年轻助教没什么专业学问,自己觉得误人子弟,平时也就和学生们没什么隔阂.在那个非常的时期,那些从深山沟里好不容易调回江南的老教师们,深知政治的翻云覆雨,一个个不露声色,而年轻人中那些太野心的,太狂妄的,或者是太好奇的,就一个个跳了进去.我应该是属于那第三类的吧.
趁着学校乱哄哄的,我偷偷去了北京一星期,里里外外走了看了,越看越糊涂,总觉得有高人在煲一锅靓汤,只是不知道学生们算是汤里的肉呢,还是打底的骨头.头昏脑涨地回来后,本来看看学生们也疲了,没想到那某月某日后,北京是安静下来了,外地的又闹腾起来了.
有一次,由我相识的学生介绍了,我和郑钧第一次碰面,来的还有个 “部长”,原来是他们听说了有人在挑唆去杭州磁带厂堵门,不让工人们上班,要他们罢工.部长们拿不定主意了,就想找些年长些的人问问.还有人真把自己当成五四青年了呢,我答应他们去那边看看,心里想的也是如果有自己班上的学生,就先拉他们回来再说.
后来大家也就一直各忙各的,一直到了第二年,组织上开始清查时,我赶紧给他提醒,说我们可是自发地抵制过有人想挑唆工人罢工的,组织上问起来,千万别不好意思不讲啊.
审查一直吊了两年的神经,最后我是被免于处分,代价是参加  “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教育工作组”下乡三个月,而郑钧呢, 有一次无意之中听到院里严肃的女干部在说, “看那个郑钧,长的那么精神,怎么也参与进去了?”,我一听,觉得他会没事的,否则立场鲜明的组织部女干部不会说的有丝毫感情色彩的.
小伙子真也是长得漂亮.帅呆酷毙的样子.

那以后的日子大家都过的很闷,憋得我一年去了青海甘肃,又一年去了西藏新疆.回来后,我拍的西域照片很受欢迎,有一天郑钧也来了,同来的还有他们一起玩乐队的李钢,后来郑钧去北京北漂时,就是住李钢家的,他在第一张唱碟的封底还提到过李家.他们看了照片,小伙子都很向往, 郑钧说,这辈子怎么也得去趟西藏,不过后来他去得就比我风光多了.
我给了他们几节拉萨带来的骷髅项链,他们一直戴了很久,我对郑钧说,我还没听过什么好一点的摇滚乐呢,有机会带点过来.后来他来了,帮我录了崔健的音乐会和一些英文的歌,我好象还留着只是很久没打开过了.
那天晚上, 郑钧抱了吉它来我宿舍,说是有些新歌要不要听听,我是个音盲,但是我听班上的女生们说, 郑钧现在在搞乐队唱歌,还唱的不错的.所以那天夜里,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听着郑钧在唱他的歌,好象那些歌后来也没流行开来,或者还是原生态时期还没点化过,但是我听了很入迷,在那个孤寂压抑的夜里,好象突然间音乐给心灵洗了个干净.我那时抽烟很凶,我还有个很大的海螺,就是做烟灰缸用的,每天能积半缸.昏黄的灯光里青烟袅袅,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神奇的感觉.我从来没能回忆起来那天他到底唱了些什么,但是我敢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了这小伙子一定能唱出名堂来,我听不懂音乐,但是我能听到一个年轻人能那么沉醉地忘情地想把自己的感情和梦想用歌声唱出来,.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们周围才华横溢的人不少的,但是要成功光有天才还远远不够,他还需要能捧出自己的心来燃烧.我知道郑钧就是我知道的这样的人.

转眼第二年,他们这一届毕业了,有天我碰到郑钧,他说正在办休学一年,想去北京学音乐唱歌去,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他面了.后来又是匆匆两年过去了,九二年秋,我正好拿到了赴美签证,在单位里闹着辞职的事,突然看到了已经毕业的孙锋也在校园里, 孙锋现在是郑钧的老婆,那时还是女朋友.我问她怎么毕业了两年又回来了,原来她也是跟着郑钧在北飘呢,组织上分配的地方早也没去,这次就想能把户口换个地方.
孙锋告诉我, 郑钧到北京后,很幸运地和原来唐朝的制片人挂上了勾,现在正在录唱片呢.我让她给郑钧一个口信,因为我年底也要走了.临了,我和孙锋开玩笑说等郑钧出名了,你还跟他吗?那时那些疯狂的女歌迷还不把他抢个粉身碎骨?以后还可能吸毒呢,你迟早回头从良吧.孙锋笑笑,没接我的茬,估计是内心坚定不可动摇.我能和她这样开玩笑,也是我认识她.这也是个奇女子,做起事来一扎到底,泼了命一样,她刚来时,让她做学生会副主席,她太投入了,却没想到自己一年下来功课给挂了几门红灯,只好留级了.以后看到她,总是一副抑抑寡欢的神情,但是没想到她一见了那个台上唱歌的郑钧又一头扎进去了.
好象现在孙锋和郑钧已经有个女儿了吧,我印象中也是没听说过郑钧有什么绯闻吧.有人说那只<<灰姑娘>>就是写给孙锋的,我也觉得有点象.这兄弟也是有情有义的,他外婆是个很虔诚的基督徒.
后来有天,宿舍转达室里的老头来叫,原来是郑钧从北京打电话来,我们两人都很高兴,他给我讲了些录唱片的事,我也是正好要出国,两个人都是有一段新的生活摆在面前,
尽管以后各人的道路不同,但是,当我们还都年轻的时候,谁也不会去注意这个世界上还有个叫自闭症的恶魔,我们就象是当年那个小毛站在长沙的橘子头,虽然没有激扬文字,但也是挥斥方遒.等自己的年级越来越大时,也知道了为什么老人们会那么地恋旧,把中学大学校友会看得那么重,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现在都明白了只有那个时候,大家才是站在同一个世界里的,以后的道路就很难相同了,就象有的人名字可能天天上娱乐新闻,有的人天天上自闭症网站.

很久前,我老婆说, “听说郑钧现在在纽约啊”.
我呛了她一鼻子灰, “郑钧和我有关系吗?”

郑钧只和我的前世有一面之缘,和我的今生却没了任何关系.因为我现在的世界里只有一个主题,一个目的,一个任务,一个兴趣.我不说你也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04: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为什么现在要刷牙?"

在我们家闻森屈指可数的几样食谱当中.饺子是一直他的最爱.但是只吃韭菜肉馅的,原因是因为他一开始吃的就是这种,当年他偏食到了光吃白米饭,或者是清水煮的面条时,韭菜肉馅饺子却还是能被他接受,这也是唯一的我们能让他吃点肉和蔬菜(就那一点儿消化不了的韭菜)的机会,所以我们尽量地过几天就给他包顿饺子,外面买的他一概不吃,所以只好他老娘自己动手.这个习惯我们一直坚持着,因为看着他吃那些肉和韭菜,还有他妈妈偷偷剁碎了混进去的虾仁,我们看着的心情就觉得这哪儿是在吃饭,这就是在吃药,在输液,在输血.

这两天,闻森回家后,都要求吃饺子,一般我们只是在周末才有时间包一顿,但是这几天他妈妈看闻森在家放假,就包了些冻了起来,还告诉了闻森,所以他这几天都是要求煮饺子,我乐得从命.
但今天放学回来他还要吃饺子时,我就多了个心眼.因为今天闻森有武术课,我想他吃了饺子一嘴的韭菜味,不要说老外受不了,即使咱老中也要掩鼻而过的,这就不能吃了去上课了,还有那么多的贴身活动.
所以,我和闻森事先谈定了,吃饺子可以,但是你吃完要刷牙,他问为什么,我就把这韭菜味的原因说给他听,因为其他孩子不是中国人,他们不吃韭菜味的饺子,他们不喜欢这个味道,他们就会向老师抱怨,不会做你的搭档了.闻森听明白了,也就顺从地去做本来不是他计划和愿意做的事.

其实,这件小事,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交训练的例子.在一个孩子能顺利地社交前,先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怎样地影响到了别人对他的态度,有时侯可能就是这些他们意想不到的事,可能让他们的社交尝试成为了一场"灾难".如何去引导教育孩子去避免那些"地雷",这不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这是要家长细心教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张雁,你是说的"子尤"? 我看过他妈在...

张雁,你是说的"子尤"?  我看过他妈在小满妈妈的博上留言,好象还挺熟的.

自己写点娱乐垃圾,也是为了放松放松,每天看不完的自闭症书和资料,刚刚康淇爸爸还发来了个研讨会的消息,脑子都要被这个自闭症涨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5: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郑钧说:“《回到拉萨》的灵感来自於一个我...

郑钧说:“《回到拉萨》的灵感来自於一个我极为要好的朋友。这首歌是为了纪念我生命中最绝望的时候出现的一段欢乐时光……当时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我想像中的西藏,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热衷於那些与生命神秘有关的东西。这可能与我的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亲身经历有关,於是我写了这首歌,后来为拍音乐录影带到拉萨后,我发现那个地方的确非常令人迷恋。《灰姑娘》这首歌是我半夜三点突然激动翻身下床的结果。而且一挥而就,不过挥的是眼泪……”

http://blog.sina.com.cn/u/4759f69e0100098t

看起来我没吹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牛顿是怎样练成的?"


闻森骑上了他自己的自行车,第一次去了公园里玩,进了门后,地上有一点点的坡度,他骑不动了,我就从后面推了他一把,车子动了,他蹬了几步,却停下来,下了车,返身回到刚才进门口的地方,指着地上说,"这地方低",又回到刚才车子走不动的地方,说,"这地方高,所以自行车走不动了."
原来他是在想为什么车子走不上去的原因,而且想出了这是坡度的原因.我没听说过他以前在家讲起过这样的事例,大概也是在学校里上课时学的,我是记得他们有一课是教"推"和"拉"的概念,这也是他们的"自然科学课".
他玩了自行车很久累了,就想去水龙头去喝水,闻森对这里的水龙头有着刻板性的爱好,喝了几口水后,他就在那里玩了.但他的玩法有点特别,他喜欢的是让水放满了水池后,然后看着溢出来的水流向那里,他自己也会跟着水走,边走边自言自语,我记得有一次他问过我,为什么水要流之类的话,我也是用这里高那儿低去解释给他的.
我能理解他喜欢玩这里的水龙头,燃后看着水往何处流,或者看着水慢慢地从下水道里渗下去,这里面就有一种很简单很直观的逻辑在里面,这种感觉应该能让他感到舒服,尽管周围的孩子们玩成一片,他仍然孤单只影,我行我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多少同龄孩子会对他感兴趣的这些"力学问题"感兴趣呢?我又何必一定要牺牲闻森自己的特点,而一味地把他强塞进人群中去呢,我就有限度地容忍了闻森去玩他的这个"刻板游戏"了,只是如果是有别人也要喝水,但是他又沉浸其中不知不晓时,我才出面干预.

也难说,说不定我还真成"牛顿他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23: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想我说的不是一味地将他强塞进孩子群里的...

我想我说的不是一味地将他强塞进孩子群里的意思,是我觉得这和同龄人能自由轻松地社交,是一项很长的任务,所以,我不想是将不会游泳的孩子赶下水去自己在水里学,而希望他能在岸上尽量学会或学多少算多少,然后再下水.
着是一个想法,但是如果是大家或班级的集体行动,我是让他一定要参加的,无论他有没有兴趣,我至少让他能跟着.
再一个是一个比较长的打算,那就是我想基本上不管怎么样的结果,他们很可能还是喜欢独处的人,长大了以后更是如此,所以有时我将他放在一边,让他自娱自乐,心想这也是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吧,但是不能长时间让他自己玩,一会儿可以,长时间了,你就能看到他又在那里一遍遍地重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楼主| 发表于 2007-4-15 21: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能说的就是,其实象这样的盯着问为什么,...

我能说的就是,其实象这样的盯着问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几乎所有的正常或"异常"的小孩子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会经历这个阶段,我觉得不是坏事,我也尽量满足他,但是我注意到了这似乎是他的一种心理需求,他其实是知道很多的答案的,这样问是因为他知道了答案,所以他期望你给出他的答案,这好象是为了满足他的心理,一旦他知道了自己熟悉的答案,心理就觉得很踏实,我想我们讲的"刻板行为"也是这么一个心理机制在里面,因为外界世界对他们来讲太复杂,而"刻板动作"是他们熟悉的,能掌握的,心理能依赖的,所以他们就自然地沉浸于刻板动作中.

我正在看天宝的<<Emergency: Labled Autistic>>,她小时候在学校里有个绰号,叫"话痨",
她老是喜欢问同样的问题,她说她就是喜欢人家说出她心里早知道的答案来,这也是同样的一种心理,我看到了她当时做的IQ高达137!

你五岁半的小女儿可能是最喜欢那样的时候了,闻森现在还是喜欢那样问,但是他的目标也更深了一些,现在是问"为什么?"了,不管任何时候和任何问题,他的下一个问题一定是"为什么?",我开玩笑说,他现在就象是个"反射性呕吐",无论吃什么,他都要吐出个"为什么?"来,我在看他是不是真的想知道为什么,还是仅仅是一种嘴上的习惯.如果大人想以接纳的方式来接受他们的这样的行为的话,说实话有时会很烦,但愿我们做的是对的,有益的.

至于你所说的,她在家里语言交流很好,在学校里不说话,估计还是心理上的原因,也没什么特殊的训练就能让她担子能大起来,这就象我女儿在这一点象,在家小霸王,在学校禁若寒蝉,我们在想让她去多学点课外活动,学滑冰,钢琴,让她增加自信心,同时也鼓励她玩那些其他女生喜欢的东西,象王子公主的故事等等,这样也是给她创造社交机会.你不妨也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你的眼睛往那儿看呢?"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cabd&.dnm=4e75re2.jpg&.src=ph

这其实是一张两年前的照片了,一直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再找出来写写.
这是2005年七月,闻森,妹妹和康淇一起在一个游乐场玩时的一个场面,闻森去那里好多次了,妹妹也去了有两三次了,而康淇是第一次.这里玩的是坐船,你可以看到这些小木船都是在一个大水池里用马达转着圈,船上还有小铃铛,小朋友可以拉响了玩,还有假的方向盘.
这些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这三个孩子的表情和眼神及注意力却在这张小照片里很值得好好说说.
第一个是穿黑衣服的闻森,因为他坐过这里的船很多次了,坐船本身不吸引他,他关注的是他自己有兴趣的事,那就是那一圈圈转着的轮轴.对那些均匀旋转的,周而复始的,规律一致的旋转机器,闻森有永不厌倦的兴趣,他可以不眨眼地看着,也不说话,别人没办法知道他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或许他是什么也不想.也无论是在这里坐船,还是坐那些绕圈子的小飞机,他的兴趣永远是在转着圈的轮轴上.
第二个是穿蓝衣服的康淇,我猜是因为第一次来到这个新地方,又热又吵,我忘了那时候她有没有配眼镜,总之,她的视野范围还很小,基本上是眼神在自己的身体附近转悠,在这里她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她熟悉的东西,那就是水!你们大人硬是把我放进船里,我也不知道你们要我看什么,我也没这个兴趣去搞懂这个新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玩的,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既然我跑不了,抗议了你们也不听,只好坐这里了.但是这里有水,这我知道,好玩的很,我伸手去碰水,可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家伙,过来说不能玩水!不玩就不玩,看看又不犯法,而且我就一直这么看下去,碍着你们什么啦?
第三个是穿黄衣服的妹妹,先是跟哥哥抢座位,然后一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后来就去拉小铃铛了,眼睛看着前方,她知道马上就要开了,她知道她要玩的是什么,已经准备就绪,坐姿,安全带,眼神,注意力,心情全到位了,就只等一声令下.

所以你看,这前两个孩子都是或多或少深深浅浅地落到这个自闭症谱系里的,只有妹妹是做得和年龄场合相称的动作和心理来.比如说,孩子们的眼神,是和许多因素有关的,外界的感官刺激,内心的心理活动,对当前任务的理解和执行,还有很多因素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对康淇来讲,在这里的障碍是自己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对闻森来说,是自己的内心心理活动"喧宾夺主"了当前应该做的任务,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够训练他的目标之一:执行能力和注意力,最理想的前景就是,他知道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去.
简单地讲,就是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教育引导,把闻森能变到象他妹妹那样浑然天成,轻松自然,眼随心到,得心应手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3: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谁喜欢当小狗啊?"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f73are2.jpg&.src=ph

如果你看见上面的那张照片,觉得有点不舒服的话,那你肯定不是少数了,事实上,当他妈妈看见这一幕时,心里觉得很不是个滋味,悄悄跑过来问我要不要去干涉.我当时没想好,也就没去管他们兄妹两个,但是以后的情况发展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反而我们似乎也明白了毕竟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世界,有时侯成人的感情和思维是不能套上去的.
这张照片是在上星期天拍的,是我想起来可以就这事写点东西就拍了这张照,现在他们已经把这个游戏玩的很溜了,他们两个常玩的自创游戏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就是前面介绍过的"鸟妈妈,鸟爸爸"了.这个游戏他们叫"妈妈和小狗",或"爸爸和小狗",看谁是做狗而定.
简单地说,妹妹当"妈妈"时,闻森就当狗,用练武时的长腰带系紧了身子当狗链子,这个"妈妈"花样多点,要挎着她的芭比玩具,里面有手机,墨镜,梳妆盒,穿起小高跟鞋,一边用肩膀架着手机装着给人打电话,一边牵起了"小狗"说声"走",闻森就象模象样地爬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开始玩这个的时候,我也吃不准应不应该去干涉,就悄悄地留神.前面几次都是闻森当"狗",而且是他主动要求的,到了后来,却是他妹妹觉得好玩,自己主动提出轮换着当狗了.所以我也就放了点心,毕竟他们不是把"当狗"当成是一件"贬义"的事.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闻森真是一个没有任何心机的孩子,只要是他认可的角色,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认真执行下去,不会有什么"非份之想"的.同时,我也在想,这样的游戏,在家里兄妹俩玩,我们能接受,要是在另外的场合呢?如果是另外一群孩子们玩,也让闻森当狗爬呢?这是游戏呢还是侮辱呢?怎样去和闻森解释呢?想起来也头痛,反正现在还没遇到,以后再说吧.

话说回来,上星期天他们俩玩这个游戏时,他妹妹突然找不到她的芭比手机了,就问妈妈要,她妈妈正忙着呢,说我不知道你的手机在那里,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管好,别来问我.
我正好昨天找地铁卡时,翻过我老婆大衣口袋,我知道那芭比手机在那里,就出来帮妹妹找了出来.
妹妹说,"爸爸找到芭比手机了,爸爸好,妈妈不好".
闻森马上就朝妈妈"汪,汪"叫了几声.
真是一个"狗仗人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0#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

星期天是"地球日",天气也是反常地好,所以我们去了Bronx动物园.
本来美国动物园里的教育氛围就做的比较好,每到一处,总是有适合于青少年的图文并茂的介绍,看看那些文字和问题,本来就是一堂绝佳的生物课.因为今天是"地球日",这些知识性的图文更是随处可见.这些知识浅显易懂但又是切实可行的,比如说,在鸟类馆里的问题,"为什么鸟需要这么多的树?","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更多的树?"
我们是动物园里的常客了,也是常年的会员,闻森在今年夏天还给他报了一星期的动物园夏令营,但是这多年了,我们在动物园里对闻森的要求和期望是起点很低,"与时俱进"的.
两三岁时,希望他能进那些黑呼呼的地方,能在人多嘈杂,或是闷热的热带雨林馆里好歹进去一会儿.
三四岁时,希望他能多多少少地接受和通融一下他的"刻板"游览路线和行程.
四五岁时,希望他能眼睛真的去"看动物",而不是任何其他他自己感兴趣却不是动物园里的当然主题.
五六岁时,希望他能多看点动物,还千方百计地引导他去看那些有趣希奇的动物.心里在一秒一秒地算着这次他的注意力"盯住"了多长,那个动物前他停留时间最长.
现在是七岁半了,过去的问题多多少少地还有遗留,新的要求也得跟上去.现在的任务大概一是继续"深入",二是得继续引导他的思维定势.
这第一条,就是得让他把上动物园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游玩"的过程.过去是"上马观花",现在要的是"下马观花",最后能进化成"下马赏花".这里比叫好办的是,我们可以和他讲:"你现在是二年级学生了,你应该去读那些文字说明了,小孩子才只看动物,只玩呢".
他能听进去一点,但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这里有个小插曲,在鸟类馆里,看见一家子,爸爸推着坐在小车上的老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在一边.一路上,爸爸用了各种夸张的语气,想方设法地希望引起坐在车里那个小孩的兴趣,但是他小儿子最多也就是"惊鸿一瞥",就把眼神收回来了,原来他手里有个电子游戏机!我努力克服着做斑竹喜欢指手画脚的职业病,没去说那个爸爸几句,你把孩子手上放了个勾魂夺命的电子游戏机,你就是"卓别林再世",你也别想你儿子会好好看看面前的动物."上马"时,他手里拿了个游戏机,他还能有心思"看花"吗?大概连马都顾不上了.很多家长当然不乏爱心,但是缺的却是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那种只要脑子里想一想就能想通的"常理"(common sense).其实就在我们出发去动物园时,我女儿照例想带着她的娃娃和芭比包来,被我们制止了,我们说:"你是去动物园看动物呢,还是玩芭比呢?要想玩芭比就在家里玩,要去动物园就别拿这些玩具."
这种时候,你是没办法指望孩子自己能作出正确的决定的,只能是家长主动出来帮孩子做出好的选择.

话再说回来,上面讲的闻森在这里的第二个任务,是要认识并引导他很容易就养成定势的思维习惯.
举例说:
1)在一开始的鸟类馆里,大部分是隔着玻璃看的,到了第一个橱窗,他就回头来问:"这里有几块玻璃啊?"
我知道他是等着我他早就知道的答案,但是今天我不想顺着他的意思,我说,"闻森,这里要看的是鸟,里面有几块玻璃不重要,有几块都没关系,你要这样只问玻璃却不去看鸟,人家会觉得你很傻的."
2)闻森吃了我的一闷棍,好象也明白了点,不再盯住玻璃之类的东西问了,转是转到动物身上了,但是问的是一如既往的"这里有几只什么什么啊?"
估计这样的问题还得问好几年.

说点其他的事.出了鸟类馆,又过了很多其他的馆区,经过一个鹿苑,边上围了很多人,我们过去一看,原来是在这里游荡的一只孔雀开屏了,闻森问,"为什么它把羽毛打开了呢?"
我想也别去用那些大人哄孩子的故事去哄他了,就开始性教育吧.我给他介绍这只孔雀边上那只灰头土脑的另一只孔雀,给他讲一只是雄的,一只是雌的,雄的打开屏,是为了吸引那只雌的,讨好她,这么漂亮的羽毛不是给人看的,不是它闲了无事,它是给那只心仪的雌孔雀看的.
可惜那只雌孔雀不解风情,不理不睬地走了,剩下那只招摇的情种抖着灿烂的羽毛,想不好是要继续摆着架子,还是丢点面子收回来,左右不是,在那里转着圈.大概世界上,凡是雄性动物,无论是人,还是孔雀,都是死要面子的吧,尤其在这样的大众广庭之下,满腔热情换来一个冷屁股,心里可能痛得流血,脸上却是更加的骄傲.硬是决心撑了到底.
所以它就这么张着羽毛,时不时地慢慢转一圈,别人以为它是为了显美,让游人多拍点照,其实它也是偷偷溜一眼,看看有没有新来的小娘子.有是有,可人家还是不理它.它不急闻森到急了,一直问,"它什么时候把羽毛放下收回来啊?"
我说要么我们再等等,说不定它累了就收羽毛了.但是几分钟后,妹妹急着要去吃冰淇淋,我们没等它收起屏就走了.临走,闻森口吐真言,"看来这只鸟有毛病".
对了,这我们中国话叫"花痴".

看看这位老兄: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8254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8: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写作小结之一: "今天事,今天毕"...

写作小结之一: "今天事,今天毕"

现在这段时间里,我是让闻森自己来定社交故事的题目,也让他自己来口述故事,然后我来打字,这样就免去了因为拼写来带来的思维上的停顿和牵制.题目是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而商定的,比如说,今天我要他快点做作业,因为今天晚上有钢琴课,他不愿意,想把作业懒到明天去做,我就趁机讲了"今天事今天毕"的道理,而且提议我们今天的社交故事就用这个题目,他一听来劲了,我就让他先把饭吃了,再接下来做作业,把这写社交故事作为一个"加强物"放在最后,用来"鞭策"前面任务的完成.这样,我们双方都愉快.

当然,初学写作,捉襟见肘,毛病很多,最大的毛病是"车轱轳"话.把一件事说了又说,不知道要停下来.小学生写流水帐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闻森的问题,是水流不到头了,比如说,这里,本来他是在说,"写完了作业,爸爸让我去游乐场玩,天黑了,我们就回家.",事实上,他到这里,嘴里还在念叨着,"我们沿着路回家,爸爸打开大门,我先进去,我们再上电梯,上楼转弯.....",我只能打断他,说我们的主题就是回家作业,其他的事用不着写这么多,那不是主题里的事,这才把他给刹住了.

Social Story No. 15       Today’s Homework Finish Today



Now you are back home, and when you get home, you heard Daddy saying “today’s homework finish today”. But you don’t want to, then Daddy will put you in the chair. Daddy will give you homework , he will give you pencil or highlighter. Then you start your work.

Why we should finish homework today?  Because you have to finish homework today, if you do today’s homework tomorrow, Ms Janis will not see your homework at school. Ms Janis will be uncomfortable, then Daddy will be uncomfortable too, then Daddy will send you  back home. Then you will have to do it.

It is important to finish today’s homework today, then Daddy will let you to play and go to playground. When it is getting dark, we are coming back ho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7: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闻森和康淇"

现在天越来越黑得晚,星期二晚上八点下了钢琴课后,天边还有晚霞未退,曼哈顿的都市轮廓线在落日余辉下熠熠生辉遥遥在望.
闻森说,"这里快黑了,中国就是白天了".他知道这个地理常识,每到天黑,要是他想起来就会重复着这个话题.但是今天有点不同,因为接下来他说了,"康淇和妈妈在白天里了".
----因为康淇和妈妈星期一回北京了.
方老师说,崔红她们回来后,你们在那里就少了一门亲戚了.这说的对,每次和她们见面,都是闻森和妹妹非常期盼的"节日",无论是大人孩子都快活.而我女儿早就下了精辟的结论了,"在这么多的爸爸中间,只有康淇爸爸和马可爸爸才会和我们一起玩."
康淇和闻森的程度不同,但是一点不妨碍孩子们对她的喜爱.我们在他刚认识康淇的05年,问闻森:"康淇也不会说话,你怎么还是喜欢和她玩呢?"
闻森答:"她不说话,可是她在学啊!(She is not talking, but she is learning)"
我们把这话转述给康淇妈,我们都有内心的触动.这是一句童言稚语,可是却也满含真理,不会说话,一点也不代表她不在学习.不在努力,不在进步.而这在有些自闭症孩子中尤其是这样,我前不久看的美国著名的民间组织(Cure Autism Now)的创办人Portia Iverson的自传<<奇怪的儿子>>,写他九岁多一直没语言的儿子,用了很多的办法,还接受了ABA治疗的洛瓦斯教授的亲自指导,还是没有一点语言交流的能力.直到他用了那个印度妈妈的办法,用一块字母板让孩子自己用拼写来表达饿办法后,Portia看到了他那个一直没办法交流的儿子,神奇地自己拼写出了字和句子能和她对话了.妈妈又惊又喜,但是更多的是心碎,因为她问孩子,"那么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点都会啊?",她儿子回答(用拼写)说,"我没说话,可是我在听啊".
或许在康淇小小的世界里,她的智力和能力也象春潮满池,一旦有一天,渠开水通,就哗哗地一泻千里了.
有一次,闻森想要康淇她们晚饭后在这里过夜,我们让他自己去和客人去说,闻森盯着康淇问,"你要不要在这里过夜啊?",康淇不理他,管自己吃着饭,她妈妈在一边帮她说,"我们不在这里过夜了,我们要回家." 闻森很严肃地伸出一个指头来制止康淇妈妈,"别这样,你让她自己说".
现在我把他们的照片找出来,惊异地看到孩子们其实在这两年里长了不少的个子了,他们的进步也和他们的身体一起成长.从一开始康淇到我家时的那种紧张不安,到后来的自如,再到以后的摹仿说话,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其他人或许不觉得,我们这些家长却能看得到蜗牛底下那道闪亮的前进轨迹.而闻森呢,我们让他学习接受改变,接受尊重别人的意愿,记得刚开始的那年冬天,本来讲好等闻森钢琴课回来后,康淇她们还会在家里等他回来,可是那天突然天降暴风雪,康淇她们没法再等我们回来,就先走了.我一路上顶着风雪,一面和闻森打预防针,让他先有出现意外的准备,但是到了家,闻森一见没了康淇,仍然是暴怒大闹.以后,我们两家每次商量在星期六碰头,闻森一无例外地先要求把钢琴课取消了再说.今年不光是康淇她们要走,闻森姐姐一家也要移居香港,一下子走了两家,我们怕闻森和妹妹接受不了,就慢慢地透露给他们,没想到他们出奇地平静.
再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康淇了,往事不可追,来者不可预料,说不定几年后,再见康淇,她一口京片子能把闻森说得一愣愣的呢,而闻森呢,我也不知道今后他会怎么样?是被"主流"了呢,还是继续"特教"?是成为"牛顿"呢,还是"马顿"?但是不管怎样,我最希望的是,他能永葆那颗赤子之心.



2005年康淇,闻森,闻莺在自然博物馆: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cabd&.dnm=d237re2.jpg&.src=ph

2008年和康淇在一起:"Talk to me":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78f0re2.jpg&.src=ph

2008年,和康淇,康淇妈妈一起过吊桥,闻森先过,再回头帮康淇:


1)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5938re2.jpg&.src=ph

2)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5ad8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3#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05: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第二次理发"

今天下午我带闻森去了"生平"的第二次理发店里的理发.
因为有第一次的经验,他知道去店里剃头,也可以不用电动剃刀的,可以光用剪子剪,第一次看他理发完不害怕了,就马上和他敲定了一个月后再来同一家店理发,因为他的头发实在太长了,第一次又紧张,头快缩进脖子去了,我也适可而止让理发师早早停了.就等着着第二次去再披掉点头发.
前两天一直在给闻森预热,和他敲定星期天理发的事,他要求的是同样的店,同样只用剪子,理发前同样要去中餐馆吃饭,和上图书馆,这都没问题.但是他问起了是不是同样的那个小伙子给他剪,我就先打好预防针了,因为人家不一定在,即使在也不一定轮到他.我把闻森的这个心理期望先打破了,免得到时候他会失望而闹点麻烦出来.但是他也记得了上次对他的要求,就是理发时头不要乱动,每次我提醒他星期天理发的事,他就自己表一下态:"这次我头不乱动了".
结果,等我们进了门,只见那个小伙子正等活呢,精明的老板娘就认出来了,"小帅哥来了,只要披点头发下去就好了".这次闻森就好多了,我们基本上完成任务,把他两侧和后脑的头发削到了正常的可接受程度.
但是我一看事情顺利,就想得寸进尺.就要求闻森去洗头,闻森当然不干,这本来也没事先讲好的,又是第一次在外面洗头,这个他不肯的,但是他也知道在家里洗,他很恨洗发液流进眼睛里,而这里是躺着洗的,眼睛不用担心,他有点听进去了,但是要是要我硬是把他拉到椅子上躺下,闻森说,"会痛吗?要多长时间?"
理发师看到闻森那种紧张的样子,说你孩子胆子很小啊.我回答,"胆子是小,但主要还是他是个自闭症,头部各个器官都过分敏感."小伙子问那他吃药吗,我说没药可吃,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自闭症是什么回事啊.
小伙子手脚很快地洗完了头,闻森觉得这洗头也没什么不愉快,一脸轻松地跳下椅子来,我趁机和他敲定了下次理发时,我们再加上洗头.
现在总算把理发的基本任务搞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 05: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最正确的行为治疗是能预防行为问题的产生"

今天本来闻森放学回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知道今天妹妹因为骑车跌伤了眼睛没去上学,他一下车就问妹妹在那里,但是他的情绪被我弄坏了.
事情是因为闻森他们几天后有个表演,他的OT老师打电话问,可不可以她带闻森去试试理发,我们几年来也一直要求他们能不能也在闻森的理发上动动脑筋,所以她想起来现在可能是个时机了,就打电话来请求我们的许可,我们告诉她其实闻森星期天刚去了理发店,但是如果他说得通,我们当然没意见.
等闻森回来,我当然得问一下这件事的结果,但是,他不愿意说,这我不奇怪,但是我逼着他把事情讲了个大概,还是他不愿意,老师也没勉强.不过,闻森的心情被这件事打搅了,他已经心里不痛快了,虽然嘴上没怎么流露出来.
但是,过了一会儿,我正在厨房里给他们做饭呢,听见闻森在外面发脾气,一看,原来是他的宝贝新闻稿子从书架上掉下来,散了一地,闻森在那里眼泪汪汪地发作.
这个新闻稿是她的语言治疗师采用的一个图文并茂的新闻阅读教材,专门为初学者或是特殊教育者使用,(http://www.news-2-you.com),文字简练,而且每个词下面都有相配的图像,闻森从那里学了"石头,布,剪刀"的游戏,学了"Rachel Ray"的烹饪节目,狗选美表演等等,带回家来的资料他爱不释手,但带回来的资料也越来越多,小书架上放不下了,经常掉下来,平时他也就算了,但是今天他就借机发脾气了.
我知道这个前因后果也就不是太情绪化了,与其这时候指责他,不如帮他解决问题的起源,也就是帮他重新整理一下他的资料.
我对闻森说,"你没必要发脾气的,你看现在你的NEWS-2-YOU太多了,书架上放不下,它就掉下来了.你想不想我们一起把它们装订成一本书呢?就象我们的社交故事书一样,那它就不会掉下来了."
闻森说,"好",我们就一起带了打孔器,新的活页夹,剪刀等,把他厚厚的几本新闻稿一一拆了,重新打孔,装订成一本活页册子,闻森很高兴地和我一起做,并且我们说好以后把新的新闻稿也放进书里.我一边和他做,一边和他讲怎样安排自己的东西避免自己乱成一团糟,也讲了如果事情不顺利,自己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向大人求助,但是说这些他这个年龄还是比较难接受的.
但是我很高兴的是,闻森接受了一种正确处理愤怒的方式,并且和我一起努力来改变它,不是从行为的本身,而是从行为产生的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他没办法来处理越来越多的资料,大人也没教他正确地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文章,等那些堆成一堆的资料塌下来散了一地时,这个小小的意外事故,正好给他本来就不满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出气口,火山就是这样爆发的.
当我们看到了这个他实在是没必要的愤怒时,我们可以从传统的行为方法来指责他,警告他,忽视他,惩罚他,规劝他,但是我们的着眼点还是在这个事件的本身上,我们还是在"就是论事".
另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不一定要紧盯着行为本身,但是我们来找出这个不良行为的根源,从而我们能在根源上处理这个行为的触发源头,反过来也就是防止了类似不良行为的衍生.
我们的秋爸爸在以琳论坛上有句名言,大意是说,"行为干预的最好的办法,在于防止不良行为的产生."我想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次在哥大的讲座里,有一个是讲"PBIS"(正向行为干预系统)的,应该也就是这个意思吧,等这几天我再把这个讲稿翻译出来.
但是这里我想介绍的是一本国内已经出版多年的书:"如何引导暴躁的孩子"(中信出版社),在我参加RDI的讲座时,门外放了些顾思定夫妇俩的书在卖,但是那里也有ROSS GREENE的这本书在卖,也是唯一的不是他们夫妇俩的书,可见RDI的创始人对这本书是怎样的钟爱.
在这本书里,格林教授开创性地指出了这些暴躁的孩子不是他们天生的火暴脾气,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够合理地处理应变面临的挫折,缺乏灵活多变的适应能力的结果,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缺陷,是造成了这些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

(An explosive outburst, like other forms of disadvantageous behavious, occurs when the congnitive demands being placed on a person outstrips the person's capacity to response adaptively.)

我相信我们应该把这个牢牢地记住,对自闭症的孩子,从思维上,认知上,心理上去训练引导他们,能最大效果地改善他们的人生.

正好我给闻森找的那本活页册,是过去一个投资公司的宣传资料的封面,上面写着:My Investment(我的投资).这个名称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注:格林教授发展出了一套怎样对付那些暴躁的孩子的训练方法,叫"CPS"(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协同解决问题法"),下面的网址有更详细的介绍:

www.ccps.info  
www.explosivekids.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8: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当规则失灵的时候"

今天晚上我带闻森去上钢琴课时,见路上有些堵车,开过去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家边上隔壁的马路交通灯坏了,警察还没来,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着过这个路口.
我是喜欢这种规则被自然破坏时的时候,这是很好的教育时机了,天然的大课堂.形象生动,亲身经历,能把"经历"变成一个"故事",一个"记忆",一个以后可参照的"经验知识".
我一边小心地前行,一边和闻森打好招呼"预热"前面的交通灯坏了.但是等轮到我过路口时,闻森还是在后面喊:"你不可以过去,这是红灯!"
我说,"我不是刚才和你说了,交通灯坏了吗".
"坏了怎么办?"
"我就只能闯红灯了.你看红灯一直亮着,那是坏了,你要我们一直在那里等着吗?"
"NO----",闻森大声地答道."那个坏了的灯怎么办呢?"
"有人会打电话给警察的".
"谁打电话?"
"每个人都能打."
"我早上上学的时候,灯没坏啊."
"OK".
"那灯是什么时候坏的呢?是我上学时?"
"我也不知道,别去管它了,有人会来修的."

现在我好象是有点"幸灾乐祸"了,每次看到那些坏事,看见人家出车祸了,警察开罚单了,交通堵了,东西坏了,只要是日常生活有点混乱,我就动脑筋来"现场说法"了.
让闻森接受规则还比较容易,但是要接受在规则的是否之间取舍折衷,就比较难一些,可幸的是生活中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好教材,只要我们用心发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6#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06: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第三次理发"

确切地说,是闻森的有生之来的第三次"和平状态"下的理发,是今天.
但是不是我们做的,是学校老师今天再试了一下,回来后我们看到了闻森两耳边和后脑的头发已经是被一刀切了,还整整齐齐的.
问了闻森是谁剪的,他一开始不肯说,但是后来他第一次提起了要吃甜圈圈,可能是在学校里尝了新食物,觉得能接受,就回家来要求了,对闻森这样敢于尝试新食物,我们当然是非常高兴,过去我们为了他能尝尝新的食物,也不知道最后浪费了多少,但是能够有个机会让他尝试一下,总是很必要的,何况今天是他自己主动提起的.
我们家边上闻森的武馆边就有一家甜圈圈店,我和闻森谈定了我们晚上去买,但是我提出条件他要把这个理发的事和我说一下.看他支支唔唔的,我就给他提示了让他讲:是谁剃的头,在那里?在什么时间?有没有闹?
闻森总算把事情讲明白了,是体育老师Ula剃的,只用剪刀剪的,闻森马上想起了一件和理发店不同的是:在学校里他没用围单,学校里也没有.他说他没闹,也没躲来躲去的,这我信了,一方面是老师的威严,另一方面也是他有点习惯了,看得出老师剪得也很整齐.

明天得打电话去学校谢谢老师.

刚才看了有个妈妈说的,自己的孩子从小到大来还没有真正地带给她多少快乐,我想在几年前,我们也是这样的,每天地折磨着,但是近几年来,日子越来越好过,只要孩子的整体能力提高了,孩子自己高兴,大人也越来越轻松.我想可以说,闻森真正地让我们快乐轻松,也就是在他五岁以后.所以那些孩子还小的家长们,你们还得熬几年啊.

有个忘年交的朋友给我发了一篇讲著名的科学家彭恒武的故事,他有很多特征确实也和爱斯伯格症相似,我看到一段特别让我哑然失笑,原来彭老前辈小时候理发也是被妈妈追的到处跑.
看来,即使我们家没能"牛顿再世",要有个"彭恒武再世"也是无比荣耀的事.这让我更是信心百倍了.


看看我们闻森的最新发式: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dd30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7#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

"象征性游戏三例"


1)飞机场

闻森对那些排列组合是有生来具有的喜好,我把它取名为"排队情结".比如,今天我看到了桌上还留着他昨天玩的小飞机,沿边线停好,但已经不是那种光是摆摆整齐的刻板的玩法了,(就象是他过去玩的样子,只是摆放整齐来过瘾),现在他在飞机边上加了另一套火车玩具的轨道,把飞机分开,这样这个小桌面就成了飞机场.
什么是"象征性游戏"?这就是,把飞机和轨道一起放在了一起,这样两种不同的玩具就组成了一个"象征":飞机场.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1fb3re2&.dnm=46e7re2.jpg&.src=ph

2)飞机起飞下降

等闻森放学回来后,他自己有一段自由游戏的时间,我见他拿起一架小飞机,嘴里念念有声,摹仿着飞机起飞,到底特律.转日本,到上海,然后再飞回来.
这也是上次他回中国的路程,这里他在玩的时候用了进去,这就完成了一个很好的"游戏进化"过程: 玩具--->象征--->事件记忆(或者说"个人经验").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1fb3re2&.dnm=d9a8re2.jpg&.src=ph


3)走廊和过桥

这是另外一个例子,还是和他的"排队情结"有关.
那天我刚翻译完了那个关于象征性游戏的讲座,起身发觉闻森又在那里倒腾了,把几把椅子,放衣服的大筐子等排在了一起,如果过去的话,或许我又要干涉了,因为他把路都堵住了,但是这时候我知道了这个"象征性游戏",就多了个心眼.
我问闻森,"这是什么啊?"
闻森答,"这是走廊".
"还能是什么呢?"
"还可以是桥."
说着他就垮上去,一高一低地走了起来.他妹妹一见也来凑热闹.本来他妹妹刚刚骑车伤了眼睛,要是平时的话,肯定不让她再上去了,但是这次就算了.
因为现在知道原来那些小小的幼稚的简单的原始的游戏里面,却藏着深远的科学.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2206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8#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05: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游戏进化论"我一直在想,这些自...

"游戏进化论"

我一直在想,这些自闭症孩子和游戏之间的关系,有点象人类的进化过程,缓慢但是还是发展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有明显的特征,我经常地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很遗憾地发现了过去做错的,没做的,做了没到位的很多,这游戏就是一个方面.所以,今天把一些想法记录下来,以后再仔细补充.

我觉得这个自闭症孩子的游戏过程,也就是一般孩子的游戏发展过程,但是一是慢,二是发展不均匀,不流畅,三:不是自我发展,而是在家长老师或其它孩子的引导之下.

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物理阶段,  象征阶段  社交阶段

物理阶段时的游戏特征是:孩子只知道,只痴迷于玩具的物理性质,如物体的排列,颜色的分类,大小的归类,事件的次序等等.

举例说:象闻森小时候最大的刻板行为之一,是每天把大家的鞋子排整齐,不能打乱,否则暴怒.又比如,美国的重度自闭症Susan Rubin,尽管现在发现她的智能很不错,也在上大学,但是她的手里总是要抓一把塑料的汤勺,她说这是可以稳定她的焦躁感.

象征阶段的游戏特征,也就是象现在闻森和他妹妹的程度,可以在游戏中加入象征意义,比如,你当鸟爸爸,她当鸟妈妈,手中的玩具可以把熊猫当成鸟宝宝,椅子拼起来当树枝.这时候,孩子是能够跨越玩具的物理性质,而能运用想象力,利用过去的生活经验来作为自己游戏的内容.

社交阶段的游戏能把人际关系引入到了游戏之中,比方说,在游戏中学习人际关系的一些常识,如轮流,等待,询问许可,感谢,不能打人骂人,拒绝,请求等等,再高的就是一些更高级的,牵涉到要运用人的判断能力,对别人心意的揣摩等等.我在游戏场里看到和闻森同年龄的孩子在玩"躲猫猫",也就是一个人闭眼,其他人藏起来,数二十下,其他人要想办法躲开守门人的眼睛,跑回本垒而又必须避开守门人的抓扑.你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有的偷看,有的深藏不露,等待时机,有的声东击西,有的老老实实,很多的内容在里面.这些对闻森还是太难了一点.

就闻森的发展水平来讲,大概是五岁之后,才有了象征游戏的能力,而这时他妹妹是三岁,她的象征能力还强于闻森,这就可以看出两人的差距来,即使后来,在家里的游戏还是由妹妹主导的占大多数.那么前面的几年,他基本是物理阶段,换句话说,玩具就是玩具,不是想象的空间,不是活的形象.玩具和自己还是两个世界.而象征阶段,他就能把玩具和自己的世界联系起来了.
那么这样来说的话,社交阶段就是如何把自己的世界和别人的世界相联系的问题了.对于闻森来讲,这是最高的游戏阶段,目标太高,难以一步达到,但是我们可以分小阶段:比如说,在学会和别人打交道之前,先从自己本身做好准备:

认知能力上的准备:要能理解别人在说的什么,玩的什么,游戏的规则等等
思维能力上的准备:要能接受变通,接受输赢,接受突发事件,接受别人的不守规则等等
社交能力上的准备:学会轮流,等待,请求,感谢,折衷,帮助他人等等

这些的能力上去后,就能放手让孩子去参与更高级的游戏.

我想这样把游戏的"进化过程"摆出来,可以给自己一些启示:

1)第一,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强行跨越孩子的发展阶段.
2)第二,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

比如说,在物理阶段,家长老师是干预的主体,看过一些游戏干预的片子,比如说,孩子手里只玩汽车,老师就想办法引导孩子扩展开来,汽车可一上路,可以载客,路上的交通安全等内容,讲孩子的注意力从单纯的一个两个物理性质上拓展开来.

而第二阶段的干预,家长老师还是主体,但是现在如果家长有兄弟姐妹,或是同龄的,最好是大龄的孩子就起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了.

第三阶段的干预,除了第二阶段的方法外,还可以引进了学习手段,比如"社交故事","电影","电视"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05: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电影进化论"今天是我们订的新电...

"电影进化论"

今天是我们订的新电影光牒<<博物馆之夜>>送货到门了.昨天因为女儿在幼儿园里突然生病,自己只睡了两小时,本来想今天补上,中间又让邮递员弄醒了,干脆就继续写文章吧.

和上面讲的"游戏进化论"一样,我在家里也是想如何能利用电影电视这一媒体,既能投其所好,又能不露声色潜移默化地让他受到教育,不光是闻森,他妹妹也是.本来电影电视也是既娱乐又教育的,孩子又喜欢,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面有些细节问题,如刻板地看一遍又一遍,电影电视里的暴力粗鲁语言行为等,这些容我下面详谈.

按照上面文章的思路,我根据闻森自己的情况,可以把他的看电影过程以及我的计划分成下面的几个进化阶段:

"史前"阶段  --> 动物卡通阶段 --> 人物卡通阶段 --> 故事片(喜剧,科幻,恐怖,言情等)

这"史前"阶段,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在闻森大概两三岁的时候,我们发觉他对中文电视频道里的广告出奇地入迷,每天晚上这里的中文节目从八点开始,他就能安安静静地看着,一直到晚上九点,我一定要等到九点换挡时那个电视台标志一出现,就立即宣布中文电视结束了,否则一旦他看见了下一个中文节目的开始,他还会不依不饶地看下去.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只要是广告一完,他就没了兴趣看,自己玩自己的东西,一旦广告回来了,不管他在那个房间,他立即就奔回到电视机面前.他只是对那些广告感兴趣,所以我们为了以后好办事,特意把那些中文广告全录在一盘带子上,他可以眼不眨地看完这盘两小时的带子,我们可以趁机喂他饭,或是做自己的事.我们是很晚了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叫"自闭症"的东西,一直到了孩子三岁半后才认识到了这孩子的种种怪异原来是一种"发育障碍",这才琢磨出为什么他那时候只喜欢看广告而且只是中文电视台的,对美国电视台的广告却一点不感兴趣,这是因为那时候纽约针对大陆同胞的"美国中文电视台"开播不久,里面的广告节目很少,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个,刻板的可以,所以他坐在那里,不是在看内容,或是其他的什么的,他只是在等待那些他熟悉的图象一遍遍地周而复始地出现,这只是一种刻板行为而已,很典型的自闭症症状,但是那时候我们一点也不知道,还沾沾自喜地认为我们找到了法宝.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莫及,应该说自己也不笨吧,美国的医疗条件也很好,为什么我们会在闻森出生后三年半时间里糊里糊涂一点也不知道这还有个叫"自闭症"的东西呢?是医生的没尽职?是自己的"贵人语迟"?是又不是,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对自闭症的了解,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了解太少了,一般的人很难把语言的迟缓,刻板的行为,爆躁的脾气,对亲人和别人的不感兴趣等等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连很多小儿科医生都不知道,更何况我们平民百姓.
所以我把那段时间就叫着"史前"吧,无知,迷惑,黑暗,困扰,精疲力尽,无所适从.即使知道了自闭症后,我也是化了近一年的时间彷徨于各种信息,各种疗法,各种争论之中而感到无从下手.

我们从这个"史前"走出来的第一步是在闻森三岁半后,带他去看<<海底总动员>>,这个故事我在这里一开始写的"人海里的机器鱼"介绍过,尽管那次看电影的经历不如人意,我们的目的是能把他第一次带进黑黑的电影院里,并且能坐下来,这点我们做到了,但是因为是黑暗里,他不由自主地睡着了.
但是因为有了那次经历,我们就进一步地引导他,去买了<<海底总动员>>的光盘,结果他是一遍遍地看,有时侯一天要看几遍,那时他还没任何语言,我们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看着他无限制地看着这同样的片子,也没任何的表情,更不用说任何语言了,终于看得我们心里发毛,好不容易让他能看点有情节有内容的电影,他又是如此地刻板来看.我们想尽了办法,又买了很多的类似动物卡通片,回国时还把一整套的<<一休和尚>>,中国几乎所有的经典卡通片都买了,希望闻森能发现新的电影可看,可他不屑一顾,继续永无止境地看着同样的片子,一直到最后我们不得不买了新的同样的片子,免得老片子坏了,闻森会大闹.

这个阶段的转机是在<<猫和老鼠>>后,这时闻森的语言能力有了实际的发展,妹妹也回来了,偶然一次他们兄妹俩看了<<猫和老鼠>>后,乐不可支,我才意识到这幽默滑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所以在买了成套的<<猫和老鼠>>后,我继续发扬沿着"幽默"这点路子走,连续买了<<The Pink Panther>>,<<Dastardly and Muttley>>等等搞笑的片子,我们姑且叫着"快乐教育"吧.

下面进一步是"人物卡通片"了,第一个突破口是<<极地快车>>,闻森对火车的无比钟爱使得他对这个电影毫不陌生,一见钟情,一直到了这本电影后的两三年里,他还是会在圣诞节礼物单里提出要买<<极地快车>>里的小火车模型.后来的<<赛车总动员>>上映,也因为汽车是闻森的最爱,我们就早早地等着了.这也是我们挑电影的一个方向:对他的胃口,但是并不是纵容他买这些玩具,不如我们家的火车汽车要堆成山了,偶然特殊的时候放他一码,比如那天他第一次上理发店出来后,看见边上摆摊有黄色的小校车,他一伸手抓了一个牢牢的,我说你不是已经有个校车了吗?他回答那个坏了,我也就认了,看在那个头的份上,让他占了一份便宜.

这第二个突破口也是偶然的机会,电视上有日本的著名动画片<<千与千寻>>,那天不知怎么的,两孩子看迷了眼,我们也破了晚上八点睡觉的铁例,我马上就上网去订了,这是第一部真正的闻森喜欢的有人的形象和故事在里面的电影,因为里面有主人公好吃的父母被巫婆变成了猪的情节,所以我们家里是把这个片子叫成<<父母变猪>>,而不是原始的英文名字<<Spirited away>>.这也是一本想象力惊人的影片,曾得过柏林金熊奖.我当然又收罗了其他宫崎峻的作品,但是至今没能引起孩子相同的热爱.这也是我挑电影的一个标准:想象力.
而符合这个想象力标准的最近的热门,是现在他们看的<<Foster's home for imaginary friends>>,讲的是一些被孩子们抛弃的"想象朋友",在一个收容所里等待着别的孩子来收养.因为是"想象朋友",所以极富想象力千奇百怪,但是经历的事都是孩子们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搞不懂为什么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会得到孩子们疯狂的追捧.

在电影<<鬼屋(Monster House)>>出来时,正好也是破天荒地闻森大着胆子去玩了游乐场里的恐怖隧道,我们想正好能趁热打铁,每次在路上看到这个电影海报就吊他胃口,终于在电影上映时,我们商定了一起去看,放映中,我的眼光大部分时间盯着前排座位上的兄妹俩,没想到这次看恐怖片,他们自己也能大着胆子看完了.这对那个畏首畏尾的闻森尤其是有重要意义.

在妹妹回归以后,自然看电影的需要也要顾及两个人了,过去妹妹都是哥哥的跟屁虫,但是近一年来,终于妹妹的后劲勃发,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这最大的就是公主王子故事的所有一切,是妹妹最大的要求.妹妹立即给我开出了所有的有关公主王子故事的电影名单让我立即买到.我到是很有兴趣看看闻森对那些王子公主的故事有没有兴趣,结果是不出所料地没有兴趣,闻森对那些公主王子的事一概以"女孩子的事"而齿之以鼻.但是却很奇怪地对<<美女与野兽>>和妹妹一样喜爱,原因大概是受了他们姐姐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妹妹以倾慕的眼光看着美女与野兽结婚跳舞时,闻森更多的是无动于衷.这对一个七岁的男生也很正常啊.

我希望自己给他们带来的每一个电影或多或少地能给他们带来点什么,学习点什么,当然更多的还是娱乐,任何把道德教育的重任寄托在什么电影或书本上,都是不切实际的.而对于这些电影,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那就是对电影及音像的"排毒":闻森曾经从<<海底总动员>>里学了"我恨你",结果让我关了他有生以来的唯一一次禁闭;他学了"住嘴!",到了学校里不敢对自己老师说,但是却朝午饭时的助理喊,结果招来了唯一的一次老师告状到家里.这样的语言行为不当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说那就不要给他们看电视电影了,我觉得这不能解决问题,影视音像对年轻一代来讲,就象是我们小时候的连环画,是从小长大的生而具有,想要强行阻止是"螳臂挡车,逆时代潮流",与其让他们回避,不如教他们甄别.

也就象我们的一贯思想,对于闻森来讲,任何计划的最终目的是把他从封闭从自我中引导出来,走向社会,对于看电影来讲,能看懂能欣赏故事片便是这个目标了.在这个阶段的第一个里程碑,便是我以前介绍过的<<夏洛的网>>了,我们以读书为先,等电影上映后,我们便在第一时间里先睹为快.通过了这本书长达四个月的精读,闻森养成了边读边划重点或生词的好习惯,并且学会了从课文内容中找出问题的答案,现在闻森做回家作业的正确性大大提高,阅读后答的问题一般自己都能答对了.这本书和电影显然地对他自己也是很有意义的,小小心灵也有了自豪感,上次康淇和马可两家人来做客,闻森把这本书翻出来,挨个给大家炫耀.

这个<<博物馆之夜>>是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当这部片子上映时,便是我们的一致首选,因为影片背景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我们常去的地方.片子里的喜剧风格更是逗得兄妹俩大笑,看完后还没下椅子,闻森就要求买它的光盘了.根据<<夏洛的网>>的阅读经验,我也买了同名电影的书,准备再次精读,但这次想试试他的听力理解.

昨天放学回家,因为天气好,在大楼门口,闻森就提出要去游乐场去玩.我说,先别急,等你上楼再说.
到了楼上,我拿出了新到的<<博物馆之夜>>,闻森一阵欢呼,马上就改变主意要在家看电影了.
他一边翻看光盘,一边学着主人公的口气说,"You push me,push me again again, I am sick of it."
这是主人公终于忍受不了博物馆里那个小猴子的作弄,说"你一再逼我,我忍无可忍了".我们看电影也是至少半年之前了,难为他能把这句台词记得那么清楚.我想以后是可以教他如果妹妹一再侵犯他,他可以用这个句子.
但是里面有两个字(push,sick)用的不是它们最本意的意思,那时候不知闻森能否理解得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09: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自己对待闻森理发的问题上,一直是以宋宇...

我自己对待闻森理发的问题上,一直是以宋宇写的一篇文章为指南的,可惜我没做到象她那样早,可能也是自己没能早一点打破自己的"刻板思维",认为理发就一定要象其他小孩子一样用电动剃发器把头发剃干净,其实这也是闻森最怕的东西,这个心理难关过不了,这几年的理发经历就是一场恶梦.其实我是应该早想办法,退一步而求之,不用电动的,只用剪子剪,让他早日接受去理发店.

总结一下闻森理发时恐惧的因素有:

1)电动剃刀,其实一切靠马达振动的或是不靠马达振动的物体,声音和运动他都害怕.
带电的,如,理发器,吸尘器,剃须刀.
不带电的振动,有:蝴蝶,蜜蜂,飞蛾,苍蝇,蚊子,蜻蜓.
2)头发的极度敏感,其实也包括了头部的其它部位的敏感,如皮肤,牙齿,等等.
3)碎头发粘在皮肤上的不可忍受,触觉的敏感

下面引用的是我几年来一直在理发问题上的榜样---宋宇的文章:

乖乖宝贝理发记
我家的乖乖宝贝从小就怕极了理发。
一两岁时妈妈爸爸欺负他软弱无力,抱到理发馆强行按住,他奋力抬头看着我们哭,那么惊恐那么无助。那时爸妈真是很冷酷,就这样按着他直到三岁。
虽然他不到一岁时就认得数十个字,两岁能背数十首诗以及儿歌,虽然三岁的他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但是他仍然不与人交流,而且难于管理,甚至为原来的幼儿园所不容而换了一家幼儿园。他病了,病的名字很陌生:自闭症。他的进展那么缓慢,从前神童般的孩子慢慢地离别人越来越远了,那是一种无力回天的心碎。
那时他很拧:不小心掉到马路中间的玩具一定要自己捡回来即使那路上车水马龙。如此的不可理喻,那原本就害怕的理发就更别提了。理发店不只是进不去了甚至在街上走路都要绕开。他能认出所有的理发店,无论是否有旋转的标记,因为他认得那几个字。
只好自己学理发,趁他睡着时用剪刀剪。无奈哪怕睡着了他都不肯配合何况技艺又差,那时我们的乖乖宝贝总是顶着一头狗啃似的头发。好在他无知无觉,并不以为丑。后来又买了理发推子,还是等他睡着了,他仍然不让理发。
他一直缓慢地进步着,到5岁时,偶尔也进理发店了。大都是爸爸抱着,妈妈按着头,阿姨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斗。后来爸爸去上海工作一年,只有妈妈一个人,就不知怎样去理发店理发了。但是男孩子的头发不能不理,若自己在家剪得狗啃一般,这么大了怎么出门?于是妈妈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让他进理发店自己坐着理发。他不肯去,使劲哭,非常可怜地用眼睛企求妈妈。但是妈妈坚决不让步,但也决不心浮气燥,只是心平气合地再三告诉他:去理发。那是夏天,我们就在外边的路口坐着,一边抵抗蚊子的滋扰一边坚持着看谁拧得过谁。不时有邻居路过问怎么了,等他们遛弯回来,更惊奇地问:还没理发呢?于是在坚持了近1个小时后他终于抱着妈妈的腿被妈妈一点一点拖到理发店前。这时他急忙松开妈妈的腿,自己冲进理发店,赶快躺到沙发上,原来这小人的心里以为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可以不理发了。可是妈妈仍就坚持:要理发。这时他无可奈何地自己坐的理发椅上,居然第一次不用大人抱着理了发,虽然一百个不情愿。
7 岁的时候,理发对于他已经成了享受。他很愿意先躺下让阿姨洗头,然后叔叔理发,再让阿姨洗头,最后吹干。而且,自从那次在理发这件事情上没有拧过妈妈,他不再象以前那样不可理喻,很听妈妈的话了,通常妈妈一坚持,他就让步,尽管有时因为心里生气,要抓妈妈两下找补找补。妈妈也从中学到很多:自闭症的孩子虽然发育缓慢并且通常拧劲儿使足,但他们有潜力做任何事,只要你能心平气和地努力坚持。
注:自闭症一种无法治愈的影响终生的全面发育障碍,很多孩子2岁前甚至很天才,通常2-3岁时发病,发病后急转直下:发育缓慢,情绪烦躁,大多伴有睡眠障碍,通常整个家庭濒临崩溃。然后是痛定思痛后的觉醒和置之死地后的新生。因为医学上没有办法,父母除了努力训练以及加倍爱这个孩子别无出路,这是他们救这个孩子也是自救的唯一出路。愿人们能够认识到有这么一群游离与主流之外的孩子和他们与这世界联系的桥梁:他们的父母和那些做特殊教育的老师。因为我们相信:人人生而平等,不管他带有什么样的缺陷。

宋宇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5&ID=4999&E=1&EID=16&P=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4 17: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