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lingyu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1: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cr...

下面引用由[U]crescent666[/U]发表的内容:

我也很庆幸找了现在的学校,我们家本来对口的是重点小学,我特地转学到市中心快乐教育理念的学校,班级人也少些,就30个人,比40-50人大班多少能看得过来点。今天放学外婆去接,老师还当场指挥娃表演了段起立报告啥的。今天杯子也终于记得带回家了。乌龙事还是很多,比如下课了自己跟老师说要出去买汽水喝去;或者大家传本子时候传到他就把一叠本子顶头上玩,还哈哈大笑啥的。但老师挺宽容的,就教育一下也没骂他。很感激班主任啊,如果卡塞不上去,我打算过一段整一面锦旗过去。.


crescent,你瞧,我把这个帖子也搬来了,方便我以后查找,你是个很会动脑筋的好妈妈,向你学习,当然我也是个好妈妈,还记得我那时和你说因为看到孩子被强势孩子欺负的事吗?我当时萌动了让孩子留一级的想法,为此我特地在原来的幼儿园请假两个月,给孩子在一个私立幼儿园的小小班落了户,刚开始孩子有些不适应,但很快就融入了,而且因为在那个班里,他比人家大,能力强,有时还会欺负别人一下,我当时很高兴,有那么点久旱逢甘霖的感觉,你说我是不是很自私啊,当然他欺负人家时我也是要骂他的,但心情真的比看着他被人欺负时好得太多呀,可是我的良苦用心都白废了,两个月后,我问他喜欢哪个班,他还是喜欢原来的班,其实这一点也是我原来纠结的一点,就是孩子一直是爱和大孩子玩,那怕被那些孩子欺负他也喜欢和他们玩在一起,而和比他小的孩子他会很没劲,这样说吧,如果大龄的,同岁的,比他小的群体让他选择的话,他一定是选那个大龄的,如果幼儿园是我家开的,我一定让他跳一级也试试,可没有这个如果那也只有做罢,结果两个月后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公立幼儿园,好在人家那些强势的孩子也更懂事了,在我的视线范围内,倒也没什么欺负的事发生了,罢,罢,罢,反正我是尽心又尽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5: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http://www.tudou.com...

http://www.tudou.com/listplay/LhCgAYGgZYw/7LP_azOqL0s.html

赏识教育三字经(2007-10-31 10:30:19)转载▼标签: 教育杂谈  
1.在生命之初,当孩子呀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父母都是睿智的教育家,他们用充满赏识的心态,用爱的阳光抚慰着孩子,孩子在欢乐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这种爱是三月了的春风,是饱含深情的甘露,而不是夏日的骄阳,不是酸雨。所有孩子茁壮成长,像一个个天使,小精灵。孩子爱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缘于父母对他的爱。孩子在这种爱中充分地肯定自我,承认自我。滋生了一份自信与合理的宽容。
2.赏识发自心底,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它是不随着分数、名次而波动的。赏识是孩子在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孩子犯错误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杨帆开进的动力。赏识就是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还坚信你的孩子是天下最好的孩子,你都永永远远地为他骄傲,为他自豪。智力和心态之间的关系:二者好比是芝麻与西瓜,毫无疑问,后者更重要,丢了西瓜,捡再多的芝麻也是没用的。分数本身也是孩子能力的一种体现,但分数不该是生活的全部。父母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分数。
  3.失去平衡的标准。你对孩子的标准不对,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八岁的孩子内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成人在听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都会哈欠连天,精神不振,你又怎能要求一个孩子精神抖擞呢?大人总在无意之间不平等地对待孩子,一方面他们不自觉地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自然达不到,于是他们就会生气发火。发火的时候又引发了另一端,批评起孩子来完全把他当成孩子,也不管出去的话是否伤害了孩子自尊,是否当着外人的面,这种是态度上的不平等。还有一种表现就是该孩子作主时却喧宾夺主,任凭孩子眼泪汪汪,伤心不已,而自己心里还窃以为正确无比。有父母咨询我说对学习缺乏自觉性的孩子怎么办?他们说孩子拨一拨、动一动,有点时间从来不肯主动看书。他们的孩子不是小学一年级就是二年级。我反问他们自己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是否每天放了学完成作业还捧着书看。他们沉默了。对于想要做合格父母的父母来说,必须要掌握好这一关,尤其是中学阶段以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在一天里看孩子不顺眼的次数超过三次,就得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目光带刺了。
4.我会这样说:“妈妈想请你原谅一件事,今天的动物园去不成了,因为妈妈不得不去加班,你帮妈妈想想,怎样来弥补一下?”孩子也需要父母平等地对待。好多时候,都不是孩子不喜欢听父母说话,而是父母的话不中听。“孩子,妈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才六岁,就能坚持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琴,妈妈小的时候都作不到,真的,说心里话,妈妈很佩服你。我建议她这样做,答应儿子的要求,但提出一点,只能买一套金庸的小说,并保证在完成作业后才能看。让儿子知道,妈妈信任他,一定能战胜自己,把学习安排好。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父母无论是想鼓励孩子,还是想批评孩子,在说话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会不会说话,直接决定了你的话被孩子听进去的效果,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奥秘很简单:在说话之前,先在大脑里过一遍,确认如果你是孩子,你也能接受的话,再把它说出来。当一个人把希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时,典型的反应就是放弃了自己的成长。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后,就放弃了自己的成长。当一些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又时候比孩子更加无助,更加无知,想劝说鼓励孩子,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5.早期教育,要保护孩子的灵性:只问播种,不问收获,这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触觉是复印机。孩子天性不喜欢压迫,若父母太看重收获,在谋种程度上便压制了孩子的积极性。被当众揭短,他有一种失落感。不自信的孩子,最怕的事就是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当众揭孩子的短,这是许多父母都会犯的毛病。他们心中无数,嘴上便无门,一出口便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信任的同时要宽容,父母之所以不信任孩子,是因为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宽容也就是接纳,面对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同时,宽容还有另外一个层面,那就是父母的反省,孩子每一项问题存在的背后,父母都或多或少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反省是必不可少的。
  6.成绩倒数第一的那位学习的母亲,不但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对着自己孩子劈头盖脸一顿毒打,把内心的不满向孩子身上尽情地倾泄。反而把双手搭在孩子的肩上,用无限慈爱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自己的儿子,不久母子俩人眼里都含满了泪花。当别人不解地问这位母亲时,她回答:“你们任何人都可以看不起我的儿子,但作为母亲,我没有理由不为儿子自豪,我相信他是最好的孩子,要我打儿子,永远办不到!”孩子需要信任,无条件的信任。信任在孩子表现出优点时容易做到,而在孩子表现不尽人意时,父母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其实,这时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支持,让孩子看见父母就像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许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总不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告诉父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诉苦只会引来斥责,没有哪个孩子会傻到自讨苦吃。
  7.“你看你,一无是处,将来怎么办?”“谁说我一无是处,我下棋下得好。”“下棋好管什么用,将来能靠这个吃饭吗?”如果你发现类似的对话也存在于自己和孩子之间,那你对孩子便存在着不信任。有一个现象很奇怪,每当孩子在拼命证明自己能行时,父母就异常气愤,仿佛孩子昂起的头严重侵犯了自己。他们又一个杀手锏:你行,你行学习成绩怎么一塌糊涂?此话一出,那个硬撑着的孩子便像断了线的风筝,精神萎顿。父母心满意足,殊不知,他们正在竭力破坏着孩子那点仅存的自信,事后还要怪罪孩子对什么都不上进,缺乏进取心。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是不信任孩子的第二种表现。当然,不是不能比,而是怎么比,但若把这些对比深藏在心,并付诸行动,那就过分了。孩子挨训,往往会激发起父母对孩子的第三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失去了面子。一个孩子,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只有父母信任他,他仍然可以顶天立地于天地间;一个孩子,若天下所有的人都看得起他,而他的父母却看不起他,那他是脆弱的,易碎的。给孩子信息的支点,还父母自豪的世界。无论是哪一种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都反映了父母脆弱的心理。究其原因在于父母的思维方式。父母对孩子信任的过程也就是重建自己光明思维的过程。对父母来说,全倒掉,快点跑尤其重要。一方面,父母要把自己固有的经验倒掉,不要用自己的设想来规定孩子的前程,要让自己不断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做父母的应该把对孩子的焦炉和担忧全倒掉,把精力用在自己生命的成长上。有许多父母放弃了自己事业上的追求,放弃了生活中的娱乐,一心一意投入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来,却往往适得其反。一方面过多的关注孩子承受不了,好比大树需要太阳的照射,但放十个太阳在天上,就得请后羿出山射日了。另一父母,放弃了一切,只剩下了孩子的父母内心极易失去平衡,对孩子孤注一掷,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也不公平,为什么你自己不起奋斗?方面的此类牺牲得不到孩子的认可,也在情理之中。
  8.就像农民种庄稼,庄稼长势不好的时候,农民从不敢拔一样,孩子在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父母从不敢打孩子。因为怕孩子永远都学不会走路,永远都不能开口说话。许多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一批评就“对人不对事”,用“老是”“总是”等字样把孩子“批倒在地”,把矛头直接指到了孩子的品性上,加重孩子心中的罪恶感,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了,自己不是好孩子了。父母并没有把真正生气的原因表达出来。父母打孩子也好,骂孩子也好,其本质是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一个不是独立的个体来说,自然谈不上信任。要做一个合格的父母,首要的是信任孩子。而信任孩子的第一法则就是放下高举的拳头。
  9.每天晚上写一张激励孩子或赞扬孩子当天表现的纸条,在孩子熟睡后放到孩子枕边。早晨醒来,孩子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些温馨的话,一天心情都很好。/他在家里挂一块小黑板,每天出门前些一句祝福孩子的话,晚上孩子一迈进家门就感受到这种无言的爱,心情愉快,自然做起事来就快。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一定要坚持下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个表面冰冷的孩子内心正在瓦解,他只是在考验你是否真心而已。
  10.赏识有四种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肢体语言和心灵语言。我认为口头语言不如书面语言,书面语言不如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不如心灵语言。大多数父母都习惯于用口头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对于在口头语言中交流遇到困难的父母来说,其它三种语言可能更有效。沟通自然是教育的前提,关键是怎样让父母把此时此刻的心情传送给孩子,让亲子之间相通起来。这是就可用文字来沟通,文字沟通是全新的,不像语言的转变,显得突兀。
  11.(父母给儿子的信)儿子,我们心爱的儿子:
  你好!当我们第二遍读你刚才写给我们的这封信的时候,我们热泪盈眶,不,差不多要热泪横流了。儿子,我们感谢你,我们为你感到自豪,快慰。我们看到了你在成长,你在不断地进步!你今年不过才十五岁,可是你很懂事,你很明理,我们在年这么大的时候,可远远不如你呀!孩子,中考迫在眉睫,你一直都在努力,真难为你了,小小年纪就参与了激烈的竞争。孩子,我们当然希望你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你近期的宏伟目标----考取淮中的高中。我们相信在高中阶段,你也一定会像初中阶段一样,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奋进。不过孩子,请你放心,如果你失败了,希望你不要灰心,你要重新振作,争做搏击暴风雨的海燕。孩子,请你放心,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永远是你坚强后盾,哪怕你失败了一千次,爸爸妈妈也会给你一千零一次的信心、力量、斗志和希望!孩子,你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是不平凡的,经历了你考取淮中全家祝贺的喜悦,经历了你生病住院的痛,更经历了你祖父与世长辞的重大变故。孩子,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孩子,充满信心吧,你一定会成功!孩子,在你的信中,我们看到了你在成长,你在信中说:“责任,现在我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责任重大呀!”是的,责任是重大。可是我们要说,上淮中重点高中是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出路。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人生的目标。你看,惠灵顿、纳尔逊、丘吉尔,哪个是为私利而奋斗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哪个不是在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树立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孩子,你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你们现在是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你们将来要为中华腾飞而工作。孩子,你不是很喜爱《岳阳楼记》吗?树立远大的目标,崇高的理想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吧!孩子,你的爷爷生前是十分爱你的。他希望你成才,更希望你成人。在你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爷爷就亲自剪贴,亲手装订了《怎样真正爱你的孩子》这本小册子,亲自指导我们如何教育你。孩子,爷爷生前多么爱你,而他又把爱藏在心底,体现在关心爱护你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当中。孩子,相信你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以告慰在酒泉之下的爷爷。孩子,自从你求学以来,我们看到了你洒下的汗水,付出的心血,也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孩子,你是好样的!请你放心,今后不管怎样,我们永远爱你,永远是你的后盾,我们将永远给你信心,希望和力量!
11.很少有父母会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我们永远爱你”之类的话。事实上孩子很需要这样的表白。做父母的真该换一种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而不是埋在心底。孩子成长的过程便是一个犯错误的过程,在错误中成长便需要父母的宽容,需要父母给孩子一个容错空间。宽容是信任的得力助手,没有宽容,就没有真正的信任。两只轮子配合起来才跑得快。我会说:孩子,爸爸知道你不是想扔这遥控器,爸爸知道你心情不好,如果仍这些能让你的心情稍微好一点,爸爸买十个一百个遥控器给你仍,只要你心里舒服一点。这才是赏识教育中真正的宽容,体慰孩子的心情,原谅他的过激行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反省机制,而父母的宽容恰好能促发这一反省机制。宽容的背后,提供给孩子一个发泄的渠道。父母的职责在于教会孩子出来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自我发泄。董孩子很重要,在懂孩子的诸方面中懂孩子的情绪最重要。当你的孩子冲着你大喊大叫摔东西拍桌子时,丢给他一个枕头,然后安静地退出。
12.所谓当局者迷,有一些问题看似是孩子的问题,跟却在父母身上,父母却不知,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宽容的另外一个修炼法则便是父母要彻底地反省自我,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将问题解决。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打上了父母深深你大烙印。孩子出生之初,就好比一张洁白的画纸,父母凭着一份感觉在上面作画,可能是一幅佳作,也可能是一塌糊涂,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是被动的。一旦父母发现自己的作品出了问题,本能地会把矛头指向作品,追究“你到底怎么了”,却很少静下心来,先问问自己“我怎么了”,问问自己该对作品的现状负有多大的责任。教育中太需要一种“我怎么了”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将父母已裂变的心态就转过来。反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孩子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反思的另一层含义是孩子本来没什么,是父母自己的心态扭曲了,对孩子太苛刻了。这里面有一个镜面原理,。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父母的心仿佛是一面平整光滑的镜子,真实地映出孩子的天真可爱。上学之后,父母总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对劲。其实孩子并没有变,是父母的心态变了,变得象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只看见孩子的弱点。一旦父母的观念再转变回来,抱着赏识的心态看孩子,那面镜子又变得平整光滑起来,从中父母可以看到如诗如画的情景,可以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和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个层次的反思具有普遍性,做父母的很容易就进入苛刻的误区,将尺杆定的太高,于是看到的总是孩子够不着的现实,这种苛求尤其是对一些优秀的孩子更为普遍。女儿带着18分的考卷,心里忐忑不安。哪知妈妈说“很好呀!说明我的女儿已经学到了十八分的知识。下一次,肯定会超过十八分。告诉妈妈,倒数第二名考了多少分?”女儿说:“二十分,比我多二分。”“好,咱们不怕,就追他。”妈妈出乎意料地够朋友让女儿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况且这两分的差距,实在是小菜一碟,女儿心理上先够着了妈妈定下的尺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13.孩子犯了错误,很多父母往往是一顿暴打。表面是教育孩子,实质是认为孩子丢了自己面子。这时候的“打”没有任何理智,全是情感发泄。发泄的结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成长,反而使孩子自暴自弃,没有起到任何教育上的效果,又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孩子犯了错误,做父母的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感到丢面子,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父母的表现也大相径庭,有的父母在感到丢面子之后粗鲁地对孩子一顿打骂,而有的父母却把这看成是一个教育机会。好比孩子在学走路,只有在他跌倒时才需要父母的支持。给孩子一个机会,就像孩子在学走路的时候,一千次跌倒,一千零一次相信他会站起来,父母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而毁掉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14.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放手,将孩子该做的事让孩子去做。同时还要给孩子权利。权利发和义务早就一个人的责任感。沟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倾听,听孩子想说的;二是请教,说孩子想听的。家教中的跷跷板失衡:一种是物质与精神的失衡。物质上父母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的欲望,而在精神上却缺乏激励甚至更多的是苛刻与打击;一种是义务与权利的失衡。太多孩子该做的事父母代替着做了,许多孩子该决定的事情父母代为觉定了,这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个性。在家庭中,孩子也要尽自己的一份义务,父母将劳动的各个项目列出来,可以让孩子选择一项。这一点很重要,在位家人服务的过程中,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对他的付出,才能学会关心他人。一个人有了勤奋的状态,自然在学习上也会多花功夫,这都是相通的。对于孩子学习上的依赖,要逐渐放手,不能一步到位。决定什么时间段作什么事情,如果因为主观上的原因做不到该怎么办,父母中充当见证人,而不是监视人,在整个时间段内,非不得已,不要去干涉孩子,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父母只关注结果,做到了,给予表扬,做不到,孩子按自己的制定的措施自罚。其次,给孩子找做作业的感觉。最后,让孩子看到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作业的好处。比如可以看电视,可以看课外书,可以玩玩具,可以和父母做游戏。凡是孩子主观行为上导致的结果,父母都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否则他永远不会学乖。如:踢球时打碎的玻璃,让他自己去上门道歉并拿自己的零花钱赔这块玻璃。沟通短路,亲子关系错位的根源。许多父母的悲哀就在于心里疼爱这孩子,却不知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沟通是人类的本能,没有人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小时候孩子对父母是那么信赖,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讲,渐渐地孩子觉得父母好像不再那么通情达理,动不动就用学习来压,用大的够不着边听出了耳茧的大道理来压,如果孩子预测到把事情讲给父母听是这样的结局,他会选择闭口不提,把欢乐、不欢乐闷在心里,或与别人讲。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有了平等,才有尊重,而沟通中的尊重不外乎一个动作,那就是倾听。孩子是父母创造的“作品”,父母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时,会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等形式把不满传送给孩子。孩子一旦认为自己不行,或某个方面不行,他的小小的心里便落下了一个结。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来解开这个心结。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解心结的过程。之所以要解孩子心中的结,因为心结关系着孩子无形生命的健康,父母为孩子治好有形生命的一个伤疤,也许过了几天,孩子就忘的干干净净,但若父母解开了孩子心中的一个结,孩子可能会记得一辈子,受益终生。整个沟通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发现孩子有述说的倾向时,加以询问:发生什么事了,让孩子将过程讲述一下。其次,在孩子讲述的过程中充当倾听者角色,在这一步骤中,最忌讳妄下断语,把责任归在孩子身上,令孩子本来难过的心更加难过。最后,询问孩子从中得到了什么经验,下一步打算怎么做,并提出你的建议。一般父母日夜犯的错误是从第一部直接跨到第三步,致使沟通短路,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教育者本人的行为、态度和方式。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什么,必须先明确他需要什么,向孩子请教这个方法最能体现互动的教育规律。农民种庄稼都知道,庄稼最需要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企业家们也懂得是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爸爸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怎样做你才更满意....?”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出值得你崇拜的学生。向孩子请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的确想知道孩子心里所想。请教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孩子不正确的要求,仍然要驳斥,只是在驳斥时要委婉一点,讲清道理。另一种是明明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比如提醒再三,他仍不写作业,光顾看电视,你就向他请教:如果他有个这样的儿子,会怎么做?
  15.怎样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呢?给孩子找感觉,可以从孩子的优点入手,也可以更正孩子对于自己弱点的感觉。孩子胆子小,就给孩子找胆子大的感觉;孩子毕竟调皮,就给孩子找懂礼貌的感觉;孩子动作慢,就给孩子找快的感觉;孩子数学不好,就给孩子找数学的感觉。这位母亲在反其道而行之,她明明希望孩子净一点,注意力却老是看到孩子动,看到海不算,还不停地提醒孩子你很好动。天长日久,这种观念便会沉淀在孩子脑海里,若再加上母亲情绪化的批评,再让孩子改正好动的毛病就比较难了。其实,只有坐父母的认定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才会从孩子身上发现越来越多的天才表现,又时候不妨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自信的火焰在孩子心中燃烧起来,孩子便一步步找到天才的感觉。教育的奥秘就是为孩子找感觉,让他找好孩子的感觉,找学习的感觉。好孩子的感觉是根本,在好孩子的感觉下,他才能找到学习的感觉。尝甜头,成功的甜头,是找感觉的延续。给孩子尝成功甜头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个“窗户纸原理”,即父母尽可以磨,但点破的动作让孩子来完成,让孩子在其中找到一种英雄的感觉。给孩子找感觉,尝甜头,孩子在顺境的时候需要,孩子遭受了挫折的时候更有必要,孩子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找行的感觉,将孩子的人生支撑起来。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不管任何孩子,只要他愿意干某件事,父母、老师永远永恒的态度就是太好了,然后才是不对的地方。太好了,一切都太好了,哪怕是孩子十道题只算对了一题,只有他做了;哪怕孩子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通顺,只要他写了;哪怕孩子写作业只快了一分钟,只要他努力了;哪怕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只给了父母一小口,只要他想起来了...一句太好了,一句你真棒,孩子从父母这里得了赏识、肯定和继续前进的动力。习惯于对孩子说“太好了,你真棒”的父母是孩子前进的力量之源,是孩子需要休息时的心灵港湾,不管在外边遇到了多大的挫折,都会想起家里有一座大山。于是孩子才会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往直前,开拓自己的未来。凡是不愿意培养俗物的父母,都该给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个榜样。许多成功的父母都本能地让孩子体验成功感。在给孩子找成功感觉的时候,千万不要去逼,那只能南辕北辙,而应该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否则还不如不去尝试。有一天,孩子走到你面前,神情沮丧,眼泪汪汪:妈妈,我觉得我太笨了,我不行。有一天,你已考到钢琴八级的孩子忽然很苦恼地对你说:妈妈,我再也不要弹琴了,太苦了,太没劲了。......凡此种种,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孩子遭遇挫折了。这时,你该如何激励孩子?首先,你要表现出足够的沉着。要让孩子觉得,你就是一座大山,足够承担一切考验,要让孩子觉得你能给他力量。哪怕自己心里没底也不能显露出来,再没有比父母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脆弱更糟糕的事了。其次,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这里要运用沟通技巧。而且,在孩子倾诉过程中,要尽量给孩子肢体上的温柔,比如握着孩子手或搂着孩子肩,这些小细节很重要,是一种无声的支持。最后,帮助孩子分析形势,引导孩子往光明的方面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cr...

下面引用由[U]crescent666[/U]发表的内容:

lingyu,看来你儿子程度相当好了。我儿子去年我也是先找了个私立幼儿园想多混一年,当时找的是涉外的,六千多一个月挺贵的,他小朋友对着老师猛攻,一天以后老师就受不了把他退了;后来还是通路子去了家公立了...


两类幼儿园比较起来,我感觉着还是公立幼儿园更正规些,对孩子规矩的养成比较有帮助,而私里幼儿园则更包容些,对孩子的接纳度比较高,各有各的好。

我儿子相比之下就是一小绵羊,我也一直在反思,到底是天性使然呢,还是环境的原因呢,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他基本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会骂),两年多了,从没什么他打人之类的投诉,只有别人打他的,还有一次还被一个小女孩挖破脸,还是回家后我才发现的,这也是我想让他留一级的最大原因,可是他在小他一年的孩子那里我也就看他欺负过一个小女孩,所以可能就是天性,只好接纳。可是貌似我和他爸的基因里都没这个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1: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心在...

下面引用由[U]心在天上[/U]发表的内容:

我家孩子小时候根本不愿意翻书。现在直接进步到看怪物大师这类的!当然因为是姐姐现在爱看这套书。他自己看插画,问问标题和人的名字,有些故事情节不知道是不是姐姐讲的,他貌似还能讲点出来!今天儿童之家开园,表...


这养孩子都是这样的,今天我看到一篇文章:

   
[U]9月开学季,很多孩子成为了新生,作为父母,心情如何?

  至少我看到,身边的好多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早早开始了焦虑。不单单是上什么学校的问题,还要纠结怎么幼小衔接。现在多数幼儿园都不再提前上小学的内容,教育部门也频频出台“减负”规定。但这样的政策似乎并不能打消父母的顾虑,他们还是掏钱把孩子送进各种幼小衔接班,提早开始学拼音学认字学算术……

  提前学了,就可以松口气了吗?不,还得担心孩子有没有学进,有没有出现厌学情绪,会不会影响上学后的专心?总之,左右为难,非常纠结。哎,谁让现在孩子少,谁让教育是我们做父母的不能重来不敢失败的事业。

  特别是身处这个价值观教育观都多元化的时代,父母们想给孩子童年却又怕误了孩子的青年中年,想要改变却又不敢不从众……孩子的问题,让很多父母失去了自信。

  怎么办?我们一起来讨论。当然,不管别人怎么说,接不接受、怎么接受,还是在你自己。就像人家都在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如果你把人生看做是一次马拉松呢?再说到幼小衔接,大家都在讨论语数英语的分数,可如果你看到孩子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呢?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教育,重要的是,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孩子、懂得孩子,并努力做他们的榜样。[/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2: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上,我想每个家长...

楼上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上,我想每个家长都是有过幻想的,但是抱有幻想是不可能减轻思想压力的,特别是有着发育缺陷的孩子的家长,只有孩子的成长,比如他和同龄人相比较各方面越来越好,曾经的缺陷越来越淡化,孩子家长的那个思想压力才能得到实质上的减轻,否则就是浮云,除此以外还有就是父母对孩子彻底的接纳,思想压力才能得以释放,但这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涅磐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看过您的帖子,我觉得您和我在这个论坛上...

我看过您的帖子,我觉得您和我在这个论坛上曾遇到过的一个朋友很象,看了很多很多的书,我曾经评价他“博晓古今,学贯中西”。
不过您说的爱因斯坦也是自闭症谱系的,我就不敢苟同了,如果您看过爱因斯坦传记,看过他给自己还是女友的第一任妻子的情书的话,你就会知道他和女友之间相互的情感有多浓烈,中山三院的邹小兵教授说,能够在爱情的基础上结婚就不算是自闭症,因为爱情是人类感情的最高境界,能够有爱情的人就不是自闭。
每个人都在窗前看这个世界,有些人看见的只是镜子,有些人伸手不见五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3: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i...

下面引用由[U]jin706[/U]发表的内容:


梵高不也会写信吗,而且梵高以前的室友大吵走后梵高就气的割掉自己的耳朵,最后梵高开枪自杀,基本上他肯定患有精神类疾病,但是一般精神病很难有他那种能力梵高也有喜欢的人,那还能是什么正常人谁能那样,而你...


一声叹息,一声笑,不再辩论。欢迎光临寒舍,谢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14: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教育专家说  不要因为短期的面子...

教育专家说

  不要因为短期的面子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现在很多孩子在上小学前提前上培训班学习语文数学,有的家长虽然不赞同,但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提前学,上学后会落后于人,影响自信心。父母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是不必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提前学习知识,会让孩子到小学后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因为要学的都已经知道,学习起来没有挑战,孩子觉得实在是没有意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结果是得不偿失。孩子其实不用参加幼小衔接班,如果要参加,也最好是选择那些注重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学校,而不是提前灌输知识的学校。

  其次,把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在和其他人的比较上,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引导会让孩子觉得只有赢才有价值,导致的结果是害怕失败或者是自暴自弃。孩子的自信心应当是建立在父母接纳和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才有健康的自我形象。

  往往家长更在意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怎么样,除了希望孩子好,很多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但面子跟孩子的健康成长哪个更重要?不要因为短期的面子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适应的变化很多,比如环境的变化,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品格的塑造、适应能力的衔接比知识的提前学习更重要,这就好比种树,培育好了扎实的根基,树自然容易长得茁壮、开花结果。培育孩子好的品格和习惯,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根基。

  所以对于孩子面临幼小过渡阶段的家长,我的建议是:

  1.注重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2.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导和鼓励孩子学习尊重他人。发展出尊重和责任两个核心品格。

  3.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探索愿望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看短期的考试成绩。

  罗 坚/文 王颖燕/整理

  

    不要过早增加幼儿学业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本着艺多不压身的原则从小给孩子培养多种技能。可是,丰富的简历就是孩子未来成功的保证书吗?

  最近一份“幼儿园孩子简历”让很多网友大呼“自己的简历弱爆了”。这个小朋友不但学过钢琴、英语、轮滑、冰球、武术、舞蹈,还认识300多汉字,参加过体育比赛……有人惊叹,有人焦虑,有人质疑:学龄前儿童精通十八般武艺,是不是就等于孩子均衡发展了呢?现在的早教机构真的能将幼儿的最佳潜能开发出来吗?有研究表明,过早让孩子掌握更多学业很可能伤害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过多过早训练孩子的才艺,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均衡发展。比如要训练一个幼儿滑冰、弹钢琴、下棋等才艺,需要花很多时间。相应的,这个孩子在其他方面,比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亲身体验人际交往的时间就减少了,这可能会伤害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如果孩子非常在意某个领域的成绩,总是通过成绩来评估自己,也不利于他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以及信心。

  可以让孩子去接触各类事物和活动,在孩子感兴趣,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因为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接受信息的多少,而在于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可能是有助幼儿发展得比较好的方式。

  游戏也许是个不错的方式。很多研究都指出,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发展。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建立更好的注意广度;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美国小学一年级小学生的书包很轻,只有一个活页夹、一包点心和一瓶水。活页夹左边写着keep,放带回家的东西,比如课堂作业、学校发的通知等,看完后放在家里;活页夹右边写着return,放家长签字的条子、在家里完成的作业等。父母要和老师沟通,除了打电话,也可以在夹子里放条子。那么课本呢?没有!所有的教材都留在学校了,因为很大很重,而且有些阅读教材就是绘本,所以从不拿回家。

  当然没有教材不等于没有书。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阅读的国家,甚至在低年级有点重文轻理,我的孩子学校外面挂有这样的标语: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是你一天最重要的20分钟。他们的教学内容,从学业上说,和中国比看起来比较简单,比如数学,一年级小朋友还在学0-12个数字。不过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阅读有分级,会介绍各种文体,让孩子学习写作各类文体的小文章。而且很多教学内容都和生活、安全有关,比如请警察到学校来做安全教育,他们还学习什么是社区,怎么选择健康的食物,还有专门的行为指导课。行为指导课通过木偶的表演,把情景演出来,教孩子具体怎么与人交往,怎么遵守规则。

  不过早增加幼儿的学业,并不等于父母对孩子完全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其实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比如,在生活中加以引导和练习,能够料理自己的一些事情,绑鞋带、整理自己的书包等;比如,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一定要认识字);比如,在玩玩具的时候注意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将来适应学校和促进学业进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不希望孩子“零起点”入学,我们需要在非知识型方面让他们做好入学的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11: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白了,小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将孩子培养...

说白了,小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懂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具有修养和健康体魄的人,不管是学前的启蒙还是入学后的教育,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围绕这些目的展开。而评判一个孩子在幼升小和整个小学阶段是否优秀,关键在他对“渔”的掌握程度,而非单纯“鱼”的数量。

  小学老师说

  这样准备可以帮助学习语文:

  适当识字,用绘本进行亲子阅读。

  逛街的时候看到各种路牌、店名可以让孩子认一认。

  和孩子一起阅读小古诗,培养他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这样准备可以帮助学习数学:

  认识百以内的数字。

  去超市或者有数字标签的地方让孩子认认。

  认识生活中基本的立体和平面图形。

  帮助孩子学会看时间。

  拿扑克牌玩比大小,在游戏中帮孩子了解一定的数概念。

  这样准备可以帮助学习英语:

  有比较好的学习兴趣和语音、语调、语感。

  在家营造一种英语语境,如趁吃饭休息的空当播放英语磁带,在家具或电器上贴上对应的英语小标签,家长有意识地和孩子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

  课前适当预习一下课文,课后复述一下课文。

  

  有利于孩子学习和适应学校生活的好习惯:

  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

  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

  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

  4.记忆和思考的习惯

  5.遵纪和守时的习惯

  6.合作和分享的习惯

  

  老师的建议:

  1.选择学前启蒙教育时,要注意对方的资质,要找师资力量有保障的。

  2.兴趣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也就是综合素质,比能认几个字对幼升小阶段的孩子来说更重要。

  3.家长教育孩子时,最忌讳简单粗暴,要知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但不是自傲、自大)很重要。

  4.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指责孩子的失败,要和他一起寻找困难的原因,并帮助他一同解决,并及时鼓励。

  5.快乐不是放纵,让孩子快乐成长不等于让他们随心所欲。

  6.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父母可以在一边看看书,营造爱学习的家庭氛围。

  7.空闲时候,多和孩子交流,和孩子一起运动,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做孩子的知心人、引路人。

  8.与其担心孩子不拔尖就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还不如多和老师沟通,和学校形成一种合力,对孩子更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2: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cy...

本帖最后由 lingyu58 于 2015-9-8 10:39 编辑
下面引用由[U]cynthiawp[/U]发表的内容:

很想知道发育迟缓的孩子长大是什么样。


Hi,你好,去年当我第一次发贴询问时也是好想有个明确的答案,但现在想来这个问题真的是无答案的,因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无论是NT,发育迟缓,还是自闭症谱系的孩子,他的未来都是无法预知的,但有三点比较重要,一是孩子的天资,二是孩子的潜质,三是父母的引领教育,对于一和二我们能做的是接纳,但对于三我们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去领悟的。

当然做为一样经历过困扰的同行者,我深深理解你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2: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ingyu58 于 2015-11-17 09:22 编辑

    亲爱的朋友们,我知道您一定很想知道我的孩子,这个3周岁两个月才会模仿发声的孩子的现况,我也很多次想记录一下,但是有一个老家长的话却一直响在我的耳边“不想再刺激还在水深火热中的家长”,于是便一次次放下了,可是我知道也有很多和三年前的我一样的新家长,您们很希望能看到和自己孩子情况相似的孩子大点后的情况,我就在这里简单更新一下吧,留给有缘。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但早在去年他就比同龄的孩子提前进入了小学,这是一个我们这里的热门小学,报名人很多,孩子们由老师带领着排队到另一个地方参加面试,家长不能在旁边,出乎我的预料的是我的孩子被录取了,录取比例是1:4,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赢得的竞争,其实去年他的语言还不是很好,我想是老师看上了他展现出的别的方面的能力吧,而我也成了小区里家长羡慕的对象,包括在我的孩子不会说话时说出种种怪话的人,呵呵,进入小学后一切都很顺利,他的语言进一步提高,和那些伶牙俐齿的孩子不能比,但已基本属于正常,学习效率比较高,基本不需要我插手他的学习,另外我的孩子异常的表现就只是在语言上,没有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也没有刻板,他的一些比较好的智能是在三周后才表现出来的,我发现他的悟性很好,举一反三的能力很强,那时这点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是他的语言一直很慢,我的时间都花在提高他的语言上了,我收集了大量语言训练方面的资料,但直到他五周岁后语言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大的起步,而这个过程就像那些两三岁孩子语言发展过程差不多,并没有因为年龄和语言训练而省略了步骤。
     当我再看这个帖子,回首往事,似乎已经是很远的事情了,好像他一直就是现在这样的,可是他语言没有上来之前曾被怀疑是弱智,自闭谱系,多动症,甚至还有脑瘫(理由是三岁前走路掂脚尖及不会咀嚼),呵呵。其实现在咨询那么发达,即使以前对这些个名词一无所知,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去了解,对比着您就会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必受制于他人的判断,毕竟妈妈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
     最后祝福每一个孩子,也祝妈妈们好运。
     另您若懂我就不要再顶贴了。
     


                                                                                                              写于2015年9月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19:4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我儿子现在是个很正常很优秀的孩子,绝对不是阿斯,更不是高功能,他现在读四年级了,学习成绩优异,还是班级里的班干部,这可是竞选出来的呀,如果说我还觉着他少出什么,就是他的性格温和了点,再来些男孩子的霸气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1 19:57: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我在这个论坛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发发和小胖的帖子,但是现在的我和那时的想法不同了,虽然两位妈妈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其实如果他们的孩子不是那样的孩子,就是再付出也是成不了那个样子的孩子的。我就是爱说大实话,无论你的孩子现在是怎样,还是活在当下,既然他因你来到这个世上,就好好爱他,好好安排,或者你的孩子也和我的孩子一样在未来长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了呢。言尽于此,就此别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3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