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语晨3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晨宝,蒙福的孩子!愿神拣选你!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a...

下面引用由[U]pastryjing[/U]发表的内容:

  

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有人能这样帮你 这样尽心尽力的照顾晨宝 我非常羡慕 这是我非常非常羡慕的地方


依妈,老人和我们一定会有摩擦,但是他们很爱晨宝,没有人付出会比他们多.是的我是幸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语言既然考拉妈妈点名,我就谈谈小子语...

语言
既然考拉妈妈点名,我就谈谈小子语言方面我们采用了什么措施,希望对其它家长有帮助。总体来说,我们小子的语言发展经历的过程如下:从第一次仿说单词(ABA时的那种鹦鹉学舌)到第一次主动说“妈妈”有2-3个月的时间,然后是大约接近一年的单词阶段,当然中间有很少的主+谓+宾的句子;然后才是简单句子较多地出现,但是句型简单固定,就那么几句;大约半年后,才开始有花样繁多的句子,最近感觉他的句子开始出现思维型/抽象的句子,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型的句子了。当然,在他四岁时,所有的问句(WH QUESTION--WHEN,WHERE,WHO,WHAT,WHY)基本上过关了。目前主要集中在他的社交语言方面(PROGMATIC)的训练了。整个过程还是很艰难的,但是现在一路走过来,还是觉得他算发展还不错的,因为他中英文兼通,而且中文比英文好。而且他这方面的进步对他的康复方面,也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所以还在训练孩子说话初期的家长千万不要悲观,只要坚持不懈,了解孩子的个体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他们会给你们惊喜的! 给大家鼓鼓劲!!

下面是我们采用的措施: 
(1)只要我跟他在一起,会不断地跟他说话,ENGAGE;
(2)在教他说话的初期,他的ORAL MOTOR很差,并且他属于声音非常微弱型,所有我集中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要有一定的时间挠痒痒,让他放声大笑,不断地大笑,让他的气流从胸甚至腹部出来,而不是仅仅从喉咙发出;他的气流微弱,教他吹气,从吹泡泡开始,但是发现对他难度太大;于是换成吹小喇叭,那种一吹可以有卷纸伸长的,可是难度还是太大;于是又用棉花团,还是不行;最后换成带他在家里的窗玻璃上哈气,让他看见哈气后,玻璃上有雾气,他感觉新鲜,于是他开始连连在玻璃上吹气,找到哈气的感觉以及让气流从体内出来。当他有进步后,开始返回去用棉花球训练吹气;继而春天的蒲公英,小喇叭,最后才是吹泡泡。这一路走来非常艰苦,从老师第一次开始教他吹泡泡到他第一次自己吹出泡泡,总共花了10个月的时间。记得那天那个老师看见小子自己吹出了泡泡,欣喜之情不言而喻,几乎激动得要哭了。上述过程在选材(训练他吹)方面用了ABA的思想,就是材料的选择难度要从最容易开始,逐步递增。
(3)还是ORAL MOTOR,用各种不同难度的吸管喝水,锻炼他的口腔及其周围的肌肉。各种吸管的难度也是从轻到高的。
(4)语言老师的配备相当多。语言轰炸。他的“你,我,他”训练也没有那么注意训练,只有一个老师一周上一个小时的课,课上老师有涉及到此,大约3-6个月他不知不觉就会了。
(5)设置障碍,让他必须用语言表达。
(6)DMG的服用,主动语言的出现和增多。第一次服用DMG三天,小子从没有主动语言到主动喊“妈妈”七次(一天之内)。后来很长时期我没有给他增加DMG的用量(保持在一天2粒),因为觉得他会开口说话了。但是,去年十月,我觉得他在学校几乎不主动说话,于是开始给他增强量,结果我每有增加,老师上课的反应就有变化,当然是说他语言方面的进步。结果后来他的OT中心的语言老师今年说小子的语言飞速发展始于去年十月。
(7)高压氧(HBOT)对他语言的帮助。他去年作过两次HBOT,现在回过头去看,他两次高压氧结束后,语言方面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感觉明显。

当然如果不做(6)和(7),很多小孩的语言也可以发展起来。只是在这里,我是实话实说,它们对我们小子的确帮助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9: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B]以下是个正常2岁孩子妈妈做...



以下是个正常2岁孩子妈妈做的小结.转自摇篮网.我觉得这孩子应该智商偏高语言超前.可是真可怜啊,估计整天在学习,连玩的时间都没有,这么好的孩子,有童年吗?


2岁小结 2009-02-21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宝宝就2岁了。

2岁来基本每一天,宝宝都是在爸妈的关注下快乐健康地成长的。   

2岁的宝宝,身高91厘米,体重26斤,大运动和身体的灵活度发展得很好,跑得又快步子迈得又宽,跳、投、踢、打等活力十足,体育以后应该不会成为问题哈!

最让妈妈感到欣慰的是,宝宝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不错,中英文齐头并进!

中文从1岁8个月开始系统学习,四个月时间所读的各类书已超过100本;《康氏》10本书已熟读4本,儿歌100首中的70、80首基本会背,加上爷爷教的自己编的儿歌,掌握的儿歌应该可以达到100首左右;童话故事100首都已讲N遍,能自己讲出来的大约有10个。会唱的儿歌也是越来越多,跟爷爷每天在家都放碟给他听分不开。

因为积累得多,宝宝很多时候都是能见物抒情哈!有时很多我听了一时都想不起出处呢!
字卡的学习因为妈妈的不坚持,有一段时间中断了,现在又重新上路啦,每天10张字卡循环学习,希望能有更多的突破。

英文从1岁9个月开始接触,1岁10个月正式系统规律地教,2个月过去了,效果可以说是很明显的。从开始的排斥,到现在的很乐意地跟读,听力也有了很好的进步,词汇量大约200左右。已经不再区分中文和英文,一样乐意接受,这是最大的收获!

主要的教材是《机灵狗故事乐园》ABC级和《体验英语》第1级。机灵狗每周4本的进度,55本书现已过半了,体验英语10本已学了5本,进度是每周2本。除了读和听这两套教材外,还有就是白天爷爷在家放的视听的碟片了,有洪恩巴迪节拍英语、洪恩英语童谣、GOGO学英语、幼儿园英语等四五种。

后续的教材将采用台湾东西图书出版的《phonics  kids》、《sight  word  kids》和《跟小小孩说英文》。这三套书加起来1000多块,希望用自然拼读的方法教会宝宝读和拼写,并具有一定的输出能力。

宝宝2岁了,妈妈用在买书和碟等的费用超过了3000元,宝宝和妈妈都要加油哦,不要浪费了这些好资料!

我越看觉得这当娘的有问题,有很大很大的问题! 估计不是AS就是HF

教啥英语呢? 我也中学才开始学EN.混在外企加狂迷美国肥皂剧现在也是满口EN连口音都非常正宗的美式.需要那么小开始荼毒孩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本来觉得今天的日志都写了,可是晚上晨宝又...

本来觉得今天的日志都写了,可是晚上晨宝又送给我些新惊喜 .杨教授教的些TIPS,在晨宝身上得到验证,让我更加坚定的拥杨.

- 人为设置障碍

拿积木合子给他玩却没有打开(往常我肯定会帮他打开).要打开这个合子真有些难度.他自己琢磨了一会儿(超过一分钟),尝试若干次,结果- 他走到我面前,拿合子给我,看着点头说"谢谢",意思是让我帮他打开.我好高兴啊!要是我一开始就帮他打开了,他肯定不会这样!

-  摇头点头的泛化

给他吃益生菌片,甜的,问他好吃吗?点头.已经多次验证了他知道点头是肯定的意思.没太教,他自己泛化了.给他他"不喜欢"的玩具,他"摇头"拒绝,屡试不爽

-  初次试验负面情感

和他一起搭积木,他把搭好的房子推倒! 我很生气,大声呵斥他(其实是为了实验他是否会看脸色).刚开始反应不大,还笑嘻嘻的.过了一分钟发现不对劲,就小心翼翼地看着我,不笑了.突然又笑着冲向我说"妈妈妈妈".说了好几次.是一钟道歉的方法吗?接受.

-  主动语言增多

名词性的主动语言增多了.比如看到西瓜,苹果,小刀就说 瓜瓜,果果,刀刀.尝试接我唱的儿歌的最后一个字,比如我说"两只老虎跑地...."他就说个类似"快"的音

不断地给我信心.谢谢好晨宝.妈妈会再接再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天得出一结论,学理的女人容易生ASD儿...

今天得出一结论,学理的女人容易生ASD儿.虎娘学经济的,我学电的,鹏仔妈学机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郁闷,为啥我的级别还是圣骑士呢?...


我郁闷,为啥我的级别还是圣骑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2: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郁闷,为啥我的级别还是圣骑士呢?...


我郁闷,为啥我的级别还是圣骑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2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以为混满400分就能升级了.现在发...


我以为混满400分就能升级了.现在发现我错了.以上为骗分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06: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虎...

下面引用由[U]老虎娘[/U]发表的内容:

看到你给方姐K,真有趣啊,不过我怎么没看到你说要教语晨减法呢?你偷偷消灭证据了?


哎说你智商高就是高啊.这你都推理出来.

估计看到我原贴的人不多.一被方姐K我就删了主要内容.不能带坏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写给晨爸(最近电话都比较少,可是晨爸一定...

写给晨爸(最近电话都比较少,可是晨爸一定会来看他儿子的帖)

你最近在你最喜欢的地方STAY一定很开心吧.是不是又很臭美的逛OUTLET SHOPPING了?控制下别买太多东西.是不是又狂吃SPAIN生火腿了?那一口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昨天收到你的短信,心里很温暖.这么大的事情让我做主,充分体现了对我的信任.夫妻间的信任是最重要的.非常感动.

另外嘱咐你下不要太在乎享受,有时间还是要抽空上YILIN学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1: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刚看到小P妈的旧贴,好好学习下....


刚看到小P妈的旧贴,好好学习下.

kwenma2,有关于我儿子对数字的迷恋总结!

Kwenma2 ,
       你好!
        我一直记得要给你我儿子有关迷恋数字的总结,刚才已经打了一篇,不知怎么的给删了,明明记得存过。不说了,重来一次吧。我家儿子自从两岁多就开始迷恋数字。当年有一本书从1-100的数苹果,香蕉那些实物的。每天中午晚上睡觉前都要和我一起数。我还奇怪:小小年纪,怎么对数字那么拎得清,还以为他聪明好学呢。于是每天跟着他一起数,乐此不疲!后来发展到:见数字就给我报出来,准确无误!高速公路的speed limit,超市里的价格唯一见小数点的数字要让我念,不停地念。家里所有有数字的东西他都要念。荡秋千,一定要数到1000或者2000才肯下来,每次有孩子在旁边等着,我都着急的不行,跟他解释要“share,take turn,too long time”好说歹说都照数不误!特别让我难堪!那些妈妈一定认为我没有家教!后来,他被诊断出来后,我才知道如何“对付”他:因势利导!看到家里的钟就教他如何读时间;看到温度计就告诉他这玩意儿是用来干什么的,还教他读大体的温度数字,每天早晨起来他会来报告今天有几度;看到体重计也给讲这是干什么用的,还帮他称称有多少磅,如今他自己还时不时地去称一称,告诉我他又长大了;看到微波炉的menu数字也一一告诉他都是干什么用的,他都记得哪个数字是用来做爆米花的;看到烤箱的数字也给他解释蛋糕面包是通过它烤出来的,如果温度太高就会烤糊(burned)他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碰上高速公路的 speed limit,我会解释为什么要设这个sign,速度太高的话容易象他看过的movie Herbie赛车一样飞起来,车与车就crash,人要受伤或die.他不到4岁就可以用掰手指做10以内的加减法,后来他玩一个打"枪”的game要计积分累加,我就教他列竖式加减,他马上就学会了。前几日,去邻居家玩回来跟我说“Jami是11岁,他姐姐14岁。”我就问他“你跟Jami差几岁?”他马上说“6岁”我又问他“Jami姐姐跟你姐姐差几岁?”,他又答6岁。接着他很纳闷地自言自语“为什么都是6岁?”我就跟他说“因为11-5=6,14 -8=6,还有10-4=6,20-14=6,9-3=6很多很多的,同一个答案不一定只有一种解法;就象你跟你姐姐差3岁,Jami跟他姐姐也差3岁 J,因为14-11=3,8-5=3,还有4-1=3,6-3=3很多很多。”他立马说“Now ,I got it !”前几日,我让他做一位数加减法巩固心算能力,他一直抱怨太easy了。他玩计算机也喜欢玩和数字有关的游戏,我就限制他每次只能玩10分钟,否则就不能玩计算机,他倒也开始遵守我制定的规则,偶尔赖皮多玩几分钟我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只要不要太沉迷就行。都是一阵一阵的迷恋,所以我认为只要因势利导,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的。
      你家儿子,我看了你全部的帖子,进步很神速,非常欣喜!再接再厉!有什么问题我们再来一起想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4: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o...

下面引用由[U]joyce2008[/U]发表的内容:

嘻嘻,又淘到宝了,265楼和267楼的就抱左了.

像超超,其实我不着急他的语言表达,可是他的口腔控制真的不太好,常常流口水,到现在也不会用吸管.回去试一下和他玩玩"哈气"的游戏. 对了,晨妈,你...


哈,265楼是COPY KWEN妈的.

口水的问题,我家儿子一岁半后给他多嚼硬东西比如大杏仁玉米片,现在好了很多.软吸管以前也是咬,两个月前的一天突然几分钟就喝完一罐酸奶而吸管基本完好.吹,一岁半前没教过,也是两个月前买了吹龙(就是一个管带一条卷纸筒),我第一天没教会,他爹很牛,第二天教了几次就教会了.现在晨宝吹龙吹的不亦乐乎.给他用杯子喝水时晨宝还经常自己吹,我觉得气流还比较足.

口腔控制可能要多管齐下,作用也是相辅相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6: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虎娘从前的贴子中说她觉得TIGER开窍了...

虎娘从前的贴子中说她觉得TIGER开窍了,进入了快车道,我现在也有这种感觉.

12月底被诊断为轻型ASD时候,他固执,也不觉得他很理解我们的意图无论是语言还是手势. 感觉和他沟通交流的门是关着的.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想干什么,他也很沮丧,不高兴的唯一反应就是大哭.

现在感觉刚好相反.觉得轻松很多,我们和他说话他基本都理解,简单手势可以解读,主动语言慢慢变多,眼神变好了. 他也用各种方式表达他的需要和感情. 他的交流按YILIN的标准是在L3~L4之间.还有很多的分享,主动发起游戏. 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给我新的惊喜.

每天去机构接他即使他看不到我远远地听到我声音就兴高采烈扑过来.附近有个老人看他,我说爷爷,他看过去,我说和爷爷BYE,他就看着人家BYE BYE .估计短时间别人看不出他的异常.

平时对人面孔注视的时间和机率也大大增加.

今天还做了个试验.我们基本很少叫他大名.老师游戏课时会叫.外婆说他在他的小组中应名做的比较好,我就喊他大名,我一喊他马上转头看我笑嘻嘻的,还举手说"哎!" 眼神亮晶晶的,有种得意的意味.

我真的觉得我们慢慢的把他向正常孩子的方向拉.

就先写到这里吧.晚上继续陪他玩.

现在外婆下午给他加大量的运动和感统,可能对他帮助也比较大.

药物方面,可能会慢慢地增加DMG的量到1.5颗或者两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6: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风访邹小兵

  邹小兵,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教授。
  
  摄影/本刊记者 张立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邹小兵作为最早一批关注和诊断自闭症的儿科医生,改变了以往只由小儿精神科医生确诊自闭症的现象,为自闭症在国内的宣传科普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病率接近智障发病率
  
  
  三月风: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最新调查表明,已高达1/160。我国学者估计目前中国可能有150万甚至数百万的自闭症患者,您是怎么看待这种高发病率的?
  邹小兵: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自闭症的发病率增高,这一数据统计和自闭症诊断标准的修改以及公众和医学界对自闭症的认识、诊断水平在提高有关系。
  近些年,国外对自闭症的诊断率也迅猛增高,美国的统计数据从以往2/10000提高到1/150,英国和日本的数据比美国还高,达到1/100。这一现象也是因为国外这些年对自闭症的定义和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的。我国自闭症发病率的提高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实际上自闭症人群一直存在,只是当我们对自闭症的认识提高了,就会发现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原先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的人,再认真分析会发现他是自闭症;你也可以看到另一种现象,在某地如果医生能够诊断自闭症,该地的发病率就增高。
  需要重视的是,这一发病率对慢性残疾性疾病来说,是非常高的,它已经接近精神发育迟缓(即智障)的发病率,自闭症与精神发育迟滞、脑瘫已经成为儿童三大主要致残疾病。
  
  16号染色体异常
  是最新研究发现
  
  三月风:自闭症病因研究的历史发展及您了解到的最新研究进展是怎样的?
  邹小兵:国外自闭症实验研究进展比国内快,病因研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自闭症是与遗传基因有关的生物性疾病,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不详,估计不是主要病因。今年1月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报道了有关自闭症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
  原先认为是“冰箱母亲”理论,即自闭症是父母冷漠和教养刻板化导致,在美国,这种说法当年导致了很多内疚难当、悲痛欲绝的自闭症患者母亲自杀,这种观点被彻底推翻。
  有少数学者认为自闭症发病和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有关,主流研究和越来越多的相关性调查否认了这点,更多倾向认为是基因异常导致。
  今年1月9日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J)上的一篇论文——《染色体16p11.2缺失或重复与自闭症密切相关》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它的主要完成者是中国人,美国哈佛大学儿童医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吴柏林博士。
  很多人一直相信自闭症与基因和遗传有关,但是一直找不到确切的证据。最近10年来总是有学者说找到了某个有关联的基因,但最终又因为无法重复而不了了之。这次的研究发现特别有价值,它发现,在16号染色体的短臂11区2带发现了一个微小的缺失,这个地方约有25个基因。尽管它只是在1%的自闭症的患者体内找到,但因为正常人群中这一缺失的发现率是万分之一,由此推算,自闭症患者身上出现这种缺失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00倍,它是致病基因。
  美国媒体认为这一发现的意义重大,但也提出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目前只是在1%的自闭症患儿身上发现了这种基因异常,而且这些基因异常的患儿的父母大多数并没有这方面的缺失,说明这种基因异常是新发的变异。
  
  准确说法是自闭症谱系障碍
  
  三月风:您刚才谈到近年来,自闭症的定义和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
  邹小兵:公众常说自闭症,在学界,自闭症的准确说法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它包括典型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等。
  简单来说,典型自闭症是指具有经典性的语言障碍、交流障碍和特殊兴趣、刻板行为的患者。阿斯伯格综合症是指具有正常智商和语言发育无明显落后但是具有交流障碍、刻板行为等特征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英国有学者指出牛顿、爱因斯坦、米开朗其罗等一大批改变了世界的人可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一些自闭程度很轻的患者,他们的症状不典型。我们说自闭症的发病率增高,也跟我们提高了对这部分人的认识有关,他们有一部分甚至就是生活在我们中间。
  三月风:天才都有自闭症特征么?
  邹小兵:英国有个科学家就提出,是自闭症改变了世界,人类历史上有很多顶端天才具有自闭症特征,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天才们光辉灿烂的一面,而忽视了他们自闭的一面。国外有一个“孤岛天才综合症”的网站,记录了阿斯伯格综合症人士的特才,他们可以不与你对视,可以生活不会自理,但他们能背万年历,脑袋里有大英博物馆12000种藏书的目录,坐飞机在罗马上空盘旋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整个罗马画下来,听一遍音乐就能弹奏出整首曲子。以前国外报道这样的案例比较多,国内其实也有很多,在我们的病例中也见到不少。
  三月风:弱中央统合(weak central coherence)的心理学说是不是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邹小兵:弱中央统合是揭示自闭症神经心理机制的一种,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学说能够全面解释自闭症患者的特殊才能,如果能成功解释,兴许整个人类的智能都将大进一步呢。国外实验室也在根据自闭症患者具有特殊才能的现象,做类似研究,他们发现当让健全人大脑中的某一部分功能暂时失去能力,受试者的记忆力突然变得很优秀。
    三月风:不能分类的自闭症(PDD—NOS)是怎样的一种表现?
  邹小兵:比如一个小孩,他1岁左右能叫爸爸妈妈,1岁半也会有意识的叫爸爸,也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想上街玩”,但他基本上不能进行一个回合的对话,他在幼儿园会唱儿歌,但从来不会描述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他也很少用食指指物,会不会用食指指物,是我们早期筛查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还有老师反应他记忆力强但沟通差,一个人玩。我们经过3个月才能确诊他是PDD—NOS。
  
  干预治疗效果
  不像想象的那样槽糕
  
  三月风:您怎样看待“自闭症不可治愈”这一观点?
  邹小兵:广泛的自闭症有很多分类,轻型非典型性的自闭症不存在治不治愈的问题,他们本身就在健全人当中,只是他们的行为有些怪异,并且从自闭症的三维研究来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些非典型性自闭症人士的怪异行为会碎片化,有些怪异行为没有了,有些还保留着。
  对于经典自闭症来说,1980年以前,学者认为这不可治愈。但1980年以后,美国、英国、欧洲国家相继开展了很多自闭症儿童的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康复训练及其教育等工作,他们展开的这些工作其实改变了我们对自闭症不良预后的认识,自闭症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干预后就一定那么差。
  现在世界各国有越来越多的报道,自闭症儿童由于训练而有了改善,走向了康复,甚至一部分孩子进入了普通幼儿园、小学、中学,拥有了正常的人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肯定是可以改善自闭症的,不仅轻度自闭症患者能得到康复,重度自闭症患者有相当一部分也能做得到。
  美国的天宝·葛兰汀是重度自闭症患者,两岁半确诊,康复后,在伊利洛斯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拿到博士学位,任教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牛栏设备都使用她设计的产品。她身上仍有自闭症患者的特征,但她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还有了学术地位,就算健全人了。自闭症患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康复教育方法,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6: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a...

下面引用由[U]pastryjing[/U]发表的内容:

太羡慕你们的感觉了


依依一定会好的,你要相信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7: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陳長文<給母親,也是給為人兒女的信〉,

台湾朋友发的,转贴一下

我的母親
    陳長文律師長期投入教育、法治建設,目前是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最新出版的《天堂從不曾撤守?─陳長文書信》(台北方智出版)是他對人生、對人事的觀察和體悟。講義特摘出文末後記〈給母親,也是給為人兒女的信〉,與讀者分享。
  要談我的母親,就要從我的父親談起。
  我的父親,是在國共內戰的末期,甚至精確地說,根本是在國共內戰「已經結束」後陣亡沙場的。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事實上在大陸的作戰已徹底失敗,但我的父親仍返回大陸去指揮在四川的部隊,進行註定失敗的戰爭。父親原已帶著母親和四個兒女來到台灣,但隨後又前往四川,參加了那場奪走了他的生命,奪走母親的愛侶,也奪走哥哥姐姐和我的父愛的戰役。那時的我才五歲,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兒。
  我知道這樣說很不孝,對父親來說很不敬,但當我長大後,開始有了自己對人世的價值判斷後,我打從心底的認為那是一場沒有意義的戰爭。我甚至在想,父親去世時才三十八歲,對比現在已是花甲之年的我,那時的父親根本就還只是個「孩子」。這樣的一個「孩子」,是如何去思考那樣一個烽煙四起的年代??是如何思考他做的事情所代表的意義?
  我常在想,父親戰死沙場的最後一刻,心裏寄掛的是什麼?是國家榮譽?還是愛妻身影和他摯愛的一群子女??或者,他根本什麼都來不及想,死神就倏忽地取走了他的生命。真正的答案我不知道,永遠也都不會知道,但這個問題我永遠都會掛在心頭,永遠地追問著。
  這答案或許永遠是謎,但另一個答案卻是十分清楚,我的母親自此成為寡婦,在漫漫艱辛的人生長路裏,一肩扛起撫養四個子女長大成人的責任。事實上,我還有一個弟弟,因為年紀實在太小,經過八年抗日戰爭、帶著四個兒女的顛沛,母親顯然已是精疲力盡,無法帶他來台灣,便留在福建家裏頭,後來因病過世。雖然母親從沒多說什麼,但我知道,那也是她和我們這一群子女,另一個一輩子都埋在心裏的痛。
    從頭想起,母親過世時九十歲(二○○四年),來台灣的時候是三十五歲(一九四九年),在台灣待了五十五年。父親約莫十五、六歲時就進了軍校,在那個外患頻仍、內戰殷起、不安定的年代,很多男孩子於是投筆從戎,做為職業選項,當軍人不能說不是一個相對較佳的選擇。
  父母親家都在福建,我的外公、舅舅都是華僑,因此母親幼年家境算是不錯,小時候上教會學校,也念到中學、高中。因此,母親和父親,家庭背景雖有差別,可是母親就是喜歡上了爸爸。很快地,他們結了婚,然後度過了對日抗戰的時期,母親就跟著父親的軍隊四處遷徙。我是民國三十三年在昆明出生的,那時已是對日抗戰的尾聲了。抗戰結束,又遇上了國共內戰,我們一家人遷徒過哪些地方我並不十分清楚。也許父親、母親和我們一家人,曾有過一段安定快樂的相處時光,但我想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在顛沛流離吧。一個身不由己的年輕軍官,隨著軍隊調來調去,家人要選擇團聚不分,就只能跟著他像浮萍一樣飄移不定。
  民國三十八年,好不容易,父親帶著一家人來到台灣,但很快就受命回防四川。父親在十月從台北被派往四川,這一次父親沒有把家人帶在身邊,那時的局勢也不許可他再帶著家人。他返回四川後,國民政府在大陸的情況迅速惡化,國民政府在大陸一路潰敗,局勢終不可挽。
  母親過世後,姐姐在整理遺物時,找到了父親在前往四川的路上,分別從香港、成都與重慶寄給母親的幾封信。
  父親在來信中,也表達對孩子們的關心。叮嚀大哥要幫母親照應弟妹,叮嚀二哥「不可再頑皮要和藹妹妹和弟弟,且要聽大哥和母親的話」,也交代兩位哥哥「到學校讀書,不可以和別人打架,回家後要多溫讀、習寫、嚴加管訓」。兩位哥哥也完全做到了父親的要求,相信父親在天上也會感到安慰。而對於尚年幼的姐姐和我,父親則希望我們「活潑健康」。
    而在父親的最後一封來信中,雖然信中的字句平緩,但卻看得出父親為不讓母親擔心,在字裏行間避重就輕地想要壓抑局面已甚緊張的實情。
  在那封等於是遺書的父親來信中,並沒有林覺民在〈與妻訣別書〉中刻刻不忘的國家大義。我看到的是一位丈夫、一位父親對妻子兒女無限的思念與關心。父親告訴母親,自己的身體康健,請母親不要擔心,也交代母親要照顧好身體;尤其提起母親常有頭痛的問題,建議母親去求教醫師作診治。他還關心著哥哥、姐姐和我的成長;他似乎對他的寶貝兒女有相當的瞭解;他對母親分析他對我們的看法;他請求母親費心的教我們。父親知道家用拮据,也提到他掙扎著要不要將身邊所餘的三兩黃金寄回家中,但這三兩黃金可能是他返家的希望所寄,他只好留在身邊預做急用。只是那三兩黃金終究沒能助他與家人團圓,他便戰死在四川邛崍的五面山,母親從此不再盼到她心愛的丈夫的來信。
  這幾封信一直被珍貴地保留在母親的身邊,長達五十五年之久。它告訴了我們母親內心中的深愛與深痛。然而母親卻能按住她內心的深痛,用她無比的愛心與毅力把我們帶大成人。她不曾指望我們做達官顯要,她只想我們規規矩矩地長大成人。
    父親的走對母親來說,是莫名其妙的一個狀況。每每想到這裏,我心中都有無比的哀痛。當時政府的決策,就把我的父親送上這一場莫名其妙的戰爭。捲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卑微,父親、母親、哥哥、姐姐、我,還有其他在那場戰爭中喪失生命、喪失丈夫、喪失父親、喪失愛子的人,每一個都那麼卑微,無力又無奈地承受戰爭帶來的痛苦。
  所以我想,我有足夠的理由對戰爭深惡痛絕,以前的政府很爛、以前的時代很悲哀,有時命運造化由不得人,但至少現在,自詡生活在文明社會裏文明的我們,就應該要有足夠的警惕、足夠的智慧去記取歷史,不要再讓同樣的悲劇重演。
    父親沒能回來,但我們一家的生活還是要繼續過下去,那時才五歲的我實在太小,還無法具體體會父親已不在人世,更無法體會母親當時的心情,我不知道母親花了多少時間從喪夫之痛中走出。記憶中的母親,就是沒有任何怨言地拉拔著我們長大。
  小時候,我們住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的眷村,也就是現在第一飯店後面的巷子、一江新村那一帶。我們一家人和幾家合住在政府配給的房子。現在的我,很難想像母親當時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印象中,小時候的我不愁吃不愁穿,但一個家庭中沒有爸爸,終究很多事情是不一樣的。父親陣亡時的官階是少將參謀長,政府對陣亡將士的遺屬有撫卹與補助,也會配發米糧,如果不要米糧的話也可以換錢,但父親終究不是達官顯要,家中經濟當然不好。要不是住在新加坡與印度的外公、舅舅們寄錢來接濟我們,對家裏的經濟起了幫助,我想我們家很難度過那一段艱難的歲月。母親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養大這一幫孩子。
  當然,在那個時代,也有很多經濟像我們一樣困苦的家庭,但一個沒了丈夫的女人獨力扶養四個子女,那背後的辛苦,沒有相同經歷的人是難以體會的。只要回想起母親的時候,對她真的感到難以形容的心疼及佩服,因為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沒有父親這個遺憾外,自幼我感受不到生活裏任何的困難,母親把我(和我的兄姐)照顧得妥妥當當的,我從來不需要也不懂為這個家操心什麼。但這也會讓現在的我很難過,我之所以可以快樂地度過平順的童年,那平順背後的艱難,其實都是母親一肩挑了走。
  大哥、二哥、姐姐分別比我大八歲、五歲和三歲。大哥本來打算從軍,但母親反對。母親對大哥說:「爸爸已經把人都送給國家了,你還去嗎?」大哥後來沒從軍,改念海專(第二屆)。念完海專後就上船工作。當時當船員的薪水還算優渥,最早出社會工作的大哥,選擇當船員這條路,顯然是為了分擔母親的辛勞。事實上,我的大哥自從父親過世後,就一直扮演父親的角色在照顧弟妹們。
    二哥書念得很好,很有文采,以第一志願進入成功大學水利系就讀,畢業後拿到獎學金遠赴美國的愛荷華大學,畢業後,在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博士學位。省吃儉用、認真工作的他,會寄錢回家給母親。在兩個哥哥都開始分擔家計後,我們家的生活狀況似乎也不像以往那般拮据了。接著姐姐從台大商學系畢業後也出國讀書和就業,再接著我從台大法律系畢業,服役後於一九六八年拿到獎學金赴加拿大念一年書,接著又在美國念了三年書,在國外整整待了四年。
  一九七二年我回到台灣,哥哥姐姐那時都已經在美國定居了,我是唯一居住在台灣的孩子。母親輪流在幾個孩子家住,在新加坡(二哥後來到新加坡教書)、美國也分別住了一段時期,但她終究不習慣海外的生活,就回到台灣跟我們住,但想到哥哥、姐姐還有在國外的孫子孫女們時,她就到新加坡、到美國留住一段時間,和孩子、孫子們住在一起,享受著含飴弄孫之樂。我想,那應該是母親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吧。寫到這裏,我記得母親曾多次對為何她僅有的四個孩子不能居住在一個地方表達了無可奈何的遺憾。雖然母親曉得她的願望有客觀上的難處,但她的遺憾至今仍然令我(和兄姐)感到不安。我想母親說那句話的時候,一定也想到了父親和我們的天人永隔的遺憾吧。
  這一段母親最快樂的時光,一直到她八十七歲時開始有了變化,但我卻沒有特別注意到母親的變化。
  一方面是因為年紀大了,另一方面,顯然也是因為做子女的我警覺性不夠,沒有發現母親開始有「阿茲海默症」(又稱老人失智症,是一種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的先期症狀。母親的行為舉止開始有一些不尋常,意思表達不太清楚,常常忘記東西放在那裏,會對外界事務感到懷疑與不安……
  當母親情況愈來愈不好,長住海外的姐姐毅然放下在美國的家庭,回國專職照顧母親。還記得當時我向姐姐求援,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了,太太長年照顧文文負擔已經到了極限,雖然經濟上仍有能力請額外的人力來照顧母親,但有沒有親人專心全意照顧畢竟是有差別的。
    當我把情形告訴了姐姐,姐姐二話不說回台灣探望母親,然後就在台北租了房子,放下在美國的先生和兒女,全心全職地照顧母親。
  我常在想,自己要深切反省。母親生病的那段時期我很忙,忙到母親的狀況顯然已經不可挽回的時候,我依然還在忙,在忙理律的事、在忙教書、在忙紅十字會的事,而理律又在二○○三年底發生了面臨存亡關頭的「新帝事件」。我總在想,忙或不忙,究竟日子不是我能選擇的,排除掉給自己的藉口,我相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應該是我能選擇的。而那時的我,如果選擇「不忙」的話,我可以為母親做些什麼呢??我相信我可以做得多一些,一定可以讓母親的餘年過得更愉快,也可以減輕我現在的遺憾。如果可以再來一次,我會怎麼做呢??我覺得應該會做的事情,我當時沒做的,我想講出來。
    我應該在母親還沒出狀況之前就要發現、就要有所警覺,母親的身體已經有了不可回復的問題。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統計數據,全世界大約有二千四百萬的阿茲海默症的病患,超過八十歲的老年人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機率罹患阿茲海默症,而超過八十五歲的老人更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得病。換言之,對超過八十歲的老年人來說,這種疾病是很常見的。而就算母親沒有得到阿茲海默症,以母親的高齡,也一樣會有其他疾病出現。當時母親已高齡八十七歲了,身體走下坡是顯可預見的事情,但我對這一個顯可預見的事情警覺是非常不夠的。
  我覺得為人子女者,真的要在還來得及時,花更多心思去注意年邁父母的身心健康。當然,我也知道現代社會很多子女都忙於工作、討生活,要面對無窮的經濟壓力,我不希望我這樣的說法,會讓人覺得我在唱高調,會覺得我的經濟條件比較好,當然說得容易。
  我不是唱高調,我是真切希望大家如果能力許可的話,多關心父母親的健康狀態,要花更多的心在老人家的身上
    另外一件讓我很自責的事情是,母親打發時間的消遣之一是打麻將。哥哥姐姐和我每個月都會給母親零用錢,母親後來因為年紀大了,加上曾摔了一跤,行動開始不便,就不再外出打麻將了。
  有一天母親對我說:「欸,長文,你怎麼不再給我零用錢呢?」我心想:「媽媽,您人在家裏頭,要什麼我都會給您,根本不需要錢啊。」
  我記得,文文和小倩的媽對我說:「長文,你還是應該給媽媽零用錢。」我就說:「不用。媽媽不需要用錢,要零用錢幹嘛?」母親過世後,我確定我錯了,我錯得很嚴重。
  人總是太本位,太從自己的角度與邏輯想事情,我們很容易忘記,別人站的位置、站的角度、重視的事情、邏輯的習慣,以及情感的偏好,都不一定與自己相同。母親就是母親她自己,她不是我,我也不是她,我認為理所當然、邏輯正確的事情,對她來講,她不一定能理解。但同樣地,母親不管基於任何邏輯的或非邏輯的理由(比較放心)需要錢,那就是她的想法,那是她想要的,我怎能用我的邏輯去凌駕她想要的事情,代她判斷什麼是她需要的或不需要的呢?
  現在,我每次想到這裏,都會很難過,如果我還有機會再來一次,我不會再這麼自以為是的偏執,我一定會一如往昔給母親零用錢的。可是,這「再來一次」的可能性只會在虛擬的小說裏出現,現實的世界裏,很多事錯過了就來不及了,我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古時候人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真的是最殘酷,也最令人無奈的真理。
  還有一件事,就是時間的分配,母親病重時,理律法律事務所遇上了新帝事件,正處於風雨飄搖的階段。忙碌的另一個意義是,我把應該用來關心母親的時間,挪到了處理理律的危機。
  如果一切能重來,我會希望在當時就告訴同事們:「對不起,讓我走吧,讓我陪我的母親,那已是她人生最後的一段路了。」但要作出那樣的決定也真的很難很難。
    二○○三年十月,理律遭遇了新帝事件的打擊,面臨最險峻的挑戰。二○○三年十一月,理律和新帝談完賠償方案,理律的情況算是初露曙光,但仍然很危險和脆弱的,母親在二○○四年三月過世,而理律要到二○○四年十二月才算度過第一年最險峻的局面,並大致完成了理律精進計畫草案。對於仍處於危機的理律,我該在什麼時候放手呢??誠然,這是很困難的問題,我覺得我也不具備足夠的警覺和智慧來抉擇。
  又或許,在這兩難中間,根本沒有答案吧。我不知道,但我沒有在母親最後的一段人生路途上全心地照顧她,無論如何,這已是挽不回的遺憾與事實。
  事實上,我不只是在母親人生的最後階段仍埋首在工作中,即便在此之前,我也一直是一個把生活重心相當程度放在工作上的人,好像理律、紅十字會、海基會和教學工作非我不可似的。這自然會排擠我與母親相處的時間。其實理律真的也沒那麼非我不可,就像很多年前,我在海基會公益服務近兩年,為了兼顧海基會和理律的工作,海基會和理律坐落在同一幢大樓裏,我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海基會上面,只有在海基會工作結束,下了班後,才下樓回到理律。那時我根本分不出心力處理理律的事,但理律也依然經營得很順利,一切都很上軌道,理律有一群最優秀的同事,他們有能力克服任何困難、處理任何危機。我太過放大自己在理律的角色了。
  在此,我非常感謝理律的同仁(尤其是我的長期夥伴李光燾先生,以及在二○○四年退休的徐小波先生)將近四十載的支援和包容,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援,我絕對沒有辦法兼顧這麼多律師事務所之外的公共事務。
  因此,當母親正走上人生的最後旅程時,我對這件事仍然蒙昧無知,我還是依著我原來的工作慣性,將大部分心力挹注在理律或其他公益事務上。
  我那時也自以為我已盡了孝道,我雖然努力工作,但還是每天晨昏定省問候母親,到了星期六、日,我和姐姐、姐夫或家人會充當母親的牌友,陪母親打麻將(哥哥回台灣時也會加入)。母親那時候注意力等各方面的狀況都已經很不好了,坐她旁邊,我會偷看母親的牌,然後把她要聽的牌,和她準備要摸的牌偷偷掉換。
    當她摸牌的瞬間,她本已日漸遲滯的面容表情,忽然會煥射出奕奕的神采,母親開心地喊:「我自摸了。」我彷彿又看到以前的母親,我們都很高興看到母親那開心的神情。那已是那時候的我們,少數能帶給母親快樂的事情之一了。母親那時候的精神已不太容易集中,但是打個一圈、兩圈麻將,她的精神就會變好。
  我在想,如果那時的我能有更多時間,能陪母親多打幾圈麻將,能給母親更多的這種快樂的感覺,那麼今天我的遺憾會少很多很多很多。
  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晚上,姐姐急忙告知母親出了狀況,我到家裏看母親,接著救護車到了,我和姐姐在車上陪母親,救護車到了醫院急診室。
  醫師說:「已盡力急救,但很抱歉。」文文的媽媽接著也對我:「長文,不要急救了,媽媽已經過去了,這樣媽媽會痛。」我當時還不曉得,或者說還不能接受,母親這次是真的要離開我們的事實。
  其實,隨著母親的記憶逐漸退化,她的生命也愈來愈衰弱,我潛意識裏應該清楚,母親已經開始收拾人生的行囊,準備在某一天向我告別了,但我刻意壓抑著不想去面對。因為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也無從做好心理準備與母親分別,不論是六歲的兒子或六十歲的兒子,那種來自意識底層對母親的依賴,使我不敢面對「死亡」這殘酷的事實。
  我很難過在母親的事情上,我沒有用心去想,也沒有用心在規畫。在那之前,母親其實已經進出醫院及加護病房很多次了,受到三軍總醫院許多醫師和護士們的專業醫護。尤其是母親的主治醫師?──?陳健文醫師,他不但給與母親專業的醫護,更不斷給與我們精神上的支柱。
  親眼看著母親歷經的醫療過程,心中有萬分不捨,我想任何做人子女的,都很難接受看著自己的父母受病痛折磨吧。阿茲海默症漸漸惡化後,母親已不會自己吃東西了。而這件事又牽動另一件讓我很後悔的事情。
    母親雖然跟我們住在一起,但我因為工作因素,回家用餐時間比較晚也不太規律,因此除了週六、日時,我們全家會一起出去吃飯,平常則是各吃各的。
  母親也是等家人特別幫她準備好餐點,再請她吃,所以大多時間,母親也是自己一個人吃。雖然我會刻意在母親用餐時回家問候母親吃得好嗎,但和陪她吃飯的感覺總是不同。
  在餐點準備上,家人雖然很認真,但後來仍發現母親吃得不多,有時候甚至根本不吃。這讓我很煩惱,但我只是覺得很煩惱,也沒細心去想,母親是不是不喜歡食物的味道,有沒有其他可以引起她食慾的食材,或者母親根本就是沒胃口,我沒有用心去想。
  她說她不要吃。久了,有時她不吃東西,我還不耐煩,或者精確地說,是因為焦急而漸漸變成不耐煩,我會問母親:「妳為什麼不吃?」我不但沒有用心去找原因,甚至還覺得母親在找麻煩。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絕對、絕對不會對母親不耐煩,我會用心去想原因,去體貼母親的心情與處境,我不會讓同樣的情形再發生。但這些都是白說的,因為時間不再,沒有再來一次的時間了。我驚覺到,要對年長的父母親及時盡孝,因為人生並沒有所謂「再來一次」的機會。
  還有一個遺憾,那就是,我覺得我以前並沒有去想,母親有什麼遺憾?現在的我會想,母親的遺憾,應該有一些部分和我、兄姐們是一樣的吧,那就是對父親戰死沙場的遺憾。
  我覺得很後悔,以前怕引起母親傷心的回憶,惹母親難過,因此,我和哥哥姐姐們在母親面前總是避談父親的事。家中年紀最小的我對父親是毫無印象的,對父親的唯一記憶,還是從掛在母親房間裏,父母親在抗戰勝利後在南京市孔雀照相館的合照─英俊的父親和美麗的母親。我現在發現,那是不對的。或許我們談起父親時,母親會傷心掉淚,但那也一定比把對父親的思念壓在心底藏起來要好得多。我對父親的事知道得很少很少,因為那時候我們都不敢多問。多談父親,雖然總會勾起失去父親的傷痛,但至少母親可以多談許多和父親在一起甜蜜的回憶,我們也會多知道一些父親生前經歷的點點滴滴。但現在,連這些回憶也隨著母親的過世,而永遠埋在塵土裏,變成無人知道的祕密了。
    為了方便照顧,母親後來和專程回國來的姐姐同住。吃的問題,就由姐姐來打理。姐姐常常幫母親熬湯,陪母親一起吃,有一次,母親竟指著湯對姐姐問:「這可以吃嗎?」可見母親的認知能力也愈走下坡了。
  我很感謝宋維村教授,他是一位非常有愛心、非常關心兒童的心理醫師。在文文還很小的時候(二十多年前的台灣特殊教育尚待發展),他就擔任文文的醫師。我向宋醫師請教有關母親的問題,他特別到家裏來看母親,是他最先判斷母親的精神狀態異常的。他建議我們做進一步的檢查。後來我就到榮民總醫院掛劉秀枝醫師的號,劉醫師是一位專門治療阿茲海默症的醫師。經過她的檢查,確認母親得了阿茲海默症。
  很少生病的母親,身體開始變弱了。一切都不一樣了,從輕微的感冒、咳嗽開始,看醫師服藥後也沒有改進,後來竟轉變成肺炎,就這樣進了醫院。診斷的結果,肺部受到傷害,新陳代謝出了問題,還有進食吞嚥的問題。先後經過鼻管、氣切及胃管等手術的折磨。看到母親被這樣折騰,做子女的再怎麼心疼也幫不上忙,那時會發現,站在病魔前面,我們變得很渺小。
    母親的狀況時好時壞,在醫院的加護病房和家裏來來回回,那加護病房急救的過程,也是很痛苦的。
  說得好聽,母親得享九十遐齡是壽終正寢,但說得不好聽,我覺得母親在最後的人生階段受了很多的痛苦。我總感覺那痛苦好像發生在我身上一樣,到現在還感覺得到。
  雖然母親的認知能力隨著病情而漸漸惡化,在姐姐細心的照顧下(後來姐夫也從美國趕回來幫忙照顧),可以感受到母親精神好時還是認得家人的。母親看到家人會點頭、會笑,即便人在病榻上,也會讓人明顯的感受到她的開心。
  在這裏,我要回頭提我的姐姐。姐姐放下美國的家庭,回台灣專心照顧母親長達兩、三年。姐姐花所有的時間照顧母親,把母親照顧得乾乾淨淨、無微不至,陪著母親在病房和家裏來來回回。特別是如果母親的情況好轉,可以從醫院回家的話,姐姐總把家裏打理得舒舒服服,讓母親回到家裏會覺得很平安。到今天我還十分清晰的記得,在母親從加護病房回到家裏後的一個星期天下午,姐姐、姐夫和我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到附近公園散心的情景,母親的態度十分安詳和舒適,雖然子女心中已有著萬般複雜和無助的感覺。那次應該是母親生前最後一次到公園去散心吧。
    我把我的體會講出來,如果能夠因此被人借鏡,我覺得就可以免掉一些人的遺憾,不要像我一樣,現在還有那麼多的遺憾和愧疚,我想,這種感覺會陪我到人生終點吧。如果有一個人,他因為我講了這些,而能及時的多花一些心思關注他的父母親,而少了許多人生遺憾的話,那麼我就會覺得,我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懺悔,會有它的意義。
  給母親的信
  親愛的媽媽:
  您離開我們已經超過四年了,我和哥哥姐姐,還有您的孫子孫女與曾孫兒們都很想您。我到現在還是無法接受您已然撒手人寰的事實,似乎在我深層的意識裏,仍期待著您會在某個清晨或深夜,現身在家裏的某個角落,輕聲呼喚著我的名字。不知何故,我對您的思念卻是愈來愈深,尤其夜闌人靜時,您在我腦海裏的影像顯得格外清晰,但不再是您九十高齡的相貌,而是逐漸恢復您年輕時的容顏。
  前幾天,我看到您的孫女小倩在照顧十個月大的寶寶,她細心又耐心地餵寶寶吃東西,眼神裏流露著無盡的關愛,寶寶發出滿意的咕咕聲,專注地看著他的媽媽,眼神充滿著天真的信任,眼裏找不到一絲煩惱與憂愁。看著這幅天倫之樂的畫面,我不禁看出了神。
  但就在同時,一種很強烈的悸動佔據了心頭。我想到,六十多年前,當我還是十個月大的嬰孩時,您一定也是同樣充滿關愛地一邊逗弄我,一邊餵我吃東西吧,而我的小手抓著您的衣角,不清不楚地發出開心滿足的聲音。明顯地,我對那時的我與那時的您,應該已經很難存在著記憶,但那股溫暖與安全的感覺,確是百分之百地種進了我的心中。
  我想,這樣的溫暖記憶,也同樣存在您和哥哥、姐姐之間吧。
  媽媽,我好希望,死後的確有另一個叫天堂的世界,那麼此刻的您,一定正和分離五十五年的爸爸,和那來不及和我們一起來到台灣的弟弟,三個人一起在天堂的花園裏,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生活著。
    我多麼希望我的這一封信您能看到。雖然我知道,如同每一次,就算我說了什麼惹您生氣的話,做了什麼惹您生氣的事,您從來也沒記在心上,總是很快就忘了。您一定也不會把我在這封信中,那些我做不對、做不夠的事記掛在心中。
  但我還是要告訴您,如果,您能再回到我們身邊,一切的事可以再來一遍,我一定要更溫柔、更貼心地照顧您;絕對不對您生氣,不對您不耐煩;我要花更多的時間陪您;我也會多和您談談爸爸,我想聽您笑著細數您和爸爸共同生活的甜蜜過往。
  如果,我還能有再來一次的機會的話。
  媽媽,我們很想您,我們很愛您。請告訴爸爸和弟弟,我們也很愛他們。
  兒 長文 叩首
  
  同時,代哥哥姐姐們、您的媳婿與孫兒曾孫們,寄上對您深深的思念與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7: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Yes you are right ....

Yes you are right . 所以方姐说我是AS.啥事别让我着迷,着迷我一定就钻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2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日西线无战事. 晚上训练我心不...

今日西线无战事.

晚上训练我心不在蔫的,晨宝ENGAGE的也不好.不过还是笑了几次,搞笑他容易,可是让他长时间的笑很难.我现在有点弹尽粮绝的感觉,好象玩来玩去还是那么些游戏,晨宝也慢慢的不感兴趣了.

唯一欣慰的是,主动语言还在慢慢增多. 仿说更多.

还有,已经开始玩简单的轮流游戏,比如我画他擦,能玩几个回合.

训练效果不好, 于是早早退下,继续上YILIN潜水学习.

补记一条

尝试用眼神示意晨宝看外婆,做对了.

他的追视和远距离的共同注意力都没问题.比如很远的东西你指给他看他都会看,视听知觉都超前,可是你离他近他反而不怎么看你.

我其实有个疑问,他不太喜欢主动去看人,但是会被动看人,就是你指给他看他就会看,看的是脸,看比较长的时间,好象在研究别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高手请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07: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啊!很想见添添呢.周末YILIN老师老...

好啊!很想见添添呢.周末YILIN老师老口腔培训,我和鹏仔妈都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6 2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CC...

下面引用由[U]CCLLTT[/U]发表的内容:

晨妈,估计你看书和看电脑的速度都是超快,你的贴子里啥都有,我都快看不过来了^-^,我看得慢吸收的慢码字也慢,所以我基本上改为专业潜水员了。对了,晨妈,我有个想法,你啥时候组织我们去香港协康去参观学习一...


好注意.我和虎娘商量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0 05: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