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考了良久,是该给孩子们安一个家了。
大宝、小宝哥俩出生只差1分钟,现三岁八个月了。在机构训练6个月。
被诊断出自闭症时2岁2个月,当时哥俩的核心问题是叫名没反应,对指令没有反应,无有意识的语言没有认知,与别人没有眼神交流。当然有一些与一般孩子不同的爱好,比如大宝那时特别喜欢往楼梯间跑,不管他熟不熟悉周边的环境,但只要一经过某个楼梯间准像个侦探破案似的跑过去,又快又准,而且逢楼梯间必上,没人能拉得住;他还爱拨弄各式开关按键,电灯的、电视机的、电脑的,好像天生就会,所以我们那时只要他没有睡觉就甭想看一会安生电视。小宝呢,经常用那兰花小手指撕卫生纸,撕得又细又好;还经常踮起脚尖走路,像个芭蕾舞演员似的做各种貌似优美的站姿,不知情的外婆当时还认为小宝大了准是个舞蹈演员的料子,那动作姿势怎么那么优美呢?
俩孩子二岁二个月前是外婆一手带大的,个中辛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就拿哥俩生病打吊针来说,别的孩子是一针扎下去没几分钟就能安定下来,我们家孩子不一样,得俩大人合作,一人抱孩子一人举着吊瓶来回不停地走动,否则就大哭大闹不止。俩孩子生病就得四大人来回不停地折腾,几个小时下来大人都快累出病来了。几次经验下来,外婆都成了儿科小病专家,首先是明察秋毫,一发现不对就赶紧用药,能吃药就尽量不打针,孩子身体养得还算棒棒的。
我们去医院检查是奔着孩子不说话这点去的,顺便看一下大宝为什么这么多动,一刻也停不下来似的。医生简单地问了我们几个问题,比如孩子喜欢什么,和孩子对视了几下没眼神交流,叫了几次名字没反应。从医生嘴里出来几句话:“你的孩子可能是孤独症……我最怕看到的是双胞胎……有可能两个都是……”接着开了语言测试的复诊单子,还要预约脑科扫一下脑部CT。我和孩子爸爸就像机器人似的,脑子已经麻木,只有腿脚在各个科室来回奔忙。我的第一念头就是,不能啊!绝对不是!!两个孩子整天阳光灿烂的,样子看起来多聪明多伶俐啊,怎么会呢?
结果……在忐忑中接过医生的判决书,在脑子一片空白里度过那难以置信的几天,我就不知道为什么眼里就像揉进了沙子,涩涩的但没有大颗的眼泪。
我麻利地向公司递上辞呈,接过孩子和外婆一起带。我们每天都呼唤着孩子的名字,孩子没有条件反射。但他们不时地向外婆争抢着撒娇的模样,是那么亲切无间、憨态可掬;当他们睡着的时候,那面容是多么安祥,多么恬静,饱满的额头微微泛着银白色的光亮,多漂亮的两个孩子啊!怎么会?!我们当时对他们的诊断也是将信将疑,每天起早贪黑地带孩子出去玩,今天去这,明天去那。
来机构训练是经过近一年的反复犹豫而做的决定,因为我们并不富裕,我又不得不辞职,只有孩子爸爸一个人上班,怎么也供不起两个孩子月用万多的花销啊!但是孩子的起色并不大,对门的孩子比我们小一岁,人家都能与大人沟通,能主动叫妈妈、外婆、尿尿了,但他们都不会。不能再等了!也是应了好心的果果妈和小鱼妈妈的召唤,我们终于破斧沉舟、横下决心于今年6月底把老家的事交付出去,来到广州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