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3481#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1:03:18 | 只看该作者

re:"我家有女正长成" 今天一睁...

"我家有女正长成"


今天一睁眼,闻莺九岁了,而三个月后,闻森也就十二岁了,快十二岁的男孩还是个男孩,只不过大了很多,但是九岁的女孩,却已经俨然现少女之态了。

女大十八变,似乎应该说从这个年纪开始变了,从体态到心态,女孩子大了一点点,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了当家的地位上,先是每次出游前,带着闻森准备行李,也就是他们需要带上的那些长毛绒动物们,玩具们,电影,游戏等等,到了临走的时候,又帮着闻森在宾馆房间里床头案角找那些乱丢的玩具,很多次是闻莺帮着闻森找到了那些差一点就永远丢失的东西,直到最近的一次旅行,终于闻森自己学着仔细检查房间,而且还第一次地自己发现了丢了的玩具,让他好好得意了一次.

女人是锅铲子里出政权,闻莺最大的兴趣就是看她妈妈做菜,终于上学期她如愿以偿学了烹饪课,所以我们家里的点心制作史就从此开始了,到了后来,她说长大以后要做厨师,那个一心推着女儿要做医生的妈妈终于无奈松口了,说“真要学烹饪也不错,你知道吗我们纽约就有一个很好的烹饪学校….”,但是要烧菜毕竟还小了点,再后来闻莺学会了做smoothies,查了中文好象叫“思慕雪”的,所以这就成了闻莺的专业,时不时地给全家人做点,即使从来不吃冰淇琳的闻森也终于抵不住诱惑尝了一小口,却被他接受了,从此闻森也吃上了冰饮料,我们十几年没做到的事,却让他妹妹很轻松地做到了.

女儿开始到了这个年纪,也该是把她当大姑娘看了,所以这次妈妈特地请了一天的假,也让闻莺从中文学校请了一天的假,她们要共享生日.这一天排得满满的,而重头戏是她们两人一起去商场购物.闻森听了不解,问女人们为什么喜欢购物,而且为什么还用得着这么长的时间呢? 闻森想用自己的逻辑搞个明白,但是我劝他说,这不用搞明白的,这不是逻辑,这是本质,human nature,no question about it, 你自己从小到大记住就是了,女人们喜欢逛街,喜欢挑来挑去地买东西,不是大了以后才喜欢,是从小到大就喜欢.做男人的聪明点就不要去问,不要去想,照办就是了.而你我现在之所以如此悠闲能在家里待着,是因为你妹妹的功劳,让你妈妈得到了一个理想的伴侣,不用再来看我们男人们的脸色了.

晚上闻莺请了她的三位最好的朋友来一起吃饭,赛姬,露碧和艾拉,这四个漂亮的小女生见了面疯个不停,这几个从小长大的女朋友们性格相似,都是漂亮的小女生,所以就知道了女生们交友,其实就是物以类聚的.这几个漂亮的女生和那个不怎么漂亮的米娅从来就合不拢,所以这次就只请了这一拨的,免得两派人到了一起却尴尬,而当时因为闻莺被分在了和米娅一个班,而她的那些铁姐儿们一个也不在这个班上,所以当闻莺和米娅来往时,受到了这个死党集团的严峻压力,那时候闻莺左右为难,我们教她不必为了一方朋友而非得委曲求全,她可以同时交这两个水火不相容的朋友,只要不把她们放在一起就可以了,现在看起来她做到了,两边不得罪,两边都是朋友.

前几天一次晚饭时,不知道怎么得聊起了闻莺的那些女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劳拉,那个韩裔姑娘是她们中第一个戴胸罩的,还有有关米娅的传闻说她和某个男生在“约会”,我们不禁地问起了她们口中的约会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因为这个年龄里家长还是不能让她们单独外出的.

接着妈妈说,再过一年或两年,闻莺也得要来月经了,我听她这么轻松而不避纬地说这些,还是有点惊讶于老婆能变得如此大方,但是想想她做得很有理,既然这些过去让人听了都脸红的话,现在能在餐桌上当聊天来说,那么以后如果他们再碰到青春期的困惑,想来也能轻松而主动地来和我们述说了.

这时候,一边闷头吃饭的闻森开口说,“period, the end of sentence.”(句号,是句子的结尾),因为英文中的“月经”和“句号”是同一个单词,我们家两个女人们听了就笑,妈妈拍着闻森的头说,这个period不是那个period,一边乘机打击我说,你的那两次青春期教育怎么弄的,是不是也得说说异性的事情?我记得我们是简单说过这些的,那时我想我们家两个女的,我老婆的胸罩总象招牌一样地晾着,这些事情闻森怎么着也得明白些,估计他不至于会完全不懂.我看看他,见憨厚之中还有一丝丝狡黠,就知道是他把妈妈胡弄了.

一个九岁的女孩,一个十一岁的男孩,蒙蒙胧胧又一知半解,知道会有事情发生,却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听见过却没见过,人家有了自己还没有,这正是青春前期的青涩岁月,用句话来说,是“树欲静而风已至”.

因为今天是星期五,闻莺的那三个姐们从夏令营回来都已经五点多了,再一起过来吃晚饭,回来再玩,一直到九点半才依依不舍而去,临行前再约定下一次玩的时间,大家一起扬言要sleepover一次,总算把这些亢奋的疯丫头们送回家去了,回来后洗洗睡了,却不想小姑娘趴在床上哭了起来,大家急忙去问怎么了,问了很多理由都被否决了,结果最后吐出一句:“good time pasts too fast”,我们说这你就过分了,明天是为你安排了一天的doney park,你的good time 还只过了一半了.

少女心,二月天,阴晴变化莫测说变就变,够我们伤脑筋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2#
发表于 2011-7-30 12:13:02 | 只看该作者

re:这老F冯智深的情感够细腻的了。

这老F冯智深的情感够细腻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3#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9:58:01 | 只看该作者

re:"迷路" 说来也奇怪,这个D...

"迷路"


说来也奇怪,这个Dorney Park还是我们第一次来,这大纽约方圆几百里的游乐园早已经被我们轮着玩几遍了,独独漏了这个,本来我们没打算在那里多待,想应该是早去早回,连旅馆也没定,但结果去了后才知道那里因为是游乐园和水乐园合一的,所以节目满满的,我们一开门不久就进去了,直到快晚上八点了,我才说服了两个孩子我们该结束了.

最后是在一个浅水池了,因为刚和他们两个追逐了一下,闻莺说喘不过气来了,有点想吐,所以赶紧护着她上岸,一面叫上闻森跟着,一直到了她妈妈那里的躺椅上,把闻莺安顿了一下,回头一看却没见闻森跟上来,闻莺说,我看见他又回水里去了.我赶紧抱上换洗的衣服回去水池找他,但是沿着水池边走上两三遍,仔仔细细搜查,一遍没看见,我这心里就紧了.定下心再搜几遍,还没有,知道他走丢了.

但是这就在这几分钟里,所以应该不会很远,我赶紧往水池岸上看,这里是水乐园的最后一地,换衣服的人,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我耐着焦急慢慢地搜,很快地看见了闻森在路中间,背对着我,但是那条大裤叉应该没错,一边叫着一边奔过去,闻森听到了回头,这时候才见周围的一个妇女,还有边上坐着的很多人一一齐朝我笑,我知道原来这些人知道了闻森迷路了,那个妇女正在问闻森.

我赶紧谢了大家,一边带着闻森去更衣室.闻森惊魂初定,但是还好没哭,没慌,还比较镇定.我问他怎么会走丢了的,他说他听我叫他,还以为是让他去更衣室换衣服,就直接过去了,到了里面左右一找没有,又喊了几声没回应,就出来到了路口东张西望,还接着喊爸爸,这时候他的神情引起了边上人的注意,就开始关注起他来了.

这时候闻森说,我一直在想着那个布鲁克林的小男孩,如果有陌生人来要我上车,我是不会上的.我说这是水乐园,不会有陌生人开着车过来,但是你今天做的非常好了,你发现你迷路了,没哭,没慌,就站在路口喊爸爸,这是最重要的,你要是慌了乱跑乱找,那我也在找你,我们就更没机会碰到一起了.第二你站在路中央了,要是你还留在更衣室的话,我就很难马上发现你了.第三,别人关心你问你,你还能回答他们,但是你知道不管怎么样你不会跟他们走,这就是吸取了一个很好的教训了.所以今天你的表现让我很自豪和放心.

后来我们再深化了一下,因为其实留他走丢的地方的边上就是一个"失踪儿童招领处",所以我和他再把这流程过了一遍,如果我没有立即找到你的话,你还是留在原地,一边叫爸爸一边等着游乐园的人来,边上的陌生人们可能也会帮你叫人,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谁是这里的员工,因为他们一定会有"Dorney Park"的制服,要么就是写有"security","police"的穿制服的人,等他们来以后,他们会将里带到"失踪儿童招领处",你就在那里一直等到我们自己找到那里,或是接到通知.

闻森一边听,一边反复地问,怎么那个布鲁克林的小男孩一问路就会问到一个杀人恶魔了,那今天我碰见的那些陌生人呢?他们会伤害我吗?那个小男孩没到法律容许的可以单独行走的年龄,怎么他的父母会没陪他回家呢?闻森深深地记住了那则新闻,然后把自己对生活的恐惧投射到了这上面,我说今天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你周围的那些陌生人都是想帮你,都是在关切你的,如果你时间长了还找不到父母,我相信他们中的一个人肯定会帮你找到游乐园的员工,帮你找父母或是送你到安全的"失踪儿童招领处",而后来我听到的消息是说,那个孩子的妈妈其实是自己等在半道上的,就差了那么一点,但是这是非常非常偶然的事件,或许以后还会有,但是我们是很难有机会再听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闻森继续问,那在那个"失踪儿童招领处",我会不会很惨呢?我说当然不会了,你最多会很心焦,很无聊罢了,但是你会很安全,我们也一定最终会找到你的.

到了他妈妈那里,我尽量把事情说淡些,但是还是让花容失色,吓得他妈妈喘不过气来,说实话,象闻森那样的天生有焦虑心结的孩子,能让他丢了并不容易,因为平时出去他尽管不会和我们一起走,看起来好象是他自顾自走,很多时候会蒙头走错方向,但是很快地他的天性就会让他猛然察觉到,他立刻会抬头找我们,好象是他有一个隐形的遥感器,象今天的情况实在少见,一方面是我光顾着闻莺了,另一方面也是来这水池之间,我带着闻森上厕所,先到了这个更衣室和卫生间连在一起的地方.

但是他妈妈趁热打铁抓了另一个事,她一直要求兄妹俩记住她的手机号,闻莺听话,很早就记下了,但是闻森犟头倔脑,说自己不会丢的,死活不肯记,这下给抓了个现场,立即闻森开始背电话号码,这对他不是难事,很快地就记住了,隔了些时间再考了一次,还是记得牢牢的,这也就是吃一亏长一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4#
发表于 2011-8-1 10:03:26 | 只看该作者

re:祝闻莺生日快乐!

祝闻莺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5#
发表于 2011-8-1 10:10:53 | 只看该作者

re:另外,偷偷提醒一句,F大哥,成语用错了。...

另外,偷偷提醒一句,F大哥,成语用错了。吃一亏长一堑,是不对滴!
吃一堑长一智,堑是壕沟,困难,挫折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6#
发表于 2011-8-1 10:13:22 | 只看该作者

re:真该打!29号我们放假了,就没上网。现在...

真该打!29号我们放假了,就没上网。现在补上,迟到的祝福,祝比我们晚一天的小莺莺,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7#
发表于 2011-8-1 11:30:41 | 只看该作者

re:闻莺生日快乐!祝漂亮的小女生越长越漂亮!

闻莺生日快乐!祝漂亮的小女生越长越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8#
发表于 2011-8-1 12:15:56 | 只看该作者

re:哇,怎么日子一晃就过了?当年7岁的小丫头...

哇,怎么日子一晃就过了?当年7岁的小丫头一晃就9岁了?嗯,祝莺莺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89#
发表于 2011-8-1 12:38:42 | 只看该作者

re:印象中一直记得闻莺是比乐乐小的呢,敢情还...

印象中一直记得闻莺是比乐乐小的呢,敢情还大了半岁多,是个小姐姐! 祝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0#
发表于 2011-8-1 13:09:52 | 只看该作者

re:闻莺过生日了?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

闻莺过生日了?我怎么一点都不记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1#
发表于 2011-8-1 13:17:54 | 只看该作者

re:狮子座小美女,生日快乐!

狮子座小美女,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2#
发表于 2011-8-1 18:35:56 | 只看该作者

re:夏天生的女孩大都是开朗乐观的,祝福小美妞...

夏天生的女孩大都是开朗乐观的,祝福小美妞,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3#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08:31:08 | 只看该作者

re:"地球上的外星人"上星期五闻...

"地球上的外星人"


上星期五闻莺生日的那天,白天是妈妈请假不上班,女儿请假不上课,两人去逛街去了,顺便妈妈去做了一下头发,中间看见了当天的报纸上登了一幅非洲灾区婴儿的照片,那孩子饿得肋骨突出,身体缩成一团,从而显得脑袋和眼睛特别大,看起来是活不长了.当然妈妈给她解释了那是非洲灾民,我们这里东挑西捡,他们却连饥不择食的机会也没有.

到了晚上,等闻莺的三个小姐妹来了,四个丫头一台戏,闹翻了天,我们根本没有插得进去话的机会,突然听见闻莺说,"你们知道吗,今天的报纸上有一张照片,那个非洲孩子活象一个外星人!",我们知道她讲的是那个灾民的照片,那孩子的头和眼睛相比于干瘪的身躯,显得大得可怕,看起来确实象那些电影上外星人的形象,但是闻莺是那作为猎奇来说的,完全没有一点怜悯的意思,这让我和她妈妈同时感到了不自在,妈妈就把话引开去,说这些是非洲的灾民,是给饿成这样的,我说这可不能当成娱乐来说着玩,这是人命关天的事,现在你们还小也做不了什么,到了长大后如果你们能去非洲给灾民做义工,我们会非常为你们自豪.

可是光这么说教,并不能灌进她们的心里去,作为美国长大的孩子,没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所以也难怪她们会无动于衷,但是这让我警醒了,一个孩子,再怎么能干,再怎么优秀,再这么正常,如果连一点起码的怜悯心也没有,那就缺了人心了.如果这样的孩子算是"康复",那我要这样的"康复"干吗啊.

这天是闻莺的生日,当着她的朋友们,我给她面子,就压了下去,但是有机会这一课要补上,她上中文学校,考个一百分,我们夸她,考个六十分,我们庆贺她,这些无所谓,但是一个孩子要学习起码的怜悯心,起码的对天灾人祸的慈悲,如果小时候都没这样的同情心,大了以后肯定是个铁石心肠,那我的教育就太失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4#
发表于 2011-8-2 10:09:00 | 只看该作者

re:估计是孩子没有经受过挨饿的滋味吧,这个也...

估计是孩子没有经受过挨饿的滋味吧,这个也是个感同身受的事情,没经历过怎么知道什么滋味啊,你要是狠心就饿她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08:14:16 | 只看该作者

re:这也不是她没有尝过饿的味道,她因为中文学...

这也不是她没有尝过饿的味道,她因为中文学校的伙食不对胃口,几乎天天饿着肚子回家,但是她不会饿过久,因为到了家总有吃的,饿一时半会的饿不出同情心来的,这个教育的路子这样走是走不通的.这还需要的是同情心,同理心,你不一定也去挨饿,但是你能理解别人忍饥挨饿的感受,这或许还是得慢慢来.这几天电视上连续报道着非洲饥灾的新闻,她妈妈让她过来看新闻,完了问她,以后还会浪费粮食吗? 闻莺顶嘴说,我不喜欢吃的还是不会吃啊,要是那些非洲孩子想吃,那他们过来我给他们好了,顶得她妈答不上话来.那过去我们自己从父母亲那里得到的教育,硬套在这下一代孩子身上,是行不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6#
 楼主| 发表于 2011-8-6 09:02:04 | 只看该作者

re:"接纳"Maureen和An...

"接纳"


Maureen和Ann两个母亲,都是星妈,早在1986年就在北卡参加了由TEAACH组织的家长互助团体,而且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北卡自闭症家长团体的骨干,两人的自闭症儿子,正好是谱系中的一高一低两极,到了现在都已经二,三十岁了,到了她们写书出版的那一年(2006年),一个孩子正在上大学,而另一个正在一个庇护所里学习独立生活,可以说两个孩子们都是做到了他们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两位妈妈集这二十多年的心血坎坷,合作写了本书,"Parenting Across the Autism Spectrum --unexpected lessons we have learned",我姑且翻译成"坎坷星妈路",书里的第九章,为"接纳孩子,接纳我们自己",里面引用了另一本也是残疾孩子的母亲写的书"A difference in the family"(Helen Featherstone ),那里作者海伦写下了她对"接纳"的理解:

1)acknowledg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disability and its long-term significance.

接受残疾的事实,还有其长期的影响.

2)integrating the child and the disability into our lives

把孩子和他的残疾一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3) Learning to forgive our own errors and shortcomings

学会宽恕我们自己犯的错误,原谅我们自己的不足.

4)searching for meaning in our loss.

寻找我们失去的意义.


作为同是那些长期性的残疾孩子的家长,无论这是自闭症还是其它的先天性疾病,所有的家长都会经历这么一个希望噩梦惊醒,"彻底康复"的过程,希望尝试各种路径,不惜一切代价,除去传说中的种种"奇迹"不说,大部分家庭很快地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按照自己的付出而得到期望中的收获来,现实让他们重新来学习"面对"现实,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漫长而残酷的现实,然后我们再学习如何去"接受",关于这些我们大概知道得很多了,从证严法师的"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忘掉它",到我们过去常说的"努力改变那些你能改变的,诚心接受那些你改变不了的",再到这本书的作者引用了著名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的名言:"Not everything that is faced can be changed, but nothing can be changed until it is faced"(我们无法去改变我们面对的一切,但是如果不去面对,那就什么也改变不了).

接受了,就能接纳,接受象是无可奈何,接纳却是伸出了双手.我们过去讲"接纳",好象更多的是讲我们接受了孩子残疾的事实,接受了他注定不能成为其他孩子一样的遗憾,我们似乎只在明里接受了他的"局限",但却没有在潜意识里接纳他的"独特",我们要去接纳他,就是要去接纳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带着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知方式,带着他的处世原则和生活习惯,他就象是一个我们自己的色谱里正好缺乏的那种颜色一样,他来丰富我们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是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在接纳了孩子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来接纳我们自己,当我们时常感到困惑,无能,失望和愤怒的时候,当我们总觉得别人做得那么多那么好而自己永远赶不上别人的时候,当我们辛苦播种却收获廖廖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到了那个需要来"接纳"自己的时候了,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一个也是被七情六欲所制约,一个永远有弱点有缺陷有不足有怯懦的人,我们可能永远成不了我们那些视为偶像的那些前辈家长们,其实那些前辈同样也是象我们一样地在挣扎,或许比我们挣扎得更深.如果我们真正是把自己的孩子连同他的潜力和局限一起接纳了下来的话,现在轮到了我们来接纳自己,我们当然可以发火,我们当然可以失望,我们当然可以失败,我们也当然可以懈怠,只要我们只是一时半会的,只要我们事后痛定思痛,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抓狂,再想一想以后碰到如此情况该怎么办,只要做到了这些,你就是天下最好的父母之一了.

接纳,是在你推动着孩子努力实现他的潜力时,还能接受他作为一个独特和特殊的人,还能接受他只能达到的那个高度;接纳,同时也是在你自己尽你所能殚精竭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后,还能接纳你其实永远做不到最多的,做不到最好的,也不可能永远是做对的,即使我们做得最多,做得最好,做得最对,你的劳动能不能在你的田里获得丰收,最终还得看你播的是颗什么种子.

但是,你接纳了,能保证你就能从此心安了吗?

为什么我会这么倒霉?为什么命运毫无道理地选择了我,选择了我的孩子,选择了我的家庭?为什么万能的上帝会眼睁睁看着厄运降临到我头上而坐视不管?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孩子,想过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到底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二十多年前,当Maureen和丈夫Rob听完了那个给他们一家带来灾难的那个诊断,一起走出诊所的时候,丈夫说,"这个诊断其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信仰上的问题",但是当时妈妈完全被灾难所征服,脑子里翻江倒海悲悲切切,根本不会跟着丈夫去想到这和信仰还有什么关系.

后来妈妈明白了过来,在许多年的挣扎之后,现在她的儿子Justin应该三十左右了,近况不知,但是此书出版之年,Justin还没有语言,但是却能用足够的表达方式,他远离家庭生活在一个自闭症的庇护所里,以他自己的能力过着他能达到的最好的生活.而Maureen再也不想着上帝为什么会抛弃她和孩子,她现在终于明白了正是因为自己的自闭症儿子,让她看到了坚持,看到了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信仰,上帝让她透过了自己的儿子而看到了神的存在和佑护.

前不久看了六六的一本小说<心术>,让我非常吃惊地看到这个原来我印象中满嘴黄段子的美女作家,却在此书的开篇却写了:"信,望,爱",因为那本书是讲医生医德的,六六说世界上还有比医院里更能体现这三个字伟大的地方吗?

我知道,有.

在以琳的外墙上,挂着三个大字:"信.望.爱".

我相信这三个字也会挂在很多人的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7#
发表于 2011-8-6 10:01:47 | 只看该作者

re:看的我入迷了,写的真好,不过马上要带孩子...

看的我入迷了,写的真好,不过马上要带孩子去学声乐了,回来继续看,要多看几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8#
发表于 2011-8-6 10:35:51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帖子必须转了,写得太好了。“...

这个帖子必须转了,写得太好了。

“当我们总觉得别人做得那么多那么好而自己永远赶不上别人的时候”,太多能干的妈妈爸爸给我这样的仰望。严谨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专研的能力,良好的心态,持久的坚持......那个姓冯的版主,你林中的鸟儿歌声婉转,非常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9#
发表于 2011-8-6 10:53:53 | 只看该作者

re:眼里潮乎乎的,昨天还在挣扎,这会儿心安多...

眼里潮乎乎的,昨天还在挣扎,这会儿心安多了,感谢上帝,总能知道俺的需要。
必须的,严重收藏,等俺老了,写自传时,这篇就是老大哥给做的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00#
发表于 2011-8-6 11:02:05 | 只看该作者

re:感动,写得太好了。收藏。

感动,写得太好了。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6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