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翮翮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3: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终于回家了,强度实在是太大了,认识了很多...

终于回家了,强度实在是太大了,认识了很多家长,大家交流收获很大,蒙蒙妈、远远妈、扬扬妈、好好妈等等,当然还有虎娘、晨妈。
星期天,一路上坐飞机,坐大巴我都在史无前例的睡觉。回家后,发现翮翮病了,扁桃体发炎,老毛病了,晚上睡觉呼噜响的要命,今天周二了,还是没有起色,偶尔还有点小发热,可怜的小家伙。我也在好好整理我的思路,想想看要怎么教,以后要怎么安排认知、感统、rdi等等,真是满满一大脑袋的东西,转不过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楼上的鼓励,我的语文表达能力比较差,...

谢谢楼上的鼓励,我的语文表达能力比较差,心里想的未必能完全用文字适当的表现出来,而且觉得自己的理论基础不好,归纳总结能力不够,推荐你看虎娘的帖子,总结的非常好,有理论高度,有实际感受,有个人心得,还有些许的探讨研究,非常棒。如果有什么个别具体的事情我们也许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虎娘的菜地里偷的,写的非常好,和大家共享...

虎娘的菜地里偷的,写的非常好,和大家共享。
关于PCI,我觉得是一个包容性非常强的训练理念,我从来没有听过杨教授排斥任何一种其他的训练方法,他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些训练方法都是很好的方法,关键是使用的人是否真正掌握和用好了这些方法。”而且我觉得PCI本身也是揉和了许多训练方法的思想和理念的。

因为我上几个帖子只是讨论“是否教认知”这个论题,所以对“怎么平衡认知和社会性”没有太多的展开来讨论(考虑到我的睡觉时间)。

我个人认为,认知一定要教,这是肯定的,但是延伸出两个问题:
一、怎么平衡社会性训练和认知训练
二、如何教认知

关于“怎么平衡社会性训练和认知训练”,我的理解是:

1、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把握两者之间的比例。比如说,高功能的孩子,理解力和学习能力强,认知比较容易教,而教了以后泛化也很轻松,认知提高、语言丰富以后,对社会性能力的提高和促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就好比用了2分的力气,却能得到8分的效果,这个买卖当然是划算的。80/20理论,我想在哪里都是适用的。

2、在孩子的每个阶段,这个平衡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父母应该随时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我想这个道理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的个人体会,高功能的孩子,在刚开始干预训练的时候,可以先短期的密集的进行社会性训练,提高几个基础能力,接下来就应该马上跟上认知训练,然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两者齐头并进,通过父母精心的安排,让孩子的时间和训练效果最大化。这时候,木桶的短板理论,应该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关于“如何教认知”,我上面已经提过了,要桌面教学和生活教学相结合,这也是需要父母去把握和平衡的。另外还有一点心得,我觉得教任何一个孩子学习认知,无论是自闭症孩子还是正常孩子,正确的方法,层次分明、渐进的内容,以及灵活有趣的手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以琳在这一点的确做得非常好,所以我感觉这次的收获很大。以前我会觉得不知道怎么教他,总觉得很难教,但是到了今天,我心里觉得很轻松,我有信心把孩子的全部潜能发挥出来,无论是社会性的还是认知方面的。

杨教授关于机构的某些看法,我也认同。我的确认为机构在社会性训练方面有天生的缺陷,因为受到时空、场地等等限制,他们没有把孩子带到生活中训练、体验大量生活经验的条件,也没有办法保证足够密集的一对一的社会性训练时间(这对低功能的孩子很重要),即使通过设置“游戏课”“情景课”等等的相关课程,效果肯定也是有限的。但是我想说,家长的作用到哪里去了?这就是我在其他内容中想说的:家长应该怎么样去“利用”机构。

我认为,家长应该始终是训练的核心人物,机构应该是起到“借力”的作用。家长和机构的分工,最佳组合应该是:机构负责认知训练和部分的社会性训练,家长应该主要担当起社会性训练以及泛化的任务。

关于你提到的“很多孩子离开机构后退步很厉害,情绪问题严重”,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孩子在机构高强度的训练中得到了进步,但是离开机构以后,父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保证原有的训练强度,所以孩子太多自己空闲的时间,又退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杨教授一直强调,水一直烧才会烧开,没有烧开就把火关掉了,肯定水又冷下来了。无论是做PCI训练,还是认知训练,还是其他任何一种训练方式,我想这都是一样道理的,水一定要一直烧才能烧开。二是,我觉得这些孩子在机构期间,他们的父母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也就是我上面提到得社会性训练这一块父母没有跟上。

关于你举的例子,我倒是没有什么SENSE,因为我对重症自闭症孩子不了解,也没有什么处理行为问题的经验,不过我想会给其他一些家长启发。不过这也提醒了我,我需要在此声明:我的个人心得只针对高功能自闭症孩子,智力100以上,自闭程度中上的孩子。我没有什么“输出革命”的使命感(借用云鹤的用词),我也不想误导任何一个家长,更不是来做“托”的,我在这里完全只是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继续偷菜,还是外冷艳内火热的虎娘。认...

继续偷菜,还是外冷艳内火热的虎娘。
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以琳论坛上有一种声音,把认知和社会性完全对立起来了。甚至有些家长甚至觉得教认知是很“低级”的事情。说实话,听到这样声音,我也迷惑过,我也苦苦思考了很久,就在前几天,我还在和晨妈多次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到了今天,我已经心中有了很明确的答案了,也许这也是我今天有自信来写总结的原因吧。

先说结论:社会性和认知都要训练,两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如果说全面点的话,还要保证孩子的感知觉、情绪和规矩,因为很多感知觉异常的孩子往往阻碍了他的学习和互动。情绪问题比较复杂,背后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有情绪问题肯定会给家长和老师带很大的困扰,对融入社会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最后是规矩,我说的规矩是不包括有感知觉异常或情绪问题时的孩子的表现,这个绝对就是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了。但是我今天只想谈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不想吧话题绕得太远了,否则我今天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我们训练社会性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听过杨教授的讲座的好同学们都能比较清楚和明确,我们的孩子普遍有社会性的缺失(否则就不是自闭症的孩子了),具体一点说,孩子在社会性的某些(或全部)能力有所缺失了,所以他们会有不恰当的社会性表现。

再具体一点,社会性能力可以从基础到高阶呈金字塔状排列,最基础的能力就是社会趋向、社会参照、自发性模仿、共同注意力(或叫分享式注意力),还有轮流,而这些最基本的能力,对一般孩子来说是不需要训练的,自发就会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就连我那只有十个月的女儿,都已经完全具备了上述五种基础能力了。当只有这些最基础的能力具备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才能逐渐发展出高阶的社会性能力,如聊天、想法解读、心智发展等等。所以,我们的孩子进行社会性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训练,任何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不应该放松对社会性能力的训练。这个训练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见到效果的,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战,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当火候到了,量变的积累到达质变的高度了,“开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当然,我们还是应该有比较合理的目标和期待,以我对我家两个孩子的观察,他们在社会性上的差距是巨大的,所以想完全赶上也是不太现实的,我还是觉得只要能在20%的标准差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二)

那我们训练认知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我觉得很多学习PCI的同学有一个误区,觉得做社会性训练就不能教认知。按照我向杨教授的请教,这是错的,其实教授的观点是,我们要注意用什么方式和方法教认知。他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大量的旁白、解说和分享,其实就是在教孩子认知,教孩子认识这个社会。他是认为在生活中认识,孩子能更好的理解和能符合场景的运用。

其实,按照我对普通孩子成长的过程,以及其他家庭的教育投入的观察来说,普通孩子也是要教认知的。如果不教,即使一个孩子社会性再好,观察再仔细,他也不能凭空想出来一个星期有七天,1+1=2,还是大人教的。据我的观察,其他家庭不但教,而且教得很凶,很多小小年纪就连英语都上了,更不要说数学语文啥的。我们不教,只会让孩子的差距更大,只会让孩子更加表现出不同。

再次,我觉得认知和社会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的,两者平衡好,是能最大化孩子的进步速度和时间利用价值的。都知道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孩子之间不能横向比较,但是能最大化孩子的时间利用价值,我们的训练应该就是最成功的。

所以,认知必须要教。

而且,我认为教认知还有更深层级的原因,在以琳,我不止一次的听到老师对我们说,“孩子的能力在哪里”“我们要锻炼孩子的什么能力”。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许这就是我来以琳最大的收获之一了!

孩子认知的背后,其实是有着很多的能力支撑的,比如以语言能力来说,必须是具备字词搜索能力,组词造句能力,理解能力,再比如数学,必须具备配对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举一反三的演绎能力,等等。无数的认知项目背后,其实是无数的基础认知能力支撑着的。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或者这些能力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或水平,那是无法完成这些认知项目的。而认知的训练,其实就是认知能力的训练!

也许有人认为,我的孩子天生能力很强,不需要专门训练认知,但是我觉得即使普通孩子也是要训练认知的,没有孩子天生就能具备很高的认知能力的,所有孩子的能力都是通过锻炼由低向高发展的。只是别的孩子的社会趋向好,可以随时互动,别的孩子共同注意力好,教起来不用费尽心思去想怎么调动他的兴趣怎么去抓住他的注意力,别的孩子自发性模仿好,一教就会了,我们的孩子可能看半天就是不动弹。所以,别人教认知显得自然轻松,而我们需要专门把这个项目抽出来去研究去学习,才能把孩子教懂教好。

以前我曾经听过别人这样说,也这样对别人说过,“认知可以晚一点教,他6岁学会1+1,跟他4岁学会1+1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我现在才知道错了,而且错得很厉害!因为,我们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跟社会性一样,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也是有时间段和阶梯性的。尤其是时间段非常重要,比如语言的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3-4岁,数学能力的快速发展是在4-5岁,每个能力都会有一个黄金时期,这个黄金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外在表现。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我们能抓住机会,给孩子适当的训练和锻炼,有效的刺激了大脑的发育,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而过了这个黄金时期,再来刺激,效果肯定就差很多了。而且认知能力的发展是阶梯型的,低层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再想发展高层次的能力,困难将是几何倍速的增长。

一般认为,孩子的大脑在6岁以前是快速发育的,所以在6岁以前的黄金时期,给予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我们自闭症孩子的早期训练,都将是事半功倍、能通过大量刺激有效改善大脑物理性质的重拳!时间段是无法补救的,过了这个年龄,会很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16: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发表: 2009-05-22 00:5...

发表: 2009-05-22 00:50:28 第1875楼

认知和社会性的关系(三)


社会性怎么教?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要在生活里教,因为孩子需要很多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他内在的对人对社会的兴趣。互动必须要生活化和自然化,孩子才能真正掌握互动的真谛。游戏是辅助的,是手段但不是目的,而生活里也有很多游戏的机会,而且生活中的游戏才更自然更能体现孩子的真实能力。

认知怎么教?我个人认为必须桌面教学和生活教学相结合。有些项目,你必须使用桌面教学,在生活里没办法教或者很难教,完全抵制桌面教学是很愚蠢的做法。但是在桌面教学以后,你必须能带领孩子走进生活教学,引导孩子把在桌面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也就是在生活中泛化,这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这两者的关系,我想起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两句话:“ABA是从桌面到地板,FLOORTIME是从地板到桌面。”这两个训练手段殊途同归,但是都可以看出桌面教学的重要性。

虎娘总结的非常好,和大家一起共享。
去以琳最大的感受是:认知和社会性要齐头并进,教的方法是非常灵活多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教的,我们平常做得太少了。以琳的老师确实是非常有爱心非常负责的老师,听过的每一节个训课,不管老师是什么样的教学风格,能看得出每个老师和小孩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老师是真心喜爱我们的每一个小孩子,有的老师抱着小孩那是真亲呢,口水呗嗒呗嗒的,看着令人羡慕和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鱼妈,没事,听说下一次9月杨教授还来仁育...

鱼妈,没事,听说下一次9月杨教授还来仁育,到时和你一起听去,我想补听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ab...

下面引用由[U]abear252[/U]发表的内容:

翮翮妈,学成回来了,还给我们偷了这么多菜回来,谢谢!
认知和社会性问题在很多时候是两件很矛盾的东西,尤其对于小小孩来说,教他认知往往需要稍带诱惑和压制,这与RDI的快乐教学常常是相违背,对于这个问题...


多来踩踩,小一点孩子我个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教认知估计小孩的兴趣会更好些,然后慢慢培养桌面认知的规矩性,毕竟有些的认知是要桌面才能实现的。“对于小小孩来说,教他认知往往需要稍带诱惑和压制”,确实如此,但是否教的方式可以更灵活些,更有趣些,一张一弛,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奖励会更引起小朋友的乐趣。
还是那句话,是我们的水平不高,方法不好,能力不够,教的不好。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4: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了依妈的帖子,回家就和翮翮、翮爸玩一个...

看了依妈的帖子,回家就和翮翮、翮爸玩一个拍颜色的游戏了。把红色和黄色磁性贴贴在白板上,让爸爸说颜色,翮翮拍,开始他不理会,我就拉着他的手拍,拍了几次,他烦了,说不拍不拍,小家伙抗议了,进行不下去。那就换,他在白板上玩那个磁性贴,我就顺着他的排法,念出对对应的颜色,然后趁他不注意,立刻按颜色分开了,小家伙仍是不满意,又开始排了,我就在他的长队里按红色、黄色间隔调整了一下,说“红、黄、红、黄”,让他注意到这个规律,还不错,这回有效果,他自己主动开始仿说,如此玩了一会儿。我发现,他玩东西的方式很少,而且基本拒绝接受改变,怎么介入要好好想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5: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说个好玩的吧,这一段时间翮翮扁桃体发炎,...

说个好玩的吧,这一段时间翮翮扁桃体发炎,酸奶啊什么的酸甜的饮料都没给他喝,估计把他给馋的。在小区门口的小店里,他一眼看到了许多饮料放在货架上,激动冲进去。小家伙是这个看看那个看看,都觉得好,但又不敢拿,看看我,再看看花花绿绿的饮料,在征询我的同意,也没说话。我就眼睛一蹬,摇摇头,直接说“不能喝,病还没好,不行。”小家伙也没太耍赖,就是看着也不肯走,我就想试探他一下,说“你不走,妈妈就先走了”,在一边偷窥。小家伙是看啊看啊,终于忍不住了,伸手去拿,拿了又放回原处,估计内心正在痛苦得煎熬。后来终于反应过来妈妈走了,走到门口,看看,又回头,最后还是被我给拉走了。前一天晚上,我带了一盒酸酸乳回家,不小心被他看到了,要喝,我不给,他就自己拉着椅子爬上去去够,终于被他拿到了,哧溜一下跑到翮爸那边,窝在爸爸的怀里,开心得不得了,一脸的坏笑。我说不能喝,病还没好,给妈妈,他就是笑,往翮爸怀里又钻了进去。太可爱了,于心不忍,还是让他喝了吧。他边喝还是边笑,套用一句歌词“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哈哈,实在是喝得太开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15: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小...

下面引用由[U]小小鱼儿[/U]发表的内容:

翮翮对颜色的排列规律还是很敏感的,这是很不错的游戏。

是啊,颜色,形状,数字和字母的是他的大爱,我打算以此为突破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13: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哎,鱼妈,我正严重发愁焦虑呢,时间不够用...

哎,鱼妈,我正严重发愁焦虑呢,时间不够用啊,眼看着光阴从指缝间溜走……我愁 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最近太忙了,很久没来浇水了。周末带翮...

最近太忙了,很久没来浇水了。
周末带翮翮出去玩,翮爸实在表现非常好,大大赞一个。
周六下午,翮爸一个人单独带翮翮去新动物园去玩了,翮翮最喜欢的是门口的鱼柱、天鹅和长颈鹿,看得都不舍得回家了。回来后,我急帮他回忆,问今天是不是和爸爸去动物园玩了?没理我,再说,动物园真好玩啊,看到了很多动物,有长……,停顿,看他,没搭腔,颈……,再停顿,看他,终于接腔,“鹿”。我马上接上,“对啊,看到了长颈鹿,脖子长长的”,可惜,当时翮翮肚子饿了,吵着要吃饭,我没有跟去没法拍照,没法继续,没法让他回忆复述。
周日到一个朋友家玩,在小区门口的草地上,翮爸突发奇想,说看爸爸翻跟斗,翮翮看见了,高兴的要命,我就帮腔,爸爸太棒了,我们给爸爸鼓掌,就辅助他来鼓掌。爸爸那个胖身体,还蛮灵活的,连着翻了几个,到后来,我教他说,“爸爸再来一个”,翮翮只肯说“翻跟斗,翻跟斗”,这个句子的完整性看来以后要加强。爸爸可真是豁出老脸了,翻了一个又一个。后来到朋友家里玩,表现不错,呆得住,也不乱破坏,分东西给其他人都会配合。但是和同来玩的一个小半岁的弟弟比起来,有很大差距,反而对环境没有什么好奇心,不到处看,不到处乱摸,也不会和其他人交流。小弟弟分享很好,给他东西,翮翮也会接过去,就是玩着玩着弟弟侵犯了他的领地就会去揪弟弟的耳朵。两个人总算有个被动的互动吧,但没有多的回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3: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周六上午还去轩妈家里,民间的pci研讨小...

周六上午还去轩妈家里,民间的pci研讨小组活动。
总体感觉:轩妈的水平很高,节奏,眼神掌控的很好,轩轩表现很不错。小祥子的兴趣广泛,但是那天祥妈妈没有发挥出来,简单的看手势藏东西小祥子没问题,可以再进一步了。小小胡爸感觉更像在教认知,不是在pci,换成面对面的两人互动估计效果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6: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翮翮喜欢“我是汽车小司机”和小燕子的儿歌...

翮翮喜欢“我是汽车小司机”和小燕子的儿歌,以前都是我念开头,余后面的让他来接,非常顺利,他也乐此不疲。前天晚上我换了个花样,他念叨“小司机”,我就说“小司鸭”,开始他觉得不对,一直说“小司机”,我就一直说“小司鸭”,突然他开始笑了,觉得很好玩,就逗我说,有时还会拿眼角瞟我一眼。停了一小会,他还会说“小司鸭”,我就说“小司机”,后来就加上“大司机”,两个人特别高兴的在哪里胡说,小家伙乐得格叽格叽得笑得可开心了。玩了一阵,翮爸把翮翮喜欢念叨的“黄金搭档”改成“绿金搭档”,小家伙不是特别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6: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de...

下面引用由[U]debbie[/U]发表的内容:

翮翮妈,不是没发挥,而是肚里没货呀,真是惭愧惭愧。

那天一见你,就觉得你是又干练又有悟性的超级星妈,以后要跟你好好讨教了。翮翮程度轻,一定会在你们的调教下飞速进步的,加油!


祥子妈,我也是肚里没货,你这样表扬我,真是惭愧惭愧,每天是见啥就抓啥,用放大镜来看小家伙,觉得每天都进步飞速,聊以啊Q吧。[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3: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箱子妈赞得我都晕乎了,看来我要继续努力了...

箱子妈赞得我都晕乎了,看来我要继续努力了。这个ABA正强化的力度强。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3: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晚上难得翮爸没有加班,准点下班。晚饭后就...

晚上难得翮爸没有加班,准点下班。晚饭后就带着翮翮到博物院去玩了,我让翮翮脱了鞋,在草地上跑,天然的脚底按摩呢。小家伙怕扎,不肯呆着,老赖到翮爸那里去,我就一会一会骗骗他,看他抬脚、踮脚、收着脚走路,可有意思了。还抱着他转圈圈,中间加入了中断、继续的元素,小家伙玩得可开心了。停下来了,抓着我的手,那双腿就要爬到我身上,说“转圈圈,转圈圈”,好嘛,连着转了几次,把我给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13: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最近看《自闭儿教养宝典》,非常棒的一本书...

最近看《自闭儿教养宝典》,非常棒的一本书,向大家强烈推荐,非常有心得体会。我打算要好好研读几遍,甚至觉得如果掌握了其中的精华,是不是应该就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了,期待着我的悟性和理解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3: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哈哈,每天也不知忙些什么,都没空来浇水了...

哈哈,每天也不知忙些什么,都没空来浇水了。
这一段还是让翮翮到机构去上课了,表现得还可以。第一天,老师说,没有哭,上午一般,下午就很不错了,上集体课,老师一说,他就晓得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了。中午吃饭时,吃了一半,不想吃了,老师还喂,他就大叫“罗老师,罗老师”,哈,看来才半天就记住老师了,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下午上音乐课,不是很理解,不懂得配合节奏打拍子,坐不住。第二天,爷爷说就可以做得住了,当时老师忙,还没有陪。第三天,老师反映,做运动开始配合了。总的说来,老师总结,句子说的太短,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比较懒,不愿意做运动。我自己总结,还是理解力上不去,运动这块我们平常没有太顺着他的意愿了,希望和老师能尽快磨合,快点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几天,晚上回家,好像是在机构里饿了好久...

这几天,晚上回家,好像是在机构里饿了好久了,晚上就不停地吃,吃晚饭,吃酸奶,吃蛋糕,吃水果,喝牛奶,就5-10点,5个小时的时间吃了这么多的东西,让我担心会不会吃太胖了。还有个很大的进步,就是鼠标点得非常精准了,家里有个画图软件,他一个个选的可好了,画的多了,就晓得用一个大圆把画面清除,再开始画画。然后竟然会玩大鱼吃小鱼了,定位的非常精准,还懂得躲避大鱼,天,那个速度和准头,还真是让我激动了好半天,我们就在一旁狂表扬,小家伙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8 05: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