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笑咪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宝宝的自然教法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22: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经过这两天的讨论与思索,初步得出一个结论...

经过这两天的讨论与思索,初步得出一个结论:
对李宝宝而言,谨用负强化.
再见曾用于负强化,难以纠正
一分钱曾用于负强化,难以纠正
上楼开灯,曾用于负强化,难以纠正
进门一定要脱鞋,未用于负强化,可以纠正
有时间再写一个关于这方面的专帖吧,也许李宝宝长大后直的需要用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09: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楼上的分享。我初步判断应是这个问题。...

谢谢楼上的分享。我初步判断应是这个问题。这可能是我在李宝宝干预过程的一个重大失误。当我发现李宝宝不愿意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没有深入地去寻找正强化的方法,而是直接采用负强化。因为负强化比正强化来得容易,操作也简单很多。当李宝宝害怕的事情与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总是结合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现在局面。相对于害怕电风扇,害怕飞机等,因为从未和他不愿意做的事联系在一起,现在已基本上可以解决。
自闭宝宝害怕某项东西,肯定有他的理由。而且跟他说理分析均无效。如果这个东西再变成一个惩罚性的措施,将会变成一个难以根除的现象。这是与正常宝宝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只是,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按正常人的思维去要求我们的宝宝。正常宝宝害怕某样东西,让他深入了解一下,再给他做一个分析与体验,一般均可以解决。这就是特教与普教不同的地方。
过去的已经过去,一切要从头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5: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楼上指点,很有专业味道,有理论,还有...

谢谢楼上指点,很有专业味道,有理论,还有实际可以参考的事例。
家长当中,真是藏龙卧虎啊,我相信,如果家长们的东西可以总结汇总起来,一定不会比专家们的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0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李宝宝的脱敏干预应该说有一点效果,因为在...

李宝宝的脱敏干预应该说有一点效果,因为在后期的脱敏当中,我是尽量把再见和正向的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不足之处是有时这种联系间隔太长,例如说再见可以有钱去卖火车,转了一个弯,又要到第二天才可以去买,淡化了正向经历与再见的结合度.以后的干预需要我重新设计一些马上可以有正向刺激效果的活动来建立这种新的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3: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三:和正常孩子一起玩的游戏(...

自然教法三十三:和正常孩子一起玩的游戏(2):跟上小朋友的节奏
不是把李宝宝和正常孩子放在一起就可以玩到一起的,也不是有一两个大人一起参与,李宝宝就可以和别人玩到一起的。
因此,我看到那些把孩子带出去玩或疯就可以进步很大的说法,总想了解一下别人是怎么做到的,反正以李宝宝的这个水平,我是做不到的。
前面说过,刚开始有一个身体接触的过程,李宝宝需要适应,然后,我发现,李宝宝的节奏明显比其它的小朋友慢上几拍。这样,其它小朋友不可能和李宝宝玩在一起,他们不懂什么自闭,也不会看不起我们的孩子,他们只会觉得,和李宝宝玩不好玩,就好象一个大孩子,很不喜欢带一个小弟弟玩一样,问他为什么,他会告诉你:“他跑得太慢了”。
李宝宝就是这样一个“跑”得太慢的孩子,我要想办法让他能跟上小朋友的节奏。
这样的活动是由李宝宝的妈妈为主进行的,我也会组织一下,但我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妈妈这时的做法是找小朋友来到家里和李宝宝一起上课,由妈妈来当老师。
小朋友很愿意配合,这样的课程难度不大,还会有强化物,这在幼儿园里是不可能的。
刚开始是要适应课堂常规,如点名、起立、坐下等,在幼儿园里上过课的小朋友反应极快,一点名就回答,起立、坐下很快,只有李宝宝坐在一边,不知所措。
妈妈只好放慢速度,专门点李宝宝的名字,对快快回答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有时,只是这样的点名,起立、坐下就要重复好几次,目的是让李宝宝能跟上小朋友的节奏。
这在普教里是不可能的事,在特教里却是一种需要大量重复的做。
还好,李宝宝重复几次后,也开始可以快快回答了。对起立、坐下的指令,也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当然还是会慢一点,但已不至于落后太多。
需要提示的是,这种小课程其实小朋友很喜欢参加,本来是两个小女孩来的,后来几个小男孩也一起来上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0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三:和正常孩子一起玩的游戏(...

自然教法三十三:和正常孩子一起玩的游戏(2):跟上小朋友的节奏 (续)

经过几天的上课,李宝宝的反应明显快了很多,回答的声音也大了很多,这应该和小朋友的示范有很大的关系。
然后进行的是报数的练习,让小朋友一个个报数,这个难度又提升了一点,李宝宝刚开始时反应很慢。这个课程在机构训练时也会有,但和一群程度差不多的小宝宝一起,习惯了等提示和慢节奏,李宝宝还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的。
通过后,就是用一些李宝宝的老师教过和内容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其实这是完全做得到,也是可行的,那些小朋友也没有谁认为不好玩。

李宝宝妈妈上课的内容有:

三步指令
三步模仿
拍卡片(这里面有一个难度的问题,刚开始是按名称拍,然后是按类别拍,在进行到按类别拍的时候,那些小朋友也不时出错,在进行这个活动时,李宝宝的速度明显比那些小朋友快,这应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动作模仿:这也是一个李宝宝熟悉的问题,指令和机构老师的一样:“老师说”,小朋友问:“说什么?”,妈妈回答:“小狗”,然后小朋友们模仿相应的动物。模仿的对象有大象、仙鹤、小狗、小猫等等,结果是很多时候李宝宝成了那些小朋友的示范。
上完课后,李宝宝妈妈一般都会给小朋友发一点零食,结果这些小朋友都兴高采烈,准备第二天再来。
上课的方式其实是和机构的方法一样,只是变成了没有家长陪同,由个训课变成小组课而已。
搞笑的是,有一个小朋友(女的)对李宝宝说:“李宝宝,我好喜欢你”,但李宝宝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事后也没见李宝宝多关注一下那个小朋友。
当然,我也给小朋友和李宝宝上了几节你我他的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5 21: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四:让李宝宝获得小朋友的尊敬...

自然教法三十四:让李宝宝获得小朋友的尊敬
李宝宝虽然还没有能力直接参加小朋友的游戏,但李宝宝有一些特长,可以让他得到小朋友的尊敬,只是,李宝宝不会自已去获得这种尊敬,需要我们家长刻意引导。
正常小朋友是可以通过自已的努力做到这一点,也会本能地努力,李宝宝不会,也不想,他甚至是本能的逃避。
象李宝宝这种情况,很难想象如果不让其它小朋认同李宝宝的特长,他们怎么会和李宝宝玩到一起?李宝宝不主动,也难以适应他们快速变换的游戏规则。其它小朋友会玩爸爸妈妈的游戏,在谁家里谁就当爸爸妈妈,这种角色及规则的快速变换,以李宝宝现在的能力,是难以理解的,而且,小朋友们的自由对话中会含有大量的人称代词,对李宝宝而言如听天书。
因此,我们只好自已来组织活动,并且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让李宝宝可以表现他的特长,而且这种游戏的规则我们已经和李宝宝操练过几次。
例如前面提到的拍卡片与模仿,都是这种思路的产物,不过这样的活动是简单了点。
李宝宝妈妈进行的一个活动是猜猜看,教具是一本书,这本书有四本,分别交通工具捉迷藏、玩具捉迷藏、衣服捉迷藏、动物捉迷藏等等,有一句简单的话做说明,一页有颜色,另一页挖空,翻过去两页重叠就是一个完整的图案。这本书应是正常小朋友3岁以内的读物。
妈妈先和李宝宝练习,这种活动难度不大,也比较有趣,李宝宝很快就全部掌握了。
然后就是组织小朋友们和李宝宝一起来猜,课前当然是例行的点名,起立,坐下,问好等,然后拿这本书来让小朋友们猜,由妈妈读书说明,结果可想而知,李宝宝在小朋友们佩服的眼光中猜出了一个又一个答案,妈妈只好点名来猜,否则其它小朋就难以参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7: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四:让李宝宝获得小朋友的尊敬...

自然教法三十四:让李宝宝获得小朋友的尊敬(续)

类似的活动需要组织好几次,在小朋友的中间,李宝宝的份量就重了起来。
还有一次是刚把钢琴买回来,小朋友们很兴奋,都想去玩一下,我们让小朋友一个个来,当然是李宝宝先来,结果李宝宝弹完后,其它小朋友都不敢弹了,因为他们只会乱弹一通,不想在众人面前丢这个脸。这时,我趁机宣布,这架钢琴是李宝宝的,其他小朋友想弹的话,要得到李宝宝的同意。
在后来的几天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形:一个小朋友在问李宝宝:“李宝宝,让我玩一下钢琴好不好?”李宝宝不回答,那个小朋友看着李宝宝的眼睛问了好几次。
不过现在李宝宝开始霸着钢琴了,我们要去弹,也要经过李宝宝同意才行。
可惜的是,李宝宝不会教别人弹,也没有教别人的意愿,还不知道这个能力什么时候才可以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6: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五:关于李宝宝交往能力的一些...

自然教法三十五:关于李宝宝交往能力的一些总结
李宝宝交往能力的训练写了三个单元,他的交往能力以他的程度目前是到此为止了,去青岛后不知道有没有提升。
李宝宝的交往能力即使是在自闭宝宝当中也是偏差的,他的高功能没有在这方面表现出来。
我们现在进行的干预,其实还是停留在表面,我们在提升他的能力,提升他在小朋友当中的地位,但他却没有交往的动机。
我也见过一些自闭宝宝,他们的交往动机比李宝宝明显很多,一个不到三岁的宝宝,在高兴的时候已经会和父母分享了,而李宝宝的这种能力,在接近六岁时才出来。
那是一次在儿童公园,妈妈带李宝宝去玩滑梯,李宝宝每玩一次滑梯,就跑过来和妈妈说:“好开心啊”,这是李宝宝第一次与别人分享愉悦的感觉。当然发如果你问李宝宝,高不高兴,他还是会回答的。
而李宝宝很难与别人建立“友谊”,他到现在都没有明显的动机,在经过小动物的干预后,他开始表现出对宠物的一点思念和关注,但对人,除了亲人,他还是没有关往的意图。
这一点也是比较严重的,很多自闭宝宝都比他要好。例如我在训练机构的时候,有时候我会和其它的小朋友玩一些互动的游戏,例如有一次我主动和一个小宝宝玩豉腮吹气的游戏,一般经过五分钟,那个小朋友就可以对我感兴趣,并且会和我一起玩了。这一点李宝宝也可以轻易做到,但我要表达的却是另外一种能力。
那就是几天后,我再到训练机构,那个小宝宝看到了我,眼睛就一直看着我,有一种很明显想过来和我在一起的意图,那个小宝宝很可怜,没有语言,仍在练习学发音。
李宝宝的能力比那个小宝宝要强很多,但我在李宝宝身上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欲望。别人不找他,他是不会主动去找别人的,他没有交往的意图,至少我看不出来。
李宝宝不但没有交往的意图,而且还有一种本能的逃避,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一直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除了本能的逃避外,李宝宝不会主动与别人打招乎,要打招乎可以,需要大人的要求。我本来想通过训练把他的这种能力训练出来,就象呼叫反应一样训练出来,但我还是没有这样做。
本来李宝宝的交往意识就不强,如果再这样训练的话,会不会连他原有的一点点意识也弄没了?结果会不会象他害怕再见一样?
因为主动打招乎,是很难与正向经历与即时强化联系在一起的(不能用负强化)。和李宝宝打招乎的人,不可能随时准备强化物,而如果由我们来准备强化物,是不是有点奇怪?而如果这种主动招乎是建立在强化物之上,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也想不明白,期望有人指点,李宝宝到了这一步,下一步应怎样做?

李宝宝在和陌生人交往上,仍然是一个难题,有一些可笑的表现,下次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六:李宝宝的交往行为李宝...

自然教法三十六:李宝宝的交往行为
李宝宝可以和熟悉的人交往,例如说舅舅和叔叔,他会在他们来访时主动去抱抱,和他们玩一些有身体接触的互动游戏。
李宝宝对其他人,一般都不会有主动交往,即使是从小和他在一幢楼里长大的小朋友,他也不会。他会主动要求去四楼玩,也会说:“我去**家玩”,但我看得出来,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那个小朋友,而是那个小朋友家的玩具或电脑。
其实正常孩子来我们家,也不是为了找李宝宝,而是因为李宝宝的玩具,只是在玩具的过程中,他们有互动,有交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友谊,但李宝宝做不到。
可能他也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例如舅舅和叔叔,也是在长期的接触下建立起一些互动的关系。
李宝宝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应是表哥,大他两岁,那是李宝宝四多岁的时候过来玩。在我们家里住了10来天,每天就一起去坐地铁,到海边玩等等,经过了五六天样子,李宝宝有一天起床,就去找表哥,说了一句他生平第一句主动邀请的话:“坐地铁呀”。
他对这个表哥还是有一定的认同,例如回老家的时候,他可以在我们的要求下对表哥说:“我们一起下去玩好不好”,只是到了院子里,李宝宝能力差距太大,还是无法玩到一起。
李宝宝的另外一次交往是和一个完全陌生的小女孩。那是去看电影功夫熊猫的时候,还没开始,我就可李宝宝在东海太平洋外的花园里玩。在那里,有一个爸爸带着女儿在那里,不过那个爸爸在休息,只有那个小女孩应只有三到四岁,一个人玩。那个小女孩看到李宝宝后,就总是去找李宝宝玩,而李宝宝总是躲,然后小女孩就去追。经过了大约10分钟表,李宝宝似乎和那个小女孩玩起了追逐的游戏,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李宝宝没有和那个小女孩发生任何语言交流。那个小女孩有发起,但得不到李宝宝的回应。
他们直正明确的在一起玩游戏是在广场的四张巨型石椅上,那四张石椅两两相对,中间有通道相连,形成一个十字。李宝宝和小女孩各占一张椅子,然后参照对方,跑到对面的椅子。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李宝宝在注视着那个小女孩,利用表情、动作、目光的参照来决定自已的行动。
在那个小女孩想过来和他一起的时候,李宝宝还是跑到另外一张椅子那里去,保持着一种有距离的交住。
我真希望这种状况能持续下去,但小女孩的爸爸要走了,留下的只有我用手机拍的李宝宝首次在没有大人干预的情况下和陌生人互动的几张照片。
因此,我的感觉是李宝宝应该可以发展起一些交往能力的,只是他的技能相差太远,只能和一个小他两岁的小女孩玩。即使这样,他都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他仍然保持着距离,也没有语言交流,不回答小女孩的提问,也不产生身体接触。更加不会主动去问别人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每次进到以琳论坛,就有一种要说谢谢以琳的...

每次进到以琳论坛,就有一种要说谢谢以琳的强烈念头!
来到以琳三个月,越来越有一种来晚了的后悔感觉.如果早来,我们一定少走很多很多弯路!真的!
现在想来过去我们为李宝宝是费了不少心思,但那大多都是我们在比较狭小的空间里自个摸索出的一些不完全奏效的方法,而来到以琳,可谓见多识广,真正大开眼界大受启发了!
以琳机构老师的训练技能和方法常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这样设计课题就可以轻松教会孩子......
每天目睹一些特别有心的家长在课堂上恰当地辅助孩子,课余不失良机地引导孩子......真的感悟颇多深受启发!
以琳的学习机会也多,常有专家讲座,能从我们平时达不到的高度去指导帮助我们.
方老师的家访指导更是能为焦头烂额或茫然无头绪的家长们最最实现的建议点拨!只可惜我们还没机会享受到!不过方老师的家访日记也已让我在参照中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已的日常训练注意事项.
真的太受用了,只是没有时间上到这里来一一道出.甚至没时间和李爸爸汇报训练心得及孩子的进步.心想就让他先好好总结之前的"自然教法"吧,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等宝宝"学成归来",给他出乎意料地惊喜!但无论如何,路都还长着呢,以后还是会不断总结记录宝宝的点滴进步,希望有更好的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笑咪咪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7 2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七:以李宝宝为主角的游戏...

自然教法三十七:以李宝宝为主角的游戏

李宝宝对陌生人有一种本能的逃避,例如他害怕别人来我们家住,但他又不会表达。
有一次老家来了一个朋友,在我们家里住了几天,然后我们送她去银湖车站搭车。
自此之后,只要是陌生人坐上我的车,李宝宝就会说:“阿姨去银湖车站搭车”。
其它的小朋友在我们的刻意安排下,来我们家玩,李宝宝就会躲到房间去,只有在我们的要求下,他才会出来。
因此,一般小朋友来我们家,我们都必须组织活动,否则李宝宝就会躲到房间,重新进入他的半自闭状态里面去。
除了上课,我们还会以李宝宝为主角,组织一些让李宝宝来主导规则的活动。为的是让李宝宝获得自信。
其中之一是玩漂流。在所有的小朋友当中,只有李宝宝去玩过漂流,因此在李宝宝躲到房间里时,我会建议小朋友们一想玩漂流,也就是从床上沿着被子滑下来。
一群小朋友爬到了我们的床上,然后排队一个个往下滑。轮到李宝宝的时候,李宝宝就会说:“穿上救生衣,戴上安全帽”,把一块毛巾往身上一披,然后滑下。在这个活动当中,当其他小朋友乱玩一通的时候,李宝宝制定了一个规则,于是我要求其他的小朋友也要按李宝宝规则来玩。
还有一个中玩跳水,这是一个李宝宝很小的时候的游戏,我们家的窗沿上往下跳,跳到床上。我和李宝宝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李宝宝还没开始训练,不过我的作法却暗合了训练的法则。
李宝宝喜欢爬到窗上,然后跳下,为此我们专门装了防盗窗,就为了让他能安全地爬。但他的跳下,是杂乱无章的,因此当时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规则,就是“预备—跳”,然后跳下。这可能是我和李宝宝在训练前的一个互动,当时他总是抢跳,经过了一个星期,他才不再抢跳,会等我喊出“跳”时才跳。
我和他进行这个活动时李宝宝还不到三岁,因此,他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学会不抢跳,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
小朋友在房间里,也玩这个游戏,我发现他们也是没有任何规则,爬上去了就往下跳,李宝宝也很高兴地和他们一起跳。但李宝宝在往下跳时,会自已喊:“预备,跳”
于是我要求他们按预备——跳的规则来进行,结果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小朋友也都抢跳了,李宝宝因为遵守规则而得到了表扬。
小朋友们很快都适应了这种规则,这时候,我才知道,李宝宝当时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适应了这个规则,其实是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8 14: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蛋妈:今天见了李宝宝,冒昧的给你们一点建...

蛋妈:今天见了李宝宝,冒昧的给你们一点建议,但是真的这是我见到李宝宝之后最大的感受:李宝宝个人的能力真的是很强,如果你不注意跟他交流你不会觉得他特别,但是一交流就发现问题了,李宝宝可能和爸爸妈妈交流没什么太大问题,口齿伶俐,吐字清晰,但是和别人尤其是陌生人还是不会交流,我觉得你们在培养他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是要加大力度培养关于这方面的能力。我是觉得李宝宝妈妈人真的很好,才提出我的一点建议。如果有冒犯之处还请不要计较!

李爸爸:
谢谢,你的眼光还是很准,李宝宝的交往能力一直以来都很差,即使是在自闭宝宝当中也是很差的.看到李宝宝什么问题,请直说,我们也需要别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到李宝宝的不足,所谓旁观者清.

蛋妈:其实我们这些孩子大多都是这个问题最严重了,当然在以琳我也见了些很会打招呼的孩子,但毕竟是少数。我希望能多和你们交流,大家互相进步!见到你很高兴!

李爸爸:
不客气,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交往的训练方法,也正在总结李宝宝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李宝宝招乎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只是内在动机的激发,是个难点,我正在找方法,打算从地板时光与RDI当中参考.李宝宝见到陌生人的时候,有一种本能的回避,很担心别人会住在我们家.有一次老家来了一个人,住了几天,此后李宝宝见到老家来的人,总是叫人家去银湖车站搭车.萁实这个问题我理清后也打算放到帖子上让家长们讨论一下.

蛋妈:哈哈,他还挺聪明的!等着你的帖子。

以上是我和蛋妈在悄悄话里的对话,真感谢她这么直接地对我们说出她对李宝宝的感觉.方老师说过,孩子长大一点后,要把他放到别人家里住一段时间,让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们的孩子,会发现很多不足,然后我们更改,再放到别人家里去......
李宝宝在青岛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寄希望于见过李宝宝的家长或老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09: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八:偷小孩的游戏这是一个...

自然教法三十八:偷小孩的游戏
这是一个RDI的游戏,我进行了适当的变通。这个游戏可以提升宝宝对环境的觉察能力与关注大人的能力,我是在李宝宝还不到五岁的时候进行的。
那时候李宝宝还是很喜欢一个人玩,不允许我们参与他的游戏。
因此,在家里,我故意让他一个人玩,然后我走开。
我在他玩得入迷的时候,从一个他不易发现的角度靠近他,然后将他抱起,同时说:“偷到一个小孩了”,把他抱离他的玩具,离开约五六米,然后放下。
李宝宝显然不想让我打断他的游戏。
因此在我第二次要靠近他的时候,我故意弄出了声音,这时他会抬头看我。我在和他有目光接触的时候,就赶紧退开,同时说上一句:“被发现了”
然后隔上几分钟,又再次靠近他。
如果他不注意到我,我会再次发出声音,然后他会看我,在产生了目光接触后,我再次退开。
就这样重复这个游戏,每天会和他玩上约十个回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会每次提示,每隔几次,就会成功偷到他一次。
其实在经过几次后,李宝宝就会调整他的位置到一个没有死角的地方,这样只要我一出现,他就可以马上看到我。
因此我需要改变方式,不再偷小孩了,改为偷小孩的东西。
我会在他自已玩的时候,偷偷伸手去拿他的玩具。这个活动一般是在他玩一种有多件玩具的时候进行的。刚开始为了避免他生气,我会马上还给他。
第二次我就会配上一些提示的声音了,主要的目的是让他看我。只要他一看我,我就马上把手收回。
到了可以偷他的玩具的程度,适用的范围就大很多了,当李宝宝自已躲到个训室里时,我会偷偷开他的门,偷他的玩具。
这个活动的关键在于目光,只有他用目光才可以制止我,其它的方式如推我,哭均无效。
其实这里不需解释,我重复一两次他就明白了,只有目光可以制止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12: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刚才妈妈向我汇报,李宝宝今天主动和王老师...

刚才妈妈向我汇报,李宝宝今天主动和王老师打招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9-3-30 2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倒是,除了李宝宝不是我儿子的真名外...

呵呵,倒是,除了李宝宝不是我儿子的真名外,其它的除了错别字,倒全是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7: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1) ...

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1)

从我做起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从爸爸妈妈做起,另外一个意思指从宝宝做起。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我们要读懂宝宝,同时也要读懂自已。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生的,因此多少会有遗传,从爸爸妈妈身上分析宝宝的某些特征,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认识,从而可以采用更好的方法与心态来干预宝宝。
另外一个意思是说,要读懂孩子,从宝宝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干预,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错失良机。这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但我还是认为,最了解宝宝的是爸爸妈妈,因此,爸爸妈妈为宝宝制定的计划才是最具有操作性的。专家所做的计划,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但我的体会是,只要是计划,就会有偏差,只要有偏差,就需要修正,而这种修正,只能爸爸妈妈来完成,专家没有时间专门为一个孩子的计划修订跑一趟。

我自已都觉得有点说不清楚,还是举例说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09: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2)先...

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2)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
在读懂孩子之前,先要读懂我们自已。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生的,因此多少会有遗传,从爸爸妈妈身上分析宝宝的某些特征,可以得到更清楚的认识。我的一般做法是,发现李宝宝的问题后,我就会想一想,我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我小时候碰到和李宝宝一样的问题,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例如我发现,李宝宝不愿意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到底是他没有兴趣呢,还是其它的原因?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仔细回想了我小时候的情况,发现我不会打篮球,因为我在小学的时候,看到其它的同学在打篮球,而我却不参与。老师问我,你为什么不打篮球啊?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不懂规则,怕犯规”。等我懂得规则,不怕犯规的时候,我已经没有能力参与了,水平太差,别人不要。所以直到现在,我都不会打篮球。
回想起来,这是我应是我的一个自闭基因,因为其它同学是不管犯不犯规的,先上场再说,哪有还没上场就先想着犯规怎么办的问题的?李宝宝在这一点上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那就是上课上课到一半,会突然要求老师:“讲英文”,得到老师的确认后,才可以正常上课。
李宝宝在训练一年后,其实已经有参与其它小朋友活动的意识,但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不愿意参与。参照我小时候的表现,我认为李宝宝不是不想参与,而是因为能力不到,无法理解其它小朋友的游戏规则,因而不参与小朋友的活动。特别是在小朋友的游戏规则随时变换的时候。如果不改变这点,只是把李宝宝单纯地放到小朋友当中,很可能结果会象我终生不会打篮球一样,终生不参与小朋友的活动。因此我在组织小朋友进行游戏前,我都会先和李宝宝进行操练,让其它小朋友参与到一个李宝宝明白规则的游戏中来。有时是故意进行一个李宝宝擅长的游戏,例如拍卡片,结果绝大部分时间李宝宝比别人快,不但让李宝宝更自信,还让他赢得了其它小朋友的尊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3: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007和小马你们好,我是笑咪咪妈妈,自从...

007和小马你们好,我是笑咪咪妈妈,自从李爸爸不知深浅地在这里开辟这一冠以自然教学法大名的空间后,已一个多月不上网的我倒也时不时地来网吧看两眼,看看李爸爸有没有写走样了.一般是周末才能来一次.不过每次也仅能看两眼而已,因为主角李宝宝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我身边,我要边照顾他搜索火车吊扇直升机电车汤玛士小火车等图片视频,自已根本不能安心打几个字,所以虽然很想在这里记录甚至向李爸爸等汇报在这边的训练情况,但都叹暂时无法如愿.
007所考虑的那些问题也是当初我们所考虑的,甚至当排到以琳时我们都曾犹豫不决过,最后是来了.而事实的感觉也是来对了.来以琳的收获不仅是孩子有一大程度进步了,最重要是家长学会了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怎样去有效地帮助孩子.这里还是不能详细介绍,还有二十分钟孩子又要上课了.
以琳常有为期一周的家长培训班,建议你们有空来参加亲眼观摩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9-3-31 16: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3)再...

自然教法三十九:从我做起(3)

再如,李宝宝在人多的时候他会躲到一边去干他的刻板行为。例如家里来人了,他就跑到房去,在肯德基玩滑梯时,没人就玩滑梯,人多了他就去玩转轮。其实我也会这样干。例如去参加集会,一般都会找认识的人坐在一起,而这个集会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也只能玩筷子啊什么的。我想,李宝宝可能也差不多。对李宝宝而言,其它的小朋友他都“不认识”而已。对李宝宝而言,只是知道这个小朋友的名字,见过几次面,都不能算是“认识”,只有象叔叔老师等混熟了的人,才是李宝宝认识的人。
有一次,我们和李宝宝一起去吃饭,是我几个朋友一起,其中一个人长得有点象李宝宝的老师,于是李宝宝就过去找这个人,还叫他“杨老师”,走近之后才发现,原来不是,结果又回来了。说明李宝宝看到熟人,还是有一点意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2 09: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